2020-2021【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练习:第4单元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 训练—落实提升(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7课《秋水》《非攻》示范学案(含答案)
第17课秋水(节选)__非攻(节选)(一)作者简介庄子将死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用很多的东西作为陪葬。
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椁,把日月星辰当作给我陪葬的珠宝,天下万物都是送给我的礼物。
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完备吗?哪里用得着再加上这些东西!”弟子说:“我们担忧乌鸦和老鹰啄食先生的遗体。
”庄子说:“弃尸地面将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深埋地下将会被蚂蚁吃掉,躲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怎么如此偏心!”墨子责徒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
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自己是被公认的最优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感觉很没面子。
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地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墨子听后反问道:“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一)背景链接庄子生活在战国后期,社会处于剧烈的大变动之中,奴隶主统治政体已分崩离析,封建君主制度尚未建立,诸侯兼并,天下纷争,政治腐败,社会混乱。
庄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但又无力反抗,便从批判现实走向了悲观厌世、否定一切的极端。
总体说来,他的哲学思想核心是先验的超乎万物的“道”,竭力描画人的个体精神自由境界。
战国时期,各国争城夺地,战事连年不断,有些规模很大,死伤严重,破坏力强,造成社会混乱,人民困苦不堪。
为了社会安定,人民能够安心生活,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对进攻别的国家)、节用等重要主张。
(二)常识整理寓言寓言是带有讽刺或劝解性的故事。
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和寓意寄予简单的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语言简洁干练。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四《秋水》(节选)《非攻》(节选)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3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智者的叮咛一、语言积累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百.川灌河众多的今我睹子.之难穷也指海神若B.⎩⎪⎨⎪⎧秋水时.至按照时令两涘.渚崖之间水边,岸C.⎩⎪⎨⎪⎧旋.其面目掉转众闻则非.之指责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缺少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野语有之.曰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以.其亏人愈多私见张良,具告以.事D.⎩⎪⎨⎪⎧望洋向.若而叹曰向.吾不为斯役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B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C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D .从而..誉之,谓之义 4. 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百川灌河B.顺流而东行C.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以为莫己若者C.大王来何操D.君何以知燕王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辩:______________②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端:______________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长:______________7.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意思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野语有之.曰C.少仲尼之.闻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秋水(节选)》阅读练习
《秋水(节选)》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涉务①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
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
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攫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
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
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
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
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
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
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②,常服御之。
举朝以为放达。
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三日不粒。
父子不能相存。
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责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
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
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坺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注]①涉务:涉及、从事实际事务。
②果下马:一种矮小的马,可在果树下行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徒.高谈虚论徒:只是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堪:胜利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纠:纠正D.本为羁旅..羁旅:寄居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标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一组是( ) A.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出则车舆,入则扶侍B.肤脆骨柔,不堪行步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C.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晋朝南渡,优借士族D.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士大夫要应世经务,不要白白浪费君王的俸禄。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练习:第4单元_秋水(节选)_非攻(节选)_训练—落实提升有答案.doc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解析】 B 项,攘:偷盗,偷窃。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导学号:76722099】 A.⎩⎪⎨⎪⎧我之.谓也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望洋向若.而叹曰以为莫己若.者 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解析】 D 项都是连词,那么,就。
A 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
B 项,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赶得上。
C 项,介词,到/介词,表被动。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76722100】例句:秋水时.至 A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C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D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解析】 C 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 项,意动用法。
B 项,使动用法。
D 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76722101】A.东面..而视B.此何故..也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古义:面向东。
今义:方位词,东边。
C项,古义:脸。
今义:面貌或面子,脸面。
D项,古义:深明道理的人,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对于财物不计较;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亏人自利也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我之谓也C.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D.闻道百【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A项为被动句。
C项为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D项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B阅读《秋水(节选)》,完成6~9题。
6.下列各句中,与“以为莫己若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知之B.震之以威怒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练习 苏教版必修3
第四专题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秋水(节选)》,完成1~7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直)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掉转,这里指改变)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像)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解析】选C。
若:比得上。
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少仲尼之闻C.我之谓也D.轻伯夷之义【解析】选C。
“之”为宾语前置句的标志,其余均为助词“的”。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至于北海,东面..而视【解析】选B。
A.河:古代专指黄河。
C.大方:古义为修养很高、明白大道理的人。
D.东面:古义为面向东。
4.以下六句,能够显示河伯愧疚的一项是( )①东面而视,不见水端②望洋向若而叹③“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⑤睹子之难穷⑥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D.④⑤⑥【解析】选B。
①④⑤均为客观事件的叙述,没有情感特征。
5.对原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开篇描写秋天百川灌河的宽广浩瀚,起笔不凡,气势雄伟。
河伯对此暗暗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B.两个“于是焉”领起的内容将河与海的不同境界,河伯的不同心态加以对比,塑造了先沾沾自喜而后幡然醒悟的河伯的形象。
C.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显得趣味横生,通俗形象,易为人所接受和理解。
D.本文引用野语,意在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是说明这种盲目自大是不可救药的。
【解析】选D。
河伯的“盲目自大”不是不可救药的,他醒悟后改正了错误。
6.这则寓言包含着什么哲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或:求学之路,永无止境)。
高中语文4.5秋水(节选)非攻(节选)课时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非.至于子之门非:如果不是众闻则非.之非:指责,非议B.轻.伯夷之义者轻:轻视攘.人犬豕鸡豚攘:骚扰C.见笑.于大方之家笑:耻笑杀不辜.人也辜:罪行、罪过D.不辩.牛马辩:同“辨”,分辨苟.亏人愈多苟:假如解析:B项,攘:偷盗、偷窃。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秋水时.至A.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B.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解析:A项,意动用法;B项,使动用法;C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C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东面..而视B.此何故..也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B项,古今意义相同。
A项,古义为面向东;今义指东边。
C项,古义指脸;今义指脸的形状、相貌。
D项,古义指指深明道理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为不吝啬,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B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亏人自利也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我之谓也C.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D.闻道百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A项,被动句;C项,状语后置句、省略句;D项,定语后置句。
答案:B5.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译文: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在这时候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C.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我就是这么说的了。
D.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译文: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
解析:C项,“我之谓也”意思是“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语文必修三练习4.20秋水节选非攻节选
20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两涘.渚崖之间 涘:水边、岸。
B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
C .众闻则非.之 非:诽谤。
D .以亏.人自利也 亏:损害。
解析 C 项“非”为形容词作动词,非难,责怪。
答案 C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B.⎩⎪⎨⎪⎧①野语有之.曰②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C.⎩⎪⎨⎪⎧①望洋向.若而叹曰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D.⎩⎪⎨⎪⎧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②策之不以其道.解析 A 项“见”均表被动。
B 项“之”,①代词,俗语的内容;②结构助词“的”。
C 项“向”,①面对;②假使。
D 项“道”,①道理;②方法。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不辩牛马B .望洋向若而叹曰C .始吾弗信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 A 项,“辩”同“辨”,分辨,区分。
答案 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至于”是“到达”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指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B项“面目”用的是本义,即指“脸”;现代汉语中指脸的形状,人的相貌。
C项“以为”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都是“认为”的意思。
D项“大方”指深明大道理的人;现代汉语中则是指: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 C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我尝闻少仲尼之闻B.秋水时至C.今我睹子之难穷也D.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解析A项“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时”,名词作状语;D项“亏”,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C二、课内精读(2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融会贯通《秋水》Word版含答案.doc
《秋水(节选)》测评练习一、基础题1、文学常识(1)本文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作者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名周,宋国蒙人。
(2)庄子与老子合称为“老庄”。
(3)秋水指“清澈的眼波”,水,这里指秋天的洪水。
2、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C)A、泾流(jìng)殆(dài)B、渚崖(zhù)睹(dǔ)C、仲尼(zhòng)矣(sì)D、伐纣(zhòu)伯夷(yì)涘(sì)渚(zhǔ)少(shǎo)殆(daì)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百川灌河(注入)两矣渚崖(俟: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高的河岸)欣然自喜(喜悦)至于北海(到达)东面而视(向东望去)不见水端(尽头)望洋向若而叹曰(叹息)(望洋:迷茫直视的样子)旋其面目(转变态度)大方之家(有很高学识的人)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天下的美景看作完全存在于自身)于是焉(在这个时候)秋水时至(按季节到来)泾流之大(泾流:直流,通流河面宽广)4、翻译下列句子。
(1)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3)河伯欣然自喜于是河神很喜悦(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5)望洋向若而叹曰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7)顺流而东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8)河伯始旋其面目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9)两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10)少仲尼之闻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5、默写(1)《秋水》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2)河伯见到海神若后自我反省的句子是:“野语有之曰),‘闻道百(10),以为莫己若’者(11),我之谓也。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讲解与例题:第4单元 第19课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
19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1.能够自行梳理始、若、国、之、于、则等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准确理解这两则寓言故事的内涵,把握其中讲述的道理。
3.学习通过寓言故事、比喻、对比进行说理的手法,并能运用这些手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1)《秋水(节选)》庄子(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人,思想家。
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其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其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摒弃一切文化知识。
(2)《非攻(节选)》墨子(前468?—前376?),名翟。
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
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2.探寻背景(1)《秋水(节选)》庄子生活于战国时期,此时农业发展,政治上各诸侯国竞相发展、争霸,而文化上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作为道家学派代表之一的庄周也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思想,宣扬自己的观点。
本文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
《秋水》篇是《庄子》中的一个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秋水”作为篇名,与中心思想无关。
《秋水》篇主要通过寓言,阐发庄子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强调认识事物的复杂性。
(2)《非攻(节选)》作者墨翟生活的时期,各诸侯圈地为国,不断地进行战争,攻伐掠打,以便巩固自己的统治,大国兼并小国,弱肉强食,百姓遭殃,墨翟的“兼爱”“非攻”思想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不愧是大义之说,实在为仁义之道!本文选自《墨子·非攻》,原文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它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
1.识字注音(1)重点字两涘渚..崖之间(sìzhǔ)则殆.矣(dài)园圃.(pǔ)攘.(rǎng)鸡豚.(tún)衣裘.(qiú)不辜.(gū)豕.(shǐ)(2)多音字2.字形辨认3.通假字(1)泾.流之大(同“径”,直)(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同“辨”,分清,辨别)(3)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4.一词多义5.古今异义(1)至于..北海古义:到了。
苏教版语文高一第四专题秋水 节选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3
秋水(节选)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泾.(jīnɡ)流两涘.(sǐ)渚.(zhǔ)崖B.欣.(xīn)然伯夷.(yí)弗.(fú)信C.井蛙.(wā)语.(yù)于海废墟.(xū)D.望.(wànɡ)洋向若旋.(xuán)其面目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少.仲尼之闻B.轻.伯夷之义C.秋水时.至,百川灌河D.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焉.用亡郑以陪邻B.野语有之.曰吾非至于子之.门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吾其.还也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不拘于.时4.下列句子与“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我之谓也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夫晋,何厌之有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①河伯:黄河之神②尝闻:曾经听说B.①野语:俗语、俗话②大方之家:舍得花钱的人家C.①百川:许多河流②水端:水的尽头D.①难穷:难以穷尽,难以走到尽头②有之:有这样的说法6.下面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③我之谓也④百川灌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东面而视B.望洋向若而叹曰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D.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8.从以上文段中可以归纳出的两个成语是、。
苏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秋水(节选)非攻(节选)教学参考资料
17秋水(节选)非攻(节选)◎语林撷英[课内名句]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3.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相关名句]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5.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墨子名言1.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2.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3.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5.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6.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诗海拾贝读庄子白居易去国辞家谪异方,中心自怪少忧伤。
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
【赏析】全诗意思是说,我从京都远谪异地,怪自己未看透官场的积弊,内心并不感到忧伤;我读了庄子知道自己何以处于这种境况,苦闷时就以过恬淡闲适的生活来自解。
自我解嘲,无可奈何,言无忧伤,却含愤怨,委婉言情,意蕴深沉,耐人寻味。
【思考】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作者档案淡泊名利的庄子放弃了为相,你拥有了宁静。
面对生命的困境,你淡然直视,然后在思辨的机智中超然解脱。
你不去繁华中追逐名利,你在宁静中反思,在宁静中寻找自我,在宁静中品味人生。
放弃了富贵,你拥有了清贫。
清贫陶冶了你的情操,你可以“曳尾于涂中”,做那只自由自在的龟;你可以一天到晚做着“化蝶”的那一个梦。
你以极敏锐、极深刻的思想洞察力,看破了权势者之间所玩弄的战争游戏的险恶用心,激烈反对君主们攻城略地、涂炭生灵的战争行为;你怀着极大的悲悯,极热的心肠,关注饱受战乱蹂躏的人们,为在战火中呻吟、挣扎的芸芸众生指出了一条求生的出路。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8课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苏教版必修3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8课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苏教版必修3(时间:40分钟 分值:65分)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少仲尼之闻.闻:名声 B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危险 C .攘人犬豕.鸡豚 豕:猪 D .甚入人栏厩.厩:马棚 解析: 闻:学识。
答案:A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B.⎩⎪⎨⎪⎧ ①野语有之.曰②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C.⎩⎪⎨⎪⎧ ①望洋向.若而叹曰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D.⎩⎪⎨⎪⎧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②策之不以其道.解析:A 项“见”均表被动;B 项“之”,①代词,俗语的内容,②结构助词“的”;C 项“向”,①面对,②假使;D 项“道”,①道理,②方法。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不辩牛马B .望洋向若而叹曰C .始吾弗信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 项,“辩”同“辨”,分辨,区分。
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B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C.闻道百,以为..之家..莫己若者D.吾长见笑于大方解析:A项“至于”是“到达”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指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B项“面目”用的是本义,即指“脸”;现代汉语中指面子,脸面。
C项“以为”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都是“认为”的意思。
D项“大方”指深明大道理的人;现代汉语中则是指: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C5.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秋水时至B.众闻则非之C.望洋向若而叹曰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解析:A项,“时”名词作状语,按时节。
B项,“非”形容词作动词,非难、指责。
D 项,“美”形容词作名词,壮美(之景)。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秋水(节选)》同步练习4
《秋水(节选)》同步练习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泾jīng 涘yǐ渚zhǔB.泾jìng 涘sì渚zhěC.泾jīng 涘sì渚zhǔD.泾jìng 涘yǐ渚zhě2.文学常识填空。
(1)庄子,名________,________中期________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________的思想,为________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2)《庄子》今存________篇,其中________7篇,________15篇,杂篇11篇,研究者多认为________是庄子所作。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秋水时.至 ( ) (2)百川灌河.( )(3)河伯始旋.其面目 ( ) (4)不见水端. ( )4.指出下列“之”的含义。
(1)野语有之.曰 ( ) (2)我之.谓也 ( )(3)少仲尼之.闻( ) (4)泾流之.大 ( )5.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
(不超过35字)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高一语文配套课件4.20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苏教版必修三)
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 以亏人自利也(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5)以 作《师说》以贻之(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 ) )
答案
介词,因为/介词,凭借/介词,表目源自,用来/介词,把,拿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 ( ) ) (6)当各当时而立法( 当高罪死( ) )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安步以当车( )
墨子(前468?—前376?),名翟,
鲁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学者,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出身低微,养 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他 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
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后创建了墨家学派。墨子主
张“兼爱”;反对儒家的“天命”思想,主张“天志”说。
墨子在战国时代是享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 墨子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 诸侯,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抚百姓。 今存《墨子》五十三篇。
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 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 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 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 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 《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
静无为”。
)________
(4)众闻则非 之( .
赏读: 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
正,反而会增加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 处世之道。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 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
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
【高一】2020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第4单元秋水节选非攻节选版含答案
【关键字】高一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本课话题——谦虚朗读——课文中的名段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中有个海神叫若,有个河神叫河伯,河伯居于黄河,自视清高。
后来,他看到了烟波浩渺、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浅陋,由原来的沾沾自喜变得自惭形秽。
庄子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由自豪自满到虚心认错的河伯形象,也阐述了人应该谦虚谨慎、不断自新的哲理。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在中国历史上,马谡自豪轻敌痛失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首;关羽自豪自大、目中无人,兵败荆州走麦城;诸葛孔明“一生唯谨慎”,辅佐刘备成大业;唐朝名相魏徵“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等等,都表明了品格谦虚与否关乎事业成败的道理。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谦虚是最高的克己功夫。
——莎士比亚2.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孟德斯鸠3.当我们谦虚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4.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就没办法不谦虚。
——老舍5.一知半解的人,多数不谦虚;见多识广的人,多数谦虚。
——谢觉哉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泾流( ) 两涘( ) 渚崖( ) 园圃( )犬豕( ) 鸡豚( ) 栏厩( )【答案】jīnɡsìzhǔpǔshǐtún jiù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泾流之大( )(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3)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答案】(1)“泾”同“径”,直(2)“辩”同“辨”,分清,辨别(3) “兹”同“滋”,更加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见(2)若(3)故(4)之(5)以(6)闻(7)于(8)则【答案】(1)动词,看见/介词,与“于”一起表示被动/动词,召见,接见(2)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连词,假如(3)名词,原因,缘故/形容词,旧/名词,老朋友,引申为交情(4)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5)介词,因为/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拿,用(6)动词,听到/名词,见闻,学识(7)介词,在/介词,表被动/介词,引出地点/介词,对、对于(8)连词,表转折关系,却/副词,是,就是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秋水时至( )(2)顺流而东行( )(3)东面而视( )(4)从而誉文( )(5)以亏人自利也(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秋水(节选)》同步练习3
《秋水(节选)》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B.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A.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C.闻道百,以为..而视,不见水端..莫己若 D.东面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秋水时至. / 至.于北海 B.闻.道百 /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始.吾弗信 D.望洋向若.而叹曰 / 以为莫己若.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②其.有敢不尽力者乎B.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②故木受绳则.直C.①野语有之.曰②若水之.归下也D.①而.轻伯夷之义者②涂有饿莩而.不知发5.下列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当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B.庄子的思想属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C.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巧,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D.《庄子》今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内篇一般认为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二、课内文段阅读阅读课文“秋水时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部分,完成后面的题目。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河:黄河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少:小看C.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穷:尽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失败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秋水时.至,百川灌河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顺流而东.行 D.而轻.伯夷之义者8.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闻道百,以为莫己若A.蚓无爪牙之利 B.我之谓也C.非我也,岁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9.文中连用两个“于是焉”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4.9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精练精析试题 苏教版必修3
第四专题秋水(节选)非攻(节选)一、阅读《秋水(节选)》,完成1~7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直)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掉转,这里指改变)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像)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解析】选C。
若:比得上。
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少仲尼之闻C.我之谓也D.轻伯夷之义【解析】选C。
“之”为宾语前置句的标志,其余均为助词“的”。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至于北海,东面..而视【解析】选B。
A.河:古代专指黄河。
C.大方:古义为修养很高、明白大道理的人。
D.东面:古义为面向东。
4.以下六句,能够显示河伯愧疚的一项是( )①东面而视,不见水端②望洋向若而叹③“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⑤睹子之难穷⑥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D.④⑤⑥【解析】选B。
①④⑤均为客观事件的叙述,没有情感特征。
5.对原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开篇描写秋天百川灌河的宽广浩瀚,起笔不凡,气势雄伟。
河伯对此暗暗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B.两个“于是焉”领起的内容将河与海的不同境界,河伯的不同心态加以对比,塑造了先沾沾自喜而后幡然醒悟的河伯的形象。
C.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显得趣味横生,通俗形象,易为人所接受和理解。
D.本文引用野语,意在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是说明这种盲目自大是不可救药的。
【解析】选D。
河伯的“盲目自大”不是不可救药的,他醒悟后改正了错误。
6.这则寓言包含着什么哲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或:求学之路,永无止境)。
苏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 四专题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配套 苏教版必修
二、人物颂歌 曳尾涂中的庄子
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归于自
然,终成南华真经。曳尾涂中,逍遥一游于尘世,哲学的 巅峰便已铸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 踌躇满志却又似是而非,螳臂当车却又游刃有余。有谁看 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于这种充满血泪 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正义之神——墨子
他,兼爱人民,不分等级上下;他,行侠仗义,不为个
人名利得失;他,热爱和平,否定国家战争;他,大倡节俭, 最早构建节约型社会。因为有他,孔子的仁爱显得狭隘而小 气;因为有他,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侠士;因为有他,人们开 始思考战争存在的意义;因为有他,资源得到更大限度的利
用。他是我们熟悉的,也是我们不熟悉的,因为他离我们那
《非攻(节选)》
战国时期,各国争城夺地,战事连年不断,有些规模很大, 死伤很多,破坏得很厉害,因而社会混乱,人民困苦不堪。广 大人民群众渴望弭兵息战,休养生息。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情, 代表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
二、主旨领悟
《秋水(节选)》 本文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 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贾府焦大“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的谩骂,
与林妹妹“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讲道
理,谁不知羞耻,谁更体面?一目了然。如果人只会焦大的 谩骂,不能林妹妹的讲道理,岂不可悲?萧伯纳说:一个人 感到羞耻的事越多,他就越体面。多读经典吧,它能使人生作者档案
下辈人又远不如我们了,他们的教育中经典部分更少,传 统的中外经典名著,八零后的青年都读过几本?难怪他们可以 那么随意地骂死经典作家,轻薄传统权威。电脑写作技巧娴熟 如同玩最现代的新鲜玩意儿一样,无所顾忌、呼风唤雨、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 秋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解析】 B 项,攘:偷盗,偷窃。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我之谓也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
⎪⎨⎪⎧望洋向若而叹曰以为莫己若者 C.⎩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解析】 D 项都是连词,那么,就。
A 项,助词,宾语前置的
标志/助词,的。
B 项,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赶得上。
C 项,介词,到/介词,表被动。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
例句:秋水时至
A.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项,意动用法。
B项,使动用法。
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东面而视
B.此何故也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A项,古义:面向东。
今义:方位词,东边。
C项,古义:脸。
今义:面貌或面子,脸面。
D项,古义:深明道理的人,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对于财物不计较;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亏人自利也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我之谓也
C.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D.闻道百
【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A项为被动句。
C项为
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D项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B
阅读《秋水(节选)》,完成6~9题。
6.下列各句中,与“以为莫己若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知之
B.震之以威怒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B项为状语后置句。
C 项为判断句。
D项为被动句。
【答案】 A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中的“穷”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穷寇莫追
C.觉宇宙之无穷
D.不忍穷竟其事
【解析】C项与例句中的“穷”都解释为“尽”。
A项,困厄,处于困境。
B项,困厄,处于困境。
D项,寻根究源。
【答案】 C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廉颇闻之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D.闻所未闻
【解析】A、B、D三项均为“听说”之意。
C项为“见闻”之意。
【答案】 C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译文: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答案】(1)这时候,河伯才掉转(或“转过”)他的脸来,仰视面对着海神若迷惘地感叹说。
(2)我将长久地被修养很高明白事理的人(或“大方之家”)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