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理工学院数学系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合集下载

数学课程体系搭建方案模板

数学课程体系搭建方案模板

一、方案概述为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学人才,本方案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系统的数学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2. 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1)小学数学: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初中数学:系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加强数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高中数学:深化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拓展课程(1)数学竞赛课程:针对有数学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开展数学竞赛培训,提高学生的竞赛成绩。

(2)数学建模课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数学文化课程:普及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

3. 专题课程(1)数学探究课程: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2)数学应用课程: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数学素养。

3.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五、保障措施1.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2. 完善课程管理制度,确保课程实施效果。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4. 定期开展课程评估,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本方案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全面、系统的数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

大学数学课程五年建设规划(2010--2015)

大学数学课程五年建设规划(2010--2015)

大学数学课程五年建设规划(2010--2015)第一篇:大学数学课程五年建设规划(2010--2015)大学数学课程建设规划2010---2015学年大学数学课程是我院各专业开设的重要基础课,它不仅提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而且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影响着我院对学生的培养质量。

要充分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大学数学课程建设。

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基本要求和标准,结合以前数学课程建设的经验,特制定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努力把大学数学课程逐步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文件完备、教学设备先进的院级优秀课程。

分析、总结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发展过程,使我们感到课程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课程建设质量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教学环境的改善而逐步提高,随着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在分析当前课程建设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第一阶段课程建设的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创建院级优秀课程。

第一阶段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优化队伍结构,规范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文件,加强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按照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结合我院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现状,以下提出我院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与标准: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感,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引进省区著名大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名,建立一支对高等数学内容领会深入、教育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教风严谨、勇于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学骨干队伍。

3.聘请区内著名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为我院的客座教授,及时掌握数学发展动态,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带动教研室工作开展,并年均发表论文一篇以上。

优化数学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优化数学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数学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等。

为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特制定以下优化数学课程设置方案。

二、优化目标1.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学人才。

三、优化措施1. 优化课程体系(1)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性课程。

在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数学竞赛等实践性课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调整课程内容,突出重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调整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突出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3)加强跨学科融合。

在数学课程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改革教学方法(1)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1)改革考试制度。

将传统的笔试与口试、实践操作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注重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依据。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升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2)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引进优秀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四、实施步骤1. 制定优化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优化方案,明确优化目标、措施和实施步骤。

数学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数学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数学学科建设三年规划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研究中体验到历史的魅力和趣味。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倡导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智慧水平。

四、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智慧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四、加强教育设施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现代化设施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加强教育设施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家长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加强家长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加强家长参与,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方法,旨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通过展示有序的历史画面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动机和研究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其次,以学生的“学”作为评价的着眼点,把学生的研究过程作为评价的重点,关注学生的研究发展,从而全面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最后,本文提出了实施步骤,包括启动学科建设创建工作、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特色模式、制定数学教师三年发展规划等。

数学学科三年课程规划

数学学科三年课程规划

数学学科三年课程规划一、数学学科课程建设理念1.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以满足“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标定位,在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2.教师应从较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的方向转变,从较为单一的课程的“执行者”向着集课程的实施者、建设者、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多重角色为一身的目标转变。

二、数学学科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1.国家必修课程必修拓展课程是必修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旨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由5个模块组成,分别是《数学1》《数学2》《数学4》《数学5》《数学(选修2-1)》,前面4个模块是每个学生都要学习的内容;最后一个模块的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对于文科学生可以不作要求,但对于理科学生还是要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

不同的是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2.学科拓展课程高中数学必修拓展模块由《数学(选修2-2)》《数学(选修2-3)》《数学3》《数学(选修4-4)》《数学(选修4-5)》组成,其中前2个模块列入高考的选修模块。

3.校本选修课程数学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内容的选择重在其教学价值对于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是有较大帮助的,或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的。

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开发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1)对于必修的教学内容作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拓展,力争对必修系列的主干版块(如函数,三角,数列,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延伸的空间。

数学分析课程建设规划(新改)

数学分析课程建设规划(新改)

数学分析课程建设规划(新改)《数学分析》课程建设规划一、课程简要介绍《数学分析》课是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历时最长、占学分最多的一门课程。

数学分析主要内容有极限论、微分学、积分学与级数论。

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其中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想,培养使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如复变函数、数理方程、微分几何、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培养高质量人才,充分发挥《数学分析》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全面系统地进行本课程建设。

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基本要求及标准,特制定了《数学分析》课程建设发展规划,其目的是使我校《数学分析》课程建设步入更高一级台阶,把《数学分析》课程逐步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文件完备,教学设备先进的校级精品课程。

为此,制定《数学分析》课程建设规划。

二、课程建设目标在未来几年内,努力加强《数学分析》课程建设,坚持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校级精品课与省级重点课程为目标,全面建好《数学分析》课程,积极发挥该课程在数学专业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1.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教学内容的改革。

抓好习题课教学与改革,完善讨论式习题课的题目与互动式教学的内容的安排等。

2. 加强教材建设,深化教材(含教辅材料)的研究利用。

目前我校采用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的《数学分析》(第四版),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必须密切关注国内外同类教材,认真进行比较和研究,作好改用更优秀教材的准备。

同时,除一些现有的资料外,编写与本课程相关的师范专业教材及相配套的教辅资料,积累修订习题课教材,达到加强优化教材建设的目的。

3. 更新教学手段, 在1-2年内使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答疑。

开辟网上园地,设问题征解和问题讨论。

在数学实验室条件具备的条件下,开设针对《数学分析》专题的数学实验课。

数学教学课程规划方案模板

数学教学课程规划方案模板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背景分析:(1)社会需求: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数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学生现状: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

2.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提高数学素养;(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1)基础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等内容;(2)应用拓展: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思维训练:通过数学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2.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施与评价1. 教学实施:(1)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进度;(2)备课充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3)课堂组织有序,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课后辅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小组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总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总结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与保障1. 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优质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符;(2)教学辅助资料: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3)教学设备: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实验室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保障:(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秩序;(3)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环境。

数学专业课程方案范文模板

数学专业课程方案范文模板

一、课程名称:数学专业课程方案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备一定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内容。

(2)离散数学:包括图论、组合数学、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3)数学分析:主要包括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泛函分析等。

(4)常微分方程:包括一阶、二阶常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组等。

2. 专业课程(1)抽象代数:包括群论、环论、域论等。

(2)几何学:包括欧几里得几何、非欧几何、微分几何等。

(3)数值分析:包括数值逼近、数值积分、数值微分等。

(4)运筹学: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

3. 实践课程(1)数学建模:通过实际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数学实验:运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数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毕业论文: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论文。

四、教学安排:1. 学年学分:4年,总学分约160学分。

2. 学期安排: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每周安排4-6学时。

3.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讨论、作业、考试等多种教学方法。

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实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五、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如《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等。

2. 教学课件:制作高质量的电子课件,便于学生自学。

3. 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数学论坛、数学软件等。

4. 实验室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六、课程实施与保障: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 完善教学设施,确保教学质量和实验条件。

3.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数学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数学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数学学科建设三年规划标题:数学学科建设三年规划: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学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学科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这一形势,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我们制定了数学学科建设的三年规划。

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1、建立数学实验室:实验室配备先进的计算设备和软件,为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提供良好的环境。

2、增设数学图书资料室:收集国内外优秀的数学教材和学术期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学资源。

3、加强教学设备建设:购置数学教具和实验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师资队伍建设计划1、引进高层次人才:招聘具有博士学位的数学专业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培养青年教师:定期组织教学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三、课程体系优化计划1、完善课程设置: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需求,增设交叉学科的数学课程,如统计学、计算数学等。

2、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数学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四、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1、设立科研项目基金: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2、加强导师指导:安排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科研指导老师,提供全程指导。

3、举办学术研讨会: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激发学术兴趣。

通过以上四年规划,我们将致力于提高数学学科的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发展潜力,以及推动数学在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五、教学质量提升计划1、开展教学研究:针对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2、定期进行教学评估: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改进建议。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总结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总结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总结作为工科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是我校长期扶持的重点建设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校本科教学质量能否稳步提高。

为了适应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新形势,我系近几年对高等数学教学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室教学活动规范、教材建设、学科建设、教学研究、优化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修订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和具有特色的创新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产生了许多新思想、新方法、新突破,构建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且面向工科院校实际的高等数学教学新模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满足了不同专业本科生的多个层次教学系列的需要。

比如我们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级教学”、“高等数学党员辅导站”、“党员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引入数学课教学,搭建立体化教学平台”、“开设数学实验,将建模思想引入高等数学教学”等多项特色鲜明、实效性强的创新项目,极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各类人才对数学素质的要求,在力争全面提高高等数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上, 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

引导学生朝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发展,让优秀人才更快更好的成长。

经过近四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更新了教学理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强化基础,加强应用及多层次的分级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材建设和师资建设也初见成效,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充,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都有很大帮助。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由学数学转变为学数学和用数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补考率大大降低,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适应社会对理工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素质的要求呈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我们将高数教学的全过程视作一个系统,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努力构建出了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重点在以下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良好效果。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8篇)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8篇)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18篇)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思维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我成长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术、乒乓球、田径等四、实施原则1、现实性原则: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时。

2、基础性原则: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组长:战元川,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梁娟、王成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数学卓越课程建设方案模板

数学卓越课程建设方案模板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教育政策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数学卓越课程体系。

二、课程建设目标1. 构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数学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3. 加强数学课程资源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4.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建设内容1. 课程设置与优化(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数学课程。

(2)优化课程结构,注重课程间的衔接与互补。

(3)加强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科学、人文等学科的融合。

2. 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1)更新教学内容,关注数学前沿领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学资源建设(1)开发丰富的数学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2)加强校际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3)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4. 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升课程建设能力。

(3)优化教师结构,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数学教育队伍。

5. 教学评价改革(1)建立多元化、全面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评价。

(3)加强教学评价结果的应用,促进教学改进。

四、实施步骤1. 组织策划阶段: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 实施阶段:按照课程建设内容,分阶段推进各项工作。

3. 监督检查阶段:定期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4. 总结评估阶段:对课程建设成果进行总结评估,形成经验,为今后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课程建设顺利实施。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规划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规划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规划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数学科学的发展,“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具备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

现代数学内容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综合,应用更加广泛。

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素养;不仅是一种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能否运用数学观念定量思维是衡量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数学教育在培养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中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与工具课,它不仅为学生研究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而且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因此,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继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充分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全面系统的进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

按照初等教育培养方针和课程建设基本要求和标准,结合前两个阶段我校初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经历,特制定了初等数学课程建设发展规划,其目的是使我校初等数学课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循环,再上一个大的台阶,把初等数学课程逐步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文件完备,教学设备先辈的省级精品课程。

一、初等数学课程建设总方针与指导思想我校初等数学课程建设经历了从“明确课程质量标准保证教学基本要求、发挥统考作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省优课程建设到“制定规划—组织落实—评价论证”的设岗立项建设及“再规划—再建设—再评价总结”的精品课程建设三个阶段,经过前二个阶段实践,初等数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队伍素质明明提高,教师结构日趋合理,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教学文件基本美满,教学改革逐步深入,这些成绩说明我校初等数学课程建设事情已步入了有规划、有实践、有评价、有总结的良性循环轨道。

分析、总结初等数学课程建设发展过程,使我们感触课程建设事情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课程建设质量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教学环境的改善而逐步提高,随着课程建设事情的开展,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题目和要求,在分析前二1个阶段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目标:制定科学的建设计划,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建成省级精品课程。

如何进行数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

如何进行数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

如何进行数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数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规划是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数学的作用愈发凸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数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规划,以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和培养出更多的数学人才。

一、建设先进的数学教育体系数学教育体系是数学学科建设的基础。

在建设数学教育体系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掌握计算技巧。

同时,要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

在教师培养方面,除了注重他们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外,还要提供不断更新的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和资源。

二、优化数学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数学学科的建设还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进行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编写教材时,要注重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加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的内容。

同时,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进行差异化教学。

三、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数学教师是数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需要加强数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通过优化教师培养机制和培训计划,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另一方面,要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资源支持,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

四、积极开展数学竞赛和科研活动数学竞赛和科研活动是培养数学人才和推动数学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各级各类的数学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同时,加强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数学研究,促进数学学科的不断进步。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数学学科建设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国际上优秀的数学教育机构和学者建立合作关系,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通过开展交流活动和学术研讨会,拓宽国内数学教师和学生的国际视野。

六、倡导数学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数学学科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

数学系本科课程设计

数学系本科课程设计

数学系本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数学分析中微积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2. 学会运用微积分解决实际问题,并对数学现象进行合理解释;3. 掌握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熟练运用导数和积分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和图形演示的能力;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欲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术素养;3. 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数学系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提高数学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动机。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本课程以《数学分析》教材为参考,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 极限与连续性:极限的定义、性质和运算;函数的连续性及其判断方法;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进度:2周。

2. 微分与导数:导数的定义、计算法则和应用;高阶导数;隐函数和参数方程的导数。

教学进度:3周。

3.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导数在函数性质、图像、最值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进度:3周。

4. 不定积分: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基本积分公式;换元积分和分部积分。

教学进度:3周。

5. 定积分及其应用:定积分的定义、性质和计算;定积分在几何、物理和经济学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进度:3周。

6. 反常积分:无穷限积分和瑕积分的概念、性质及计算。

教学进度:2周。

教学内容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性质、运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数学课程建设方案

数学课程建设方案

数学课程建设方案•相关推荐数学课程建设方案(精选6篇)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课程建设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课程建设方案1一、数学学科发展现状分析在经过了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对于计算还是会出现个别偏慢,易出错等粗心问题.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依赖心理,畏难情绪。

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二、数学学科发展目标(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w W w .x K b1 .c o M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使学生知道“l 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课程建设规划内容及格式模板

课程建设规划内容及格式模板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规划一、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总目标与指导思想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修课人数多,占用学时数长,对学生学习以后的后继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高等数学的课程教学规范化、合理化,使我校的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制定《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规划意义重大。

今后几年内,我们将根据我院的特点,深化和发展已取得的改革和建设成果,狠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的质量工程建设。

我们将完善按层次分流培养的课程教学结构模式,提高适应于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大类的教材的质量,逐步实现教材的层次化,立体化和精品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改革方面继续改革,争取取得新突破;加强实验教学建设,全面提升数学实验课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和学位层次;加强课程网站建设,建成特色鲜明的数学教学资源网;积极申报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课题,力争我院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和建设在省内同类院校的领先地位。

二、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现在基本情况1.《高等数学》课程于2004年被确定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

2009 年被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

三、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与标准1、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实行分层教学高等数学教学按专业类别实行分层教学,如电子类、计算机类、土木工程类、化学类等属于工科类,使用教材应为:《高等数学》、学时数为152;经管类、生化类、服装设计类属于经济管理类,学时数为104;使用教材为:《微积分》。

分层教学更加体现了“必须”、“够用”的原则,并且把不同专业对数学要求的高低不同在教学的几个方面加以区别:(1)学时数加以区别;(2)教材加以区别;(3)担任课程的教师在时间上也有相对稳定性上的区别。

2、教学改革继续推进融教学内容和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手段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改革与整合实践。

在课堂讲授中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恰当地结合起来,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继续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试点,使教学方法改革取得新突破。

2021年数学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2021年数学学科建设三年规划

数学学科建设三年规划一、目地意义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纵深发展,使数学师资队伍专业化能力明显提升,学科特色鲜明,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结合我们学校本组实际,拟制定以下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

二、目标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好日常的教学研究,建设符合本学科特点的科组制度,推进课程的建设,确定学校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组织实施计划,我们数学学科组特制定近三年的目标任务:(一)教学质量目标完善并落实数学教研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提高教研组活动效率与质量,加强组内教师之间的沟通。

进一步加强对备课组活动的指导与管理,确立以提高课堂效益为核心的备课组活动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课程开发目标结合学校实际,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整合和发现教材,认真研究本校数学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确立本组的研究课题,并至少立项为市、县级课题。

(三)教师队伍目标进一步完善教研组成员的构建,提高青年教师师德和专业水平,完成新老交替,使教研组、备课组成员搭配合理,形成最佳组织结构,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研组的整体功能,促进教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主要措施(一)真正做好教研工作“团结就是力量”,作为一个备课集体,教师应是团结无隙,表现在不但备课、教学进度、设置习题等方面,做到公开透明化,步调一致,杜绝个人主义,而且在上课这个环节,更是推心置腹,毫无保留。

(二)认真组织备课、听评课活动和作业情况1.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

要求教师除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外,还要备课程资源、备过程与方法、备学生活动、备教师指导等,我们提倡教师注重过程评价,发挥导学案的使用价值。

导学案是有四名数学老师一块研究讨论,细到每个填空、选择,都是大家一致决定的。

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教研组听课、常规推门听课等不同形式,对教师课前准备、课上情况、课后教学反思等方式进行管理评价,引导教师用导学案把课上活,避免备课与上课脱节,促使教师在互动交流中提高教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熟理工学院数学系课程建设规划常熟理工学院数学系 - 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建设,课程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课程质量及其改革成效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水平。

为科学合理地规划我系的专业建设,以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为目标,切实加强我系课程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促进教学基本条件、教学工作文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考核手段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把我系的课程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现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系 - 课程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把课程建设作为我系教学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 按照专业规划中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领导,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不断创新,逐步将我系各专业的主要课程建设成为校级优秀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

逐步建立起面向21世纪,具有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和自身特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相配套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经过系统的课程建设,达到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建设目标建立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秀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和特色的课程建设体系。

经过5年建设,省级精品课程达到1-2门;校级优秀课程达到2-3门;校级网络课程2-3门;各专业必修课程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继续增加以学科发展前沿和新兴交叉学科介绍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选修课门数;经过课程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形成具有我系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各类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一)合格课程建设合格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达到合格课程标准是对课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

教研室全体教师要重视合格课程建设工作,尽早使其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

合格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有:1、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主讲教师所学专业应与申报课程相符合或经过1学期以上(含1学期)的该专业方向进修学习,并具有硕士学位或讲师以上职称;形成了人员相对稳定,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教师梯队。

2、注重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科学,经过主讲教师2轮以上(含2轮)教学过程整合,能够吸收一定量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合理。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能够选用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比较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选用教材符合要求。

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鼓励选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5、教学文件齐备。

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合格课程建设的计划及时间安排见表1:表1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合格课程建设计划表统计专业合格课程建设的计划及时间安排见表2:表2 统计专业合格课程建设计划表(二)优秀课程建设优秀课程建设的目的是以合格课程建设为基础,使达到合格课程标准的课程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

为此,优秀课程要在合格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在课程建设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等现代教育思想。

2、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课程由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主讲;形成了结构较合理、人员较稳定的教师梯队,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整体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好。

3、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科学,经过主讲教师3轮以上(含3轮)教学过程的整合;注重教学改革研究,有校级以上(含校级)教研立项;注意吸收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4、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能够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有特色,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明显的作用;鼓励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初步建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及试题库或试卷库等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库;鼓励实施双语教学。

5、注重考试改革。

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

6、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或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

7、教学文件齐备(包含的内容同合格课程),教学组织管理科学、规范。

当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已成为校级优秀课程。

今后的5年内,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力争在把《近世代数》、《代数与几何》、《复变函数》、《数学教育学》、《解析几何》、《数学分析》和《常微分方程》建设成为校级优秀课程。

统计专业在今后的5年内,课程建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力争在把《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抽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和《会计学》建设成为校级优秀课程进行培养。

(三)精品课程建设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是为了贯彻落实江苏省有关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文件精神,提升本专业课程建设水平,带动其它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要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示范性,要以优秀课程为起点,按照以下标准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建设工作:1、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能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要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要经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高水平教师梯队,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3、要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教学内容要先进、科学,并经过主讲教师3个轮次以上(含3轮)教学过程整合,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4、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能够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5、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

6、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要在主要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考核方法和试题库或试卷库、主讲教师教学录像等)上网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加强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方面内容的建设,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达到能够进行远程教学的要求,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7、积极实施双语教学。

8、不断深化考试改革。

建立有效、可信的考试机制,考核内容和方法科学合理,鼓励探索和尝试网上考核。

9、重视教材建设。

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或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10、课程要连续开设3年以上,具有与其相配套的现代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组织管理科学、规范。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争取在将《代数与几何》、《近世代数》和《数学分析》等核心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或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统计学专业争取在将《统计学》、《代数与几何》和《数学分析》等核心课程申报省级精品课程或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四、主要任务(一)建立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根据充实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基本目标,我系将继续实施人才战略,完善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政策。

我系将根据办学规模的发展、专业与学科和各层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引进不同学科与课程的任课教师,充实各专业教师队伍。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经过制定相应政策、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学科带头人参加国内外的学术访问、考察、交流活动和著书立说,扩大其在学术领域的知名度;经过赋予其一定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提高学术自主发展能力;经过改进其工作和生活条件,使其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

加强对学科后备带头人、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经过鼓励和支持其攻读博、硕士学位、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国内外进修等方式,使其学术水平迅速提高,为我系可持续性发展储备人才与技术力量。

至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办学规模、适应专业、学科发展、满足教学需要、整体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各专业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经过制定与完善本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的调整,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在制(修)定教学计划过程中注重各课程间的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现象;要经过课程的整合,适当压缩课时总数,减少学生负担;要经过课程的分化,适当开设基础课与实践课之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以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增加以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多学科交叉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改革教学内容方面,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科的发展,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以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全面制订(或修订)教学大纲,规范教材的编选全面制(修)定各门课程及同一门课程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是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以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在大纲中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要有科学的学时分配和进度安排(包括各种形式教学的时数比例);要根据课程性质特点,明确培养能力的要求及培养措施;要阐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要根据学科发展信息确定更新的时限和措施。

现开设的各门课程要根据上述要求和学科的发展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和规范,以适应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今后新增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都要首先制定出教学大纲,待教学大纲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定后,才能开设本门课程。

教学大纲由各门课程所在教研室制定(或修订),经过系教学(学术)委员会讨论审定后执行。

我系将配合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将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汇集成册,以教学文件的形式下发给教师和学生。

我系鼓励和支持全系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规划教材、协编教材和新设专业中新开设课程教材的编写;提倡使用国家规划教材、高水平的原版教材和电子教材进行教学。

要进一步规范教材的选用和审批程序,完善教材选用和审批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教材的管理力度。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改革教学方法的重点是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

经过增加立项和资助,促进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