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青春萌动_道德与法治_七年级下
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
![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2911f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3.png)
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第二课时青春萌动【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青春期与异性同学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认识到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2.能够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与异性交往。
【重点难点】重点:能够认识青春期异性同学之间交往的积极作用难点:学会与异性交往,正确处理异性情感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班内随机抽取四名男生和女生上台,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
(1)请大家观察,在台上同学的行为有什么特点?(2)让游戏中的同学回答——为什么男生和男生拉手,女生和女生拉手?(3)现在拉手与在幼儿园、小学时拉手有什么心理上的区别?学生回答。
师:进入初中以后,大多数同学都会发现自己与异性同学的交往有一些变化,现在要考虑性别因素,会感到不自在。
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呢?本节课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2.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3.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但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4.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5.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6.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教材P18~19 探究与分享1.学生阅读教材P18~19 情境一、情境二。
2.探讨下列问题:(1)小梅和大海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交流点拨:他们共同点在于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2)在成长过程中,你有过类似的苦恼吗?交流点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据实回答即可。
(3)你认为小梅和大海怎样才能摆脱苦恼?交流点拨: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认识到青春期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们与异性交往,并不仅仅是性别的吸引,更要学习对方的优秀品质。
青春萌动-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青春萌动-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fb92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5.png)
青春萌动——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概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是围绕“家庭、亲情、国家和社会”这一主题,全面阐述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
本教材注重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知识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正确的法律认知,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2 教材特点本教材侧重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知道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
此外,本教材中还涵盖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活动,以及丰富的练习题和案例解析,让学生在学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律,了解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2.掌握家庭、亲情、国家和社会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基本道德规范;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4.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正确的法律认知。
2.2 教学过程2.2.1 第一课时:首先认识道德和法律1.教师简单介绍何为道德,何为法律,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四个问题,强化他们对道德和法律的认识:–我们为什么要遵守道德?–我们为什么要遵守法律?–道德和法律有什么不同?–道德和法律之间有什么联系?3.引导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的答案,并进行总结。
2.2.2 第二课时:家庭与亲情1.教师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家长、维护家庭和谐,并了解一些与家庭有关的法律;2.学生自我检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家人的态度是否正确,并思考如何得到家人的支持和信任;3.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些日常场景,在游戏中学会互相尊重并体会家庭之间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2.2.3 第三课时:国家与社会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计划一项公益活动,学生需要考虑哪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可以帮助到身边的人;2.教师介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生要了解大国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尽到的责任;3.学生再次分组讨论,重点讨论如何合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如何学会自我保护并保护他人的权益。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c1b31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8.png)
《青春萌动》课堂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材料:男生女生在两次聚餐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男生女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小结: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
板书:青春萌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分析心理学家的实验,引出“异性效应”,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环节一探究青春期心理萌动的表现。
活动一:小梅的烦恼1出示材料: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
我是坏女孩吗?引导学生思考:成长中,你有过类似的烦恼吗?这种现象正常吗?小结:青春期心理萌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学生思考、举例并回答问题。
帮小梅解除烦恼,明确青春期心理萌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环节二异性交往的意义。
活动二:小梅的烦恼2(一)出示材料:小梅所在的学校制定了这样的校规:★男生女生不得成对出现在校园里…★男生女生交往距离不得小于50厘米…★男生女生不得同桌吃饭…★…引导学生思考:1.学校出于什么担心,才制定这样的校规?2.这些校规,有什么局限性?小结:正常的异性交往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和优秀品质的培养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板书:(二)出示问题:下列行为是否可取?教师:出示三幅异性交往的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行为是否可取。
小结:异性交往要把握原则和尺度,做到内心坦荡,举止得体,言谈得当。
板书:学生小组讨论并达成共识学生判断三幅图片中的行为是否可取。
帮小梅解除烦恼,明确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意义以及原则,初步掌握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
环节三正确认识青春异性朦胧的情感。
活动三:小梅的烦恼3出示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梅与同桌“日久生情”,彼此欣赏,由于这份牵挂,小梅特别愿意上学,一放假反而觉得很失落。
她很烦恼,这就是爱情吗?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正确认识小梅的这种情感?小结:青春期产生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正常的现象,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板书: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设计备课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设计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1b03cc3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6.png)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设计备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青春的脚步”中的第十章“青春萌动”。
具体内容包括: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的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及如何调适,早恋的危害与正确对待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提高自我认识。
2. 培养学生面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时,能够进行有效调适,保持心理健康。
3. 使学生认识到早恋的危害,学会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调适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对待早恋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让学生翻开教材第十章,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 知识讲解:a. 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b. 分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讲解心理矛盾及调适方法。
c. 讲解早恋的危害,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感情。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青春期遇到的心理矛盾,讨论如何调适。
5.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练习题,讲解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十章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调适方法3. 早恋的危害与正确对待七、作业设计a.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我们有哪些影响?b. 如何正确调适青春期的心理矛盾?c. 你是如何看待早恋的?2. 答案:a.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并调整。
b. 正确调适心理矛盾的方法有:倾诉、自我暗示、寻求帮助等。
c. 早恋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心理矛盾。
《青春萌动》示范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青春萌动》示范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e3c2fc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c.png)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二框《青春萌动》。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和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2.内容解析教材通过讨论、反思、探究、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让异性之间的友谊成为青春美好的见证,同时也了解到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青春成长的正常现象,引导学生学会理智处理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本框主要包含两目。
第一目,“异性朋友”。
第二目,“异性情感”。
二、教学目标1.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
2.学会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3.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教学难点: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四、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1.下面不属于青春期心理萌动的是( D )A. 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B. 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C. 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D. 男生声音变粗2.男孩是土地,坚定中充满锐利;女孩是春雨,善感而美丽;男孩爱在绿茵场上驰骋;女孩喜欢在阳光下嬉戏异性同学的交往将这两种美好融合在一起,其意义在于( C )①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②可以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③必然导致男生女生的早恋问题④可以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初一(2)班的同学在参加完春游活动后,班长王明总结说:“我们这次活动的圆满结束得益于我们班的男生女生能够相互配合、相互体谅,希望大家再参加此类活动时能够更加团结。
”下列关于异性相处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B. 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C. 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某些优秀品质D. 与异性相处,会对异性产生欣赏、爱慕之情,这是真正的爱情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写读后感查找资料,深入了解两例名人的爱情故事。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设计备课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设计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73775ae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c.png)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设计备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青春的脚步”中的“青春萌动”一课。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青春期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心理,以及如何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认识到青春萌动是正常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3. 教会学生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的方式,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心理,以及如何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以及青春萌动的正常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对心理的影响。
(2)讨论青春萌动的正常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3)分享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案例为例,分析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心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青春期的认识。
(2)列举出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的三个要点,并简要说明原因。
2. 答案:(1)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2)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的三个要点:尊重、真诚、适度。
尊重对方,真诚待人,适度交往,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例题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对待青春萌动,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有关青春期心理健康的书籍,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人教版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9df9da8bd63186bcebbc7d.png)
第二课青春的心弦《青春萌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性别差异;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2.能力目标: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学会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3.知识目标:了解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异和性别优势;理解男生女生优势互补的意义;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教学重点】对异性朦胧情感的处理;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对异性朦胧情感的处理。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要求:1、4名男生、4名女生 2、手拉手围成两圆。
思考:观察台上同学的行为有什么特点?采访游戏中:1、为什么男生拉男生,女生拉女生?2、这和我们上幼儿园.小学时拉手在心里有什么区别?师:年幼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
随着年龄增长,进入青春期后,在男女交往中会感到很不自在。
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第二课青春的心弦青春萌动二、新课学习过渡:让我们乘着青春的列车驶向第一个版块《异性朋友》活动一:青春手账调查问卷师:小组成员之间彼此分享答案,从调查结果你发现了怎样的结论呢?生:畅所欲言师总结:的确,步入青春期后,在我们心里有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澎湃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就是,青春期的心里萌动。
师:通过刚才的调查,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青春期的心里萌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生:第一: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第二:更加在意自我的形象。
第三: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接受。
活动二:男女比拼师:生活中,我们一定会和各种各样的异性交往,根据你们的了解,填写下列表格师:通过填写表格,我们知道男女同学在思维方式、情感特征、优秀品质有所不同。
通过异性交往有什么好处呢?生:自由回答。
共同总结: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与异性交往不仅仅是性别的吸引,更是对方身上的优良品质,吸引彼此相互欣赏。
活动三青春辩论赛师:既然异性之间交往正常且重要,为什么中学生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仍然阻力重重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最严校规”①你赞同这样的校规吗?为什么?②学校制定这样的校规,表明校长和老师担心什么?他们的担心有哪些合理之处?③如果校长听取大家对校规的意见,你有哪些建议?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成果展示师:这是我送给同学的“青春期交往小贴士”我们既要反对男女之间“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又要注意“男女有别”的客观事实。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a59e2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3.png)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萌动》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展开,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萌动心理现象,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情感问题,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青春期的萌动、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与异性交往的艺术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我认知和异性认知开始发生变化,容易产生好奇心和冲动。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个人成长、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在处理青春期情感问题时,仍可能存在困惑和误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萌动现象,认识到青春期情感的正常性。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
3.引导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艺术,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4.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青春期萌动现象及其正常性2.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3.与异性交往的艺术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材料,制作PPT。
2.准备课堂讨论话题,制定讨论规则。
3.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青春期的萌动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情感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情感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情感的正常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如何与异性建立健康的关系?要求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提炼,让学生明确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和与异性交往的艺术。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a3a71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e.png)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萌动》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学会调控心理冲动,健康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变化复杂,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处理青春期的心理冲动和人际关系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学会调控心理冲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3.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调控心理冲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教学情境和案例,准备教学课件和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青春期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青春期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了解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学会调控心理冲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17ea5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3.png)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是该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讨论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的问题,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同时又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正确的引导。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感问题,如早恋、性早熟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引导。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既能产生共鸣,又能获得实用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问题,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青春期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情感认同。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问题的处理方法。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青春期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用于教学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青春期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思考青春期的烦恼。
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青春期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问题。
每个小组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质教案设计备课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质教案设计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0625999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2.png)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质教案设计备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青春脚步”,具体涉及第十章“青春萌动”第一节“认识青春”。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青春期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烦恼,以及如何培养健康人际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矛盾与困惑是正常心理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烦恼,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变化短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矛盾与困惑是正常心理现象。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烦恼,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健康。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例题为例,讲解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矛盾心理,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生理变化2. 青春期心理变化3. 正确对待青春期烦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对自己生活影响。
(2)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烦恼。
答案:(1)青春期生理变化如:身体发育、第二性征出现等;心理变化如:情绪波动、独立意识增强等。
这些变化会影响我们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需要我们学会适应和调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解学生对青春期知识掌握程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
如组织相关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解青春期自己,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与家长、同学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成长。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50b84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9.png)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价值观”,而《2.2青春萌动》是本单元的第二个课时,教材主要围绕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展开,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认识到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心理变化。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身心发展迅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心理困惑和矛盾,对于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心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及其正确处理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
2.案例分析法:提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高认识。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案例。
2.教学案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青春期心理萌动案例。
3.小组讨论:提前分组,布置小组讨论的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3.操练(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1a3a835fbfc77da369b13c.png)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2.要求: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但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三、(重、难点)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异性之间朦胧的情感?P20-211.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2.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
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3.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处……【点拨】异性之间交往的要求: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总结】与异性相处的好处和要求。
【镜头四】青春故事---异性情感:面对同学的议论和小雅的有意疏远,瀚文心理也很烦恼,很担心小雅不再欣赏和喜欢自己,难道这种感情就是爱情吗?纠结着自己该如何去做……【设问】如何看待两个同学之间的情感?【点拨】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设问】两个同学间的情感是真正的爱情吗?【点拨】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好感、爱慕不一定就是爱情,因为恋爱不仅表现为双方相互爱慕、理解,有极大的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准备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如建立家庭、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
要真正处理好这一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生活能力以及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是很难做到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早恋的中学生说过:每个人,无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是要谈恋爱、要过家庭生活的。
但是,正如树上的果子,是熟的好吃,还是生的好吃?人也像果子,要长得成熟,有了学问,会做工作,又有养活子女的能力,就好比果子熟了,那时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了,否则,要是书没有读好,工作能力没有培养好,就谈恋爱,会有好处吗?【总结】正确看待和处理异性间的朦胧情感。
进入情境,关注情感发展思考回答辨析友情与爱情思考总结小结练习1.步入青春期,我们开始体验一种特殊的情感,这就是青春期心理萌动,其表现在( B )①有自我表现的欲望②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③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④渴望获得爱情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作业请同学们用实际行动正确对待异性交往,恰当处理异性情感,充分享受真挚友谊的快乐。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6f4ea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d.png)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萌动》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第二课第二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和焦虑。
因此,他们对《青春萌动》这一课题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但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萌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萌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和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和讲解知识点。
3.准备纸质教材,供学生查阅和笔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萌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PPT中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的。
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自己的青春期萌动心理。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检验他们对青春期萌动心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f03d4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c.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萌动》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二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品德。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品德。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有着强烈的认知和探索欲望。
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情感上的困扰和矛盾,对于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和困扰,他们可能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能力。
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会有一些困惑和疑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
2.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品德。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他们在面对青春期的困扰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 教学重难点1.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认知。
2.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
3.如何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品德。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品德。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景,用于模拟和练习。
3.准备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青春期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和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萌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材中的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讨论如何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f8447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d.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理解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心理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健康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这个阶段充满了好奇和困惑。
他们开始注意到异性,对爱情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同时也存在着对爱情的误解和片面理解。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正确理解青春期,调整自己的心态,健康成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心理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健康成长。
3.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正常性。
2.正确看待青春期,调整心态。
3.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正常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青春期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健康成长。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材案例,进行教学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对青春期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正常性。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的,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就“如何正确应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进行讨论。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
1.2.2《青春萌动》教案
![1.2.2《青春萌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01e94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e.png)
1.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的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的第二框题《青春萌动》。
本课以“青春的心弦”为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学会优势互补,同时引导学生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
本框在了解男女生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懂得与异性交往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并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正确认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异性朋友”。
本目主要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正常的,与异性交往,成为朋友,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但如果与异性交往的方式方法不当,也可能给自己带来烦恼。
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让异性之间的友谊成为青春美好的见证。
第二目“异性情感”。
本目主要帮助学生知道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青春成长的正常现象,但这种朦胧情感不是真正的爱情,引导学生学会理智处理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学情分析】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对异性同学产生兴趣,开始关注异性,希望与异性交往,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具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学习进步,增强进取意识,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愉悦情绪,激励并强化良好行为,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
障碍:对于身处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不当行为,妨碍身心健康成长。
如却往往表现出对异性的故意疏远或排斥;又如一些学生中存在的“纸条恋爱”和朦胧状态下的“狂热初恋”,实际上是带有很大好奇和模仿成分的一种性心理幼稚的表现。
应知: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异性交往,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友谊,促进青春期的健康成长。
3.【核心素养目标】健全人格: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建立同学间的友谊,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异性朦胧情感的认识,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意义难点:与异性正常交往的方法5.【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6.【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青春期男女相处视频导入:你看过类似的影视剧吗?他们描述的主题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视频)教师过渡:描述的是青春期时期男女生的交往和莫名的情愫,年少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两人青春期,在男女生交往中会出现一些敏感问题。
《青春萌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青春萌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df377d44b35eefdc9d33311.png)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学会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与异性交往。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与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三、教学准备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视频均可)、其他相关图片资源。
四、相关资源【典型案例】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典型案例】中学新校规;【教学图片】资料卡片:青春期异性交往中的六“不”;【教学图片】资料卡片:爱情是一门艺术;【教学图片】资料卡片:青春萌动思维导图等等。
五、教学过程课程导入:你心目中的男神、女神是什么样子的?该图片是反映初中生青春飞扬的照片,充满活力、充满激情,青春的风光无限。
分析心目中男神、女神的样子。
反问式引导学生:心目中的男神、女神的哪些闪光点在吸引着你?步入青春期的你们应该如何与异性朋友相处,怎样处理异性情感,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萌动。
设计意图:本活动从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对自己心目中理想异性的特点进行描述,并尝试进行归类。
讲授新课(一)异性朋友1.交往的意义小梅的苦恼:“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
这是怎么了,我是坏女孩儿吗?我很害怕。
”一天,大海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晚饭也不吃。
妈妈和他沟通了好半天,大海才道出原委:因为自己脸上的一个小症痕,前桌的女生笑话他是“刀疤”,而这个场景恰巧被他所欣赏的女生撞见,大海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思考:小梅和大海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在成长过程中,你有过类似的苦恼吗?你认为小梅和大海怎样才能摆脱苦恼?视频反映了青春期异性相处的困惑和苦恼。
设问:友谊是不是仅仅局限在男生与男生之间,或者女生与女生之间呢?青春期男生女生之间的青春萌动,不管是从生理上来说,还是心理上来说,都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青春的心弦
第2框《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的第二框,引导学生在了解男生女生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懂得与异性交往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并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
正确认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本课共设置了两目内容。
第一目“异性朋友”。
主要帮助学生知道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正常的,与异性交往,成为朋友,有利于自身的成长;但如果与异性交往的方式、方法不当,也可能给自己带来烦恼。
指导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让异性之间的友谊成为青春美好的见证。
第二目“异性情感”。
主要帮助学生知道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青春成长的正常现象,但这不是真正的爱情,要学会理智处理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学情分析】
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学会与异性交往,是青春期重要的目标之一。
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局限于学识的增长,还包括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品质的提升和法治素养的养成等方面。
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异性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具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学习进步,增强进取意识,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愉悦情绪,激励并强化良好行为,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
当然,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行为,妨碍身心健康成长。
如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异性同学之间产生兴趣,开始关注异性,希望与异性交往,但在行为上却往往表现出对异性的故意疏远或排斥;又如一些学生中存在的“纸条恋爱”和朦胧状态下的“狂热初恋”,实际上是带有很大好奇和模仿成分的一种性心理幼稚的表现。
对于身处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在此,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友谊,对促进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异性之间的友谊价值观;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目标。
2.能力目标: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建立异性之间的友谊目标;学会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3.知识目标:了解青春期萌动的表现,理解并掌握异性交往的意义知识;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目标;了解爱情观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男女生交往的正确方式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感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MV《青春》。
师:你出现在前方,忽然紧张,手不知该往哪里放。
这首歌,不知唤醒多少人年少时的青春记忆。
在青春这个美丽的季节,总有一种关注,让我们心存感激;总有一种情愫,让我们难以割舍;总有一种选择,让我们或兴奋,或纠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畅谈岁月里那份特殊的情感体验——《青春萌动》。
讲授新课
第一站:心潮涌动
1.小梅的故事
我叫小梅,是一名七年级的女生,以前我看见男生就烦,从这个学期开始,我突然变得愿意和男同学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我会觉得格外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的注意。
最近我又发现自己只要见到八年级的小东就紧张不自然,小东高大帅气,自信阳光,他并不认识我,但我总是悄悄地关注着他的一切......我这是怎么了?这正常吗?
思考:(1)小梅这是怎么了?
(2)在成长过程中,你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吗?
知识点拨: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
主要表现在: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甚至可能萌发一些对异性的朦胧情感。
这些都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2.小梅很想认识小东,但学校对男女生交往有严格的规定:(教材P19)
思考:(1)学校制定这样的校规,表明校长和老师担心什么?
(2)你赞同这样的校规吗?你认为男女生正常交往有没有必要呢?为什么?3.视频《青春最美的模样》之女生告白
思考:异性交往有什么意义?
知识点拨: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让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还有助于学习对方的优秀品质,优势互补。
4.视频《青春最美的模样》之男神回应
思考:关于男女生交往,你有哪些建议?
知识点拨:男女生交往应遵循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等要求。
第二站:朦胧情感
2.小梅的故事(续)
学校考虑到校规的局限性,废除了异性交往的一些不合理规定。
终于小梅有机会认识了小东,随着交往的加深,她发现小东不仅个性阳光,还成绩优秀,有主见有担当。
她感觉自己越来越喜欢小东,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爱情吗......
思考:这种异性情感是爱情吗?什么是爱情?
第三站:美好爱情
1.钱钟书杨绛:有一种爱是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2.(杭州黄国琦奶奶和90岁老伴的最美情书:亲爱的老伴,妻望您安心治病,别烦躁,保持体力会很好的增强免疫力。
亲爱的老伴,加油!)
有一种爱是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无论贫穷富贵,还是生老病死,都无法将我们分离。
3.视频:爱情最美的模样(抗疫战线医护人员的爱情)
有一种爱是不负使命不负卿。
这些逆向前行的抗疫战士们,用大爱为我们负重前行,也让我们更加懂得爱情的意义。
4.知识点拨:什么是爱情?
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爱情既意味着欣赏和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5.回顾小梅的故事,思考:他们的感情可以继续发展吗?假如你是小梅的朋友,你会给她怎样的建议?
知识点拨: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异性情感?
①萌发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正常现象。
②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③对朦胧的情感,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6.致青春的你
青春,是一条渡我们走向成熟的桥,也是一条我们无法留住的岁月的河。
今天,当春天的心潮涌动,当朦胧的情感萌发,请慎重对待、理智处理,珍藏这份青涩而美好的回忆,切莫将其变成一种任性和伤害。
明天,当岁月流淌,秋果成熟之时,你一定会在人生的某个转角,邂逅一场真正属于自己的美丽的爱情!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青春萌动这个话题,了解了青春期心里萌动的表现,与异性朋友相处的意义和异性交往的原则。
在异性情感这一目,我们首先要承认萌发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但也要明确欣赏与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对异性的情感。
课后拓展:完成主题访谈《感悟身边的爱情》
访谈目的:访问家人或其他比较熟悉的人,了解他们对爱情的看法,听听他们对如何处理青春期异性情感的建议。
活动建议:
1.根据内容设计访谈提纲、访谈时间等。
2.可以利用网络、电话、书信,也可面对面访谈。
访谈结束后,完成一份访谈小结,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学反思:
1.有的问题的设置还没有真正引起学生的深思,只是局限于道德说教,没有充分挖掘学生中的资源深入剖析。
2.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信息,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针对青春萌动的感情,我们不能扩大但也不要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