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
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
![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2911f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3.png)
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第二课时青春萌动【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青春期与异性同学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认识到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2.能够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与异性交往。
【重点难点】重点:能够认识青春期异性同学之间交往的积极作用难点:学会与异性交往,正确处理异性情感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班内随机抽取四名男生和女生上台,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
(1)请大家观察,在台上同学的行为有什么特点?(2)让游戏中的同学回答——为什么男生和男生拉手,女生和女生拉手?(3)现在拉手与在幼儿园、小学时拉手有什么心理上的区别?学生回答。
师:进入初中以后,大多数同学都会发现自己与异性同学的交往有一些变化,现在要考虑性别因素,会感到不自在。
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呢?本节课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2.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3.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但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4.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5.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6.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教材P18~19 探究与分享1.学生阅读教材P18~19 情境一、情境二。
2.探讨下列问题:(1)小梅和大海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交流点拨:他们共同点在于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2)在成长过程中,你有过类似的苦恼吗?交流点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据实回答即可。
(3)你认为小梅和大海怎样才能摆脱苦恼?交流点拨: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认识到青春期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们与异性交往,并不仅仅是性别的吸引,更要学习对方的优秀品质。
青春萌动-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青春萌动-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fb92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5.png)
青春萌动——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概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是围绕“家庭、亲情、国家和社会”这一主题,全面阐述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
本教材注重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知识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正确的法律认知,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2 教材特点本教材侧重于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知道如何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
此外,本教材中还涵盖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活动,以及丰富的练习题和案例解析,让学生在学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律,了解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2.掌握家庭、亲情、国家和社会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基本道德规范;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4.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正确的法律认知。
2.2 教学过程2.2.1 第一课时:首先认识道德和法律1.教师简单介绍何为道德,何为法律,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四个问题,强化他们对道德和法律的认识:–我们为什么要遵守道德?–我们为什么要遵守法律?–道德和法律有什么不同?–道德和法律之间有什么联系?3.引导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的答案,并进行总结。
2.2.2 第二课时:家庭与亲情1.教师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家长、维护家庭和谐,并了解一些与家庭有关的法律;2.学生自我检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家人的态度是否正确,并思考如何得到家人的支持和信任;3.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些日常场景,在游戏中学会互相尊重并体会家庭之间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2.2.3 第三课时:国家与社会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计划一项公益活动,学生需要考虑哪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可以帮助到身边的人;2.教师介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学生要了解大国和公民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尽到的责任;3.学生再次分组讨论,重点讨论如何合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如何学会自我保护并保护他人的权益。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设计备课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设计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1b03cc3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6.png)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设计备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青春的脚步”中的第十章“青春萌动”。
具体内容包括: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的认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及如何调适,早恋的危害与正确对待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提高自我认识。
2. 培养学生面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时,能够进行有效调适,保持心理健康。
3. 使学生认识到早恋的危害,学会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心理矛盾的调适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正确对待早恋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让学生翻开教材第十章,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 知识讲解:a. 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
b. 分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讲解心理矛盾及调适方法。
c. 讲解早恋的危害,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感情。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青春期遇到的心理矛盾,讨论如何调适。
5.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练习题,讲解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十章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2.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调适方法3. 早恋的危害与正确对待七、作业设计a.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我们有哪些影响?b. 如何正确调适青春期的心理矛盾?c. 你是如何看待早恋的?2. 答案:a.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并调整。
b. 正确调适心理矛盾的方法有:倾诉、自我暗示、寻求帮助等。
c. 早恋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应对心理矛盾。
《青春萌动》示范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青春萌动》示范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e3c2fc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c.png)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二框《青春萌动》。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和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2.内容解析教材通过讨论、反思、探究、分享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让异性之间的友谊成为青春美好的见证,同时也了解到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青春成长的正常现象,引导学生学会理智处理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本框主要包含两目。
第一目,“异性朋友”。
第二目,“异性情感”。
二、教学目标1.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
2.学会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3.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教学难点:青春期的异性交往。
四、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1.下面不属于青春期心理萌动的是( D )A. 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B. 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C. 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D. 男生声音变粗2.男孩是土地,坚定中充满锐利;女孩是春雨,善感而美丽;男孩爱在绿茵场上驰骋;女孩喜欢在阳光下嬉戏异性同学的交往将这两种美好融合在一起,其意义在于( C )①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②可以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③必然导致男生女生的早恋问题④可以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初一(2)班的同学在参加完春游活动后,班长王明总结说:“我们这次活动的圆满结束得益于我们班的男生女生能够相互配合、相互体谅,希望大家再参加此类活动时能够更加团结。
”下列关于异性相处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B. 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C. 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某些优秀品质D. 与异性相处,会对异性产生欣赏、爱慕之情,这是真正的爱情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写读后感查找资料,深入了解两例名人的爱情故事。
人教七下道德与法制《青春萌动》优秀教案
![人教七下道德与法制《青春萌动》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3023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6.png)
人教七下道德与法制《青春萌动》优秀教案教案标题:青春萌动教材:人教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变化。
2. 理解青春期的挑战与机遇。
3.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青春期的特点和变化。
2. 青春期的挑战与机遇。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问题。
教学准备:PPT、教学视频、学生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有关青春期的视频短片,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思考和讨论。
Step 2: 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变化(1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青春期的特点和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和情感上的波动。
教师请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青春期带来的变化进行分享,并归纳总结。
Step 3: 理解青春期的挑战与机遇(15分钟)教师让学生再次小组讨论,就青春期的挑战和机遇进行讨论,学生可以从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享。
教师记录学生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Step 4: 培养正确处理青春期问题的能力(2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青春期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角色扮演,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给出解决方案。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演示给全班,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Step 5: 总结和展望(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和展望青春期的未来挑战和机遇。
鼓励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的困难,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篇关于青春期的作文题目,并要求学生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撰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教学视频、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了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问题和挑战的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小组的分享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但是,需要注意教学时间的掌控,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设计备课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设计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73775ae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c.png)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案设计备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青春的脚步”中的“青春萌动”一课。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青春期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心理,以及如何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认识到青春萌动是正常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3. 教会学生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的方式,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心理,以及如何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
教学重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以及青春萌动的正常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1)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对心理的影响。
(2)讨论青春萌动的正常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3)分享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案例为例,分析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心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青春期的认识。
(2)列举出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的三个要点,并简要说明原因。
2. 答案:(1)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2)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的三个要点:尊重、真诚、适度。
尊重对方,真诚待人,适度交往,有利于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例题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对待青春萌动,与异性同学健康交往。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有关青春期心理健康的书籍,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2 青春萌动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2 青春萌动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f93732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e.png)
1.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对异性同学产生兴趣,开始关注异性,希望与异性交往,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具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学习进步,增强进取意识,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愉悦情绪,激励并强化良好行为,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
2.障碍:对于身处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不当行为,妨碍身心健康成长。如对异性的故意疏远或排斥;又如一些学生中存在的“纸条恋爱”和朦胧状态下的“狂热初恋”,实际上是带有很大好奇和模仿成分的一种性心理幼稚的表现。
小结:青春期心理萌动的含义和表现。
教看视频,思考问题:(1)你认同妈妈的做法吗?为什么?
(2)玲玲的做法合适吗?你能为玲玲提供合适的异性交往方法吗?
小结:与异性交往的意义和方法。
子议题2:明朦胧情感
议学任务:正确认识青春期对异性的朦胧情感,学会自我保护。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初步感受青春期情感。
出示课题(总议题):青春萌动
(二)新课探究:
子议题1:析心理萌动
议学任务:探究青春期心理萌动的含义和表现;了解与异性相处的意义;知道与异性相处的方法。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校园记事之青春痘》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问题:(1)玲玲发生了什么变化?
(2)面对异性,你们有什么变化吗?
教学目标
1.道德修养:通过观看《校园记事》系列视频,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言行,提高文明素养。在互动回答呈现的美好品质中,同学们对照自我形象,提高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健全人格: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问题;初步形成有关男女友谊的正确价值观,养成自尊自爱自信的人生态度。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https://img.taocdn.com/s3/m/8fc4295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9.png)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教材来源: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主题:《青春萌动》课时:1课时一、理论基础和课标依据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具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学习进步,可增强进取意识,激发愉悦情绪,激励并强化良好行为,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
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若处理不当,则会引发一些不良情绪和不当行为,妨碍其身心健康成长。
因此,对该内容的掌握和了解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友谊,这对促进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框对应的是课程标准中“成长中的我”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的“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以及“我与他人和集体”第一部分“交往与沟通”中的“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理智地把握友情与爱情的界限,在异性交往中做到优势互补,从而完善自我,树立良好的青春形象。
二、教材分析本框题以前两课对青春期的身体以及心理变化的学习为基础,以青春期男女生之间的性别差异入手,在正确认识男女生性别角色的基础上,从游戏中观察班级男生女生的行为特点这一话题的讨论入手,引导学生了解步入青春期,男女生在交往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进而帮助学生正确面对这种特殊的情感。
同时,为下一框“青春飞扬”的学习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念,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思想基础。
三、学情分析1.已有基础: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对异性同学产生兴趣,开始关注异性,希望与异性交往;一些学生在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影响了正常的学业与友谊。
2.现实问题:针对学生这个时期易出现青春期萌动心理,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明确男女生交往的必要性,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异性,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
人教版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9df9da8bd63186bcebbc7d.png)
第二课青春的心弦《青春萌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性别差异;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2.能力目标: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学会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3.知识目标:了解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异和性别优势;理解男生女生优势互补的意义;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教学重点】对异性朦胧情感的处理;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难点】对异性朦胧情感的处理。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要求:1、4名男生、4名女生 2、手拉手围成两圆。
思考:观察台上同学的行为有什么特点?采访游戏中:1、为什么男生拉男生,女生拉女生?2、这和我们上幼儿园.小学时拉手在心里有什么区别?师:年幼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
随着年龄增长,进入青春期后,在男女交往中会感到很不自在。
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第二课青春的心弦青春萌动二、新课学习过渡:让我们乘着青春的列车驶向第一个版块《异性朋友》活动一:青春手账调查问卷师:小组成员之间彼此分享答案,从调查结果你发现了怎样的结论呢?生:畅所欲言师总结:的确,步入青春期后,在我们心里有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澎湃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就是,青春期的心里萌动。
师:通过刚才的调查,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青春期的心里萌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生:第一: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第二:更加在意自我的形象。
第三: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与接受。
活动二:男女比拼师:生活中,我们一定会和各种各样的异性交往,根据你们的了解,填写下列表格师:通过填写表格,我们知道男女同学在思维方式、情感特征、优秀品质有所不同。
通过异性交往有什么好处呢?生:自由回答。
共同总结: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与异性交往不仅仅是性别的吸引,更是对方身上的优良品质,吸引彼此相互欣赏。
活动三青春辩论赛师:既然异性之间交往正常且重要,为什么中学生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仍然阻力重重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最严校规”①你赞同这样的校规吗?为什么?②学校制定这样的校规,表明校长和老师担心什么?他们的担心有哪些合理之处?③如果校长听取大家对校规的意见,你有哪些建议?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成果展示师:这是我送给同学的“青春期交往小贴士”我们既要反对男女之间“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又要注意“男女有别”的客观事实。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2青春萌动》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2青春萌动》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a4d7c9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d.png)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2青春萌动》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青春萌动》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着强烈的认知需求,但同时又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
他们对青春期的迷茫和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心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青春期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思考,导入新课。
2.教学内容的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青春期可能遇到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5.总结提升: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等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a59e2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3.png)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萌动》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展开,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萌动心理现象,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情感问题,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青春期的萌动、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与异性交往的艺术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我认知和异性认知开始发生变化,容易产生好奇心和冲动。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个人成长、家庭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在处理青春期情感问题时,仍可能存在困惑和误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萌动现象,认识到青春期情感的正常性。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
3.引导学生掌握与异性交往的艺术,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4.培养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青春期萌动现象及其正常性2.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3.与异性交往的艺术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材料,制作PPT。
2.准备课堂讨论话题,制定讨论规则。
3.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青春期的萌动现象,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情感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情感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情感的正常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如何与异性建立健康的关系?要求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提炼,让学生明确正确对待青春期情感和与异性交往的艺术。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a3a71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e.png)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萌动》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学会调控心理冲动,健康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变化复杂,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处理青春期的心理冲动和人际关系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学会调控心理冲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3.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调控心理冲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人际关系的处理原则,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设计教学情境和案例,准备教学课件和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青春期的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青春期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了解对异性的好奇和兴趣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处理青春期的人际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学会调控心理冲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17ea5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3.png)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2《青春萌动》是该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讨论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的问题,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同时又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正确的引导。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感问题,如早恋、性早熟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引导。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既能产生共鸣,又能获得实用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问题,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青春期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情感认同。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问题的处理方法。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青春期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用于教学中的呈现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青春期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思考青春期的烦恼。
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青春期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问题。
每个小组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质教案设计备课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质教案设计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0625999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2.png)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质教案设计备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青春脚步”,具体涉及第十章“青春萌动”第一节“认识青春”。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青春期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烦恼,以及如何培养健康人际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矛盾与困惑是正常心理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烦恼,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春期变化短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矛盾与困惑是正常心理现象。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烦恼,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健康。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例题为例,讲解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矛盾心理,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青春期生理变化2. 青春期心理变化3. 正确对待青春期烦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对自己生活影响。
(2)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烦恼。
答案:(1)青春期生理变化如:身体发育、第二性征出现等;心理变化如:情绪波动、独立意识增强等。
这些变化会影响我们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需要我们学会适应和调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解学生对青春期知识掌握程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
如组织相关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解青春期自己,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与家长、同学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成长。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50b84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9.png)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2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价值观”,而《2.2青春萌动》是本单元的第二个课时,教材主要围绕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展开,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认识到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并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心理变化。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身心发展迅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心理困惑和矛盾,对于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心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及其正确处理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
2.案例分析法:提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高认识。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案例。
2.教学案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青春期心理萌动案例。
3.小组讨论:提前分组,布置小组讨论的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现象,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3.操练(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6f4ea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d.png)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 《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萌动》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第二课第二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和焦虑。
因此,他们对《青春萌动》这一课题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
但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萌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萌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境和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和讲解知识点。
3.准备纸质教材,供学生查阅和笔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春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了解青春期萌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PPT中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心理的。
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自己的青春期萌动心理。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检验他们对青春期萌动心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初中政治青春萌动的教案
![初中政治青春萌动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aef46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a.png)
教案:《初中政治——青春萌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概念,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2.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学会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心理变化3. 正确看待青春期烦恼,学会自我调适4.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青春期的动画短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青春期的概念,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青春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3. 青春期生理变化:教师详细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身高、体重、声音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并接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4. 青春期心理变化: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如情绪波动、性格塑造等方面的变化,帮助学生克服青春期的烦恼。
5.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典型的青春期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教师通过讲解和互动,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热爱生活,追求美好。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青春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烦恼,积极面对生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概念、生理和心理变化。
2. 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 情感教育法: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f03d4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c.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萌动》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二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品德。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品德。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有着强烈的认知和探索欲望。
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情感上的困扰和矛盾,对于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和困扰,他们可能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能力。
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会有一些困惑和疑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
2.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品德。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他们在面对青春期的困扰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 教学重难点1.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认知。
2.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萌动。
3.如何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品德。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品德。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道具和场景,用于模拟和练习。
3.准备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青春期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和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萌动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材中的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萌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讨论如何培养健康的情感和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青春萌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f8447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d.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青春萌动》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让学生理解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心理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健康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这个阶段充满了好奇和困惑。
他们开始注意到异性,对爱情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同时也存在着对爱情的误解和片面理解。
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正确理解青春期,调整自己的心态,健康成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心理变化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健康成长。
3.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正常性。
2.正确看待青春期,调整心态。
3.理解爱情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正常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青春期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健康成长。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材案例,进行教学互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对青春期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正常性。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的,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就“如何正确应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进行讨论。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道德与法治《青春萌动》优秀教学设计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第二课时青春萌动【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青春期与异性同学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认识到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2.能够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学会与异性交往。
【重点难点】重点:能够认识青春期异性同学之间交往的积极作用难点:学会与异性交往,正确处理异性情感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班内随机抽取四名男生和女生上台,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
(1)请大家观察,在台上同学的行为有什么特点?(2)让游戏中的同学回答——为什么男生和男生拉手,女生和女生拉手?(3)现在拉手与在幼儿园、小学时拉手有什么心理上的区别?学生回答。
师:进入初中以后,大多数同学都会发现自己与异性同学的交往有一些变化,现在要考虑性别因素,会感到不自在。
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呢?本节课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2.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3.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但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4.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5.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6.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教材P18~19 探究与分享1.学生阅读教材P18~19 情境一、情境二。
2.探讨下列问题:(1)小梅和大海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交流点拨:他们共同点在于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2)在成长过程中,你有过类似的苦恼吗?交流点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据实回答即可。
(3)你认为小梅和大海怎样才能摆脱苦恼?交流点拨: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认识到青春期出现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我们与异性交往,并不仅仅是性别的吸引,更要学习对方的优秀品质。
探究二:教材P19探究与分享假如某校有这样的校规:男生女生不得成对儿出现在校园里;男生女生交往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生女生不得同桌吃饭;男生女生不得……(1)你赞同这样的校规吗?为什么?交流点拨:不赞同这样的校规。
因为男生女生的交往,有助于我们欣赏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2)学校制定这样的校规,表明校长和老师担心什么?他们的担心有哪些合理之处?交流点拨:校长和老师担心男生女生交往过密,有可能发展到谈恋爱的地步。
他们担心的合理之处在于青春期男生女生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异性之间交往频繁,容易影响学习,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3)如果校长来听取大家对校规的意见,你有哪些建议?交流点拨:我会建议学校废除这些校规,并开展一些男生女生共同参与的有意义活动等。
探究三:教材P20探究与分享(1)夏夏和彬彬的心情,你能理解吗?交流点拨:能够理解。
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2)如果你是彬彬,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交流点拨:彬彬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这份情感。
既要主动热情,还要注意把握分寸,和对方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等等。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人教版七下2.2《青春萌动》教学设计一、课标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的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的第二框题《青春萌动》。
第一单元主题聚焦“青春”,承接七年级上册生命教育的理念与思想,奠定七年级下册青春的底色。
本课以“青春的心弦”为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学会优势互补,同时引导学生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原则与尺度:激励学生自信、自强,敢于面对青春成长的渴望与遐想,在自我探究、自我证明的道路上,既坚守道德底线,又拥有向往“至善”的精神追求。
三、学情分析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学会与异性交往,是青春期重要的目标之一。
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与异性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具有激励作用,有利于学习进步,增强进取意识,激发和增强学生的愉悦情绪,激励并强化良好行为,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
当然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如果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不当行为,妨碍身心健康成长。
如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对异性同学产生兴趣,开始关注异性,希望与异性交往,却往往表现出对异性的故意疏远或排斥;又如一些学生中存在的“纸条恋爱”和朦胧状态下的“狂热初恋”,实际上是带有很大好奇和模仿成分的一种性心理幼稚的表现。
对于身处青春期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以及爱情所包含的社会责任和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在此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异性友谊,对促进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性别差异;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体会青春期的美好。
2.能力目标: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建立与异性之间的友谊;学会恰当处理异性之间的朦胧情感。
3.知识目标:了解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异和性别优势;理解男生女生优势互补的意义;知道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五、教学重点对异性朦胧情感的处理;正确的爱情观六、教学难点对异性朦胧情感的处理七、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利用学生生活设计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自然生成价值观。
活动探究法:设计系列活动调动学生认识自我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参与能力。
体验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青春之味”“青春滋味”等学生亲身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认识。
八、教学流程导入新课:一、异性朋友活动一:【生活体验】“异性效应”—合席而餐回顾秋游午餐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合席而餐,男女生会有怎样表现?这与青春期有何关系?(原因?)师小结:青春期异性面前的萌动心理表现及原因表现: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原因: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青春期由于性意识逐步觉醒,男女生已意识到两性间的差别,且表现出相当的敏感性。
师:不仅同学们之间敏感,承担教育责任的学校、老师、家长也很敏感,于是出现了史上最严厉的“校规”活动二:【探究与分享】多媒体展示最严厉的“校规”1、思考:你是否赞成这样的校规,为什么?2、学生采访校长、老师(兼家长)怎样看待这样的校规?制定这样的校规,表明他们担心什么?3、我们在与异性交往中应注意些什么?教师为学生提建议—异性之间的交往遵循的原则(多媒体展示)师小结: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我们与异性交往,成为好朋友,并不是仅仅是因为性别的吸引,更是因为我们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这些品质吸引着我们。
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但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师:进入青春期,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奔放,在与异性交往中可能会产生情感,你会怎样看待、怎样处理哪?二、异性情感活动三:【探究与分享】p20夏夏和彬彬的情感思考:你能理解夏夏和彬彬的心情吗?故事续写:彬彬喜欢上了雨薇,如果你是彬彬接下来会怎样做?这样做的结果会怎样(对彬彬自己,対雨薇)操作: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想象续写故事的发展。
并选出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成果。
师小结: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
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
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世间万物皆有时节,青苹果看上去虽美,吃起来却酸涩。
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师:青春期对异性产生的好感不是真正的爱情,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摘取爱情的甜蜜果实才合适呢?活动四:【生活感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我们的父母因为爱情组建了家庭,为了家庭幸福,父母双方是怎样做的?学生畅所欲言师小结:爱情需要具有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
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
真正的爱情包括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师:同学们请思考我们现在有爱的能力吗?有承担起家庭责任的能力吗?那我们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师小结:我们现在好好学习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为将来成熟的爱情、事业做准备。
由动至静的学习:将本课的收获整理、标注于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