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

合集下载

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原因是没有生成新物质。

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原因是没有生成新物质。

1.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原因是没有生成新物质。

2.从微观的角度,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3.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变大,水由液态变成气态。

4.分子、原子有哪些基本性质?⑴远处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⑵为什么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间隔比液体、固体分子间隔大⑶5mL水和5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①分子之间有间隔②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

5.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通过这一过程,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6.判断下列物质是混合物、纯净物、单质、还是化合物?A.海水B.冰水混合物C.生理盐水D.空气E.氧化镁F.加碘盐G. 氧气H.二氧化碳I.硫酸铜溶液J.石油K.氯化钠L.水混合物:ACDFIJ 纯净物BEGHKL 单质G 化合物BEHKL7.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

混有泥沙的糖水,经过过滤操作除去泥沙,再经过蒸发操作得到固体。

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漏斗、烧杯、蒸发皿。

某同学过滤两次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8.蒸发过程中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等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9.过滤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引流 。

10.用什么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1)除去CO 2与石灰水反应后的浑浊物。

过滤(2)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蒸馏(3)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硫酸铜晶体。

蒸发11.天然水经过沉降、过滤、杀菌消毒处理后变为可供人类利用自来水。

其中方式化学变化的是杀菌消毒。

12.硬水软水的判断方法是取少量,加入肥皂水震荡,观察如果泡沫多、浮渣少为软水,如果泡沫少、浮渣多则为硬水。

13.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小,检验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玻璃管口,打开活塞如果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大,检验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管口,打开活塞,如果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我们经常学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而他们的区别在于哪里呢,而接下来我们先了解下他们是什么,在最后再总结其区别吧。

物理变化是什么,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

还有物质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观粒子(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都是物理变化。

定义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外形和状态方面发生了变化)实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本身不变,只是粒子之间的间隔运动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很多同学会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混淆,其实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如铜生成铜绿的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构成分子的原子之间的距离不变(化学键键长不变),物质形状大小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变。

实例物质的基本三态变化,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NaOH等无机盐、碱的潮解,冰的融化,研碎胆矾等。

如铁水铸成铁锅,其中涉及到碳元素和铁元素的结合新分子(一般生成Fe3C),并不算作物理变化,但是如果是百分百的纯铁,铸成铁锅则不发生化学变化,不生成新的相。

[1]查找浏览了相关资料我们还知道,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因为它变成了另外一种单质。

但也有些同素异形体的转化是物理变化,如单斜硫和斜方硫。

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

这类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间隔距离、运动速度等)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

物理变化表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跟化学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焰色反应是物质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改变,通俗的说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

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

pV = ν ⋅ RT
2 p = nε 3
t
p = nkT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热力学温度公式
2 T= εt 3k
3 平均平动动能公式 ε t = kT 2
§ 能量均分定理
一、自由度数 i
自由度数:确定一个物体的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 坐标的数目,称为该物体的自由度数。 一个质点的自由度 t = 3 (x,y,z) 共计 3 个自由度
= 8.31(J
mol⋅ K
)
N 若写成 ν = NA
N为气体分子总数 阿伏伽德罗常量
N A = 6.023 × 10 23 / mol

μN R pV = RT = N T μNA NA R = 1.38 × 10 − 23 J k≡ 玻耳兹曼常数 K NA
pV = NkT
N p = kT = nkT V
p 1.33 × 10−5 ( 2) n = = m −3 = 3.21 × 1015 m −3 kT 1.38 × 10−23 × 300
热 学
气体动理论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理想气体的压强∗∗ 温度的微观意义∗∗ 能量均分定理∗∗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 理想气体的压强
温 度
1 l=10-3 m3
§ 温度 理想气体温标
一、热平衡
A B
绝热板 A、B两体系互 不影响,各自 达到平衡态。
A B
导热板 两体系的平衡态有联 系,达到共同的热平 衡状态 (热平衡)。 绝热板 导热板
二、热力学第零定律
设 A 和 C、B 和 C 分别热平 衡,则 A 和 B 一定热平衡。 A C
温度的微观意义: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知识点、经典例题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知识点、经典例题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
镁条燃烧、火柴燃烧
区分依据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常常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例1、冰山消融、钢铁生锈、电热丝升温、木炭燃烧这些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钢铁生锈、木炭燃烧的过程是否发生了物理变化? 发生了
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绿叶的变化
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铁丝的形变
物质变化的证据:形状发生变化
水的电解
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气体产生
总结:能作为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例3、探究物质变化时,我们可用哪些方法?
如是否有沉淀产生
是否有气体生
是否有形状的变化
是否有颜色的变化
是否有温度的变化等
课后习题
答案:
总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在物质变化的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一定能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伴随化学变化。
知识点二: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光泽、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知识点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①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专题三从微观视角看待物质及其变化

专题三从微观视角看待物质及其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反应可生成C、D(A、B、C、
D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10-2所示。下列说 BE 。 法正确的是_______
图10-2 A. 该反应中共有4种原子 B. 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C. 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是4︰3


C)
例 1 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相关说法
解释
A
B C
品红在水中扩散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 于二者之和 盐酸、硫酸溶液显酸性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 学性质不同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溶液中都含有酸根离子
D
分子构成不同
[方法点拨] 构成物质的粒子具有一些基本性质,运用这些基本性质可以 解释一些宏观现象。解题的关键是要将粒子的基本性质与宏观现象对应 起来。当物质发生体积或状态变化时,主要是与粒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 化有关;一些扩散现象(如溶解、蒸发、挥发等)与粒子的不停运动有关。
17 ,原子核 (4)在右图(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为______ 三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外有______ 7 ,在化学反应中易 阴 填“阴”或“阳”)离子。 ________ 得到 1 个电子,成为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 关系非常密切。 拓展: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______
复习要点 一、 微粒构成物质 微观上,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微粒的特征: 1.微粒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a.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 b.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微粒运动的 速率就越大。如;阳光下晒衣服更快干。 2.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a.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b.在固体和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气体中, 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

高中物理深入剖析理解物理世界的本质

高中物理深入剖析理解物理世界的本质

高中物理深入剖析理解物理世界的本质高中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物理世界的本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剖析物理世界,以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一、宏观层面的物理现象解析在宏观层面上,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物理现象,比如运动、力、能量等。

通过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解释和预测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1.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牛顿运动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作用在其上的力决定的。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2.力的作用和效果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通过对力的理解,我们可以解释物体的加速度和变形等现象。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力的原理来设计各种机械设备,实现力的传递和转化。

3.能量的转换和守恒能量是物体因运动、变形或者相互作用而具有的物理量。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原理是物理学的核心之一。

了解能量的转换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比如机械能的转化、热能的传导和辐射等。

二、微观层面的物理原理探究当我们进入微观层面,物理世界的本质呈现出更加复杂和深奥的一面。

通过研究微观层面的物理原理,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微观粒子的行为。

1.原子结构的揭示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原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通过研究原子核和电子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揭示物质的稳定性、导电性和放射性等特性。

2.物质的状态和相变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而相变则是物质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

深入理解物质状态和相变的本质,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冰的融化、水的沸腾以及金属的熔化等现象。

3.量子力学的奥秘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行为的物理学分支。

通过量子力学的研究,我们揭示了电子和光子等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以及量子纠缠和测不准关系等奇妙现象。

量子力学的发展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理解,也在技术和应用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PPT课件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PPT课件

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变化
反映
两者关系:
性质
可燃性、稳定性、不 稳定性、金属活动 只在化学变 性、非金属活动性、 化中才能表 性质: 氧化性、还原性、 现出来的性 酸性、碱性、化合 质 价等
2
实验1
1、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它的形状、颜色。
形状规则、蓝色固体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 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二、性质和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变化描述的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 物质性质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
反映
两者关系: 变化
决定
性质
两者在叙述上的区别是: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 能(或“会”.“可以”.“易”“难”)怎样。而变化 的叙述中一般没有以上字眼。
① 常压下,水在100℃时能沸腾。 (物理性质) ②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可以燃烧。 (化学性质) ③ 水受热后沸腾变成水蒸气。 (物理变化)
的是( )
1、物质的变化在你周围处处存在,下列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蜡烛燃烧 D、玻璃杯破碎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 句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下列叙述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 是( ) A.冰融化成水 B.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 C.铜棒投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 中
6.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 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米饭变馊 B.火药爆炸 C.湿衣服晾干 D.铁锅生锈

3-1-2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B练)21-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AB练(人教版)解析版

3-1-2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B练)21-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时AB练(人教版)解析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建议时间:25分钟)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固体物质很难压缩,因为分子之间没有间隔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答案】C【详解】A. 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它们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非常小,人的肉眼无法看到。

故A 不符合题意;B.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一旦破裂,就不再保持原来分子所构成物质所具有的性质。

故B不符合题意;C. 气态分子、固态分子,还有液态分子之间都存在间隔。

固体物质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故C符合题意;D.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答案】D【详解】A、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仍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空气是混合物,不存在空气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下列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粒子,不可再分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D.铝原子与镁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答案】B【详解】A、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不符合题意;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符合题意;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不符合题意;D、铝原子与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不符合题意。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相同试管倒插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丙气体密度依次增大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不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B.八月丹桂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3.高铁酸钾(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4 D.+64.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5.小花喝完饮料,看着易拉罐,它是铝制还是铁制的呢?在讨论时,小婷说可能是铁制的,小静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小静同学的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与假设B.设计实验C.操作实验D.得出结论6.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D.药物和保健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玉石“变”印章C.水果“变”果汁D.葡萄“变”美酒8.下列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A.N2B.NO C.NaNO3D.NO29.已知“〇”、“”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下图中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B.C.D.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给试管中氧化汞粉末加热,可以观察到试管内壁上有银光闪闪的液滴出现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D.钠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氧化钠固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下列微粒①质子②原子③中子④电子⑤阳离子⑥原子核⑦阴离子,其中带正电的是_____,带负电的是_____.(填序号)(2)温泉水中富含钾、钙、镁、氟、硅等,这里的“钾、钙、镁、氟、硅”指的是______。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凝华知识点1.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2.影响熔点,凝固点的因素影响熔点(凝固点)的两大因素①压强。

平常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铋、锑、冰来说,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小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降低。

②物质中混有杂质。

纯净水和海水的熔点有很大的差异。

熔化知识点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2、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①萘的熔点为80.5℃。

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5、熔化吸热的事例: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第二章 第二节水的天然循环

第二章 第二节水的天然循环



3、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 水龙头 4、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物理变化 B.是化学变化 C.这个过程水分子的 能量在不断变化 D.太阳为水提供能量 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工业废水经过净化后再排放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自来水中只含水分子,不含其它粒子
9、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水是一种 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 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
(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分子、原子、离子。 (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 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 能转 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 以促进水的分解。 (4)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看到右侧漫画,你的感想 是: (解读漫画或写一则节水广告或一条节水措施)。 10、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1、你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这一现象吗?
简述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 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水分子 的能量变化? 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体会感悟水的天然循环
观察课本中水的天然循环路线图,同 学们小组交流讨论: • 1、认识以下几个概念 冷凝 蒸发 蒸腾 蒸馏 升华 径流 沉积 • 2、充分体会“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断东岳中学 李兴宝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2.物理变化的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二、化学变化1.概念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例如:木柴燃烧、铁生锈等.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有其它物质生成.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2)常伴随能量变化. 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化学反应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沉淀,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但有这些现象发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注: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2)联系:化学变化中包含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包含化学变化.4、物质的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宏观:判断下列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矿石粉碎。

2、年久的铜制品上出现了“铜绿”。

3、手电筒按下按钮发光。

4、将食盐滴入到自来水中。

5、铁片在空气中生锈。

6、将石灰石碾成粉末。

7、碱式碳酸铜(铜绿)受热分解。

8、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9、用石灰水刷墙,墙渐渐变白。

10、将铁块煅烧打成一把刀。

11、植物的光合作用。

12、自行车轮胎受热爆炸。

三、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是否溶于水、挥发性、导电性等.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1.熔点和沸点当固体物质受热时,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变为液态,这种过程叫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一般来说固体变成液体和液体变成固体的温度是相同的.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2.密度我们把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四、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化学实验基本步骤

化学实验基本步骤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一)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本质区别: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金属性、非金属性、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伴随现象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气体、生成沉淀等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实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时先发生相互关系石蜡熔化现象。

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质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所呈现出的性质。

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现出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分解
区分依据
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变式训练一
01
C.融雪剂NaCl使冰雪融化 D.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
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光泽、味道、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变式训练三 1、(2009·东营)某种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则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可判断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的有( ) A.ZnO+H2SO4=ZnSO4+H2O B.Fe2O3+3CO====2Fe+3CO2 C.Na2CO3+2HCl=2NaCl+H2O+CO2↑ D.CaCO3 高温 CaO+CO2↑ 2、(2008·长沙)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Zn + H2SO4== ZnSO4+H2↑ B、CaCO3高温CO2↑ + CaO C、CH4 + 2O2点燃CO2 + 2H2O D、S+O2点燃SO2
【答案】A
【规律小结】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主要依据时各类反应的定义: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换一”,复分解反应:“两两互换成分”。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NH4ClO4===(△)N2↑+Cl2↑+4H2O↑+2O2↑,可知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四种,所以属于分解反应。
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三态变化的微观本质

物质发生三态变化的微观本质

物质发生三态变化的微观本质物质的三态变化,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实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想想看,水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它可以是冰,固态;也可以是水,液态;最后还能变成水蒸气,气态。

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变魔术的表演,瞬息万变,真是太神奇了!冰块在阳光下融化,水变成水蒸气飘到空中,形成白云,真是妙不可言。

我们喝水的时候,可能没想到,它背后有那么多微观的小秘密。

你知道吗,物质的三态变化,实际上是分子在舞动的过程。

固态的时候,分子们像被锁住了一样,挤在一起,动也动不了。

就像一群小朋友在课堂上,老师一来,他们就乖乖坐好,没法乱跑。

当温度升高,分子们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开始摇摆,转动,最终解开了束缚,变成液态。

水流动起来,真是灵动无比,像小鱼儿在水中嬉戏,欢快得不得了。

再进一步,水蒸气的出现可就更有意思了。

继续加热,水分子越来越活跃,像小马达一样嗡嗡作响,冲出液态的束缚,进入空气中,形成气态。

想象一下,水蒸气就像是小精灵,自由自在地飞舞,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可是,有时候这些小精灵也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云彩,飘在天上,时不时地还来场倾盆大雨,给大地带来滋润。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些变化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哦,那可多了去了!我们用冰块降温,喝水解渴,蒸汽驱动机器,简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想想,冬天我们喝热茶,水蒸气袅袅而起,那感觉,真是暖心又舒适。

反过来,夏天冰淇淋融化的瞬间,简直让人心急如焚,生怕它淌成一滩水,真是个“冰山一角”的现象。

对了,除了水,其他物质的变化也是一样的。

比如,冰淇淋、巧克力,甚至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都是在经历这三态变化。

没错,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在见证这场“舞蹈”。

科学家们研究这些变化,深挖微观本质,了解它们背后的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些物质。

你看,科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果深入了解,你会发现,这些变化不仅仅是温度的变化,压力、浓度等等也会影响到它们。

水分子的运动

水分子的运动

知识拓展
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分子之 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Page
7
分子的排列方式 冰
运动特点
有序排列
在固定的位置上 振动 一定体积内比较自 由运动

无序排列 无序排列
水蒸气
向空间自由扩散
Page 8
自主学习(二)
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自然界 中常见的现象
Page
9
归纳共享
水分子的运动 ________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 获得 能量,运动_____ 加快 ,分子间的 _____ 间隔 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水分 _____ 失去 能量,运动_____ 减慢 ,分子间的 子_____ 间隔 变小,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_____
Page 10
实验探究分子的特征
1、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静置观察现象 现象:混合后体积 40ml 结论:分子间 (有、没有)间隔 2、取两只容量相同的小烧杯,分别加入半烧杯的热 水和冷水,然后分别加入少量品红,观察现象 现象: ; 。 结论:分子在不断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快、慢)。
运动的水分子
Page
2
Page
3
Page
4
以上三幅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水是存在气、液、固三种状态变化的
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Page 5
自主学习(一)
阅读课本P26,思考:在三态变化
的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改变的是: 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不变的是: 分子的数目和大小
Page 6
(4)、盛有酒精和汽油的瓶子,存放时 要塞紧瓶塞。
Page 13
挑战自我
1、下列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物理变化的基本概念

物理变化的基本概念

物理变化的基本概念物理变化的基本概念1. 物理变化的概述•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发生的在微观层面上的变化,不改变物质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的过程。

•物理变化是物质存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等状态之间的相互转换。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受到外界条件改变时,发生的在微观层面上的变化,不引起物质本质的改变。

2. 相变固态到液态的熔化•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当物质受到热量的加热作用时,固态物质的分子振动增大,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物质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固体变成液体。

液态到固态的凝固•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当液态物质受到冷却作用时,分子振动减小,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物质的结构重新排列,液体变成固体。

固态到气态的升华•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当固态物质受到一定的热量作用时,分子振动增大,部分分子脱离固体表面,直接转变为气态。

气态到固态的凝华•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当气态物质受到冷却作用时,分子振动减小,部分气态分子会重新排列,直接转变为固态。

液态到气态的汽化•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在液体内部发生。

•当液态物质受到加热作用时,液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部分分子能克服表面吸引力脱离液面,转变为气态。

气态到液态的液化•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在气体表面发生。

•当气态物质受到冷却作用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部分气态分子无法克服表面吸引力而聚集在一起,形成液滴。

3. 其他物理变化•溶解:指固体溶解在液体中形成溶液的过程。

•熔解:指固体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冷凝:指气体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

•蒸发:指液体由液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升温:指物体的温度上升的过程。

•降温:指物体的温度下降的过程。

以上是物理变化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内容的简述。

物理变化是物质在受到外界条件影响下发生的,是物质状态的转换过程,这些转换不改变物质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本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本质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本质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力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它描述了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

具体而言,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内,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加上系统内部的热能变化,即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所吸收的热量,W表示由系统对外做功。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数学本质可以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角度进行解释。

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角度看,系统的内能是由系统内各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组成的。

系统外界对系统做功时,是通过对系统内分子的碰撞和位移等方式,改变系统内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分布,从而导致系统内能的变化。

而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时,热能是通过分子的自由度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传递的,从而导致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分布的变化。

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上是描述了系统内各个分子之间能量转移和转换的基本规律。

从熵的角度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本质也很重要。

熵是热力学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描述的是系统内各种微观状态的互相竞争、混沌和不确定性程度。

系统内能的变化实际上是由于系统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其中涉及了能量和熵的变化。

当系统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时,它的熵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内能的变化。

例如,当系统从一个低熵状态转移到一个高熵状态时,它的内能也会增加。

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本质上也是描述了系统内各种微观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以及这些状态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微观本质是非常复杂和多样的。

不同的物理系统、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系统内部的分子相互作用、能量转移、熵变化等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规律。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深入探究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微观联系,提高我们对于热力学基本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物质本质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

它是指物质在外界作用下,发生形态、状态、性质上的变化,而不改变其原子、分子构成的过程。

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释。

从分子角度来看,物理变化是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改变而引起的。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静电力等。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这些相互作用力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物质的形态、状态、性质发生变化。

例如,当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分子动能增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或气态。

从能量角度来看,物理变化是由于能量的输入或输出而引起的。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通常需要吸收或释放能量。

例如,当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需要吸收热量,而当物质从气态转变为液态时,需要释放热量。

这是因为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能量的输入或输出可以改变这些相互作用力,从而引起物质的变化。

从熵角度来看,物理变化是由于系统的熵增加而引起的。

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它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系统的熵通常会增加。

例如,当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或气态时,分子的无序程度增加,系统的熵增加。

这是因为不同状态下的物质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无序程度也不同。

从动力学角度来看,物理变化是由于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而引起的。

物质的微观运动包括分子的振动、转动和扩散等。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微观运动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物质的形态、状态、性质发生变化。

例如,当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分子振动和转动加剧,物质的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可以从分子角度、能量角度、熵角度和动力学角度来解释。

这些角度的解释相互补充,共同揭示了物理变化的本质。

物理变化是物质在外界作用下,由于分子相互作用力的改变、能量的输入或输出、系统的熵增加以及物质的微观运动发生的变化。

通过对物理变化的微观本质的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为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