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镇构造综合地质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地质学综合地质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6月19日
目录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地层和构造层
第三章地质构造
第一节: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第二节:白垩纪构造层
第四章地质构造发展史
第五章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I 金山镇地区联合地质剖面图
附图II 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
第一章前言
本次实习的金山镇地质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图区内地势北高东低,主要山峰为:飞来峰、奇峰、雨峰。最高点为渚岭1800m,最低点为河北村小于800m,图区内山地分布广泛。该地区经过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褶皱和断层以及岩浆岩体的侵入。
该地区地势较为平缓,山峰、谷底落差不大。河流主干在东南部流过,自西部、东北部有支流流经汇入东南部主干流水。
该地区村镇分布于东部地区,多沿河流分布,且分布较为分散。其中,金山镇位于东部河流主干旁。
由于该地区经过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因此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分析能使我们将书本上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掌握并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更好的了解。
工作量表
项目工作量/小时
读图2小时
构造纲要图绘制 1.5小时
联合剖面图绘制 2.5小时
资料查找2小时
文字报告4小时
合计12小时
第二章地层及构造层
主要发育晚古生代以来地层,但缺失早三叠世(T1)、晚三叠世-晚侏罗世(T3-J3)和新近纪(N)等时代地层。
白垩纪地层与三叠纪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上二叠统灰岩与中三叠统泥灰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根据角度不整合关系,可以划分成两个构造层,分别为“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和“白垩纪构造层”。根据平行不整合又可以将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分为两个构造亚层。
一、泥盆纪地层:在该区域内,泥盆纪地层主要出露中泥盆统砂岩和上泥盆统页岩。在图区的东南角出露地表。其中,中泥盆统砂岩作为背斜的核部出露,上泥盆统页岩作为背斜的两翼出露,产状均为40 度。
二、石炭纪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砂岩,中石炭统砂岩和上石炭统粉砂岩。在图区各部分均有出露。中石炭统.上石炭统在南东,北西方向上作为背斜两翼产出,在诸岭、奇峰、雨峰地区下石炭统灰岩作为褶皱的核部产出,岩层发生倒转。
三、二叠纪地层:主要为下二叠统灰岩和上二叠统灰岩。在图区内有广泛分布。其中下二叠统灰岩作为向斜f2 及向斜f4的核部产出,在河流附近的岩层较平缓,产状为5 度至8 度。上二叠统灰岩与上覆的中三叠统泥灰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四、三叠纪地层:主要为中三叠统泥灰岩和上三叠统灰岩。主要在向斜f10,f11处出露。上三叠统灰岩作为向斜f11核部产出,中三叠统泥灰岩作为向斜f11两翼产出,产状
为80 度和50 度。
五、侏罗纪地层:缺失。六、白垩纪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砂岩和上白垩统粉砂岩。主要分布在图区的北部地区。岩层倾角为8 度。与上三叠统灰岩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超覆现象:白垩纪地壳下降,沉积盆地的水体逐渐扩大,沉积范围也逐渐扩大。在盆地的内部,沉积物按正常的层序沉积。而在盆地的边缘地带,越来越新的沉积地层依次向陆地方向扩展,逐渐超越下面上三叠统的地层,直接覆盖在了周缘的剥蚀面上,形成角度不整合接触。
第三章地质构造
3.1构造层划分
由于缺失上三叠统,使得上二叠统及中三叠统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缺失上三叠统-上侏罗统,使得下白垩统与下伏地层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缺失新近系及以上地层。
因此,将构造层划分为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白垩纪构造层,其中中泥盆世---中三叠世构造层又划分为中泥盆世亚构造层和中三叠世亚构造层。
3.2 褶皱
f1 背斜褶皱:分布在区域的西北部,西南----北东向,核部地层为c3,两翼地层为p1,两翼走向北东南西,两翼倾角都为45度,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竖直,两翼夹角约60度。
f2向斜褶皱:分布在区域的西北部,西南----北东向,核部地层为p1,两翼地层为c3,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为60度,南东翼倾角为45度,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竖直,两翼夹角约55度。
f3倒转褶皱:分布在区域的西北部,西南----北东向,核部地层为c1,两翼地层为c2.c3,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为45度,南东翼倾角为80度,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倾斜,两翼夹角约30度。
f4向斜倒转褶皱:分布在区域的西北部,西南----北东向,核部地层为c2,两翼地层为c1,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为80度,南东翼倾角为45度,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倾斜,两翼夹角约30度。
f5背斜倒转褶皱:分布在区域的雨峰一带,西南----北东向,核部地层为c1,两翼地层为c2.c3,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为45度,南东翼倾角为30度,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倾斜,两翼夹角约25度。
f6背斜斜歪褶皱:分布在区域的诸岭一带,西南----北东向,核部地层为c1,两翼地层为c2.c3,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为40度,南东翼倾角为倒转70度,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倾斜,两翼夹角约20度。
f7向斜褶皱:分布在区域的南部,西南----北东向,核部地层为t2,两翼地层为p2,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为75度,南东翼倾角为倒转40度,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竖直,两翼夹角约30度。
f8背斜褶皱:分布在区域的南部,西南----北东向,核部地层为p1,两翼地层为p2,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为45度,南东翼倾角为40度,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面竖直,两翼夹角约25度。
f9向斜褶皱:分布在区域的中部一带,西南----北东向,核部地层为t3,两翼地层为t2,两翼走向北东南西,北西翼倾角为80度,南东翼倾角为45度,转折端形态为圆弧形态,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