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训练(实际应用)
心理暗示实验报告
心理暗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探究心理暗示的作用,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项心理暗示实验。
本实验旨在验证心理暗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二、实验目的1. 验证心理暗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 分析心理暗示的作用机制。
3. 为实际应用心理暗示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5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男女比例均衡,年龄在18-22岁之间。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一组包含正性词汇和一组包含负性词汇的卡片,以及一组无意义词汇的卡片。
3. 实验程序:(1)实验分组:将50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实验操作:① 实验组:向实验组展示正性词汇卡片,并要求实验者在看完卡片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
任务完成后,给予实验者一定的奖励。
② 对照组:向对照组展示无意义词汇卡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
任务完成后,给予实验者相同的奖励。
③ 实验组:在完成第一项任务后,向实验组展示负性词汇卡片,并要求实验者在看完卡片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另一项任务。
任务完成后,给予实验者一定的惩罚。
④ 对照组:在完成第一项任务后,对照组继续完成第二项任务,并给予相同的惩罚。
4. 数据收集: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对象完成任务的时间、完成质量以及心理感受等数据。
1. 实验组在完成第一项任务时,完成任务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完成质量也高于对照组。
2. 实验组在完成第二项任务时,完成任务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完成质量也低于对照组。
3. 实验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较差,表现为焦虑、不安等情绪;对照组心理感受相对较好。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心理暗示对个体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正性词汇的暗示下,实验组的任务完成时间短、质量高;而在负性词汇的暗示下,实验组的任务完成时间长、质量低。
2. 心理暗示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自我效能感:正性词汇暗示可能提高实验组的自我效能感,使其更有信心完成任务;负性词汇暗示则可能降低实验组的自我效能感,使其对完成任务产生恐惧。
积极心理暗示在中学生网球教学中的运用
积极心理暗示在中学生网球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刘恺来源:《体育风尚》2018年第07期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句“无心”的心理暗示,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中学网球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那么势必会增强学生的信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主要围绕中学生网球教学,就积极心理暗示在其中的运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中学生;网球教学;积极心理暗示现如今,网球运动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受到了广大人们的欢迎。
在我国许多学校体育教学中,网球教学成为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这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暗示法主要是通过语言或者行为等对学生进行暗示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改善学生的运动技能,能够促使网球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故此,对积极心理暗示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心理暗示的前提条件(一)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在网球教学中,权威是开展心理暗示的前提条件,也是促使心理暗示产生效果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就是心理暗示的主要实施者,所以教师的权威性就对最终的暗示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网球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并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这样一来,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就会得到提升[1]。
那么当教师的权威性较高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崇拜感,更会产生一种信任感,此时教师再对他们进行积极心理暗示,那么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师生关系较为和谐在课堂教学中,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较为和谐,那么就会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的活跃,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积极心理暗示属于一种正面的诱导,在实施心理暗示之时,关键在于暗示者与被暗示者的心理和情感的互动。
故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这样可以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积极的心理暗示:你能成功!
1、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
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
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再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
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
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了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
再一阵子以后呢,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
三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
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许多人也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
就像刚才的“玻璃盖”虽然被取掉,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
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
只是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子的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下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去。
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
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时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不是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心理暗示技能训练教案
心理暗示技能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心理暗示技能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心理暗示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心理暗示技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暗示技能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心理暗示的概念和作用;2. 心理暗示技能的基本原理;3. 运用心理暗示技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心理暗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2. 学生对心理暗示技能的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班级心理暗示技能训练手册。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个与心理暗示相关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心理暗示的兴趣;2. 提问学生对心理暗示的了解程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步骤二:讲解心理暗示的概念和作用(1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心理暗示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心理暗示对个体行为和思维的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心理暗示在他们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步骤三:介绍心理暗示技能的基本原理(15分钟)1. 解释心理暗示技能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包括言语、肢体语言和非语言暗示等;2. 通过示范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心理暗示技能对他人产生影响的原理。
步骤四:讲解心理暗示技能的方法(15分钟)1. 分析心理暗示技能的常见方法,如使用积极语言、肯定姿态和肢体语言等;2. 展示心理暗示技能的实际应用场景,并引导学生进行模拟演练。
步骤五:实践与反馈(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并展示一个使用心理暗示技能的情境;2. 老师和同学们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优点和改进之处。
步骤六: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总结心理暗示技能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2.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和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心理暗示技能。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行设计心理暗示技能的实践项目,并进行实施和反馈;2. 学生可通过观察和分析他人的言行举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心理暗示技能。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评价;2. 学生设计的实践项目和演示表现评价。
_心理暗示_在射击训练和比赛中的运用_马春波
第1期(总第90期) 2008年3月贵州体育科技Guizhou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 l ogyN o.1M ar.,2008心理暗示 在射击训练和比赛中的运用马春波(贵州省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2)摘 要:一名射击运动员,要准确地完成从举枪到击发的全套动作,就必须屏弃一切杂念,在 无思 的状态下,把每一个动作都调整到位,并对自身的动作序列建立起成熟的感知觉反应系统,即能够清楚地说出命中十环与远弹的动作感觉和印象,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心理暗示,能及时地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利于比赛技术、战术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赛前射击运动员训练;心理暗示;表象训练;应用;最佳竞技状态1 前言要攀登世界射坛的高峰,成为独领风骚的强者,必须走射击专项的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的道路,对此大多数射击教练和运动员早已达成共识,基本形成了一套与射击专项训练相结合的、从心理暗示到表象训练的心理训练方法。
心理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抵制情绪的基础上,受暗示者或他人通过语言、表情、手势、服饰、环境、气氛、心理图像、运动员的 自我包装 等有利条件,以含蓄的方式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个过程。
通过转变运动员的认知状态和激发运动员的心理潜力,减轻运动员在赛前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负担,对有效地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技战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 研究方法2.1 文献资料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根据所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参阅了多篇理论著作,查阅了有关的文献资料。
2.2 经验总结法总结,归纳,分析本人在运动队期间所积累的有关技术及训练教学方面的经验。
3 调查结果与分析3.1 训练前通过思维和 想象 使正确的技术概念在运动员头脑中牢固建立起来。
结合身体放松的意念,让运动员将整套动作要领的全过程进行 想象 。
在训练前要求运动员肌肉全部放松,消除紧张程度,并且用暗示性的语言,强化运动员头脑里的技术动作概念,让运动员对自己掌握较好的动作要领有正确理解。
心理暗示教学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
战术组合 ,这一过程是不可跨越 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 目前 ,高 形式给学生 以关心与鼓励 时 ,这 种无声的语言会使学生摆脱 紧 校非 羽毛球专业学生 的羽毛球基础几乎为零 ,难 以实现 对技术 张的心情 ,以放松 的姿态改正动 作 ,使学 生会更加 有成就感 . 动作清晰 的理解与准确 的把握 ,这一现象会对教学 的整体效 果 会有更强烈的热情与激 情去学习。学生在这种轻松和谐 的教 学 产生一定 的影 响。在传统的高校羽毛球教学过程 中 ,由于 受应 氛 围中会倍 受感 染与 熏 陶 ,进而 更容 易忘我 投 入羽毛 球 的学 试教 育思 想的影响 ,过于注重对技术 的传授 ,教 学方法过于呆 习 ,使得原本枯燥 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从而最终促进 了羽毛 板 ,没有考虑 到学生的羽毛球基础状况而 因材 施教 ,导致 了高 球 教学 质量 的 提高 。 校 的羽毛球教 学过 于单调 ,致使 学生 不但没有产 生对体育运动 1 3 是 增 进 师 生 关 系 ,促 使 彼 此 相 互 尊 重 理 解 、平 等 信 .
兴趣 , 保持愉悦 的学习心态 , 增强学生练 习的 自 信心 , 消除急躁 、 由于心理暗示教 学法隶属于心理 学范畴 ,高校 羽毛球 教学 紧张 、松懈等不 良心理 ,从而更易接 受教师的授课 内容 ,加速对 应 用心理暗示 ,能够增 强学科 间的融合 ,实现体 育教育与其他 技术动 作的掌握【。心理暗示教学法着眼于创造各 种外部条件 学科 的交流 与互融 ,丰 富了羽毛球 教学 的内涵 ,还能够拓展羽 2 ] ( 如奖赏 、赞评 ) 个人内部心理因素( 和 如激起好奇心、求知欲 、兴 毛球教 学方 法体 系的发展思路 ,修正 了传统 高校羽毛球教 学方 法体系的薄弱环节 ,对于完善高校 羽毛球 教学的方法体系具有 表 1 实验班与对照班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表 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符合 了素 质教育的理念 ,又 为构 建起
积极的心理暗示训练
积极的心理暗示训练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心理暗示是最常见的心理现象。
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手段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训练。
一、强化自信不管你现在的能力如何,还是跟别人有一定差距,千万别忘了每天都带着信心起床。
不论个人情况怎样,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
每一个有杰出成就的人,在其生活和事业的旅途中,无不以坚强的自信为先导。
希尔顿是世界酒店大王,现在他的酒店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但他起家时仅有200美金。
是什么使他获得成功呢?希尔顿回答说: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自信”。
可见,信心孕育着成功,信心能使你创造奇迹。
在现实中,自信不一定能让你成功的话,那么丢失信心就一定会导致失败。
很多在事业上失利的人,他们不是输在知识能力上,而是败在信心上。
二、优化情绪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生活中,情绪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象染色剂,使人的学习生活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婆婆非常疼爱她的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均为小贩,一个卖雨伞,一个卖布鞋,这个婆婆晴天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整天哭泣,雨天又担心小女儿的布鞋卖不出去,又整天泪流。
街邻叫她哭婆婆。
后来一位先生开启她说:“我为你感到高兴。
晴天您的大女儿的伞卖得好,雨天小女儿的鞋卖得俏。
”婆婆听后,脸色马上转阴为晴,由哭到笑,街邻又叫她笑婆婆。
哭婆婆变为笑婆婆的故事说明: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情绪就不同,结果就两样。
变换角度看问题,情绪自然调整过来了。
三、自我质辩自我质辩是心态自我调整的良方之一。
比如,有“离考试越近,便越担心自己能力”的忧虑的同学,不妨进行如下自我质辩:自问:这种担心必要吗?自答:毫无必要,平时自己一向学习认真,虽不十分优秀,但只要认真做好考前准备,正常发挥,这次考试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为这无端的担心而苦恼。
健身训练中的心理暗示如何通过思想调控提高效果
健身训练中的心理暗示如何通过思想调控提高效果在健身训练中,心理暗示是一种强大的工具,通过思想调控可以提高训练效果。
本文将讨论心理暗示的定义、作用和应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思想调控来提高健身训练效果。
一、心理暗示的定义和作用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言语、文字或肢体动作等方式来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在健身训练中,心理暗示可以用于调整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心理暗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自信心:通过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可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信念,让其相信自己具备完成训练目标的能力。
2. 激发动力与毅力:心理暗示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抵抗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的动力和毅力,坚持完成训练计划。
3. 改变思维方式:通过心理暗示,个体可以改变负面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地适应训练过程和挑战。
二、应用方法1. 言语暗示:教练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利用积极的言辞来暗示个体,如“你有能力完成这个动作”、“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得更好”。
这样的肯定性语言会激发个体内在的动力。
2. 肢体动作暗示:教练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示范和引导个体完成训练动作,借此传递出积极的心理暗示。
例如,教练可以先完成一个比较困难的动作,然后鼓励个体相信自己也能够完成。
3. 正面心理建设:教练可以在训练过程中,通过不断强调个体的优点和过去的进步,来建立个体的积极信念。
这样的心理建设有助于培养个体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4. 潜意识暗示:在训练前、训练中或训练后,可以利用正面暗示的声音录音或文字录在个体可以接触到的地方,让个体在潜意识层面接受积极的暗示。
这有助于在潜意识中建立积极的信念系统。
三、通过思想调控提高健身训练效果除了心理暗示,思想调控也是提高健身训练效果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思想调控的方法和技巧:1. 目标设定:设定明确、可衡量的训练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可行的步骤。
这样的目标设定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训练效果。
心理暗示在撑竿跳高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148体育风尚SPORT & STYLE作者简介:于洋(1973—),男,汉,山东平度人,硕士研究生,大连交通大学 体育工作部,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心理暗示在撑竿跳高训练中的应用分析于洋 大连交通大学 体育工作部摘要:撑竿跳高作为当前奥运会的重点项目之一,对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撑竿跳高的训练过程中,除了需要注重常规训练工作的开展,心理暗示也能够改善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提升其实际比赛过程中的竞技状态。
本文对撑竿跳高运动中心理暗示的作用加以分析,并对心理暗示在撑竿跳高运动训练中应用的要点加以总结,并对现阶段撑竿跳高训练的现状加以研究,提出心理暗示在撑竿跳高训练中应用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心理暗示;撑竿跳高;训练;应用随着我国国民运动理念的提出,国民日常生活中对于各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而撑竿跳高作为现代奥运会的重要竞技比赛项目,在跳高运动界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撑竿跳高运动的逐渐发展,撑竿跳高运动项目的训练也愈加专业,并随着撑竿跳高训练事业的逐渐发展,除了传统的基本技术动作训练,实际训练过程中,对于心理暗示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是以改变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缓解其紧张以及消极的心理情绪,提升其实际比赛中的竞技能力。
一、心理暗示在撑竿跳高训练中应用的作用分析心理暗示本意是指对象在受外界他人情绪观念以及判断态度的影响下所展现出的一种心理特点,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
心理学家巴浦洛夫认为心理暗示属于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从心理学临床机制角度分析,心理暗示是一种出自对主观意愿的肯定的一种心理假设,虽然从本质上讲不一定有事实根据,但从个人主观情绪角度来说,心理暗示就是一种既定的事实,能够使对象从心理上竭力趋向于心理暗示的结果[1]。
根据心理暗示的这一特性,应用在撑竿跳高训练的实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训练前的激励作用。
在撑竿跳高训练工作开展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以及情绪状况会直接决定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心理暗示在业余体校训练中的作用及应用途径研究
了广大人 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和参 与体育运 动的积极性 。业余 导情绪的任务 , 具有促进运动员积极心态有效形成 的功能。
体校作为专业运动员培养 的基础部 门,其重要作用 已逐步为 社会所认知。因此 , 为了充分发挥 业余 体校 的基 础性 功能 , 以
距离等体态语言对队员加 以暗示 , 而起 到传 递 、 、 从 感染 调控 、
激励等作用 。 () 3 表情暗示 。人的表情是 一种 无声 的语 言 , 具有 丰富的
() 1激发训练动机 , 促进 内需发展 。在传统的训练模式 中,
由于训练方式方法 的呆板 、 僵化 , 导致运动员在训练过程 中感 形象性和较高的感染 力。表情 暗示往往 能使受 暗示者达 到心
三、 心理 暗 示 在训 练 过 程 中 的 表现 途 径
() 1语言暗示 。语言 暗示是指通过特定的语 言调节 自身的
适应世界体育发展的趋 势 ,为我 国培养 出更 多的优 秀体育人 心理状态 , 它是运动员进行心理训 练的重要手段 。语言暗示包 才, 进而促进我 国体育事业健康持久 的发展 , 对传统 的训练方 括两种类型 :一种是由他人进行 的暗示 ,是用外部语言进行
的基础 上 , 通过讨论 、 表情 、 手势 、 服饰 、 环境 、 气氛等有 利条 心理和行 为产生影响。
二 、 理 暗 示在 业 余 体 校训 练 中的作 用 心
() 2 体态暗示 。体态暗示是 心理暗示 最常用 、 最基本 的方
件, 从侧面 间接地刺激受暗示 者的潜意识 , 从而对受 暗示者 的 法 。所谓体态暗示 , 是指教练员运用 眼神 、 表情 、 姿势 、 动作 和
考试心理暗示
的。要保持身体良好的生理状态,除注意科学地补充营养外,遵循自身的生理节 律是最重要的。例如何时饮食,何时睡眠、觉醒,何时的智力活动最优等等。考 生生活和学习要保持原来的运行规律。尽管可以适当增加学习时间,减少活动和 娱乐时间 ,但不要过重增加学习负荷,过分减少休息时间。有些考生每天都复 习到12深夜点以后,不仅没有娱乐时间,而且连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整天昏昏 沉沉看书,不仅没有复习效果,还会导致大脑功能下降。
(3)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做“呼吸放松”。深吸一口气,把自己的肺 想象成一个吹胀的气球,持续6-7秒钟,再从嘴里缓慢地呼出来。连续做5-6 个。
(4)“虚构脱敏”法。逐条列出引起你为考试焦虑的各种情境。 (5) 表象训练。我国前著名跳高运动员总是在比赛前进行表象训练, 而且现在这项技术也一直被用于运动心理训练。在考试前几天,可以每天晚 上临睡时和起床前进行表象训练,默默地仔细回想自己以前某一次非常顺利 地通过考试的情境,回想的越逼真、细致越好。然后对自己说这次考试我也 一样会顺利通过。考前一小时左右,也可选用这种方法调节紧张心理。
5、认清题型,对症下药。弄清题目的要求(简答题与分析说明题),不要留 空白试卷,它反映一个人面临困难时的心理素质。保持卷面整洁,俗语说“美味不 能装在一只邋遢的盘子里”。
三、考后——几人欢喜几人愁
1、不要忙着对答案。
2、虽然失败,我曾努力。漫漫人生路就是上 下求索的过程,失败了一次并不是什么大事,痛 快接受、冷静分析、轻松谈论。使自己拥有应付 如何一门考试的最佳心理状态。
3、“四先四后,一快一慢”:先做简单题,后做难题;先做熟悉题,后做陌 生题;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先做同类型题,后做不同类型题。审题要慢, 做题要快。
考前如何进行心理暗示和正念训练
考前如何进行心理暗示和正念训练考试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充满压力的事情。
在备考期间,我们不仅要努力复习知识,还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暗示和正念训练来调整心态,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一、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一种在潜意识层面影响我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
在考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增强自信心,减轻焦虑,提升表现。
1、自我肯定告诉自己“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有能力应对这次考试”“我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等积极的话语。
每天多次重复这些话语,让它们深入到自己的潜意识中。
例如,早上起床时对着镜子大声说出来,晚上睡觉前在心里默念几遍。
这样的自我肯定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对考试的看法,从害怕担忧转变为充满信心。
2、想象成功在脑海中描绘出自己在考试中顺利答题、取得优异成绩的场景。
想象得越具体、越生动越好,包括考场的环境、自己的状态、答题的过程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提前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自信心。
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在实际考试中更好地发挥,因为大脑会按照我们所想象的方式去行动。
3、消除负面暗示注意自己内心可能出现的负面想法,如“我肯定考不好”“这次考试太难了,我不行”等。
一旦发现这些负面暗示,要立刻用积极的想法去取代它们。
比如,当出现“我肯定考不好”的想法时,马上告诉自己“我之前的努力不会白费,我一定能行”。
二、正念训练正念训练是一种专注于当下、觉察自身感受和思维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在考前保持平静和专注。
1、呼吸觉察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
感受气息进出鼻腔的感觉,注意呼吸的节奏和深度。
当思绪飘走时,不要批评自己,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通过这种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平静内心,减少焦虑和杂念。
2、身体扫描躺在床上或垫子上,从脚部开始,逐渐向上,慢慢地感受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
注意肌肉的紧张和放松,留意身体的温度和触感。
这种练习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身体的感受,从而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积极的心理暗示训练
积极的心理暗示训练高考前如何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1.简单化。
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上,一位国内跳高运动员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
教练对他说:“跳过这两厘米,你的房子就到手了。
”结果,他就是没跳过这两厘米。
在洛杉矶奥运上,当受了伤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同样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时,教练对他说的是“你的妈妈在家等着你呢。
跳完这轮,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妈妈做的小馅饼了。
”洛加尼斯用他的毅力和精神风貌征服了裁判。
同样的暗示性的诱导,一所房子与妈妈的小馅饼,在运动员的心理上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不同的效应呢?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重要时刻,如果一味地以重要的目标加重其心理负担,反而会产生“相悖意象”,影响其水平的发挥。
但如果把很重要的目标简单化,生活化,反而给运动员产生一种轻松的心理,有助于其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这就是沉甸甸的房子与轻松美味的小馅饼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的原因。
2.精练化。
暗示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潜意识的力量。
因此,不能用复杂的语言进行描述,因为潜意识不懂得逻辑。
应采用“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我会学会的”、“我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等简单精练的语言进行暗示。
3.积极化。
在学习中,有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学会”,有的人则缺乏信心,怀疑自己“根本学不会”。
两种不同的心态,学习效果就大相径庭。
前者属于积极的暗示,即使遭遇失败,也不当一回事,只把学得好的印象深深印在脑子里,结果可能很快就会了。
而后者则属于消极的暗示,往往把失败的印象留在脑海中,这样学起来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遇到困难,有消极心理暗示的人即使想到“绝对不要失败”,往往还是难逃“相悖意象”的法则。
记住:永远不要对自己说,我很笨;我根本学不会;我不可能成功;我麻烦了;我真糟糕;我绝对不行,我肯定会失败;我一定赢不了……消极、负面的字眼会让你产生消极的暗示,导致消极的行为。
4.用肯定句。
我们也许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骑车时,前面有一棵大树,我们在心里不断地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撞上去。
利用心理暗示手段的障碍训练方法
利用心理暗示手段的障碍训练方法训练方法介绍:心理暗示是一种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对个体进行思想和行为上的影响的方法。
在障碍训练中,利用心理暗示手段可以帮助个体克服内部和外部的障碍,提高训练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种利用心理暗示手段的障碍训练方法,帮助个体克服障碍,达到训练目标。
一、目标设定在进行障碍训练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训练的目标。
目标设定是训练的基础,也是心理暗示的前提。
明确具体的训练目标,例如:克服恐高、提高平衡能力等。
二、积极心态培养在训练过程中,个体常常会面临挑战、疲劳和困难情境。
而积极心态是克服这些障碍的关键。
通过心理暗示手段,可以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信念,并提高自信心。
例如,训练前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手段告诉个体:“我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只要坚持努力,一定能够达到目标。
”这样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增强个体的积极心态,提高训练的效果。
三、认知重构认知重构是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模式来影响其思维和行为。
在障碍训练中,个体可能会出现对挑战的害怕、对自己能力的怀疑等负面认知。
通过心理暗示手段,可以帮助个体重新评估挑战的难度和自己的能力,并提升对训练的信心。
例如,可以通过暗示的方式告诉个体:“这个难题并不是那么可怕,只是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去解决,而你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通过积极的认知重构,个体可以更好地应对训练中的挑战和困难。
四、情绪调控情绪对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障碍训练中,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影响训练的进行和结果的达成。
通过心理暗示手段,可以帮助个体调控情绪,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
例如,可以通过心理暗示告诉个体:“保持平静的心态,不要因为临近的考验而产生负面情绪,这样才能表现出最佳的状态。
”适当的情绪调控可以提升个体在训练中的注意力和专注力,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五、反馈强化反馈是障碍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在训练中的进展和成绩。
通过心理暗示手段,可以加强正面反馈的效果,提高个体的动力和积极性。
03 暗示技术的临床实践操作
暗示学习功能主要 表现为三个层面:
• ㈠暗示学习状态下的大脑具有超强学习能力 • 在保加利亚的洛扎诺夫博士进行的早期实验研究中,被试 学生们在暗示作用条件下,其学习外语能力可以提高5倍 到50倍。于是,心理学家就是利用人们在暗示条件下具有 超强学习能力这一规律,帮助患者在催眠、放松状态下学 会一种新的知识观念、情绪情感反应或行为方式反应,以 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目的。 • 暗示学习状态下人的学习能力极强这一特点,从另一个角 度看,又可以推衍出另一个新的特点,即:
为保证临床暗示训练安全性,对心理咨询员 提出如下要求: • 其一,在临床心理训练治疗前认真研究操 作程序,检查临床输入的内容中是否有消 极的可迁移知识内容。对砸汽车、打人体 模型等释放体验不许强化;报复、暴力等 内容的画面不能进入训练程序。 • 不提倡“释放”、“渲泄”,提倡心理调 适。 • 其二,在临床操作前,通过成功面谈,患 者对即将在临床过程中接受的训练的内容 已经情通、理通,没有矛盾或对抗。
• 由于各种心理力量的相 互冲突而产生心理障碍 表现。 • 精神动力说与现代的唯 物主义反映论是相互矛 盾的。 • 心理是脑的机能,内容 是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 结果。 • 性爱的对象是不可能先 天遗传的。 • 如果我们用现代唯物主 义反映分析奥· 安娜的 症状会如何?
•思考题:该案例能否 用S-E-R解释?如果 能,治愈速度会不会 更快?这例案例的治 愈有没有宣泄效应?
㈡暗示学习过程中人 的心理经验高度可塑
• 所谓心理经验高度可 塑,说 到底也就是因为 学习能力增 强这一 特点在另一个角度、 层面的表现。 • 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放学后 在妈妈办公室写作业时,偷 玩电子游戏难以自制。经过 两次暗示训练后被纠正。
非临床纪实图片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三十一课我能行学会积极心理暗示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三十一课我能行学会积极心理暗示学会积极心理暗示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积极心理暗示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学习和成长。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如何学会积极心理暗示,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案。
一、了解积极心理暗示的概念与作用积极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言语、文字、行为等方式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以改变自身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
积极心理暗示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并有效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积极心理暗示的概念与作用。
2.了解积极心理暗示的实际应用场景。
3. 学会自我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积极心理暗示的概念、作用、实际应用案例等。
2. 教学活动:制定相关的小组活动,提供情景设置和角色扮演的素材,帮助学生实践积极心理暗示。
四、教学过程1. 了解积极心理暗示的概念与作用(15分钟)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积极心理暗示的概念与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积极心理暗示的力量。
2. 探究积极心理暗示的实际应用场景(2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积极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或身边同学在学习、运动、社交等方面成功应用积极心理暗示的经验。
3. 学习自我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教师介绍自我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和技巧,并提供相关的案例和示范。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积极自我说话的方法,引导他们分析自己的优势和潜力,鼓励他们对自己说出积极的话语。
教师还可以提供放松、冥想等练习,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调节能力和积极情绪。
4. 小组活动与角色扮演(2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场景,例如考试前焦虑、与他人合作时自信等。
心理暗示在中长跑项目比赛中的运用
心理暗示在中长跑项目比赛中的运用何周平暗示是一个心理学的名词,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暗示”有着不同的诠释。
《辞海》中对暗示的定义是“在无对抗态度条件下,用含蓄、见解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识或信念。
暗示多采用语言的形式但也可用表情或其他暗号来进行”。
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暗示作为心理训练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帮助运动员稳定情绪,调整心理状态,并取得成功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有研究表明,自我暗示能提高动作的稳定性,并能增加成功率。
也有运动员通过自我暗示控制紧张情绪,集中精力,增强意志和提高自信心。
中长跑作为运动比赛项目,中、长跑运动员在跑的全程中,正确地掌握技术和合理地分配体力是非常重要的。
中长跑距离是发展耐久力的项目,长时间的连续的肌肉活动,而且中长跑动作比较单一,在跑的时候比较枯燥,是这个项目的特点。
但是在这之前有一个前提:运动员要求有坚强的意志力和稳定的情绪。
在中长跑中心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影响运动员的暗示方式1、他人暗示所谓他人暗示就是指在交往中个人或团体向其他个人或集体发出的暗示,把一定的观念、信念、意见、判断、行为准则等灌输到对方的意识中,是为别人指明方向,影响其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在运动比赛中,他人对运动员的暗示主要来自教练员、队友和观众三方面。
在中长跑比赛中教练的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运动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又与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练员一个坚定的眼神、一个充满自信的动作或是表情,都对运动员有深刻的影响。
它能使运动员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坚定意志提高自信心。
队友间通过一个手势、眼神、一个握手或是身体接触的动作都能给队友暗示。
相反,队友之间的埋怨则会增加彼此的心理负担和思想压力。
使队友产生害怕比赛,太过于注重比赛的结果。
体育比赛是离不开观众的,而且观众的举动是无法控制的。
在观众的影响下,心理素质不同,临场经验不同的运动员身理和心理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
心理暗示训练在体操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暗示训练在体操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在体操课堂教学中,运用实验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训练,并对其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结果显示通过心理暗示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对提高学生的体操技术水平有很大帮助,特别在学生学习新的和复杂的技术动作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暗示训练体操课堂教学暗示训练是指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的方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
体操是根据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征,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能力,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
体育课堂教学是各级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索、落实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既是新时代的召唤,也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
而体操教学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通过对体操教学中学生存在的诸如害怕、厌学等心理问题与体操技术动作掌握情况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验。
设计了一套心理暗示方法,作为对教材的补充。
实践证明该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学习兴趣有较好的效果。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郧西一中高一(1)班、高一(6)班,(1)班48人,(6)班52人。
随机确定高一(1)班为实验班,高一(6)班为对照班进行分组实验。
2.研究时间2015年3月3日~4月28日,共16个学时,10个学时运用暗示训练法练习。
3.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运动心理学专著和体操训练专著及实验材料,对各种观点、方法进行应用和总结。
(2)实验法。
技巧、支撑跳跃和单杠:技评过程按重庆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编写组编写的体育教材第104-112页的教学内容要求进行评定。
实验班和对照班每周3学时体育课。
对照班按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班每次课的准备部分进行5分钟左右的暗示训练练习,两个班的教学大纲研究前后分别对两个班的学习效果进行上述指标测试,4名校本部体育老师独立评定。
巧用心理暗示培养学习兴趣
巧用心理暗示培养学习兴趣作者:张才祝来源:《祝您健康·成长》2024年第04期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在学习中,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主体精神,通过主动有效地参加学习活动,使潜在能力转化为外显的学习能力。
今天张老师和你们聊一聊,我们在学习中如何巧用心理暗示培养自己积极的学习兴趣。
● 自我肯定增强学习信心[晓军]张老师,你好!我平常学习比较努力,但是对任何学科都没有很大的兴趣,我的父母总说我的学习能力差,我也时常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导致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一点信心都没有。
请问张老师,你有什么方法帮我提升学习能力吗?[张老师]晓军同学,你好!我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应有充分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学会各门功课,不要妄自菲薄。
自我限制、妄自菲薄是个人发展的重要障碍。
这里张老师教你一种通过自我肯定训练来增强学习信心的方法。
具体做法分为七步。
第一步,坚定地对自己说:“我的能力很强,我比想象的要聪明。
我能快速完成作业,我能好好学习,我能学会任何一门课的知识。
我只要选择良好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任何目标都能实现。
通过学习和锻炼,我的头脑更好用、更聪明。
”第二步,在头脑中想象已经成功的情境,或想象目标完成的生动情境。
第三步,每天都诚心诚意地进行自我肯定,至少重复3次,最好是在早上起床、中午吃完饭、入睡前。
第四步,用有力、清晰、自信的声音,大声说出自我肯定的言语,或对着镜子进行自我肯定,这两种方法的效果都很好。
如果住在集体宿舍,不便大声说,就小声或在内心进行自我肯定,只要诚心诚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每当学习时,满怀热情,充满自信,心情愉快,并告诉自己:“这门功课很有用,这门功课很有意思!”“我能把它学好!”“我对这门课程充满兴趣!”在头脑中浮现获得成功的愉快情境,将暗示训练与实际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即带着训练产生的愉快心情去学习,效果会更好。
如此长期、反复练习,就会形成信念,使之嵌入潜意识,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谈心理暗示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作者: 蔡勇
作者机构: 浙江树人大学
出版物刊名: 科技资讯
页码: NULL-NULL页
主题词: 心理暗示训练 运动训练
摘要:人类具有一般动物所不具有的高级智能。
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类的智力,用更高的标准来考虑我们的运动训练是完全必要的。
本文就心理学中心理暗示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
结果表明,将心理学引入运动训练不仅能提高训练效果,且能促进体育竞技运动达到更高水平。
当然心理暗示训练是运动训练的辅助手段。
只有把心理暗示训练同实际运动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方能获得良好地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暗示训练,让南南变得不再令人讨厌
两个多月前,一位妈妈带着自己8岁的儿子来到我的教育工作室,她的儿子名叫南南(化名),读小学二年级。
第一次见面,南南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开朗活泼,并且一脸灿烂地向我问好。
可是,妈妈却告诉我说,尽管南南是个非常善良纯真也很听话的孩子,可班上的很多同学却不喜欢他,几乎每天他都会和同学发生矛盾。
在妈妈看来,孩子在学校里有时和同学发生矛盾本来也很正常,尤其是男孩子更是如此,可是她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善于保护自己,经常被人冤枉,受人欺负。
而每当发生这种情况,老师处理问题也比较简单,通常是各打五十大板。
为此,她和孩子的爸爸以及爷爷奶奶经常到学校去找老师,有时还会去找其他同学的家长理论,结果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家长也成
天提心吊胆,弄得心力憔悴。
这位妈妈还给我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例子是这样的:南南班上有几个比较调皮的男同学,有段时间,他们每次下课后都喜欢跑到教室旁边的小树林里去爬树,后来老师发现后下了禁令,可是个别男生还是偶尔会违反这一禁令。
有一次,班上有个男生下课后又跑去爬树,南南看到后赶紧跑了过去,一边让那位同学不要爬树,一边用手去拉扯,结果把那个同学从树干上拉下来并且摔倒在地,于是那个同学就打了南南。
老师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那位同学说南南先打了他,南南也没解释清楚,于是老师便把南南和那个男生都狠狠批评了一顿,放学后还罚他们留了下来。
南南妈妈为自己的孩子感到很委屈,并且也责怪南南不知道辩解。
南南和她妈妈到我的工作室咨询那天,正好也有个三年级男孩的妈妈带孩子过来咨询。
我在和南南妈妈交谈的时候,南南在一边和那个男孩子一起玩了起来,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位男孩未经允许在我们办公室的另外一台电脑上玩起了游戏,南南赶紧大声向我报告说:“海洋老师,他在玩游戏。
”我扭头一看,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南南边说,边用手指着那个男孩的鼻子,并且手指尖离鼻尖非常近,几乎快碰到那个男孩的鼻尖了,那个男孩不由自主地把身子向后躲了一下。
简单处理完两个孩子的事情之后,我问南南的妈妈:“刚才你有没有注意到什么?”
南南妈妈说:“他平时就是这样,喜欢管闲事,所以人家就打他,他又不知道保护自己,也不向老师解释,所以总是吃亏。
”
我说道:“爱管闲事说明孩子有责任感,这并不见得是什么坏事,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孩子在行为上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
南南妈妈想了想,摇了摇头。
我对她说:“咱们玩个角色扮演的游戏吧,假设你是刚才那个玩游戏的男孩,我是南南,桌子上这个茶杯是海洋老师,我们还原一下刚才的情
形,你看行吗?”
征得南南妈妈同意后,我用手指指着南南妈妈的鼻尖,并且贴得很近,同时冲着桌子上的茶杯叫道:“海洋老师,他在玩游戏。
”
之后,我问南南妈妈刚才有什么感觉。
南南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不是南南的手指离别人的鼻尖太近了?这样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
我笑笑说:“对,因为他这种不恰当的举动,会让别人有种被侵犯的感觉,自然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引发肢体冲突。
比如你举的他干涉别人爬树的例子,他管别人并没有错,假如他是班干部,也是履行职责的需要,可是他拼命用手去拉扯别人就欠妥了,如果把别人拉下来摔伤了,你们还要承担民事责任,那岂不是好心办坏事?总之,一个巴掌拍不响,孩子和别人发生矛盾,家长不能总是把眼光盯在对行为结果的处理上,而应该关注导致矛盾的诱因,并从根源上防止矛盾的产生。
”
当天的咨询结束时,我给南南的妈妈布置了这样一道家庭作业:注意观察和记录南南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果孩子在校和同学发生冲突,也要详细了解发生冲突的前后过程,把南南存在的不恰当的举动记录下来,但不要批评和指责孩子,等下次再来咨询时把记录的情况带过来,以便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法。
那一周,南南妈妈认真按照我的要求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记录,期间她给我打过四个电话,全都是诉说南南跟同学发生矛盾的事。
一周后,南南妈妈独自来到我的工作室。
从她记录的情况看,和第一次咨询时我所了解和观察到的情况大同小异。
于是,我让南南妈妈采用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心理训练,进而达到不良行为矫正的目的。
具体的方法是:
1、根据平时所观察和记录的孩子常见的不良行为,制作一份文明行为提醒卡(附后);
2、每天早晨出门上学前,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我心理暗示训练,训练时,让孩子站在镜子前,对照《文明行为提醒卡》大声读三遍即可;
3、每天临睡前,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自我心理暗示与放松训练。
训练时,先让孩子像早晨那样在镜子前大声读三遍《文明行为提醒卡》的内容,之后再上床躺下,
闭上眼睛,并且身体不能乱动,再播放美妙的轻音乐(音量要适中),让孩子在心中默念刚才读过的提醒卡中的内容;
4、在训练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对孩子贴标签,负强化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积极关注和正强化,关注孩子好的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让孩子明白什么行为是好的,
引导孩子发展良性行为。
第二次咨询结束后,南南妈妈第二天便按照我介绍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三天后南南妈妈便看到了效果,一周之后南南妈妈打来电话说,孩子本周只和同学发生了两次
矛盾,再后来,南南妈妈再也没打电话来诉过苦。
附:郝健楠文明行为提醒卡
我每天要按以下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文明的、受人欢迎的男子汉!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
一、不大声叫唤别人做事;
二、不用手指着别人;
三、不拿物品指着别人;
四、不要大声叫,有事慢慢说。
宣誓人:南南补充说明(2007年3月9日):
心理暗示训练只是我们采取的其中一个措施,其实主要的问题当然在父母身上,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包括孩子的父母,他们来找我时就首先进行了自我检讨,只不过当局者迷,他们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根源,也不知道正确的解决办法而已。
除了心理暗示训练,我们还专门为他们制订了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方案,并借助家庭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了必要的干预。
上述办法改变的不只是孩子,改变最大的还是家长,家长的改变也是孩子改变的前提。
有位发表评论的朋友说,他几句话就能把家长搞定,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可是,仅仅通过我们的“教化”让家长明白道理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家长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有句话叫“知行合一”,这句话说说容易,其实是非常难的,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要真正做到却非常不容易。
因此,我们教育工作室帮助家长解决问题的重点往往不是放在“知、悟”这两个层面上,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先让家长和孩子去做,只有做了才知道有没有效果,一旦有了效果,我们想要“教化”给他们的道理自然也就不言而喻,我们一定要相信,每个人都是有着很强的自我教育能力的,他们试着用正确的方法去做了,体验到了效果,自然就有了对道理的感悟,也就明白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反过来又成为促进自身改变的动力,最终形成亲子间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