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配方
毒死蜱原药技术说明书
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名称:毒死蜱原药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应急电话: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毒死蜱原药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毒死蜱原药化学品英文名称:Chlorpyrifos drugs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纯品化学品名称:毒死蜱原药有害成分含量CAS No.毒死蜱≥97% 2921-88-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为中等毒有机磷杀虫剂。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无力,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瞳孔缩小。
严重者出现肺水肿、大小便失禁、昏迷。
急性中毒多因误食引起,约半小时到数小时可发病,轻度中毒:全身不适,头痛、头昏、无力、视力模糊、呕吐、出汗、流涎、嗜睡等,有时有肌肉震颤,偶有腹泻。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剧烈呕吐、腹痛、烦燥不安、抽搐、呼吸困难等。
重度中毒:癫痫样抽搐。
急性中毒多在12小时内发病,误服者立即发病。
环境危害:该药对蜜蜂和鱼类对鱼和虾有毒高毒,使用时要注意保护蜜蜂和水生动物,水生生物忍度限量(48小时):鲤鱼为0.13ppm,ADI为0.001mg/kg。
对烟草敏感。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或流动清水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0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立即就医。
[1]用阿托品1~5mg皮下或静脉注射(按中毒轻重而定);[2]用解磷定0.4-1.2g 静脉注射( 按中毒轻重而定);[3]禁用吗啡、茶硷、吩噻嗪、利血平。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在碱液中能迅速分解,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10%毒死蜱·甲氨基阿维乳油
10%毒死蜱·甲氨基阿维乳油该产品中各有效成分的其它名称、结构式和基本物化参数如下:a)毒死蜱ISO通用名称:chlorpyrifosCIPAC数字代号:221化学名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结构式:实验式:C9H11Cl3NO3PS相对分子质量(按1997年国际原子质量计):350.6生物活性:杀虫熔点(℃):42~43.5蒸汽压(25℃):2.52×10-3Pa溶解度(g/Kg,25℃):水1.4×10-3,苯7900,丙酮6500,二氯甲烷6300,二硫化碳5900,乙醚5100,二甲苯5000,辛醇790,甲醇450,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稳定性:在通常的贮存条件下稳定,其水解速率随pH值、温度升高而加速,在铜和其它金属存在时生成螯合物,水解半衰期DT50为1.5d(pH为8,25℃)至100d(磷酸缓冲溶液pH为7,15℃)b)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ISO通用名称:Emamectin benzoate B1化学名称:4"-甲氨基-4"-脱氧阿维菌素苯甲酸盐B1结构式:实验式:(1)B1b C48H73NO13 (2) B1a C49H75NO13相对分子质量(按200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B1b 872.11;B1a 886.13生物活性:杀虫、杀螨熔点:141℃~146℃溶解度(室温):溶于丙酮和甲醇,微溶于水,不溶于己烷稳定性:在通常的贮存条件下稳定,对紫外光不稳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0%毒死蜱·甲氨基阿维乳油的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由毒死蜱原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与乳化剂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配制成的10%毒死蜱·甲氨基阿维乳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毒死蜱颗粒剂
22
发生条件
3~4厘米土层内的含水量是韭蛆孵化和成虫羽化的重要因素, 以15~24%最为适宜。 一般粘土比沙壤土发生量小 35℃以上70%卵不能孵化,幼虫、蛹死亡,故夏季少见
1
毒死蜱 ,商品名 乐斯本 氯吡硫磷 等,是美国陶氏化学公司 (Dow Chemical CO)与1965年开发并研制的一种高效、广 谱有机磷杀虫、杀螨剂。毒死蜱广泛用于防治水稻、麦类、 玉米、棉花、甘蔗、果树等螟虫、卷叶虫、粘虫、介壳虫、 蚜虫、叶蝉、害螨以及地下害虫。
2
作用方式与杀虫机理 毒死蜱具有触杀、胃毒作用,由于其挥发性相对较高,所以 也有熏蒸作用。毒死蜱是一种神经毒剂,抑制乙酰胆碱酯 酶活性,使神经突触部位大量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积聚,致使突触后 乙酰胆碱 膜不断激活,神经纤维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正常的神经传 导受阻,从而使昆虫中毒致死。
药剂 毒性 作用方式 防效 持效期 安全性 涕灭 威 高 内吸 较好 长 禁用 克百威 高 触杀胃 毒内吸 一般 长 禁用 甲基 异柳 磷 剧毒 触杀 胃毒 较好 长 禁用 辛硫 磷 低 触杀 胃毒 一般 长 安全 敌百虫 低 内吸 一般 短 安全 地亚农 中等 触杀 胃毒 较好 一般 安全 米乐 尔 高 胃毒 内吸 一般 一般 限用 毒死蜱 低 触杀胃 毒薰蒸 较好 长 安全
15
常见的地下害虫
金针虫 蝼蛄
蛴螬
地老虎
16
关于---蛴螬 ---蛴螬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子科幼虫的总称, 已知的有100多种,常见危害严重的有东北大黑金龟子、华 北大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暗黑金龟子 寄主范围广,可危害花生、大豆、薯类、小麦、玉米、高粱、 蔬菜、果树、林木等 成虫可取食作物和树木叶片,造成缺和空洞,常聚集暴食; 幼虫可取食作物的地下部分,尤其是喜食根、茎和刚刚发 芽的种子,影响植物的长势,造成缺苗断垄。 在花生、大豆苗期,危害种子和幼苗,中期食害须根,植株 黄,后期结果期啃食花生果实
毒死蜱微乳剂的研制
9 % 江西 农 大植 保 化 工 有 限公 司1非 离子 表 面 ; 水基型农药微乳剂是近几年来替代传统农药最具潜 磷 酸酯 ,6 , 力 的优 良剂 型之 一[] 然普通 的农 药微 乳剂 能够 能达 到 活性剂 , 乙基酚聚氧乙烯 醚f L0 )由当地市场购 1虽 - 4 苯 农 ̄ 6 0 ,
A s a t S l r o i og ncs le t(se) c s ra tnseh l lo o a dg y o ) n u fca t n t rl b t c: mal — x c r a i ov nse t , ou fca t(ty c h l n lc 1 a d s ra tns(au a r et r a c ro ya ) r mpo e x lr te r aa o f hop r o et i c e l o ae ntep e d ・ ab x l e wee t e ly d t e poe h e r ino lryi s s c emi o mus n b sd o su o o p p t c f p id r i h
同时结合 正交实验 , 对毒死蜱微 乳剂的开发进行 了研究 , 得到 了形 成毒死蜱微乳 剂区域 的最佳 配 比组成 。经
进一步 的热储 、 冷藏实验 的测试和筛选 , 成功地配制 出绿色 环保 型的毒死蜱农药微乳剂 。最 佳配方如下 : 毒死
蜱20 6 乙酸乙酯 814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 醚r  ̄ 6 049 2 天然羧酸盐24 6 乙二醇2 .3%, .3%, .5 %, 农 L0 ).7 %, .8%, 11 1 乙醇
第4 卷第2 9 期
2 1年 2 0 0 月
农 药
AGRoCHEM I CALS
MSDS-毒死蜱
危险特性:
遇明火、咼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
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氧化磷。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 状水、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 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
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就医。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对水生生物应给 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建议用控制焚烧法或安全掩埋法处置。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
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
MSDS-毒死蜱dursban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毒死蜱
化学品英文名称:
dursba n
中文名称2:
0,0-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
毒死蜱说明书
史上最详细的“毒死蜱”产品说明书英文通用名称chlorpyrifos其他名称乐斯本化学名称:0,0-二乙基-0-3、5、6-三氯-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实验式:C9H11C13NO3PS分子量:350.5二、理化性质白色结晶固体,溶点42.5- 43C, 25C时饱和蒸汽压2.4X10-3Pa , 25C时水中的溶解度为2mg/L,丙醇中为650g/L ,苯中为190g/L ,二甲苯中为400mg/L,甲醇中为45g/L。
工业品具有似煤油或松节油味。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
毒性急性口服LD50,雄大鼠163mg/kg;雌大鼠135mg/kg。
对免的急性皮LD50约为2000mg/kg;毒死蜱属中等杀虫剂。
对眼睛有轻度刺激,对皮肤有明显刺激,长时间接触会产生灼伤。
在试验剂量下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在动物体内能很快解毒,对鱼和水生动物毒性较高,对蜜蜂有毒。
剂型2%神农灭蟑螂胶饵,乐斯本40.7%乳油,杀死虫蓝珠14%颗粒剂。
特点毒死蜱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
在叶片上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因此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对烟草有药害。
适用范围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也可用于防治城市卫生害虫,如1%神农灭蟑螂饵剂。
使用方法11.水稻害虫的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瘿蚊、稻飞虱、稻叶蝉每亩用40.7%乳油60-120 毫升对水喷雾。
2.小麦害虫的防治粘虫、蚜虫每亩用40.7%乳油50-75 毫升,对水40-50 千克喷雾。
3.棉花害虫的防治棉蚜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50 毫升,对水40 千克喷雾。
棉叶螨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70--100 毫升,对水40千克喷雾。
棉铃虫、红铃虫每亩用100--169 毫升,对水喷雾。
4.蔬菜害虫的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豆野螟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100-150毫升对水喷雾。
5.大豆害虫的防治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每亩用40.7%乳油75--100 毫升对水喷雾。
“毒死蜱”合成介绍-精细有机合成
精细有机合成反应技术合成案例:毒死蜱毒死蜱背景介绍【通用名称】毒死蜱(pí)Chlorpyrifos【CAS号】2921-88-2【化学名称】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O,O-diethyl-O-(3,5,6-trichloro-2-pyridyl) phosphorothioate 【其他名称】氯蜱(吡)硫磷,乐斯本, Lorsban, Dursban, Dowco17【应用】毒死蜱属于高效、光谱、非内吸性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磷酸杀虫剂,1965年由美国DOW化学公司开发,是目前国际市场上使用最广泛、效果最理想的大吨位农药产品之一。
毒死蜱具有良好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但无内吸作用;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和经济作物上多种害虫的防治,效果很好——其可以吸附于土壤的有机物中,残效期常,因此对地下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对牲畜寄生虫、卫生害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毒死蜱合成路线2-羟钠-3,5,6-三氯吡啶(三氯吡啶醇钠盐)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三氯硫磷或五硫化二磷毒死蜱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乙基氯化物)的合成1)以三氯硫磷为原料2)以五硫化二磷为原料(更常见,能联产硫磺)1)吡啶路线较可行的14-15-13-3,吡啶路线1)要求高温下气相氯化,操作难度较大;2)在氯化、还原和水解反应中又不可避免会产生三氯、四氯吡啶及其相应的吡啶酚等异构体和有机杂质与产品混合,较难分离提纯;3)再则原料吡啶较贵。
因些这条路线在我国难以工业化。
2)环合路线三氯乙酰氯法虽然反应步骤较多,工艺流程长,但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对工艺条件无特殊要求,操作简便,生产上宜采用。
丙烯酰氯法与三氯乙酰氯法相似,但前者首先要制备丙烯酰氯和三氯乙腈,反应步骤多,工艺流程更长,又需要有机锡、有机膦等昂贵催化剂和较贵重的溶剂,生产上不宜采用。
2)环合路线三氯乙酸苯酯法需要大量的贵重溶剂环丁砜和干燥氯化氢;生产中又有大量的副产苯酚需回收,苯酚的性质与吡啶酚相近,回收较困难;再者该法合成的总收率不高,只有50%-55%,又需先制备三氯乙酸苯酯,因此国内外很少采用。
毒死蜱的生产工艺
毒死蜱的生产工艺
据相关了解,毒死蜱药剂有多种制备方法,下面小编来为您介绍两种毒死蜱的生长工艺。
毒死蜱的生产工艺制备方法一:
由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与3,5,6-三氯-2-吡啶醇反应制得。
毒死蜱的生产工艺制备方法二:
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的制备见喹硫磷的合成。
2-羟钠-3,5,6-三氯吡啶的制备在催化剂在存在下,吡啶于330℃与氯气发生氯化反应,生成五氯吡啶。
然后以乙腈为溶剂,于78℃滴加锌粉/氯化铵水溶液,反应3h得2,3,5,6-四氯吡啶,在碱性条件下,四氯吡啶于95-100℃发生水解,硫酸酸化至pH值3.5,得2-羟基-3,5,6-三氯吡啶。
也可用于下述工艺过程制备相应的羟基氯代吡啶。
毒死蜱合成将2-羟基-3,5,6-三氯吡啶在NaOH水溶液中溶解,降温,加入少量氯化钠、氢氧化钠、硼酸、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相转移催化剂)、1-甲基咪唑及溶剂二氯甲烷,加热至42℃,于搅拌下加入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加毕回流1.5h,分去水相,有机层经水洗,减压脱溶,得毒死蜱,含量90.3%,用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m.p.42.5-43℃。
也可将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与2-羟钠-3,5,6-三氯吡啶在惰性溶剂中于60-65℃缩合制得毒死蜱。
也可采用双溶剂法,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控制温度60℃,反应时间3h,pH值9-10,产品收率和纯度分别达94.4%和95%以上。
以上就是毒死蜱的生产工艺,该药剂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和其他化合物产生一定的反应,才能够制成。
毒死蜱的合成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毒死蜱的合成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丽丽,李文建,周新基,陆铮铮,李珣珣申请号:CN201210270750.1
申请日:20120801
公开号:CN102775443A
公开日:
2012111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毒死蜱的合成方法,包括将三氯乙酰氯、丙烯腈、邻二氯苯和CuCl催化剂反应得粗品;粗品投入装有水、催化剂、碱的反应釜中,升温回流3-4小时,静置分出溶剂,水相降温析晶,经离心得三氯吡啶醇钾潮品,干燥得三氯吡啶醇钾成品;将三氯吡啶醇钾成品投入反应釜,加入水,硼酸,催化剂,搅拌升温至75-80℃,维持pH=9-10,滴入乙基氯化物,维持3-5小时,静置分相,分出油相,油相加入无水乙醇重结晶,抽滤、风干得毒死蜱成品。
本发明易操作,收率高,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申请人: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226407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沿海经济开发区黄海三路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葛雷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40%毒死蜱乳油配方研究
40%毒死蜱乳油配方研究摘要筛选对毒死蜱原药有较好溶解作用的溶剂和有较好乳化作用的乳化剂。
通过冷贮、热贮、外观比较、酸碱度测定等方法测试了溶剂的溶解性和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最后确定40%毒死蜱乳油配方为:40%毒死蜱、乳化剂(3%乳化剂500、4%OP-10、2%乳化剂700混合)、溶剂二甲苯补至100%。
关键词毒死蜱;乳化剂;溶剂;配方我国已成为世界农药生产大国[1]。
绝大多数农药只有加工成不同剂型后方能使用,因此配方研制技术就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2]。
近年来,由于农药原药新品种的开发周期长、耗资多、风险高、难度大,加之环境问题,农药助剂的研究更加受到重视。
乳油配方中无论溶剂还是乳化剂都将影响药剂的药效。
只有选择合适的比例才能发挥药剂最好的药效,同时能够降低药剂对人畜的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
基于此试验设计了40%毒死蜱乳油的不同配方,并进行筛选。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毒死蜱原药(工业一级品,张家口化工厂);48%乐斯本乳油(含毒死蜱48%),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乳化剂:农乳400、农乳500、农乳600、农乳700、103、107、OP-10;有机溶剂:二甲苯、甲苯、苯、甲醇。
1.2 方法1.2.1 溶剂的筛选。
试验采用同一配比,选用二甲苯、甲苯、苯、甲醇等溶剂进行筛选。
溶剂对40%毒死蜱乳油指标的影响包括:乳油外观、乳化性能(稀释200倍)、冷藏稳定性(将配方样品用安培瓶封装置于0℃冰箱中1周),热贮稳定性(将配方样品用安培瓶封装置于(54±2℃/14d)恒温箱中2周)。
1.2.2乳化剂的筛选。
乳化剂筛选包括:冷贮稳定性(将配方样品用安培瓶封装置于0℃冰箱中1周),热贮稳定性(将配方样品用安培瓶封装置于(54±2℃/14d)恒温箱中2周[4])。
1.2.340%毒死蜱与同类产品药效比较。
根据1.2.1和1.2.2的试验结果选用较好的配方配制的40%毒死蜱乳油以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48%乐斯本乳油(含毒死蜱48%)为对照,测试配方40%毒死蜱乳油的田间药效试验。
毒死蜱、三唑磷水乳剂配方
毒死蜱、三唑磷水乳剂、微乳剂配方
注:EC:乳油EW:水乳剂ME:微乳剂
水乳剂配制时,先用溶剂溶解固体原药,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经高煎切分散后调节粘,粘度一般要求在200~600哩泊。
可加入预先配制的黄原胶或用白碳黑来调节粘度。
在含氮杂环类微乳剂的生产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方法,使用有机酸助溶法完成微乳剂,这是一种络合态的分子结构,其组成包括有效成分、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和水,配制生成的溶液在水中能自发乳化后迅速透明并保持相对稳定的体系。
特殊的酸助溶法配制微乳剂的过程是:首先用酸溶解农药原药,在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不需要其它溶剂,搅拌均匀形成透明溶液。
吡虫啉或啶虫眯等杂环类药剂由于很难找到适合制成水乳剂或微乳剂的溶剂,这类品种在芳烃类溶剂中的溶解度很低,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大,很难做出高含量的液体制剂。
但用“酸助溶剂”就可以轻松完成这种特别微乳剂的生产,目前可以制成40%吡虫啉微乳剂,相关配制方法已有专利申报及产品上市。
这种新的微乳剂在生产实践中非常适用,用少量的有机酸助溶替代溶剂,无论从环保或经济角度来看都是合理的。
由于是以水为介质,没有其它芳烃类溶剂,乳化剂用量不高,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及操作方法均无改变,所以成本很低,不使用溶剂更符合环保要求,值得研究和推广。
毒死蜱的生产工艺
毒死蜱的生产工艺
毒死蜱是一种常见的农药,能够对多种害虫有着较强的杀虫效果。
下面将介绍毒死蜱的生产工艺。
首先,毒死蜱的原料是二氯化乙烷和高氯酸钠。
在生产工艺中,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二氯化乙烷和高氯酸钠混合。
其次,待混合物充分搅拌均匀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将混合物放入冷却器中,使其温度逐渐降低。
冷却处理的目的是使混合物快速降低温度,减少产生其他有害化合物的可能性。
然后,继续将混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持在该温度下。
此时,混合物中开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死蜱。
整个反应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使反应达到最佳的转化率。
接下来,将反应完成的混合物通过过滤和浓缩的步骤,去除杂质和水分。
这样可以得到纯净的毒死蜱浓缩液。
最后,将毒死蜱浓缩液与惰性物质(如滑石粉)进行混合,以稀释毒死蜱,并使其变为可用的农药制剂。
在混合过程中,需要将混合物充分搅拌均匀,确保毒死蜱的均匀分散性。
整个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化学反应和温度控制都要精确把握。
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进行生产操作,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总之,毒死蜱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混合、冷却处理、加热反应、
过滤浓缩和制剂混合等步骤。
通过科学严谨的工艺控制,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毒死蜱产品,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毒死蜱生产工艺
毒死蜱生产工艺毒死蜱,也称杀虫螨片,是一种高效、广谱、无残留的杀虫剂,用于农业、园艺和家庭防治害虫和螨虫。
下面是毒死蜱的生产工艺过程。
1. 原料采购:根据生产计划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的原料采购,如毒死蜱纯牌号、苯胺、盐酸、生产用溶剂等。
2. 原料处理:将采购来的原料进行初步处理,包括除杂、计量、研磨等步骤,确保原料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3. 制备溶液:将苯胺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加入盐酸进行反应,得到盐酸苯亚胺溶液。
将毒死蜱纯牌号用溶剂溶解,并将其与盐酸苯亚胺溶液混合,得到毒死蜱溶液。
4. 搅拌混合:使用搅拌设备将步骤3得到的毒死蜱溶液进行搅拌混合,促使溶液中的成分充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5. 调节PH值:根据要求,适量加入碱性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使其达到适合生产的酸碱平衡。
6. 结晶过滤:将调节好PH值的溶液进行结晶过滤,通过过滤将溶液中的杂质和未结晶的物质分离出来,得到毒死蜱结晶。
7. 干燥:将毒死蜱结晶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去除结晶中的水分,得到干燥的毒死蜱。
8. 粉碎、筛分:将干燥的毒死蜱进行粉碎和筛分处理,使其颗粒大小均匀一致,便于后续包装和使用。
9. 包装:将筛分好的毒死蜱按照一定的规格和要求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形式有塑料袋、纸袋和铝箔袋等,确保产品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10. 质检:对包装好的毒死蜱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检测产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杂质残留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11. 入库:合格的毒死蜱产品经过质检后,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和要求,进行入库保存,待销售和使用。
以上就是毒死蜱的生产工艺过程,每个步骤的操作和控制都需要严格把控,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毒死蜱
95%毒死蜱原药产品概述毒死蜱又名乐斯本\氯吡磷,是一种具有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能较好的防治多种作物的地上和地下害虫。
是取代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的理想品种之一。
化学名称:O,O-二乙基-O-(3,5,6-三氧-2-吡啶基)硫逐磷酸酯。
理化性质:原药为浅黄色至白色颗粒状结晶,室温下稳定,有硫醇臭味、比重1.3 98(43.50C),熔点41.4~43.50C,蒸汽压为1.87*10-5毫米汞柱(200C),溶解度为1.2*10-4克/ 100克水,能溶解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毒性: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毒死蜱属中等毒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品L D50为163mg/Kg,急性经皮LD50≥200mg/Kg。
产品特点杀草谱广,能防治多种作物的地下害虫,由于本品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因此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
使用技术毒死蜱原药可与适宜的乳化剂、溶剂配制20%、40%等含量的毒死蜱乳油、可与适宜的载体配制毒死蜱颗粒剂、粉剂、可湿性粉剂等单独使用;也可与辛硫磷、氯氰菊脂、三唑磷等多种农药复配制成用途更广的复配农药品种。
安全注意事项1、在使用、运办输、贮存本品时,要遵守农药安全操作规程,配戴好口罩、胶手套、工作服等劳保用品。
2、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
3、本品为中等毒杀虫剂,吞、吸入等均有毒,若不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应立即用阿托品急救,并送医院冶疗。
4、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
毒死蜱英文通用名 chlorpyrifos其他名称乐斯本毒性毒死蜱属中等杀虫剂。
对眼睛有轻度刺激,对皮肤有明显刺激,长时间接触会产生灼伤。
在试验剂量下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对鱼和水生动物毒性较高,对蜜蜂有毒。
剂型乐斯本40.7%乳油,杀死虫蓝珠14%颗粒剂。
特点毒死蜱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
在叶片上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因此对地下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对烟草有药害。
适用范围: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蔬菜、茶树上多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也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
毒死蜱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毒死蜱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志忠,何小强,顾福海,张春华,蒲桃,张超,刘涛申请号:CN201710675012.8
申请日:20170809
公开号:CN107216351A
公开日:
2017092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毒死蜱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杀虫剂技术领域。
毒死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3,3,5,6‑四氯‑4,4‑二氢吡啶‑2‑酮、水、复合催化剂混合,并滴入NaOH水溶液,随后升温至35~40℃并保温得到3,5,6‑三氯吡啶‑2‑醇钠溶液;复合催化剂包括叔胺、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两种;向3,5,6‑三氯吡啶‑2‑醇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并使用惰性气体隔离,随后滴入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升温至45~55℃后保温得到粗品毒死蜱。
该制备方法节省了溶剂和能源、减少了工业三废的排放,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艺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毒死蜱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毒死蜱。
申请人: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地址:404100 重庆市万州区龙都街道办事处九龙五组(盐化园内)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葛松生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名称:40%毒死蜱乳油配方研究
类别:
表面活性剂在农用化学品
中的应用
作
者:
杜昆梅訾昆昌
关键词:毒死蜱,配方,乳油
摘要
摘要: 着重讨论了40%毒死蜱乳油的组成和制备方法,溶剂的选择,乳化剂的筛选,按此配方生产的乳油药效好。
内容
毒死蜱是由美国DOW公司1961年开发成功的高效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据报导目前发现还具有渗透作用,对钻柱型的害虫,例如三化螟、玉米螟等效果很好。广泛用于防治水稻、棉花、果树、蔬菜、茶叶、小麦、甘蔗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防治效果甚佳,由于毒死蜱可以吸附于土壤的有机物中,残留期长,因而对地下害虫有较高防效,在农业上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农药。目前,毒死蜱的销售量和销售额仍占世界农药杀虫剂的第一位。
为贯彻和执行中国农药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彻底削减甲胺膦等高毒有机膦农药,大力开发新型高效替代品种,毒死蜱正是昆明金浪农药有限责任公司替代甲胺膦,氧乐果的新产品。本研究配方与同类产品比,加工工艺简单,损耗少,成本低,药效好,对环境污染小,符合当前农药发展方向。
1 主要供选用原材料
毒死蜱原药,工业一级品;乳化剂农乳400、2201、0213、0203B、宁乳34、CH100
等;溶剂二甲苯、甲苯、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等;增效剂A、B、C、D。
2 加工工艺
先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溶剂,再加入毒死蜱原药(原药含量折算成w(毒死蜱)=40%),在搅拌下,使原药充分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乳化剂、增效剂等助剂,补足溶剂到100%,充分搅拌调配均匀,取样分析合格后出料包装。
3配方试验
3.1 溶剂的选择
毒死蜱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笔者采用同一配比,选用二甲苯、甲苯、苯、甲醇等做溶剂进行溶剂选择,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1看出,选择二甲苯作溶剂较为合理。
3.2 乳化剂的筛选
虽有许多常用型乳化剂,如0217、CH100、农乳400号、0203B、2201等,考虑到乳化剂用量虽然较少,但很关键,不同的乳化剂对乳化性能、药效、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所以笔者结合云南实际情况,经化学分析和药效试验,表明助剂A和乳化剂CH100两者结合起来一起用,药效较好,稳定性较强,故选择CH100和A为40%毒死蜱乳油的助剂。
3.3 增效剂的作用
在确定乳化剂为CH100、A后,分别加入增效剂B、C、D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适当的增效剂B后,杀虫效果明显,高于不加增效剂或加C、D增效剂的产品。
3.4 热贮稳定性的实验
采用上述配方调配的质量分数40%毒死蜱,在54±2℃/14d下贮存,考察制剂的化学稳定性,结果见表2。
3.5 结论
40%毒死蜱乳油经热贮后,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即40%毒死蜱乳油中的有效成份含量不低于热贮前测得的含量的95%,w(H2O)≤0.4,pH值4~7。经化学分析、药效、运输、价格等综合方面筛选,最后确定40%毒死蜱乳油配方为w(毒死
蜱)=40%、乳化剂CH1002%、A3%、适量的增效剂C3%、溶剂二甲苯补至100%。
4 40%毒死蜱与同类产品药效比较
昆明金浪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40%毒死蜱乳油与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48%乐斯本乳油(含毒死蜱48%)田间药效对照,见表3。
昆虫研究所药效结论是昆明金浪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40%毒死蜱乳油与美图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48%乐斯本(含毒死蜱48%)乳油对照药效相当。
5 结论
(1)昆明金浪农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40%毒死蜱与其它公司生产的同类产品相比,由于配方简单,工艺流程简单,便于工人操作,设备投资少,损耗小。
(2)由于配方合理,药效很好,稳定性好,冷贮、热贮等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所以该配方于今年初我公司己使用,产品已批量生产,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好。
参考文献:
[1] 黄鸿 40%毒死蜱乳油防治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报告[R]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农业害虫综合治理实验室,2001
[2] 锗锡云毒死蜱农药生产合成[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