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退休政策现状以及延迟退休的优劣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退休政策现状以及延迟退休的优劣势分析
随着养老金缺口的扩大,延迟退休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社部近日表示,推行相应的延迟退休政策势在必行,这引起了全国范围的激烈的讨论。延迟退休政策一方面是缩小养老金缺口、平衡养老金收支的有效办法;另一方面,也带来增加就业压力、造成社会不公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国内外退休政策的比较以及延迟退休的动因综合分析延迟退休的优势与劣势,同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标签:延迟退休;退休年龄;人口老龄化
近日,人社部在答复网友提问时曾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这一表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仍沿用20世纪50年代的规定,整体存在退休年龄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大等问题,这已经与人口老龄化加重、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也与国际上多数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不符。2005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退休人口的再就业率达到33%,这充分说明目前我国退休年龄偏低的现实。而养老金缺口的加大,使得延迟退休进一步提上日程。延迟退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何时实施只是时间与方法的问题。
1国内外退休年龄现状比较
1.1国内退休年龄现状
目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指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现在仍有效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文件所规定的退休年龄。其适用范围包括:党政机关、企业、群众团体、事业单位的干部,机关群众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工人,试点城市的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等自谋职业者、农民工合同制工人和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就业人员等。
目前我国退休政策主要为:“男性满60周岁,女工人满50周岁,女干部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公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1.2国外退休年龄现状
综观全球各发达国家的退休制度,在近几十年来都有所变更,尤其是在退休年龄方面,无一例外都有所调整。综合看来,目前退休年龄基本在60岁~67岁
之间,大多为65岁。
由表1看出,欧洲主要国家退休年龄在60~65岁之间,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退休年龄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1.3国内外退休年龄比较
综合比较国内退休制度,不难发现我国退休制度明显存在退休年龄低,退休年龄的人群差异大以及提前退休严重的问题。
(1)退休年龄偏低。
我国的退休年龄度基本沿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退休制度,相应政策未能与现行人口结构,预期寿命,经济发展状况等相协调,退休年龄偏低。
以人口老龄化而言,我国人口老龄化虽不如西方发达国家严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等,使我国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根据人口学定义:60岁人口占10%以上或65岁人口占7%以上即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大陆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相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并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挑战。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的条件下,却仍然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规定,将对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压力。
以人口预期寿命而言,卫生部公布了2003~2007年中国卫生发展情况简报,指出居民期望寿命由2000年71.4岁提高到2005年73.0岁。同时,人口受教育年限逐年增长。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人的受教育年限有了明显提升。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与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共同导致人口工作时间相对缩短,这不仅造成了更大的养老负担,也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本的浪费。
(2)退休年龄人群差异较大。
退休人群的性别差异。我国退休人群性别差异较大,女性职工普遍早于男性职工退休。其中男女工人的退休年龄相差10岁,男女干部的退休年龄相差5岁。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男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首先男女在教育程度上差距日益缩小,其次女性人均寿命高于男性。因此逐步缩小男女之间退休年龄的差距是符合社会进步的表现。
退休人群的身份差异。我国退休政策中,由于工作性质不同还存在着退休年龄的身份差异。这突出表现在工人退休年龄低于干部。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目前从事技术性劳动而非体力劳动的工人比重提高。这仍旧与20世纪五十年代工厂环境限制下的退休年龄保持一致是不合理的。
2延迟退休的优势分析
2.1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
由于历史遗留的巨大改制成本以及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金缺口逐年加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4月7日于博鳌论坛指出“养老金确实有缺口”、“靠公共养老金养老根本是不行的”。解决这一难题,戴相龙给出了三个药方:延迟退休、加大国有资产划拨社保的力度、加大商业型养老基金规模。
有数据显示,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那么10年就能减缓基金缺口2000亿元。延迟退休年龄不仅能减少养老金的支出,同时能增加在职人员养老金的积累,对于平衡养老金来说可谓开源节流。
2.2应对人口结构转变在应对人口结构转变方面,一方面在于减少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过重养老负担,另一方面在于解决由于人口预期寿命增长带来的代际养老不公。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人的赡养负担加重。在计划生育的国情下,大多家庭面临两个年轻人赡养四个老人的情况,赡养负担较重。其次由于预期寿命提高,一代人比上代人活的更久,这使得下代人要比上代人支付更多的养老金来供养上代人,造成了代际不公。而延长退休年龄不仅减缓了年轻人的养老负担,又与预期寿命相协调,实现了代际公平。
2.3促进人力资本充分利用
退休年龄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教育投资收益方面。人力资本理论指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与技能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由于目前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这使得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相对缩短,人力资本峰值出现的时间后移。在目前退休市场上,人力资本存量仍然较高,这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浪费。延迟退休年龄能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使劳动者充分发挥效能,减少退休市场的人力资本存量,促进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
3延迟退休的劣势分析
3.1造成社会不公,民众反抗
延迟退休年龄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响。首先就工作性质来说,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者由于身体劳累程度低,并且推迟退休后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较小,因此愿意延迟退休。而对于那些对身体素质要求高的体力劳动者来说,年纪越大体质越弱,延迟退休严重影响工作绩效,因此不愿延迟退休。其次就工作的稳定性来说,对于工作稳定的人,其工资稳定且高于退休金,职工愿意继续从事工作以获取更高的收益;而对于工作不稳定的人来说,其工作收入不稳定,这些职工更愿意更早退休领取稳定的退休金。最后,对于不同人的偏好来说,事业型的人更愿意从工作中获得满足,因此希望延迟退休;而希望获得更多闲暇的人则不愿将更多时间放在工作上,不希望延迟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