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研究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人口老年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养老金支出额不断增加,为了缓解这一压力,已经有不少国家制定了退休年龄的调整方案,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而为我国调整退休年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其实,早在四年前延迟退休年龄的说法就已经提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议事日程,当时提出这一提议的主要原因是基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缓解“白色浪潮”带来的压力。但是在当时这一政策并未得到实行,表明它的实施基础尚不具备。
2008年11月6日召开的第3届中国劳动论坛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何平所长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等待时机成熟时推迟法定退休年龄,最大可能性是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 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延长到65岁。
2004 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酝酿出台延长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政策;2005 年的“两会”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方潮贵提交了一份《关于改革退休制度的建议》,建议新参加工作的女工应统一到60周岁才退休;2006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重提延长退休,建议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3岁左右等等。但是,目前为止,这些建议与方案均未得到实施。可以看到,从公共政策与社会环境的角度,我们政府与民众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实践与心理准备。而从理论研究的领域来看,延长退休年龄的课题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被学者提出并日益受到重视,但该政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难免有一个非常全面而具有可行性的结论,很大程度上,我国对于延长退休年龄的理论研究,可以说仍然处于探索之中。尽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于2010年
9月15日提出“暂时不会调整退休年龄”,但研究我国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政策实施的可行性,未雨绸缪,仍是一个紧迫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课题。
然而,“延长退休年龄”迟迟未有定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饱受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的存在,日前的“养老金并轨”正式宣告“双轨制”的结束,由此可见,延迟退休年龄似乎已经开始突破重重阻力,到了势在必行的关键时期。
2008年11月,人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负责人就称,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等待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在2030
年前,职工退休年龄将延迟到65岁。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明确了顶层设计中,延迟退休政策渐行渐进。
2013年11月20日下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国新办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延长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但将采用“渐进式”。
2014年3月9日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人社部会在2020年前,将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案推出来,此方案是渐进式的退休年龄办法。
2015年1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该报告建议,延迟退休可分“两步走”: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对于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实施“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按照此前人社部给出的时间表,该方案将在2016年向公众征求意见,2017年正式出台。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目前方案仍在抓紧制定中。需要综合考虑包括人口结构、人力资源供求、劳动者受教育年限、人口,预期寿命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进展情况等多种因素。目前,我们正在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会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列发展问题迫使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用工成本上升、产能过剩、技术含量缺乏竞争力、采购价格上涨、人均效能低等问题困扰着大部分行业企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发达国家历经全球经济危机的洗礼,重新认识到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实施制造业回归计划,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被誉为“德国制造”的基石、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郑春蓉,2015)。产业升级的目的
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所以演变方向体现了对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更高要求(蔡昉,2013)。无论是传统制造业的减能增效,还是先进制造业的培育兴起,尤其是中国智造下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体现在人力资本的需求和积累方面。制造业发展不仅需要创新技术人才,还需要更多的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需要人力资本的大量积累。人力资本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新一轮发展需要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人才以其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来支撑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伴随着“民工荒”和“就业难”等问题,关于制造业发展和人才供需的探讨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但是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且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更为关注人力资本的总量、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等,对制造业人力资本关注较少,企业的人力资本自己、文凭导向的用人和评价机制、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协同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深入探讨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现状,把握特点,及早发现制造业人力资本的未来需求并进行布局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正在这一背景下,本位聚焦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的优化制造业人力资本积累,为政府制定政策、企业重视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自“十二五”规划执行以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虽然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稳步推进,但迄今为止,制造业的总体态势及在国际产业链的相对位置还未发生“颠覆性”的质变。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所在,制造业的主导地位和基础性作用决定了加快制造业发展是我国产业升级的方向及产业政策的着力点,而转型升级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依靠低劳动成本发展起来的传统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弱化。我国已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后半期,即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这个时期内顺利完成战略转型,我国有望迅速跨入高收入发达国家之列,相反,则可能面临着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生产率水平的直接体现,是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实现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的基石,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