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数据模型与决策》练习题及答案1

《数据模型与决策》练习题及答案1

《数据模型与决策》练习题及答案1 《管理统计学》习题解答(2010年秋MBA周末二班,邢广杰,学号: ) 第3章描述性统计量(一) P53 第1题抽查某系30个教工,年龄如下所示:61,54,57,53,56,40,38,33,33,45,28,22,23,23,24,22,21,45,42,36,36,35,28,25,37,35,42,35,63,21(i)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中位数、极差、众数;(ii)把样本分为7组,且组距相同。

作出列表数据和直方图;(iii)根据分组数据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中位数和众数。

解:n1(i)样本均值=37.1岁 x,x,in,i1nn211222样本方差=189.33448 s,(X,X),(X,nX),,iin-1n-1,,i1i1把样本按大小顺序排列:21,21,22,22,23,23,24,25,28,28,33,33,35,35,35,36,36,37,38,40,42,42,45,45,53,54,56,57,61,631样本中位数=(35+36)/2=35.5岁 m,(X,X)nn()(,1)222R,X,X,极差63-21=42岁 (n)(1)m,众数35岁 0(ii)样本分为7组、且组距相同的列表数据、直方图如下所示累计频教工分组教工年龄组中值数教职工岁数分组频数图f频数() 分组(岁) (x) i(16,23] 6 19.5 6 108(23,30] 4 26.5 106(30,37] 8 33.5 18 频数频数4(37,44] 4 40.5 222(44,51] 2 47.5 24 0(51,58] 4 54.5 28 23303744515865教职工岁数(58,65] 2 61.5 30(iii)根据分组数据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中位数和众数。

k1样本均值=36.3岁 X,Xif,in,i11kk211222样本方差=174.3724 s,(X,X)f,(Xf,nX),,iiiin-1n-1,,i1i1n30,F,1022样本中位数=34.375岁 m,I,i,30,7f8ff,84,mm-1众数33.5岁 mIi307,,,,,02fff2844,,,,,mm-1m,1 (二) P53 第2题某单位统计了不同级别的员工的月工资水平资料如下:月工资(元) 800 1000 1200 1500 1900 2000 2400员工数(人) 5 8 25 36 24 16 6累计频数 5 13 38 74 98 114 120求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样本中位数和众数。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言一、填空题1.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经营活动。

2.运筹学的核心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3.模型是一件实际事物或现实情况的代表或抽象。

4、通常对问题中变量值的限制称为约束条件,它可以表示成一个等式或不等式的集合。

5.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最优化技术,并强调系统整体优化功能。

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连续性。

6.运筹学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之间的关系。

7.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优势是应用各学科交叉的方法,具有典型综合应用特性。

8.运筹学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依赖于_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

9.运筹学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

10.用运筹学分析与解决问题,是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

11.运筹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

12.运筹学中所使用的模型是数学模型。

用运筹学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求解。

13用运筹学解决问题时,要分析,定议待决策的问题。

14.运筹学的系统特征之一是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关系。

15.数学模型中,“s·t”表示约束。

16.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有性能的客观量度,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因素。

17.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及经营活动。

二、单选题1.建立数学模型时,考虑可以由决策者控制的因素是( A )A.销售数量 B.销售价格 C.顾客的需求 D.竞争价格2.我们可以通过( C )来验证模型最优解。

A.观察 B.应用 C.实验 D.调查3.建立运筹学模型的过程不包括( A )阶段。

A.观察环境 B.数据分析 C.模型设计 D.模型实施4.建立模型的一个基本理由是去揭晓那些重要的或有关的( B )A数量 B变量 C 约束条件 D 目标函数5.模型中要求变量取值( D )A可正 B可负 C非正 D非负6.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 A )A 连续性B 整体性C 阶段性D 再生性7.运筹学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以达到系统的最优目标。

数据模型与决策试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试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附参考答案)2018.9一、填空题(五题共15分)1. 已知成年男子的身高服从正态分布N(167.48,6.092),随机调查100位成年男子的身高,那么,这100位男子身高的平均数服从的分布是 ① 。

解:N(167.48,0.609)考查知识点:已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求样本均值的分布。

2. 某高校想了解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大学生,算得平均月消费额为1488元,标准差是2240元。

根据正态分布的“68-95-99”法则,该高校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额的95%估计区间为 ② 。

解:[1040,1936]考查知识点:区间估计的求法。

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是[n s Z X α--1,nsZ X α-+1] 其中X 是样本平均数,s 是样本的标准差,n 是样本数。

详解:直接带公式得:区间估计是 [n s Z X α--1,nsZ X α-+1]= [100224021488-,100224021488+]=[1040,1936]3. 从遗传规律看,一个产妇生男生女的概率是一样的,都是50%,但也有个人的特殊情况。

假设某人前一胎是女孩,那么她的下一胎也是女孩的概率为0.55;如果某人前一胎是男孩,那么她的下一胎还是男孩的概率为0.48。

已知小李第一胎是女孩,那么她的第三胎生男孩的概率是 ③ 。

解 p=0.4653考查知识点:离散概率计算方法。

详解:假设B1=第1胎生男孩,B2=第2胎生男孩,B3=第3胎生男孩 G1=第1胎生女孩,G2=第2胎生女孩,G3=第3胎生女孩P (B3)=P (B3B2)+P (B3G2)(直观解释是:第二胎生男孩的情况下第三胎生男孩,第二胎生女孩的情况下第三胎生男孩,两个概率之和为P (B3))= P(B3|B2)P(B2)+P(B3|G2)P(G2)=0.48×(1-0.55)+(1-0.55) ×0.55=0.46534. 调查发现,一个刚参加工作的MBA毕业生在顶级管理咨询公司的初始年薪可以用均值为9万美元和标准差是2万美元的正态分布来表示,那么一个这样的毕业生初始年薪超过9万美元的概率是④。

数据模型与决策期末复习习题5

数据模型与决策期末复习习题5

一、速达航空公司中有一架班机将从西雅图起飞伦敦。

由于天气因素的影响,在明确选择路线时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下面的网络模型提供了所能考虑到的一些可能航线。

节点SE 与L分别代表了西雅图与伦敦。

其他的节点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途经地点。

风力对于飞行的时间(以及燃油的耗用)是有很大影响的。

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各条航线飞行时间(以小时计算)标在弧线上。

因为燃油十分昂贵,速达航空公司的管理屋需要制定一套方案,选择飞行时间最短的航线。

二、找出由下面的节点和供选择的边组成的网络的最小支撑树。

每两个节点间的虚线代表备选边,虚线旁边的数字代表把这条边插入到网络中的成本。

(单位千美元)三、奥迪发公司生产音箱。

但是管理者已经决定把音箱所需要的扬声器的生产转发出去。

有三个供应商生产这种扬声器,它们每1000个扬声器的发货价格如下表所示。

固定成本,并且按里程收取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如下表所示。

中的一个仓库里把扬声器运送到工厂里。

每次运送成本以及每个工厂及每个工厂每月所需要运送的次数如下表所示。

虽然每个供应商每月能够供货10次,但是由于运输的局限,每个供应商每月最多只能向一个仓库发货6次,类似地,每个仓库每月只能最多向工厂运送6次。

管理者现在需要根据货物量的多少(任何可能情况)制定一个方案,确定每个月应该向每个供应商订购多少,应该向每个仓库运送多少,然后又该从仓库中运送多少到每个工厂中。

其中目标就是使得购买成本(包括运费)以及从仓库到工厂的运输成本最小。

1、画一个网络图描述这个公司的供应网络。

确定网络中的供应点、转运点和需要点。

2、这个问题只是最小费用流问题的一个变形。

因为每个供应商的供应量不是恒为10而是最大为10。

但是通过增加一个虚拟的需求点,接收(成本为0)所有没有使用过的供应商的供应量。

本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普通的最小费用流问题。

通过向在a部分中所画的网络图中加入所有必要的数据以及在图中补充虚拟需求点,为这个最小费用流问题建立一个网络模型。

数据模型与决策习题1

数据模型与决策习题1

1、耐芙迪公司在3个工厂中专门生产一种产品。

这种产品有着优良的品质,所以现在公司接到许多的订单,产品供不应求。

公司也在努力扩大生产,甚至计划要建立一个新的工厂,但是这个新工厂要明年才能投入运营。

在未来的4个月中,有四个处于国内不同区域的潜在顾客(批发商)很有可能大量订购。

顾客1是公司最好的顾客,所以它的全部订购量都应该满足;顾客2和顾客3也是公司最要的顾客,所以营销经理认为作为最低限度至少要满足他们订单的1/3,对于顾客4,销售经理认为并不需要进行特殊考虑,所以不想向这位客供应货物。

这样就有足够的货物满足最少数量。

主要是由于运输成本上的差异,销售一个产品得到的净利润也不同,很大程度取决于哪个工厂供应哪个顾客。

因此,向每一个顾客供应多少的货物(比营销经理所确定的最少量要多)的最终决策应该基于利润最大化。

每一种工厂-顾客的组合的单位利润如表1所示。

最右边一列中给出了下个月中每个工厂生产的单位数,最后一行显示了顾客的订货量。

个工厂向每一位顾客供应多少单位的货物才能使利润最大化。

为该问题建立电子表格模型。

2、洽德费尔公司拥有三个生产折叠婴儿车的工厂,并运往四个配送中心。

工厂1、2、3每月的产量为12、17、11个运输单位。

同时配送中心每月需要10个运输单位的货物。

从每一每一个运输单位的运输成本为每英里0.5美元,工厂向每个配送中心运输的固定成本为每单位100美元。

A.把这个问题描述为一个运输问题并写出相应的出发地、供应量、目的地、需求量和单位成本。

B.用电子表格描述这个问题,并求解。

3、汤姆要在今天买3品脱的家酿酒,明天买另外的4品脱。

迪克想要销售5品脱的家酿酒,今天的价钱为每品脱3美元,而明天的价钱为每品脱2.7美元,哈里想要销售4品脱的家酿酒,今天的价钱为每品脱2.9美元,而明天的价钱为每品脱2.8美元。

汤姆想要知道他要如何购买才能在满足他的口渴需求的基础上,使他的购买成本达到最小值。

为这个问题建立电子表格模型。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答:运筹学的系统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一、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关系
二、应用各学科交叉的方法三、采用计划方法 四、为进一步研究揭露新
问题。
5、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具备哪几个要素?答:(1).求一组决策变量Xi或xj
的值(i=1,2,…m j=1,2…n)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大或极小;(2).表示 约束条件的数学式都是线性等式或不等式;(3).表示问题最优化指标的目 标函数都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
17.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可能的结果有无解, 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18.如果某个约束条件是“w”情形,若化为标准形式,需要引入一松弛变量。
19.如果某个变量X为自由变量,则应引进两个非负变量XjXj,同时令X=
20.表达线性规划的简式中目标函数为max(min)Z=ECjX』。
二、单选题
1.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n个变量,m个约束方程(m<n),系数矩阵的数
A.观察B.应用C.实验D.调查
3•建立运筹学模型的过程不包括(A)阶段。
A.观察环境B.数据分析C.模型设计D.模型实施
4.建立模型的一个基本理由是去揭晓那些重要的或有关的(B)
A数量B变量C约束条件D目标函数
5.模型中要求变量取值(D)
A可正B可负C非正D非负
6.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A)
的集合。
5•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最优化技术,并强调系统整体优化功能。运 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连续性。
6•运筹学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之间的关系。
7•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优势是应用各学科交叉的方法,具有典型综合应用
特性。
8•运筹学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依赖于_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
9•运筹学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

《数据、模型和决策》习题解答

《数据、模型和决策》习题解答

第二章习题(P46)14.某天40只普通股票的收盘价(单位:元/股)如下:29.625 18.000 8.625 18.5009.250 79.375 1.250 14.00010.000 8.750 24.250 35.25032.250 53.375 11.500 9.37534.000 8.000 7.625 33.62516.500 11.375 48.375 9.00037.000 37.875 21.625 19.37529.625 16.625 52.000 9.25043.250 28.500 30.375 31.12538.000 38.875 18.000 33.500(1)构建频数分布*。

(2)分组,并绘制直方图,说明股价的规律。

(3)绘制茎叶图*、箱线图,说明其分布特征。

(4)计算描述统计量,利用你的计算结果,对普通股价进行解释。

解:(1)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25, 7.625, 8, 8.625, 8.75, 9, 9.25, 9.25, 9.375, 10, 11.375, 11.5, 14, 16.5, 16.625, 18, 18, 18.5, 19.375, 21.625, 24.25, 28.5, 29.625, 29.625, 30.375, 31.125, 32.25, 33.5, 33.625, 34, 35.25, 37, 37.875, 38, 38.875, 43.25, 48.375, 52, 53.375, 79.375,结合(2)建立频数分布。

(2)将数据分为6组,组距为10。

分组结果以及频数分布表。

为了方便分组数据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的计算,将基础计算结果也列入下表。

根据频数分布与累积频数分布,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与累积频率分布的直方图。

频率分布直方图从频率直方图和累计频率直方图可以看出股价的规律。

股价分布10元以下、10—20元、30—40元占到60%,股价在40元以下占87.5%,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等等。

《数据模型决策》复习(作业)题

《数据模型决策》复习(作业)题

《数据模型决策》复习(作业)题《数据模型决策》复习(作业)题二、分析、建模题1、(广告策划)一家广告公试司想在电视、广播及杂志做广告,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招徕顾客。

下面是市场调查结果:这家公司希望广告费用不超过800(千元),还要求:(1)至少有二百万妇女收看广告;(2)电视广告费用不超过500(千元);(3)电视广告白天至少播出3次,最佳时间至少播出2次;(4)通过广播、杂志做的广告各重复5到10次。

试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用软件求解。

解:设变量X1, X 2, X 3, X 4为白天、最佳时间、无线电广播、杂志次数目标函数maxZ=400 X1+900X2+500 X 3+200 X 4约束条件s.t40 X 1+75 X 2+30 X 3+15 X 4≤80040X1+400X2+200X3+100X4≥80040X1+75X2≤500X1≥3X2≥2,X3≥5X3≤10X4≥5X4≤10X i≥0 i=1,2,3,4软件求解2、(指派问题)分配甲、乙、丙、丁四人分别去完成A、B、C、D 四项工作。

已知每人完成各项工作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规定每项工作只能由一人去单独完成,每个人最多承担一项工作。

如何分配工作,使完成四项工作总的耗时为最少?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不求解)。

解:设变量X11,X12,X13,X14为甲参加1,2,3,4工作,X X22,X23,X24为乙参加1,2,3,4工作,21,X31,X32,X33,X34为丙参加1,2,3,4工作,X41,X42,X43,X44为丁参加1,2,3,4工作目标函数maXZ=10X11+5X12+15X13,+20X14 +2X21+10X22+5X23+15X24+3X31+15X32+14X33+13X34 +15X41+2X42+7X43+6X44约束条件s.tX11+X12+X13, +X14=1X21+X22+X23+X24=1X31+X32+X33+X34=1X41+X42+X43+X44=1X i,j≥0 i=1,2,3,4 j=1,2,3,4软件求解3、昼夜运营的公交线路每天各时间区段内所需要的司机和乘务员人数如下表:设司机和乘务员分别在各时间区段一开始时上班,并连续工作8小时,问该公交线路至少配备多少名司机和乘务人员。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思考题.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思考题.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二章1、什么是普查?普查有哪些作用?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主要用来搜集某一个时点或一定时期内现象总量的资料。

普查在了解国情国力、制定社会发展规划、确定重大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什么是随机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有什么特征?随机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性原则,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样本,然后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对总体情况进行推断。

它既具备一般非全面调查的优点,又可以通过科学推算达到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因而是一种最常用、最重要的获取统计资料的手段。

抽样调查的特征如下:第一、按照随机性原则确定观察单位。

理论上总体的每一个单位都有相同的可能性被抽到。

第二、根据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对总体进行科学推断。

第三、抽样误差可以计算。

3、常用的抽样调查有哪些?说说它们的实施方法。

常用的抽样调查有:简单随机抽样调查、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整群抽样调查、系统抽样调查、多阶段抽样调查、双相抽样调查等。

这些抽样调查组织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仅对总体中的部分代表性单位进行调查,只不过在确定部分代表性单位时,采用的做法不一样。

简单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组成样本时,保证每一个单位被抽出来的概率相等。

分层抽样:先分层或分类,然后从各层中分别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单位。

整群抽样:将总体分成若干群,以群为单位抽样,对抽中的群实行全面调查。

系统抽样:先将总体单位按某种标识进行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抽取第一个样本单位,此后按一套规则确定其他样本单位。

最简单的系统抽样是等距抽样,其做法是: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组成样本,将N个单位按某种标识排列并编号,从前k个单位中抽取一个单位,然后按相同的抽样间隔k抽取下一个单位,直到获得n个单位为止。

阶段抽样:分几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抽取一级样本单位,对抽中的一级样本单位从中抽取二级样本单位。

双相抽样: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较大的样本,获得第一重样本,再从第一重样本中随机抽取一个较小的样本。

数据模型与决策试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试题及参考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附参考答案)2018.9一、填空题(五题共15分)1.已知成年男子的身高服从正态分布N(167.48,6.092),随机调查100位成年男子的身高,那么,这100位男子身高的平均数服从的分布是①。

解:N(167.48,0.609)考查知识点:已知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求样本均值的分布。

2.某高校想了解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大学生,算得平均月消费额为1488元,标准差是2240元。

根据正态分布的“68-95-99”法则,该高校大学生每个月的消费额的95%估计区间为②。

解:[1040,1936]考查知识点:区间估计的求法。

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是[X-Z上,X + Z与] 1-a n'n1-a nn 其中X是样本平均数,s是样本的标准差,n是样本数。

详解:直接带公式得:区间估计是— s _ s2240 2240[X—Z -=, X + Z ,]= [1488 —2^^,1488 + 2^^] 山nn山.nn x100 * 100=[1040,1936]3.从遗传规律看,一个产妇生男生女的概率是一样的,都是50%,但也有个人的特殊情况。

假设某人前一胎是女孩,那么她的下一胎也是女孩的概率为0.55;如果某人前一胎是男孩,那么她的下一胎还是男孩的概率为0.48。

已知小李第一胎是女孩,那么她的第三胎生男孩的概率是③。

解p=0.4653考查知识点:离散概率计算方法。

详解:假设B1二第1胎生男孩,B2二第2胎生男孩,B3二第3胎生男孩G1二第1胎生女孩,G2=第2胎生女孩,G3=第3胎生女孩P(B3)二P(B3B2)+P(B3G2)(直观解释是:第二胎生男孩的情况下第三胎生男孩,第二胎生女孩的情况下第三胎生男孩,两个概率之和为P(B3))= P(B3|B2)P(B2)+P(B3|G2)P(G2)=0.48 义(1-0.55) + (1-0.55)义 0.55=0.46534.调查发现,一个刚参加工作的MBA毕业生在顶级管理咨询公司的初始年薪可以用均值为9万美元和标准差是2万美元的正态分布来表示,那么一个这样的毕业生初始年薪超过9万美元的概率是④。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试题和参考题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试题和参考题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试题和参考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数据模型不是数据库系统常用的数据模型?()A. 关系模型B. 层次模型C. 网状模型D. 面向对象模型2. 以下哪项不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A. 数据存储B. 数据检索C. 数据更新D. 数据加密3. 在关系数据库中,下列哪个概念表示表之间的关系?()A. 外键B. 主键C. 候选键D. 索引4. 下列哪种决策方法属于定量决策方法?()A. 直觉决策法B. 经验决策法C. 线性规划法D. 逻辑推理法5.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数据挖掘的范畴?()A. 关联规则B. 聚类分析C. 决策树D. 文本挖掘二、填空题6. 数据模型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基本要素。

7.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__。

8. 在关系数据库中,为了实现表之间的连接,通常使用________。

9. 数据挖掘的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线性规划法在决策过程中主要用于解决________问题。

三、判断题11.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设计和实现的基础,它描述了数据如何存储、组织和访问。

()12. 数据库系统只能用于存储数据,不能进行数据检索和更新操作。

()13. 在关系数据库中,主键可以唯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数据。

()14. 数据挖掘是一种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方法,它包括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和决策树等技术。

()15. 定量决策方法主要依赖于数学模型和算法,通常比定性决策方法更加准确和有效。

()四、简答题16. 简述数据模型的作用。

17.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四个主要功能。

18. 简述数据挖掘的主要应用领域。

19. 简述线性规划法的基本原理。

五、综合题20. 设某公司销售三种产品A、B、C,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成本和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这些数据,计算该公司每种产品的利润,并确定哪种产品的销售利润最高。

MBA数据模型与决策考卷及答案

MBA数据模型与决策考卷及答案

MBA数据模型与决策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A. 变量B. 参数C. 数据源D. 数据分析工具A. 信息增益B. 权重C. 相关性D. 方差A. 线性回归模型B. 逻辑回归模型C. 神经网络模型D. 决策树模型A. 目标函数B. 约束条件C. 变量非负D. 变量连续A. 加权评分模型B. 层次分析法C. 数据包络分析法D. 主成分分析法A. 欧氏距离B. 曼哈顿距离C. 杰卡德距离D. 马氏距离A. 移动平均法B. 指数平滑法C.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D. 聚类分析法A. 敏感度B. 确定性C. 稳定性D. 风险A. 数据库B. 模型库C. 知识库D. 网络库A. 净现值B. 内部收益率C. 投资回收期D. 利润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数据模型的分类及其特点。

2. 请阐述决策树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商业决策中的应用。

3. 简述线性规划与非线性规划的区别。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产品A的利润为10元/件,产品B的利润为15元/件。

生产一件产品A需要2小时,生产一件产品B需要3小时。

企业每月共有240小时的生产时间,且市场需求量分别为100件和80件。

请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该企业如何分配生产时间以获得最大利润。

数据:{1, 2, 3, 4, 5, 6, 7, 8, 9, 10}四、案例分析题(20分)某电商企业想要提高用户转化率,现有一份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年龄、性别、浏览时长、次数、购买次数等。

请结合数据模型与决策方法,为该企业提出一套提高用户转化率的策略。

五、论述题(10分)请结合实际案例,论述数据模型与决策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一、选择题答案1. D2. A3. C4. D5. D6. A7. D8. A9. D10. A二、简答题答案1. 数据模型分类及特点:统计模型:基于概率论和统计学原理,特点是可以处理不确定性数据。

优化模型:基于数学规划,特点是可以求解最优解。

《数据、模型与决策》-历年真题的选择题

《数据、模型与决策》-历年真题的选择题

1. 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样本,然后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对总体情况进行推断,称之为抽样调查。

抽取一部分单位时应遵照( )A .判断原则 B.参与原则 C.随机原则 D.程序原则2. 先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较大的样本,获得第一重样本,然后再从第一重样本中随机抽取一个较小的样本即第二重样本,利用这第二重样本,对研究目标进行统计推断,这种抽样组织方式叫做( )A.类型抽样调查B.简单抽样调查C.阶段抽样调查D.双相抽样调查3. 在调查工作已经完成,进入数据编辑和整理阶段所用的评估数据质量的方法统称为( )A.相对技术B.抽样技术C.后验技术D.误差分析4.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形成的样本单位在各个组间的分配,叫做( )A.直方图B.交叉分类表C.频数D.频数分布5. 在频数分布中,观察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就是( )A.算术平均数B.众数C.四分位数D.中位数6. 在若干个能够互相比较的资料组中,把产生变异的原因明确区分出来的方法,叫做( )A.方差分析B.回归分析C.描述分析D.样本推断7. 对一元线性回归i i i x y εβα++= ,β反映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 )A.正向影响B.负向影响C.边际影响D.回归影响8. 时间序列各期增长量接近于常数,可拟合( )A.指数曲线模型B.直线模型C.抛物线模型D.指数平滑模式9. 顾客在排队系统中等待时间和服务时间的和叫做( )A.排队长B.队长C.等待时间D.逗留时间10. 在库存管理中,需求是库存系统的( )A.输出B.输入C.订货D.变量11. 运用数据模型开展定量分析,其根本目标是( )A .管理决策 B.数量分析 C.理论指导 D.科学管理12. 主要为搜集某一时点或一定时期内现象总量资料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称为( )A.抽样调查B.实验设计C.普查D.参与观察13. 从总体N 个单位中抽取n 个单位组成样本时,保证每一个单位被抽出来的概率相等,这种抽样方法叫做( )A.等距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14. 把非定量的文献史料、语言习惯等带有特征的因素设法转化成可以量化处理的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做出判断的方法叫做( )A.内容分析法B.间接调查法C.判断调查法D.阶段抽样调查15.语义上表现出明显的等级或顺序关系的定类资料,称为()A.定量资料B.定类数据C.调查资料D.定序资料16.各个组中的频数与所有组频数之和的比率叫做()A.累积频数B.频率C.频数D.累积频率17.观察值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称为()A.集中趋势B.离散趋势C.方差D.极差18.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每次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单位,凡是被抽中的单位不再放回到原来的总体中,接下来抽选的样本单位,只是从剩下的总体单位中进行抽取,这种抽样方式叫做()A.不重复抽样B.简单抽样C.随机抽样D.双相抽样19.EXCEL中,拟合优度系数计算的函数是()A.INTERCEPTB.SLOPEC.RSQD.LINEST20.在单因素等重复试验中,因素影响的均方为0.2986、误差影响均方0.0472,则F统计量的值是()A.0.1581B.0.2514C.0.3458D.6.3263答案:1-5.CDCDB 6-10.ACBDA 11-15.ACBAD 16-20BBACD。

《数据模型与决策》练习题及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练习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习题解答(20XX 年秋MBA 周末二班,邢广杰,学号:)第3章 描述性统计量 (一) P53 第1题抽查某系30个教工,年龄如下所示:61,54,57,53,56,40,38,33,33,45,28,22,23,23,24,22,21,45,42,36,36,35,28,25,37,35,42,35,63,21(i )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中位数、极差、众数;(ii )把样本分为7组,且组距相同。

作出列表数据和直方图; (iii )根据分组数据求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中位数和众数。

解:(i )样本均值∑==n1i ixn1x =37.1岁样本方差)X n X (1-n 1)X (X 1-n 1s 2n 1i 2i2n 1i i 2-=-=∑∑===189.33448 把样本按大小顺序排列:21,21,22,22,23,23,24,25,28,28,33,33,35,35,35,36,36,37,38,40,42,42,45,45,53,54,56,57,61,63样本中位数)X X (21m 1)2n ()2n (++==(35+36)/2=35.5岁极差=-=1)()n (X X R 63-21=42岁 众数=0m 35岁(ii )样本分为7组、且组距相同的列表数据、直方图如下所示样本均值i k1i f Xi n 1X ∑===36.3岁样本方差)X n f X (1-n 1f )X (X 1-n 1s 2k 1i i 2i i2k 1i i 2-=-=∑∑===174.3724 样本中位数810230730f F 2n i I m -+=-+==34.375岁 众数=--⨯-+=---+=+448248730f f 2f f f iI m 1m 1-m m 1-m m 033.5岁(二)P53 第2题某单位统计了不同级别的员工的月工资水平资料如下:解:样本均值i k1i f Xi n 1X ∑===1566.667元样本标准差)X n f X (1-n 1f )X (X 1-n 1s 2k 1i i2i i 2k 1i i -=-=∑∑===398.1751元 样本中位数在累计74人的那一组,m=1500元; 众数1500m 0=元。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试题和参考题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试题和参考题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言一、填空题1.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经营活动。

2.运筹学的核心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3.模型是一件实际事物或现实情况的代表或抽象。

4、通常对问题中变量值的限制称为约束条件,它可以表示成一个等式或不等式的集合。

5.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最优化技术,并强调系统整体优化功能。

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连续性。

6.运筹学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之间的关系。

7.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优势是应用各学科交叉的方法,具有典型综合应用特性。

8.运筹学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依赖于_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

9.运筹学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

10.用运筹学分析与解决问题,是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

11.运筹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

12.运筹学中所使用的模型是数学模型。

用运筹学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求解。

13用运筹学解决问题时,要分析,定议待决策的问题。

14.运筹学的系统特征之一是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关系。

15.数学模型中,“s·t”表示约束。

16.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有性能的客观量度,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因素。

17.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及经营活动。

二、单选题1.建立数学模型时,考虑可以由决策者控制的因素是( A )A.销售数量 B.销售价格 C.顾客的需求 D.竞争价格2.我们可以通过( C )来验证模型最优解。

A.观察 B.应用 C.实验 D.调查3.建立运筹学模型的过程不包括( A )阶段。

A.观察环境 B.数据分析 C.模型设计 D.模型实施4.建立模型的一个基本理由是去揭晓那些重要的或有关的( B )A数量 B变量 C 约束条件 D 目标函数5.模型中要求变量取值( D )A可正 B可负 C非正 D非负6.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 A )A 连续性B 整体性C 阶段性D 再生性7.运筹学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以达到系统的最优目标。

数据模型与决策期末复习习题3

数据模型与决策期末复习习题3

1 •莎拉刚刚高中毕业。

在毕业典礼上,她的父母给了她21000美元的汽车基金帮助她购买并保养一辆使用了三年的二手车,以供她上大学使用。

由于开车费用和维修费用随着汽车的老化而飞速上涨,所以莎拉的父母告诉她在接下来的三个夏天里,她可以一次或几次折价将她的汽车置换为其他使用了三年的二手车。

如果她觉得这样做可以使她的总净成本最小的话,他们会同意她这样做的。

他们也告诉莎拉,在四年后,他们会送给她一辆新车作为大学礼物。

所以莎拉到那时肯定要计划把旧车折价卖出。

下表给出了每一时期莎拉购买一辆使用了三年的二手车的相关数据。

例如,如果她两年后把折价卖掉自己的车,那么在三年级时她就对下一辆车有一年的所有权,其他情况以此类推1 到3 的弧长=12000+2000+3000-6500=10500 (美元)在接下来的三个夏天里,什么时候莎拉应该折价卖掉她的汽车(如果有必要的化)可以使得她在大学四年里买车、开车、保养汽车的费用最小?2、里特城是一个农村的小镇。

它的消防队要为包括许多农场社区在内的大片地区提供服务。

在这个地区有很多的路,从消防站到任何一个社区都有很多条路线。

因为时间是到达为火灾发生点的主要因素,所以消防队长希望事先能够确定从消防站到每一个农场社区的最短路。

下图标示了连接消防站和一个农场的道路系统。

图中包括每条路的英里数。

你能够找到从消防站到这个农场社区的最短的路线吗?3、重新考虑第二题,由于节点A与节点B之间1英里距离的路段需要维修,所以必须全使用一条迂回的道路,这将使两点之间的距离延长到4英里。

为这个经修改的问题建立电子表格模型并求解,从而找到一条从消防站到农场社区的是最短路线。

4、你将驾驶着小汽车进行一次旅行,到达一个你以前从未到过的城市。

所以你需要研究地图,从而为到达这一目的地选择一条最短路线。

无论你所选择的是哪一条路线,一路上你将会经过五个城市(我们称为A、B、C、D、E)。

地图上标明了连接两个城市之间公路的长度。

数据模型与决策练习题含答案

数据模型与决策练习题含答案

1、某企业目前的损益状况如在下:销售收入(1000件×10元/件) 10 000销售成本:变动成本(1000件×6元/件) 6 000固定成本 2 000销售和管理费(全部固定) 1 000利润 1 000(1)假设企业按国家规定普调工资,使单位变动成本增加4%,固定成本增加1%,结果将会导致利润下降。

为了抵销这种影响企业有两个应对措施:一是提高价格5%,而提价会使销量减少10%;二是增加产量20%,为使这些产品能销售出去,要追加500元广告费。

请做出选择,哪一个方案更有利?(2)假设企业欲使利润增加50%,即达到1500元,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措施。

2、某企业每月固定制造成本1 000元,固定销售费100元,固定管理费150元;单位变动制造成本6元,单位变动销售费0.70元,单位变动管理费0.30元;该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0元,所得税税率50%;本月计划产销600件产品,问预期利润是多少?如拟实现净利500元,应产销多少件产品?3、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固定成本500000元,有关资料见下表(单位:元):产品甲乙丙要求:(1)计算各产品的边际贡献;(2)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3)根据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计算预期税前利润。

4、某企业每年耗用某种材料3 600千克,单位存储成本为2元,一次订货成本25元。

则经济订货批量、每年最佳订货次数、最佳订货周期、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是多少?5.有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价值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单价1009095单位变动成本807580销量12000150008000企业编号12345678910合计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万元)3189102004094155023141210102212256525工业总产值(万元)52410196388159139286051516121916249801(1)说明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3)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自变量)为1100万元时总产值(因变量)的可能值。

数据模型与决策期末复习习题集

数据模型与决策期末复习习题集

数据模型与决策期末复习习题集1、特殊产品公司生产在商店销售的昂贵而不常见的礼品,礼品是为那些已经几乎什么都有的富人生产的。

公司研发部最新的产品计划是限量版落地摆钟。

公司管理部门需要决定是否生产这个新产品,如果生产的话要生产多少?已知条件如下:如果生产该产品,设置生产设施的固定成本为50000美元(注意:如果决定不生产该产品,则此项支出不会发生。

因为不会设置该设施)此外还有变动成本。

每生产1个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400美元。

(这里每生产1单位附加的400美元称为边际成本)。

每销售出1只落地摆钟会给公司带来900美元的收入。

请用图解法和电子表格模型求解公司至少要生产多少台落地钟才能盈利。

2、一家公司的经理在考虑是不是要生产一种新产品,生产新产品会增加每月租赁设备的租金20000美元,除了租赁费外,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为10美元。

每售出一个产品可带来20美元的收入。

分别用图解法和电子表格模型计算每月至少需要生产多少数量的新产品才能使公司盈利。

(电子表格模型要填加按钮)3、重新考虑伟恩德公司的案例,假定两种产品的单位利润估计现在改为门是600美元,窗是300美元。

工厂门 1 2 3 单位利润 1 0 3 600 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小时)窗 0 2 2 300 4 12 18 每周可得时间 a.建立问题的代数模型b.在电子表格上为这一问题建立新的线性规划模型并求解。

4、利博公司生产家用的清洁产品,这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公司为了增加份额连续挣扎多年。

管理层决定集中在下列三个主要产品上实行一个大规模的新的广告运动:一种喷雾去污剂、一种新的液体洗涤剂、一种成熟的洗衣粉。

这一广告运动会采用电视和印刷媒体。

要在全国的电视上做液体洗涤剂的广告来帮助推出这一新产品。

印刷媒体的广告将用来促销所有三种产品,包括消费者可用来以低价购买产品的象征性优惠券。

管理部门特别设定了如下广告目标:? ? ?喷雾去污剂必须至少增加3%的市场份额新的液体洗涤剂必须至少增加18%的市场份额洗衣粉占洗涤剂市场的份额必须增加4%下表显示了在各自媒体上做一单位广告的相应产品市场增加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模型与决策》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言一、填空题1.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经营活动。

2.运筹学的核心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3.模型是一件实际事物或现实情况的代表或抽象。

4、通常对问题中变量值的限制称为约束条件,它可以表示成一个等式或不等式的集合。

5.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最优化技术,并强调系统整体优化功能。

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连续性。

6.运筹学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之间的关系。

7.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优势是应用各学科交叉的方法,具有典型综合应用特性。

8.运筹学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依赖于_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

9.运筹学解决问题时首先要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

10.用运筹学分析与解决问题,是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

11.运筹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

12.运筹学中所使用的模型是数学模型。

用运筹学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求解。

13用运筹学解决问题时,要分析,定议待决策的问题。

14.运筹学的系统特征之一是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关系。

15.数学模型中,“s·t”表示约束。

16.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回答的问题有性能的客观量度,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因素。

17.运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及经营活动。

二、单选题1.建立数学模型时,考虑可以由决策者控制的因素是( A )A.销售数量 B.销售价格 C.顾客的需求 D.竞争价格2.我们可以通过( C )来验证模型最优解。

A.观察 B.应用 C.实验 D.调查3.建立运筹学模型的过程不包括( A )阶段。

A.观察环境 B.数据分析 C.模型设计 D.模型实施4.建立模型的一个基本理由是去揭晓那些重要的或有关的( B )A数量 B变量 C 约束条件 D 目标函数5.模型中要求变量取值( D )A可正 B可负 C非正 D非负6.运筹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具有( A )A 连续性B 整体性C 阶段性D 再生性7.运筹学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以达到系统的最优目标。

可以说这个过程是一个(C)A解决问题过程 B分析问题过程 C科学决策过程 D前期预策过程8.从趋势上看,运筹学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一些外部条件及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是( C )A数理统计 B概率论 C计算机 D管理科学9.用运筹学解决问题时,要对问题进行( B )A 分析与考察B 分析和定义C 分析和判断D 分析和实验三、多选1模型中目标可能为( ABCDE )A输入最少 B输出最大 C 成本最小 D收益最大 E时间最短2运筹学的主要分支包括( ABDE )A图论 B线性规划 C 非线性规划 D 整数规划 E目标规划四、简答1.运筹学的计划法包括的步骤。

答:观察、建立可选择的解、用实验选择最优解、确定实际问题。

2.运筹学分析与解决问题一般要经过哪些步骤?答:一、观察待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二、分析和定义待决策的问题三、拟订模型四、选择输入数据五、求解并验证解的合理性六、实施最优解3.运筹学的数学模型有哪些优缺点?答:优点:(1).通过模型可以为所要考虑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轮廓,指出不能直接看出的结果。

(2).花节省时间和费用。

(3).模型使人们可以根据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进行预测,可用于教育训练,训练人们看到他们决策的结果,而不必作出实际的决策。

( 4).数学模型有能力揭示一个问题的抽象概念,从而能更简明地揭示出问题的本质。

(5).数学模型便于利用计算机处理一个模型的主要变量和因素,并易于了解一个变量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模型的缺点(1).数学模型的缺点之一是模型可能过分简化,因而不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

(2).模型受设计人员的水平的限制,模型无法超越设计人员对问题的理解。

(3).创造模型有时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

4.运筹学的系统特征是什么?答:运筹学的系统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一、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功能关系二、应用各学科交叉的方法三、采用计划方法四、为进一步研究揭露新问题。

5、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具备哪几个要素?答:(1).求一组决策变量xi 或xij的值(i=1,2,…m j=1,2…n)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大或极小;(2).表示约束条件的数学式都是线性等式或不等式;(3).表示问题最优化指标的目标函数都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第二章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线性规划问题是求一个线性目标函数_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

2.图解法适用于含有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3.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是指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解。

5.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基可行解的非零分量所对应的列向量线性无关6.若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则最优解一定可以在可行域的顶点(极点)达到。

7.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则必有基可行解。

8.如果线性规划问题存在目标函数为有限值的最优解,求解时只需在其基可行解_的集合中进行搜索即可得到最优解。

9.满足非负条件的基本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10.在将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转化为标准形式时,引入的松驰数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为零。

11.将线性规划模型化成标准形式时,“≤”的约束条件要在不等式左_端加入松弛变量。

12.线性规划模型包括决策(可控)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三个要素。

13.线性规划问题可分为目标函数求极大值和极小_值两类。

14.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中,约束条件取等式,目标函数求极大值,而所有变量必须非负。

15.线性规划问题的基可行解与可行域顶点的关系是顶点多于基可行解16.在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如果取得极值的等值线与可行域的一段边界重合,则这段边界上的一切点都是最优解。

17.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可能的结果有无解,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18.如果某个约束条件是“≤”情形,若化为标准形式,需要引入一松弛变量。

19.如果某个变量Xj 为自由变量,则应引进两个非负变量Xj′,Xj〞,同时令Xj=Xj′-Xj 。

20.表达线性规划的简式中目标函数为max(min)Z=∑cij xij。

二、单选题1.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n个变量,m个约束方程(m<n),系数矩阵的数为m,则基可行解的个数最为_C_。

A.m个 B.n个 C.C n m D.C m n个2.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构成的集合是凸集的是 A3.线性规划模型不包括下列_ D要素。

A.目标函数 B.约束条件 C.决策变量 D.状态变量4.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_B_。

A.增大 B.缩小 C.不变 D.不定5.若针对实际问题建立的线性规划模型的解是无界的,不可能的原因是B__。

A.出现矛盾的条件 B.缺乏必要的条件C.有多余的条件 D.有相同的条件6.在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中,属于基可行解的是 BA.(一1,0,O)T B.(1,0,3,0)TC.(一4,0,0,3)T D.(0,一1,0,5)T7.关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可行域,下面_B_的叙述正确。

A.可行域内必有无穷多个点B.可行域必有界C.可行域内必然包括原点D.可行域必是凸的8.下列关于可行解,基本解,基可行解的说法错误的是_D__.A.可行解中包含基可行解 B.可行解与基本解之间无交集C.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必有基可行解D.满足非负约束条件的基本解为基可行解9.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则 AA 必有基可行解B 必有唯一最优解C 无基可行解 D无唯一最优解10.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且凸多边形无界,这时 CA没有无界解 B 没有可行解 C 有无界解 D 有有限最优解11.若目标函数为求max,一个基可行解比另一个基可行解更好的标志是 AA、使Z更大B、使Z更小C、绝对值更大D、Z绝对值更小12.如果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该解必须满足 DA 所有约束条件B 变量取值非负C 所有等式要求D 所有不等式要求13.如果线性规划问题存在目标函数为有限值的最优解,求解时只需在D集合中进行搜索即可得到最优解。

A 基B 基本解C 基可行解D 可行域14.线性规划问题是针对 D求极值问题.A约束 B决策变量 C 秩 D目标函数15.如果第K个约束条件是“≤”情形,若化为标准形式,需要 BA左边增加一个变量 B右边增加一个变量 C左边减去一个变量D右边减去一个变量≤0, 化为标准形式时原不等式 D16.若某个bkA 不变B 左端乘负1C 右端乘负1D 两边乘负117.为化为标准形式而引入的松弛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应为 AA 0B 1C 2D 312.若线性规划问题没有可行解,可行解集是空集,则此问题 BA 没有无穷多最优解B 没有最优解C 有无界解D 有无界解三、名词1基:在线性规划问题中,约束方程组的系数矩阵A的任意一个m×m阶的非奇异子方阵B,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

2、线性规划问题:就是求一个线性目标函数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

3、可行解: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凡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解称为线性规划问题可行解4、可行域: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集合。

5、基本解:在线性约束方程组中,对于选定的基B令所有的非基变量等于零,得到的解,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本解。

6、图解法:对于只有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用在平面上作图的方法来求解,这种方法称为图解法。

7、基本可行解:在线性规划问题中,满足非负约束条件的基本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8、模型是一件实际事物或实际情况的代表或抽象,它根据因果显示出行动与反映的关系和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

四、按各题要求,建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1、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产品,每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机械台时消耗量以及这些资源的限量,单位产品的利润如下表所示:根据客户订货,三种产品的最低月需要量分别为200,250和100件,最大月销售量分别为250,280和120件。

月销售分别为250,280和120件。

问如何安排生产计划,使总利润最大。

2、某建筑工地有一批长度为10米的相同型号的钢筋,今要截成长度为3米的钢筋90根,长度为4米的钢筋60根,问怎样下料,才能使所使用的原材料最省?1.某运输公司在春运期间需要24小时昼夜加班工作,需要的人员数量如下表所求,又使上班人数最少?第三章线性规划的基本方法一、填空题1.线性规划的代数解法主要利用了代数消去法的原理,实现基可行解的转换,寻找最优解。

2.标准形线性规划典式的目标函数的矩阵形式是_ maxZ=CB B-1b+(CN-CBB-1N)XN。

3.对于目标函数极大值型的线性规划问题,用单纯型法求解时,当基变量检验数δj_≤_0时,当前解为最优解。

4.用大M法求目标函数为极大值的线性规划问题时,引入的人工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应为-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