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合法化 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合法化
什么是政策合法化
政策合法化是指经政策规划得到的政策方案上升为法律或
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
政策合法化的内容[1]
政策合法化包括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和决策过程的合法化两
方面。
政策合法化的意义[2]
政策合法化是政策过程的必经阶段,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对政策过程的具体运行也具有现实意义。
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策执行的前提和基础。在现代民主与法制社会里,政策的制定都必须时时体现民主与法制精神,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环节。一项方案(草案)只有经过政策合法化过程,才能成为合法有效的政策,也才能进人政策过程的下一阶段——政策执行。政策执行要以政策具有合法性为前提,具有合法性的政策,才能取得政策对象的认可、接收和遵照执行的效力。没有经过政策合法化的政策不具有合法性,也就不能付诸执行,当然也就不能产生任何效力和影响力,也不能正确解决任何公共问题。从现代决策角度而言,
政策合法化还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政策合法化是一个吸收民众参与决策、加强政治沟通与协调的过程,也是一个决策择优,对决策方案不断修改、完善,对不良方案过滤、淘汰的过程,更是一个坚持由法定的决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决策,对决策行为实施法制监督的过程。建立健全有关的决策制度,实行重大问题决策前经专家充分论证、重大政策通过前向社会征求意见是加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需要。另外,从政策合法化的途径与类型而言,无论是行政机关还是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都集中体现了民主、科学与法制。政策合法化反映了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参与,遵循了程序的科学性和运用的制度化。
政策合法化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需要。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的基本标志。我围政治、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民权利的保障,都有赖于健全的法制。正是基于此,依法治国现在已作为我国政治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和目标。强调政策合法化,正是强调健全法制和依法治国。政策合法化与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相一致。政策合法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民众参与、科学程序和制度保障的过程,避免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人治”行为和主观意愿,与现代宪政原则和精神相符。
政策合法化的途径[1]
政策合法化主要有三种途径:
①政策的法律化;
②权力机关的批准;
③有关部门的审查。
政策合法化的过程
政策合法化的过程是使各种拟议中的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具有社会权威性和约束性的过程,包括政策法律化、法规化、社会化三个方面。
第四节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作为名词—合法化是指一种政策被认可的价值。
作为动词—合法化是核准或批准政策,使之具有合法性、权威性。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条件:
一是针对重大的公共性问题而纳入决策的政策方案。如腐败问题、失业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治安问题等等;
二是经过精心规划择优的政策方案。如“一国两制”政策方案。
要对政策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政治可行性—政策方案获取政治资源支持的程度及对政策价值的影响。
经济可行性—执行方案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等获取和支持程度。
行政可行性—政府行政部门执行力的大小和效能高低。
法律可行性—方案是否符合宪法、法律的有关条款及其精神。
技术可行性—方案在既有的技术水平下能够实现目标的程度。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特征:
全面性—所有政策有其合法化过程;
广泛性和特定性—政策合法化的主体是依法有权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具有法定权限、特定职权的国家机关;
相对性—政策的内容、形式和效力范围不同,政策合法化的程序也不一样。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程序
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
第一,提出议案;
第二,审议议案;
第三,表决和通过议案;
第四,公布政策。
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程序:
第一,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
第二,领导决策会议决定;
第三,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
三、公共政策法律化
一项政策经过实践证明在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是适用的、有效的、成熟的,因而通过法律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这就是政策法律化。
公共政策法律化的条件:
一是对全局有重大影响;
二是成熟的或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
公共政策法律化的特征:
(1)并非所有的政策都可以法律化;
(2)政策法律化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3)政策法律化的程序具有规范性和程式化。
政策转化为立法可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立法倡议,只有经过立法提案权的部门或人员提出立法倡议,原有政策方案方可列入立法程序;
第二步,法律草案的讨论;
第三步,法律草案的通过,如有的国家制定或修改一般法律只要有全体代表或全体委员的过半数即可通过。而制定或修改宪法则需全体代表的2/3才能通过;
第四步,法律的公布,法律通过后由国家元首公布。四、政策合法化与政策法律化的关系
政策合法化与政策法律化的联系—政策合法化是政策法律化的基础和前提,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合法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政策合法化与政策法律化的区别—从主体内容来讲,政策合法化的主体比政策法律化的主体更广泛。
从政策过程来讲,政策合法化属于政策制定的范畴,是经政策规划而得到的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政策方案未经合法化过程就不具有执行效力。
而政策法律化,一般是将已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成熟的、稳定的政策转化为法律,即该政策已经处于执行阶段,而不是制定阶段。
从表现形式来讲,政策合法化产出的是“政策”,由决定、决议、纲领、宣言、通知、纪要等形式表现。而政策法律化产出的是"法律",由宪法、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
从调整范围来讲,政策合法化的调整范围大于政策法律化。
政策合法化与政策法律化的联系和区别?
政策合法化是政策的价值认可,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向法律转化,即政策立法。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合法化的一种重要而又特殊的形式,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政策合法化并不等于政策一定要法律化,而政策法律化必须要遵循政策的合法化,也就是说政策一定要在合法的前提下才能转化为政策的法律化而固定下来,总的来说政策的法律化必须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