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公共政策合法化

合集下载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第五章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一、概念题1.政策制定过程(对外经贸大学2009年研)答:政策制定过程是指政策决策者根据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使其转化为政策规范的过程。

政策制定系统担负着政策制定的任务,改进政策制定系统是提高政策质量的关键。

政策制定必须遵循科学的程序和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目标,二是方案。

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政策方案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具体途径。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确定政策目标是前提,拟定政策方案是基础,选择优化方案是关键。

公共政策制定作为一个动态过程,一般包括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论证评估方案、抉择方案等几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环节。

政策制定过程可分为:①广义上的公共政策过程,从政策问题的确认开始,一直到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为止。

站在宏观角度,关注从问题确认到政策终结这样一个完整的政策周期。

②狭义上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是指从确立政策目标到抉择政策方案的过程。

站在微观角度,研究从确立政策目标到决策政策方案的微观过程。

2.孔多塞悖论(厦大2013年研)答:投票循环或投票悖论是指在采用过半数规则时,投票过程的次序至关重要,不同的次序会产生不同的选择结果,各种政策方案,都有可能被通过的现象。

包括:①孔多塞悖论,是指在只存在两个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是有效的;而当面对三个或更多个的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便会显得不那么有效,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现象。

即在多数票规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而是在各种选择中循环。

②阿罗悖论,又称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不可能存在一种社会选择机制,能够使个人偏好通过多数票规则转换为成社会偏好。

3.方案规划(首都经贸大学2007年研)相关试题:政策规划(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政策方案规划是指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

第五章公共政策

第五章公共政策
合法化的补充形式。 ➢ 一些执行性和具体性公共事务的政策,只
要政府依据相关法律在自己法定的职权范围, 依照法定程序做出,便视为获得合法性。
9、公共政策的执行及影响因素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具有公共行政权力的政府机构 和社会组织把政策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
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1)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环境和条件
认同感和执行的动力。 ➢ 政策执行的资源不充分。 ➢ 执行对象的抵制与不合作。
11、公共政策的评估途径
➢ 公共政策对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 既有长期的又有短期的。
➢ 具体政策目标取得的实际效果。 ➢ 公共政策的实际效益。
谢谢!
的变化会影响到国内政策的相应调整甚至改变,因此, 也就会影响原决策的执行活动。 (2)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方针、政策的调整和社会 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执行活动的进行。 (3)国内外环境发生突变,如社会动荡、自然灾害、 战争等都会直接影响执行活动进行。
10、造成政策执行障碍的原因
➢ 政策规范不完善、标准不统一。 ➢ 行政执行人员对决策和指令缺乏
息机构来收集信息。 三是通过各种咨询与参谋机构获得决策信
息。 四是通过各级民意代表机关,了解群众呼
声,获得信息。 五是通过新闻媒体获得信息。 六是通过民众信息渠道获得决策信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中国公共政策合法化的途径
➢ 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使公共政策 合法化
➢ 通过党的决策程序使政策合法化 ➢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报告等也是政策
灾害、地区冲突、民族问题、人为的重大事 件等引起社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从而使这 些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 三是政治领袖和政府领导者的察觉与提议。 四是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也常常成为推 动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重要因素。他们 的建议有时更能引起决策层的重视。

公共政策第5章第1讲

公共政策第5章第1讲

某一社会情况是社会问题 二、社会问题的类型 三、当前的热点社会问题


一、什么时候由谁来认定某一社会情况 是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指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 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不理想或不可取, 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
克隆羊多莉诞生引发争议

1997 年 2 月22日,应该一位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 一只羊“多莉”。它的诞生震惊全世界。克隆技术 的产生意味着克隆人成为可能。绝大多数人认为, 人类应该采取联合行动,避免“克隆人”的出现。

3、食品安全——不要事后诸葛亮
有人说,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 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咸 鸭蛋、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 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 识了硫酸铜 ……今年,三鹿、鸡蛋又让我们知道了 三聚氰胺的化学威力。

4、看病难——不敢进医院

(3)结构不良问题通常涉及不同的决策者,政策 目标之间相互冲突。备选方案及其结果可能是未知 的,也不能够确定其风险。
质量状态
优良
清晰可辨 少量可计算 少量 少量 有限 共识 可把握
适度
清晰可辨 大量可计算 少量 大量 有限 共识 不易把握
不良
模糊或有争议 不可计算 大量 大量 无限 冲突 无法把握
过失性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 范的一些过失行为,如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社 会规范允许一定程度的行为偏差;“偏差”具有一 定的相对性。

结构性社会问题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 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结构性社会问题 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其中最突出的就 是各种各样的不平等现象。 由价值观变化引发的结构性社会问题也 不在少数。如家庭问题、劳动问题、人口问 题、环境问题。

【公共政策分析】_公共政策合法化

【公共政策分析】_公共政策合法化
n 我国过去实行的基本上是一种高度中央集权的立法体制。
n 1982年宪法颁布后,立法体制也取得突破性发展,行政机关 被赋予明确的立法权,地方立法权也不断得到发展。
8-4-3-2 政策法律化的条件
n 政策法律化并不是把所有的政策都转化为法律,他的转 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 (1)有立法必要的政策。
¨ (2)成熟、稳定的政策。
8-4-2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程序
¨ 政策合法化的程序是指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步骤、 顺序和方式。
¨ 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的最后阶段,公共政策只有在具 有合法化的特性后才能进入执行程序。
¨ 不同的政策方案,不同的政策合法化主体,会有不同的 合法化程序。
8-4-2-1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过程
n 政策合法化过程是与政策决策的领导体制紧密相连的。领 导体制的不同往往导致政策合法化过程的不同。
n 政策法律化的过程就是立法的过程,其程序也就是立法的 程序。这里的“法律”或“法”应作广义的理解,包括宪 法、(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 性法规和规章等。
n 政策法律化的主体也就是有权制定这些法律的国家机关。 政策法律化并不是把所有的政策都转化为法律,一般只是 将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政策转化为法律。政策法律 化是政策合法化的一种重要而又特殊的形式。
¨ 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不仅应当得到一国政治体系的认同, 还应得到社会的普遍的认可。
n 只有具有合法性的公共政策才能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8-4-1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涵义
政策合法化 是指公共政策主体经过一系列法定程序是公共政策
方案获得权威性,而准予实施的过程。
其内涵如下: ¨ 公共政策方案一般是指由政府机关制定的政策也包括政党、

政策合法化

政策合法化

三.新西兰娼妓合法化
2003年06月25日,新西兰议会以60票赞成,59票反对 通过娼妓合法化法案,从而结束了多年的白热化社 会大辩论。根据新的法律条款,今后嫖娼狎妓的行 为不仅不再属于犯罪,而且还将为性行业建立一系 列的法律框架,使其受到法律的保护。提出此项法 案的新西兰工党议员巴奈特兴奋地说,他对这一结 果感到高兴,因为他多年来一直在督促议会去除新 西兰目前那些过时.偏颇的法规,但一直没有行动, 现在一切结束了。
1.关于公共政策合法化含义的考察 (1)托马斯· 戴伊
公共政策合法化可以分解为三个功能活动,即选择一 项政策建议,为这项建议建立政治上的支持,将它作 为一项法规加以颁布。 ——《理解公共政策》
(2)琼斯
At least two forms of Legalization can be identified for any political system: the first is legitimacy and the second is referred to as Legalization. Legitimacy is central to the existence of a political state. It involves authority, consent(同意), obligation(义务), support—indeed, the spectrum(频谱)of governmental relationships with people and their problems.
2.香港足球博彩合法化
香港特区政府2003年11月27日宣布足球博彩合法化, 授权香港赛马会独家经营,以便打击非法赌球活动, 但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下注,也不接受以香港球队 比赛为赌局。

公共管理学第五章 公共政策_OK

公共管理学第五章  公共政策_OK
19
5.思想库
思想库在公共决策中的主要作用是: 第一,提供政策建议,充当咨询参谋机构。 第二,提供学术思想,充当认识机构。 第三,提供政策结果信息,充当评估机构,即注重评估 政府的各种政策和计划,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社会医师”作 用。 第四,向政府机构输送官员和专家,充当人才交流、储 备机构。 第五,制造舆论,传播观点,充当宣传机构。
2005年11月14日早晨5时40分,沁源县第二中学组 织全校初二、初三13个班的900多名学生来到汾屯公路 上跑操,学生们跑到汾屯公路118公里+206米处,在公 路上调头返回。前面12个班都调头返回去了,尾随其后 的初三121班转弯时,一辆车号为晋D13513的东风带挂 大货车突然碾压过来,在一片惊呼和惨叫声中,学生们 纷纷倒地。东风带挂车“扫”倒一大片学生后,撞断路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去影响或 制约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这些途径主要有:一是以 国家主人或主权者的身份,对某些重大政策问题直接行使权 利;二是利用间接或代议的方式,选出自己的代表去参与公 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三是使用各种威胁性的方式去反对某 些政策,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些政策,或表达制定新政策 的要求,追使政府将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四是通过参加利益 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去影响政策,或通过制造舆论或游说 的方式去影响政府决策;五是对政府通过并实施的政策采取 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以此影响政策结果等。
一、公共政策主体 二、公共政策过程
12
一、公共政策主体
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 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一般都包括立法机关、行政 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 传媒和公民(选民)等。
13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学》期末复习资料公共政策: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针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解决,通过民主政治程序制定和执行的行动方针和行动准则。

第三讲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名词解释:1、政策主体: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与监控等(政策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官方决策者:指拥有合法的权力去作出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

非官方参与者:1利益集团2公民个人3大众传媒:4思想库、5多元化:联合国、WTO、欧盟2、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问题及其发生作用的社会群体。

3、公共政策问题:就是能够进入政策议程的社会公共问题。

4、政策目标群体:就是公共政策直接作用与影响的社会群体或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简答题:1、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或反对和不服某一项公共政策,通常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缘由:(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2)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3)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4)对成本收益的权衡;(5)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6)避免受到惩罚;(7)环境条件的变化等。

2、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1)公共政策问题的相互依存性(系统性):政策问题是一个系统,整体在质上大于部分之和。

(2)公共政策问题的主观性:产生问题的外部条件是被有所选择地确定、分类、解释和评估的.(3)公共政策问题的人为性:政策问题的产生、存在和改变具有社会性,依赖于相关社会群体和个体,不存在政策问题的“自然”状态。

(4)公共政策问题的动态性:社会的动态性,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行为方式发生变化,政策问题也变化4、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公共政策的重要影响。

2、经济环境: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包括生产力的结构、性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3、政治环境包括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政治文化等,是公共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4、社会变迁公共政策必须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地调整其政策目标与内容、执行方式和手段,坚持改革的方向,使之能跟上形势变化与发展的脚步。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五章_政策制定-文档资料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课堂ppt_第五章_政策制定-文档资料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三节 政策议程的建立
四、政府议程的触发机制
(一)触发机制的影响因素 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
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范围:范围指的是受触发机制影响的人员数量和
地区规模。 (2)强度:强度是指公众的态度反映。 (3)时间:时间是指触发机制产生的时间。
(1)政策目标的特征
层次性&多样性&系统性
(2)区分价值前提与事实前提
(二)政策方案的设计
(1)方案设计要点
成本&稳定性&可靠性&牢固性&灵活性&风险性& 传播性&功效性&简单性&相容性&可逆性&强韧性
(2)备选方案的来源
消极等待法&主动寻求法&触类旁通法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一节 社会问题的产生
二、社会问题的类型
(一)过失性社会问题 过失性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
过失行为,如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等 。
(二)结构性社会问题 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
些社会现象。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
第三节 政策议程的建立
五、实质性议程与象征性议程
(一)实质性议程
✓实质性议程往往涉及一些社会影响非常广泛、具有潜在 和爆炸性特征的公共政策问题。 ✓一个政策问题进入实质性议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 公共资源的分配涉及重大的利害关系;二是议题引起公民 和决策者的密切关注;三是议题包含了发生重大变化的可 能性。 (二)象征性议程 ✓象征性议题注重的是价值而不是资源。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五章 第三节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五章 第三节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抉择与 合法化
主要内容 一 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
二 公共政策的抉择原则
三 政策论证、政策审议与政策采纳 四 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 五 常规决策与危机决策
公共政策的抉择的含义P302: 是由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根据政策规划建议和要考 量的事项,按照一定的决策制度和规定,对解决 有关政策问题的行动方案作出决定性选择的过程。 这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阶段。


(3)政策的法制化 含义: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 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其 实是一种立法过程。

五 常规决策与危机决策 从决策的内容分,公共决策可以分为平时决策和 危机决策决策两种,同时工具决策的常规性与否 可以分为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 非常规危机决策其实是典型的危机决策,常规平 常决策则是常规决策的典型形态。 Nhomakorabea

危机决策一般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决策,具有显而 易见的不可逆转性,它要求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和 相当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做出重大决策和快速反应。 危机决策的构成需要具备三要素: 第一,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 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 第二,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 有限; 第三,事态的发展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 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三 政策论证、政策审议与政策采纳 (一)政策论证
政策论证是指政策方案的论证以有力的信息来强 化自己的主张,并且对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已经 提出或有可能提出是不同意见进行有理有据的抗 辩,旨在推动决策者采纳自己的政策方案而拒绝 其他政策方案的做法。




1、政策论证的六大要素 政策相关信息、政策主张、立论理由、立论依据、 驳斥理由、可信度 ①政策相关信息,指与所论证的政策方案相关的 信息,包括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 策行动、成本 — 收益匡算、利益相关者等方面的 信息。 ②政策主张,指政策论证的结论,即政策相关信 息的逻辑结果。 ③立论理由,指政策论证中的假定,这些假定往 往是某种公认的事实、原理、定律或常识,他们 把政策相关者与政策主体连接起来。

公共政策合法化名词解释(一)

公共政策合法化名词解释(一)

公共政策合法化名词解释(一)公共政策合法化什么是公共政策合法化?公共政策合法化指的是将某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合法化和规范化,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并使民众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相关名词以下是与公共政策合法化相关的名词及其解释说明:1.立法程序:政府和立法机构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立法程序包括制定法案、讨论和审批等环节。

例子:立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法案的制定。

政府可以起草法案,并提交给立法机构进行讨论和审批。

在公共政策合法化的过程中,立法程序起到了重要的规范和监督作用。

2.法律标准:为了确保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制定法律标准是必要的。

法律标准包括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订,以及确保政策符合人权、民主等法律要求。

例子:某国政府制定了一项关于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其中规定了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相关处罚措施。

这些标准成为该国法律的一部分,确保公共政策的合法性。

3.透明度与公开性:公共政策合法化需要保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具有透明度和公开性,让民众能够知情并参与。

例子:政府在制定新的税收政策时,应当公开征求民众意见,并公布征求意见的结果和最终政策。

这样可以增加政策的透明度,让民众了解政策内容并提出建议。

4.评估与监督:公共政策合法化需要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例子:政府制定了一项新的就业政策,规定降低企业社保缴纳比例以鼓励就业。

相关部门需要定期进行就业数据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5.法律救济:公共政策合法化保障了民众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和监督政策。

例子:某国政府实施了一项影响民众居住权益的城市规划政策。

民众可以通过提起诉讼,要求政府重新评估该政策的合法性,并保护自身的权益。

结论公共政策合法化是确保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合法和规范的重要手段。

立法程序、法律标准、透明度与公开性、评估与监督以及法律救济等是实现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关键要素。

第五章 政策制定

第五章 政策制定

不论是单一型主体还是多元型主体,决策者与政策分析人员的 互动在政策规划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
二、政策规划的原则
1、信息原则 ——政策规划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处理 的过程,政策规划的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的全面、 具体、准确、及时; ——虚假信息直接导致政策的错误。 2.系统原则 ——在决策活动中要根据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系统特征,正 确处理整体与局部、战略与战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主要目标与次要目标的关系; ——考虑问题应以大局为着眼点,从事物的整体出发,去 认识、分析和处理局部性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非正式群体的情绪、大众传播媒介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
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
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 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政府议程的项目有新旧之分:
旧项目是指以常规形式出现的项目,如增加工资、财政拨 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事项。 新项目是指因特定情况或事件引起的项目,如罢工、外交 事件等。
——从时间进程上来看,政策规划处于政策目标确定与政 策抉择之间。
二、政策规划主体
政策规划主体类型: 1. 单一型:规划在政府系统内部进行。 优点:


——政府对问题了解具体详细,能从全局考虑;
——政府的自利性和价值偏好,不能确保公正; ——政府的理性认知能力有限,规划也难保科学; ——政策规划缺乏民主性;
10. 时效原则
——要敢于承担风险,把握决策时机
三、政策规划中的思维方法
1. 经验思维 2. 逻辑思维
3. 直觉思维
4. 创新思维 头脑风暴法 哥顿发 零起点发
二、问题察觉

6第五章 政策终结分析——公共政策课件

6第五章 政策终结分析——公共政策课件

是城市的就业,住房,医疗,福利,保障和教育等方面仍然与城市城
市户籍身份密切相连,农民越来越意识到,户籍身份证带来的福利差
距是一种社会分配的不平等。城市之间的利益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 而在扩大,1985-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从685元增加到 38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98元增加到1578元,二者的比差( 以后者为1)从1.7:1扩大到2.5:1,同期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差 从2.3:1扩大到3.4:1。这还不包括城市居民在住房,医疗,福利, 物价等方面所享受的补贴和待遇。1995年,仅国家财政用于价格补贴 的支出就高达365亿元。为了减轻国家的城市福利负担,国家采取了 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的政策,并鼓励农村实行“离土不离乡”式的
就地工业化。但付出的代价是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
分散的农村工业成本甚高,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而且,在利益
原则的驱动下,民工进城的潮流已难以阻挡,经济规律在自发地调整
着城市化水平滞后的状况。

以上材料说明政策持续会带来一些消极后果,会导致政策僵化。

请您根据材料说明政策僵化的含义。
处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我国的户籍政策一直建立在城市和农村二元对立的基础上,这已
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甚至成为市场经济的阻碍和力量,必
须尽早予以调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限
制以及物价,特别是主要食品价格的全面市场化,城市之间的制度化
壁垒有所松动。但是,城市政策终止 三、公共政策终结
相关者的心理抵触 现存机构的持续性
2. 公共政策 终结的障碍
行政机关的联盟 利益集团的阻碍
法律程序的复杂性

第五章 公共政策-试题

第五章 公共政策-试题

第五章公共政策一、单项选择题(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并将答案前的字母写在括号内)1.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问题特征的是()A.选择性B.动态性C.时效性D.静态性2.在下列选项中,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的是()A.政策议程B.政策沟通C.政策执行D.政策评估3.政策生态环境可以分为()A.经济资源环境与政治法治环境B.社会总环境与工作环境C.社会文化环境与国际环境D.输入—输出环境4.公共政策发展对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是()A.公共政策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进行规制和调节B.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C.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又贯穿于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D.实现公共管理价值导向与建构公共管理运作平台5.公共政策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主要功能不包括()A.行为引导功能B.利益协调与分配功能C.行为限制功能D.调控和规制功能6.选择政策工具的基础原则是()A.以公共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B.以个人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C.以团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D.以群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二、多项选择题(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并将答案前的字母写在括号内)1.依据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可区分为()A.自愿性工具B.混合性工具C.服务性工具D.强制性工具2.霍莱特和拉米什构建政策工具选择模型的变量包括()A.国家财富B.国家能力C.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D.政策子系统的抽象程度3.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又是现代政策分析的中心环节的是()A.公共政策问题的出现B.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C.公共政策问题的确立D.公共政策问题的解决4.科布提出的建立政策议程的模型包括()A.外在创始型B.政治动员型C.内在创始型D.合力推进型5.公共政策制定的微观流程包括的环节有()A.发现问题B.确立目标C.方案拟订、评估与抉择D.政策合法化6.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可体现为()A.形式上的合法性B.内容上的合法性C.执行上的合法性D.实质上的合法性三、名词解释与辨析1.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2.公共政策制定与公共政策执行3.公共政策分析4.公共政策工具5.公共政策评估6.公共政策定量分析方法与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四、简述题1.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政策工具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民需求和达成国家目标以及最优化资源分配方面采取的行动和决策。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府将决策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章将系统分析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二、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传达、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四个环节。

1.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基础。

政府或相关部门根据问题需求和政策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方案。

这个过程需要对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制定可行的政策方案,并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2.政策传达:政策传达是确保政策得以顺利执行的关键环节。

政策传达需要将政策内容清晰地传达给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民众。

这个过程需要广泛宣传,加强沟通,确保政策传达到位,避免信息不对称。

3.政策实施:政策实施是将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

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4.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衡量政策执行效果的过程。

政府需要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政策评估需要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客观的数据支持,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三、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公共政策的执行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设计、机构能力、资源配置和社会环境等。

1.政策设计:政策设计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基础。

一个好的政策设计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措施和有效的监管机制,能够解决具体问题,满足公众需求,并具备可操作性。

2.机构能力:机构能力是政策执行的关键。

政府部门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确保政策能够得到顺利执行。

同时,政府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进行多元化的参与和合作。

3.资源配置:资源是政策执行的保障。

政策执行需要充足的财政、人力和物力资源支持。

政府应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确保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使用。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第一章1、公共政策: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社会利益所包含的内容:具有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具有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和具有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3、公共政策分析: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4、公共政策的本质: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2.对利益的权威性分配;3.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增进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分配的基础是选择利益和整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4.增进社会利益5、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阶级性;整体性;超前性;多样性;合法性;层次性6、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为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为重要的是物质利益关系;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向性,同时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7、公共政策分析历史沿革(P28-30)第二章1、阿罗不可能定理:不可能在同时满足以下看似合理的条件下,做到将个人偏好转变为公共选择,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提出了一套基本上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标准,然后证明了:同时满足这些标准的加总方式是不存在的。

2、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市场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解决途径存在本质性的缺陷。

3、垄断:市场的参与者具有了影响市场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力量。

4、寻租: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和对既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活动。

6、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和社区各自优缺点(1)政府:优势:权威的广泛性;是唯一的能够合法地使用强制力的组织。

劣势:政府失灵: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内容(一)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内容(一)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内容(一)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内容
引言
•公共政策合法化是指将某一公共政策通过法律手段正式确立和执行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多方利益关系、政策有效性和公众参与等方面的问题。

制定法律框架
•首先,公共政策的合法化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框架。

•这包括明确政策目标、法律程序和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制定明确政策目标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第一步是明确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应该能够对公众利益产生积极影响,并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

确定法律程序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第二步是确定法律程序。

•这包括政策的立法、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所需遵循的步骤和程序。

遵守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公共政策合法化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文件包括法律法规、条例和行政规章等,用于规范政策的实施和执行。

平衡多方利益关系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多方利益关系。

•这涉及政府、企业、民众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和妥协。

公众参与
•公共政策合法化还需要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

审议和监督机制
•公共政策合法化需要建立相应的审议和监督机制。

•这包括审议机构的设立、监督程序的建立以及违法行为的惩处等。

结论
•公共政策合法化是建立有效、公正的公共政策的基础。

•这需要制定明确的法律框架、平衡多方利益关系和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与建议。

•只有在法律的保障下,公共政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公众福祉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三、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和我国各级政府的 基本的组织原则,它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高度统 一,是高度民主的基础上的高度集中。中国共产 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机关,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坚 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这是制定出正确政策 的组织保证。 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 面,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 结合。
15
政策合法化实例
国家改 革与发 展委员 会制定 计划方 案
国 务 院 审 定
全 国 人 大 审 议
国务院提出议案 人大将其列入议程 交付代表审议 确定方案
全 国 人 大 表 决
表决 通过 批准 公布
16
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过程
政策合法化过程是与政策决策的领导体制紧 密相联的。领导体制的不同往往导致合法化过程 的不同。 首长制: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其他 成员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美国总统制就是 一种典型的首长制。一次,林肯召集七位部长讨 论问题,七位部长均反对林肯的意见,而林肯最 后宣布说:“七人反对,一人赞成,赞成者胜 利”。 委员会制:最高决策由委员会成员共同执掌,各 成员权力平等,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瑞士)
公共政策合法化
■政策合法化的概念与作用 ■政策合法化的主体及权限 ■政策合法化的程序 ■政策法律化
一、政策合法化的概念与作用
1.“合法性”与“合法化”概念 “合法性”表明某一事物具有被承认、被认 可、被接受的基础,至于具体的基础是什 么(如某种习惯、某条法律、某种主张、 某一权威),则要看实际情境而定
2
“合法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合法性概念被用于讨论社会的秩 序、规范,或规范系统; 狭义的合法性概念被用于理解国家的统 治类型或政治秩序。
3
与合法性相伴生的一个概念是 “合法化”(legitimation)。它的 最基本的意思是:显示、证明或宣称 是合法的、适当的或正当的,以获得 承认或授权。 “合法化”作为动词,意为“使具 有合法性,给予法律力量,使具有权 威性、核准或批准”。


12
政策合法主体的权限
(1)主体要有合法依据。 (2)注意政策所及事项、地域、措施和手 段等的职权限制。 (3)注意滞后法律的效力问题。
13
三、政策合法化的程序

指的是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的步骤、 次序和方式。从理论上说,政策规划阶段 结束后才进入合法化过程。实际上,合法 化过程往往又包含有政策规划的行为性质。 不同的政策方案,不同的合法化主体,往 往导致不同的合法化程序。
4
什么是政策合法化?
朱志宏:是赢得多数立法人员对政策方案的支 持。在美国,政策合法化的过程,就是政策方 案经参、众两院多数议员同意,并经总统签署 的一个行为过程”。 张金马: 是指经政策规划得到的政策方案上 升为法律或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它由国家有 关的政权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 系列立法活动与审查活动所构成。”
11
二、政策合法化的主体及其权限

政策合法化的主体是依法有权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 地位的国家机关。 两个基本特征如下: 宏观上的广泛性:是指从总体上看,政策合法化的 主体是相当广泛的;有权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 的国家机关,都可以成为政策合法化的主体。 微观上的特定性:是指每一项政策方案的合法化主 体都是特定的。
26
四、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 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坚持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的又一基本经验。在确定 政策之前,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地了解客 观情况,如实地把握客观规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出正确的政策,这是我党我国政府的各级领导机 关的普遍做法。坚持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是制定正确 政策的重要保证。
14
政策合法化程序的相对性

政策合法化的程序,应该说是从政策规划的 终点——方案选优或者说是政策方案的最终决定 后开始的。政策合法化过程并不简单地表现为通 过与颁布政策。通过政策,就意味着先要讨论、 审查政策方案,而这又往往导致对政策方案的某 些内容进行修改以取得较多的赞同意见或决策者 的满意。这么一来,政策规划阶段所说的对政策 方案的“最终决定”,似乎又从政策规划阶段开 始。
9

政策公布后,引起广泛争议,激起多方面特 别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专家学者的反对,为此, 市政府于11月推出《容纳费减免征收试行办 法》,1995年1月又进一步推出针对高校毕业生 的减免办法。“减免后的容纳费,显然与开始时 所推出的政策有很大出入,并且该条例实际上也 没有在生效期到达后得到严格的实施。”
28
六、循序渐进、“摸着石子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对于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胆子要 大,但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看到不妥当的地方 就赶快改。后来人们把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形象地 概括为:“摸着石子过河”,这是一种适合我国改革 开放的实际情况的决策模式。我国新时期的政策制定 也是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了“摸着石子过河” 的政策制定模式。这是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政策制定 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22

政策法律化的基本条件
(1)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政策; (2)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 (2)比较成功、成熟的政策。



23
五. 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制定的基本经验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政策制定中的一个 基本经验,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政 策制定过程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 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 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正 确政策。
20
比较内容 主体不同 内涵不同
政策合法化 有权使政策获得合法地 位的国家机关 合法
政策法律化 享有立法权的 国家机关 立法
从政策过 程来讲
属于政策制定的范畴
处于政策执行 阶段
21
政策法律化的主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策法律化的主体就是依法有权把政策转化 为法律的国家机关,即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从现行立法体制看,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务会,国务院及其各部、 各委员会,特定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府。 其中“特定”主要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 省会市和自治区首府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 较大市,自治州和自治县等。此外,特别行政区 的立法体制还有特别规定。
24
二、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根本宗旨 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我们制定任何一个政 策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个基本 特点。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政策,都是根据人民的 利益来确定的,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的领导机关的 每一个具体政策的制定,也必须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 发这一根本原则。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 正是我们判断政策正确与否的一个根本标准。
(徐颂陶、徐理明:《走向卓越的中国公共行政》,北 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121页。)

10
思考

第一,人大决策前没有充分发扬民主,政策方案没 有征求社会意见。 第二,该政策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 求相违背。 第三,“该政策没有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有地 方保护主义的倾向”。 第四,以执行机关的政策代替权力机关的政策, 颠倒了宪法规定的监督关系,至少是对政策合法 化主体的特定性或主体的法律地位认识不足。
17


我国行政机关的政策合法化过程



1、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 2、领导决策会议的讨论决定。 3、行政首长签署发布政策。
18
立法机关的政策合法化过程



1、提出议案 2、审议议案 3、表决和通过议案 4、公布政策
19
四、政策法律化


政策法律化,顾名思义,就是政策向法律的 转化。具体说,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 立法权限和程序,将成熟、稳定而有立法必要的 政策转化为法律。它实际上是一种立法活动,所 以又称政策立法。 政策法律化是政策合法化的一种重要而又特 殊的形式。政策法律化的过程就是立法的过程, 其程序也就是立法的程序。
7
政策合法化的地位与作用



(1)政策合法化是政策制定过程的重要 阶段,又是政策执行的前提; (2)政策合法化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和法制化的具体体现; (3)政策合法化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8
案例

1994年9月8日,某市人大常委会基于该市 人口增长速度快和财政压力大等方面的考 虑,制定通过了《××市征收城市容纳费 条例》,规定凡是经批准迁入该市的常住 人口,按每人1万至10万元五个档次的标 准征收“城市容纳费”,定于11月1日起 施行。
5
陈振明: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 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 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 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
6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所有的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 法律和其它形式的政策,都有其合法化过程。 第二,政策合法化是有目的的活动。 第三,政策合法化是法定主体依照法定权限所实 施的活动。 第四,政策合法化是主体依照法定程序所实施的 一系列行为过程.
27
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 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八十年的斗争中形成的 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就是在工作中深入群众, 集中群众的智慧和要求,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形 成正确的决定;“到群众中去”,就是将集中起来的 正确决定变为群众自觉的实际行动。从群众中来到群 众中去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 制定的基本经验之一。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