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共政策科学发展
公共政策与科学发展之间存在协同关系
公共政策与科学发展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或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决策。
而科学发展则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和创新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
尽管公共政策和科学发展是两个独立的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协同关系。
公共政策对科学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而科学发展则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首先,公共政策对科学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科学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提供方向和引导。
政府通过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推动科技创新、培育人才等方式,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来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和学术机构加大科研经费和人才投入,推动科学发展的步伐。
其次,科学发展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公共政策需要依据科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来制定和实施,而科学发展正是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的重要来源。
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例如,环境保护政策可以依据科学研究结果制定相关治理措施,医疗卫生政策可以依据医学研究成果来制定疾病防控策略。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政府提供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方法和工具,例如,在灾害防控和紧急救援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救援效率和减少损失。
公共政策和科学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还体现在政策研究和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过程中。
公共政策需要科学研究的支持,而科学研究也需要公共政策的引导。
政策研究可以帮助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为科学研究提供问题设定和研究方向。
同时,科学研究成果可以为政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促进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践经验也可以激发科学研究的创新思路和研究动力,促进科学研究的实践应用和社会影响。
然而,公共政策和科学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受到政治、经济和利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脱节。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知识章节的整理
第五章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与认定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1 客观的社会现实2问题的察觉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冲突4团体与组织活动5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二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1关联性2主观性和人为性3历史与动态性第二节公共政策问题形成、提出与分析一公共政策问题有谁提出1政治领袖2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3民意代表4大众传媒5各类政策研究组织6政府部门本身二公共政策问题分析边界分析法1饱和抽样2诱导性提问3边界估计多角度分析1个人角度2组织角度3技术角度类别分析法1实质的相关性2穷尽性3相互排斥性4一致性5层析分明原因层次分析1可能原因2合理原因3可行原因类比分析法1人的类比2直接类比3符号类比4想象类比头脑风暴又称为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1组建团体2意见产出3意见评估4意见排序假设分析法1确定厉害人关系2呈现假设3评比假设4汇集假设5综合假设第三节公共政策问题的认定政策议程分为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1系统议程又称为公众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2政府议程又称为正式议程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政府议程按照建立的过程分为1界定议程2规划议程3磋商议程4循环议程按照政策问题的重要程度分为实质议程和象征议程二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与障碍1首先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过程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主要有四个阶段1创始2说明3扩散4进入1外在创始模型属于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民主和和平的社会中常见2动员模型属于政府直接常识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不太民主的3内在创始模型属于政府因解决内部的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中标在财富和权利高度集中的社会比较第六章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指标和效果。
公共政策学科发展历程
公共政策学科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公共政策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并在总结部分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正文内容:1. 公共政策学科的起源1.1 政治学的影响:公共政策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政治学领域。
政治学家们开始关注政府决策对社会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公共政策研究的基础。
1.2 经济学的贡献:经济学家们在政府干预经济领域的研究中,也逐渐形成了公共政策学科的一部分。
他们关注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2. 公共政策学科的理论框架2.1 政策制定过程:公共政策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等方面。
研究者通过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决策者的行为、利益博弈和政策影响等重要因素。
2.2 政策评估方法:公共政策学科还关注政策的效果评估。
研究者使用各种方法,如定量研究、案例分析和模型构建等,对政策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估,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2.3 政策分析工具:公共政策学科还涉及政策分析工具的研究,如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和政策模拟等。
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政策问题,并制定出更有效的政策措施。
3. 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路径3.1 学科建设:公共政策学科在学术界逐渐形成,并逐步建立了一系列的教育体系和研究机构。
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公共政策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3.2 跨学科合作: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也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
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与公共政策学科的交叉研究日益增多,形成了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模式。
3.3 国际交流与合作: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也得益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各国学者通过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等形式,共同推动公共政策学科的进步。
4. 公共政策学科的应用领域4.1 政府决策:公共政策学科为政府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帮助政府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方案。
4.2 社会发展:公共政策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公共政策发展》PPT课件
.
6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1.2 公共政策工具
1.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 公共政策工具又称为治理工具或政府工具。依据提供公共物品
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在从自愿性到强制 性的范畴将公共政策工具类型分为: (1)自愿性工具 (2)混和性工具 (3)强制性工具
.
7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2.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是对政策问题的理性分析;政策问题的建构需要 对政策问题进行分类。
3.政策问题的建构有四个相互衔接的步骤:问题搜索、问题界定、问题 详述和问题感知。整个过程是在认识或“感知”问题情势的前提下, 搜索出问题网。
.
13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2.3 公共政策议程
1.公共政策议程的含义:公共政策议程是由一定的政策行为 主体提出并促成其最后确定,这一过程就是政策议程的建立 过程。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1.3 公共政策的研究主线
1.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的权力结构、权力运行 机制与决策机制 2.公共政策的过程与程序 3.公共政策的内容与输出
.
10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2 公共政策过程
5.2.1 公共问题与公共政策问题
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和建构是公共政策过程的起点,也是现代政策 分析的中心环节。公共政策问题泛指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 差距,这种差距往往是产生社会紧张状态的原因。
公共问题不等于就是公共政策问题,公共政策问题只是诸多公共问 题中的一部分。公共问题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是:公共问题 促使人们行动,特别是向政府及公共部门提出、同时该问题又在 政府及部门的权限范围之内,在特定时期被列入政府政策议程。
公共管理学(21世纪管理学系列教材)第5章 公共政策
6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1.2 公共政策工具
1.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 1.公共政策工具的类型 公共政策工具又称为治理工具或政府工具。 公共政策工具又称为治理工具或政府工具。依据提供公共物品 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 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在从自愿性到强制 性的范畴将公共政策工具类型分为: 性的范畴将公共政策工具类型分为: (1)自愿性工具 ) (2)混和性工具 ) (3)强制性工具 )
4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1 公共政策概述
5.1.1 公共政策的性质和范畴
1.不同视角下的公共政策 不同视角下的公共政策 (1)国外学者对公共政策概念的界定 ) 第一,价值分配论视角 第一, 第二, 第二,目标方法选择论视角 第三, 第三,立场论视角 第四, 第四,过程论视角 第五, 第五,政治合法性实现论视角 (2)我国学者对公共政策概念的界定 )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1.2 公共政策工具
3.公共政策工具选择的应用 3.公共政策工具选择的应用
霍莱特和拉米什通过设置两个变量来构建政策工具选择 模型:一个变量是国家能力, 模型:一个变量是国家能力,或者说是国家影响社会行 为者的组织能力;另一个变量是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 为者的组织能力;另一个变量是政策子系统的复杂程度, 特别是政府在执行政策时面对的行为者的类型和数目。 特别是政府在执行政策时面对的行为者的类型和数目。
公共管理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5.2.2 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与建构
1.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基础,而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基础, 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基础 则是政策分析的基础和起点。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是在特定的“ 则是政策分析的基础和起点。公共政策问题的确认是在特定的“政策 问题情境” 了解与政策问题相关的社会变化过程中的权力关系、 问题情境”中,了解与政策问题相关的社会变化过程中的权力关系、 利益群体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因素,从而对问题的性质、领域、范围和 利益群体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因素,从而对问题的性质、领域、 程度作出基础性判断。 程度作出基础性判断。 2.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是对政策问题的理性分析;政策问题的建构需要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是对政策问题的理性分析;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是对政策问题的理性分析 对政策问题进行分类。 对政策问题进行分类。 3.政策问题的建构有四个相互衔接的步骤:问题搜索、问题界定、问题 政策问题的建构有四个相互衔接的步骤:问题搜索、问题界定、 政策问题的建构有四个相互衔接的步骤 详述和问题感知。整个过程是在认识或“感知”问题情势的前提下, 详述和问题感知。整个过程是在认识或“感知”问题情势的前提下, 搜索出问题网。 搜索出问题网。
公共管理学-第5章 公共政策
三、公共政策过程
1.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政治过程 2.政策过程的诸阶段 (1)政策制定 (2)政策执行 (3)政策评估 (4)政策监控 (5)政策终结
3.决策方式
民主的决策体制 直接民主制 代议民主制 非民主的决策体制
民主决策体制中的投票规则
公民间接参与中的决策成本和公民偏好之 间的平衡 投票规则及其分类 不同投票规则的优劣比较 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 五章 公共政策
第一节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一、政策科学的形成 政策分析与相信学科及职业的关系 二、政策科学的演变 三、公共管理学视野中的政策科学
四、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 2.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 3.公共政策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
(1)理顺公共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 (2)决策程序法制化; (3)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
民主化是现代公共决策的基础
科学化是现代公共决策的主导 法制化是现代公共决策的保证
行为模式的经济人假设 政治家或立法者的行为模式分析 政党的行为模式分析 选民的行为模式分析 选民的“合理的无知” 政府扩张问题 预算最大化问题 铁三角问题
分析结论与思考
揭露了西方政治制度下政治家、政治官员 和政党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己本性,粉 碎了他们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神话。 能否将西方代言民主制之下的政策主体的 行为模式分析推广到所有政治制度下的政 策主体上?
四、我国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优化
存在的问题
1.公共政策的科学化 政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公 共政策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决策,并采 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
第五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 公共政策 教学课件
进一步理解方案规划
方案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既定的公共政策问题 方案规划的基本内容是方案设计和方案择优
方案规划既是一种研究活动,又是一种政治行为
二、方案规划的程序
问题 界定
目标 确立
方案 设计
方案 评估
方案 抉择
1、问题界定
问题症结分析 问题察觉
•问题情境 •问题实质 •问题危害
问题原因 分析
重庆公租房建设目标 2010年2月,重庆正式公布的公租房建设方案是: 未来10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前三年,主城区 和郊县各建成1000万平方米,其余2000万平方米再 择机建成。 6月底闭幕的重庆市委三届七中全会,将这个目 标调整为,前三年在主城区建成2000万平方米,全市 建成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 今年9月,主城区公租房开工量已达到990万平方 米,加上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开工的面积,全市公租 房开工面积已达到1200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委、市 政府今年的目标任务。
公共政策方案抉择的标准 公共政策方案抉择的依据在于元政策的要求和价 值标准。具体说来,有以下一些标准: 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公共政策方案本身体现基 本国策的精神,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政策目标。这是进行方案 抉择时最主要最基本的标准。
尽可能少地消耗公共政策资源。 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的小。 在政策方案实施中产生的副作用尽可能小。
对公共政策方案后果的预测实际上属于公共政策 评估的范畴,这种预测发生在公共政策付诸实施以前, 属于评估中的事前评估。 决策者可以利用其所掌握的各种信息,比较每一 个方案,对方案实施的成本和收益、实施中可能碰到 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可能性与程度、可靠性等因素进行 评估,在此基础上列出各方案的优点与缺陷,并以此 作为最终对方案进行取舍的依据。
公共政策与社会发展
公共政策与社会发展第一章:公共政策的基础和意义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行动计划,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决策过程。
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的基础,是政府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公共政策的形成依赖于政府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预测,也依赖于对公民需求的理解和满足。
公共政策的意义在于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公共政策制定的目标应该是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公共政策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方式来实现政策目标。
第二章:公共政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公共政策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公共政策是保障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公共政策的好坏和落实的效果,直接决定了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发展的高低水平。
只有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前沿性、时效性、实效性的公共政策,才能促进社会发展。
公共政策与社会发展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公共政策的实施,可以引导产业的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实现社会发展。
同时,社会发展也可以从反馈机制中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趋势,会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影响。
第三章: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和特点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合作、共同参与。
主要经过问题确定、政策分析、政策设计、政策调整、政策落实和监督等阶段。
公共政策制定的特点主要包括:1. 制定公共政策需要满足法律规定和政策目标,同时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需要,以达到公平、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经过多次的改善和完善,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
3. 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有专业的研究和决策机构的支撑,需要政策制定者具备科学的分析思维和决策经验。
4. 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与社会中各方面的力量进行互动,了解社会需要和民意,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第四章:公共政策落实的难点和瓶颈公共政策的落实是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公共政策成功的关键。
南大社保考研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笔记公共政策
第五章公共政策第一节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一、政策科学的形成1、政策科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1)政策科学是以现实的政策实践、政策系统及政策过程为研究对象,主要目标(核心部分)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进公共政策制定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从而端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方向。
(2)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是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系统及政策过程,揭示其本质或规律的新学科领域。
(3)政策科学的研究方法:①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法;②既注重事实分析,又注重价值分析;③强调政策分析中理性分析方法与超理性或非理性方法的并用;④主张全球观点、未来观点和历史与比较方法等。
2、政策科学(“范式”)的特征(1)第一,它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新研究领域。
一方面,它充分利用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政策科学并不是这些学科的拼凑、堆积,二是在新的学术框架中将这些知识和方法有机的结合统一起来。
(2)第二,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体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3)第三,政策科学不仅是描述性学科,而且是规范性学科(事实与价值并重)。
(4)第四,政策科学是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甚至示意说是当代软科学的核心部分。
二、政策科学的演变1、政策科学(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学、政策研究)是二战后西方思想库和大学兴起的一个全新的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
2、美国政策学家拉斯韦尔《政策方向》一文奠定政策科学发展的基础,成为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
(注意“政策科学”与“政策分析”有区别,前者表示总的学科领域,强调它的跨学科、综合性特征;后者表示政策科学的一个分支,强调政策分析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应用性学科的特征)3、 20C 70Y政策科学范式因自身局限性而遇到难题:一是将政策科学当作一种统一的社会科学;二是确立的目标过于宏伟,短期难以突破;三是过于注重政策制定研究,而忽视政策执行和评估的研究。
政策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政策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般观点认为,公共政策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
半个多世纪以来,政策科学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步成为政治学乃至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发展迅速的世界性学科。
政策科学具有自己的学科意义,其发展对社会科学和政策实践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本讲将围绕政策科学的形成、发展和学科意义展开讨论,主要内容包括:一、公共政策科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一)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西方国家进入现代社会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发展,使得各国面临着全新的世界格局和大量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从而使得政府公共政策成为现实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这就为政策科学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求和动力。
(二)美国社会公共问题的大量出现美国之所以成为政策科学的发源地,与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一方面,战后美国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使得民众的政策诉求可以直接给政府造成重大的政治压力,从而把政府公共政策推到社会焦点的位置。
这些都直接推动了政策科学的产生。
(三)现代“脑库”的产生及作用现代思想库产生于二次大战前后,他们从事的政策研究活动日益活跃且受到重视,这不仅为政策科学的产生提供了研究者队伍,而且推动政策研究从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到实践对象逐步走向系统化,进而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
(四)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现实公共政策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这就使政策研究活动必然体现出专业性和综合性,必然要求相关学科的支持。
与政策科学联系最为紧密的有系统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其中系统科学、社会学、经济学为政策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与方法,而政治学则作为母体直接孕育了政策科学。
二、公共政策科学产生和发展的线索(一)政策科学的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哈罗德•拉斯韦尔为代表的一些行为主义政治学家,首先倡导建立政策科学,得到学术界的响应。
1951年召开的斯坦福学术会议,标志着政策科学的正式产生。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执行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指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民需求和达成国家目标以及最优化资源分配方面采取的行动和决策。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政府将决策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章将系统分析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二、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传达、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四个环节。
1.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基础。
政府或相关部门根据问题需求和政策目标,制定相应的政策方案。
这个过程需要对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制定可行的政策方案,并征求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2.政策传达:政策传达是确保政策得以顺利执行的关键环节。
政策传达需要将政策内容清晰地传达给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民众。
这个过程需要广泛宣传,加强沟通,确保政策传达到位,避免信息不对称。
3.政策实施:政策实施是将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
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4.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衡量政策执行效果的过程。
政府需要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政策评估需要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客观的数据支持,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政策调整提供参考。
三、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公共政策的执行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政策设计、机构能力、资源配置和社会环境等。
1.政策设计:政策设计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基础。
一个好的政策设计应该具备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措施和有效的监管机制,能够解决具体问题,满足公众需求,并具备可操作性。
2.机构能力:机构能力是政策执行的关键。
政府部门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确保政策能够得到顺利执行。
同时,政府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进行多元化的参与和合作。
3.资源配置:资源是政策执行的保障。
政策执行需要充足的财政、人力和物力资源支持。
政府应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确保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使用。
公共政策的学科发展课程解说
• 马克斯.韦伯
• (1)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对后行为主义时期政策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 析有显著的影响。(2)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着动机和目标两大基本因素。这 一主张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意义。(3)提出了官僚制的决策模型。 (4)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理想类型的提出为认识现实提 供了中介手段。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指导。
知识条件
公共政策学,起源亍第二次世界大战乊后的美国
• “美国具有适合公共政策 学生长的土壤。”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暴露了市场的缺陷和
失灵,“罗斯福新政”出台,体现政府政策的全面干预,但是这一趋势 却被“二战”暂时打断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社会问题日益加剧,国内外矛盾激化 (种族问题、环境问题、越战问题等)。 (3)对错误政策的抨击,造成现实的政策危机。 (4)美国社会的政策替代文化兴起,对改进政策制定系统和接受政策 替代方案的呼声高涨。 (5)行为主义方法的流行,社会科学界注重解决实际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策略、基本政策等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规
• 克劳塞维茨
•
• 马克思
•
定了根本的政策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2)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为政策研究从 注重政策结果到注重政策过程的转变指明了方向。(3)历史唯物论为我们深入的研究 各种社会现象、探索社会发展的固有规律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20世纪70年代 政策周期研究阶段
•
(1)标志:叶海卡· 德洛尔(Yehezhel Dror)发表 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 • (2)这一时期,由于社会问题增多、计算机科技日 渐广泛地运用等因素作用,在美国,公共政策研究出现了 两种倾向: • ①60年代后期70年代前期 公共政策研究的“趋前倾 向”——政策研究偏重于在政策制定中加强“政策咨询” 的趋势。 • ②70年代中期 公共政策研究的“趋后倾向”——公 共政策研究偏重于政策周期研究的趋势,考虑政策制定系 统的改进与完善。
公共管理学第五章 公共政策_OK
1.影响公共问题进入议程的因素
(2)政治领导的考虑(价值观、利益偏好、权 力斗争等)或政府对待公共问题的态度。
①扼阻:又称“反向决策”、“偏袒性决定” 。 ②放任:即不作为。
③鼓励:政府协助界定问题,鼓励把问题具体化。 ④促成:政府主动纳入政策议程,并设法解决 。
34
1.影响公共问题进入议程的因素
15
2.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巨大,这不仅在于 它是政策执行的主导机构,而且在于它在当代日益 参与政策制定的事务,行政部门可以制定某些法规 和政策,还可以使别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或政策 不起作用。
在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作为行政管理机 关享有立法权、提案权、人事权等职权,它统一领 导全国的内政、外交事务。
(3)利益团体的影响(利益团体的数量和组织 程度、能量)。一些公共问题之所以能够进入公共 政策议程,是因为各利益集团通过对公共决策部门 的影响的结果。一般而言,利益集团的力量越强 大,它要求解决的公共问题越有可能进入公共政策 议程。
35
以出租车涨价为例:
利益相关者 类型
出租车公司
出租车司机
打车族 其他受益或 受损群体
16
3.政党
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是政策主体的一种核心力量, 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执政党的政策。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政策主体的核心因素,它 在政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政治领导和向国家机关 尤其是政府部门推荐重要干部。
我国实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是国家机构的 有机组成部分。人民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在我国的 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本 立场
+
-
-
态度或假定
多年未升价,态度 坚定 怕生意锐减,态度 坚决 态度不坚定,自认 无力
第五章 政策制定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制定的内涵及原则
第二节 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序 第三节 公共政策方案的合法化 第四节 中国公共政策和科技政策制定
第一节 公共政策制定的内涵及原则
一、公共政策制定: 公共权力机关特别是政府,针对认定的公共政策问题, 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制定政策的过程。 二、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 1、社会公正原则 卡普兰提出公正等7项原则; 2、劣势者利益最大化原则 刘悦伦等提出创新等5项原则; 3、连续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陈振明提出信息完备等6项原则。 5、预测性原则 6、信息完备原则 7、紧急处理原则
3、基本公共政策目标
公平:每个人或群体应得到同样利益 效率:给定投入中的最大化产出 自由:在法律范围内人们能做他们想做的事 安全:生理、生存的最低需求
(二)确定政策目标应注意问题
1、实事求是:从实际政策问题出发,确定目标要切实可行 2、面向未来:制定目标符合未来发展需求 3、明确具体:目标中有关概念、时间、内容等有清晰界定或说明 4、系统协调:从整体考虑,同一政策目标相互协调、不能相互矛盾 5、目标规范:要体现社会利益,也体现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附录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目标和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 实尊重和保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 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 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 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公共政策与科技发展
智能化政策制定
智能决策系统能够自动化处理 数据,提供智能化政策制定方 案,提高政策制定的效率。
开放创新
科技的开放性促进了公共政策的创新。开放创 新模式让更多人参与到政策制定中,带来了更 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观点。各界智慧的集合推动 了公共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未来展望
科技进步带来新可能性
01 未来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为公共政策制定带来更多新的可能性, 政府需要不断引入新科技,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数据驱动
科技的发展为公共政策提供了更多数据支撑。数据分 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为政策制定带来全新思路和方法, 帮助政府更准确地了解社会状况和民众需求。
智能决策
提高政策建议准确性
促进政策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分析大量数 据,根据模型预测结果,为政 策制定提供更科学的建议。
智能决策系统能够帮助政府 更快速地做出决策,提高政 策制定的智能化水平。
03
● 02
第2章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确定问题与目标
公共政策制定的第一步是明确问题和设定目标。 这一过程需要充分调研、分析,确保问题准确 把握,目标明确。只有明确问题和目标,才能 有效地制定后续的行动方案和实施计划。
制定方案
资源分配
01 合理分配预算和人力资源
行动计划
02 具体细化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科技发展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创新 科技进步提供新工具
影响 改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公共政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公共政策需要借助科技发展的力量来更好地解决社会 问题。科技发展需要公共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来实现科 技成果的最大化利用。
未来展望
挑战
01 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结合
02 重要课题是如何更好地结合公共政策和科技发展
社会公共政策与科技发展
05
社会公共政策与科技发 展的案例研究
案例一
总结词
人工智能在社会公共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政策引导对于规范和促进其发展至关 重要。
详细描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社会公共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智慧医 疗、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为了规范和促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政府需要制 定相应的政策,包括制定标准、加强监管、促进数据共享等方面。
法规保障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 产权,维护公平竞争,保障科 技创新的合法权益。
人才培养与引进
通过教育、培训、人才引进等 政策,培养和吸引科技创新人
才。
科技发展对社会公共政策的挑战与机遇
就业结构调整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行业逐渐被淘汰, 新兴行业不断涌现,要求政府调整就业
政策以适应变化。
伦理道德问题
03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产学研
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政策规范科技发展秩序
制定科技法律法规
政府通过制定科技法律法规,规范科技行为,保护知识产权,维 护科技市场的公平竞争。
建立科技监管机制
政府建立科技监管机制,对科技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科技发 展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加强科技伦理审查
政府加强科技伦理审查,对涉及伦理问题的科技项目进行评估和审 查,确保科技发展符合伦理道德标准。
政策保障科技发展资源
投入科研经费
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税收优惠等 政策措施,增加对科研经费的投 入,支持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
培养科技人才
政府制定人才培养政策,加强科 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 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第五章 公共政策方法与技术
第五章公共政策科学化方法与技术内容提要:公共政策科学化方法与技术,是指在政策过程为实现决策方案优化而运用的各种智能方法与科学技术的总称,它是决策活动必须借助的手段,也是决策任务得以完成的桥梁。
决策程序的每一个步骤及其所要完成的任务,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才能有效地实现。
没有科学的公共政策方法与技术的辅助,我们无法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化。
现代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公共政策方法与技术。
一般可以根据公共政策科学化方法与技术的性质,分为定性决策方法与技术和定量决策方法与技术。
其中定性分析方法又包括价值分析、可行性分析、德尔菲法等;定量分析方法包括预测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决策树方法、模糊分析等。
本章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公共政策方法与技术,如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决策树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等。
第一节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概述公共政策大都具有经济上的效果或需要经济上的投入,这是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分析的现实基础。
考察经济效果主要依靠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是一项广泛被应用的技术,其最早的使用可追溯到1808年美国财政部长AlbertGallatin建议比较水资源相关计划的成本效益,到了20世纪,成本~效益分析仍被广泛地运用于水利相关计划。
1970—1980年代,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从水资源的研究扩展至环境保护及健康福利等,而1981年里根总统的12291号行政命令,明确要求所有新的管制都要执行成本~效益分析,使得成本~效益分析成为美国政府决策的重要工具。
20世纪末,成本~效益分析已被世界各国政府广泛运用于多项政策议题的抉择上。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是因为私人市场本身不能保证有效率地生产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但确定政府应该起作用只是第一步。
政府还应该确定,提供哪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多少。
假定政府正在考虑一个公共项目,例如修一条新的高速公路。
为了判断要不要修这条公路,政府必须比较所有使用这条公路的人的总利益和修该公路所有的成本。
公共政策时代与政策科学的发展
一、政策科学的学科发展产生了一个公共政策时代现代政策科学是战后发展起来的。
1951年,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5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6一书,这标志着政策科学的诞生。
政策科学的出现直接产生了一门用多学科方法全面研究各种社会需求和社会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公共政策学科的出现是当代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科学革命0,按照国际政治学会主席K.冯贝米的评价,公共政策学科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一次/最重大的突破0。
现代政策科学的诞生是现代学科群及其学术工具发展的结果。
经济学特别是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发展的一系列新工具是其最初的基础,随后一些与人类决策、政府管理有关的学科诸如应用社会学、决策心理学、大系统模型、组织理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为政策科学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系统分析的量化工具与政策分析的社会分析方法的结合,促使政策科学找到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可靠模型和依据。
政策科学最大限度地综合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科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的学科理论和学科方法。
首先,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工具。
政策科学充分借鉴了社会学中建立的社会指标体系方法和经济学中的经济计量模型,促进了学科的量化方法,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方法,如最优选择分析(最大纯收益方法)、最优风险分析(不确定环境下最大社会期望选择)、最优层级分析(最佳决策点选择)、最优配置分析(资源分配理论)、最优时间分析(减少时间消耗的决策系统),等等。
其次,重视理性过程和非理性过程的作用。
对心理学的行为过程分析的借用,对法学中的法律程序过程分析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政策科学的发展。
再次,交互使用历史考察和未来预期方法。
注重政策案例(历史案例和现实案例),使用社会试验和准社会实验方法,应用决策分析方法和预测分析方法,将政策规则方法和政策效果分析方法相结合,这些都使得政策科学具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③从政府机构或职业组织的伦理问题入 手分析公共责任与义务
高斯罗普:《公共部门的管理、系统与伦理学》— —职业伦理;
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手册》《行政伦理学》— —组织伦理; ……
2、关于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问题
(1)梅尔斯诺(Meltsner)和贝拉威(Bellavita) : 《政策组织》——政策管理、政策沟通、政策组织、 政策行动等四者的相互联系理论;
构成因素;
(8)对时间非常敏感,现在是过去和未来间的桥梁;
(9)对变化的过程和动态的情境十分敏感;
(10)认识到超理性过程和非理性过程的重要作用;
(11)既修正已被接受的科学原则和方法论,又将它 们扩展到已被接受的科学研究的界限之外;
(12)要成为自觉的社会科学,它寻求自己的范式、 假定和理论;
(13)为它自己在实际政策制定中的日益增加的应用 和职业化而奋斗;
(3)时下局部的问题并不是政策科学所主要关心的, 政策科学将致力于一般选择理论的研究;
(4)政策科学是某种不同于应用社会科学东西,因为 它主要关心社会中人的基本问题;
(5)关心解释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关心搜集数据并 提供对特定时期政策问题的解释; ……
2、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的六大规定性
(1)关于民主的学问; (2)哲学基础是理论实证主义; (3)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科学; (4)跨学科的一门学问; (5)政府官员与学者共同研究的学科; (6)包含“发展建构”(Developmental Construct)概念;
罗尔斯:《正义论》——用分配的正义取代传统的功 利主义伦理学;
所有的社会基本价值,包括自由 和机会,收入和财富以及自尊的 基础,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对 其中一种或所有的一种不平等分
配呵护每一个人的利益。
②从特定的伦理案例分析政策伦理或价值
布坎南:《伦理与公共政策》——从国家安全、社 会福利、堕胎、死刑等一类案例引申出伦理问题
策的政策。
5、小结
(1)德洛尔的贡献
①批判了行为主义政策研究的单一做法; ②进一步阐明了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范围问题; ③提出政策科学必须采用系统群的研究方法; ④提出 “14条范式”、 “总体政策”、“元政策” 等概念;
……
公共政策科学的核心是把政 策制定作为研究和改革的对 象。——《政策科学构想》
1.公共选择理论角度 2.新公共行政学的角度 3.有限理性决策理论角度;
……
政策学家由中 立走向合作。
三、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1、《政策研究百科全书》——那(奈)格尔; 2、《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政策》——G·A·阿尔蒙
德与小G·鲍威尔; 3、《比较的公共政策》——阿斯福特;
……
第四节 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时期
哈罗德·拉斯韦尔; 查尔斯• E •林德布洛姆 查尔斯•琼斯; 托马斯•戴伊; ……
二、拉斯韦尔的主要观点
1、拉斯韦尔的观点
(1)现代社会错综复杂,而政府的决策机制过于陈旧, 已经不能承担起进行科学决策的重任;
(2)政策科学或社会科学中的政策方向可以超越社会 科学的零碎的专门化,确立起一种全新的、统一的社 会科学;
study of public policy)——琼斯 《理解公共政策》(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戴伊 ……
四、评价
1、合理性的一面
(1)政策科学的跨学科性; (2)政策科学的民主性; (3)政策研究要同具体时间和空间结合; (4)强调政策研究中要与官员合作;
……
二、德洛尔对政策科学的发展
1.对行为主义政策研究的批判
(1)不具备严格区分个别行为的微观和宏观理论; (2)理所应当地接受所谓均衡概念; (3)回避了伦理、道德问题; (4)容易陷入完美主义的泥潭;
……
由于以往的政策科学过于强调 行为主义,而忽视了公共政策 中的管理成分,这使得政策科 学不能健康的发展,几乎陷于
2、局限性的一面
(1)过分看重自然科学的方法; (2)把方法论的发展看作唯一动力; (3)忽视伦理价值; (4)一定程度上与经济学研究相脱节; (5)强调研究政策制定,忽视其它环节;
……
这种粗鲁的公共政策学 不可能对推动社会前进, 不会对执行具体政策的 人产生任何冲击
——药师寺泰藏
五.历史意义
1.政策科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2.“政策科学运动”开端; 3.为政策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药师寺泰藏
(3)对德洛尔的评价
①形成拉斯维尔—德洛尔的政策科学研究传统; ②对于公共政策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到了关键的作
用; ……
德洛尔构建总体政策的 若干设想是公共政策学 的第二个范式,即“第 二个分水岭”
——药师寺泰藏
三、公共政策科学研究的新动向
(一)趋前倾向
1.涵义
“趋前倾向”,是指在政策研究中因强调政策咨询对
科学与伦理是 什么关系?
(2)引起对政策伦理、价值关注的事件
①越南战争(1961-1975年)的失败
系统分 析和成 本估计
渐进主义 决策模式
动态 分析
伦理 价值
②水门事件(The Wa)90年代后关于政策伦理价值的研究
①从政治哲学的立场探讨政策伦理的最一般方法
于政策制定的意义而偏重于在政策制定中加强“政 策咨询”的趋势。
2.时间: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 3.背景:社会问题增多导致政府政策工作加重 4.表现:有关公共政策的研究生教育在美国迅速发
展起来
(二)趋后倾向
1.涵义: “趋后倾向”,指公共政策研究中注重研究公共 政策的执行、评估以及终止的趋势。
2.时间:70年代中期 3.背景: 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失败 4.表现:政策科学家加强了对政策执行、评估与终
……
第二节 西方公共政策科学的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
引言:背景
(1)政策科学陷入行为科学的泥潭; (2)“后工业化社会”到来,社会问题增多; (3)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社会”计划; (4)[美]托马斯·库恩1962年发表《科学革命的结
构》; ……
一、托马斯·库恩的新科学史观
1、旧科学史观:旧理论是新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新 理论只有在批判旧理论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2)德洛尔政策理论的局限性
①创建的总体政策过于理论化;
②力图使公共政策学成为包揽一切的总科学;
③强调政策制定,忽视其它环节;
……
象走残棋一样,将拉斯 韦尔的错误一个个地加 以纠正。但是他的这张 残棋谱极其抽象,对于 那些决心学习公共政策 学的人来说,甚至连规 则本身都搞不清楚。
——药师寺泰藏
德洛尔的失败就在于: 他试图在统一的公共 政策学的旗帜下统率 其它相关学科
(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一、背景
1.传统的政策价值进一步受到挑战; 2.新的相关联学科陆续建立起来; 3.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 ……
政策科学这一时期的 两个发展方向:深化 原有主题和拓展新的
研究方向。
二、对原有的研究主题的深化
1、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问题
(1)之前政策分析中排除伦理因素的原因 ①政策分析者和决策者之间是知识与权力的交换关系; ②政策学家怕因介入道德问题而面临政治风险; ③受到行为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五章
公共政策科学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50年代初—60年代中) 二.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 三.自我批判时期(20世纪80年代) 四.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
第一节 西方公共政策科学的初创时期
(50年代初-60年代中)
一、概况
1、背景:公共政策科学刚刚诞生。 2、主要代表人物:
(1)《行政伦理学》——特里·L·库珀; (2)《伦理与公共政策》—— 布坎南; (3)《公共部门的管理、系统与伦理学》——高斯
罗普; (4)《管理公共政策》——林恩;
……
政策科学体制
第五节 中国公共政策的传统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政策谋略思想
1、以民为本、事异备变的政策思想 (1)“民为邦本、政在得民”的治国策略
“政策分析家”。
二、研究主题
(一)关于政策效率的研究 (二)关于政策学家与政治家关系的研究
(一)关于政策价值的研究
1.新公共管理角度; 2.新公共行政角度; 3.政策比较角度;
……
G·A·阿尔蒙德与小G·鲍 威尔《比较政治学:体 系、过程和政策》;阿 斯福特《比较的公共政 策》;……
(二)政策学家与政治家关系的研究
(奈)格尔(Stuant • S Nagel); ……
第三节 公共政策科学的自我批判时期
(20世纪80年代)
一、背景
1.“拉斯维尔—德洛尔的政策科学研究传统”已经形成; 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 3.新公共行政学派兴起; 4.政策分析兴起; ……
政策分析最先由林德布洛姆1958 年在《政策分析》一文中提出。 德洛尔1967年在《政策分析家: 一个政府部门中新的职业角色》 文章中提出“政策分析人员”或
……
三、主要著作
《政治科学的未来》(the future of Political Science)——拉斯维尔(1963)
《政策科学展望》(A Pre-view of Public Policy) ——拉斯维尔(1971)
《 “渐进调适”科学》 ——林德布洛姆 《公共政策导论》(A introduction to the
(14)尽管有种种的创新,但它属于科学的事实,并 为科学的传统而努力;
……
4、德洛尔的总体政策
(1)制定总体目标; (2)制定政策范围; (3)设定时间单位; (4)设定风险承受力; (5)选择渐进主义还是革新主义; (6)选择普遍性还是特殊性; (7)选择协调式还是有所侧重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