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第五章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分析
“计划色彩浓、强制色彩重”是安徽各地招商的共同点。 合肥制定了2006年的招商引资目标:总量为300亿元以上, 其中外资7亿美元,内资25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0%以 上;安庆市2006年招商引资目标也极为耀眼:110亿元内 资,1.2亿美元外资;其他地市也相继制定了具体的招商 指标,然后再把这些指标层层分解,除政法部门外,各市 直机关、各县区、各开发区都领到了招商引资任务。对招 商成果采取了有奖有罚的考核办法,招商不力的有可能官 位难保。
3、政府及社会团体与个人都主动 、 政府希望与公众要求解决的问题完全一致或基本 一致 政府希望与公众要求解决的问题完全相反或基本 相反 政府希望与公众要求解决的问题既有共同一面, 政府希望与公众要求解决的问题既有共同一面, 又有差异一面。 又有差异一面。 4、政府与社会团体、个人都不主动介入 、政府与社会团体、 理论上存在,实践中几乎没有。 理论上存在,实践中几乎没有。
政治领导 危机事件 抗议活动 传媒曝光
安德森( 安德森(《公共 决策》) 决策》 1.政治领导人 1.政治领导人 2.危机 危机/ 2.危机/引人 注目事件 3.抗议活动 3.抗议活动 4.大众传媒注 4.大众传媒注 意
科布和爱尔德( 琼斯( 科布和爱尔德(《美国政治中的 琼斯(《公共政策研 参与:确定议程的动因》) 参与:确定议程的动因》 究导论》) 究导论》 内部: 内部: 1.自然大灾难 1.自然大灾难 2.人为事件 2.人为事件 3.技术变革 3.技术变革 4.民权抗议 4.民权抗议 5.工会罢工 5.工会罢工 6.生态变化 6.生态变化 外部: 外部: 1.战争行为 1.战争行为 2.武器技术革 2.武器技术革 新 3.国际冲突 3.国际冲突 4.世界联盟变 4.世界联盟变 化 1.政治运动 1.政治运动 2.对大量人员造成 2.对大量人员造成 威胁的事件 3.大规模的宣传 3.大规模的宣传 4.个人的努力 4.个人的努力 5.先前政策的应用 5.先前政策的应用
第五章政策制定
举例:收入分配改革刻不容缓
中国已成全球贫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数据表明, 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5:1扩大到目前的 接近1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8年的2.52:1,扩 大到2011年的3.13:1;全国收入最高的10%群体和收 入最低的10%群体的收入差距,已经从1988年的7.3倍上 升到目前的23倍;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在1990年就已经达 到0.445,接近国际上公认的0.45警戒线,农村居民基尼 系数2011年达到0.3949,逼近0.4的警戒线。
在这一过程中,非正式群体的情绪、大众传播媒介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
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已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 他们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 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政府议程的项目有新旧之分: 旧项目是指以常规形式出现的项目,如增加工资、财政拨
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事项。 新项目是指因特定情况或事件引起的项目,如罢工、外交
2.象征性议程
象征性议题注重的是价值而不是资源,牵动的是社会共同 体的共同意识;
实质性议程和象征性形成互补关系: ——有时,政府因为某项实质性议程所提出的议题该如何
去做并不明确时,采取象征性的回应态度; ——有时,象征性议程所提出的问题,最终又会引起政府
采取实质性的议程来解决;
六、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
(二)结构性社会问题
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 社会现象,如就业、人口、贫困、腐败。
第二节 政策问题的确认
一、问题确认
政策问题的确认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察觉、界定和描述的过程。 (感性→理性的认知)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第五章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一、概念题1.政策制定过程(对外经贸大学2009年研)答:政策制定过程是指政策决策者根据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使其转化为政策规范的过程。
政策制定系统担负着政策制定的任务,改进政策制定系统是提高政策质量的关键。
政策制定必须遵循科学的程序和运用科学的方法,以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目标,二是方案。
政策目标是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政策方案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具体途径。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确定政策目标是前提,拟定政策方案是基础,选择优化方案是关键。
公共政策制定作为一个动态过程,一般包括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论证评估方案、抉择方案等几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环节。
政策制定过程可分为:①广义上的公共政策过程,从政策问题的确认开始,一直到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为止。
站在宏观角度,关注从问题确认到政策终结这样一个完整的政策周期。
②狭义上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是指从确立政策目标到抉择政策方案的过程。
站在微观角度,研究从确立政策目标到决策政策方案的微观过程。
2.孔多塞悖论(厦大2013年研)答:投票循环或投票悖论是指在采用过半数规则时,投票过程的次序至关重要,不同的次序会产生不同的选择结果,各种政策方案,都有可能被通过的现象。
包括:①孔多塞悖论,是指在只存在两个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是有效的;而当面对三个或更多个的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便会显得不那么有效,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现象。
即在多数票规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而是在各种选择中循环。
②阿罗悖论,又称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不可能存在一种社会选择机制,能够使个人偏好通过多数票规则转换为成社会偏好。
3.方案规划(首都经贸大学2007年研)相关试题:政策规划(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政策方案规划是指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及问题剖析-文档资料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及问题剖析一、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概述公共政策制定,是“指针对某个政策问题提出、论证并抉择解决方案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目标确立、方案设计、方案评估和论证、方案抉择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环节。
”这几个环节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动态变化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作为确立了公共政策议程之后进入问题解决阶段的首要环节,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多环节的动态过程,具有动态性、指向性、系统性、前瞻性等特征。
同时,公共政策制定还是一项严肃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不同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为了确保政策制定过程的顺畅,从宏观层次上必须遵循从国情出发、整体效益和系统原则、社会公正及利益补偿、审时度势等一系列基本的原则。
而在政策制定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即从微观层次上还应遵循信息原则、预测性原则、兼听原则等。
西蒙的在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中指出,决策不仅仅是最后时刻的事情,它包括整个决策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即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审查活动。
在实际的决策活动中,各个阶段是相互交织的,制定某一特定决策的每一个阶段,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决策制定过程,即“大圈套小圈,小圈之中还有圈”。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包含三大系统,分别是:组织、领导整个决策活动并最终抉择方案的决策中枢系统;收集、处理信息并提供决策依据的决策信息系统;提供咨询服务并设计备选方案的决策咨询系统。
这三大系统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分工不同、使命各异,只有各司其职、各行其责,相互支持和互补,才能确保公共政策不失真、不片面。
二、公共政策问题剖析在本人看来,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往往会忽略基本的流程化、科学化和民主化要求。
事实上,这三大要求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决策流程不仅体现着民主化的原则要求,同时也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
(一)流程化:隐形的政策制定环节正如前文所述,科学的政策制定需要经历一定的逻辑流程:主要的环节比如说政策问题、政策议程、政策分析、政策选择、政策决定、政策宣示、政策执行以及政策修正等。
2013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考研状元笔记.doc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笔记——育明教育考研咨询师整理汇编·五年积淀第五章 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即决策分析)政策方案的制定过程就是设计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并从中做出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基础是科学完善的决策体制,然后根据一定的原则,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完成。
所以我们先要研究“公共决策体制”第一节:公共决策体制1. 定义:简单地说,要实现政策的目标,决策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基于各自的权力与责任,进行互动与合作的集体行为,这就是公共决策体制的概念。
或者说,公共决策体制是决策权力与责任在决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配置格局和责任分担模式,是多元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活动程序。
2. 构成:决断子系统;咨询子系统;信息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决断子系统1. 决策体制的核心,由决策首脑机关及其领导者组成,对决策负责。
其完善应着力于两个方面:对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正确认识和决策者素质的提高2. 行政首长负责制:决策权力归一,责任明确,效率较高,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首长做出决定,但不意味着家长式领导,要注意加强监督,防范权力滥用3. 决策者素质的提高咨询子系统1. 思想库,智囊团,由专家组成的专门从事开发智力,协助中枢系统进行科学决策的辅助性机构,提供政策信息,科学知识和备选方案。
现代决策离不开咨询系统的原因是:2. 现代社会分工精细,领导者无法搜集庞大的信息;复杂多元的政策目标,需要各行业的知识;瞬息万变的政策环境;现代政府机关的编制有限,人才有限信息子系统1. 公共决策的过程是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利用的过程,对信息的掌握和处理程度直接关系到决策成败2. 我国决策信息系统的建立要做到三点:建立和健全信息网络组织;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实现新手段。
公共政策学 5
第一节 公共问题概述
一、公共问题的概念 公共问题具有二个基本特征:
第一,公共问题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第二,公共问题具有影响的非排他不可分性。 公共问题的概念: 公共问题是指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 影响,具有影响的非排他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 切相关那些公共性社会问题。
二、 公共问题的类型
(一)政策合法化的途径 1.公众参与 2.建立听证制度 3.建立行政程序制度 4.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5.建立协商谈判制度 6.建立民意调查制度
(二)政策合法化的类型 1.政策合法化类型的通常划分方法 2.政策合法化按其主体划分
第五节 中国公共政策的制定
一、“有组织无政府”的理性模式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中 国公共政策的制定模式为“有组织无政府”的理性模 式。表现在: 1.政策制定以政治理想主义为价值取向。 2.政策制定的主体不仅只是官方的政策制定主体。 3.决策权力的结构除了集权制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 自身的独特之处。 4.改革开放前,公共政策制定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政治 领袖的言论。
在博弈论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策略”。它所对 应的是这样一种理性决策的情境,即在考虑了对手所有的可 能性选择之后,设计—组行动并使之达到最优的结果。博弈 论者借用了这样一个词“最小最大化”来阐述理性策略的实 质性内涵,对博弈的参与其而言,无论对手怎样去做,自己 的选择都将使自己最大的损失最小化或最小的收益最大化。
四、 系统决策
系统决策模式借助了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般系统论思想。美国学者戴 维·伊斯顿1957年提出、阐述和完善了政治系统分析理论。这一分析 理论适用于全部政治生活,当它被应用于公共政策学时就被称作决策 的政治系统模式(Political System Model)。
第五章公共政策方案制定分析
听证步骤
改进公共政策过程模式
问题确认 议程设定
确定目标 方案选择 方案贯彻 过程监控
政策规划 政策决策 政策执行 政策评估
行
动 政策窗口
主
体
之 间
政策网络
以
及
与 政策混序
制
度
之 政策工具 间
的
矛 政策学习
盾
小结——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自下而上?
政策结果
福利 健康 教育 国防 贸易
移民 法律实施
没有及时发现问题
数据不足或数据过多
拖延
管理者不能胜任
没有认识到情况的变化 决策时犹豫不决
内部纷争
参与者过多
缺乏积极性
对决策重视不够
缺乏紧迫性
忙于处理日常其他事物
缺乏分权
存在决策制定的瓶颈
● 对不明情况具有高度的包容力; ● 具有按轻重缓急顺序处理事务的意识; ● 能容纳不同意见; ● 总能与他人在决策上达成一致; ● 避免循规蹈矩; ● 永远保持活力; ● 无论条件好坏均应付自如; ● 现实地对待成本和困难; ● 避免决策的误区。
第五章公共政策方案制定分 析
主要内容
● 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 公共决策的择案规则 ● 政策方案规划的综合分析 ● 的合法化
一、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 政策决策体制的概念
● 决策体制是决策权力分配和决策全过程的程序 、规则、方式等的总称。其主要的构成因素有 :
(1)决策权力 (2)决策程序 (3)决策规则 和方式
根据公共决策权力的实际运作,决策权力可以分为正式的决策 权力和非正式的决策权力,或者说是权威的决策权力和非权威 的决策权力。
决策权力的分配
1.权力行驶常见手段:说服、威胁、交换、施 用权威。
第五章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与选择
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抉择
一、公共政策抉择的含义
•公共政策的抉择,就是由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根据 政策规划建议和要考量的相关事项,按照一定的决 策制度和程序规定,对解决有关政策问题的行动方 案做出决定性选择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抉择实际上就是将有关政策加以合法化 采纳的过程。
二、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
• 1.国家元首
•(二)可行性评估 •(1)技术可行性,主要衡量政策或规划的具体产出 是否达能达到预期目的。 •(2)经济与财政可能性,主要关心政策规划的成本 大小、产出的收益多少。 •(3)政治可行性,主要考量政策规划对相关权力或 利益集团的影响来衡量政策或规划的成效。 •(4)行政可操作性,主要关注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特 别是行政环境中实施某项政策规划的可能性,如人 员配备是否到位等。
三、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
• • • • • 1.实事求是 2.面向未来 3.系统协调 4.明确具体 5.伦理考量
第二节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一、政策规划的含义与特征 •1.政策规划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 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 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2.政策规划的特征 •(1)从政策规划的主体来说,多元化和政府主导并 存。 •(2)从时间进程上来看,政策规划主要存在于政策 目标的确定与政策抉择之间。
二、政策规划的主体
公共管理学第五章 公共政策_OK
5.思想库
思想库在公共决策中的主要作用是: 第一,提供政策建议,充当咨询参谋机构。 第二,提供学术思想,充当认识机构。 第三,提供政策结果信息,充当评估机构,即注重评估 政府的各种政策和计划,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社会医师”作 用。 第四,向政府机构输送官员和专家,充当人才交流、储 备机构。 第五,制造舆论,传播观点,充当宣传机构。
2005年11月14日早晨5时40分,沁源县第二中学组 织全校初二、初三13个班的900多名学生来到汾屯公路 上跑操,学生们跑到汾屯公路118公里+206米处,在公 路上调头返回。前面12个班都调头返回去了,尾随其后 的初三121班转弯时,一辆车号为晋D13513的东风带挂 大货车突然碾压过来,在一片惊呼和惨叫声中,学生们 纷纷倒地。东风带挂车“扫”倒一大片学生后,撞断路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去影响或 制约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这些途径主要有:一是以 国家主人或主权者的身份,对某些重大政策问题直接行使权 利;二是利用间接或代议的方式,选出自己的代表去参与公 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三是使用各种威胁性的方式去反对某 些政策,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些政策,或表达制定新政策 的要求,追使政府将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四是通过参加利益 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去影响政策,或通过制造舆论或游说 的方式去影响政府决策;五是对政府通过并实施的政策采取 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以此影响政策结果等。
一、公共政策主体 二、公共政策过程
12
一、公共政策主体
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 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政策主体的构成因素一般都包括立法机关、行政 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想库、大众 传媒和公民(选民)等。
13
公共政策制定的决策分析与实践
公共政策制定的决策分析与实践章节一:引言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实现特定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和指令,涉及到政府的实际操作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经过专业性的决策分析和实践,以确保成果和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就公共政策制定的决策分析与实践进行探讨。
章节二:公共政策制定的决策分析制定公共政策的决策分析是指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前,对政策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研究,确定政策目标和策略,选择最适宜的政策方案,以及对政策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其中,核心的方法包括:1. 制定政策目标:政策目标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步骤。
政策目标的设定应该明确、具体、可量化,并符合政策制定的实际需求。
此外,政策目标还应该与政府和社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
2. 政策分析:政策分析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工具对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实施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政策分析需要关注政策的成本、效益、风险和影响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的政策方案和措施。
3. 选择政策方案:选择政策方案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环节。
政策制定者需要将各种政策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选择最优的方案,并设计相关政策实施计划和程序,确保政策顺利实施。
4. 政策监督和评估:政策监督和评估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后期核心环节。
政策制定者应该跟踪政策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政策监督和评估的结果将有助于政策改进和提高。
章节三:公共政策实践公共政策实践是指政策制定者将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转化为具体的政策行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过程。
公共政策实践涉及到政府机构、社会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各种力量的协调和合作,需要政策制定者具备良好的领导和统筹能力。
公共政策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1. 政策宣传和推广:邀请媒体、社会团体和知名专家,通过宣传和推广的方式,让公众了解到政策的意义、重要性及政策实施的进展。
2. 政策制定和实施:根据政策方案和计划,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重点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框架1、公共政策的含义(记住):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的本质:更好的维护好、落实好国家意志,而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并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手段、方法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3、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掌握):(1)常态社会下的公共政策的功能:(2)转型社会中公共政策的特殊功能:①稳定功能②公平正义功能③社会革新功能4、公共政策的类型(掌握):(1)按层次划分:①元政策:即具有价值规范功能,突出宪法的政策总称;②基本政策:通常是高层次的、大型的、长远的、带有战略性、主导性的政策方案,即基本国策。
特征有:1)权威性 2)广泛性 3)稳定性 4)系统性③具体政策:实现基本政策的手段或具体规定。
(2)按政策具体功能划分:分配型政策(如交通政策)、再分配性政策(如福利政策)、规制型政策(如刑事政策)(3)按所调整的社会内容划分: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外交政策、民族政策等(4)按内容性质划分: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5、公共政策分析的三种模式及特征(了解):(1)麦卡尔—韦伯分析模式(内容和过程分析模式)1)政策分析主要包括政策的内容和政策过程两个方面;2) 政策分析的常见形式:规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3)包括四种不同的类型分析:A. 政策内容的规范性分析 B.政策内容的描述性分析C. 政策过程的规范性分析D.政策过程的描述性分析(2)沃尔夫的分析模式认为政策分析通常有如下程序:1)收集信息和资料 2)分析信息和资料之间的关系 3)建立各种分析模型4)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 5)根据实际选择相对最优方案(3)邓恩的分析模式(信息转换的过程)1)主要是从政策信息转换的过程来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2)政策分析就是要解决:事实、价值、规范三个核心问题。
由此导出三种分析方法:经验分析法、评价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
(完整word版)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考试内容第一章导论一、试论述公共政策的本质P10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2、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3、利益分配的基础及其动态性;4、增进社会利益;5、公共政策的本质。
二、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核心要素?P6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表现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每一既定的社会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构成的.”三、如何理解“社会利益”的内涵?1、社会利益是指不特定的社会成员所享有的利益.社会利益所包括的范围是非常宽泛的,它既可能是经济利益,也可能是包括教育、卫生、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利益.2、社会利益本身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概念,具有不可穷尽性,也就是说社会利益类型繁多,常常与国家政策和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四、如何理解公正政策的调控功能?P151、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为重要的是物质利益关系。
3、政策发挥调控作用的出发点:必须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方面,起到巨大的政治作用。
4、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有直接和间接的两种形式.对中央政策而言,那些宏观调控政策都直接起到了调控作用;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间接调控作用。
5、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还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同时也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五、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利益分配功能?P161、政策所起到的利益分配作用:为减少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摩擦,需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用政策来调整现实的利益关系。
一旦某项政策付诸实践,必然是一部分人获得利益,另一部分人未获得利益;或者是一部分人获得较多的利益,另一部分人非但未获利益,甚至失去原有的利益。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影响分析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影响分析公共政策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涉及到政府的行为和决策,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公众需求和实现国家目标。
然而,公共政策的制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它需要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在实践中进行广泛的协商和决策,同时还必须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公共政策的制定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政府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等手段来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和现状,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教育政策领域,政府可能会对教育质量、资源配置和学生表现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便确定是否需要改革教育政策,以及如何改革。
这种政策分析的过程需要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以确保最终的决策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其次,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反馈。
政府需要与学者、专家、利益集团和公众进行广泛的讨论和沟通,以确定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这种公众参与的过程有助于政府更好地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并将其纳入政策制定的考量范围之内。
例如,环保政策的制定就需要考虑到环保组织、企业和公众的立场和要求,以制定出既能保护环境又不过分影响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另外,公共政策的制定还需考虑各种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和反馈。
政策会对不同的群体和行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政府需要在决策过程中兼顾各方利益,确保政策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在税收政策制定中,政府需要平衡企业的利润和消费者的负担,同时还需要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因素,以制定出公众满意的税收政策。
公共政策的影响分析也是制定的重要环节。
政府需要在政策实施之前,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以便及时调整和修正政策。
评估政策的影响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并对不同群体和区域的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建设大型基础设施时,政府需要评估其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政策方向。
总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影响分析需要政府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
公共政策制定-幻灯片
我国已经成为“未富先老”国家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 口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人 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按照国际通 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开始进入老年型。 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我国60岁以上人口还将继续以 年均约3.2%的较快速度增长。另外,有关专家预计, 到21世纪中叶,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约占人 口比重的26.53%。
一般,评估人员应该有领导者、专家和公 众三个部分组成。
评估选优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多个方案进 行筛选,其最终结果是决断出一个方案。
政策方案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 定量评估两种方法。
定性评估:主要是指对方案的重要性做出 评价
定量评估:主要是指从数量关系上进行度 量。如边际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
第五章 公共政策制定
教学目的和要求
政策制定是政策周期的第一个阶段。了解 政策制定。着重掌握拟定政策方案及作出 政策决定等内容。
第一节 公共政策问题分析
一、政策方案的含义
所谓政策方案是指针对未来、能付诸行动 以解决政策问题的计划、方法或对策。
1、政策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政策问题 2、政策方案以文字为载体,往往表现为一
这份报告还建议,中国应建立起统一的老年 人贫困保障平台,并配合以基金累积制养老 金系统。随着个人养老基金资金的不断充实, 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也会不断扩大,其流动 性也会不断提高。专业的基金管理将提高可 靠性、透明度和长期回报。
将深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35年前,中国儿童人口与老年人的比例 是6:1,而往后的35年,老年人口将是儿童 人口的两倍。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以惊人 的速度转型。到本世纪30年代,中国将成 为比美国更年老的国家。
第五章 公共政策方案制定分析
3.评估的系统内容
(1)评估的内容: 价值性评估分析。 可行性评估分析。 效应性评估分析。 协调性评估分析。 风险性评估分析。
(2)优化评估的方法:
经验分析 抽象分析 比较分析 效益分析 风险分析 成本分析 综合分析
4.评估的程序
(1)确定目标。 (2)设计指标。 (3)方案的对比分析。 (4)对政策方案进行评估。 (5)根据综合评估结果,进行排 序。
3.时间序列分析 (1)趋势曲线外推。 (2)突变方法。
4.马尔可夫模型分析
2.公共政策制定的特征
(1)具有目的性。 (2)具有特定的内容。 (3)具有前瞻性。 (4)具有系统性。
二、政策制定的原则
1.社会公正原则 2.连续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预测原则 5.信息完备原则
三、公共政策制定的误区
1.理念上的误区 2.问题的变迁导致政策制定失败 3.政策的不可行 4.政策制定中的交易行为
公民的支持和理解。 4.利益集团
基本的政治力量,在制订过程中 起着主导的作用。 5.政党
特别是执政党是政策制定的核心 力量。
第二节 公共政策方案制定的 程序
一、公共政策目标的确定 为保证政策目标的正确性,必须
达到的要求: 1.目标的具体性 2.目标的可行性 3.目标的协调性 4.目标的规范性
二、公共政策方案设计
1.政策方案轮廓设计 轮廓勾画:方案设计的第一步。 包括行动原则、指导方针、基本措施、政
策的发展阶段等内容。 2.细节设计
按照所构想的方案轮廓,将政策方案具体 化,确定实现政策目标的具体途径、措施和手 段。包括政策界限的规定和相关机构的设立、 人员的配备和物资经费的保证等。
三、公共政策方案评估
1.定义 2.注意的基点问题 (1)目标统一。 (2)实事求是。 (3)发扬民主。 (4)评估每一个方案是否可行。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政策分析与评估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政策分析与评估第一章:引言公共政策制定是政府与社会相互合作的过程,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效益。
制定公共政策需要经过一系列过程,政策分析与评估是其中重要的步骤。
政策分析与评估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对政策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与分析,以确保政策形成后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本文将重点探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政策分析与评估。
第二章:政策分析政策分析是在制定公共政策前,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调查、分析,以便对该问题做出产生影响的政策选择。
在进行政策分析时,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问题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背景情况等等。
政策分析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考虑政策实施的效果、成本以及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政策分析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问题定义:在分析问题时,需要先明确问题的定义,包括问题的性质、影响范围、时空特征等。
2.问题分析:对问题进行分析,需要考虑问题的原因、规律、发展趋势等,以便更加全面地理解问题。
3.数据搜集:搜集与该问题相关的数据,包括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学术研究数据等等,以便对问题进行准确的评估。
4.政策选择:基于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选择,并进行风险把控,防止政策失败的风险。
5.实施评估:对政策实施过程进行监测与评估,确保政策实施成效的发挥。
第三章: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在公共政策实施后,对政策效果以及影响的定量、定性分析过程。
政策评估是政府了解政策成效的重要途径。
政策评估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评估目标:明确政策的目标,包括政策背景、目的、影响范围、目标期限等,以便进行效果评估。
2.影响评估:对政策进行影响评估,包括政策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便新的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3.过程评估: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评估,包括效率、资源使用效率等方面,以便制定符合社会和经济高效的政策。
4.风险评估: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降低政策实施成功的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第五章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思考:
1.谈谈你对听证制度的看法。
2.案例反映了我国听证制度存哪些问题?
3.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7
三、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程序
政策问题确认 政策议程设定
制定政策目标
设计政策方案 论证评估方案 抉择政策方案
政 策 过 程
制定公共政策
政策合法化
公共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评估 公共政策终结
28
价值因素
政治因素
多目标间的冲突
公共政策分析
案例:医改方案的制定过程
由国家发改委以及南方16省区市主管副省(市)长
等参加的医改座谈会上,提供给与会者讨论的医 改方案文本主要融合了九份专家意见稿的内容, 包括一个总体目标、四个主要原则和八大改革方 向。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建立一个覆盖中国城乡 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四大原则即 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医院管理、基本医疗服务 等。八大改革方向包括医疗管理、运营、投资、 监管体系、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
13
3.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
美国学者卡普兰:
(1)公正无偏原则 (2)个人受益原则 (3)劣势者利益最大化原则 (4)分配普遍原则 (5)持续进行原则 (6)人民自主原则 (7)紧急处理原则
14
3.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
公共政策学者史塔林:
(1)集中性 (2)清晰性 (3)变迁性
导小组在整合了各类意见的基础上,于2009年3月
公共政策分析
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程序
制 定 政 策 目 标
设 计 政 策 方 案 论 证 评 估 方 案 抉 择 政 策 方 案
公共政策分析
(一)政策目标的确定
公共政策制定方案
公共政策制定方案
现代社会,公共政策是政府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政府实现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助于社会发展和促进公共利益。
因此,公共政策制定方案对政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政策制定方案的制定,需要从政策分析、政策设计、政策实施等方面全面考虑,以便创造出一个高效的政策体系,可以有效实现政策理念。
首先,在政策分析方面,需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的政治、社会、经济等环境,以及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同时,还要考虑政策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以确保政策能够有效实施。
其次,针对政策分析结果,要进行政策设计,以确定政策的目标、原则、措施、时序等。
在政策设计中,要认真考虑政策措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以及政策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最后,在政策实施方面,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政策实施计划,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有效的政策实施计划,不仅要考虑资源配置,还要考虑政策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如何应对风险。
总之,制定公共政策需要全面系统地考虑政策的可行性、效果、影响以及实施策略等问题,以确保政策的成功实施。
同时,还要不断改进政策的实施计划,以调整政策的方向,使政策更加科学有效。
最后,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涉及各方利益,需要通过充分的公众参与来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公共政策制定中应当更加重视公众参与,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议、三 权分立制 合议、三 权分立制
同上
瑞士等
类型 人民代表大 会制
法西斯制
最高决策权 最高决策者 主要存在时 归属 (集体/个人) 期 人民 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集 体)
政党领袖、 国家元首 (个人)
主要存在地 点 中国
主要决策方 式 合议、民主 集中制
● 集权制是指决策权集中于上级政策机关,上级机关包 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机关必须依上级指令行事的 决策体制,没有或少有自主权。 ● 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机关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 策权,上级机关无权干预下级机关决策活动的决策体 制 9
类型
最高决策权 最高决策者 主要存在时 主要存在地 主要决策方 归属 期 点 法 (集体/个 人) 全体会议 (集体) 原始社会时 各原始氏族 期,现代 部落,古埃 及等 合议
独裁
现代
法西斯国家
20世纪20— 40年代
意大利法西 斯国家、德 国法西斯国 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军人独裁制
神或君主或 人民,实际 上是独裁者 个人
军队首领 (集体或个 人)
自古至今
各军人专政 国家
独裁
现代国家的公共决策体制
(一)议会制度 议会制度是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彻底推翻 了封建主义统治之后所建立的政治制度,现代西方 发达国家在政体上普遍推行议会制。西方国家议会 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系统三权 分立,相互制衡。
原始民主制 氏族等原始 组织全体成 员 神权制 神
僧侣、宗教 古代、现代 现代海湾伊 领袖(个人) 斯兰教国家 (如伊朗)
独裁
君权制
神或专制君 由宗教或传 古代、近现 中国封建王 主 代 统产生的皇 权国家,现 帝(个人) 代君主国家 (如沙特)
独裁
类型
最高决策 权归属
第五章 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LOGO
1
主要内容
● 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 公共决策的择案规则 ● 政策方案规划的综合分析 ●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一、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 政策决策体制的概念
● 决策体制是决策权力分配和决策全过程的程序 、规则、方式等的总称。其主要的构成因素有 : (1)决策权力 (2)决策程序 (3)决策规则 和方式 ● 决策主体:包括核心主体、准公共决策主体(所有非政府的公共组
● 在独裁专制下的公共决策过程中,独裁者的意愿完全 取代了社会民众的意愿,划是通过极端的宣传教育手 段,甚至恐怖主义手段将独裁者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强 行灌输给国民。因此,独裁专制下的公共决策过程相 对来说比较简单。
社会民众意愿
议员 联邦议会 从议员中选举产生
提交
政府渠道 联邦委员会
形成决议
交付
讨论表决通过
形成最终决策 执行议会决策
(二)独裁制
● 独裁制是指最高统治者个人独揽国家最高权力,并实 行专制统治的政治体制。这一政体从古到今一直存在。 独裁专制就泛指国家统治者对人民行使的绝对权力, 以及以这种权力形式为主导的国家政治体制。
织,即第三部门)和社会公众。
● 决策权力: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对他人的控 制力、制约力和影响力。
3
决策权力
1.决策权力及其种类
决策权力则是指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对他人的控制力、制约 力和影响力。
决策者控制自己决策权力的常见手段是:说服;威胁;交换;施用权威。 利益影响着公共权力的各个层次,在决策权力中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 公共决策权力的产生和维护以利益关系为基础;其次,公共决策权力的运 行实质上就是各种利益相互博弈的过程;最后,公共决策权力体制因利益 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 决断子系统 ● 咨询子系统 ● 信息子系统 ● 监控子系统 ● 执行子系统
8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一)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 首长制又称一长制或独任制,其特点是最高决策责任 和权力赋予一个承担者,归其独掌。 ● 委员会制又称会议制,其特点是最高决策权由两人以 上的委员会议集体执掌。 (二)集权制和分权制
最高决策 者(集体/ 个人)
主要存在 时期
近代、现 代
主要存在 地点
美国等
主要决策 方式
合议、三 权分立制
总统—— 议会制
名义上是 议会(集 “人民”, 体)总统 (个人) 实际上是 资产阶级 统治
内阁—— 议会制 委员会— —议会制
同上
议会(集 体) 议会(集 体)
近代、现 代 近代、现 代
英国等
1、总统-议会制(以美国最为典型)
2、内阁-议会制(英国) 3、委员会-议会制(主要是瑞士联邦)
总统议会制度下公共决策过程
社会民众意愿
所选议员 表决通过 院外集团
立法系统
总统、州长行政命令
司法系统 公共决策
行政系统
委员会制度下的公共决策过程
根据公共决策权力的实际运作,决策权力可以分为正式的决策 权力和非正式的决策权力,或者说是权威的决策权力和非权威 的决策权力。
决策权力的分配
1.权力行驶常见手段:说服、威胁、交换、施 用权威。 2.利益与决策权力: 公共决策权力以利益为基础 公共决策权力运行 利益博弈 公共决策权力体制因利益关系而改变
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
1.纵向结构
各级决策组织之间构成领导与被领导的主从关系,这个排 列组合方式即为决策体制的纵向结构。在纵向结构中,层级越 高,决策权限越大,决策的法律效力也就越大。 呈尖型形态的纵向结构: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其权力集 中,控制有力,便于决策的统一执行,但不利于发挥下级决策 组织的创造性。 呈扁型形态的纵向结构: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其便于下 级决策组织因地制宜,发挥创造性,但是由于分权过大,可能 导致政令不行,削弱最高决策的权威性。
2.横向结构
同级政策组织之间,构成平等合作与协商关 系,这种排列组合方式即为决策体制的横向结构。 横向结构中的决策组织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 的隶属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横向结构 设置有利于决策的全面化、科学化,但同时也可能 因各决策组织之间相互配合失调而出现决策混乱、 互相扯皮。
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