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公共政策方案选择的主要标准

合集下载

2012年《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2012年《公共政策》复习资料

“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是由美国的林德布洛姆于1956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首先提出的.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政策链是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政策一般是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无结构访谈法又称深度访谈法,是一种非标准化\非格式化的政策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实地观察法是在自然环境下对当时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观看\倾听和感受的一种政策研究手段.非参与观察法也称局外观察,它不要求研究者直接进入被研究者的日常活动,观察者通常作为旁观者了解事情的发展动态.参与观察法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个案分析也叫个案研究或案例研究,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西蒙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管理就是决策”. 1951年,美国的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被誉为”政策科学的开山之作”\”公共政策学的经典著作”,被人们认做公共政策诞生的标志.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公共政策学的发源地是美国.侧重于政策方案,拉斯韦尔和卡普兰对公共政策的定义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侧重于政策结果,伊斯顿于1951年出版的《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把公共政策界定为”对一个社会进行的权威性价值分配”. 谋求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元政策或者叫做总政策(总路线\总方针),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它是关于政策的政策.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就是基本政策.又被称做基本国策\方针性政策\纲领性政策\根本政策.战略就是政策主体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阶段上所要达到的主导全局的根本目标以及为目标实现所作的资源配置和行动步骤的设想,即邓小平经常讲到的”大政策”.战略也被称做”宏观决策”.策略是政策主体对某一特定形势制定的具体的行动路线.战术在军事上被诠释为”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对于公共政策来说,战术的含义是:为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解决某一局部问题的行动方案.政治政策包括民权政策\外交政策\国防政策\国家安全政策\公共安全政策\人力资源政策\阶级政策\民族政策\政党政策等.经济政策包括产权与经营权政策\农业政策\企业政策\交通政策\能源政策\基础建设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预算政策\福利政策\贸易政策\房地产政策\住宅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社会政策包括劳动政策\医疗卫生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救助(社会救济)政策\弱势群体优惠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宗教政策\移民政策等.程序性政策和非程序性政策是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为标准所做的类型划分.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是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所做的类型划分.物质性(或实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或象征性)政策是安德森以政策效果为标准划分.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确定型政策.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政体可以划分六种类型:以中国为代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以美国为代表的总统制,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制,以法国为代表的半总统\半议会制,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超级总统制,以瑞士为代表的委员会制.立法决策是以上六种政治体制中公共政策共有的一种形式.立法权是美国国会的首要权力.国家结构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正式的\稳定的关系.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或者说要使政策对象不发生政策主体不愿见的行为,就须使政策对政策对象的行为具有管制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社会资源的配置,指的是政策主体为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调配与组合.社会价值的分配,指的是作为政策成本的社会资源投入后,随着政策目标的实现而获取的政策收益在不同的社会群体间的分布.政策分配和调整利益关系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的政策如社会分配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二是间接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和调整的政策如现在很多国家制定和实施的推动高新科技发展的各种政策.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政治性是公共政策的灵魂.政策系统是三大子系统即主体系统\支持系统\反馈系统构成的巨系统.公共政策主体是相对于政策客体而言的.它是指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监控的行为者.直接主体包括国家的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某些政治体制内的政党和军队领导人.间接主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次国家政策行为者,如地方政府\政党\利益集团(压力集团)\非政府组织\公共舆论\社会政治运动\公民等.第二类是跨国政策行为者,如跨国公司\多国公司\欧洲联盟\美洲国家组织\阿拉伯联盟\非洲统一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第三类是全球性政策行为者,包括全球性政府间组织,如联合国\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信息传播系统是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政策咨询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或”外脑”,通常由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咨询活动构成.政策监控系统的任务是保证政策系统的良性运行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减少决策失误,避免政策执行中发生变形.政策评估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为政策的优劣\存废以及政策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事实和价值依据.政策系统的核心是公共权力.所谓公共权力就是基于特定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同意或授权,为支配\管理\调控该政治共同体内部和对外的公共事务,而物化于法定公共组织及其各组成部分的职权关系中的一种公共权威力量.法国是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英国则是地方分权型单一制的典1型.在现实中,联邦制既可能是真实的联邦制如美国\加拿大\德国等,也可能是象征性的联邦制,如巴西\墨西哥等.决定公共政策质量的关键性要素是政府能力.首长制也称”一长制”\”独任制”,即最高决策权为某人所独掌,并由其承担全部决策责任的组织体制.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会议制”,即最高决策权配置给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委员会,政策方案的最终择定由委员会集体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分权制,即各级决策机关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上级机关无权干预下级机关的决策活动.在我国,民主集中制是公共决策的基本规则.从国家最高决策权来说,美国的公共决策体制属于典型的总统制;英国的公共决策体制属于议会制;.俄罗斯被认为是实行超级总统制的典型国家;半总统半议会制又称双首长制,这种公共决策体制同时兼具总统制和议会这两种体制的特点,首创而且至今仍在实行这一体制的是法国;国家最高决策权的行使采取委员会制的是瑞士;当代中国实行的公共决策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近代以来,在欧洲和拉丁美洲很多国家,都曾出现过军人独裁制.20世纪后半期,在一系列刚获得独立的亚非国家里,军人独裁制度一度十分流行.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他遵循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优方案,使用最佳\最适当的手段,达到最大值的政策结果.西蒙提出了决策者有限理性命题.渐进主义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规范最适模型.埃齐奥尼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混合扫描模型.贝塔朗菲提出了政治系统模型,政治系统模型是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并且最具有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机构—制度模型是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美国政治学研究者莱瑟姆从集团理论这一视角去分析政府在政策形成中的作用,形成了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精英决策模型提示了现代民主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与实际的政治过程和政策过程中总是由直接掌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公共决策的现代化首先是决策过程的理性化,公共决策过程是一个”公共选择”过程.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或公共问题.政府部门是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采取游说\宣传\捐款等方式,争取政府将它们提出的公共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并采纳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建议,或者通过各种手段阻止对自己利益产生损害的政策.利益型政策网络通常由与某一政策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机构及其代表人士构成,它会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但它本身又常常不是固化的利益集团.意见型政策网络一般由对某一政策没有相关利益但有相近观点的专业机构或人士构成.西方社会中的议题网络就属此类.混合型政策网络则由对某一政策既有相关利益又有相近观点的机构及人士构成.问题认定就是对需要由公共政策来解决的公共问题进行性质\范围\涉及领域及相关利益关系的界定过程.边界分析就是一种对公共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多角度分析即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头脑风暴法也称脑力激荡法,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者利益相关者,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的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假设分析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公共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系统议程由政治群体的成员共同认为值得公众关注并且处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的所有问题构成,指政治系统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政府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由于政府议程通常比系统或公众议程要正规,所以又称正式议程.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动员模型通常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内在创始模型在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比较流行.政策规划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公共权力机关组织力量草拟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在政策规划中,政策制定者常常要参考\借鉴不同国家\地区或者其他部门相关的政策方案,学习其中的知识\技术或者是政策观念,并从其中汲取灵感和受到启发.这个过程被称为政策学习.现实中的政策变迁或者政策创新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政策学习.工具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主要是技术\政策制定\过程及政策工具等.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是指在政策制定中从一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来看待事物.社会学习是指决策者学习有关政策价值以及规范\目标\责任等其他深层次的特质.政策移植是一个政策借用国采纳其他国家的公共政策\行政体制\制度及思想等来解决本国所面临的政策问题.政策论证是指政策方案的论证以有力的信息来强化自己的政策主张,并且对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已经提出或有可能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有理有据的抗辩,旨在推动决策者采纳自己的政策方案而拒绝其他政策方案的做法.权威模式是指利用政策论证者自身的社会成就或特殊身份所产生的权威性影响,而作为论证信息的可信度的基础.在价值评价模式中政策论证是以伦理规范或道德原则方面的论证为基础的,相关信息转换成政策主张所依据的假设,是根据道德原则或伦理规范对有关政策及其结果所做的价值判断,如对与错\好与坏等.政策抉择的第二个环节是政策审议,第三个环节是政策采纳.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公共政策是以公共政策目标为行动方向的,政策目标是政策执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一代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被称为”向前推进策略”;第二代政策执行研究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整合路径试图建立能够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整合性概念架构.过程模型由美国学者史密斯在其《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互适模型(互动理论模型)由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实施》中提出的;循环模型由美国学者雷恩和拉2宾诺维茨提出的;博弈模型以美国学者巴达克为代表;系统模型又称霍恩—米特尔模型,由美国学者霍恩和米特尔提出;综合模型由美国学者梅兹曼尼安和萨巴蒂尔提出.执行性是政策执行机关最主要\最核心的特征.资源是政策执行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性条件.常见的政策执行工具有行政工具\法律工具\经济工具\思想政治工具\技术工具等.经济环境是公共政策执行最深层环境,是公共政策执行物质基础. 忠实原则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有利就执行,无利就变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都是有悖于忠实原则的,必然导致政策执行偏差乃至失败.政策成本评估就是评估政策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政策效益评估是评估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程度.政策价值评估是通过某种方式对政策在价值上所具有的意义进行评估.政策评估实施阶段是整个评估活动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政策效率是指政策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政策的投入包括政策活动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时间,政策的产出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直接产生的结果.政策影响是指政策产生出所引起人们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实际变化. 回应性是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以实际监控的时间先后为标准,分为预防性监控\过程性监控和结果监控;以监控的经常性为标准,分为经常性监控和引发性监控;以监控的参与程度为标准,分为单方面监控和抗辩性监控.内部政策监控主体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政策的合法性是指政策获得相关的社会主体认可和接受的程度,这是政策能够发挥作用\产生效力的基础.政策维持就是指通过分析政策稳定的积极因素使之转化为政策稳定的动力,以保持政策稳定的行为和过程.法制化的政策不会因政策主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动,是政策维持的终极手段.公共政策变动的模式可分为:周期型是美国学者亚瑟·施莱辛格提出的;学习型由萨巴提尔等人提出.经济制度和体制变革是政策创新的直接动力.民众诉求是政策创新的根本动力.政策措施的的调整是政策调整当中最常见也最容易实现的一种. 实事求是是公共政策调整过程所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线性接续是原有政策的终止和服务于同样政策目标的新政策的产生.非线性接续通常是指政策对象的变化或政策衡量指标上的变化,如根据年龄转变为根据收入确定政策受益对象.功能的终结就是终止由政策执行而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在政策终结的所有对象中,以功能的终结最难.政策的终结是指政策本身的终结.政策废止是政策终结的一种最直接\最彻底的方式.政策分解是指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政策.政策合并是指有些政策虽然被终止了,但它们所担负的功能并没有被取消,因而通过一定的程序,将仍然可行的部分重新组合后以一项新政策的面貌出现.政策缩减是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进行终结,以缓冲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减少损失.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识,主要指可以观察\感知或以数据呈现出来的知识,如统计数据\调查结果等.知道怎样做的技能知识,即有关技术的知识或做事的技术,比如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经验,人们的表达技巧的知识等.知识不同于其他物品,它可以重复使用且不会因为使用者多少或使用频率高低而出现任何销蚀与损耗.协调性原则即根据政策大系统总任务\总目标的要求\使各子系统相互协同配合,并以各个子系统局部最优化为基础,通过调节控制\实现大系统的最优化.狗急跳墙式的政策建议多是一种应急性的,也就是发生危机后,才开始进行政策的分析,而由于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政策分析者就匆匆忙忙提出建议,犯下一知半解\生搬硬套的错误.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是以公共政策基础理论及其相关实践为学术研究对象的政策研究组织.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是专门从事政策研究和咨询工作的企业法人.一手资料的收集方法:无结构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三门相互联系的交叉学科.20世纪前半期产生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化.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研究课题的选择偏重于: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胡佛研究所.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公共政策的产生必须具有的三个初始条件(必须具备的三个核心要素)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社会政策的核心价值是:社会正义\社会公正\社会协调\社会稳定.人大决策主要采取形式:宪法\基本法律\其他法律\人大决定.人大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存在国家元首决策的三种类型的国家:总统制\半总统半议会制\超级总统制.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主要包括: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部门规章.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价值多元化趋势日益显著,公共政策的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和动荡,主要表现为:不确定性\关联性\模糊性\动态性.构成政策支持系统的四个子系统是:信息传播系统\政策咨询系统\政策监控系统\政策评估系统.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社会团体通过四大环节对公共政策发生影响:利益聚合\利益表达\政策传递\政策监督.政策网络分类:利益型政策网络\意见型政策网络\混合型政策网络.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结果\目标人群\执行机构\法规.与政策学习类似的概念:政策转移\政策移植\政策扩散\经验汲取.从学习的内容及程度上一般认为存在着三种类型:工具学习\概念学习\社会学习.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国家元首\行政首长\民意代表\法官\执政党首脑以及军事首长.公共政策的抉择原则:尊重科学分析的价\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决策程序的合法化(1)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A法3。

公共政策概论考试要点打印

公共政策概论考试要点打印

公共政策概论1、试述公共政策的功能。

(1)导向功能。

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既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它告诉人们应以什么为标准,应该做哪些事和不该做哪些事。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具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直接引导,二是间接引导。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从作用结果看,既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

(2)管制功能。

为避免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不利因素出现,公共政策就要发挥对目标群体的约束和管制职能。

这种功能往往通过政策的有关条文规定明确地加以表现。

通常采取两种途径达到这一目标:积极性管制、消极性管制。

(3)调控功能。

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物质利益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有着小同的利益需求,而且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利益的差别使冲突不可避免。

为了平衡这种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重要管理手段的公共政策需要承担起调控社会利益关系的重任。

(4)分配功能。

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每一项具体政策都会涉及“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样一个问题,换句话讲,就是都要面临一个“政策使谁受益”的问题。

政策的这种利益分配功能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稳定发展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9、试述政策规划的程序。

(1)政策目标的确定。

政策规划的第一步工作就是确定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不仅是政策方案设计和择优的基础依据,同时也是政策执行的指导方针,并且为政策评估提供了参照标准。

确定政策评估的标准(2)政策方案的设计。

政策规划的第二步工作就是设计政策方案。

决策者对于政策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寻求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决策的内容一般涉及原则和操作两个层面,原则层面是指政策目标的确立,操作层面是指政策方案的设计。

在政策方案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方案后果及其效应的准确估计。

二是对方案实施细节的详尽规定。

(3)政策方案的评估(前评估)。

2021《公共政策》平时作业-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21《公共政策》平时作业-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21上半年华工网院《公共政策》平时作业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一、简答题(共8题、每题7分,56分)1、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及其相互关系?答:(1)元政策也称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的指针。

(2)基本政策指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

(3)部门政策指为在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4)它们之间存在着涵盖与被涵盖、衍生与被衍生、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

2、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答:(1)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2)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3)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4)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5)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6)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7)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3、简述政策分析的基本内容。

答:(1)政策问题。

政策问题是从大量社会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如何筛选谁筛选谁参与筛选其结果会大相径庭,这取决于决策者的经验知识和伦理道德。

(2)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政策目标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

(3)政策方案。

为实现某一目标需要拟定出一定数量的可行方案进行对比选择。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注意:论述题及案例分析题的参考答案仅为答案要点,需自己补充完善!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B2.B3. C4.A5. C6. C7. B8.A9. D10.D11.D12.C13. B14. A15. B16.A17. D18.D19. B20.A21. C22.A二、多项选择题1. ABC2. ABD3.ABC4. ABCD5. ABCD6. ABD7. ABCD8.ABCD9.ABCD10. BCD三、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1)管制功能。

(2)导向功能。

(3)调控功能。

(4)分配功能。

第二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 A2.A3. A4. D5. B6. B7. D8. A9. B10. D11. A12. A13. D14. C15. B16. A17. A18. D20. C21. C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BCD3. ABC4. ABCD5、 BD6. ABC7. ACD8. ABCD三、名词解释1.政策主体一般而言,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2.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3.政策客体政策客体是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

4.目标群体受到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政策对象或目标群体。

四、论述题1.试述某一目标群体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的原因。

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通常是由于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

(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观念的树立(对国家、政党、制度、权威、意识形态、权利义务的认识)和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遵纪守法,拥护社会制度等)。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制定——政策方案规划与抉择

第五讲公共政策的制定——政策方案规划与抉择

《公共政策学》第五讲公共政策的制定——政策方案规划与抉择第一节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目标政策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政策主体为了解决政策问题所提出一般性要求,是对预期在较长时间获取的成就的正式而全面的陈述,也是一定时期国家或者组织的大的发展方针或者奋斗目标的分解。

而具体目标达到政策总目标的具体措施。

政策总目标很难量化,阐述一般也不明确限定实现结果的时间,而具体目标一般有明确的目标群体和时间限制。

设定政策目标的基本原则:(1)事实求是,面向未来(2)系统协调,具有针对性(3)具体明确、具有合理性。

(4)注重伦理考量,保持相对稳定性。

基本的公共政策目标基本的公共政策目标也称元目标:公平、效率、发展、自由、安全。

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1)价值因素(2)政治因素(3)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评估标准评估标准是衡量政策目标实现的尺度,它将定性的或者概念的政策目标转化成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定义,是关于那些被用来评估备选方案或者项目的目标诸方面的明确的陈述,包括成本、收益、有效性、可行性等。

尺度是标准的有形或者操作性的定义,每个标准有几个与之相关的量化的尺度。

尺度也称做指标。

确定评估标准有时是非常困难的,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政治过程的本性使得决策者不愿意明确陈述出相关的政策目标,而目标不明确也就难有准确的评估标准。

二是被提出的政策方案或者项目往往不是单一目标而是多个目标,每个目标一般都有相关的评估标准,而每个标准都可能有多个尺度,这使得评估标准问题复杂化;三是政策参谋人员或者分析人员可能被公共部门或者政府部门所雇佣,他们也不愿意放弃多重的、冲突的目标和评估标准。

政策指标政策指标是政策评估标准的具体化,是衡量政策目标的量或者质的尺度,是政策目标具体说明。

根据指标所要衡量的政策领域的不同,可划分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政治指标和综合指标。

第二节备选方案的拟订备选方案的产生一般经历3步:第一步:搜寻备选方案从问题构造的程序中可以发现一些备选方案。

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政策考试 选择题 64题

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政策考试 选择题 64题

1. 公共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 提高政府收入B. 解决社会问题C. 增加企业利润D. 促进个人发展2. 公共事务管理的核心职能是:A. 制定政策B. 执行政策C. 监督政策D. 评估政策3. 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特点?A. 公共性B. 强制性C. 灵活性D. 目标导向性4.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A. 定性分析B. 定量分析C. 混合方法分析D. 以上都是5. 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包括以下哪些阶段?A. 政策制定B. 政策执行C. 政策评估D. 以上都是6.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分析的目的是:A. 确定政策目标B. 识别政策影响C. 评估政策效果D. 制定政策措施7. 公共政策执行中,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是: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效果D. 政策环境8. 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B. 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C. 提出政策改进建议D. 以上都是9.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议程设置的关键步骤是:A. 问题识别B. 问题定义C. 问题排序D. 问题解决10.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主要取决于:A. 政策目标B. 政策环境C. 政策资源D. 政策效果11.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方案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A. 可行性分析B. 成本效益分析C. 风险评估D. 以上都是12.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监督的主要目的是:A. 确保政策执行的正确性B. 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C. 防止政策执行中的腐败D. 以上都是13.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沟通的主要目的是:A. 传递政策信息B. 收集公众意见C. 建立政策共识D. 以上都是14.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协调的主要目的是:A. 解决政策冲突B. 优化政策资源C. 提高政策效率D. 以上都是15.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创新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政策效果B. 降低政策成本C. 适应政策环境变化D. 以上都是16.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反馈的主要目的是:A. 收集政策执行信息B. 评估政策执行效果C. 调整政策执行策略D. 以上都是17.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合法化的主要步骤包括:A. 政策审议B. 政策批准C. 政策公布D. 以上都是18.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力的主要来源是:A. 政策资源B. 政策环境C. 政策目标D. 政策工具19.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议程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治因素B. 经济因素C. 社会因素D. 以上都是20.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效果的主要评估指标包括:A. 政策目标达成度B. 政策成本效益C. 政策公众满意度D. 以上都是21.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方案选择的主要依据是: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效果D. 政策环境22.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监督的主要方式包括:A. 内部监督B. 外部监督C. 社会监督D. 以上都是23.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A. 正式沟通B. 非正式沟通C. 媒体沟通D. 以上都是24.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协调的主要方式包括:A. 内部协调B. 外部协调C. 跨部门协调D. 以上都是25.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创新的主要方式包括:A. 技术创新B. 制度创新C. 管理创新D. 以上都是26.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反馈的主要方式包括:A. 正式反馈B. 非正式反馈C. 公众反馈D. 以上都是27.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合法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治因素B. 法律因素C. 社会因素D. 以上都是28.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资源B. 政策环境C. 政策目标D. 政策工具29.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议程设置的主要步骤包括:A. 问题识别B. 问题定义C. 问题排序D. 问题解决30.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31.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方案选择的主要步骤包括:A. 方案提出B. 方案评估C. 方案选择D. 以上都是32.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监督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33.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34.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协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35.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36.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反馈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37.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合法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38.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39.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议程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40.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41.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方案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42.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监督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43.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44.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协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45.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46.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反馈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47.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合法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48.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49.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议程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50.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51.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方案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52.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监督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53.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54.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协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55.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56.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反馈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57.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合法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58.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59.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议程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60.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61.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方案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62.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执行监督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63. 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64. 公共政策执行中,政策协调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政策目标B. 政策成本C. 政策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1. B2. B3. C4. D5. D6. B7. A8. D9. C10. A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A19. D20. D21. A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A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A39. D40. D41. A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A49. D50. D51. A52. D53. D54. D55. D56. D57. D58. A59. D60. D61. A62. D63. D64. D。

公共管理学第二次作业标准答案

公共管理学第二次作业标准答案

公共管理学第二次作业答案————————————————————————————————作者:————————————————————————————————日期:2练习1、辨析题【90232】公共管理活动由于其公共性,只能由公共组织来提供。

答案:错误。

公共管理活动的主体是公共组织,但其活动不一定是公共性的活动,如政府机构的内部管理。

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共性主要是由管理活动的性质来体现,而不是由其主体来体现的。

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管理活动的主体除了公共组织,还包括非营利组织和私有组织,即企业。

答案2、单项选择题【90105】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提供的关系模式中,由政府提供经费,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的模式是()。

A.政府主导模式B.双元模式C.合作模式D.非营利组织主导模式答案:C1、单项选择题【145096】公共管理制度模式中“多元主义”模式的核心特征是()。

A.政治和行政事务的二分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在公共管理中的积极作用C.社会价值的多元与自主,民主的多元价值D.打破文官政府对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的垄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答案:C2、多项选择题【102606】下列几种模式中,属于政府做出决策并承担费用,私部门提供服务的模式的有()。

A.合同B.特许C.政府服务D.承包E.补贴答案:A,B,E1、辨析题【90237】战略规划模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其间经历不同的阶段,其核心是确立组织的目标。

答案:正确。

战略规划模式是一组正式的程序,通过战略规划,组织将目标、资源、利益相关者、行动方案统一起来,形成组织长期发展的战略方案。

战略规划主要有四个步骤:一、确定组织目标;二、将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三、制定行动方案;四、评估效果。

战略规划模式的核心是确定组织的目标,这是前提和保证。

只有在确定目标之后,组织才能进行下一个步骤,明确了组织的目标之后才能对组织有清晰深刻的认识,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并不断调整自己行动与组织目标相匹配。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第一章什么是公共政策学?是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其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的概念(含义)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合。

公共政策学的功能政策与立法a.立法是实施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b.政府的政策与国家的立法具有交叉关系政府与行政行政:一般是指政府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代表国家所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合。

社会政策: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

公共政策是权力机关为一定目的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

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政治性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公共政策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普遍性(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普遍约束)3、权威性(是指政治系统的输出在一定范围内成为起支配作用的意志,他人意愿服从或不得服从,来源于其主体的权威性)公共性与价值选择性(偏好性)的统一1、公共政策主体的公共性2、公共政策价值观3、手段的公共性4、对象的公共性这种偏好性最终导致公共政策不是体现社会的整体利益、共同利益没有反映社会公共意志,而是体现政治上、经济上统治阶层的意志。

政策过程对政策主体始终是一个选择过程政府一般会选择那些与社会整体利益相一致的方面。

政府的自利性对政府选择偏好的影响a、形成虚假公共利益b、因存在国家对政府的制度约束,政府自身正当的需求通过正规途径获得满足。

c、政府自利性违背政府公共性政府利益:是指政府自身系统需求的满足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1、管制功能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1)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不能、不愿、不敢超出规范擅自行为,这是政策积极性管制功能。

(2)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时,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政策的消极性管制功能。

2、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间接引导。

专升本《公共政策学》考试答案

专升本《公共政策学》考试答案

[试题分类试题分类]:]:]:专升本《公共政策学》专升本《公共政策学》专升本《公共政策学》_03006450 _03006450[题型题型]:]:]:单选单选单选[分数分数]:2 ]:2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A.戴伊B.安德森C.拉斯韦尔D.伊斯顿答案:D2.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C.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D.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答案:C3.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

A.政策评估B.政策制定C.政策宣传D.政策延续答案:A4.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A.领导者B.助手C.外脑D.秘书答案:B5.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A.一致B.补充C.排斥D.协调答案:C6.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A.政策问题的认定B.政策方案的认定C.政策目标的认定D.社会问题的认定答案:A7.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的失效。

A.终结状态B.正常状态C.起始状态D.特殊状态答案:B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A.集权者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不负责制D.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答案:B9.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A.政策终结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制定答案:D10.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A.内化B.反映C.深入D.响应答案:A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A.协调B.补充C.排斥D.一致答案:C12.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A.反复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C.阶段性周期D.结构性周期答案:A13.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A.孟轲B.孔子C.苟况D.管仲答案:A14.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4 公共政策制定

4 公共政策制定

2、方案展示与比较 择优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判断和选择。所谓比较, 就是既要抓住诸方案间的共同点,又要注意诸方案间的差 异,专注于研究它们的异同点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造成 的影响。这里需要用简单的预测技术和基本模型来描述各 种选择的效果。这种比较,必然揭示出满足标准、符合需 要的一些评估方案,也可能会排除那些不需要附加分析就 可以弃置的方案。比较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决策的过 程,或者是整个决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过程反映 了决策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反映了他们的经验、眼光、 胆识和品德。
3、讨论 从不同角度、不同要求、不同场合、不同结果对 已拟定的政策方案提出不同的看法,以求收到 "兼听 则明"的效果,保证择定方案的科学性、可靠性和严 密性。 4、审查和评定,即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论证 方案审定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化、定量化的 方法,如边际分析、成本一收益分析、价值分析、可 行性分析和其他技术。在审定过程中要把决策的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问题作综合的分析、权衡, 决定取舍。审定的目的是减少决策失误。审定的结果 有三种可能性:(1)通过、生效,付诸实施;(2) 否定或终止,对政策方案做出进一步的修改或需要重 新决策;(3)搁置,即既不生效执行,也不否定终 止,而是等待事态进一步发展,到适当时机再做最后 决定。
• (2)有限理性模式 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是由美国学者西蒙提出的。在他看来, 只是得不完备性、预见未来的困难性以及被选行为范围的 有限性,决定了完全理性在实际行动中是不存在的,他提 出了相对满意的决策准则。
• 在决策时决定一套标准,用来说明什么是令人满意的最低 限度的备选方案,如果拟用方案满足或超过了所有这些标 准,那么这个方案就是令人满意的。
5
3、公共政策制定的模式

第七章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与认定 第八章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第七章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与认定   第八章  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

四、层次分析法 1.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Possible causes)、合理原因(Plausible causes) 和可诉原因(Actionable causes)三个层次 的一种分析方法就是对问题原因的层次分析法。 2.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三个层次含义: (1)可能原因,是指一切有可能促成某种问题得以 产生的因素。 (2)合理原因指以科学的研究或直接的经验为基础 所探查出的,对问题产生有重要影响的原因。
一、政策议程的含义与类型 1.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 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 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 问题的过程。 2.现代国家,一般将议程分为两大类: (1)系统议程:它由政治集团的成员,共同认 为值得关注并且处于政府管辖范围之内 的问题构成,即政治系统讨论和认定有 关公政问题的过程。
通常,提出公共政策问题的主体主要有: 1.政府部门; 2.政治领袖; 3.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4.大众传媒; 5.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第三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过程,通 常包括政策问题分析、政策方案分析和政策执行与结 果分析等方面。 政策问题的分析与其他阶段的分析既有共性也有区别 共性在于: 都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区别在于:政策问题的分析侧重于对现实与人们的 价值理念、期望值、固有规范等之间所存在的差距。 国内外学术界论及的政策问题分析方法很多,我们 分别对边界分析、多角度分析、类别分析、层次分析、 头脑风暴、假设分析等六种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六、假设分析法(Assumption Analysis ) 1.假设分析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立 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 2. 具体作法是: (1)弄清分析人员、决策者、利害关系人对问题所 做的基本假设; (2)比较和评估这些假设; (3)检视假设以及假设推论的政策问题在逻辑上的 推演性; (4)获得一项崭新的政策。

《公共政策学》题集

《公共政策学》题集

《公共政策学》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公共政策的本质在于其( )A. 权威性与强制性B. 普遍性与特殊性C. 公开性与透明性D. 稳定性与灵活性答案:A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A. 政策议题的确定B. 政策方案的设计C. 政策执行的反馈D. 政策效果的评估答案:C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通常指的是( )A. 立法机关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社会团体答案:C4.在政策分析中,SWOT分析主要用于( )A. 评估政策实施的可能性B. 分析政策问题的根源C. 预测政策的长远影响D. 确定政策的优先顺序答案:A5.下列哪一项是公共政策学中的“理性模型”所强调的?( )A. 政策制定应基于完全的信息和理性的分析B. 政策制定应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诉求C. 政策制定应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D. 政策制定应重视历史经验和传统习俗答案:A6.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模型”将政策过程分为( )A. 制定、执行、评估、终结B. 问题界定、方案设计、实施、反馈C. 议程设置、决策、执行、监督D. 政策倡议、审议、通过、实施答案:A7.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共政策执行中常见的障碍?( )A. 资源不足B. 法律法规不完善C. 执行机构间协调不畅D. 政策目标过于明确答案:D8.政策评估中的“成本-效益分析”主要关注( )A. 政策实施的经济成本与社会效益B. 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C. 政策执行的速度与效率D. 政策对特定群体的影响答案:A9.下列哪一项是公共政策调整与变革的主要动力之一?( )A. 社会经济的发展B. 政策制定者的个人偏好C. 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D. 公众舆论的压力答案:A10.在公共政策学中,“利益相关者分析”主要用于( )A. 识别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关键参与者B. 评估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C. 预测政策执行的难易程度D. 确定政策问题的严重程度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1.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核心内容。

公共政策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习题答案

欢迎共阅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是(B)B.拉纳和拉斯韦尔主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近发展》2、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理论和方法等问题得到详尽论证,使政策科学趋于完善而形成的传统被称为(B)B.拉斯韦尔-德洛尔传统3、"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A)最早提出的。

A.拉斯韦尔4、认为“政策实际上是领袖按自己的偏好作选择,而政府不过是执行领袖们做出选择的机构;政策是自上而下由领袖提出并加以执行,而不是自下而上产生于群众的要求。

”的公共政策研究途径是(C)C.团体途径5.政策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政策的这种本质是由(B )决定的。

B.国家职能的两重性6.从协调方式的角度出发,按照政策对社会和有关人们之间关系的影响不同,可以将公共政策划分为:A A. 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7.在政策环境当中,被作为一国或地区的政府政策制定的基本出发点的因素是:D D.社会经济状况8.在政策系统中,高度融合并且可以实现相互转化的是(C )C.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9.在政策系统的子系统中,(A )是政策系统的核心。

A.决断子系统10.在政策系统的子系统中,(C )是政策系统运行的实践环节。

C.执行子系统11、西方政策失误以及政府失败的一个重要根源是C C.迎合选民需要的政策倾向导致了出现“短视效应”12、非官方政策主体中,基于某种共同价值、共同利益、共同态度或者是某种职业和行业而形成的正式、非正式团体和群体等社会组织被称为:D D.利益集团13、美国政府的政策效能主要取决于(A )A.总统14、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公共政策遵循(B )的群众路线。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5、西方国家所谓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 D.大众传媒16、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A A. 利益17、同级政策组织之间构成平等合作与协商关系,这种排列组合方式被称为:B B. 横向结构18、美国的公共决策体制是:A A. 总统-议会制;19、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最大特点是:C C. 议行合一;20、宣布在多数票投票规则下,投票悖论无法避免,公共决策无法保证民主性的定理是:D D. 阿罗不可能定理21. 英国公共决策体制的主要决策方式是(B )。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一、公共政策的概述(一)公共政策的涵义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当局(党和政府)在选择、综合、分配和实施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根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或满足公众需求而制定和发布的行为准则或指南,规范和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的行为。

这一定义强调了四点:(1)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是党和政府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一种政治措施或政治工具;(2)公共政策是党和政府规范和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为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3)公共政策的核心是解决社会利益分配问题。

一切公共政策最终都体现在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上。

因此,公共政策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者。

(4)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服从于政府的整体目标需要,服从于政府对利益的追求,如社会稳定、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

(二)公共政策的类型元政策:指在政策过程中,规范和指导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价行为的规范或指南。

总政策:是指政策体系中处于统帅地位的、对一个国家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全局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政策。

也常常被人们称为\战略决策\。

基本方针:指执政党和政府为维护和协调关系国家全局和整体利益的基本方针、任务和行动纲领,为社会某一领域和方面的发展而制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和行动纲领。

具体政策:一般是指中下层公共管理部门在特定时期、特定范围,为解决特定问题所规定的行动目标、任务和准则。

(三)公共政策的功能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2.协调功能:公共政策对公众行为和社会发展具有调节、调适功能。

3.控制功能:政府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种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与控制。

4.分配功能:政府的公共政策具有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功能。

1能够从公共政策中受益的社会公众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符合政府主观偏好的公众。

(2)能够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公众。

(3)社会上的大多数公众。

5.推动功能:政府的公共政策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的选择题

公共事业管理的选择题

1、公共事务的特征是( B )A 公共性、政治性、劳务性、非营利性B 公共性、劳务性、阶级性、非营利性C 公共性、劳务性、发展性、非营利性D 公共性、阶级性、劳务性、非营利性2、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C )A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出版B广播、教育、卫生、气象C基础设施、医疗、体育、动植物检疫D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广播、出版3、下列事业产品都属于纯公共产品性质的事业产品是( B )A气象、基础设施、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B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C教育、卫生、医疗、体育D动植物检疫、广播、影视、基础设施4、下面属于公共组织的是( A )A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行政组织或准政府组织B团体组织、集体组织、社区组织C私人集团、集体组织、社区组织D政府组织、国际组织、专业性组织5、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A)A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法制原则B以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效率公平原则、法制原则C以人为本原则、兼顾公平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D以人为本原则、降低成本原则、服务原则、法制原则6、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有(C )A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B问卷调查法、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C实践抽象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D田野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实体分析法1、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外部环境的是( D )。

A、政治B、经济C、地理D、政府人员编制2、国际环境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 A)层次。

A、高B、低C、中级D、任何3、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对中低层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的特点是( A )。

A、简洁迂回B、复杂直接C、巨大D、没有影响4、生产力发展水平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不包括( D )。

A、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B、公共事业管理的能力C、公共事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D、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5、下列不属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的是( D )。

公共政策学一考通所有章节重点

公共政策学一考通所有章节重点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选择1、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

注:要理解由哪些概念2、公共政策学的次级概念指的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是政策议程的子概念;3、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的边际概念指的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

4、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是十分发达的,究其原因,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和科学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5、公共政策学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二战后初期孕育而于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

6、1951年,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面世。

这本书被誉为“政策科学的开山之作”、“公共政策学的经典著作”,被人们认做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7、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和《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

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学: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各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2、非政府组织(NGO):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各种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

它们被称为非政府公共部门,或者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主要任务也是处理社会的各种公共事务,提供各类公共物品。

简答1、对政策系统的研究,从研究者来说有四个突出问题应予重视①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②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③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④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2、公共政策学的诞生的主要条件有以下四个方面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②决策科学的形成③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④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3、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现已取得丰硕的成果①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我所用。

公共政策概论选择题

公共政策概论选择题

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 A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B.惩罚性C.温和性D.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D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B.合法性C.系统性D.倾斜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C )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C.拉斯韦尔D.史密斯5.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D )。

A、整体性B、超前性C、层次性D、系统性6.( 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D.社会公众7.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D )。

A.被管理者 B.对立者C.被统治者D.伙伴8 .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 A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B. 利益C. 关系D. 制度9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B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B. 个人负责制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D. 集权者10、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D )。

A. 秘书B. 助手C.领导者D. 外脑11、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C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B. 压力集团C. 行政D. 社会团体12.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 D )。

A. 补充B. 协调C. 一致D. 排斥13.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C )。

A. 基本掌握B.选择C. 共识D.互动14.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C )的失效。

A.终结状态 B.特殊状态C.正常状态 D.起始状态15.( 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B.史密斯C.西蒙 D.拉斯韦尔16.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 C )。

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

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
政策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考虑 与原有政策的衔接或过渡,避免朝令夕改, 大起大落;又必须随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 的调整与变动,在政策制定时要从长远出发, 给政策留有余地,并准备好应变措施。
9
三、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
程序上讲,公共政策制定包含目标确立、 政策方案设计、评估论证方案和方案比较与 抉择四个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阶段或环节。
三级
目 标
手 段
14
【案例】西部大开发政策
协调东西部 经济均衡发展
增加西部 资金投入
改善西部 投资环境
扩大对外 对内开放
吸引人才和 发展科技教育
加大建设 资金投入
优先安排 建设项目
加大财政 转移支付
加大金融 信贷支持
15
(一)政策目标的确定

3.澄清和确定政策目标的困难 (1)价值因素 政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 制定者的价值判断。而不同政策制定者 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利益偏好、 伦理道德、传统习俗、历史因素等的影 响,会有不同的价值观,这给政策目标 的确定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3.政策方案风险的评估 不同的政策方案有着不同的风险程 度,必须对各个备选方案风险的强弱程 度、防范性措施的准备程度进行预测评 估,以选择出那些在类似条件下风险相 对较小的方案。
32
(三)政策方案的评估

4.政策方案可行性的评估 (1)技术可行性
这是从技术的角度衡量公共政策是否能 够实现预期的政策目标。这一标准包括两层含 义:一是是否具备实施某项政策方案的技术手 段,使政策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二是在现有 的技术水平或方法论上达成政策目标的可能性 有多大,即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政策目标。
21
(二)备选方案的设计

《公共政策概论》部分习题与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部分习题与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部分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A. 政策问题B. 政策议程C. 政策规划D. 政策方案抉择正确答案:C2.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 )A. 元政策B. 基本政策C. 具体政策D. 实质性政策正确答案:D3. 渐进主义理论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大卫?伊斯顿B. 戴伊C. 汤姆逊D. 林布隆正确答案:D4. 政策规划的核心环节是()A. 目标确立B. 政策方案设计C. 后果预评估D. 方案抉择正确答案:B5. 首次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学者是( )A. 德洛尔B. 拉斯韦尔C. 勒纳D. 林德布洛姆正确答案:D6. 决断子系统的核心是()A. 决策体制B. 决策权力C. 精英人物D. 全国人大正确答案:B7. 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A. 政策问题的确认B. 政策议程的建立C. 政策方案的择定D. 政策目标的确立正确答案:B8. 提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的理论模型是()A. 系统模型B. 过程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制度理论模型正确答案:D9. 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是()A. 信息子系统B. 咨询子系统C. 决断子系统D. 执行子系统正确答案:C10. 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A. 利益集团B. 公民C. 大众传播媒介D. 思想库正确答案:C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A. 信息子系统B. 咨询子系统C. 决断子系统D. 执行子系统正确答案:B12. 对政策方案进行平等讨论,决策者与非决策者都充分发表意见,经过上下左右沟通之后,以多数人的一致意见为根据,批准政策方案。

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A. 禀议制B. 合议制C. 禀议合议结合制D. 分权制正确答案:B13. 20世纪50年代提出区分公共与私人物品的代表性观点的是()A. 亚当?斯密B. 杜威C. 塞缪尔森D. 布坎南正确答案:C14.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A. 系统理论模型B. 精英理论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渐进主义模型正确答案:A15. 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A. 系统理论模型B. 精英理论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渐进主义模型正确答案:B16. “关于制定政策的政策”指的是()A. 基本政策B. 具体政策C. 经济政策D. 元政策正确答案:D17.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A. 贝塔朗菲B. 拉斯韦尔C. 西蒙D. 林德布洛姆正确答案:A18. 注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的模型是()A. 系统模型B. 过程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制度理论模型正确答案:A19. 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的学者是()A. 拉斯韦尔B. 托马斯?戴伊C. 伍启元D. 德洛尔正确答案:A20. 政策方案在向上层层禀报的过程中,在一定层次上有可能根据需要进行合议审批,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A. 禀议制B. 合议制C. 禀议合议结合制D. 分权制正确答案:C21. 我国通过法律监督、财政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是( )A. 中国共产党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人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D22. 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终止由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A. 功能的终结B. 组织的终结C. 政策本身的终结D. 计划的终结正确答案:A23. 采用渐进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终结,以消除公共政策终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