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其他生物电测量及仪器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组人员:杨玉星、骆清铭、刘谦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五、课程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生物医学测量方法及仪器;2.引导学生接受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知识熏陶,提高生物医学工程基本素养。
六、适用学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技术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概论 (2学时生物医学测量及其仪器的发展简史和趋势生物医学测量系统的基本组成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种类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生物医学测量及其仪器的发展与现状生物医学测量及其仪器的发展趋势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分类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生物电测量及仪器—心电测量及仪器 (2学时心电的产生和心电图体表心电图导联心电图描记———心电图机心电图的自动诊断心电向量图希氏束电图及其测量心室晚电位测量高频心电图分析仪运动心电图测量心电地形图仪———体表心电标测系统心电图逆问题●生物电测量及仪器—脑电测量及仪器 (2学时脑电的产生和脑电图脑电图机脑电信号分析诱发脑电技术脑电技术的延伸●生物电测量及仪器—肌电测量及仪器 (2学时肌细胞中的生物电位肌电的引导与记录典型肌电图仪的结构与指标肌电图检查●生物电测量及仪器—其他生物电测量及仪器 (2学时视网膜电图、眼电图及眼震电图胃电图多道电生理记录仪生物磁测量 :心磁图和脑磁图●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学时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血压及心输出量测量技术 (2学时有创血压监测无创血压监测心输出量测量●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生物声测量 (2学时心音测量及仪器耳声发射测量●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血流测量及仪器 (2学时电磁血流量计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激光多普勒血流仪阻抗式血流图仪●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体温测量 (2学时热电偶测量PN 结测温金属丝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测温液晶测温石英晶体测温深部体温的测量非接触式测温和温度分布的测量●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呼吸功能测量及仪器 (2学时压差式呼吸流量计电阻抗式呼吸监测仪肺顺应性的测量●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血液流变学测量与仪器 (2学时血液黏度计血液流变仪生理参数测量及仪器—在体无创及微创测量技术● 生化参数测量与仪器—血气分析仪 (2学时生化参数测量的特点现行生化参数测量技术血氧测定血中二氧化碳测定血液 pH 测量集成化血气分析电极血气分析仪●生化参数测量与仪器—经皮血气监测仪 (2学时经皮血气监测电化学电极经皮血气监测质谱仪式经皮血气监测气相色谱分析式经皮血气监测临床应用●病房监护系统 (2学时心电床边监护仪中央集中监护动态监护胎儿监护仪监护系统的几个发展方向●生理参数的远程传输及监测技术 (2学时生物医学遥测分类生物医学遥测系统组成远程医疗远程传输的几个核心技术无线电遥测监护生理参数的光遥测电话线传输监护技术基于 LAN 和 WAN 的远程诊断利用卫星通信系统实现远程诊断生理参数的远程传输及监测技术发展前景八、教材及参考书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王保华,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杨玉星,化工出版社, 2005年九、考核方式书面考试+讨论、作业+实践表现。
最新二章生理参数测量仪器
4.电源
一般心电机电源都有交直流两种方式 供整个机器电路工作。
心电图机的关键是前置放大器,对心 电放大器的要求是放大倍数高(约5000 倍),输入阻抗高(>10MΩ),共模抑 制比CMRR大(80~100dB),频率响应 足够宽(0.05Hz~100Hz),以及良好的电 气安全技术,现都采用浮地电源和光电隔 离放大器。
心律失常分析仪也装有功能很强的微 机,不仅具有测算功能,而且还具有自动 判别(模式识别)功能,能自动诊断几十 种心律失常的病症。
90年代出现的心电工作站使用个人电 脑,采集12导联心电数据,可进行心律失 常分析、心电向量分析以及心室晚电位分 析。
2.1.2 脑电图机
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具有自发生物电活动,因 此大脑皮层经常具有持续的节律性电位改变, 称为自发脑电活动。临床上将用双极或单极记 录方法,在头皮上观察大脑皮层的电位变化而 记录到的脑电波称为脑电图EEG。
3.记录电路
现在的心电机记录电路都是由走纸马达
(交流电机)调速、稳速电路、记录笔调温电 路、记录器组成。而调速、稳速电路都采用锁 相环技术,通过锁相环输入不同参考频率信号 来改变速度,通过速度反馈信号与输入参考信 号相位比较,锁相环输出不同电位来稳定速度。 记录笔调温电路采用调宽脉冲方式,改变脉冲 宽度(占空比)来改变笔的温度。记录器采用 位置馈式记录器,它是由笔马达和同轴电位器 式位置检测器组成。利用电位器转动臂与记录 器线圈同轴的特点,使位置反馈式记录器的线 性好,描记的心电图清晰。
二章生理参数测量仪器
2.1 人体电生理参数检测仪器
细胞是所有生物电的发生源,生物电或电位 是细胞内部与外部间产生的电位差,也就是细胞 膜两面产生的电位差。生物电现象是细胞实现一 些最生要功能的关键因素,是生命现象的表现这 一。因此,通过研究生物电现象,可以了解生物 体的生理活动。
《生物电测量仪器》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ppt
20
8.2 心电图机
9-2、单极导联—胸导联
探查电极安放在前胸壁上6个固定位置而得到的心电信 号,称为胸导联。。
由于探查电极离心脏很近获得的心电波形有较大振幅,有
利于观测。
完整版课件ppt
21
8.3 心电图机的结构和性能参数
1、心电图机的结构
输入部分、放大部分、记录部分、走纸传动装置和电 源部分、
P-R(Q)间期:从P波起点到QRS起点的相隔时间 。 QRS间期:从R(Q)波开始至
S波终了的时间间隔。 S-T段:从QRS波群的终点到
T波起点的一段。 P-R段:从P波后半部分起始
端至QRS波群起点。
完整版课件ppt
15
8.2 心电图机
7、正常人的心电图典型值
P波:0.2mV Q波:0.1mV R波:0.5~1.5mV S波:0.2mV T波:0.1~0.5mV P-R间期:0.12~0.2s QRS间期:0.06~0.1s S-T段:0.12~0.16s; P-R段:0.04~0.8s
完整版课件ppt
25
8.3.1 心电图机的结构
C)、高频滤波器
空间电磁场中存在大量的高频信号,同时在心电图室 周围也存在一些大功率用电设备,这些高频的信号通 过电极输入心电图机以后会直接影响心电图的描记。 因此,在输入部分采用RC低通滤波电路组成高频滤波 器,滤波器的截至频率选为10kHz左右,滤去不需要的 高频信号,如电器、电焊的火花发出的电磁波,以减 少高频干扰而确保心电信号的通过。
完整版课件ppt
18
8.2 心电图机
9-1、标准导联
I、II、III导联称为标准肢体导联,简称标准导联。它是 以两肢体间的电位差为所获取的体表心电,这种导联方 式由爱因霍文首先在临床上应用。
0460其它生物电磁测量及仪器
计算机处理与控制的眼震电图测量与分析系统
眼震电图测量与分析系统
该系统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配以ADC,DAC,电生理记录 仪、定标器,视动性眼震刺激器、转椅等。 水平眼震信号通过电生理记录仪放大后经ADC进入计算机, 定标器用大屏幕示波器,受计算机控制,在屏幕上显示一个 直径为1mm的白色圆形光标,以0.2或0.4Hz的频率在水平方 向作〒15º 的正弦摆动。 OKN刺激器给出黑白相间的光栅,光栅可分别向右和向左均 速移动(速度分别为400/s,600/s),OKN刺激器启动时通过 I/O接口触发计算机采样,转椅也可由单片机控制,通过步进 马达驱动,以0.2Hz的频率作振幅为45º 的正弦摆动,峰速为 600/s,转椅转轴线与OKN刺激器中轴线重合。
计算机分析程序流程(续)
对于比较规则的眼震波,自动断点不会有问题,但对于不规 则的眼震波可能出现误判,这种情况下可采用半自动断点方 式,每按一次键,计算机自动断点一次。 该系统可定量分析视动性眼震(OKN)、前庭眼动反射 (VOR)、视觉-前庭眼动反射(VVOR)和前庭眼动反射注 视抑制(V VOR-FIX)。 可计算眼震波5s内的平均增益(慢相速度与刺激速度之比值) 及平均快相速度等。
在原始输入处加上延迟ID2来补偿由参考输入端的FIR低通滤 波器引起的时间延迟。 低通滤波器LP是一个截止频率0.2Hz的低通滤波器,它比胃 电信号的基频0.05Hz要高,它会造成输入参考信号 EGG1~EGGm胃电信号的波形失真,但由于FIR具备线性相位 特性,因此除了时间延迟外,胃电信号的相位特性不受影响。 不同位臵EGG的胃电信号波形不同,幅值不同,相位不同, 但他们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一致,如频率的变化,幅值随时间 的变化,因为它们都是由胃部产生的。 若原始输入EGG包括胃电信号、不相关噪声和相关噪声(主 要是呼吸的影响),则经A点预处理后,得到胃电信号和一 些相关噪声(主要是呼吸的干扰),经过B1,B2,…,Bm 点的低通滤波,得到与原始输入相关的胃电信号和很小的噪 声信号。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课件3.ppt
U波:T波后0.02~0.04秒出现宽而低的波,波高多在0.05mv以下,波宽约0.20秒。一般
认为可能由心舒张时各部产生的负后电位形成,也有人认为是浦肯野氏纤维再极化的结果。
3.2.2 体表心电图导联
标准导联
导联 I II III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课件3.ppt
第三章生物电测量及仪器
3.1 生物电测量电极
一、电极理论和特性
半电池电位 当电极与生物体的组织表面相接触时,会在电极和组织之
间出现半电池的电动势。 电极的极化与电极电位 电极电位往往比被测生物电信号大很多,而且是一个变化 量。测量时应尽量使电极电位稳定,而且降低其数值。 跨膜电位 不同电解质的溶液之间的界面上以及同一种电解质而溶度 不同的两溶液之间的界面上,也可以产生电位,原因在于 溶液中离子的扩散速度不同。
1.前置放大器
(四)走纸传动装置
2.1mV标准信号发生器 (五)电源部分
3.时间常数电路
4.中间放大器
5.功率放大器
1 输入电路
(1)输入缓冲电路
HL100~HL108 高压保护电路 C100~C108 抗高频干扰电容 IC100~IC102 集成电压跟随器 D100~D117输入保护电路
(2)威尔逊网络
心电向量与心电图正常心脏激动发源 于右心房上部,上腔静脉入口处的窦房 结,激动通过传导系统依次传递至心房、 心室各部,使之除极和复极。心脏是一 个立体脑器,其各部位的电激动的传导 有方向性,且其量的大小不同,这称为 向量。在同一瞬间,心肌内有许多驶向 各个方向的电偶,向量综合法用平行四 边形的对角线代表一个瞬间的综合心电 向量,在一个心电周期中,瞬间综合心 电向量在不断变动,这样形成一个向量 环:心房除极和心室除极分别拼成P向量 环及QRS向量环;心室复极构成T向量环。 这种立体的向量图(VCG)称为空间心电向 量,其在额面、矢状面及水平面的投影, 构成平面心电向量图,临床应用较少。 平面心电向量图在各心电图导联轴上的 投影便构成心电图
脑电测量
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神经信号记录、神经信息解 析、外部设备控制以及系统反馈
信号采集
EEG 植入式电极 近红外功能成像(fNIR)
实验二 信号发生器和心电测量
实验二 信号发生器和心电测量
一、实验目的 1. 初步学会人体心电的测量方法。 2. 掌握QRS 波群的测量方法。 3. 观察运动对心电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 P4电脑一台; 2. Labjack接口控制器; 3. 医仪实验箱
SEP中机械刺激引起的EP潜伏期大于电刺激引 起的EP潜伏期 VEP中黑白格逆反慢速时刺激产生暂态VEP, 快速刺激产生稳态VEP
⑤
诱发脑电测量的典型技术指标
能完成限幅叠加或手动叠加 叠加时采样频率分8档:10kHz、5kHz、2kHz、 1kHz、500Hz、200Hz、100Hz、50Hz以适应多 种需要 采样长度1024个点 叠加起始延时:1-99点 叠加次数:1-256次 利用光标实现对叠加波形的幅值、宽度及时间测试 能实现滚动显示、冻结显示、压缩显示 可对输入波形进行缩放
一般认为快波是皮层处 在紧张活动时主要的脑 电活动表现,慢波时睡 眠表现
癫痫患者,脑电图 会出现棘波,尖波, 棘慢综合波。
棘波:<80ms的时 程,50-150μV
尖波:80-200ms 的时程,100200μV 棘慢波:200500ms
3. 脑电图导联
按脑电图学会国际联合会的标准10-20电极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在外界刺激下产生的诱发电信号; 具有准周期特性; 反映神经系统的状态和变化
脑电图机是用来测量脑电信号的生物电放大 器。 它的主要单元脑电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与心电 放大器基本相同 要求其放大增益要高得多(约100dB) 要求更高的共模抑制比 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大于10M
生理参数测量仪器PPT课件
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各部分兴奋过程中出现的电
变化的方向、途径、次序和时间都有一定的规律。这
种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
身体表面上来,使身体各部分在每一心动周期中也都
发生有规律的电变化。把测量电极放置在人体表面的
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即为临床常规
心电图ECG 。可用来诊断心脏疾病。
单道心电机多用热笔式,多道心电机多用热阵 打印头式或打印机。
17
心电图机的基本构成
导联 选择器
1mV定标器
前置 放大器
光电隔离
微机
浮地电源 按键
光 电
隔 主放大器
离
描记器
主电源
液晶显示
18
1.输入电路
包括过压保护、高频滤波、缓冲放大器、 威尔逊网络、导联选择电路。过压保护和高频 滤波电路是因有时心电图机与除颤器、高频电 刀同时使用,为确保病人安全和心电图机免遭 高压冲击,同时为了阻止外界高频干扰信号进 入心电图机的前置级而设置的。缓冲放大器实 际上就是起阻抗变换的作用,它输入阻抗高输 出阻抗低便于与威尔逊网络输入阻抗相匹配。
13
心电图机主要记录心脏电活动波形图。自1905 年威廉·爱因霍文最早将心电图机用于临床,它已有 近百年的历史。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在设计与制 造心电图机方面也正在飞速发展,老型号心电机不断 被新型号心电机所淘汰,电子管心电机器被晶体管心 电机所取代,晶体管分立原件心电机又被大规模集成 电路心电机所取代。尤其近些年来,在心电信息处理 方式方面由模拟式心电机向智能化式心电机转变,目 前智能化心电机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章 生理参数测量仪器
人体电生理参数检测仪器 人体非电生理参数检测技术及仪器 病人监护仪器
党艳军《生物电子测量》教学大纲06年
《生物电子测量》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要求与2005年人才培养方案一致)课程编号:中文名称:生物电子测量(或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英文名称:Biological Electronic Measurements(Biomedical detecting techniques)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开课时间:三下总学时:36学时,总学分:2学分二、课程简介课程简单介绍并说明本课程在学科或专业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生物电子测量》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其主要研究人体生命体征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方法, 以及有关医疗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正确设计生物医学测量装置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预修课程(编号):生理学(0910230)、模拟电子技术(00900110)。
并修课程(编号):四、教学的目的、要求与方法: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医学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方法,掌握医学测量和医学仪器的基本设计方法。
提高学生正确设计生物医学测量装置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
教学要求:结合人体系统的特征和特点,掌握生物医学电子测量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各种生理体征参数如心电、脑电、肌电、呼吸、血压、心输出量、血氧饱和度等的测量技术、方法和技巧,以及超声和其它影像学技术在医学测量上的应用;掌握有关医疗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方法。
提高学生正确设计生物医学测量装置的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基本原理基础上进行思考,促使其将书本和课堂的知识用于分析和研究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和活学活用,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课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生物医学仪器(第三章) - 副本
3.3 心电测量与仪器
心电图的典型间期和典型段
P-R间期:从P波起始至QRS波群起点的 相隔时间,代表从心房激动开
始到心室开始激动的时间.
QRS间基线的,与基线 间的距离一般不超过0.05mm. P-R段:从P波后半部分起始端至 QRS波群起点,同样,这 一段正常人也是接近于基 线的。
每一瞬间都有: VII=VI+VIII 标准导联的特点是能比较广泛地反映出心脏的大概情况,但是,标准 导联只能说明两肢间的电位差,不能记录到单个电极处的电位变化。
3.3 心电测量与仪器
3.3.3 心电图导联系统
1.肢体导联 (2)单极导联与加压肢体导联
威尔逊中心端: 右上肢、左上肢和左下肢之间的平均电阻分别为:1.5K、2K、2.5K. 若将此三点连成一点作为参考电极,在心脏电活动过程中,此点电位 并不正好为0. 威尔逊提出,在三个肢体上分别串联一只5K(可在5K~300K之间选) 平衡电阻,使三个肢端与心脏间的电阻数值互相接近,且将它们联接 起来以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电极电位端,称为威尔逊中心电位端。
电源(交直流供电) 整流、滤波、稳压 充电电路、充电指示电路、电池能量指示电路、DC-DC变换
心电机主要由心电前置放大器,控制器,功率放大器,电源四个部分组成。
3.3 心电测量及仪器
3.3.2 心电测量方法
1903年——威廉.爱因霍文应用弦线电流计, 第一次将体表心电图记录在感光片上。 1906年——首次用于抢救心脏病人。 1924年——威廉.爱因霍文被授予生理学及医学诺贝尔奖。
第三章 生物电测量及仪器
主要内容:
常用生物参量及测量范围 生物电产生机制 心电测量及仪器 脑电测量及仪器 肌电测量及仪器 其他生物电测量及仪器 多道电生理记录仪
第四章 生物电测量
二、电
电极: 金属片,金属丝
极
直接测量两点电位差
Cl-为导电膏,保证接触良好
将人体离子导电变为体外电子导电,相当于传感器
电极电位(接触电位)
• 金属离子扩散溶液,金属带负电 • 吸引离子沉淀,离子分布在电极附近,抑制扩散, • 当扩散与沉淀平衡时形成双电层(电容),产生电极电位
电离过程
金属离子扩散,溶液中负离子在电极上还原,都释放电子 体外电路为电子导电
局部电流产生刺激
•
在膜外侧,电流从静息膜流向兴奋膜;
• 在膜内侧,电流由兴奋膜流向静息膜。
• • • 结果使静息膜膜内侧电位升高而膜外侧降低,即发生了去极化。 当去极化使静息膜的膜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大量钠通道被激活,引 起动作电位。 在末端复极化,局部电流使内膜电位低,外膜电位高,
3 心电测量基础
• 1903发明,1924年获得诺贝尔奖金
• 肢体导联(导线连接方式) • 标准导联,I,II,III,规定的测量方式
+,- 指接放大器的输入端
•4肢电位等于该连接点电位是近似的 •矩形内任意一点的电位,与A,B近似相等 •A,B间距离较近,近似等电位 •上下肢内两点ECG近似为0,包括头中的ECG也近似与上锁骨相同 •一个在手,一个在头,有无ECG •测量EMG不要在胸部,在肢体间(ECG小) •EEG要在脑部两点间
加压导联
• • • • aVR=VR-VC VC=-(VF+VL)/2,可用分压简单计算 VF+VR+VL=0,相当于0点从O到C aVR=VR+1/2VR=3/2VR
VC
C
O点,电位0 VC=(VF+VL)/2= -VR/2
aVL=3/2VL, aVF=3/2VF
《生物电测量设备》课件
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和电极种类,定期对电极进行 涂覆保护层或更换,以防止电极老化或性能下降 。同时,要确保电极存放于干燥、避光的地方, 避免电极受潮或暴晒。
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总结词
日常维护与保养是保持生物电测量设备性能稳定、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详细描述
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路连接、电源插头、显示屏、按键等是否正常工作。同时,要保持 设备外壳清洁,避免灰尘和污垢积累。在设备不使用时,应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确保设 备的安全接地。
安全注意事项
了解并遵守设备使用安全规定 ,确保实验人员安全。
实验操作步骤与技巧
开始测量
数据采集设置
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合适的数据 采集参数和模式。
将实验对象放置在设备上,启动 测量程序并记录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 理、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开机与设备初始化
按照操作说明书的指引,正确开 机并进行设备初始化。
常见故障的排查与处理
总结词
遇到故障时,及时排查和处理是保持生 物电测量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
VS
详细描述
如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如显示异常、测量 结果不准确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检 查。根据故障现象,排查可能的原因,如 电源故障、电路故障、电极故障等。如无 法自行解决,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 修。同时,要建立设备故障记录,便于对 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应用领域的拓展
临床医学领域
01
生物电测量设备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脑电、
心电、肌电等监测与诊断。
神经科学领域
02
通过生物电测量设备,神经科学家可以深入研究大脑的电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电图可提供眼睛的取向、角速度、角加速度
眼电位变化与视角
眼震电图
ENG是眼球运动时角膜和视网膜电位变化的记录
眼震电图记录
由于ENG信号很微弱,常受到较强的交流电和肌电信号的干扰,故在记录ENG信号时,常采用低通滤波器LPF滤除15Hz或20Hz以上的干扰
图形ERG(Pattern-ERG)
是用亮度呈周期性改变的光栅或棋盘格刺激视网膜后从角膜面记录到的生物电反应,主要反映视网膜第3神经元的功能
FERG和PERG联合应用,则可反映全视网膜的功能
临床应用
视神经和视路疾病
继发于脱髓鞘疾病的视神经炎
Hale Waihona Puke 检测弱视的治疗效果 OpenEEGproject ,/OpenECG,
内容
视网膜电图、眼电图及眼震电图
胃电图
多道电生理记录仪
生物磁测量:心磁图和脑磁图
视觉电生理
视觉电生理检查是应用视觉电生理仪测定视网膜被光照射或图像刺激时在视觉系统中产生的生物电活动,用来探索视觉形成的机理及对视觉有关疾病和与之相关的神经感官疾病的诊断,还可用于病情监视、预后评估、疗效鉴定及发病机理的研究
判断婴幼儿和无语言能力儿童的视力
鉴别伪盲
预测屈光间质混浊的患者术后视功能
例:青光眼眼压达到或超过眼动脉舒张压时,ERG的a、b波振幅均明显降低甚至消失
眼电图
眼电图是眼运动引起的电位变化记录。跨网膜存在着静止电位,角膜侧为正,巩膜侧为负这可以看作在那里有一定大小的电偶极子的存在。为了检测眼球的水平运动,把一对电极分别置于眼内角和眼外角,检测垂直运动时则置于眼睑上下,记录两者的电位差。当眼睛的位置在固定参考点时,眼电图的电位定义为零,眼球水平移动时,眼电图的电位变化,旋转时角膜侧电极则比另一电极偏正。
记录的信号除ENG外,还可采用微分法得到速度波形
眼震电图计算分析系统
胃电图
胃电图EGG(Electrogastrogram)是将电极放置在腹部记录到的胃肌电活动信号。胃电图(常包括肠电图,合称胃肠电图)用于肠胃运动功能的检测,如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等疾病。
美国汤姆帕(Tumpeer.H)在1926年从一位患幽门梗阻的老年妇女和一位5岁男孩身上记录到胃电图。所用仪器是用心电图标准Ⅲ导联,记录的弱胃电信号淹没在心电图的信号干扰中
胃电图发展历程
五十~七十年代是胃肠电图的深入研究阶段
世界各国学者在胃肠道平滑肌电生理特性,快慢波起源及生理病理等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1959年西德学者正式提出胃电图的名称
MCG比ECG可提供更多的信息
例:可将胎儿的MCG与母体的分开,而测ECG则比较困难,需用信号处理技术。
心磁图(MCG)
产生原因
.
由大然生物电流产生的磁场。人体中小到细胞、大到器官和 系统,总是伴随着生物电流。运动的电荷便产生了磁场。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凡是有生物电活动的地方,就必定会同时 产生生物磁场,如心磁场、脑磁场、肌磁场等均属于这一类。
.
由生物材料产生的感应场。组成生物体组织的材料具有一定 磁性,它们在地磁场及其它外磁场的作用下便产生了感应场。 肝、脾等所呈现出来的磁场就属于这一类。
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受到闪光刺激时,视网膜内表面(或角膜)上电极与前额(或耳垂)参考电极之间会有短暂电位变化,这些电位变化的总和成为视网膜电图ERG
视网膜电图波形
A波主要来源于感光细胞的感受器电位;B波幅度较大,主要与双极细胞等细胞的活动有关;C波平缓而持续时间长,可能与色素细胞层的活动有关
A、B、C三个波反映了正常视网膜的特性,其中B波最具有临床价值,因为它来源于视网膜,患色素性视网膜炎的病人,其视网膜电图没有B波出现。
FERG和PERG
闪光ERG(Flash-ERG)
FERG是视网膜受到闪光刺激后从角膜面记录到的生物电反应,主要反映视网膜第1、第2神经元的功能。
环境磁场强度:地磁:5*10^(-1)Gs;交流磁场10^(-4)Gs
生物磁测量
生物磁现象
人体生物磁场的来源
生物电流产生的磁场(心、脑磁场)
生物磁性材料产生(肝、脾等产生磁场)
侵入人体的铁磁物质产生剩余磁场(Fe3O4粉末吸入肺部)
磁场强度
生物电测量与仪器 ——其他生物电测量
刘谦
Qianliu@
华中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BIoMedical Measurements and Instrumentation(BMI)
参考书和资源
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王保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慢波频率不稳定系数
反映慢波频率不稳定因素的变化情况。一般小于20%,否则有可能异常节律波形过多,可与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参数综合判断。
胃肠电信号分析
胃肠电是随机信号,单个波形是没有意义的,无法用肉眼直接分析,一定要经过计算机对胃肠电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傅里叶频谱分析是现今对胃肠电分析的最有效的方法。常用频谱图(横坐标表示频率,纵坐标表示功率强度)和运行图谱(X轴表示频率,Y轴表示时间,Z轴表示功率强度)来进行分析。测量频谱图上的峰值功率Pd及其相对应的主频Fpo(又称基频);在胃肠电波形图上测量平均峰值幅值Ap和信号平均过零次数Fz,这些参数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波形平均频率(并将频率分范围统计)
反映胃肠电节律的快慢。正常成人胃电节律为2.4~3.7CPM;<2.4CPM为胃动过缓(胃电节律过缓),>3.7CPM为胃动过速(胃电节律过速)
胃(肠)电节律紊乱百分比
反映胃肠电节律的不规律性或离散性。一般< 15%为正常,>40%为节律紊乱,15%~40%为轻度紊乱。
胃肠电信号是μV量级,频率范围为:胃电的正常范围是2.5~3.6次/分(CPM),在3.7~9.9次/分范围内的是异常胃动过速;在1~2.4次/分范围内的是异常胃动过缓;结肠电的正常范围是1~7次/分,小肠电的正常范围是8~12次/分。
胃电图
胃肠肌电活动是在神经、激素和其他因素的调节下进行的。基本的胃电活动是:⑴慢波:是胃平滑肌的基本电节律,正常值为3次/分(CPM)。⑵快波:峰电位或动作电位,是环形肌收缩时的电活动。通常体表胃电测量的仅是慢波成分
电极位置
1、胃体 2、小弯 3、大弯 4、胃窦 5、升结肠6、横结肠 7、降结肠 8、直 肠
胃
结肠
胃电图仪参数
波形平均幅值(并将幅值分段统计)
反映波形幅值大小。其波形幅值的大小,一定意义上间接反映其胃电功率的大小。
一般健康人餐前为150~25OμV,餐后可为150~30OμV;<150μV可能为胃炎,餐前>25OμV,餐后>30OμV可能有溃疡性疾病。
由于胃肠电信号幅度微弱,频率范围接近直流,具有随机特性,因此需要高性能的放大器,即要求其放大器具有高增益、低噪声、低漂移、高稳定和高灵敏的特点。
胃电图发展历程
1922年至1950年是胃肠电图的初创探索阶段
美国阿瓦列兹(Aivarez.W)于1922年应用弦线电流计和电子管心电图机等设备在一名患癌的老年妇女身上记录了世界上第一幅胃电图
胃肠电信号分析
生物磁现象
生物电学,生物磁的研究是近代才开始的,尽管人们熟知电与磁的孪生关系,而且预言生物磁信号肯定是存在的,但是直到1963年才由锡拉丘兹大学的鲍列和麦克菲第一次从人体上探测到小磁场。可见,生物电信号的首次记录(1875年)与生物磁信号的首次记录相比,后者落后,主要是由于生物磁信号极其微弱,而且往往深深地埋藏在环境磁噪音之中,测量仪器的分辨率长期达不到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问题才逐步得到解决。迄今探测到的生物磁场有心磁场、肺磁场、神经磁场、肝磁场、肌磁场、脑磁场等。
胃电图仪参数
波形反应面积
反映胃电图的功率大小,一定意义上体现其胃肠舒缩运动指标。正常成人为50~15OμV.S。
导联时间差(传导速率)
反映胃电扩布速率,即从胃起博点(胃体上部)扩布至其它部位所需的时间。全胃扩布最大时间一般小于10秒,否则胃电扩布发生障碍,有可能胃功能失常或病变发生
在强的背景磁场(地磁场及环境磁场)测量微弱的生物磁信号,通常采用超导量子干涉仪(supercoductin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SQUID)来完成,SQUID的灵敏度可高达10^(-14)~10^(-15)T的量级,是通常的磁通计、磁通门难以比拟的,即使是铁氧休电感应线圈,其检测灵敏度还要比SQUID低1-2个数量级
生物磁现象
人体生物磁场的来源
生物电流产生的磁场(心、脑磁场)
生物磁性材料产生(肝、脾等产生磁场)
侵入人体的铁磁物质产生剩余磁场(Fe3O4粉末吸入肺部)
磁场强度
肺磁场强度:10^(-7)—10^(-4)高斯
心磁场强度:10^(-6)Gs
自发脑磁场:10^(-8)Gs
主频率
反映胃肠电图波形合成的主要谐波频率成分。正常成人的谐波主频率为2.4~3.7CPM
胃电图仪参数
主功率比
谐波主频率波形的功率占整个谐波波形功率之比(%)
正常慢波百分比
正常范围内胃肠电图的波形占整个胃肠电波形的百分比例,一般大于65%为正常,反之异常。
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
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
眼震电图(Electronystagmogram)
眼的结构
光感受细胞和电极
超微电极(尖端小于1微米)技术的发展可使电极刺入脊椎动物光感受器细胞(直径几微米至十几微米),记录和分析单个光感受器的生物电活动。在暗处,由于钠离子流持续从胞外流入胞内,光感受器细胞膜的静息电位较低,胞内记录约为-30毫伏,光照时,钠通道关闭,钠电导下降,使膜电位接近钾离子的平衡电位,光感受器的胞内电位变得更负,形成超极化。这是光感受器电反应的重要特点。此外,它是一种随光强增加而逐渐增大幅度的分级电位,并不产生神经细胞最常见的生物电形式──动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