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测量技术

合集下载

生物电测量课件

生物电测量课件
生物电测量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生物电测量概述 • 生物电测量原理 • 生物电测量的方法 • 生物电测量的应用实例 • 生物电测量的挑战与展望
01
生物电测量概述
生物电的产生
生物电的产生
生物电是生物体内产生的微弱电流,主要来源于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运动。例如,神 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电兴奋就是通过生物电来实现的。
学和心血管研究中广泛应用。
肌电信号测量
要点一
总结词
肌电信号测量是生物电测量的重要应用之一,用于研究肌 肉功能和运动控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肌电信号测量通过记录肌肉收缩产生的电活动,可以揭示 肌肉的功能状态、运动控制和损伤情况等信息。在运动生 理学、康复医学和假肢控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眼电信号测量
总结词
眼电信号测量是生物电测量的重要应用之一,用于研究视觉系统和眼疾诊断。
详细描述
眼电信号测量通过记录眼球表面的电活动,可以揭示视觉系统的生理机制和眼疾的病理 变化。在眼科、神经科学和视觉研究中广泛应用。
05

02
03
信号噪声来源
生物电信号通常很微弱, 容易受到环境噪声、仪器 噪声和体内其他生理信号 的干扰。
详细描述
神经电信号测量通过记录和测量神经元放电 的电活动,可以揭示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 学习和记忆等过程。在神经科学、生理学和 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心电信号测量
总结词
心电信号测量是生物电测量的重要应用之一 ,用于诊断心脏疾病和监测心脏功能。
详细描述
心电信号测量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 可以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 并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治疗效果。在临床医

生物电信号的测量与分析

生物电信号的测量与分析

生物电信号的测量与分析生物电信号是指人体内部或外部生物电活动所产生的电信号,如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等。

通过对这些信号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人体生理活动、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领域。

本文将着重介绍生物电信号的测量与分析。

一、生物电信号的测量生物电信号的测量通常使用电极来接触肌肉、心脏、脑部等部位,用放大器放大信号,并用示波器或计算机记录和处理信号。

在测量前,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1.电极选择电极的种类和用途多种多样,如金属电极、表面贴附电极、粘贴电极等。

不同类型的电极有不同的信号捕捉能力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电极时需要考虑信号质量、便携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2.神经肌肉接触准备在进行肌电信号测量时,需要在测量部位刮去任何毛发、皮脂和死皮屑等,并清洗肌肉表面,以确保电极与肌肉紧密接触,减少噪声干扰。

3.环境干扰测量时需要注意环境干扰,以确保信号清晰稳定。

例如,靠近高电压设备或出现电磁场干扰的区域可能会导致信号受到影响。

同时,测量时需要避免人的呼吸和其他异动对信号的影响。

二、生物电信号的分析生物电信号分析是指将记录的生物电信号处理后,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

具体包括:1.信号预处理信号预处理通常包括去除噪声和滤波等步骤。

去除噪声通常可以使用数字滤波器进行,而滤波则可以去除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或低频漂移。

2.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指从信号中提取有用的特征,例如信号的频率、幅度和时间特性等。

通过对信号特征的提取,可以分析信号的周期性、决定响应的延迟和持续时间等信息。

3.信号分类基于信号提取的特征,可以将生物电信号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将ECG信号分为不同的心律类型,将EMG信号分为静态肌肉和动态肌肉等分类。

4.应用分析生物电信号的应用分析广泛,如用于疾病诊断、功能评估、治疗控制等。

例如,心电图通常用于识别不同的心律失常、血管疾病和心肌缺血等,而肌电图可用于评估神经功能障碍和肌肉疾病。

总结生物电信号测量与分析是现代医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生物电信号的采集和分析技术

生物电信号的采集和分析技术

生物电信号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生物电信号的采集和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

生物电信号是指由生物体内的电流和电荷所产生的一种信号,主要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等。

这些信号可以被用来检测和诊断各种疾病,比如癫痫、心脏疾病、肌肉疾病等。

本文将讨论生物电信号的采集和分析技术。

一、生物电信号的采集技术生物电信号的采集需要用到一些仪器,比如EEG仪、ECG仪、EMG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将生物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存储在计算机中,以便下一步的分析。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些仪器的原理和应用。

1. EEG仪EEG仪是一种用来测量人脑产生的电信号的设备。

它主要包含电极、放大器、滤波器等几个部分。

电极是用来接触头皮的,它们通过放大器将头皮上传输的微弱电信号放大,并通过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

最终,处理后的信号被输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EEG仪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被用来检测和诊断各种脑部疾病,比如癫痫、失眠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等。

此外,EEG仪还可以被应用于神经科学的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

2. ECG仪ECG仪是用来测量心脏的电信号的设备。

它由电极、放大器、滤波器等组成,它们的原理和EEG仪类似。

电极和放大器将心脏电信号放大,并通过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

最终,处理后的信号被输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ECG仪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的诊断和监测。

它可以检测出心脏节律、心脏跳动的幅度和速度等信息。

ECG仪还可以测量心脏电信号在不同时间和位置的变化,从而诊断出各种心脏疾病。

3. EMG仪EMG仪是用来测量肌肉收缩的电信号的设备。

EMG信号是在肌肉运动时产生的电信号,它可以被用来测量肌肉运动的强度和频率。

EMG仪包含电极、放大器、滤波器等部件。

电极将肌肉产生的电信号放大,并通过滤波器对信号进行处理。

最终,处理后的信号被输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EMG仪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肌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肌肉收缩的程度和频率,从而诊断出各种肌肉疾病。

生物检测和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生物检测和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生物检测和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物检测和测量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医疗、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生物检测和测量技术发展的历程,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1.1 传统方法生物检测技术起源于传统的实验室分析方法。

在这些方法中,科学家需要提取样品中的分子或菌株,并将它们与特定试剂反应,从而检测出有关信息。

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需要时间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此外,它也无法迅速对大量样品进行分析。

1.2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被认为是生物检测技术的一种革命性创新。

它们结合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和电子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样品中的生物分子。

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速度。

1.3 仿生技术仿生技术是另一种生物检测技术,它是通过模仿自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和制造出具有相似功能的人工器械。

如今,仿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如仿生心脏起搏器、仿生肝脏等。

二、生物测量技术的发展2.1 生物光学测量技术生物光学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荧光和光散射等现象进行生物测量的技术。

它能够通过光学显微镜等仪器,对生物细胞、分子等进行非接触式、高分辨率的测量。

这项技术在医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2 生物电测量技术生物电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电信号来测量生物状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读取人体各个部位的电信号,来检测身体内部器官的活动状态。

这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电图、脑电图等医学领域。

2.3 生物力学测量技术生物力学测量技术是通过测量人体受力情况来识别身体状况的技术。

这种方法能够使用力传感器等设备,测量人体骨骼变形和位移等参数。

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人类运动学等领域。

三、生物检测和测量技术的应用3.1 医疗领域生物检测和测量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生物电学测量方法与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生物电学测量方法与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生物电学测量方法与技巧引言:生物电学是研究生物器官和生物组织内外部产生的电现象的学科,它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物理实验技术中,生物电学测量方法和技巧是进行生物电信号记录和分析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生物电学测量方法和技巧,供广大研究者参考。

一、脑电图(EEG)的测量方法与技巧脑电图是测量大脑电活动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中。

进行脑电图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技巧:1. 电极的选择和定位:选择合适的电极类型和布局方式,并进行准确的电极定位,以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避免干扰信号:在进行脑电图测量时,应尽量避免测量环境中存在的干扰信号,如电磁辐射、电源干扰等。

3. 信号放大和滤波:为了放大和记录脑电信号,需要使用合适的放大器,并设置合适的滤波器以去除噪音和干扰。

4. 数据分析和解释:对记录的脑电信号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可以采用时频分析、相关性分析、特征提取等方法,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二、心电图(ECG)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心电图是测量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进行心电图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技巧:1. 导联的选择和安装: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心电图导联方式,并正确安装导联电极,保证信号采集的准确性。

2. 信号放大和滤波:使用合适的心电图放大器,设置适当的滤波器,去除噪音和干扰,增强信号质量。

3. R波检测与分析:对心电图信号进行R波检测,可以使用峰值检测和相关算法等方法,再对R-R间期、心率等进行分析和解释。

4. 心电图的分类和诊断:通过对心电图信号进行分类和诊断,可以判断心脏的功能和病理状态,为临床医学提供支持。

三、肌电图(EMG)的测量方法与技巧肌电图是测量肌肉电活动的一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运动生理学和康复医学领域。

进行肌电图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技巧:1. 电极选择和安装:选择合适的肌电图电极类型,并正确安装电极,使其与肌肉充分接触,减小信号采集过程中的噪音和干扰。

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实验报告

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实验报告

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量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
实验目的:通过对生物体内的电现象进行观察,了解生物电现象的基本特征和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生物电现象是指生物体内的电现象,主要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在静息状态下的电位,其大小在-70mV左右。

动作电位是指细胞膜受到某种刺激后的瞬时电位变化,其大小在+30mV左右。

测量静息电位可通过采用微电极技术封管吸管进入细胞内,测量动作电位则可采用外置微电极技术。

实验器材:微电极、外置微电极、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实验步骤:
1. 进行静息电位的测量:将微电极封管吸管进入细胞内,通过示波器显示出其输出的电位信号,记录其数值。

2. 进行动作电位的测量:将外置微电极放置于细胞膜表面,通过示波器显示出其输出的电位信号,用信号发生器调节输出信号的大小和频率,使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观察其输出信号的变化并记录其数值。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如下结论:
1. 静息电位大小约为-70mV左右,表明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外存在静电场差,在细胞膜的质子泵和离子泵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不同,形成细胞外液为高钠离子、低钾离子的环境,而细胞内液则相反,这种离子梯度的存在使得细胞内外电位产生差别。

2. 动作电位为短暂的电生理现象,其大小约为+30mV左右,表明在受到某种刺激时,细胞膜上离子通道发生开关状态的转换,使得离子在细胞膜上发生大量的流动,形成电生理现象。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生物体内的电现象及其基本特征和测量方法,增强了我们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生物电共振的原理

生物电共振的原理

生物电共振的原理
一、什么是生物电共振?
1、生物电共振(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是一种在医学和运动科学领域中定期使用的技术,它通过测量人体内某些特定部位内电导率来评估人体的组织结构和代谢情况。

2、生物电共振利用了一个定制的信号源产生可检测的电流,而电流通过人体不同部位,由于电路由表面肌肉,皮肤,组织层和其他电阻现象构成,我们可以获得一个测量数值。

二、生物电共振的原理
1、电导率是通过以带有定容信号的电流在特定线电容中流动,从而引起线电容在其两端的电位差而测量得出;电导率的大小取决于线电容的电容的大小和电流的强度;
2、生物电共振实际上是一种能量传递过程,一开方式将入射信号能量转换成传播组织能量,然后传播信号被发射回原处将剩余的信号能量发射回检测仪,从而获得由于组织质量增加造成的电导率变化;
三、其他应用
1、生物电共振技术不仅在测量饮食和健康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例如,可以用它测量每个剂量的游泳速度,以及测量整个游泳过程的耗费的热量;
2、它也可用于重新分配体重,对大脑血流量和心率变化的检测,甚至可以通过分析皮肤电导率来评估皮肤健康状况。

生物电阻抗法八电极阻抗测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物电阻抗法八电极阻抗测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生物电阻抗法八电极阻抗测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生物电阻抗法是一种用来测量生物体组织内部电阻抗的方法。

通过施加一定频率的电流,观察生物组织对电流的阻抗变化,可以得到有关生物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而八电极阻抗测量是一种先进的生物电阻抗法技术,它采用了八个电极,相比传统的四电极方法,八电极测量更加准确和可靠。

本文将介绍生物电阻抗法及其在医学、运动科学、康复和生理学等领域的应用。

我们将重点探讨八电极阻抗测量的原理和技术特点,以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优势和前景。

通过深入了解生物电阻抗法和八电极阻抗测量,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物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为医疗诊断和疾病预防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json"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首先介绍生物电阻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便读者能够对这一测量技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接着,将详细阐述八电极阻抗测量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最后,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展望生物电阻抗法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生物电阻抗法八电极阻抗测量的重要性和优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生物电阻抗法中的八电极阻抗测量方法,介绍其原理、应用领域和优势。

通过详细分析和解释,旨在使读者更加了解生物电阻抗法及其在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同时,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认识生物电阻抗法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和挖掘价值。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对生物电阻抗法八电极阻抗测量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2.正文2.1 生物电阻抗法概述:生物电阻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生物医学测量技术,通过测量人体组织对电流的阻抗来获取关于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这种技术利用生物体内电导率、电阻率和介质常数等特性,结合电路理论和生物医学工程原理,进而实现对人体内部信息的获取和分析。

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原理

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原理

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原理1.引言生物电阻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测量技术,用于评估人体组织的生物电特性。

它基于电流在人体内部的传播和组织对电流的阻抗响应。

本文将介绍生物电阻抗法的原理及其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

2.生物电阻抗法的基本原理生物电阻抗法是利用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遇到的电阻、感抗和电导等因素来评估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

它基于欧姆定律和频域分析原理,通过测量人体接受外部电流后产生的电压变化来计算组织的电阻和电抗。

2.1电流与电压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压(V)等于电流(I)乘以电阻(R)。

当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组织中的电阻会产生电压降。

通过测量这个电压降,我们可以计算出组织的电阻值。

2.2周期性电流与频域分析为了更精确地评估组织的电阻特性,生物电阻抗法通常使用周期性的电流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是正弦波或方波等,其频率通常在几千赫兹到几百千赫兹之间。

通过采集不同频率下的电流与电压数据,并进行频域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组织的阻抗和相位角。

3.生物电阻抗法的应用领域3.1临床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生物电阻抗法常用于诊断和监测多种疾病。

例如,通过测量人体不同部位的电阻和电容,可以检测乳腺肿瘤和皮肤病变。

此外,生物电阻抗法还可以用于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监测呼吸功能和检测肌肉疲劳等。

3.2运动研究生物电阻抗法在运动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测量肌肉组织的电阻和电抗,可以评估运动员的肌肉质量、水分含量和疲劳程度。

这对于训练调整和运动表现的改善非常有帮助。

3.3物理疗法在物理疗法中,生物电阻抗法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生物电特性和治疗效果。

例如,在电针疗法中,通过测量穴位周围的电阻和电导,可以确定合适的治疗参数和穴位选择。

4.生物电阻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4.1优点-非侵入性:生物电阻抗法通过皮肤表面的电极与人体接触,无需创伤性操作。

-简便易行:测量设备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并且可以在床边完成。

-安全性:生物电阻抗法使用低电流,对人体无损伤。

生物电感应技术新研究

生物电感应技术新研究

生物电感应技术新研究生物电感应技术(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是一种利用人体组织电传导特性的电学方法,通过测量人体电阻和电导率来分析人体组成和代谢状况的技术。

近年来,生物电感应技术在医疗、健康管理和体育训练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

一、生物电感应技术的原理及优势生物电感应技术是一种非侵入式、无辐射、简单易操作的分析技术,它利用人体组织对交流电的阻抗作用,测量人体阻抗,通过对电阻抗的分析计算出人体的多种生理参数,如体组成、水分含量、代谢水平等。

生物电感应技术的原理是应用低频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测量电导率和电阻,有的还会同时测量生物电,从而分析人体的组织特性和代谢状态。

生物电感应技术在测量人体组成时具有以下优势:1.非侵入式:生物电感应技术是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不需要穿刺或者注射等侵入式操作,能够有效减少检测对患者的创伤和感染风险。

2.精度高:生物电感应技术输出所得数据精度高,重复性好,能够够较准确地反映人体组成和代谢状态,有利于医生和科研人员进行更加精准的诊断、分析。

3.应用范围广:生物电感应技术不受年龄、性别、肢体肥胖度等因素的限制,所有人都能够使用,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人体的代谢和组成情况,是一种很好的体育、医疗和健康检测工具。

二、生物电感应技术在体育科学中的应用1.身体质量指数(BMI)的测量:生物电感应技术可以精准地测量人体脂肪和肌肉含量的比例,从而获得身体质量指数(BMI)值,是肥胖预防和控制的重要工具。

2.肌肉状态的评估:生物电感应技术可以精确测定骨骼肌含量和分布,同时也能够评估肌肉的状态和健康程度,为体育训练中运动员的肌肉锻炼计划提供支持。

3.运动员的水分管理:生物电感应技术能够测定人体各部位的水分含量,为运动员进行水分管理提供有力帮助,同时也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制定营养和调节训练计划。

三、生物电感应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1.治疗过程监测:生物电感应技术能够较准确地测量并分析患者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等多个生理参数,能够帮助医生进行治疗过程的监测和调整,同时也优化了治疗效果。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
。 3.4 呼吸干扰 通常,受检者的血流图波形是与呼吸波形叠加在一起 的。当呼吸信号较大时,血流图波形基线漂移严重,会给血 流图波形的分析、处理带来困难。为了获得基线平稳的血流 图波形,临床医生往往要求受检者憋气,取呼吸末期的波 形;技术人员则采用某种电路技术或信号处理方法以消除或 降低呼吸的影响。 研究表明,阻抗血流图以及其特征量也存在类似心率 和血压的变异特性,它综合地反映了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与控 制功能,信息量大。因而,血流图检测中呼吸干扰的排除并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使用的方法不当,会影响血流图 波形的适时性,为血流图检测带来不便;甚至造成血流图波 形的失真,导致错误的分析处理结果,还会丢失很多宝贵的 有用信息。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提取复阻抗全信息提高与完善血流图测量方法已经完全可33血液电阻率现行阻抗血流图技术的理论模型把血液作为一个均匀的整体视电阻率为不变的常数并假定血管容积的变化dv是引起阻抗变化dz的唯一因素
文章编号:1006-6586(2004)01-0021-05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 年 第 10 卷 第 1 期
S0

心博出量计算公式中还以平方的形式出现,扩大了其对计算
结果的影响。这就是阻抗血流图心博出量计算结果受 Z 和 0
其它诸多因素影响的最重要原因。
3.2 细胞膜容抗
血液作为一种特殊的人体组织,其阻抗特性也可用图1
所示的等效电路表示。其中 R ,R 和 C 分别为血浆电阻,红 01
细胞内液电阻和红细胞膜电容。血液的总阻抗Z由式(1)表
示。由于 Z 的存在,显然血液的总阻抗 Z 为复数表达式。 c
现行的血流图技术,使用单一测量频率,采用只取信号
幅值(模量)的载波调制解调方法,舍弃了式(1)中的相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的发展概况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的发展概况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的发展概况生物电阻抗技术的端倪出现在18世纪末,距今已有230多年历史。

1780年,意大利神经生理学家Galvani通过观察青蛙的神经肌肉收缩现象,建立了生物电理论。

1871年,德国科学家Hermann成功测量出了骨骼肌的电阻,并且发现,电流沿不同方向通过骨骼肌时,电阻值是不一样的,横向测量时的电阻大约是纵向测量时的4-9倍。

20世纪50年代,当日本科学家中谷义雄在人体皮肤上载入12V直流电压时,发现皮肤上有些点位的导电性更好。

当他把这些点位连接起来后,发现其与穴位经络的布局十分相似。

1957年,德国动物学家Schwan提出了生物组织的电特性在不同频段呈显著变化的理论。

1978年,美国的Henderson通过一个大电极和若干个与之相对的小电极,得到一幅可以清楚显示肺脏位置的阻抗图像。

1979年,第一台电阻抗相机在美国研制成功,为电阻抗成像技术深度开发创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1982年,英国大学的研究者又发表了第一个手臂阻抗层析图像。

5年后,这个研究小组建立了第一个完成的人体电阻抗数据测量系统。

1986年,美国人建立了32电极、激励频率为100KHZ(千赫兹)的测量系统。

1992年,比利时人设计了有32个复合电极的自适应电压激励及电压测量系统。

1995年,第一个动态电阻抗实时系统在英国皇家医院建立,用于人体肺、胃、大脑、食管等不同部位的临床成像基础研究。

根据生物体电阻抗的表现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机构开始了相关研究。

20世纪末以来,美、英、俄罗斯、德、法、瑞、日、印度等国近100个研究小组在进行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的研究工作。

国内相关研究也不逊色,例如,第四军医大学在1993年即开始生物电阻抗成像技术研究。

该校生物医学工程系付峰、董秀珍建立了四电极法生物组织阻抗测量系统。

清华大学电机系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建立了一套多通路独立人体阻抗测量系统。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采用多频率电阻抗法研究血液电特性。

视觉电生理VEP--ERG

视觉电生理VEP--ERG

生物电放大器
细胞发生的生物电的能量很低,必须用放大器放大才能观测
大电极用的生物电放大器应该噪声低、漂移小,具有很强的抑制外界 和生物体内电干扰的能力
微电极放大器需具有极高的输入电阻和减小输入电容的补偿电路,使生物 电能保真地放大。微电路插入细胞体内记录时,对放大器的栅流须有严格 的限制(如应小于10^-11安),以防止栅流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mfERG
六边形呈离心分布,使所有地方引出的信号振幅大致相 同。六边形的面积随着离心距离而增加,因此可以记录 周边小的反应,与接收刺激的视网膜锥细胞密度相对应。
每个六边形以双m序列的假随机顺序控制刺激图形的黑 白翻转。通过计算机化的m序列和反应周期之间的交叉 相关技术处理,得到局部反应情况。
视网膜反应的密度(每单位视网膜的振幅)以视野的方 式来组织起来,就得到视网膜电图地形图。
P50
N95主要起源于神经节细胞 视神经病变主要影响N95振幅
P50可能起源于更远端的视网膜
N35 N95
PERG
双眼同时测 两个蓝色参考电极分别置于眼眶左右外侧,黑色电极置于前额, 角膜接触镜电极或DTL电极(避免影响成像)分别安装在双眼眼睑内 电极位置同全视野ERG
检查前不需要暗适应,检查时弱光即可 刺激次数可视情况,30~60次,时间太长患者疲劳影响结果
人视野各部位的功能是很不均匀的 随着离心度的增加视敏感度迅速下 降而暗视敏感度增加,色觉功能在 视野各部位也不均匀
mfERG
mfERG是Sutter在1992年发明的,记录电极仍为一个角膜 接触3)组成,在同一时刻,一般为黑,一半为白, 六边形黑白颜色随机转换,经过计算机处理,可得到视 网膜相应区域的ERG波形曲线,即为多焦ERG(mfERG, multifocal ERG)

生物电测量技术

生物电测量技术

Packages
dual in-line package (DIP) Ceramic Dual-in-Line Package (Cerdip) Small-Outline Integrated Circuit (SOIC)
SOIC narrow; SOIC wide; mini SOIC
噪声
2 2 2 E rms = ∫ en df + Rs2 ∫ in df + 4kTRs B f1 f1
f2
f2
噪声能量与温度、频带宽度、放大器的电流和 电压噪声有关 采用低噪声的前置放大器芯片,已有芯片可以 做到噪声电压小于 10nV / Hz 和噪声电流小 于 10 pA / Hz 。通常场效应管的运放的电压噪声 较双极型晶体管的运放大,但电流噪声远远小 于双极型晶体管的运放。 有限的频带宽度:使用滤波器限制频带宽度。 前级电路的噪声会被后级放大,这样就要求前 级输出噪声小于后级的输入噪声,所以第一级 元器件的噪声必须很低,而且增益足够大。
合适的通频带:
通常是利用滤波器来完成。 高通滤波器可以用来消除电极电位漂移; 低通滤波器可以用来消除各种高频噪声,尤 其是工频噪声及其谐波,也能用于限制信号 的频宽以防采样时造成信号混叠。 不同生物电信号的频率范围不同,放大器的 频率响应范围也是不同的。
电气隔离和保护:
现代生物电放大器都采用隔离放大器, 使得连接病人的放大器输入级(应用部 分)与放大器后级完全电器隔离的。 电器隔离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病人受到电 击,同时,该技术对抑制电源干扰的影 响也有一定的作用。
电极电位
前置放大器的增益实际上受到电极电位的限 制,一般允许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达到 300mV,如果放大器电源采用6V,那么放大 20倍基线就处在饱和位置了。通常是采用隔 直电容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生物电信号中的一些成分接近直流或本 身就是直流,如心电图的s-t段,所以这个高 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很低,如心电图机的低 频端截止频率为0.05Hz。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29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7 No.2·综述·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也称为生物医学电阻抗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导电性检测人体组织或器官功能改变的诊疗新手段。

其理论基础是人体所含的大量细胞内液及细胞外液均具有导电性,在交流电激发下,生物组织产生复杂的电阻抗,其取决于组织组成、结构、健康状态和应用信号频率,因此生物电阻抗方法可以用于非侵入性组织表征[1]。

由于这些组织参数的阻抗响应随施加信号的频率而变化,因此在宽频带上进行的阻抗分析提供了关于组织内部的更多信息,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组织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并且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具有无创、快速、相对成本低、安全、操作简便、可重复性高和反应信息丰富、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等优点,所以生物组织的电阻抗被挖掘分析,是一种用于非侵入性生理或病理学研究的有效工具。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生物电阻抗的研究不断被深入挖掘,其技术检测的手段也不断完善和多元化,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已成为辅助临床诊疗中一种新兴技术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回顾了生物电阻抗在呼吸监测、脑心肺血流图、人体成分分析、断层成像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应用,并通过探讨了其中工作原理、优点和缺点、技术问题现状和未来趋势,提出电阻抗技术的发展前景。

1 生物电阻抗测量系统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发展几十年来,其测量办法从电桥法、调制法,发展到现在最常用的恒压或恒流源法。

而恒压或恒流源法根据检测的路数与电极的位置,可分为传统二电极法、传统四电极法、两路检测信号法(四电极)、两路检测信号(八电极)、三路检测信号(六电极)、四路检测信号(八电极)。

从频率角度,由采用单一恒定频率的电流通过生物组织进行测量的单频率测量方法,发展到输入不同频率的电流或电压而进行的多频率测量方法。

生物电阻抗的测量在不同的频段测量方法不同,测量人体的不同部位时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测量结构大致如图1。

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及其应用1.引言1.1 概述概述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生物体对电流的阻抗来研究生物体特性的方法。

生物电阻抗是指生物体组织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可以提供诸如生物体组织阻抗、体液浓度、细胞结构和功能等信息。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和生物体成分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基于生物电学理论,根据生物体组织的电导率差异来测量电流通过生物体的难易程度。

电阻抗测量方法包括直流电阻抗和交流电阻抗两种。

在直流电阻抗测量中,通过测量电流通过生物体所产生的电压差来计算阻抗值;而在交流电阻抗测量中,通过测量交流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来计算阻抗值。

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来监测生物体组织的变化,如肌肉疲劳、器官功能障碍等。

此外,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身体健康监测、药物代谢研究和体液分析等方面,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另外,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在生物体成分分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量电阻抗值,可以推断和分析生物体组织的成分,如脂肪含量、肌肉含量、水分含量等。

这对于体育训练、健身管理和营养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实时监测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医学领域和生物体成分分析中,它为我们深入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在未来还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对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目的。

首先,文章会简要说明什么是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以及它在医学领域和生物体成分分析方面的重要性。

其次,文章将描述本文的结构,即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组织安排。

非侵入式测量生物信号的检测技术研究

非侵入式测量生物信号的检测技术研究

非侵入式测量生物信号的检测技术研究生物信号是指生物体内的各种物理和化学现象所产生的信号,包括心脏电信号(ECG)、脑电信号(EEG)、肌电信号(EMG)等等。

同时,由于生物信号的弱强、频率、波形不同,对测量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测量技术中,主要采用的是侵入式测量方法,如采用针头插入皮肤来获取ECG信号,而这种方法会对患者造成疼痛和不适。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非侵入式测量生物信号的检测技术也在逐渐成熟,将给予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更多的探索空间。

一、红外线测量技术传统的生物测量技术主要基于电学和机械原理。

现代测量技术凭借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光学和红外线等非接触式测量原理。

其中,红外线测量技术最为常见。

该技术利用了红外线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人体获得反射回来的红外光谱信息。

同时,人体组织的折射系数、吸收系数以及散射系数等也会对红外线测量信号产生影响。

基于此,人们通过对不同波段的红外线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目标组织的生物信息。

二、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生物电阻抗测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生物测量技术。

通过在患者皮肤上粘贴或使用手柄等装置,将电流输入皮肤,再测量出电压,从而求出人体对电流的阻抗值。

该阻抗值可用来计算出体内各种生理参数,如心肺输出量、心脏负荷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但是,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也存在很多限制和局限性,如电流过大会对人体产生不适,测量结果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等。

三、超声波测量技术超声波测量技术基于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性,可以准确地测量人体组织的厚度、密度、速度等物理参数,进而获得生物信息。

超声波测量技术不仅能够用于医学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材料学、机械工程、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但是与其他测量技术相比,超声波测量技术的成本和复杂度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的推广。

由于生物信号的曲线波形瞬息万变,非侵入式生物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仍然需要不断进一步发展,而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生物的生命权和权利,不断拓宽研究和应用的边界。

生物电学中的身体电活动测量理论

生物电学中的身体电活动测量理论

生物电学中的身体电活动测量理论生物电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体内、外部产生的一些电生理现象。

在这些现象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人类身体表面的电活动。

这些电活动通常是通过生物电信号采集设备进行测量和记录的。

然而,对于生物电信号测量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却不是广大非专业人士了解的,本文就生物电学中的身体电活动测量理论做一个介绍。

身体电活动的产生与测量人体内部的各种组织和细胞都会产生电活动,通过电学信号在神经元间传导。

这些活动在外部表现为生物电信号,可以通过在表面附着电极,记录这些信号并获得一些定量指标,如电压(电势)、电阻、电流、功率等。

在实际测量中,为了避免外界干扰,一般使用一对电极对身体的电位差进行测量。

这对电极通常是银/氯化银电极,被放置在被测试者的皮肤上。

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加入一些测量信号来激发和调节身体内的电活动。

身体电活动的种类人体内的电活动有很多种,包括心电图(ECG),脑电图(EEG),肌电图(EMG)和眼电图(EOG)等。

其中ECG记录的是心脏肌肉的电活动,常用来检测心脏方面的问题,如心律不齐和心肌梗塞等。

EEG记录了大脑皮层中神经细胞的电活动,可以用于评估神经功能和精神障碍。

EMG是记录肌肉电活动的生物电信号,可以用来评估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情况。

EOG记录了眼球睑下肌肉的电活动,可以用来检测眼动障碍和脑干功能异常等。

身体电活动测量的应用身体电活动测量技术在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等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ECG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心脏问题。

EEG测量则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如揭示神经发育、认知和感觉处理过程中的电活动机制。

在运动训练中,肌电图可以用来分析肌肉力量和反应时间,帮助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和改进技能。

身体电活动测量理论生物电信号测量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身体内的电活动。

如何消除或降低外部信号对身体电活动信号的干扰,是测量技术中的首要问题之一。

专业体脂测量仪的原理是

专业体脂测量仪的原理是

专业体脂测量仪的原理是
专业体脂测量仪的原理是利用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

这种技术基于人体组织对电流的传导特性,通过测量电流通过身体时的电阻来估算体脂含量。

生物电阻抗测量是通过在身体上施加微弱的电流,然后测量电流通过身体的速度和阻力来进行的。

人体组织中的不同组分,如脂肪、肌肉和骨骼,对电流的传导能力有所不同。

脂肪组织对电流的传导能力较差,而肌肉组织对电流的传导能力较好。

测量过程中,体脂测量仪通过电极将微弱的电流传输到身体,通常是通过手握电极或脚踩电极进行测量。

然后,仪器测量电流通过身体的速度和阻力,推算出身体的总体阻抗。

根据身体阻抗、性别、年龄等信息,算法会估算出体脂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测量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水分含量、体温、身体部位等。

因此,测量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

专业的体脂测量仪通常会对这些因素进行校正,以提高准确性。

生物电阻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生物电阻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生物电阻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生物电阻抗法是一种无创的生物测量技术,常用于评估人体内的液体,包括水和电解质的分布和变化。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肾脏功能衰竭,无法正常排泄体内积累的代谢废物和水分,导致液体平衡失调。

因此,生物电阻抗法成为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平衡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生物电阻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平衡失调可能导致许多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感染等。

因此,对透析患者进行液体管理至关重要。

传统的液体管理方法是通过测量体重和尿量来评估患者的液体状态。

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误差,尤其是对于肥胖或水肿的患者。

生物电阻抗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该技术利用电流通过身体时的电阻来测量身体的组织类型、水分含量和水分分布情况。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生物电阻抗法可以帮助识别患者体内的液体变化和代谢废物的处理情况。

通过测量患者的电阻率和电容率,可以计算出患者的身体组成,如血容量、骨骼肌质量和脂肪质量。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确定患者的合适的透析液剂量和频率,以及体重和水分的调节。

除了液体管理,生物电阻抗法还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长期的透析治疗可能导致营养缺乏,因为透析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蛋白质和其他必需营养素。

通过生物电阻抗法,可以测量患者的身体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如果发现患者的营养状况不良,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治疗。

总之,生物电阻抗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可以用于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平衡和营养状况。

通过测量患者的身体组成和水分分布情况,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透析液剂量和频率,以及控制患者的液体平衡。

此外,生物电阻抗法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以提供更好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导联亦称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的 电位差。
在心肌中,有一些特殊的心肌细胞,它们或聚集成团,
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发电厂”,不断地发出脉冲电流。位于 右心房上腔静脉入口处的窦房结,是生物电的 “源头”。
在正常情况下,房室结和一些分布于心脏肌肉内的内的“小 发电厂”(神经节)不发出生物电,以保证整个心脏用同一 节律跳动。窦房结发出的电流,经过房室束,传到房室结, 然后再经希氏束,分左、右两条束支,传到左、右心室。每 一次窦房结发出的脉冲生物电,就是经过这一线路,顺序传 递到整个心脏,引发心脏的搏动。
过压保护和高频滤波电路是因有时心电图机与除颤 器、高频电刀同时使用,为确保病人安全和心电图 机免遭高压冲击,同时为了阻止外界高频干扰信号 进入心电图机的前置级而设置的。
缓冲放大器实际上就是起阻抗变换的作用,它输入 阻抗高输出阻抗低便于与威尔逊网络输入阻抗相匹 配。
电极:不锈钢电极
(1)导联线
单极标准导联-3
心电图的导联(标准12导联)
◦ 加压导联:在单极导联的基础上,当记录某一肢体单极导联 心电波形时,将该肢体与中心电端之间所接的平衡电阻断开, 改进成增加电压幅度的导联形式,称为单极皮肤加压导联, 简称加压导联。可增加电压信号幅度50%
aVR aVL aVF
心电图的导联(标准12导联)
心脏所发出的生物电流是极为微弱的,需用特殊的“电 表”才能将它测出来。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正是由于心脏自 动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才使得液在封 闭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使生命得以维持。心脏在搏 动前后,心肌发生激动。在激动过程中,会产生微弱的生 物电流。
心脏的每一个心动周期均伴随着生物电变化。这种生 物电变化可传达到身体表面的各个部位。由于身体各部分 组织不同,距心脏的距离不同,心电信号在身体不同的部 位所表现出的电位也不同。
电极电位(极化电压):电极与电解液的界面电位 差。
电极阻抗:电极与电解液界面的系统阻抗
◦ 电极阻抗与电流密度、电极面积及温度基本成反比;
◦ 影响电极阻抗的最大因素是频率。当频率增加时,电极阻 抗明显减小;
◦ 电极阻抗不够大或因频率变化而减小时,会引起信号衰减, 因此可在放大器之前增加缓冲放大器或电压跟随器等方法, 以增大输入阻抗。
用导电膏充填在电极与皮肤之间,使电极不直接与皮肤接触,不 易出现电极在皮肤上的相对运动;导电膏不失水,能长期保持稳 定。
4)干电极
导电膏的缺点是时间长了容易干, 若盐分过高会引起皮炎。干电极 不用导电膏。可以将高输入阻抗 放大器放置在电极内。但采用电 容耦合,对频率很低的信号的灵 敏度低,要求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很高(100M -1G),噪声也 易通过静电耦合串入。
0.1~100Hz
◦ 肌电(EMG): 0.02~5mV
5~2000Hz
滤波参数不同 增益不同
通道数不同 传感器规格不同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生物电信号测量的生理学基础 人体电阻抗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在静息状态下(即细胞未 受刺激的情况下),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除了从功能上分类外,还可按心电图
机描记输出方式分类:有间接描记方式和直 接描记方式。
间接描记式目前已基本不使用,现多
用直接描记方式。直接描记式还分为:喷墨 式、墨水笔式、热笔式、热阵打印头式。目 前的单道心电机多用热笔式,多道心电机多 用热阵打印头式或打印机。
电极
滤波保护 电路
1mV定 标
2.放大部分

5.心电图作为一种电信息的时间标志,常为心音图、超声心动
图、阻抗血流图等心功能测定以及其他心脏电生理研究同步描纪,以
利于确定时间。

6.心电监护已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用药观察、航天、体育
等的心电监测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是以人体与心电图导联连接成某一个导联所产生的
心电电压作为信号,通过电极输入到心电放大器, 经过放大后,推动记录工具——描笔,使其在记录
◦ 当电极之间直接用平均电阻相连时,电极阻抗之间的差异 会引起测量误差和放大器共模抑制比的减小,可以采用威 尔逊网络来平衡。
体表电极 体内电极
基本要求:电极电势稳定,阻抗小,容易放置而不脱落,不易产生 伪迹,可长期检测,无毒性,对人体刺激小。
使用时要涂导电膏,因此界面的等效电路更加复杂:
极化状态( polarization ):在生理学中,将静息状态下细胞 膜跨膜电位内负外正的状态。超极化( hyperpolarization): 膜内负电位增大(例如从-70mv变为-90mv)。
去极化 (depolarization):膜内负电位减小(例如从-70mv 变为-60mv)。
◦ 组成:威尔逊网络、多路模拟开关
6个20威KΩ尔组逊成网一络个是三由角9形个电电路阻,组每成,LA
20K
RA
一个三角形顶点分别与3个30KΩ组
成一个星形电路三个点相连,星形公
◦ 作用:将电极上获得的心电信号送到放大器的输入端。 ◦ 要求:
要求抗干扰能力强,采用屏蔽线,且屏蔽层可靠接地; 为克服分布电容的影响,一般采用屏蔽驱动电路。
(2)过压保护
◦ 作用:防止其它医疗仪器(例如心脏除颤器、高频电刀等) 的使用产生的高压脉冲而损坏心电图机。
◦ 组成:高压保护电路、中压保护电路和低压保护电路。
1)金属板电极
临床中常用银镍合金、镀银钢板电极和Ag-AgCl电极,测量 ECG;
不锈钢、铂、镀银的圆盘状、长方形电极测量EMG,EEG。
2)柔性电极
为适应体表各种形状,用银丝编织而成,贴在胶布上使用,特 别适用于早产新生儿的ECG监护。有的产品能允许透过X光。
3)浮式电极
在恢复到静息电位之 前,膜电位还有一些微小 的波动,称为后电位。去 极化后电位(负后电位), 超极化负后电位(正后电 位)。
动作电位的时相示意图 心电如何产生?
2.2.1 生物医学电极的概念 2.2.2 电极的极化 2.2.3 常用的生物医学电极
电极—由金属浸在含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所构成的 体系成为电极。
导联选 择器
前置放 大器
隔离电 路
驱动放 大器
1.输入部分
电源 DC-DC 电源
记录部 分
5.控制部分
6.电源部分
3.记录部分 4.走纸部分
输入部分

放大部分
控制显示部分 记录部分 存储部分

走纸部分
包括电极、导联线、过压保护、高频滤波和导联选 择电路。
主要作用:从人体提取心电信号,并按要求组合成 导联,将选定导联的心电信号送入到后级放大器, 同时滤除电磁波干扰和防止高电压损坏仪器。
2.1 生物电位的基础知识 2.2 生物医学电极 2.3 心电图机 2.4 脑电图机
对于能够通过电极提取的体表生物电信号,其测
量仪器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因信号的频率和 幅值不同,对电路的要求不同。
常见的生物电信号有:
◦ 心电(ECG):0.01~5mV
0.05~100Hz
◦ 脑电(EEG): 2~200μV

1、对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2.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
梗塞,而且还可确定梗塞的病变期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

3.对房室肌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包炎
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4.能够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和电解质紊乱
对心肌的作用。
对正常心脏来说,生物电变化的方向、频率、强度是 有规律的。通过电极将体表不同部位的电信号检测出来, 再用放大器加以放大,并用记录器描记下,就可得到心电 图形。
心电图: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 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英文名:Electrocardiograph 英文缩写:ECG
测某一点的电位变化,如果把心电图机的负极接在零电位 点上(无关电极),把探查电极接在人体任一点上,就可 以测得该点的电位变化,这种导联方式称为单极导联。 Wilson提出把左上肢,右上肢和左下肢的三个电位各通过 5k欧姆的高电阻,用导联线连接在一点,称为中心电端。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中心电端可以与电偶中心的零电位等 效。在实际上,就是将心电图机的无关电极与中心电端连 接,探查电极连接在人体的左上肢,右上肢或左下肢,分 别得出左上肢单极肢体导联(VL)、右上肢单极肢体导联 (VR),和左下肢单极肢体导联(VF)。
纸上作相应运动,同时记录纸以匀速沿笔尖垂直方 向运动,这样就描出心电图波形,或直接在LCD上 显示。
等边三角形
心电轴
心电图的导联(标准12导联)
◦ 标准(肢体)导联:ⅠⅡ Ⅲ ◦ 加压导联:aVR aVL aVF ◦ 胸导联:V1、V2、V3、V4、V5、V6
标准导联是双极导联,主要测量肢体之间的电位差。
标准(肢体)导联:是以两肢体间的电位差为 所获取的体表心电
Ⅰ:左上肢(LA)接放大器正输入端,右上肢(RA) 接负输入端
Ⅱ:左下肢(LL)接放大器正输入端,右上肢(RA) 接负输入端
Ⅲ:左下肢(LL)接放大器正输入端,左上肢(LA) 接负输入端
标准导联只是反映体表某两点之间的电位差,而不能探
5)绝缘电极
在金属板上制作绝缘薄膜,用其 电容进行交流耦合,拾取信号中 的交变分量。不用导电膏,
6)一次性电极
目前很多医院采用一次 性电极记ECG。
右边是一种用离子传导 性聚醚系粘胶剂代替导电膏 的一次性体表电极。它粘着 性能好,没有盐分析出,显 著减小基线漂移和噪声。
插入体内,有细胞外液存在,不用导电膏,但要求材料的生物 相容性好,安全。Ag-AgCl材料不适用,会与含蛋白质的溶液 发生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