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音字运动普及教育的主张
大学_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_1
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1、切音字运动:指清末20年间发端于民间的创造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运动。
2、国语运动:指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这间这段时间推行把以北京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话的运动。
3、白话文运动: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旨在以白话文取代传统的文言文的运动。
4、通用语言:指的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5、普通话:指的是以北京话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6、规范汉字:指建国以来,经过整理简化的汉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汉字。
7、汉语拼音方案:是我国1958年公布的一套汉语拉丁化字母拼音方案。
8、韵基:指全备音节中韵腹和韵尾。
9、固定语:指话意中把词作为构成成分、结构固定、形式上相当于语组、功能上相当于词的单位。
10、概念义:词义中反映客观现象的那部分意义,即词的理性内容。
11、音语义:指词在句子中临时获得的意义。
12、语法:指语言组合法则的总和。
13、语素:是最小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14、兼类词:指同时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词性,具备两种或两种以语法功能的词。
15、无主句:是不能补出主语,不依赖上下文也能表达比较明确完整意思的句子。
16、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17、共同语:是打破语言的地域隔阂,走向语言统一时出现的语音形式。
18、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
19、类词语:是定义式解释语方式中表示事物类别的词语。
20、离合词:指有的双音节词,合用时是一个词,分开用时是两个词,称作离合词。
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二)1、“大师、大使、大事”的不同在于(D):A、时位的不同B、势位的不同C、音素音位的不同D、调位的不同2、下面哪个表中的字为不规范汉字( C )。
A、《简化字总表》B、《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C、《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D、《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3、下列成语结构上属于兼语结构的是(C)。
清末文字改革家论语言统一
江谦还为此专门正名,认为应将“官话”改为“国语” : (9)江谦《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 :“凡百创作,正名为先。官话之称,名
义无当。话属之官,则农工商兵,非所宜习,非所以示普及之意。正统一之名,将来奏请颁
布此项课本时,是否须改为国语读本以定名称。 ”( P117)
然而,共同语的选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虽然在理论上人们已基本上议定以北京话为国
有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甘肃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十一省及安徽江苏之两半省矣。
此外
各语无两省相同者。 为高因陵, 为下因泽, 岂有舍京语而别事矫揉之理哉?京语非北京人私
有之语,乃全国人共有之语, 故福等倡言推广京语, 纯为大公无我之心, 无庸嗫嚅吞吐者也。 ”
(P126) 这些理由是: 第一,以首都的语言为通用语言是国际通例;
意义的。本文以文字改革出版社 革家关于语言统一的论述。
1958 年出版的《清末文字改革文集》为素材,研究这些改
中国历史上虽有雅言、通语、官话等在不同的时代代行共同语的职能,但这些“准共同
语”影响所及主要在官场和文化圈, 实际语言生活中方言的分歧十分严重, 即便清末亦如此。
面对方言的分歧,人们纷纷提出了统一语言的主张。早在
惧闲聊斋供稿
2
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330-344.
原载《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3(2):1-11.
(8)“日本学校,必有国语读本,吾若效之,则省笔字不可不仿办矣”
。(P29)
此后,“国语”的说法逐渐多起来,很多“说帖”也都使用“国语”这一名称。
1910 年,
北派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 而且当时南派官话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其地位甚至高于北派官话。
《应用汉语教程》参考资料
《应用汉语教程》参考资料:三大语文运动与现代汉语规范化三大语文运动是指我国发生在20世纪的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这三大运动各有自己的目标,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
温故而知新,看看我们今天语言规范化所取得的成果,再回头看看汉语规范化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了解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促进我们的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推行不无裨益。
一、切音字运动切音字运动指清末20年间发端于民间的创造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运动。
切音就是拼音,也叫合声,切音字就是泛指在这一运动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汉语拼音方案。
切音字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的。
清朝末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前夜,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黑暗的年代,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屡屡攻破清朝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既割地又赔钱;这时的中国,势衰力竭,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中时时处处都处于被动地位,民族危机到了空前严重的地步。
我国的一些学者认识到,和西方国家及东邻日本的富强相比,中国处处落后,而其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落后,而教育落后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汉字难学,西方国家教育的普及则是得益于文字的简易,得益于它们的“切音为字”。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设计了拉丁化拼音方案的学者卢戆章,在其拼写厦门方音的著作《一目了然初阶》自序中指出了拼音文字的优点:“字母与切法习完,凡字无师能自读;基于字话一律,则读于口遂即达于心;又基于字画简易,则易于习认,亦即易于捉笔……”把这段话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拼音文字易学、易记、易写,相反,汉字则是难学、难记、难写。
对拼音文字和汉字的优劣的认识,可以说是当时学者的共识。
虽然客观上说把中国的贫穷落后归咎于汉字的繁难不合适,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学者急切希望变革的思想。
这样,在清末年间,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形成了运动,各种各样的拼音方案纷纷被推出,字母形式和拼写对象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
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切音字运动中一共推出了27个方案。
中国语言学史提纲
中国现代语言学史(提纲)绪论中国语言学史是属于学术史性质的一门学科。
它的任务是要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的渊源、流派,探索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规律,对中国历史上产生的语言学著作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从而促进我国语言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中国语言学史的性质与任务是属于学术史性质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是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的渊源、流派,探索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规律,对中国历史上的语言学著作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评价,从而促进我国语言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研究语言学史的必要性3、研究语言学史的三个原则第一、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点。
第二、对学术观点要客观公正,决不党同伐异,偏主一家之言。
第三、全面占有资料,直接研究原始资料,切忌断章取义,人云亦云。
※4、“现代语言学”的概念西方的“现代语言学”与传统语法学和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相对而言。
其根本特点是由纵向研究过渡到横向研究,即由历史的研究转向平面的研究。
提出这种新理论体系的是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F. De Saussure),他是西方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
中国的“现代语言学”有两个含义:一是“现代的语言学”;二是指“语言学的现代化”。
(1)现代的语言学:是对“古代的语言学”而言的,强调的重点是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
(2)语言学的现代化:指的是观点、方法的改变,指的是学科本身的革新。
从总趋势而言,中国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语言学逐渐实现现代化的历史。
具体说来,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科学化、社会化、理论化。
所谓科学化,就是明确了语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彻底摆脱了经学习气;明确了语言学有一个独特的系统,它有音、有义,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根据语言内部系统的不同产生了明确的专业分工,促进了语言学内部各个分支的建立。
所谓社会化,一方面指语言学要为社会服务,要走向社会调查语言,要为社会制订语言政策、文字政策;另一方面,社会的变革又推动语言学的发展。
所谓理论化,指对语言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以及对语言学理论的传播。
【2016年】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一中国是一个崇尚文字的历史古国。
远在周代,宫廷教育的科目设“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其中“六书”是识字教育,汉代郑众说,“六书”即是“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1]。
它是周代小学教育科目中最早教授的[2]。
这说明,周代不但有了识字教学的科目,而且已经产生了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科学。
汉人称文字学为“小学”,在经今古文斗争中,一批古文经学家利用汉字因义构形的特点,把分析汉字形、音、义作为解读儒家经典的津梁,使文字学取得了与儒家经学相应的地位。
到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做出了“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有名论断,汉字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崇高地位已确定无疑。
汉代为汉字确立的这种崇高地位,经过历代科举制度的强化,借助诸多名人书法的传扬,又由于被汉字书写的典籍越来越多,汉字用于外交政务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而日趋巩固。
只要看历代纂集“小学”专书数量之多,就可以知道前人对汉字的重视。
自全面整理、确立汉字形义统一原则、描写汉字总体系统的《说文解字》之后,正字(规范)之书如《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广存异体之书如《碑别字》,搜集俗字之书如《龙龛手鉴》……一代一代,编纂无穷。
汉字变成每一时代首先需要关注的一种解读前代文化、书写当代文化、存于后世文化的工具,它自己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要素。
封建时代宫廷和上层文化对汉字的崇尚,在变成一种统治文化的观念后,对群众的影响是无形的。
民间的“敬惜字纸”之风,便是这种崇尚汉字的观念对民众心理的浸透。
18—19世纪清代的干嘉学者,继承和发展了汉、唐的经学和小学,通过对大量古文献的爬梳,对汉字学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使识字、写字、正字、解字、读字都回到了《说文解字》的标准,他们站在学术的高度,使传统的汉字观得到又一次的巩固。
二19—20世纪之交关于汉字争论的第一次高潮,就是在上述强大的传统势力笼罩下展开的。
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功绩
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功绩——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冯志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 100010)摘要:我国汉语拼音运动的历史相当久远。
回顾并分析汉语拼音运动各阶段的利弊得失,有助于促进汉语拼音的现代化,续写汉语拼音运动史的新篇章。
关键词:拉丁化;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方案1957年11月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布<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正式批准《汉语拼音方案》。
从1958年秋季开始,《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进入全国小学的课堂。
现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和施行已经整整50周年,这是我国语言文字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
作为语言文字战线上的普通一兵,我欣然命笔,写成此文,作为纪念。
一、我国古代及外族人发起的汉语拼音运动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
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僧人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语音节的声母的36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惜他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例如,用“帮旁并明”来表示唇音,用“端透定泥”来表示舌尖音,用“非敷奉微”来表示唇齿音,因此,这些用汉字表示的声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后来,学者们又编制了韵书,仍然使用汉字来表示汉语音节的韵母,例如,用“东冬钟江”来表示“东韵”的韵母,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韵母“ong”,这些用汉字表示的韵母也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
500年前,我国部分穆斯林少数民族中曾经使用“小经”文字,这种文字是一种阿拉伯文字。
切音字运动——精选推荐
切音字运动切音字运动指清末20年间发端于民间的创造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运动。
切音就是拼音,也叫合声,切音字就是泛指在这一运动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汉语拼音方案。
切音字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的。
清朝末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前夜,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黑暗的年代,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屡屡攻破清朝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既割地又赔钱;这时的中国,势衰力竭,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中时时处处都处于被动地位,民族危机到了空前严重的地步。
我国的一些学者认识到,和西方国家及东邻日本的富强相比,中国处处落后,而其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落后,而教育落后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汉字难学,西方国家教育的普及则是得益于文字的简易,得益于它们的“切音为字”。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设计了拉丁化拼音方案的学者卢戆章,在其拼写厦门方音的著作《一目了然初阶》自序中指出了拼音文字的优点:“字母与切法习完,凡字无师能自读;基于字话一律,则读于口遂即达于心;又基于字画简易,则易于习认,亦即易于捉笔……”把这段话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拼音文字易学、易记、易写,相反,汉字则是难学、难记、难写。
对拼音文字和汉字的优劣的认识,可以说是当时学者的共识。
虽然客观上说把中国的贫穷落后归咎于汉字的繁难不合适,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学者急切希望变革的思想。
这样,在清末年间,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形成了运动,各种各样的拼音方案纷纷被推出,字母形式和拼写对象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
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切音字运动中一共推出了27个方案。
这些方案,从拼写对象看,有以北方官话为拼写对象的,有以厦门音为拼写对象的,有以湖北方音为拼写对象的,有以苏州方音为拼写对象的,有以南京方音为拼写对象的,有以温州方音为拼写对象的。
在字母形式上,有采用汉字楷书笔画式字母的,如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这也是推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拼音方案;有采用汉字独体篆隶笔画式字母的,如吴敬恒的《豆芽字母》(又名《等韵简码》);有采用速记符号式字母的,如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有采用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数码式字母的,如田廷俊的《数目代字决》;有采用独体古文(蝌蚪文)作为字母的,如陈虬的《瓯文音汇》;有采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的,如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
向汉语拼音运动开创者学习——读文字改革史札记
向汉语拼音运动开创者学习——读文字改革史札记张育泉【期刊名称】《语文建设》【年(卷),期】1992(000)002【摘要】1892年,福建学者卢戆章创造了“切音新字”,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阶》。
这是第一本由中国人写的拼音著作,所提拼音文字方案也是第一套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方案。
随后的20年当中,各式各样的拼音方案不断产生,总数多达28种。
设计者不仅出版书籍广为宣传,而且通过实地教学加以推行。
例如,卢戆章的方案曾在福建推行;王照、劳乃宣的方案在北方、南方13省推行,出书6万册,平民、士兵,以至于政府官员都有很多人热心学习、赞助。
方案设计者和一些热心人士还提出许多普及教育和改革语文的主张和意见。
这就是清朝末年的汉语拼音运动(又称“切音字运动”)。
提倡言、文一致,要求统一国语等等,也是这个时期提出来的。
这一运动开创了我国语文现代化事业,是中华文明史上具有新鲜内容的不平凡的一页。
【总页数】4页(P26-29)【作者】张育泉【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9【相关文献】1.两次大战之间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运动——读阿拉伯史札记之十一 [J], 郭应德2.关于《庚子国变记》的作者李希圣——读义和团运动史札记 [J], 祁龙威3.从中古科学史看道家自然观的发展轨迹——读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札记 [J], 李瑶4.评罗明佑及其“复兴国片运动”——读史札记 [J], 李晋生5.尊重与超越:武汉五四运动的全景扫描--读田子渝著《武汉五四运动史》札记[J], 李良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声音”:民国广播与国语运动
“国家声音”:民国广播与国语运动作者:马瑞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19年第06期摘要国语运动是指从清末到民国年间制定和推行汉语标准语的一场社会文化运动,它提出“言文一致”和“国语统一”两大口号。
国语运动贯穿整个民国时期,由政府民间互动,共同推进。
除书面教材、课堂讲授等传统教育方法之外,广播这一新媒介的出现使声音突破了时空限制,成为推广民众教育和国语宣传的利器,为当时人所注意。
1927年国民党建政后,力图实现全国政治统一、“党国声音”一元化,进而实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国语运动旨在统一全国语言,国民政府也极为重视,用广播推行和普及国语使这一运动达到高潮,这一推行方式也是这一时期国语运动的一个显著特征,作为国民党喉舌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整体来看,由于当时播音水准及收音率较低,以广播推行国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国语运动,广播,国民政府,中央广播电台中图分类号 K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12-0041-09近代意义的国语是一国国民通用语言的标准语,是民族共同体的象征,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
其概念既与国内各种方言相对,又与外国语相对,其推行有助于统一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是为走向现代国家所必须,就其声音层面而言可称之为“国家声音”。
中国的国语运动自清末开始,是一场统一汉语标准的社会文化运动,包括汉字书写与读音两个方面。
相对于书写的同一和改化,文字读音通常较难统一,必须通过书面注音来实现,普通大众理解有一定困难。
统一“国音”需要声音的传播,在通常情况下声音传播范围有限,而广播产生后使声音传播摆脱了特定的时空限制,得以“无远弗届”。
民国肇始,中央政府謀求推进国语运动,适时出现的广播电台为当时人所看重,逐渐成为推行和普及国语的利器。
1927年,国民党建政南京,中央政府的建立要求全国政令、思想统一,而这首先即要语言统一,之前成效不佳的国语运动因能收统一全国语言之效而渐为国民政府所注意。
切音字运动百年祭
切音字运动百年祭
周有光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1992(000)005
【摘要】卢戆章(1854—1928)的“中国切音新字”厦腔读本《一目了然初阶》在1892年(清光绪18年)出版,到今年整整100周年。
这是中国人民自觉地提倡“拼音化”的开始,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拼音化”的重大缺陷。
在《汉语拼音方案》已经公布、汉语拼音教育一天天扩大的今天,我们深深体会到100年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首创功劳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周有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
【相关文献】
1.卢戆章与清末的切音字运动 [J], 左文燕
2."托古改制"与"步武日本":清末切音字运动两种现象分析 [J], 朱文波
3.近代福建切音字运动史论--切音字运动和汉字改革 [J], 王曦
4.《一目了然初阶》与切音字运动引发讨论的内容、性质和意义 [J], 谢奇勇
5.卢戆章在切音字正词法方面的贡献——纪念我国切音字运动一百周年 [J], 丁方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目了然初阶》与切音字运动引发讨论的内容、性质和意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收稿日期:2016-03-20作者简介:谢奇勇,湖南新田人,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120年前,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的出版引发了我国的切音字运动。
100多年来,围绕这场运动,产生了延绵不断的讨论,应该说这些讨论以及这些讨论所得出的一些成果和结论,已经对我国现代社会的语文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这些讨论的总结和回顾,于当今的语文生活的建设和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一目了然初阶》与切音字运动1892年,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出版。
作为我国第一个切音字方案,其字母采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被称为“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是由中国人自制的第一种汉语拼音方案及其拼写读物,既标志着我国切音字研制的开端,也标志着我国“切音字运动”的开端。
卢戆章成为了我国切音字方案的创始人以及切音字运动的发起人。
《一目了然初阶》中把拼音字母叫做“切音字”,DOI:10.13877/22-1284.2016.05.006《一目了然初阶》与切音字运动引发讨论的内容、性质和意义谢奇勇(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一目了然初阶》及其引发的切音字运动,从一开始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这一讨论延绵和影响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切音字运动中主要围绕切音字的设计和实施的讨论;从注音字母的创设到20世纪80年代“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出台期间主要围绕切音字运动成果的发展和巩固的讨论;从20世纪90年代迄今主要围绕切音字运动的性质和影响的讨论。
回顾这一讨论的过程,对当今语文生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使人们更清晰地看到切音字运动在现代语文生活建设中所带来的巨大成果和发挥的重大作用;可以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切音字运动在现代语文生活中的基本性质和深远意义;可以使人们更清晰地从切音字运动及其讨论中明确现代语文生活建设的科学态度和基本取向。
关键词:《一目了然初阶》;切音字运动;讨论;内容;性质;意义中图分类号:H 2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974(2016)03—0030—06【主持人的话】本栏目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和教学专业委员会协办■湖南科技大学谢奇勇教授,梳理了百年拼音发展历程和现实价值,拼音自始至终都遇到反对它成为文字的激烈争议,其实国家语言法律规定的拼写普通话的功能已经明确了注音以外的功能,当然新旧文字长期并存和衔接不能短暂完成。
汉语专题总复习分类
《汉语专题(1)》期末总复习名词解释1.切音字运动:指清末20年间发端于民间的创造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运动。
2.国语运动:是指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这段时间推行把以北京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运动。
2.老国音和新国音:老国音是指1913年由读音统一会议定的国语标准音,“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
新国音是指1924年由国语统一筹备会决定的国语标准音,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3.白话文运动: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旨在以白话文取代传统的文言文的运动,是一场书面语的变革。
4.通用语言:在一定范围内普遍使用的语言,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
5.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6.规范汉字:是指新中国建立以来,经过整理简化的汉字和未整理简化的汉字,并且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推行,是我国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法定文字。
规范汉字适用于现代汉语。
7.汉语拼音方案:是我国1958年公布的一套汉语拉丁化字母拼音方案,用以拼写汉民族共同语的一套拼音字母和拼写方式。
8.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9.韵母:一个音节中除去声母,剩下的部分就是韵母。
2.中响复韵母:由两个以上元音构成的复韵母,根据韵腹的位置的不同又分为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三类。
中响复韵母就是韵腹在中间位置上的复韵母,例如iao iou uai uei等。
10.声调:是一个音节中表示高低升降的调子。
11.调号:声调符号的简称。
是标记语言中声调的符号。
12.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在由音位的组合构成的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音节。
13.韵头:又称“介音”。
通常为介于声母与韵腹之间的高元音,发音较短,略带辅音性。
14.韵腹:依据音节的音响程度所划分的韵母成分。
一个字音中韵母部分的音响顶点叫韵腹,它的前后成分叫韵头和韵尾。
韵腹是每个字音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汉语拼音的近代史
汉语拼音的近代史中国人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梁启超在《沈氏音书序》中指出,“国恶乎强?民智斯图强,民恶乎智?尽天下之人而读书,而识字,斯民智矣”。
沈学说:“欧洲列国之强,……有罗马之切音也。
人易于读书,则易于明理,理明,利弊分析,上下同心,讲求富强”。
卢戆章说:“以切音以识汉文,……全国皆能读书明理,国家何致贫穷?人民何致鱼肉?”王照说:“列位啊,咱们个人都要点儿强吧,瞧瞧咱们中国都成什么样儿啦?”“中国政府非注意下层教育不可,欲去下层教育的障碍,非制一种沟通语言的文字使言文合一不可”。
卢戆章(1854-1928)是我国第一个创制拼音文字的人。
1892年,他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公布了他创制的“中国切音新字”,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来拼厦门音,声韵双拼,左右横写,声母在右,韵母在左,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增加声母后还可兼拼泉州音和潮州音。
他认为,汉字“或者是当今天下之文字之至难者”,而切音新字“字母与切法习完,凡字无师能自读”,这样一来,“省费十余载之光阴,将此光阴专攻于算学、格致、化学,以及种种之实学,何患国不富强也哉!”卢戆章并不要求废除汉字,他主张“切音字与汉字并列”。
后来,他又编写了《中国字母北京切音教科书》和《中国字母北京切音合订》,用切音字来拼写官话。
继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之后,开始了延续20年的切音字运动。
几乎每隔一二年就有新的切音字方案出现,如吴敬恒的《豆芽快字》,蔡锡勇的《传音快字》,沈学的《盛世元音》,王炳耀的《拼音字谱》,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等。
这些切音字方案多数是声韵双拼式的汉字笔画式字母方案的,大多数只在小范围内传习,没有广泛推行,只有王照的官话字母和劳乃宣的合声简字推行较广。
近代福建切音字运动史论
近代福建切音字运动史论
近代福建切音字运动始于清朝末期,其目的旨在改善沿用汉字的福建方言的发音。
这是一场关于改变字读音的运动,主要侧重于切合古典语文的发音法,即把福建方言中的连读和多式发音改成古典字发音。
福建切音字运动领头人大多出自知识分子和文化界,如清末福建文学研究家陆源、清朝后期的林融等,他们认为福建方言中的连读和多式发音与古典字的发音有较大出入,便提出改变发音法的建议,受到众多福建青年学者的推崇。
山海棠是福建切音字运动最著名贡献者之一,他对福建切音字展开了深入改革,按照古典文字的系统规范,重新给出福建话民歌、戏曲中的相关音节,如台剧中的“去”字改为“古”,“吧”字改为“巴”等,使得福建话说话更加易懂、记忆深刻,给台语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6年,《福建切音字总论》一书出版,把福建切音字运动带入全新的高潮,该书系统全面地阐释福建切音字的相关音形,被社会各界好评。
后来,台湾也仿照福建切音字运动,全力推进台湾方言研究,发展本土文化和学术,实现语言文字空前进步。
福建切音字运动对台湾以及整个台湾地区语言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它将福建话融入到古典字发音中,使其发音及记忆更加规范,同时把历史上福建话中的经典歌曲内容融入台湾方言,指导台湾文化发展和特色教育,促进台湾地区的文化自信和国家凝聚力的建设,为台湾的口语和文化培养筑起风雅的历史桥梁。
三大语文运动与现代汉语规范化
三大语文运动是指我国发生在20世纪的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这三大运动各有自己的目标,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运动。
温故而知新,看看我们今天语言规范化所取得的成果,再回头看看汉语规范化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了解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促进我们的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推行不无裨益。
一、切音字运动切音字运动指清末20年间发端于民间的创造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的运动。
切音就是拼音,也叫合声,切音字就是泛指在这一运动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汉语拼音方案。
切音字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的。
清朝末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前夜,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黑暗的年代,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屡屡攻破清朝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既割地又赔钱;这时的中国,势衰力竭,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中时时处处都处于被动地位,民族危机到了空前严重的地步。
我国的一些学者认识到,和西方国家及东邻日本的富强相比,中国处处落后,而其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落后,而教育落后的原因就是中国的汉字难学,西方国家教育的普及则是得益于文字的简易,得益于它们的“切音为字”。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设计了拉丁化拼音方案的学者卢戆章,在其拼写厦门方音的著作《一目了然初阶》自序中指出了拼音文字的优点:“字母与切法习完,凡字无师能自读;基于字话一律,则读于口遂即达于心;又基于字画简易,则易于习认,亦即易于捉笔……”把这段话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拼音文字易学、易记、易写,相反,汉字则是难学、难记、难写。
对拼音文字和汉字的优劣的认识,可以说是当时学者的共识。
虽然客观上说把中国的贫穷落后归咎于汉字的繁难不合适,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学者急切希望变革的思想。
尤其是甲午国耻,更是导致切音产生、文字变革的一个导火线。
这样,在清末年间,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形成了运动,各种各样的拼音方案纷纷被推出,字母形式和拼写对象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
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切音字运动中一共推出了27个方案。
论民国时期注音识字语文教育政策的制定依据
关, 我们 比用拼音文字的国家和民族( 包括国内的 兄弟 民族 ) 多用两 年 以上 的时间 , 在本世 纪 五 要 这 十年代 已成定 论 ” 周有 光 20 :0 ) ( 02 26 。在正 式学
校学 习的学 生过汉 字关 尚且这 样 困难 ,就更 甭说
、
注 音识字 政策 的文字 学理论 基础
尽快脱盲 , 就必须拿起注音字母这个冲破汉字读 认难关 的 “ 利器” 否则任何 识 字都会 流 于形式 , , 至
多也 就落个 事倍功 半 。 二 、 音识字 政 策的历 史经验依 据 注 ( ) 一 日本 靠假 名普 及教 育 的经验 教育 普及可 以说是 清末 民初 的 中国人对 日本 教育 的普 遍认识 。87年 日本 的识字 者 占 9 % 以 19 0 上, 文化事 业堪 称繁 盛( 孙雪 梅 20 :7—6 ) 这 0 16 8。 固然是 国家强 迫教育 的结果 ,但 也不 能否认 假名 所 发挥 的作用 。 日文是汉字 和假 名 的混合 文字 。 假 名读音 容易 标准化 ,而解 决汉 字读 音 的办 法是
( ) 一 汉字难认 的原 因
那些整 日辛 苦劳作 的老百 姓 了。所 以要想 使平 民
汉 字 中 9 %左 右是形 声字 , 造字之初 ,声 0 在
旁和字音是一致的。可是 ,因为古今音变和方言 变化等原因,现行汉字的多数声旁的表音和现代
普 通 话 的语 音 不合 。它 的表 音作用 已相 当微 弱 , 有 的甚至 等于零 。尹斌庸 先生 采用模 糊数学 的方
维普资讯
第2 2卷第 3 期 20 06年 6月
雁 北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0 URN AL OF YAN EIN B 0RMAL UN VE I Y I RS T
汉语拼音化的先驱的介绍
汉语拼音化的先驱的介绍十九世纪末,西方传教士接踵而来,在传播福音时他们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中国的老百姓文盲太多,无法读懂《圣经》。
为此,这些传教士发明了用罗马字拼写方言,再以这种拼音文字印刷《圣经》。
这样的方言拼音字,有十几种,最成功的是闽南话罗马字,称为“话音字”。
到本世纪五十年代,使用这种文字的有十几万人,分布在闽南、台湾及南洋。
当时南洋的华侨,也流行用这种拼音字写家信,厦门邮电局平均一天要收到这样的信两百多封。
用这种文字出版的书刊,除了宗教读物,还有科普、文学读物,甚至古籍的翻译,计一百多万种。
然而,由于这种拼音字教会的色彩太浓,又是用于书写方言,政府不予提倡,任其自生自灭,文革之后已近绝迹。
我小时候还见到老太太用这种文字互相通信,现在恐怕是完全绝种了。
这种闽南话罗马字是外国人发明的,它的成功促使一些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摸索汉字的拼音化。
提出汉字拼音化方案并加以试行的第一个中国人是厦门同安的卢憨章。
卢憨章生于1854年,卒于1928年,出生农家,几个兄弟中只有他一人读书。
他九岁入学,十八岁应考落第,二十一岁去新加坡学了三年英文,回国后在厦门的日光岩设学,“西人习厦语,华人习英语者,均奉以为师。
”并帮一位英国传教士编《华英字典》。
二十八岁起开始研究拼音字〔他称为切音字〕,于1892年,出版了中国第一种拼音字方案和第一本拼音字著作《一目了然初阶》〔中国切音新字厦腔〕。
先生研究并推行汉语拼音字的目的,是为了救国。
他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科学,要提倡科学必须普及教育,而要普及教育非使汉字拼音化不可,因为一般人要掌握方块字,要花上十余年的工夫,用拼音字则一蹴而就,“省费十余载之光阴,将此光阴专攻于算学、格致、化学、以及种种之实学,何患国不富强也哉!”先生认为,拼音字有以下几个优越性:一、易学,“字母与切法学完,凡字无师能自读”;二、易识,“字话一律,则读于口遂于即达于心”;三、易写,“字画简易,则易于习认,亦即易于捉笔”;四、有利于文字国际化,“当今普天之下,除中国而外,其余大概皆用二三十个字母切音字”,即使是用中国字的日本,“近有特识之士,以四十七个简易之画为切音之字母,故其文教大兴。
反思持续五十多年的废除汉字汉字拉丁化运动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字,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应用汉字,我们的孩子们学写汉字,汉字在中国古代还升华为书法艺术,世代流传,供我们学习欣赏。
汉字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脉里,成为我们身体里难以割舍的,除之不去的文化基因。
可是,如今的很多人却不太了解,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那么一段历史,有过一场几乎全社会的精英和知识分子都纷纷参与的,轰轰烈烈的运动,而这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运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废除汉字,将汉字拉丁化、拼音化。
汉字拉丁化、拼音化的努力,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戛然而止,这场曾经判处汉字死刑,差点改变古老汉字命运的运动,如今已经少有人提起,但了解它,反思它,却能给我们今后的文字改革和文化发展方向,带来很多的启示。
废除汉字的起因1840年西方列强敲开了古老封闭满清王朝的大门,从那以后,中国屡遭蹂躏,被西方列强们反复按在地上暴打。
一次次屈辱的失败给国民的自信心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当时的社会精英们在痛苦的反思中,在睁大眼睛看世界的不断对比过程中,开始全面的自我否定,产生了严重的文化自卑心理。
那些自已的,原本看着样样顺眼,当成宝贝的东西,都成了不如人,该丢弃的破烂货:世代尊崇的儒家传统哲学变成了封建礼教,道法自然成了道者妖言,国家制度,中医药,民族服饰,传统历法等等统统成了导致落后的原因之一,都遭到了进步人士的严厉批判,而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中华文明五千年进程的汉字,自然也难逃干系。
当时进步人士这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自我审视时,哪哪都不称心如意的心理,即使在100多年以后,国家早已强大的今天,我们也不难理解,天天挨打,国家都要完蛋了,还有什么东西是值得骄傲的呢?为了结束这个落后挨打的糟心局面,还有什么东西是不能舍弃的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先贤们各种各样的激进想法,以现在的目光来看虽然有些荒唐,但却是出于救国救民的急切心情,是寻求改变落后挨打局面的进步之举,不能苛责。
从1892年开始,各种拼音文字的探讨工作,就在进步人士中展开,先是有一个叫卢戆章的福建人,经过十年的努力,写成了《一目了然初阶》,这是第一套由中国人自己制订的汉语拼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音字运动普及教育的主张李宇明内容提要 清末20年的切音字运动,虽是一场语文现代化运动,但其目标却是智民强国。
切音字运动认为:国家富强需要科技发达,人民聪智;而欲科技发达,人民聪智,只有精英教育不行,必须普及教育,让平民都能读书识字;汉字繁难,只适用于精英教育,欲普及平民教育,必需用切音字这样的易识之字。
因此,创制和推行切音字,便成为普及教育、救亡图存的第一要义。
这种普及教育的主张,或许有偏颇、粗疏之处,但却闪烁着历史的光芒,理论魅力至今不减。
特别是在论述这种主张及其躬身实践中,切音字运动所抱有的忧国意识和炽热情怀,至今仍具有催人奋进的强大感染力。
关键词切音字运动 普及教育洋务运动时期兴办外语学堂和实业学堂,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萌芽。
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废科举设学部,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的初步形成。
在清代后期的50来年中,通过中西对镜与对炮,目睹日俄近邻的崛起与凌我,有识之士都在究寻千年文明古国衰败之原由,遍求医国救世之良方。
普及教育便是医国救世良方之一种。
1892年到1911年,一批忧国忧民之士,深信中国普及教育的最大障碍是汉字繁难,必须模仿西文或日本假名另造中国拼音新字。
卢戆章、蔡锡勇、沈学、王照、劳乃宣、朱文熊、吴稚晖等,各展才智,设计出二三十种拼音方案;更有梁启超、袁世凯、吴汝纶、严修、周馥、端方、赵尔巽、江谦、林輅存等一班官绅名流参与,或作序评介,或助力推行,或上书朝廷,或呈交说帖,使切音字及其设计者具有了较高的社会声望;复有一批新字的热心推行者,用新字编写识字课本和通俗读物,结社办学,痴心推行,蔚成风气。
这就是开启中国语文现代化大幕的切音字运动。
切音字运动的原动力是普及教育,智民强国,切音字运动关于普及教育的言论与实践,对封建教育制度向新教育体系的转型起过一定作用,是中国早期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是,研究这一时期教育的许多论著,似乎较少注意切音字运动的文献。
本文从教育的角度梳理切音字运动的文献,研究切音字运动关于普及教育的主张,这兴许会对清末教育的研究有所裨益,甚至奢望对当今教育也会有些启示或借鉴作用。
一、普及教育,智民强国普及教育的现代理念产生于欧洲。
1619年普鲁士魏玛公国颁布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普及教育理念法律化的开始。
①此后,欧美诸国起而效尤,颁布法律,兴办学校,形成了所谓的“无地无学,无事非学,无人无学”②的教育普及盛况。
日本维新,效法西洋,广兴教育,国势日、隆。
欧美日本的普及教育情况,经过魏源(1842年《海国图志》)、冯桂芬(1861年《校邠庐抗议》)、美国传教士、郑观应(《易言》、《盛世危言》、《盛世危言后编》)花之安(E. Faber,1873年《德国学校论略》)、薛福成(1891年《出丁韪良(W. A. P. Martin,1882年《西学考略》)、黄遵宪(1890年《日本国志》)①见田正平、肖朗主编(2000,P4)②这是李善兰1873年为德国传教士花之安《德国学校论略》所作序言中的话。
见璩鑫圭、童富勇(1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美国传教士、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 Richard,1892年《七国新学备要》)林乐知(Y. J. Allen,1896年《文学兴国策》①)等人的介绍评论,渐为国人所知,渐为国人所重。
1903年的《钦定小学堂章程》、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都写入了义务教育,标志着西方普及教育的理念与制度经过60来年的引进而终成中国学制的内容,虽然义务教育还不是普及教育的全部,虽然这两个章程在大厦将倾的清末难以有效实行。
鸦片战争及其以后的历次东西交锋,人们已深深感到列国的强盛和中国的羸弱,并逐渐懂得了国家强盛需要普及教育。
切音字运动是普及教育的积极倡导者。
请听他们的言论:(1)卢戆章1892年《〈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原序》:“窃谓国之富强,基于格致。
格致之兴,基于男妇老幼皆好学识理。
……故欧美文明之国,虽穷乡僻壤之男女,10岁以上,无不读书。
据客岁西报云,德全国每百人中,不读书者1人而已,瑞士2人,施哥兰7人,美8人,荷兰10人,英13,比利时15,爱尔兰21,澳大利亚30……据去年日本之文教部清单,现国中已设有10862学塾,教授之师计有62372人,已在学受业者有280万人左右。
又光绪十年男学生有319万余名,女学生有296万名。
”(P2)②(2)梁启超1896年《沈氏音书序》:“国恶乎强?民智斯国强矣!民恶乎智?尽天下人而读书而识字,斯民智矣!德美二国,其民百人中识字者,殆九十六七人,欧西诸国称是。
日本百人中识字者,亦八十余人。
中国以文明号于五洲,而百人中识字者,不及三十人。
”③(3)蔡锡勇1896年《〈传音快字〉自序》:“(泰西)自上至下,由男及女,无事不有学,无人不有学,其一丁不识者,不数觏也。
”④(4)王炳耀1897年《〈拼音字谱〉自序》:“今欲兴中国,而专求欧美二洲之铁路、机器、技艺、矿务、商务、银行、邮政、军械、战舰,不务去伪之道,诱善之方,智民之术,兴强无基,而羸弱反日深,前车之鉴岂远哉!夫泰西之强,先本于上下诚,男女学也。
舍此不求,徒效外美,何异于截花插瓶,目前香艳。
”⑤(5)王用舟、何凤华等1903年《上直隶总督袁世凯书》:“窃思国之强不强,视民之智不智;民之智不智,视教育之广不广。
……夫国于今日,固以兵力争胜负,实以民智卜存亡。
……国无兵不立,兵有智乃强。
人皆知德国陆军号称第一,以为万难几及。
不知彼当兵之人,皆能读书识字,故有今日之盛也。
今我国兵勇不识字者十有八九,怯懦愚妄,虽有智信仁勇之将,何以感发其爱国敌忾之心?”(P35~37)(6)陈虬1903年《新字瓯文学堂开学演说》:“外洋如英美德法日本,男女八岁,一定要他到学堂里读书,有不依他律例哪,就拿他的父兄治罪,因此到处多是学堂。
通国算起来,一百人中,那识字的竟有九十多人呢。
中国除城镇大地方以外,能晓粗浅文理的,十个人中哪,还挑不出一个,这就差得多了。
他那里识字的人多,故人人多会自己读书看报,无论做官的念书的造机器的,应该用着文字呢,即那种田的农夫,以及泥水木匠哪,亦多能自己刊报著书,所以他们造出来这许多东西。
制作一天好一天,销场一年阔一年,利源就兴旺起来了。
国富没有不强,此是一定的道理。
”⑥(7)沈凤楼1905年《江宁简字半日学堂师范班开学演说文》:“东观日本,西览欧洲,凡蒙童六岁以外,皆当读书识字,有不学者罪其父母,谓之强迫教育。
其学堂林立,初不悉由国①《文学兴国策》是翻译森有礼编辑的Education in Japan。
1871年,森有礼出任日本驻美国公使,他致书美国各界名士,咨询美国教育创立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汇编成书,寄呈日本政府,对日本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转引自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清末文字改革文集》。
下文用例凡引自该书者,只在正文用括号加注页码。
③见沈学(1896,P1~2)。
另,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P7)亦收此序,但“中国以文明号于五洲,而百人中识字者不及三十人”句中的“三十人”,却是“20人”,同一出版社出的书数据不同,不知何正何误。
④蔡锡勇(1896,P3)。
⑤见王炳耀(1897,P12~13)。
家筹款,故经费甚易。
中国风气初开,民间贫乏者众,其无力兴办者势也。
既无力兴办,学堂必不广;学堂不广,识字必不多;识字不多而觊国家之富且强也,得乎?”(P53) (8)汪荣宝、赵炳麟、劳乃宣1910年《“简字研究会”启并章程》:“今天下一竞争之世也,以兵竞,以商竞,且以学竞。
优者胜,劣者败,有历历不爽之征焉!我中国兵不如人也,商不如人也,学亦不如人也,将何所恃而自立于天壤乎?顾有独胜于人之一端,为万国所不能及,则人民之众,甲于全球是也。
国者人之积也,以常理论之,人多之国,必胜于人少之国,在今不然者。
中国人民,知识未开,明者一二,昧者千百。
昧者虽有而如无,是以虽众而如寡,此我之众所以不敌人之寡也。
诚使昧者皆能导之使明,即令其明未至而合数人亦足以抵一人。
我有数百兆之民,合其智力,天下何国能敌哉?是则普及教育以开民智,为今日救亡第一要义也。
”(P111)这些言论可以说是最早的“科教兴国说”。
他们立论的内在逻辑是:国家富强建立在科技发达(“基于格致”)、人民聪智(“民智”)的基础上;而欲科技发达、人民聪智,必须人人读书识字,普及教育。
他们立论的事实是:东洋西洋实行“强迫教育”,学堂林立,读书识字之人十有八九;而以文明号于五洲之堂堂中国,学堂不广,文盲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两厢对照,强弱之根源不言自明,于是,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便十分自然地提到了救亡图存“第一要义”的高度。
二、“凡民”之教尤重于“秀民”之教清末风云变幻,变法维新、改良政治之论,成一时风尚。
戊戌变法之后,清廷还曾许愿实行宪政,甚至制定了立宪的时间表。
切音字运动的主将王照、劳乃宣等人,曾官居要职,十分关心甚至还亲身参与了当时的政治改良。
这种特殊的人生阅历,使他们还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普及教育。
例如:(9)王照1900年《〈官话合声字母〉原序(一)》:“世界各国之文字,皆本国人人通晓,因其文言一致,拼音简便,虽极钝之童,解语之年,即为能读文之年,以故凡有生之日,皆专于其文字所载之事理,日求精进,即文有浅深,亦随其所研究之事理渐进于深焉耳!无论智愚贫富老幼男女,皆能执编寻绎,车夫贩豎,甫定喘息,即于路旁购报纸而读之。
根基如此,故能政教画一,气类相通,日进无已,其朝野自然一体。
而吾国则通晓文义之人,百中无一,……举凡个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世界,与夫一已生活必不可少之知识,无由传习,政治家所云教民,皆属空谈。
”(P19)(10)王照1903年《輓吴挚父先生联语并序》:“夫各国朝廷,朝发一令,夕而遍入通国妇孺之目,且皆心知其意,凡学问之事,工商之途,传演之速,呼唤之灵,莫不如是。
今吾中国自称新党者,日腾于纸,曰四万万同胞热力云云,实则言之者此千中有一之士夫,解之知之者仍此千中有一之士夫也。
四万万人固无从知也。
今吾中国公文中亦恒曰养民教民,实则发之者官吏,收之者官吏,解之知之者仍此官吏也,民固无从知也,纸上之政治,自说自解,自唱自和,视民之苟且妄作,辄于纸上骂以心死,责以无良,而民又不知其纸上云何也!……人民外无政治,教育外无人民。
”①(11)劳乃宣1908年《进呈〈简字谱录〉折》:“立宪之国,必识字者乃得为公民。
中国乡民,有阖村无一人识字者,或有一二识字之人,适为其村败类,而良民转不识字,将比里连乡无一人能及公民资格,何以为立宪之始基乎?”(P79)(12)劳乃宣1909年《奏请于简易识字学塾内附设简字一科并变通地方自治选民资格折》:“窃维筹备立宪之责任,固在官吏,而实行立宪之根本,端在人民。
立宪之义,在合天下人民之智识以共图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