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下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地下水动态的形成因素及类型

地下水动态的形成因素及类型

地下水动态的形成因素及类型地下水动态是指地下水的水位、水温、水量及水化学成分等要素随时间和空间有规律的变化。

它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如气候、水文、地质、土壤、生物及人类活动等对地下水综合作用的过程。

地下水均衡是指地下水的水量或盐分含量在某个时期和某个地段内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关系。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动态是均衡的外部表征,而均衡则是导致动态变化的内在机理。

一、地下水动态的形成因素(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水文因素对潜水或浅层水的动态形成起着主要的作用。

地质因素对深层水的影响则是很大的。

土壤和生物因素只对距地表很浅的潜水动态的形成起一定的作用。

1、气候因素:是地下水动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普遍性、分带性及周期特点。

地过浅部的地下水普遍明显地受气候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分带规律。

其中,降水和蒸发直接地影响着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所以随着时间的变化,地下水位、水量及水质也跟随着变化。

气温不仅影响降水形式和蒸发强度,也会引起地下水温的变化,并使水的化学成分、矿化度和物理性质发生变化,但气温只能影响地过浅部的地下水。

一般在20-30m以下就受地温的控制。

2、水文因至少:对地下水动态的形成和影响,从区域上来看是局部的。

当地表水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时,其联系方式有:1)地表水长期地补给地下水。

例如,河流上游的岩溶发育渗漏段;河流流过山前扇形地的渗透段;河流下游的高河床段等。

2)地下水长期地补给地表水。

例如,河流的上游地段;干旱区多数的内陆湖泊。

3)丰水期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例如,河流中游、小型山间盆地附近等。

在岸边附近,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动态影响比较明显,尤其是在靠近地表水体的地段,其地下水变化较大而又快。

反之,则变化小而缓慢。

动太变化的影响范围取决于地表水动态变幅的大小及近岸含水层岩性结构等因素,受到波胩的宽度常常由数百米至1000—2000米。

地表水渗补地下水会使水质发生淡化或恶化,故对水化学动态有一定的影响。

地下水动态及影响因素

地下水动态及影响因素

地下水动态及影响因素摘要:掌握地下水动态的概念、特性、影响因素以及人为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等各种情况,了解地下水动态的变化,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一、地下水动态的概念地下水动态是地下水的各种特性(水温、水位、水量、水质、泉流量、开采量、溶质成分与含量及其他物理特征等)随时间及地段的变化,它是各种因素(气候、水文、地质、土壤、生物及人为活动)自身及相互间对地下水作用的历史过程。

地下水要素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是由于含水系统水量、热量、能量、盐量的收支变得不平衡所致。

当含水层的补给量小于排泄量时,存储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反之,当补给量大于其排泄量时,存储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同样的,能量、热量与盐量的收支不平衡,也会使地下水的水质、水温和水位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质、土壤及生物。

其中气候和水文因素对潜水及浅层承压水动态的影响是主要的,而地质因素则对深层水的影响是主要的。

土壤及生物因素只对潜水动态的影响起辅助作用。

(一)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表征大气所处物理状态的因素,气候周期性变化明显地反映在潜水和浅层承压水的动态形成过程。

在各种气象要素中,降水及蒸发是影响潜水及浅层承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

气候变化使潜水水温产生变化,水温增高减少潜水中溶解气体的数量,加大蒸发,减少水的粘滞性及表面张力,加强径流。

气候因素包括:1、湿度空气的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其表示方法及涵义与地下水的关系。

湿度与地下水的关系是空气中饱和水汽含量随温度增高而增加,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水汽可以凝结形成降水。

2、大气降水降水是指由大气层中水汽凝结并降落到地表或植被表面的一切液态水与固体水,如雨、雪、雹、雾、露、霜,降水形式分为底层降水和高层降水。

底层降水是低空水汽在地面、地表物体和植被的表面上凝结形成的降水,如雾、露、霜等,高层降水是高空水汽遇冷凝结降落在地表的降水,如雨、雪、雹、霰等。

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宿州市为例

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宿州市为例

指数法等)[7-10]。与此同时,对于水质影响因素分析也同 样至关重要[11-12]。
对于中国北方而言,大部分地区采用地下水作为居 民生活及工农业活动的主要水源[13]。作为苏皖北部的代 表性城市,宿州市是国家重要的工农业城市。因此,对宿 州市地下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已然成为焦点。对此,前人 已经开展了一部分与宿州市有关地下水资源利用的研 究,但截至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下水资源量的评 价方面[14-16],而对于浅层地下水水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尚 未 深 入 ,这 对 于 地 下 水 保 护 及 可 持 续 管 理 无 疑 是 不 足的。
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 益突出,因此,对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从目 前看来,对于水资源利用的研究主要分为水量、水质2个 方面[5-6]。在这些研究中,水质评价作为重要的定量化研 究手段,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主 要集中于各种评价方法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污染
Shallow Ground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ake S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QIU Xinyi1,2 e Environ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1, China; 2School of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34000, China) Abstract: Understanding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important to manage regional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this study, the Water Quality Index(WQI), Gibbs diagram, ion relationship and spatial in⁃ terpolation method were applied for identifying the qual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hallow groundwater of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roundwater was suitable for drinking, and Mg2+, F- and Na+ were the main parameters for affecting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in the study area. Gibbs diagram showed that the hydrochemi⁃ cal composition of groundwater was controlled by water-rock interactions. According to ion relationship method, Na+ and Mg2+ were mainly originated from the weathering of silicate minerals. In addition, spatial interpolation showed that F- wa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dissolution of fluorinated minerals. Key words: Shallow groundwate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Water-rock intera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兴平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兴平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兴平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柴娟;刘莎【摘要】兴平市地下水位监测工作已经开展了40多年,监测区覆盖了全市所辖5个街道、8个镇.依据2007~2017年11年地下水位监测资料,对黄土塬区和渭河阶地区浅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1)兴平市地下水位动态受水文地质条件、降水和开采条件的影响,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各不相同;2)多年来,兴平市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兴平化肥厂水源地,水位下降幅度更大;3)近十年来,兴平市和兴平兴化一般超采区地下水位总体均趋于稳定略有下降,下降区集中分布在兴平市西部地区.4)兴平市地下水位动态主要受降水量和开采量的影响.【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8(040)005【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兴平市;地下水位动态;影响因素【作者】柴娟;刘莎【作者单位】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陕西西安 710003;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陕西西安 7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74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是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要素之一。

兴平市地表水资源相对匮乏,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弥补了地表水资源的不足,提高了各部门行业的供水保证率,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然而,随着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在集中开采水源地已经形成了区域性地下水超采区。

本文对兴平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该地区今后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发展区域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自然地理与水文地质条件兴平市古称“槐里”,原为兴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东经108°17ˊ49〞~108°37ˊ7〞,北纬34°12ˊ50〞~34°26ˊ53〞。

东接咸阳市秦都区,西邻武功县,南傍渭河与周至县、鄠邑区相望,北与礼泉、乾县接壤。

全境东西长28.82 km,南北宽22.95 km。

地下水动态条件

地下水动态条件

地下水动态条件一、地下水动态条件的基础知识地下水动态就是指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温、水质等要素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情况哦。

这就像是地下水在地下世界里的“生活轨迹”一样有趣呢。

先说水位动态吧,它受到好多因素的影响呢。

降水可是个超级大的影响因素呀。

当降水多的时候,就像是天上给地下水送了好多礼物一样,地下水位就可能会上升。

就像我们把水倒进杯子里,水就变多了,水位就高了。

而当长时间干旱,降水少的时候,地下水就像被“克扣”了粮食一样,水位会下降。

还有啊,河流水位也会影响地下水的水位呢。

如果河流水位比地下水位高,河水就会偷偷地补给地下水,这就像是河水在做慈善,把自己的水分享给地下水;要是地下水位比河流水位高呢,地下水就会反过来补给河流,这种相互补给的关系就像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一样。

再说说水量动态。

除了上面提到的降水和河流水对水量有影响之外,人为开采也是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现在咱们人类用水可多啦,好多地方都要开采地下水,像城市里的居民用水,还有一些工业用水。

过度开采的话,地下水的水量就会急剧减少,就像一个本来满满的存钱罐,老是往外取钱,很快就见底了。

不过呢,如果合理开采并且做好回灌等措施,地下水的水量就能保持相对稳定。

水温动态也很有意思。

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水温是不一样的,而且随着季节的变化也会有波动。

浅层地下水就比较容易受到气温的影响,夏天的时候可能会稍微暖和一点,冬天的时候可能会凉一点。

就像浅层地下水在和地表的气温一起感受四季的变化。

而深层地下水的水温相对比较稳定,就像一个沉稳的老者,不太受外界气温变化的干扰。

水质动态也是地下水动态的重要部分。

周围的地质环境、人类活动都会影响水质。

比如说,如果地下有污染物质,像一些工厂偷偷排放的有害物质,这些东西就可能会渗入到地下水中,让地下水变脏。

还有,在一些农业地区,如果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也可能会随着雨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不过呢,地下水本身也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就像它自己有一个小小的清洁团队一样,但如果污染太严重,这个清洁团队也会忙不过来的。

浅谈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与分析

浅谈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与分析

浅谈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与分析博兴县地下水是该县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农业生产、城镇供水及工业用水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地下水的利用量逐年递增,地下水的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逐渐显现。

因此,了解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及其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博兴县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监测数据显示,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博兴县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

其中,2015年下降最明显,最低水位为19.15米,是近年来的极值。

在部分区域的钻孔观测中,也发现了同样的趋势。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下水的使用量过度、持续时间过长和低水位的降低等影响。

其次,博兴县地下水水质总体稳定。

经过长期的监测和实践,博兴县地下水水质总体稳定,水质优良。

监测数据显示,博兴县地下水水质因地而异,总体上水质优良,可供居民直接饮用。

但是在部分采用污染较重的区域,地下水的污染也相对比较严重。

博兴县地下水水质稳定的原因是由于该县地下水含盐量相对较低,钠、硫酸根离子持平,适合饮用。

最后,博兴县地下水的开采与管理具有一定风险和挑战。

博兴县的地下水开采和管理任务繁重,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监测和管理工作。

在开采中,需要合理制定开采计划、进行严格的水量监测、科学合理配置开采井和水利设施等。

在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强化管理制度和资金保障等方面逐步提升管理水平。

同时,博兴县地下水的实际利用需要充分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安全、可持续地利用博兴县的地下水资源。

综上所述,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在掌握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的基础上,需要加强对博兴县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宣传地下水的重要性和加强环境保护,共同为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贡献力量。

工程地质中的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因素

工程地质中的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因素

工程地质中的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因素地下水位的变化是工程地质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对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因素,并分析其对工程地质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地下水位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气候的干湿程度直接影响着地下水的补给和消耗速率。

当气候干燥时,地表径流减少,土壤蒸发增加,地下水的补给减少,从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水补给增加,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降水量和降水季节的分布,进一步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

二、地表地形地下水位的变化还受到地表地形的影响。

地表地形直接影响着地下水的流动和补给速率。

在山区,由于地势的高低差异,地下水会形成水系,并沿地表地形下降;而在平原地区,地下水则会平缓地流向河流或湖泊。

因此,地表地形的改变将会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

三、地下岩溶地下岩溶是地下水位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位波动较大,主要由于溶蚀岩层的特殊性质。

溶解作用会使岩层的孔隙和裂缝增大,从而促进地下水的流动和储存,导致地下水位的变化。

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位变化对于岩溶地区的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四、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地下水位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量的地下水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从而影响工程建设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发展也会对地表径流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

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大量的基建工程和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会改变地下水的流动方式,进而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地表地形、地下岩溶和人类活动是工程地质中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对于工程建设规划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位的变化将对工程地质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工程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与分析

浅谈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与分析

浅谈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与分析博兴县的地下水位动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降雨量、地形地貌、土壤渗透性、地质构造等。

因此,对博兴县地下水位变化的分析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首先,降雨量是影响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的重要因素。

博兴县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年降雨量较为充足。

通过分析博兴县近年来的降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博兴县年平均降雨量在400毫米左右,降雨量相对平均,呈现出年内集中的特点。

大雨降水通常会导致地表水的增加,同时也会改变土壤孔隙的水分填充状况,从而对地下水水位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分析地下水位变化时,应该考虑降雨量的影响,并做好对雨量变化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此外,博兴县的地形地貌也对地下水位动态产生了影响。

博兴县地处于山东省中部的山区,地形变化较大。

高山和丘陵地形不断交替,河流汇聚于博兴县境内的黄河和辛集河。

山区的山谷、岩溶和冲积地形特点,以及山区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决定了地下水资源的形成、迁移与转化。

在谷地、平原和洼地等低地地区,地下水表浅,且容易被开采。

而在高山、丘陵地区,地下水源则较少,因此在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时,应该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确定合适的开采方案,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除了地形地貌,土壤渗透性也对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产生一定影响。

博兴县地区的土层厚度和含水量不同,不同类型的土层渗透能力和储水能力不同。

在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时,应该注意各种土层的性质,并考虑开采过程中的渗透性变化。

在选择开采点位时,优先选择渗透性好、含水量大的土层地区,以提高开采效率和水源质量。

最后,博兴县的地质构造特点也对地下水位动态产生一定影响。

博兴县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地质构造复杂,同时也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时,应该加强地质勘探和灾害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灾害隐患,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风险。

总之,博兴县的地下水位动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进行地下水资源开发和管理时,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福建沿海地区浅层地下水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福建沿海地区浅层地下水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关 键 词 浅 层 地 下 水 质 量 地质 背景 福 建 沿 海
福建 省系统 的浅层地下 水调查 、质量评 估 以及对 影响浅 层地下水 质量 因素的研究少 见报 道 ,以往地 下水 的调 查研究 主要包括 水 资源。 ] 、水 质 监测 方 面 。作 者利 用福 建省 沿海 经 j
维普资讯

3 期




Gelg f uin oo yo j F a
29 8
福 建 沿 海地 区浅层 地 下 水质 量 及其 影 响 因素①
许 美 辉
( 建 省地 质 调 查 研 究 院 ,福 州 ,3 0 1 ) 福 501


福 建 沿海 地 区 3 8万 k 区 域 内 ,采 集 陆 地 浅 层地 下 水 ( . m。 井水 )12 6件 样 品 进 行 0
2 2 测 试 质 量 监 控 .
采用加 标 回收方法控 制分析 准确度 ,回收率误 差 9 %~1 5 ;采用 内检 样控 制分 析精 5 0 密度 ,监 控合 格率 均≥ 9 。各 元素方 差分 析结果 表明 ,采样 和分析误 差不会 掩盖样 品间 自 5
然 的地球 化学变 化 ,分 析数据质 量高 。
交付 使用 。
2 浅层 地 下 水样 品分析 测 试
浅 层 地 下 水 共 分 析 测 试 了 As B 、 B 、C 、 C 、C 、C 、 C 、 F 、 a e d 1 o r u 、F 、 Hg 、 Mn e 、I 、
① 本文 根 据 福建 省 沿 海 经 济带 生 态 地球 化 学 调 查项 目成 果 编撰 。
感耦合 等离 子体 发射光谱 法 (C - S I PAE )测定 ; As 、Hg e3 元素用 原子荧 光光谱 法 ( s 、S 个 AF )测定 ; I 、F2个元 素用分 光光度 法测定 ; C 元 素用容量 法 ( l VOL )测定 ;

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

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

立志当早,存高远
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
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基本上可区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其中自然因素又可区分为气象气候因素以及水文、地质地貌、土壤生物等因素;后者包括人工抽取地下水、无计划排水、人工回灌以及耕作、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分述如下:
(一)自然因素
1.气象气候因素气象因素中降水和蒸发直接参与了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过程,是引起地下水各个动态要素,诸如地下水位、水量以至水质随时间、地区而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气温的升降则影响到潜水蒸发强度变化,还会引起地下水温的波动,以及水化学成分的变化。

气候上的昼夜、季节以及多年变化,亦要影响到地下水的动态进程,引起地下水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

尤其是浅层地下水往往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强烈的季节性变化现象。

在春夏多雨季节,地下水补给量大,水位上升;秋冬季节,补给量减少,而排泄量不仅不减少,常常因为江河水位低落,地下水排泄条件改善,而增大地下水的排泄量,于是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这种现象还因为气候上的地区差异性,致使地下水动态亦因地而异,具有地区性的特点。

但和气候上变化相比较,地下水动态由于受到其他因素制约,其变化的速度和程度都要和缓得多,存在滞后现象。

其滞后的时间长短,则视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而定。

有的地方,地下最高水位或泉水最大涌出量比降水峰值出现的时间,可滞后35 个月,甚至更长。

2.水文因素水文因素对于地下水动态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地表上江河、湖(库)与地下水之间的水位差,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类型。

滨海地区,如含水层与海水相连通,则海平面潮汐升降,亦会影响海岸带地。

浅谈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与分析

浅谈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与分析

浅谈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与分析1. 引言1.1 地下水位变化的重要性地下水位是地下水在地下岩石中的高低程度,是反映地下水储量、质量和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指标。

地下水位的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造成深远的影响。

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影响地下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的减少,给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造成困难。

而地下水位上升则可能导致地面水logging,影响道路交通和建筑物的稳定性。

地下水位的变化还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土壤干旱,影响植被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地下水位上升则可能导致局部地区水文环境的改变,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类生活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地下水位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博兴县地下水位情况简介博兴县位于中国山东省西部,地处胶济铁路、京沪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和济青高速铁三纵三横交会处,交通便利。

博兴县地下水位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候、地质、地表水补给和人类活动等。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需求增加等原因,博兴县地下水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随着城市发展和工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张,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需要加强地下水位的监测和调控,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

也需要引导人们养成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习惯,促进博兴县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

2. 正文2.1 博兴县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1. 地质条件:博兴县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下水形成的地质条件对地下水位有着重要影响。

地下水层的透水性、含水层的厚度以及地下水补给的情况等都会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

浅层地下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浅层地下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浅层地下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前言研究目的与意义阐述海岸带地下水动态监测之作用与意义(其一,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其二,对植被空间分布和演替的影响;其三,对农田排水),评述前人在该地区的工作,结合拟展开的工作,重点分析已有的不足,点名本次工作的意义2 材料与方法地下水监测井空间布点的原则、监测的方法,所可能获得数据和分析方法1.监测井的布设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在黄河三角洲海积冲积平原区布置了7口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其中有5口井分布于东营市垦利县的黄河口镇,剩下的2口井位于河口区的孤岛镇(图1和表1)。

之中的3口井中安装有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型号为ecolog OTT 800),能够实时监测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温度和盐分动态,设备以30分钟为间隔监测地下水动态,每天监测48次,通过GPRS信号向位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内的服务器发送数据,分别在每天的0时、6时、12时、18时各发送一次相应时间间隔内的12个数据文件。

每个数据文件包含7组内容,分别为地下水位(m),地下水温度(℃),电池电压(伏特V,可以指示设备电量及工作状态),地下水电导率(ms/cm),地下水盐度(ppt),地下水总溶解固体(TDS,g/L)和数据传送的GPRS移动信号。

其中电压和移动信号每6小时测一次,地下水盐度和TDS是由电导率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的,此过程在监测设备内完成。

其余5口井还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

图1监测井井位分布图在黄河口镇中心轴线沿着黄河由东至西布置5口井,分别为井2、井7、井3、井1和井4,它们之间直线距离分别为3.67Km、1.89Km、9.74Km和1.63Km。

井2位于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试验站内,井1在黄河农场的大田内,这两口井都设有地下水动态监测设备(ecolog OTT800),安装时间分别为2013年10月和2014年5月。

井3、井4、井7位于承包农户的农田内。

相应的位置关系可见表1。

孤岛镇的两口观测井(井5、井6)毗邻,直线距离约260m,距黄河故道约2km。

第四章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和动态

第四章 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和动态

第四章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和动态地下水的循环是指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过程。

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地表水、人工补给等各种形式获得补给,在含水层中流过一段路程,然后又以泉、蒸发等形式排出地表,如此周而复始的过程便叫做地下水的循环,其中资源量的增减正是补给与排泄不平衡所致。

第一节地下水的补给含水层或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即为地下水的补给,其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入渗、地表水入渗、凝聚水入渗、其他含水层或含水系统越流补给和人工补给等。

一、降水入渗补给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雹,在许多状况下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

当大气降水降落在地表后,一部分变为地表径流,一部分蒸发重新回到大气圈,剩下一部分渗入地下变为地下水。

一般状况下,入渗补给含水层的水量仅占降水量的20~50%,其余的水量通过各种途径耗失了。

L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机制大气降水抵达地表便向土壤孔隙渗入,假如土壤初始含水率很小,则入渗水首先形成薄膜水,到达最大薄膜水后,又连续充填毛细孔隙形成毛细水,只有当土壤含水率超过最大持水量时,才形成重力水下渗补给地下水。

一般的降水入渗过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属于受供水强度掌握阶段;后期为受入渗力量掌握阶段。

降雨后包气带水的下渗方式一般认为有两种,即活塞式(PiSton type)及捷径式(short-circuit type)o活塞式是指上部新的入渗水推动下部较老的水作面状下移,此类下渗主要发生于比较均质的砂层中。

捷径式指水流不作面状推动,而沿着某些通路优先下渗,例如在粘性土中下渗水往往沿着某些大孔道——根孔、虫孔及裂隙发生的移动。

⑴均质土的活塞式下渗:入渗水的湿锋面整体向下推动,如同活塞的运移。

分两个入渗阶段:①土壤吸水阶段:降水入渗水用于补充水分亏缺,由于表土干燥,毛细负压大,毛细率很大;②稳定入渗阶段:湿锋面下渗到肯定深度,重力水力梯度起主要作用,毛细水力梯度渐渐变小,入渗率趋于稳定值。

⑵粘性土的捷径式下渗:当降水强度较大,细小孔隙来不及汲取全部水量时,一部分雨水将沿着渗透性良好的大孔隙通道优先快速下渗,并沿通道水分向细小孔隙集中。

沙漠生态系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影响的研究

沙漠生态系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影响的研究

沙漠生态系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影响的研究沙漠地区是全球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其水资源非常有限。

在沙漠中,地下水是维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沙漠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沙漠生态系统中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对生态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一、沙漠生态系统中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规律1. 水文周期和水文分区任何地区的地下水动态变化都有一定的周期,称之为水文周期。

一般情况下,水文周期是1年以上的水文分区,也就是水文分单元。

因为沙漠地区在不同时间段内水热条件的不同,水文周期也会有所改变。

研究地下水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将沙漠生态系统划分为水文分区,更好地探讨其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2. 季节、年际和长期变化沙漠生态系统中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规律主要表现在季节、年际和长期尺度上。

在季节尺度上,沙漠生态系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受到大气降水量、蒸发散和植被生长的影响。

在年际尺度上,受到不同年份的降雨量影响,地下水的补给和利用也不同。

在长期尺度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季节和年际更为显著。

3. 深层和浅层地下水的交互作用沙漠生态系统中的深层地下水和浅层地下水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在降水充沛的时期,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是通过上部土壤层之间的水分传递完成的。

而在干旱期,深层地下水则被利用,成为支持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来源。

研究沙漠生态系统中深层和浅层地下水的交互作用,为生态系统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地下水动态变化对沙漠生态系统的影响1. 植被和土壤沙漠中的植被和土壤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基石。

地下水资源的积累和利用对于沙漠中的植被和土壤具有重要影响。

植被和土壤对水量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关系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

如果地下水资源的供给能够满足植被和土壤的需求,沙漠地区的生态系统才能得到恢复。

2. 地下水盐渍化问题沙漠地区的地下水盐度普遍较高。

随着地下水的利用和开发,地下水盐渍化问题日益严重。

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煤矿区浅层地下水的变化影响

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煤矿区浅层地下水的变化影响
D1Xi - i a bn o
( P ntue o o l ay a 30 1C i ) n Is tt f rC a G o g c E p o t no h n i rvne T iu n0 0 3 , hn i o a r o a
常村煤矿是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 限公司所属 国有 大型 矿井 , 19 自 9 5年投产至今 , 已有 十几年 的开采历 史。 由于煤 炭 的大 规模开发导致 了矿区所属采 区范围及周边 浅层地 下水水 位下降 , 水 量衰减 , 地下水流场发生改变 , 严重地影响 了当地 居民的生产及生 活 用水 , 同时对所属区域农 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 响[ 。在 1 一 展开对矿 区范 围实际调查 的基础 上 , 在充分 分析影 响地下水 动态变 化多种 因素 的前提下 , 利用收集 的矿 区及周 边多个 浅层地 下水动 态 长观孔 ( ) 井 历年观测资料 , 进行对 比分析研究 , 以期更加 明确地判定
现对矿 区地表分水岭以南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变化情况进行评述 。
在矿 区分水岭以南 丘陵区的栗村水井水 位下降 1 在丘 陵 42m;
山前地带 的常村 、 姬村和路村水井水 位下降 3 在 平原地带 , ~6m; 煤
矿采 区北面的北浒庄、 北渔泽 和顾村水井水位下降 4 在采区西 ~7m, 面的南浒庄 、 老军庄和曲庄水井水位下降 4 在采区西部边界 的 ~9m,
d a o n a d t ewa e e ra e r wd w n h trd c e s . Ke r s pan ae ; iig a t i ; r p o t r1 e ; b e v t n welf W i c in ywo d : li r a m n n c i t d o f v y wae e lo s r a i l l v o ; o dr t e o

浅谈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与分析

浅谈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与分析

浅谈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与分析博兴县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

由于地处平原地区,缺乏自然积水,农业生产离不开地下水资源。

本文主要讨论博兴县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和原因分析。

首先,博兴县的地下水位受到季节变化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夏季高温干旱,植物蒸腾量大,地下水位下降较快;冬季雨水少,地下水补给较少,地下水位降低。

每年的农忙季节也是地下水位下降的高峰期,此时农田用水量大,加上长时间的抽取地下水补充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明显。

其次,博兴县地下水开采量也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造成了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需求增加以及城镇建设的加速,博兴县地下水资源利用量也随之增大。

而由于博兴县地下水补给量较少,因此过量抽取地下水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在某些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已经十分严重,甚至引起了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

另外,博兴县农田排水系统的改良也影响着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运移。

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农田排水情况,防治了农作物水分过多、土壤盐渍化等问题。

但同时,这也导致了农田下面的地下水排泄流量的减小,增加了地下水补给的难度。

最后,博兴县地质地形结构的不同也导致地下水位的差异。

博兴县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属于浅层地下水,水流速度慢,自然补给量也不均匀,吸引力区域大,渗漏孔的大小不一也使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同。

在不同的地质地形结构中,地下水位的变化也有所差别。

综上所述,博兴县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原因十分复杂。

除了季节气候、资源开采量、排水系统改良等因素,还与地质地形结构直接相关。

因此,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需要明确的地下水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展旱地节水技术研究,采取合理的管理和监测措施,维护博兴县的地下水资源生态安全。

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保护策略

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保护策略

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保护策略刘淑贤 1 张玉秀 2 宋君 1 1山东省青岛市水文中心,山东青岛 266071 2山东省胶州市水利局,山东青岛266300摘要: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生活、城镇公共、工业建设及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尤其在地表水匮乏的地区,地下水作为当地主要供水水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鉴于此,依据某地区浅层地下水的近况,以动态监测、对比分析及特征总结等为研究切入点,阐述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并就地下水修复及保护给出相关的指导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下水;浅层区域;动态变化;修复保护引言地下水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其环境安全是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质量影响日趋严重,污染物负荷增加是导致地下水环境退化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物地下的迁移方式不同,进入地下水的比例和对水质的贡献率也不同。

解析污染源排放与水质之间的响应关系,从污染源、路径等方面,识别区域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对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控,保护地下水安全有重要意义。

1面向新问题的地下水动态演变研究气候变化及其相关影响是当前世界各国学者广泛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气候响应敏感的水文水资源领域,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水文过程响应、水资源演变、水循环规律变异等,已经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地下水补径排过程和地下水资源分别作为水文过程和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成了地下水研究与实践面临的新问题,其中,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补给、排泄、储量、水位、资源量、开发利用等的影响研究均有报道。

补给变化是导致地下水动态演变的最直接因素之一,而地下水补给又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在全球、流域、区域尺度的研究最为频繁。

不同的补给机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不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不同。

地下水补给变化会引起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进而影响依赖地下水资源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研究也逐渐增多起来。

水文地质学基础之影响地下水因素介绍课件

水文地质学基础之影响地下水因素介绍课件
地下水污染监测:通过监测地下水污染情况,了解地下 水污染程度和污染来源,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地下水保护措施
01 加强地下水监测:建立地下 水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地下 水水位、水质等信息
02 保护地下水源地:划定地下 水源保护区,限制地下水开 采和污染源进入
03 实施地下水回灌:通过人工 回灌,补充地下水资源,改 善地下水环境
水文地质学基础之影响 地下水因素介绍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地下水概述 02 影响地下水因素 03 地下水监测与保护
地下水概述
地下水的定义
01 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地下水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02
地下水、土壤水和岩石水。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大量
03
的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
土地利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可能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或污染
地下水监测与保护
地下水监测方法
地下水位监测:通过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了解地下水 的动态和水位变化趋势。
水质监测: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分析水质指标,了解 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和水质变化趋势。
地下水渗漏监测:通过监测地下水渗漏情况,了解地下 水的流失情况和地下水资源的损失情况。
04 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严格 控制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 排放,防止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防治
污染源控制: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排放
地下水监测: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地下水水质变化
污染治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治理地下水污染
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执法 力度
谢谢
影响地下水因素
气候条件
01

广饶县浅层地下水水位年内动态特征分析

广饶县浅层地下水水位年内动态特征分析

广饶县浅层地下水水位年内动态特征分析浅层地下水是广饶县井灌区的重要水源。

现以广饶县2017年9眼地下水监测井监测资料为依据,绘制浅层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曲线,摸清年内浅层地下水动态时空变化特征;通过收集2017年降水、蒸发监测资料,调查统计广饶县井灌区农田灌溉情况,分析影响浅层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的主要因素;提出减小浅层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建议,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标签:广饶县;浅层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影响因素1、研究区域概况广饶县位于东营市南端,地处太沂山北麓山前冲淤积平原和黄泛平原交迭地带。

全县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境内地形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28米,东北部最低2米,自然坡降0.48‰,区内地势平缓,地貌类型以微地貌为主,包括:缓岗、浅平洼地、微斜平地、河阶地、海滨滩涂等。

水文地质条件分部南北不同,水资源空间分布存在差异。

南部井灌区浅层及深层地下水相对储存丰富,水质较好,取水便利,供水稳定;北部地区浅层地下水为微咸水和咸水,仅深层地下承压淡水可利用,资源量有限,补给困难,开发潜力有限。

2、浅层地下水监测资料情况选用广饶县境内浅层地下水监测井9眼,考虑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监测井远离工厂等地下水严重开采区。

7眼监测井位于小清河以南山前平原井灌区,2眼位于小清河以北黄泛平原,监测方式全部为人工观测。

收集整理完成2017年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9站年,均为5日监测井。

同时,调查统计2017年广饶县井灌区年内农作物灌溉用水情况;由于浅层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和蒸发的影响,因此也收集了广饶县2017年的降水和蒸发资料,其中降水量监测资料8站年,蒸发监测资料2站年。

3、浅层地下水水位年内动态变化特征地下水水位动态在大气降水、蒸發、人工开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大气降水和人工开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层地下水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前言研究目的与意义阐述海岸带地下水动态监测之作用与意义(其一,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其二,对植被空间分布和演替的影响;其三,对农田排水),评述前人在该地区的工作,结合拟展开的工作,重点分析已有的不足,点名本次工作的意义2 材料与方法地下水监测井空间布点的原则、监测的方法,所可能获得数据和分析方法1.监测井的布设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在黄河三角洲海积冲积平原区布置了7口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其中有5口井分布于东营市垦利县的黄河口镇,剩下的2口井位于河口区的孤岛镇(图1和表1)。

之中的3口井中安装有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型号为ecolog OTT 800),能够实时监测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温度和盐分动态,设备以30分钟为间隔监测地下水动态,每天监测48次,通过GPRS信号向位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内的服务器发送数据,分别在每天的0时、6时、12时、18时各发送一次相应时间间隔内的12个数据文件。

每个数据文件包含7组内容,分别为地下水位(m),地下水温度(℃),电池电压(伏特V,可以指示设备电量及工作状态),地下水电导率(ms/cm),地下水盐度(ppt),地下水总溶解固体(TDS,g/L)和数据传送的GPRS移动信号。

其中电压和移动信号每6小时测一次,地下水盐度和TDS是由电导率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的,此过程在监测设备内完成。

其余5口井还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

图1监测井井位分布图在黄河口镇中心轴线沿着黄河由东至西布置5口井,分别为井2、井7、井3、井1和井4,它们之间直线距离分别为3.67Km、1.89Km、9.74Km和1.63Km。

井2位于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试验站内,井1在黄河农场的大田内,这两口井都设有地下水动态监测设备(ecolog OTT800),安装时间分别为2013年10月和2014年5月。

井3、井4、井7位于承包农户的农田内。

相应的位置关系可见表1。

孤岛镇的两口观测井(井5、井6)毗邻,直线距离约260m,距黄河故道约2km。

井5旁为稻田,安装有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ecolog OTT800),安装时间为2014年7月;井6则在荒地内,主要植物为芦苇。

表监测井位置及土地利用方式井号编号经度纬度高程m位置土地利用方式井1 1 118°49'57.67"37°42'34.23" 2.002距黄河约4.5Km,距渤海约20Km小麦和玉米轮作井2 2 118°58'43.95"37°45'53.04" 1.025距黄河和渤海分别约为3Km、15Km 荒地井3 3118°55'2.63" 37°45'55.78" 2.259距黄河约为2 Km,距海岸约18Km小麦大豆轮作井4 4 118°49'12.14"37°41'58.09" 3.226 据黄河约为5 Km,距海约20 Km 棉花井5 5 118°40'34.63"37°55'20.86" 4.540距黄河故道约2 Km,距渤海约26 Km 水稻井6 6 118°40'45.01"37°55'23.35" 1.526距黄河故道约2.5 Km,距渤海约26 Km 荒地井7 7 118°56'17.72"37°46'08.18" 1.613距黄河约2 Km,距渤海海岸约18Km 水稻3、结果与分析部分2.地下水位动态及其影响因素2.1地下水埋深动态研究区域位于黄河三角洲海积冲积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动态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水、渠系入渗的影响, 即与气象、水文等因素有关, 主要为蒸发型。

一般年内变化可分几个阶段, 每年在棉花春播前的3~4 月春灌开始, 地下水位开始升高, 出现一个小峰值; 5~6 月, 为枯水期, 水位下降, 6 月底达到最低值; 7~9 月为丰水期, 水位上升, 8 月水位达到最高值; 10 月至次年2 月为调整期。

根据在线监测的数据,绘制井1、井2和井5的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曲线(图2),并统计了这三口井的地下水位(表2)。

忽略1号井10月7日地下水埋深的突变,由图中三井的地下水埋深曲线可以看出,井1、井2、井3显示出相似的峰值位置和变化趋势。

其中井2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且以月为周期,再者井2离渤海较近,可以说明潮汐作用对其地下水动态有着显著的影响;井3的地下水动态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但远没有井2那么明显,说明潮汐作用对井5的地下水动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井1未见以月为周期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根据表2的地下水埋深统计分析,井1、井2和井5的地下地下水埋深平均值分别为1.727m,1.514m,0.760m,相应的地下水位为0.275m,-0.489m和3.78m,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滨海平原地区浅埋深、水位高的特点。

根据井1和井2的埋深可以看出受海潮影响距海越近,地下水埋深越小,而受地形的影响离海越远,地下水位越高。

井5地下水的浅埋深高水位则是由其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濒临黄河河道和水稻田,有充足的水源补给地下水,使其地下水埋深处于较浅的水平,而抬高的河床则使其水位较高。

从观测期内的地下水变幅来看井1和井2的变幅较大,分别为2.378m和1.907m,井5的观测期较短(约6个月),在此之内有0.76m的地下水变幅,变幅较小。

虽然有很大的地下水变幅,然而结合图2却发现井1的地下水位相对平稳,看不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仅在10月7日由于大田的大水漫灌使得地下水位突然急剧升高;而井2的地下水由于潮汐作用而呈现出较为剧烈的震荡变化,但在大的趋势上与井5都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上涨和消落的水位动态特征(如7-9月份)。

表 1地下水动态统计分析表3.02.52.01.51.00.50.02014/1/7 19:302014/4/1 3:302014/6/23 11:302014/9/14 19:302014/12/7 3:30地下水埋深 (m )井1 井2 井3图 2地下水埋深动态曲线2.2 地下水埋深影响因素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位动态受降水、蒸发、黄河径流量、海洋潮汐、地形地质条件及引黄灌溉等多重因素交互影响、共同作用,其中降水对该地区地下水位的影响面最广、程度最深,是区域地下水位(浅层)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三口在线监测井的监测结果可做如下因素分析:井2的地下水动态基本吻合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动态变化的普遍规律,此外还受潮汐作用的显著影响,井5的观测时期较短,但可以看出7-9月丰水期地下水位较高的特点,同时也可以看出潮汐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动态的作用。

井1距离黄河和渤海相对较远,地表水和潮汐对其影响较小,可以认为其地下水动态是降水与灌溉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井位所处大田耕作方式(小麦玉米轮作),3-4月份春灌地下水位上升,六月份种植玉米,地下水同时受到灌溉和降水的补给地下水位上升,10月上旬种植小麦需要大量的灌溉水,从而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上升。

综上,结合三口监测井的地下水动态,可以看出,影响其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为潮汐、灌溉、以及降水。

3. 地下水盐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3.1 地下水盐分动态黄河三角洲海积冲积平原区潜水含盐量年内变化总体较为稳定,降水、灌溉或其它人为扰动会影响局部地区的水质变化。

此外,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刁口河流路恢复过水试验、海洋潮汐等对相关井号 监测数据量 地面高程 地下水埋深地下水 平均水位 最大值 最小值 变幅 平均值 井1 10574 2.002 2.438 0.060 2.378 1.727 0.275 井2 19967 1.025 2.244 0.337 1.907 1.514 -0.489 井574194.5401.2040.1561.0480.7603.780区域潜水水质也有一定影响。

图3为井1、井2和井3的地下水电导率的动态曲线,表3为相应的统计值。

由图3可以看出井1电导率在10月上旬大水灌溉前相对比较平稳,而灌溉后电导率突然减小,之后又快速的回升;井2电导率全年平稳;井5在7-9月有较大的动态变化之后趋于稳定。

结合表3可以看出井2总溶解固体平均值高达28.81g/L ,已接近海水的水平,且变幅较小,考虑到井2离渤海较近,地下水位动态直接受海潮的影响,可以认为该处地下水与海水有直接的水力联系;井5的TDS 也高达25.63g/L ,其盐分动态变化与地下水位同步,水位越高,盐分越低;而井1由于处于已耕种多年的大田,且远离渤海,地下水盐分及其赋水土层长期在灌溉作用下得到淡化和淋洗,所以TDS 较其他两口井低,为15.73g/L 。

表 2地下水电导率统计分析表井号 总数据量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 变幅 井1 10440 15.732 0.62 20.37 19.75 井2 19991 28.813 24.76 31.81 7.05 井3741925.63114.0627.713.642013/10/102013/12/102014/2/102014/4/102014/6/102014/8/102014/10/102014/12/10102030T D S (g /L )时间井1 井2 井5图 3地下水电导率动态图3.2 影响因素浅层地下水矿化度的形成、含量及动态变化与其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古地理及古气候环境、气象、水文、降水及地表水体的深入补、地下水侧向补给和地下水中主要离子的溶解度以及蒸发浓缩作用、地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直接关系。

根据井1所处的地形地貌及其地下水盐分的动态规律,可以看出影响其地下水盐分的主要因素为灌溉入渗稀释和地下水盐分的对流补给;井2地下水稳定的高含盐量,可能是由于海水入渗补给造成的,此外夏季高温丰水期地下水盐分升高,可能是降水将土壤盐分淋洗至浅层地下水的缘故;井5地下水盐分在丰水期随水位的升高而降低,是因为井旁稻田有蓄积降水的效果,从而直接入渗稀释地下水。

4、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