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九章 成本与利润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原理要点整理一、导言1、经济学十大原理①人们面临权衡取舍;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③理性人考虑边际量;④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⑤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⑧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⑨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2、经济学的作用①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②使我们更精明地参与经济;③是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④有助于人类反思和约束行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定义: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4、起源:中国东晋(舍己为苍生),西方古希腊(家庭个人利益)。

5、经济学思维语言的作用:信息传递、信息储存、思维表现的载体。

思维方式:直觉思维、逻辑思维。

两个模型:循环流量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6、比较优势、专门化与贸易专门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它可以使人们都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7、名词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变动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如污染)市场势力:单个(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要点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要点

《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明确什么是经济学及其基本问题,了解经济学的由来及演变,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采用课堂教学和案例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二章,供求与均衡价格理论。

本章分析需求和供给的一般原理,在此基础上描述竞争市场条件下均衡价格的决定,并给出一些运用供给和需求的原理进行分析的实例。

学生还需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等弹性概念,并学会对弹性理论的简单运用。

采用课堂教学和案例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本章首先分析消费者的个人效用,其次考察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消费者的选择问题。

旨在使学生了解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能够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分析确定条件下消费者的行为;能够用消费者均衡理论推导需求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采用课堂教学和案例形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第四章,生产者选择理论。

本章分析厂商投入要素生产出产品的过程,即考察生产函数。

旨在使学生掌握供给曲线背后的生产者行为,即厂商作为经济人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应如何选择生产的合理投入区和最优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

采用课堂教学和案例形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第五章,成本与收益理论。

本章介绍成本的相关概念,分别分析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性质,并通过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来求解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旨在使学生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和厂商的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采用课堂教学和案例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本章分析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使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

旨在使学生重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如何做出短期和长期的产量决策。

采用课堂教学和案例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第五章 成本理论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第五章  成本理论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三节 长期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 :
C
•在各种不同产出水平
上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较低的“包络曲线”。
LAC的变动规律是: 呈U型变化,先减少而 后增加
SAC LAC Q
注意: 包络线不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接
长 期 中 无 固 定 成 本 , 所 有 成 本 都可变, 所以LTC从原点开始。
开始阶段oa,要素无法充分利 用,成本增加幅度大于产量增 加幅度,LTC曲线较陡。 ab阶段,要素充分利用,属 于规模经济,LTC曲线平坦。 bc以后阶段,规模产量递减, 成本增加幅度又大于产量增加 幅度,LTC曲线较陡。
第二节 短期成本
STC 短期总成本曲线
• STC不从原点出发 ,而从固定成本FC 出发;
没有产量时,短期 总成本最小也等于 固定成本。
STC = FC + VC
C STC
VC FC
FC
Q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二节 短期成本
STC 短期总成本曲线
Presented By Harry Mills / PRESENTATIONPRO
第三节 长期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原因:规模经济。
规模收益通常都是先上升 ,后下降,所以,LAC曲 线通常是U型。
SAC1
SAC3
SAC2
LAC
LAC递减,处于规模递增阶段,与SAC最低点的左端相切; LAC递增,处于规模经济递减阶段,与SAC最低点的右端相 切; 只有在LAC最低点,LAC才与SAC最低点相切。

微观经济学课件成本收益分析

微观经济学课件成本收益分析

MP= Px / Py
最大产量条件:
TP´= dy/dx=0,即:
MP=0
Y
最大利润产量与最大产量
MP=0 PX MP= PY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MAX(TP)
TP
第三阶段
MAX(AP)
AP
0
MP X
第四讲[教材第四、五章]教学要求:
1.理解生产函数的含义与特点。 2.理解短期与长期的区别。 3. 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4.掌握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 减规律]含义及其前提条件。 5.了解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 6.理解机会成本、隐含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区 别。
• U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 规模报酬不变
C
• 规模不经济 • 规模经济
SM 2 C1 SAC SM SAC SM SAC3 1 C2 C3 LAC LM C E
Q
长期平均成本与生产规模的选择
就给定的 LAC曲线
规模经济
生产规模扩大时 长期平均成本递减
企业内在经济
企业由于自身生产规模扩 大导致长期平均成本减少
成本收益分析
[Cost-Revenue Analysis ]
长期成本分析
• 在长期,厂商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 • 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
长期总成本
长期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
1.长期总成本
[Long-Run Total Cost]
长期成本函数决定
y f ( L, K ) MP MP L K w r c wL rK
• 要考虑规模经济问题,在短期内只有可变成本 可以调节,不存在规模经济。然而在长期内没 有固定成本,存在规模经济。在规模经济存在 的情况下长期平均成本小于短期平均成本,即 “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与短期平均 成本曲线最低点左边相切”。 • 反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右边便是非 规模经济区间,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长 期平均成本大于短期平均成本,既“在长期平 均成本曲线上升阶段,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 低点右边相切”。

大学二年级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原理

大学二年级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原理

大学二年级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基础,它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微观经济学原理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理论,以及在大学二年级学习微观经济学原理的重要性。

一、供求关系及市场机制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和数量向市场提供商品或劳务,需求则是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和数量购买商品或劳务。

市场机制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来决定商品价格和数量,从而实现资源的分配。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描述供求关系的工具。

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向斜率,表示供给量随价格上升而增加;需求曲线则呈现负向斜率,表示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减少。

当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即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和数量达到最优水平。

二、效用与边际效用效用是经济学中另一个关键概念,指个体对商品或劳务的满足程度或福利。

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用变化。

经济学家认为边际效用递减,即当消费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时,其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这种递减效应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对同一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小。

三、生产要素及生产函数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商品或劳务的原材料、劳动力、资本等因素。

生产要素的组合和利用方式构成生产函数,它描述了各生产要素对产出的贡献。

生产函数可以用数学方程来表示,比如Y=f(K, L),其中Y代表产出,K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力。

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和利用,可以实现最大化产出或成本最小化。

四、市场失灵市场在理论上可以达到最优效果,但实际上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调节资源分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

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对无关主体产生的消极或积极影响,比如环境污染。

信息不对称指买方和卖方在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无法实现有效的交易。

五、成本与利润在经济学中,成本是指生产一定数量商品所需要的资源投入。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09章节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09章节

经济学习笔记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一、重要名词解释世界价格:也称世界市场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

(世界价格是由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惟一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交换。

)关税: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与其他税收相比,关税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第二,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

其中,以前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以后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二、重要摘抄1.国内价格反映纺织品的机会成本:如果国内价格低,即Isoland国生产纺织品的成本低,这表明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Isoland国在生产纺织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为了分析自由贸易的福利影响,Isoland国的经济学家假设,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Isoland国是一个小型经济,这也就意味着Isoland国的行为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微不足道。

可以说Isoland人在世界经济中是价格接受者,也即他们将世界价格作为既定的,既可以以这种价格出售纺织品而成为纺织品出口国,也可以以这种价格购买纺织品而成为纺织品进口国。

这是简化问题的假设。

2.出口国的得失:一旦允许贸易,国内价格就上升到等于世界价格的水平。

此时国内买者的情况变坏,国内卖者的情况变好,国内供给量与国内需求量之间的差额即为出口量。

图1 出口国的国际贸易虽然国内供给量与国内需求量不同,但纺织品市场仍然是均衡的,因为现在有其他的市场参与者——世界其他国家。

可以认为世界价格时的水平线代表世界其他国家的纺织品需求,这条需求曲线是完全富有弹性的,因为Isoland国作为一个小型经济,可以以世界价格销售它想销售的任何数量的纺织品。

贸易前贸易后变动消费者剩余A+B A -B生产者剩余 C B+C+D +(B+D)总剩余A+B+C A+B+C+D +D 贸易使得出口国国内的生产者状况变好,消费者状况变坏,总体的经济福利增加。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成本利润分析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成本利润分析

第二节:短期成本(函数)及变动规律
四、边际成本(函数)(C′、MC、 C′(Q) )
△最后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成本。 平均的:C′= △C /△Q 精确的:C′=Lim △C /△Q=dC/dQ= C′(Q),( △Q→0) 边际成本就是总成本函数得一阶导数。
五、7个短期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成本的概念
二、短期与长期成本
1、短期成本 △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不变,形成的成本。 2、长期成本 △所有投入要素都发生了变化,形成的成本。 用途: ①短期成本用于日常决策(分析) ②长期成本用于长期规划和投资决策(分析)
第二节:短期成本(函数)及变动规律
一、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的关系
成本函数是由生产函数和投入要素的价格共同决定。 当生产要素的价格一定时: ①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递减,成本函数则为递增的。 ②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成本函数则为不变(正比)的。 ③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递增,成本函数则为递减的。 (图示见黑板)
1、企业对市场无影响时。2、企业对市场有影响时。 (图示见黑板) 例:需求曲线为直线时:P=a0﹣bQ,需求曲线也是价格线。 边际收入函数为: R′=a0﹣2bQ
第四节:收入(函数)及变动规律
四、3个收入函数之间的关系
(组合图示见黑板)
第五节:利润最大化原则与经济决策法
一、经济决策准则
1、离散情况:若某一行动将造成 ①△R﹥△C,可做(经济上是合理的)。 ②△R﹤△C,不做(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③△R﹦△C,可做可不做(经济上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 某项行动,增加的收入(增量收入)大于增加的成本(增量成 本),经济上才是可行的,才会增加利润。 2、连续情况:若某一行动将造成 ①R′﹥C′,可做(有利润,使总利润增加)。 ②R′﹤C′,不做(无利润,使总利润减少)。 ③R′﹦C′, 使总利润最大。 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称为“利润最大化原则” 。在此时 生产(可用产出指标、投入指标度量),总利润最大。

微观经济学-利润与成本

微观经济学-利润与成本
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收益递增 F 规模收益递减 F
K
K
K
F
K3
K2 K1
K3
K3
Q2 Q1
L1 L2 L3
Q3
K2 K1
Q2 Q1L1 L2 L3来自Q3K2 K1
Q3 Q2 Q1
L1 L2 L3
O
L
O
L
O
L
Q2 - Q1=Q3 Q2 K2 - K1=K3 K2 L2 - L1=L3 - L2
Q2 - Q1=Q3 Q2 K2 - K1>K3 K2 L2 - L1>L3 - L2
总产量 TP f ( x) TP f ( x) 平均产量 AP x x dTP df ( x) 边际产量 MP dx x f ' ( x)
1亩土地上投入不同劳 动量的TP、AP、和MP
劳动 投入 0 1 2 3 4 5 总产 量 0 8 20 36 48 55 平均 产量 0 8 10 12 12 11 边际 产量 0 8 12 16 12 7
1 Q AL K
, 1
C-D生产函数中<1,使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以劳动投入为例:
Q AL 1K 1 0 L 2Q 2 1 A ( 1 ) L K 0 2 L
第二节 具有单一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一、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每个时期各种投入要素的使用量,与利用这些投入所能生产某 种商品的最大数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表明了厂商所受到的技术约束。 Q= f(L,K,N,E) 式中,各变量分别代表产量、投入的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根据要素间的投入比率是否可变,生产函数可分为 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 数和固定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 短期内,如果假定只有一种投入要素可变,如劳动,则生产函数变为: Q=f(L)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微观经济学第9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第9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在信息不对称本身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前提下,减轻其所导致的效率损失的主要办法是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代理成本。
1
所谓激励机制,将代理人的收益(或风险)与委托人的利益(或风险)联系在一起的,以防道德风险的机制。
2
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
总结
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ies]
第三节 外部性 一、外部性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外部不经济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私人成本 [Private Cost] 社会成本 [Social Cost] 负外部性导致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
对垄断的管制:递增成本
MC
MR
D=AR
P
Pm
Pc
Pz
Qm
Qz
Qc
Q
AC
教材P372 图11-2
对垄断的管制:递减成本
MC
MR
D=AR
P
Pm
Pc
Pz
Qm
Qz
Qc
Q
AC
教材P373 图11-3
03
02
01
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egislation]
——取缔垄断行径、贸易限制和那些旨在抬高价格或取消竞争的厂商勾结行为的各种法律。
04
逆向选择的结果
01
04
02
03
三、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也是信息不对称,所不同的是,它并不是由签约前就给定的外生信息分布不对称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于签约后交易一方的行为不被另一方准确地观察或臆测到,从而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所以,与逆向选择相关的信息不对称被称之为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相关的信息不对称被称之为事后的信息不对称。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名词解释(带英文)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名词解释(带英文)

微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equal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incentive):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market power):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生产率(productivity):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通货膨胀(inflation):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循环流向图(circular—flow diagram):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管理经济学-成本利润分析ppt课件

管理经济学-成本利润分析ppt课件
*
*
第三节 成本利润分析
一、贡献利润分析法 二、盈亏平衡分析法 三、边际利润分析法
*
*
贡献分析法是增量分析法在成本利润分析中的应用。贡献是指一个方案能够为企业增加多少利润,所以贡献也就是增量利润,它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时收入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P-AVC)Q=TFC+ 如果贡献大于零,说明这一决策能使利润增加,因而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方案,它们的贡献都是正值,则贡献大的的方案就是较优的方案。
*
*
第一节 管理决策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一、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适宜于作决策的成本。 非相关成本是指不适宜于作决策的成本。 二、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如果一项资源既能用于甲用途,又能用于其它用途(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如果用于甲用途就必须放弃其他用途),那么资源用于甲用途的机会成本,就是资源用于次好的、被放弃的其它用途本来可以得到的净收入。
*
*
1.长期总成本曲线(LTC) 说明,如果企业能够选择最优企业规模,在各个产量水平上可能的最低总成本是多少,它可以根据生产扩大路线图求出。
*
*
LTC曲线与STC曲线的关系
*
*
2.长期平均成本(LAC) LAC曲线说明,如果企业能够自由选择最优规模,在各个产量水平上可能的最低平均成本是多少,LAC=LTC/Q。 LAC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之间的关系如下: 假定企业可供选择的规模只有三种:SAC1、SAC2、SAC3分别代表小、中、大三种不同规模生产的三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在不同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计算
1、自有资金(或建筑物)的机会成本等于把它租借给别人可以得到的利息(或租金)收入。 2、自己兼任经理的机会成本,等于自己到别处工作可以得到的收入。 3、闲置的机器设备的机会成本为零。 4、机器如果原来生产产品A,可得一笔贡献利润(等于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现在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等于它生产产品A的贡献利润。 5、使用过去买进的原材料,现在行情变了,其机会成本按现价计算。 6、使用按目前行情买入、租入或雇佣的原材料、资金、建筑物、机器设备、劳动力等,其机会成本等于会计成本。 7、折旧的机会成本等于会计成本(假设期末变卖价值等于残值)。

经济学原理成本利润分析70页PPT

经济学原理成本利润分析70页PPT
经济学原理成本利润分析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END
Hale Waihona Puke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教案微观经济学成本收益及利润54页PPT

教案微观经济学成本收益及利润54页PPT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1
0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教案微观经济学成本收益及利润
6







天பைடு நூலகம்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九章 成本与利润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九章  成本与利润


LAC递减,处于生产规模递增阶段,与SAC最低点的左端相切; LAC递增,处于生产规模递减阶段,与SAC最低点的右端相切; 只有在LAC最低点,LAC才与SAC最低点相切。
LAC曲线呈U形的原因:内在经济或规模经济。
注意:
只有在LAC最低点时,是与SAC最低点
相切; 在LAC最低点之右,切于SAC曲线最低 点之右; 在LAC最低点左,则切于SAC曲线最低 点之左。
4、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society cost and private cost
社会成本:从社会整体来看待的成本 私人成本:是个人活动产生的成本 如何理解?
5.交易成本 trade cost

交易成本:指厂商在从事生产经营的各种交易活动中 为完成交易所付出的代价或资源的耗费。

分:
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短期成本: 1.短期总成本STC 2.短期平均成本SAC
3.短期边际成本SMC
长期成本: 1.长期总成本LTC
2.长期平均成本LAC 3.长期边际成本LMC
(一) 成本概念
政府、厂商、居民在进行经济活动时,要尽量按照成本最 小,收益最大的原则进行 1.显成本与隐成本
2.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 3.沉没成本 4..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5.交易成本
C AVC PL ·L0/Q0
渐得到发挥,因此,AVC减 少,但是,随着产量增加到一 定程度后,AVC由于边际产量
O
递减规律而增加。
Q0 Q
SAC
短期平均成本
SAC的变动规律:由AFC和 AVC决定。 A.当产量增加时,AFC迅速 下降,加之AVC也在下降, 因此SAC迅速下降。
C
SAC AV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TC

Q2以后阶段,规模产量递减,成本增 加幅度又大于产量增加幅度,LTC曲线 较陡。
无固定成 本, LTC从 原点开始
O
Q1
Q2
(一)长期总成本
假设长期中只有三种
C STC1 d e b a STC3 STC2 c
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 分别由三条STC表示。 三条STC截距不同。 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依 次为STC1、STC2、 STC3。
D
O
Q1
Q2
Q2
Q3
Q
LAC曲线是SAC曲线的包络线 LAC曲线上任一点都对应着一个最优生产规模 只有LAC曲线的最低点与SAC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LAC包络线的形状
原因:规模经济。 规模收益通常都是先上 升,后下降,所以, LAC曲线通常是U型。
SAC1 SAC2
SAC3 LAC
经济成本:所有投入要素的机会成本的
总合,即显成本与隐成本的总合。
注意:
1.显成本=会计成本 2.经济成本=机会成本=隐成本+显成本
3.旁置成本:沉没成本 sink cost
旁置成本:沉没成本。已经花费而又无法补偿的成本。 例如: 假设A公司要搬迁,选择B和C两个城市。去年A公 司花40万在B市购买某项建筑的权利,现在搬迁到B市 需要400万,到C市420万,尽管到B市的成本为440万 元,这就是旁置成本对投资的影响。
案例:王处长投资20万下海,一年后的收益如下,他应该下海吗?
会计成本(会计报表) 销售收益 设备折旧 厂房租金 电力等 原材料 工人工资 贷款利息 100万 3万 3万 3万 60万 10万 15万 经济成本(经济学家的报表) 销售收益 设备折旧 厂房租金 电力等 原材料 工人工资 贷款利息 小王与夫人应得工资 自有资金利息 总成本 利润 94万 6万 总成本 利润 100万 3万 3万 3万 60万 10万 15万 4万 2万 100万 0万
0 N点,收支相抵点,M点,停止营业点

思考题:客源不足的航空公司在淡季如何经营?
SAC

AVC
SMC

汽油费
汽油开始随乘客的增加减少, 而后增加

AFC 乘客越多,分摊的平均成本就越少


注意:在N点上,SMC=SAC,在N点的左边, SMC﹤SAC, 在N点的右边, SMC﹥SAC。
三、 长期成本曲线
AFC
Q
(三).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与短 期平均可变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SAC 短期边际成本SMC 短期平均可变成本SAVC 注意:SMC即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SMC的 变动取决于VC,因为短期中增加的成本只有VC。

短期中SMC=VC
短期平均成本
STC Q TFC Q TVC Q

LAC递减,处于生产规模递增阶段,与SAC最低点的左端相切; LAC递增,处于生产规模递减阶段,与SAC最低点的右端相切; 只有在LAC最低点,LAC才与SAC最低点相切。
LAC曲线呈U形的原因:内在经济或规模经济。
注意:
只有在LAC最低点时,是与SAC最低点
相切; 在LAC最低点之右,切于SAC曲线最低 点之右; 在LAC最低点左,则切于SAC曲线最低 点之左。
就长期限而言,一切都是可变的,厂商
的生产函数没有固定的投入量,也就没 有固定成本。 所以,只有LTC、LAC和LMC三条长期 成本曲线。
长期成本 long-run cost

开始阶段OQ1,要素无法充分利用,成 本增加幅度大于产量增加幅度,LTC曲 线较陡。
C
陡峭—平坦—陡峭

Q1Q2阶段,要素充分利用,属于规模 经济,LTC曲线平坦。
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短期内即使没有产量成本也不为零,最小成本=FC分 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在短期中,一部分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即存在VC。
一部分的成本则并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即
FC。
STC
=
FC
+
VC
(二)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与平均可变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 SAC=AFC+AVC
假定生产Q2的产量。 厂商面临三种选择:
O
Q1
Q2
Q3
Q
STC1是较小规模:最低总成本在d点; STC2是中等规模:最低总成本在b点; STC3是较大规模,最低总成本在e点。
最优生产规模 的选择
规模调整得到LTC
长期中可以调整选择最优规模,以最低总成本生产。
在d、b、e三点中b点的成本
第九 章 成本与利润
The Theory of Cost and Profit
第九章

成本与利润
一、成本与利润的相关概念 二 、短期成本 三、 长期成本 四、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 一般成本 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与交易成本
成 本 类 短期与长期 型 中的成本

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FC AFC Q

平均可变成本
VC AVC Q
AFC
C AFC
平均固定成本
AFC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这 是因为FC不变,随着产量的增 加,分摊到每一单位的FC也就减 少。它的变动规律是起初减少的 幅度很大,以后减少的幅度越来 越小。
O
Q
AVC
平均可变成本
AVC的变动规律:起初随着产 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效率逐
最低,所以长期中厂商在 STC2规模生产Q2产量。
b点是LTC曲线与STC曲线的
C
STC3 STC2 STC1 d e b a c
LTC
LTC是 STC的包络线
切点,代表着生产Q2产量的最 优规模和最低成本。
同理,可以找出长期中每一
产量水平上的最规模和最低长 期总成本,也就是可以找出无 数个类似的b点,连接即可得 到LTC。
思考:

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与时间有什么关 系?

短期:只能根据产量调整部分要素的时期。 长期:能根据产量调整全部要素的时期。 短期与长期的划分与时间有关系,但不由时间 的长短决定。
思考:
短期中存在几种成本?
–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长期中存在几种成本?
– ——可变成本
短期成本: 1.短期总成本STC=FC+VC 2.短期平均成本SAC=AFC+AVC
(二)利润的相关概念

2.边际利润、正常利润与超额利润 Marginal profit, normal profit and excess profit

边际利润:在达到某种产量时,最后增加一单位投入所 带来的产量。

正常利润:给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 超额利润:盈利部分。

在西方经济学中,还需区别经济利润和正常利 润。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 才能的报酬的支付。根据上面对隐成本的分析 可知,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经 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当经济利润为零 时,厂商仍得正常利润。
TFC Q P SMC SAC AVC
的两个特殊点 A、 B 。
SAC最低点
对应B点。
SMC最低点
对应A点。 AFC
Q Q1 Q2 Q3
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的 关系 SAC C
AVC SMC

汽油费
汽油开始随乘客的增加减少, 而后增加

AFC 乘客越多,分摊的平均成本就越少
SAC =
AFC =
AVC =
SAC
=
AFC
+
AVC
短期边际成本
SMC =
C SMC
⊿STC ⊿Q
SMC =
d STC dQ
SMC,即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 品所增加的成本,SMC的变动取 决于VC,因为所增加的成本只 是可变成本。 SMC 的变动规律是:开始SMC 随而增加。SMC是倒“U”形曲线
C AVC PL ·L0/Q0
渐得到发挥,因此,AVC减 少,但是,随着产量增加到一 定程度后,AVC由于边际产量
O
递减规律而增加。
Q0 Q
SAC
短期平均成本
SAC的变动规律:由AFC和 AVC决定。 A.当产量增加时,AFC迅速 下降,加之AVC也在下降, 因此SAC迅速下降。
C
SAC AVC
B.以后,随着AFC越来越 小,它在SAC 中越来越不重 要,这时,SAC随着AVC的 变动而变动,即随产量的增 加而下降。 C.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SAC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 加。 注意:SAC与AVC都是倒 “U”形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
开始时,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 而减少; 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随 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C
SMC
原因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MP递增,MC就递减。 投入增加超过一定界限,MP 递减,所需MC就递增。
Q
STC
推导
P
B
TVC
A
请注意STC
STC FC VC = + Q Q Q
3.短期边际成本
STC SMC Q
二、 短期成本
(一)、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C
STC
不从原点开始,最低等于固定成本
VC
汽油,司机,售票员等
C0
FC
中巴车折旧,线路费、 养路费、保险等
O
Q
短期内即使没有产量成本也不为零,最小成本=FC
短期总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