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韵律《快乐的罗嗦》
《快乐的罗嗦》教案
《快乐的罗嗦》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快乐的罗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快乐的罗嗦》教案1设计意图:《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
是幼儿所喜爱的。
新《纲要》中提到: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那么,怎样在本活动中体现新《纲要》的精神,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演奏乐曲呢?在此活动中,我以幼儿最喜欢的动物为题材,编成简单的故事导入教学,并将乐句分解,与故事中动物的特征相匹配,在这基础上,让幼儿扮演小动物并自由创编表演动作,结合形象、生动的图谱,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乐曲的节奏,再请幼儿将动物与乐器相匹配,这样的做法使幼儿能轻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乐句的强弱变化,较快地感受、理解乐曲。
重点: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乐曲。
难点:有节奏的创编舞蹈动作。
难点解决:学习看图谱及教师的身势动作。
目标:1、学习节奏乐《快乐的罗嗦》,感受、表现乐曲欢乐、活泼的情绪,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2、运用舞蹈动作和观看图谱来表现乐曲及演奏方式。
进一步学习看图谱演奏。
工具与材料:1、图片、图谱,幼儿使用的胸饰:小兔、小马、小青蛙、小羊若干,狮子一个。
2、录音机、录有《快乐的罗嗦》的磁带。
3、打击乐器:小铃、铃鼓、圆舞板、双响梆子、鼓、钹、洗衣板等。
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及乐曲。
提问:小动物们演奏的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听起来感觉怎么样?二、动作与节奏相匹配。
1、出示图片,听音乐,请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小动物的动作,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节奏型。
2、幼儿自由选择,教师指挥,幼儿完整表演动作。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佩带胸饰坐到该位置上。
)教师: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请看图谱吧。
音乐小调——《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
音乐小调——《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
一、歌曲特点《快乐的啰嗦》是一首欢快的歌曲,其旋律明快、简单易记,充满了童趣和乐趣。
该曲采用的是C大调,并在其中穿插了G大调和F 大调的元素,通过这种方式建立了音乐的关系和过渡,使得整首曲子显得既新颖又充满魅力。
此外,这首歌曲的节奏感很强,节奏结构也很简单,容易上口,非常适合儿童学习。
二、教学方法1.听唱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听唱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
可以在教学初期,为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让他们逐渐熟悉旋律和节奏。
在唱歌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注意一下以下几点:a.歌曲的整体节奏要感受并把握,可以用打拍子或跟着节拍的方式让学生跟进。
b.将节奏分解,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歌曲。
c.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演唱时感受到快乐和轻松。
2. 乐理知识教学在听唱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乐理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于小调的理解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
我们可以向学生讲解小调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于小调的起源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演奏和鼓掌等方式,帮助学生辨别C大调和G大调、F大调等元素。
还可以利用乐理知识演示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快速掌握知识点。
3. 创意的教学方式这种音乐风格欢快、有活力的曲子,因此也可以通过一些创意教学方式来实现,比如小玩具、小饰品等同步搭配。
在教师的细致指导下,让学生结合虚拟或现实世界的物品,进行小调的演奏和表演。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和感受小调的变化并理解。
总之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小调知识点,学生也可以融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中。
小调不仅仅只是音乐元素,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体现。
希望教师们能够用心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欢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快乐的罗嗦》教案
《快乐的罗嗦》教案《快乐的罗嗦》名师教案一、教材分析《快乐的罗嗦》是一首根据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变而成的弹拨乐合奏曲。
这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畅。
带有误导性的音乐,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再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舞、歌唱美好生活的欢快热烈的场面。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喜欢轻松的音乐传授方式,他们对音乐表现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等性格特点,本课通过聆听、分辨乐曲段落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音乐,为学生接受和喜爱民族音乐打下感性基础。
三、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为学生喜爱民族音乐打下感性基础,对音乐中所表达的幸福生活形成情感共鸣。
2.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并感受音乐情绪;能听辨音乐出现在不同音区。
3.知识目标:能区分乐曲的曲式段落,能够并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感知音乐情绪的变化,用肢体语言表现彝族音乐的特点。
2.难点:对音乐拍子、音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钢琴、响板、串铃等。
六、教学设计(一)导入阶段1.播放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2.出示节奏。
3.教师导语:解释“罗嗦”的含义。
(二)完整聆听1.指导完整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
2.介绍弹拨类乐器:月琴、琵琶。
(三)分段聆听(1)第一部分1.指导聆听第一部分师:我们来听第一部分音乐,听一听音乐有什么规律特征?2.指导舞蹈。
3.为乐曲加入伴奏(2)第二部分1.指导完整聆听B乐段。
2.指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旋律。
(3)第三部分1.师演奏乐曲最后部分:在速度和力度上乐曲发生了哪些变化?2.那这一遍的伴奏要比之前有什么变化?(4)小结师:是这首《快乐的啰嗦》让我们进一步走进彝族音乐,感受到彝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也充分感受到带有舞曲性的音乐给彝族人民和我们带来了欢乐。
老师也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你们能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音乐启迪——《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
音乐启迪——《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音乐教案乐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通过声音的演奏来传递人类情感与思想。
对于儿童而言,音乐是非常重要的启蒙教材,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情感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近期的音乐教育中,《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该音乐教案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见解。
一. 教案内容《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采用音乐启蒙方式,它的教材包括歌曲、音乐游戏、展示和评价四个部分。
教案的讲解方式和方法是通过展示和讨论各种生活情境,通过游戏和评价来调动幼儿的情感、思维和语言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一)歌曲教案以10首儿歌为主,这些歌曲主要针对幼儿感觉、动作、多样性和感性体验四个方面。
动作、多样性展示歌曲是儿童学习的有效手段,而环绕感展示歌曲则是为幼儿传递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好奇心。
最重要的是教案以具体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常见日常活动为中心展开,之后再引导幼儿识别歌曲的结构、动态和表现技巧。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展现歌曲的教学原来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内涵。
(二)音乐游戏教案的音乐游戏部分被认为是教案的精髓部分,它可以培养儿童与音乐的亲密性,并增加了儿童对音乐的认识。
游戏中,教案引入一些动手能力强、直观效果好、可多次演练的音乐游戏活动,包括鼓打节奏、合唱、音乐拾取和音乐提取等。
这些游戏通过操作实践,训练儿童的音乐认知、感受、创造等能力,最终达到以乐器和人以及乐器之间的互动来增进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
(三)展示在教案的展示环节中,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和家长一起进入专门的音乐空间(如音乐厅、多媒体教室或音乐工作室)听音乐,让孩子们感受、理解和记录音乐。
通过各种音乐表演、演唱和演奏,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音乐的多样性和艺术特点,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孩子能力和兴趣的机会。
与此同时,展示部分也是教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创造更多渠道交流和互动。
(四)评价教案最后一部分是对音乐教学的评价。
《快乐的啰嗦》小学音乐教案
《快乐的啰嗦》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快乐的啰嗦》,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 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快乐的啰嗦》的基本旋律、歌词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高变化以及合唱部分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快乐的啰嗦》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教学工具:钢琴、吉他、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快乐的啰嗦》,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歌曲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节奏、音高变化。
(2)学生跟唱,教师逐一纠正发音、音准等问题。
(3)分析歌曲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3. 合唱练习:(1)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练习合唱部分。
(2)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两个声部合练,注意协调性。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快乐的啰嗦》的特点及演唱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快乐的啰嗦》,加强记忆。
2.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3. 教师在下节课开始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快乐的啰嗦》歌唱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音乐游戏: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歌曲《快乐的啰嗦》的旋律和歌词。
3. 创作表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小节目,展示他们对歌曲《快乐的啰嗦》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唱表现等方面,给予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给予评价。
3. 小组竞赛:根据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给予评价。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节奏掌控——《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
节奏掌控——《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
一、《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快乐的啰嗦》是一本针对儿童音乐教育的教案,内容主要是针对3至5岁幼儿的。
该教案的特点是非常富有趣味性,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和游戏形式来引导幼儿学习音乐知识。
在《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中,节奏掌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教案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掌握音乐节奏:1、声音表演声音表演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孩子音乐节奏感的方法。
在《快乐的啰嗦》教案中,老师通过指导幼儿用声音模仿各种不同的音符节奏,提高幼儿对节奏的认知。
2、音律认知在音乐教学中,音律是非常基础的内容,通过教学许多幼儿可以迅速掌握不同节奏的具体表现形式。
老师通过有趣的游戏方式让幼儿较快学习和掌握,让幼儿们在不经意间拥有音乐的感觉。
3、节奏练习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节奏练习非常重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帮助幼儿迅速的掌握不同节奏的特点。
在《快乐的啰嗦》教案中,老师会通过音乐节奏带领幼儿一起跳舞,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各种不同的舞蹈动作,从而更好的掌握音乐节奏。
这些方法的组合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音乐节奏,尤其是对于幼儿来说,假如在没有疲劳的情况下去了解音乐节奏,对于日后音乐教学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节奏掌控对提高学生音乐感和节奏感的影响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中节奏掌控的方法非常丰富,完全可以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音乐节奏,并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具体来说,节奏掌控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建立音乐感在音乐教育中建立音乐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音乐,从而更好的欣赏音乐。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它贯穿整个音乐中,通过掌握音乐的节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音乐感。
2、培养学生的大脑认知节奏掌控是一种非常好的感知训练,比如听,视觉,运动等各种感知方式都可以参与进来,从而加强大脑认知训练。
而随着训练的不断加强,大脑的认知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快乐的罗嗦》教案一等奖3篇
1、《快乐的罗嗦》教案一等奖一:活动目标1、感受舞曲欢快的情绪及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
2、引导幼儿学跳单圈集体舞,能根据情节提示创编动作。
3、大胆运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
重点: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并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难点:在舞蹈中正确表现方位动作二:活动准备1、引导幼儿了解彝族火把节的传统和风俗。
2、每位幼儿腰间系丝巾(蝴蝶结朝右)、左手戴花环3、篝火4、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点排成圆圈三:活动过程(一)、引题师:今天是彝族的火把节,我们一起去参加火把节的篝火舞会吧!(二)、学习基本动作,感受彝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1、教师示范碎步摆手动作2、引导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学跳。
师:在出发前,我们先学一个彝族的舞步,你们仔细看我手、脚的动作是怎么样的。
(三)、学跳单圈集体舞,引导幼儿根据情节提示创编动作。
师:我们就跳着这个好看的动作上路吧,赶路时注意安全,不走到马路中间去,也不要碰到旁边的小朋友。
1、学习A段,创编“看、寻找、擦汗”等动作师:我们看一看、找一找到了吗?身体和手的动作可以怎么样?怎样才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师:我看到你们都走的满头大汗了,快擦擦汗吧。
师:我们用动作来告诉朋友还没到呢。
你们看(教师示范)这样就更象彝族的动作了。
师:(出示篝火)你们看篝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时你们会怎样?我们用动作来告诉对面的朋友吧。
2、学习B段围篝火跳舞的动作,引导幼儿动作整齐,弓箭步到位。
师:好朋友,准备好。
让我们围着篝火跳舞吧。
走一走,拍拍手。
(教师边念口令边带领幼儿跟做)(四)、完整舞蹈,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动作。
引导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激昂的叫声,表现舞蹈奔放的情绪。
师:彝族小朋友跳舞时还喜欢发出好听的声音。
(教师示范)你们学一学。
2、《快乐的罗嗦》教案一等奖设计意图《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获取经验的需要。
《快乐的罗嗦》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欢快、活泼的云南民间舞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快乐的啰嗦》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快乐的啰嗦》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歌曲《快乐的啰嗦》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音乐素养。
4.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 设备:音响、音乐CD。
2. 教具:《快乐的啰嗦》歌词卡片、手指童谣卡片等。
3. 教学材料:相应的配乐、音乐绘本等。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歌曲学习1.教师放上《快乐的啰嗦》歌曲,让幼儿听歌词。
2.用歌曲CD播放一遍伴随着手指童谣让幼儿跟着唱。
3.多听几遍歌曲,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意思和旋律。
4.教师把歌曲分成几段,分别由幼儿进行演唱。
分段演唱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记住歌曲的内容。
第二环节:音乐鉴赏1.让幼儿听着轻快的乐曲,跟着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在跳舞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让幼儿听一段小提琴或钢琴等古典音乐,让幼儿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乐器所传递出的情感,增强幼儿的鉴赏能力。
3.观察音乐家的演奏,让幼儿了解乐器演奏的技巧和各种乐器的特点。
第三环节:音乐绘本1.教师讲述一些音乐课堂上所用到的音乐绘本,例如《音乐王国的王后》《水牛木琴家》等,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在讲述故事时,教师可以把简单的乐理知识融入到故事中,例如介绍乐器的种类、音高、节奏等。
第四环节:音乐创作1.教师可以教幼儿如何用身体和身边的材料创造出简单的节奏乐器,例如用鼓棒敲击板子、手拍节奏等。
2.让幼儿自己编排一首简单的歌曲,展示他们的创意和音乐能力。
第五环节:音乐游戏1.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例如“音乐接力”、“唱唱跳跳”等。
这些游戏可以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和协调能力。
2.让幼儿自由表演,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节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音乐课的教学,幼儿们不仅学习了一首简单的歌曲,还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了音乐欣赏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充分发挥了创造力,体验了音乐、舞蹈和创作的魅力,培养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音乐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快乐的啰嗦》小学音乐教案
《快乐的啰嗦》小学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快乐的啰嗦》,感受音乐的快乐和节奏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快乐的啰嗦》的学习和演唱。
2. 音乐节奏的练习和体验。
3. 音乐活动的参与和合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快乐的啰嗦》的学唱和音乐节奏的掌握。
2. 难点:音乐节奏的准确性和音乐活动的协调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快乐的啰嗦》乐谱,音响设备,乐器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正常运行。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身体活动:让学生围成圈,按节奏走动,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b. 声音活动:让学生模仿各种乐器声音,培养他们的音乐听力和表达能力。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快乐的啰嗦》,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b.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c.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轮流演唱歌曲,互相学习和指导。
3. 音乐活动(10分钟)a. 教师设计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快乐和节奏感。
b. 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b. 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提醒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六、教学评价3. 学生对音乐有兴趣和爱好,愿意主动学习音乐,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一位音乐家或音乐老师来课堂,让学生与专业人士互动,了解更多音乐知识。
2. 组织一次音乐比赛或演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增加音乐实践机会。
3. 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俱乐部或音乐团队,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静、舒适,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乐器齐全。
教学设计:快乐的啰嗦
教学设计:快乐的啰嗦快乐的啰嗦一、目标:.学习舞蹈《快乐的啰嗦》,重点掌握按音乐节奏做小碎步、摆胯和三步一点的动作。
2.学习双人协调配合“互戴耳环”的动作,并学会用眼睛相互交流。
3.结伴舞蹈时,能用眼神、表情与同伴交流,感受交流带来的快乐。
二、准备:手铃若干。
三、过程:.教师舞蹈,介绍舞蹈名称,引导幼儿欣赏舞蹈。
教师:“老师带来了一个云南彝族小朋友的舞蹈,叫做快乐的啰嗦。
现在,老师给大家跳这个舞蹈,请你们仔细欣赏,然后说说你的感觉。
”2.指导幼儿学习脚步的动作。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学跳这个舞蹈。
”①学习小碎步和摆胯动作,交将所学的动作连续地做出来。
教师:“首先跟我一起做小碎步的动作,然后加上一个踵步,接着将胯部向左右摆,注意要配合着音乐的节奏做。
”②学习“三步一点”的动作。
教师:“现在请跟我做这个动作:向旁边走三步,然后一只脚跟点地。
”教师示范,幼儿练习。
③学习跟乐曲连续地进行练习。
教师:“现在我们试着把刚才学的脚步动作连起来做一次。
”教师用慢速度唱谱,并示范把前面的动作连在一起做出来。
3.用叠加法,配合脚部的动作,学习手部动作。
①学习各种手的动作。
教师:“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在做每一个脚部的动作的同时,手的动作是怎么样的。
”示范与各种脚步配合的手的动作。
②学习互戴耳环的动作。
教师:“互戴耳环的动作要两个小朋友的配合,一个小朋友手放背后,眼睛看同伴,等着另一个小朋友给你戴上耳环。
做这个动作时,要特别注意两个小朋友的配合,两个人的眼睛应该笑眯眯地望着对方,动作也要相互配合。
”教师示范,并指导幼儿学习。
③分角色互戴耳环的练习。
教师与幼儿一起练习互戴耳环的动作,并指导幼儿变换角色进行练习。
4.教师用慢速唱谱,并做示范把手部与脚步的动作合起来做,幼儿跟做。
)=;”>javascript:;”onmouseover=“java script:;”onmousewheel=“javascript:;”oncli ck=“javascript:;”>5.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学习完整的舞蹈。
〖2021年整理〗《快乐的啰嗦》优秀教案
《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快乐的啰嗦》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乐曲,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展现了彝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教学目标:
1、随着黎族乐曲《快乐的哆嗦》欢快的节奏学跳竹竿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欣赏《快乐的哆嗦》,让学生感受民族弹拨乐器的音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通过为乐曲《快乐的哆嗦》配伴奏,培养学生独立创新意思。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用跳绳模拟竹竿,使学生初步掌握其基本节奏及竹竿舞的敲击方法。
1、学生随意的跳绳。
2、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跳绳。
3、老师示范跳竹竿舞。
4、欣赏课件,欣赏少数民族竹竿舞,培养学生兴趣。
5、用跳绳替代竹竿,掌握其敲击方法。
三、了解竹竿舞的音乐。
1、《快乐的哆嗦》是一首由黎族民歌改编的民族弹拨乐合奏。
2、(欣赏课件)了解六种弹拨乐器的音色。
3、哼唱《快乐的哆嗦》的主旋律。
4、为《快乐的哆嗦》配伴奏,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四、练习跳竹竿舞,通过亲身体验,体会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同时培养学生结合作的精神。
1、(欣赏课件)欣赏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调动学生学跳竹竿舞的激情;
2、分成二组自由练习;
3、每组选六名优秀选手进行表演。
五、小结:
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民族弹拨乐器的各种音色,并学会了跳竹竿舞,培养了大家
团结合作的精神。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竹竿舞的创编,请大家下去收集资料,下节课再见。
学前教育幼儿艺术活动设计《快乐的啰嗦》教案
学前教育幼儿艺术活动设计《快乐的啰嗦》教案本教案旨在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学前幼儿的音乐、绘画和表演能力,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名称为《快乐的啰嗦》。
一、活动背景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艺术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术活动,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本教案旨在设计一系列与音乐、绘画和表演相关的活动,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演能力,让他们能够用声音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让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培养幼儿的合作和表演能力,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展示自己。
4. 增强幼儿对音乐、绘画和表演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活动一:音乐游戏 - 《啰嗦的乐器》材料准备:乐器模型、音乐播放设备活动流程:1.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着节奏摇动身体。
2. 带领幼儿认识不同的乐器,如鼓、钢琴、小提琴等。
3. 分发乐器模型给幼儿,并播放相应乐器的音乐。
4. 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摇动乐器,创造出一场欢乐的音乐表演。
活动二:绘画创作 - 《快乐的色彩》材料准备:彩色纸、彩色笔、水彩笔等活动流程:1. 准备一些鲜艳的彩色纸和彩色笔,给幼儿提供一个丰富的色彩环境。
2. 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主题,如天空、海洋、动物等,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3. 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活动三:角色扮演 - 《小丑的表演》材料准备:小丑服装、道具等活动流程:1. 准备一些小丑服装和道具,让幼儿体验成为小丑的乐趣。
2. 为幼儿讲解小丑的特点和表演形式,鼓励幼儿模仿小丑的动作和表情,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
3. 引导幼儿自由创作一个小丑形象,并进行小丑表演。
可以让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增强合作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是否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摇动乐器。
《快乐的啰嗦》小学音乐教案
《快乐的啰嗦》小学音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节奏乐器,如拍手、敲击等。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动、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快乐的啰嗦》让学生学会歌曲《快乐的啰嗦》,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元素。
2.2 节奏乐器介绍简单的节奏乐器,如拍手、敲击等。
教授如何正确使用节奏乐器,并与歌曲《快乐的啰嗦》相结合。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踏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3.2 歌曲学习教唱歌曲《快乐的啰嗦》,引导学生跟唱。
分组进行歌曲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3 节奏乐器练习介绍节奏乐器,并教授如何正确使用。
让学生尝试用节奏乐器为歌曲《快乐的啰嗦》伴奏。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演唱歌曲的评价评价学生的歌唱技巧、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4.2 学生使用节奏乐器的评价评价学生的节奏感、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音乐游戏设计相关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节奏乐器。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作能力。
5.2 家庭作业布置学生回家练习歌曲《快乐的啰嗦》,加强歌唱技巧。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材料准备歌曲《快乐的啰嗦》的乐谱和歌词。
提供各种节奏乐器的实物或图片,如拍手、敲击等。
6.2 教学设施准备音乐教室或课堂空间,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音乐活动。
准备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伴奏。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歌曲教学向学生介绍歌曲《快乐的啰嗦》的背景和意义。
学前教育幼儿艺术活动设计《快乐的啰嗦》教案
师:将幼儿按色块分组,根据图谱中色块的不同,将幼儿分成三组,看指挥表现节奏。如:第一组表示红色,第二组表示蓝色,第三组表示黄色。
(3)根据老师的指挥表现节奏。
(4)进行乐器演奏
—引导幼儿讨论配器
师:乐器朋友很想为音乐火车的鸣叫声伴奏呢,把它们也请出来吧!(出示三角铁、圆舞板、双响筒、铃鼓)。
教育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结构与旋律。
2、学习根据不同的节奏型及图谱选择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积极、愉快的情绪。
教育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节奏型|X 0|X 0|X X|X X|和|X-|X-|X X|X X|,并选择乐器演奏。
活动难点:看指挥进行合作演奏。
教育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经熟悉乐曲,对云南彝族有初步的了解。
师:(老师手指图谱)其实音乐火车里藏着一个和乐曲一样有趣的故事,我们来听一听。
3.播放音乐,再次熟悉音乐,感受音乐和图谱间的联系。
师:音乐和图谱之间藏着一个秘密,让我们再仔细的听一听,看看谁能发现这个秘密?
师:你发现的秘密是什么?
二.学习节奏型、选择打击乐器进行乐段演奏。
1.根据图谱分析乐曲结构,学习节奏型。
(4)师:火车到站(0 0 0 0),彝族人们说“欢迎”(X X)
2.随音乐练习节奏
(1)老师播放音乐,边指图谱,幼儿用语音及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师:现在,我们自己开音乐火车去。
3.分声部练习
(1)老师播放音乐,幼儿分组用语音及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师:现在将活动节奏型图谱、乐器投放在区角,让幼儿自由交换、创编演奏。
(1)师:“听!第一列音乐火车是怎么叫的?”(呜、呜、咔嚓咔嚓),学习节奏型|X 0|X 0|X X|X X|。
幼儿园教师优质课《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啰嗦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风格,初步感受乐曲中的情绪。
2.根据故事线索,通过图谱的提示、听出音乐中的段落及所表达的情绪。
3.喜欢乐器表演并享受乐器合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图谱课件,乐器:碰铃、铃鼓、响板,《快乐的啰嗦》音乐幼儿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我班幼儿已能把自己的经验与音乐结合,产生联想,体验音乐的情绪,而这些发展都以听为基础。
大班幼儿听觉分化能力更精细,对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感知力逐渐增强,他们的发展方向是从音乐的表面深入其内部,听辨音乐中有趣的变化,发展音乐感受力。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幼打招呼问好,教师做自我介绍。
2.故事导入:小花、蝴蝶、小鸟开展演奏会,正准备演奏一首好听的曲子二、引导幼儿完整欣赏音乐,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提问—听了这首音乐你仔细想一想:1.这首曲子给人的感觉怎么样?2.师幼互动三、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和特点,感受音乐1.分段欣赏音乐,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乐曲。
2.引导幼儿用声势动作感受乐曲中的情绪。
(1)老师随音乐,进行动作表现,请幼儿感受感受音乐。
(2)通过提问问题,通过故事,角色的扮演幼儿了解感受音乐。
四、通过游戏完整欣赏并表现音乐1.教师引导扮演小花、蝴蝶、小鸟;2.师幼共同游戏。
五、乐器合奏,体验合作乐趣教学反思:这次教学活动的音乐是《快乐的啰嗦》,这是一首傣族的音乐,它的音乐特点是:欢快热闹,风趣活泼,鉴于音乐的特色,我进行了一次大班打击乐活动。
反思这一次活动,我做了以下的一、成功之处1.教师能够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调动学生.能够根据音乐以及老师设置的环节,让孩子们对音乐有一个初步的体验,使其感受到了浓浓的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
2.教师能为幼儿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对音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来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合奏当中。
并且能够高兴的把它表现出来。
3.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给幼儿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幼儿的参与度有很大的提升。
五线谱教学——《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
五线谱教学——《快乐的啰嗦》音乐教案音乐教案音乐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幼儿时期,培养音乐兴趣和能力,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进行幼儿音乐教学。
本文将以五线谱教学为例,介绍一种适用于幼儿的音乐教案——《快乐的啰嗦》。
一、教学目标1.学习五线谱的基本知识2.发扬音乐欣赏力和创造力3.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感知能力二、教学内容1.五线谱的基本知识五线谱是音乐中最基本的符号。
教师可以先让幼儿了解五线谱的构成和基本规则,比如五线谱由五条横线和四个空隙组成,每个线和空隙分别代表不同的音高,音符的头部可以放在五线谱的线或空隙上等。
2.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幼儿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可以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幼儿听到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并鼓励幼儿通过简单的表述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来引入五线谱的概念。
比如:五线谱像是一条河流,每个音符就像河流中的一条船,两只船之间的距离就是它们之间的音高差,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引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五线谱的构成和一些基本规则。
2.活动设计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富有创意的活动,来加深幼儿对五线谱的认识和掌握。
例如,PPT上播放《快乐的啰嗦》的乐曲,让幼儿听一遍,让他们感受音符和节奏。
然后再让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来描述曲调,以及听到的节奏,提醒他们注意笔画的曲线是否符合曲调的高低变化。
接着,教师出示五条横线和四个空的五线谱图示,让孩子们参照《快乐的啰嗦》中出现的部分音符,把它们写到五线谱上,最后再用打击乐器、手拍等方式,重复强化乐曲的节奏感。
3.结束教师可以请幼儿合奏整首《快乐的啰嗦》曲子,体现出活动的成功和生动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通过这次的活动,不仅使幼儿更好的掌握了五线谱的基础知识,还增加了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和创造力,体现了幼儿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快乐的啰嗦》教案(公开课专用)获奖教案(2022年)
第二单元花儿拍手笑第二课时总课时数:5上课时间:2021年3月7日教学内容:欣赏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创编各种花儿开放的动作。
2.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熟悉儿歌旋律,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从小培养小朋友对自然、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1.录音机,音乐磁带。
2.场地布置—花园。
3.幻灯片,?花儿朵朵开?课件教学过程:一、引题:小朋友们,今天何老师带你们到花园里玩,你们排好队,咱们出发啦!〔绕场两圈:音乐1〕到我身边来,随便找个空位子坐好!〔提示:分开点〕二、引导小朋友尝试创编各种表现花朵的动作1、在花园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小结: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鲜花。
2、咦!花朵是怎么开放的?谁知道?〔1-6名小朋友〕3、何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用动作表现花朵开放的样子?哪个小朋友愿意来?①〔音乐1〕②〔音乐1〕③〔音乐1〕④〔音乐1〕⑤〔音乐1〕4、哇!好美呀!我们都来学学花朵开放的样子,美一美!集体表演〔音乐1〕,教师巡回指导!〔适当表扬有创新的小朋友〕5、好漂亮,好漂亮,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我来当园丁,你们来学当花骨朵,我给你们浇水,你们就开放,看哪朵“花〞开的最漂亮,和其它“花朵〞不一样。
开放后保持不动哦!我要把最漂亮的几朵花画下来的。
6、定型表演〔第1个、第2个、第3个开始合音乐2前面局部,一直到浇完水。
〕7、教师画完后,小结:你看你们多棒,编了这么多花朵开放的动作。
8、现在我们一起来互相学习一下吧!先来开这朵花,喝水会怎样?〔音乐2中间局部〕风吹来会怎样?〔音乐2最后局部〕9、先“开〞第一种〔音乐2〕。
10、开第三种〔音乐2〕。
11.学唱歌曲?花儿朵朵开?三、进一步引导小朋友创编集体合作的动作。
1、小朋友,有些花有好几层花瓣的,那又是怎样开的呢?先开哪一层?〔3名小朋友〕2、到底怎样开的呢?〔放课件〕3、〔放课件第二次〕大家齐说,原来先开外面层,再开里面层。
幼儿园小班韵律《快乐的罗嗦》
活动案例一、活动名称:小班韵律《快乐的罗嗦》二、执教人:三、设计意图:本次活动在音乐“快乐的罗嗦”的映衬下,通过猫和老鼠的游戏贯穿始终。
让小朋友能够通过游戏,感受音乐节奏快、慢、强、弱上的变化。
也想通过本次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同时约束小班的小朋友能够较好的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活动。
四、活动目标(一)重点:初步感受音乐节奏,并尝试做出相应的联动。
(二)难点:愿意遵守规则,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五、活动准备(一)幼儿经验准备:有序游戏的经验。
(二)教师准备:音乐,图片。
六、活动过程(一)导入。
1.律动游戏入场。
(音乐:快乐的罗嗦)2.与孩子互动。
(猫与老鼠的动作)3.找座位。
4.谈话。
(师:刚我们边听音乐,边表演了猫和老鼠→接下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做游戏→小朋友们说一说,游戏可以怎么玩?(幼儿回答))5.情景:我这里有很多粮食,你们要把粮食藏到椅子后面。
6.你们可以和我一起玩游戏吗?7.规则:等一下老鼠音乐出来,猫要怎么样?(做睡觉动作)→猫要睡大觉。
猫的音乐出来,小老鼠要?→小老鼠回到座位上,变成木头人。
→猫看不见一动不动的东西,这样你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被猫抓住。
既然你们都已经知道了。
8.(找粮食)我这里有很多粮食。
→你们觉得我可以把粮食放到哪里呀?(幼儿回答)→那现在你们是?(小老鼠)→我是?(小花猫)→现在我要去我的床上休息了。
→我要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来休息,你们觉得可以怎样休息?→你们准备好了吗?我的耳朵可厉害了。
听到声音我就会来抓你们。
→明白了没有?好,那我睡了。
(二)展开。
1.播放音乐。
→小老鼠去偷粮食。
(二胡的部分起来)→猫睡。
→小老鼠在去偷粮食。
(藏起来)→(猫起)我的粮食怎么越来越少了?→继续睡。
→小老鼠继续偷。
→(猫起)怎么越来越少了?→(找粮食)2.(猫出现)验证小老鼠,一动不动。
3.请两位小朋友一起抓。
→你们准备好了吗?4.强调一次声音。
5.我们先去睡觉。
→播放音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案例
一、活动名称:小班韵律《快乐的罗嗦》
二执教人:
三、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在音乐'快乐的罗嗦"的映衬下,通过猫和老鼠的游戏贯穿始终。
让小朋友能够通过游戏,感受音乐节奏快、慢、强、弱上的变化。
也想通过本次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同时约束小班的小朋友能够较好的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活动。
四、活动目标
(一)重点:初步感受音乐节奏,并尝试做出相应的联动。
(二)难点:愿意遵守规则,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五、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有序游戏的经验。
(二)教师准备:音乐,图片。
六、活动过程
(-)导入。
1•律动游戏入场。
(音乐:快乐的罗嗦)
2•与孩子互动。
(猫与老鼠的动作) M找座位。
4谈话.
(师:刚我们边听音乐,边表演了猫和老鼠f接下来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做游戏f小朋友们说一说,游戏可以怎么玩? (幼儿回答))
5•情景:我这里有很多粮食,你们要把粮食藏到椅子后
6•你们可以和我一起玩游戏吗?
7•规则:等一下老鼠音乐出来,猫要怎么样?(做睡觉动作)T猫要睡大觉。
猫的音乐出来,小老鼠要? f小老鼠回到座位上,变成木头人。
-猫看不见一动不动的东西,这样你们就可以保护自己,不被猫抓住。
既然你们都已经知道了。
8.(找粮食)我这里有很多粮食。
T你们觉得我可以把粮食放到哪里呀?(幼儿回答那现在你们是?(小老鼠) j我是?(小花猫)T现在我要去我的床上休息了。
f我要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来休息,你们觉得可以怎样休息? T你们准备好了吗?我的耳朵可厉害了。
听到声音我就会来抓你们。
f明白了没有?好,那我睡了。
(二)展开。
L播放音乐。
-小老鼠去偷粮食。
(二胡的部分起来)_ 猫睡。
T小老鼠在去偷粮食。
(藏起来)f (猫起)我的粮食怎么越来越少了?-继续睡。
T小老鼠继续偷。
-(猫起)怎么越来越少了? _(找粮食)
2.(猫出现)验证小老鼠,一动不动。
3请两位小朋友一起抓。
-你们准备好了吗?
4 •强调一次声音。
5我们先去睡觉。
f播放音乐昭偷f猫出现就一动不动, 反复直到音乐结束)
6•有没有抓到老鼠? T好隐蔽?
7•力量太单薄。
(再请几只猫,像是抓老鼠的样子)
&在偷一次。
(流程同上)
9扮演小猫咪的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检查一下0 (1.2.3 成功)_强调安全问题。
(三)结束部分。
1•小猫咪自己去抓老鼠。
(分配角色)
2•游戏在一次。
(客人老师参与游戏)
3小结:表扬客人老师,她们都在自己的音乐出来,可
是小猫没有听到自己的音乐。
下一次玩的时候,是小老鼠要听老鼠的音乐,是小猫咪就要听猫咪的音乐。
期待下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六)活动延伸
和小朋友继续跟着音乐游戏。
六、活动反思:活动时间长,但活动目标落实好,活动中
一直在用不同方式引导小朋友有序游戏,这一点做的非常好。
孩子对游戏非常感兴趣,今后可以多运用这样的形式, 帮助孩子积累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