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浮游动物调查研究
调查水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
![调查水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77b43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3.png)
调查水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
调查水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是研究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方法之一。
水中小动物是指生活在水体中的微小动物,包括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调查水中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
1. 网采法:利用网筛将水样过滤,收集筛网中的小动物。
此方
法适用于浮游动物的调查。
2. 底栖动物取样:利用底栖动物取样器将底泥样品取出,筛选
和分离底栖动物,然后对其进行分类和计数。
此方法适用于底栖动物的调查。
3. 网箱法:将网箱放置于水体中,收集箱内的生物样本。
此方
法适用于调查摇蚊、枝角类、水蚤等小型水生动物。
4. 拉网法:利用拉网捕捉水中小动物,然后进行分类和计数。
此方法适用于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调查。
5. 拍照法:利用水下相机拍摄水生生物的照片,然后进行分类
和计数。
此方法适用于调查鱼类、贝类等较大的水生动物。
在调查水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调查区域的生态环境,避免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同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采样和数据处理,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1 -。
淮河流域信阳段浮游动物资源调查
![淮河流域信阳段浮游动物资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a08d33c9b9f3f90f76c61bac.png)
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 表现为典型的河流性特点。轮虫 、 枝角类和桡足类种类和数量较 多, 并且枝角类 和桡足类生物量也较大。多数采样点 , 浮游动物的生物量随着浮游植物生物量而变化 , 因为浮游动物一般滤 食浮游植物。但在 5 号、 6号、 7号样点浮游动物的出现的比例明显高于浮游植物 , 说 明了浮游动物并不完全 依赖 于浮 游植 物 的生长 , 细菌 和腐 屑在浮 游动 物 的营养 中也起 着重 要 的作用 , 从而 说 明这些 区域 已呈现 出部
分湖 白 和水库 的静 水特 性 。
表 3 浮 游 动 物 种 类 组 成
原生 动物 P r o t o z o a ( 4属 , 5种 ) 肉足虫纲 S a r c o d i n a 表壳 虫属 A r c e l l a
轮虫 R o t i  ̄ r a ( 8属 , 1 7种 ) 旋轮虫属 P h i l o d i n a 红眼旋 轮虫 P h i l o d i n a e r y t h r o p h t h a l m a 臂尾轮虫属 B r a c h i o n u s 方形臂尾轮虫 B r a c h i o n u s q u a d r i d e n t u t a s
摘 要 : 为了研究水体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 在淮河流域信阳区域内代表性地设置 1 0 个采样点采集水样 , 进行浮游
动物资源 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 评 价河段共 检出原生动物 、 轮虫 、 枝角类 、 桡足类及 桡足类 幼体等 3 6种 ( 属) 浮游动物 。
关键 词 : 淮河流域; 浮游动物; 信阳
1 2月
淮 河流 域 信 阳 段 浮 游 动 物 资 源 调 查
黄荣静 , 杨 东辉 , 田海 军 , 吴坤杰 , 汪成竹 ’
安徽花亭湖浮游生物调查及水质分析
![安徽花亭湖浮游生物调查及水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6dfb5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2.png)
安徽花亭湖浮游生物调查及水质分析凌俊1,胡玉婷1,江河1,汪长祥2,童开满2,潘庭双1,段国庆1,周华兴1,汪焕1(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水产增养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2.太湖县花亭湖水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安庆246413)摘要㊀2022年7月和10月分别调查了安徽花亭湖的浮游生物状况,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㊁Pielous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研究花亭湖现阶段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状态㊂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5属5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蓝藻门最多(47.06%),其次是绿藻门(27.45%)和硅藻门(11.77%)㊂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9.57ˑ106cell/L㊁5.24mg/L㊂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共6种,分别为蓝藻门的放射微囊藻(Microcystisbotrys)㊁挪氏微囊藻(Microcystisnovacekii)㊁多变鱼腥藻(Anabaenavariabilis)㊁崎岖鱼腥藻(Anabaenainaequalis)和硅藻门的颗粒直链藻(Melosiragranulata)㊁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螺旋变型(Melosiragranulatavar.angustissimaf.spiralis),其优势度分别为0.476㊁0.043㊁0.035㊁0.023㊁0.054和0.071㊂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季节差异不明显,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夏季大于秋季㊂此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门15科15属23种,包括节肢动物6种㊁轮虫11种㊁原生动物5种㊂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98.44个/L和4.33mg/L㊂浮游动物的优势类群共3种,分别为轮虫纲的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和节肢动物门的透明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hyalinus)㊁无节幼体(Nauplius),其优势度分别为0.256㊁0.042和0.223㊂浮游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㊁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是夏季大于秋季㊂综合判断花亭湖水体为中营养偏清洁型㊂关键词㊀浮游生物;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花亭湖中图分类号㊀Q178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0517-6611(2024)04-0030-06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4.008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InvestigationonPlanktonResourcesandWaterQualityAnalysisofHuatingLakeinAnhuiProvinceLINGJun,HUYu⁃ting,JIANGHeetal㊀(FisheryInstituteofAnhu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AnhuiProvinceKeyLaboratoryofAquaculture&StockEnhancement,Hefei,Anhui230031)Abstract㊀ThestatusofplanktoninHuatingLake,AnhuiProvincewasinvestigatedinJulyandOctober2022,andthewaterqualitywasevalu⁃atedusingtheShannon⁃Wienerdiversityindex,PielousevennessindexandMargalefrichnessindex,thecurrentcompositionanddiversitystatusofplanktoncommunitiesinHuatingLakewerestudied.Theresultshowedthattherewere51speciesofphytoplanktonbelongingto6phylums34generainthelake.Cyanophytawasthemainspecies(47.06%ofthesum),followedbyChlorophyta(27.45%ofthesum)andBacillariophyta(11.77%ofthesum).Theaveragedensityandbiomassofphytoplanktonwas9.57ˑ106cell/Land5.24mg/L,respectively.Therewere6domi⁃nantspeciesofphytoplankton,whichwereMicrocystisbotrys,Microcystisnovacekii,Anabaenavariabilis,AnabaenainaequalisofcyanobacteriaandMelosiragranulata,Melosiragranulatavar.angustissimaf.spiralisofBacillariophyta,theiradvantageswere0.476,0.043,0.035,0.023,0.054and0.071,respectively.TheseasonaldifferencebetweenShannon⁃WienerdiversityindexandPielouevennessindexofphytoplanktonwasnotsignificant,whiletheMargalefrichnessindexwasgreaterinsummerthaninautumn.23speciesbelongingto15families15generaofzoo⁃planktonfrom3categorieswereidentified.TheamountoftheProtozoa,RotiferandArthropodaofthezooplanktonwere5,11,6species,respec⁃tively.Therewere3dominantspeciesofzooplankton,whichwereKeratellacochlearisofRotiferaandThermocyclopshyalinusofArthropodaandNauplius,theiradvantageswere0.256,0.042and0.223,respectively.TheShannon⁃Wienerdiversityindex,PielouevennessindexandMargalefrichnessindexofzooplanktonwereallhigherinsummerthaninautumn.ThewateroftheHuatingLakewaslittlecleanerthanmesotrophicationaccordingtothe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ourinvestigationresults.Keywords㊀Plankton;Biodiversity;Resourcessurvey;HuatingLake基金项目㊀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a06020036)㊂作者简介㊀凌俊(1981 ),男,安徽无为人,副研究员,硕士,从事水产动物营养品质调控研究㊂收稿日期㊀2023-02-04㊀㊀花亭湖是安徽省第二大水库,位于长江流域皖河支流长河上游太湖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南麓㊁长江北岸,始建于1958年,是一座集防洪㊁灌溉㊁旅游㊁渔业㊁湿地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人工湖㊂花亭湖平均水深25m,水系发达,有长河㊁安乐河㊁方田河等入湖河流11条㊂流域面积1880km2,蓄水量24亿m3,年平均入湖流量46.3m3/s㊂湖面狭长,东西全长39km,南北最大宽度1.7km,平均宽度1.4km㊂丰水期面积9666.67hm2,枯水期面积5666.67hm2㊂湖区周边为丘岗和山区,年光照时数1945h,流域内森林覆盖面积达80%,湖区周边以山林为主,少量耕地,无工业污染㊂2016年以前,花亭湖渔业生产方式主要是网箱㊁网围㊁网拦养殖为主的 三网 养殖,养殖面积大㊁密度高㊁饵料投喂多,严重破坏了花亭湖水域生态环境㊂随着国家和民众对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视,水环境保护的压力逐渐增大㊂2016 2017年,太湖县投入巨资将花亭湖内 三网 全部撤除,同时改为实施大水面生态渔业,投放鲢鳙鱼类,水域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㊂近年来,随着花亭湖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花亭湖水环境发生了变化㊂但目前对花亭湖浮游生物的相关研究鲜见报道㊂因此,该研究通过对花亭湖夏秋季节浮游生物进行采样分析,并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㊁Pielous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其水质进行评价,研究花亭湖现阶段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状态,可为该湖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采样点设置㊀根据花亭湖的水文㊁湖型㊁底质及入湖河流等特征,确定采样点位置㊂按照水流方向,全湖从上到下共设置6个采样点,如图1所示㊂1.2㊀样品采集和检测方法㊀样品采集时间为2022年7月(夏季)和10月(秋季),按照‘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1]规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J.AnhuiAgric.Sci.2024,52(4):30-35定的方法对浮游生物进行采样㊁处理及定性㊁定量分析㊂1.2.1㊀浮游植物采集㊂定性样品用25号浮游生物网于水体表层进行 ɕ 拖曳5min收取,立即用水样体积1.0% 1.5%的鲁哥氏液固定㊂定量样品用采水器于水体表层㊁水深5和10m处各取一个水样,各层水样等量混合后取混合水样1L,立即加入水样体积1.0% 1.5%的鲁哥氏液固定㊂固定水样混匀后经充分沉淀,保留含沉淀物的水样30 50mL备用㊂图1㊀花亭湖采样点分布Fig.1㊀LocationofthesamplingsitesinHuatingLake1.2.2㊀浮游动物采集㊂小型浮游动物定性样品同浮游植物采集方法,但水样固定改用体积5%的甲醛;定量样品采集固定方法同浮游植物定量样品㊂大型浮游动物定性样品用13号浮游生物网采集,定量样品于一定水层用采水器采集15L水样,再用25号浮游生物网过滤浓缩后,加入水样体积5%的甲醛固定㊂1.3㊀数据处理1.3.1㊀密度与生物量计算㊂显微镜下观察㊁鉴定浮游生物的种类,按照‘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1]规定的方法计算浮游生物的密度和生物量㊂1.3.2㊀多样性指数㊁均匀度㊁丰富度指数及优势度的计算㊂浮游生物调查数据多样性分析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ᶄ)㊁Pielou均匀度指数(J)㊁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优势度(Y)计算,公式如下[2]:Hᶄ= Si=1(PilnPi)J=Hᶄ/lnSD=(S-1)/ln(N)Y=(Ni/N)fi式中:Pi为第i种的个体数(ni)与总个体数N的比值(ni/N);S为样品中的种类总数;N为群落中所有种类的个体总数,Ni为第i种的个数;fi为该种在各个采样点出现的频率㊂以优势度Y>0.02定为优势种[2]㊂参考相关文献[3-5],其余指数的评价标准见表1㊂表1㊀Shannon-Wiener指数㊁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的评价标准Table1㊀EvaluationcriteriaofShannon⁃Wienerindex,PielouindexandMargalefindexHᶄ水质类型WaterqualitytypeJ水质类型WaterqualitytypeD水质类型Waterqualitytype0严重污染0ɤJ<0.3重污染0<Dɤ1重度污染0<Hᶄɤ1重污染富营养型0.3ɤJ<0.5中污染1<Dɤ2中度污染1<Hᶄɤ2中污染中营养型0.5ɤJ<0.8轻污染2<Dɤ3轻度污染2<Hᶄɤ3轻污染中营养型0.8ɤJ<1.0清洁D>3清洁Hᶄ>3清洁贫营养型2㊀结果与分析2.1㊀浮游植物2.1.1㊀浮游植物种类组成㊂花亭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35属5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表2),其中蓝藻门种类最多,达24种,占总种数的47.06%;绿藻门次之,有14种,占总种数的27.45%;硅藻门6种,占总种数的11.77%;裸藻门5种,占总种数的9.80%;甲藻门和隐藻门仅1种,均占总种数的1.96%㊂分季节看,夏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3种,包含绿藻门9种㊁蓝藻门7种㊁裸藻门4种㊁硅藻门2种㊁隐藻门1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39.13%㊁30.43%㊁17.39%㊁8.70%㊁4.35%;秋季浮游植物31种,包含蓝藻门19种㊁绿藻门6种㊁硅藻门4种㊁甲藻门1种㊁裸藻门1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61.29%㊁19.35%㊁12.90%㊁3.23%㊁3.23%㊂表2㊀2022年花亭湖浮游植物名录Table2㊀ListofphytoplanktoninHuatingLakein2022门Phylum属Genus种Species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舟形藻NaviculaNaviculasp.针杆藻Synedra肘状针杆藻SynedraulnaSynedrasp.直链藻Melosira颗粒直链藻Melosiragranulata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螺旋变型Melosiragranulatavar.angustissimaf.spiralisMelosirasp.甲藻门Pyrrophyta角甲藻CeratiumCeratiumsp.蓝藻门Cyanophyta颤藻OscillatoriaOscillatoriasp.接下表1352卷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凌俊等㊀安徽花亭湖浮游生物调查及水质分析续表2门Phylum属Genus种Species螺旋藻SpirulinaSpirulinasp.鞘丝藻LyngbyaLyngbyasp.矛丝藻Cuspidothrix依沙矛丝藻Cuspidothrixissatschenkoi念珠藻NostocNostocsp.鱼腥藻Anabaena多变鱼腥藻Anabaenavariabilis固氮鱼腥藻Anabaenaazotica卷曲鱼腥藻Anabaenacircinalis崎岖鱼腥藻Anabaenainaequalis尖头藻RaphidiopsisRaphidiopsissp.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Dactylococcopsissp.色球藻ChroococcusChroococcussp.微囊藻Microcystis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放射微囊藻Microcystisbotrys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wesenbergii挪氏微囊藻Microcystisnovacekii史密斯微囊藻Microcystissmithii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flos-aquae鱼害微囊藻Microcystisichthyoblabe隐球藻Aphanocapsa美丽隐球藻Apha.pulchra浮丝藻Planktothrix螺旋浮丝藻PlanktothrixspiroidesPlanktothrixsp.席藻PhormidiumPhormidiumsp.泽丝藻LimnothrixLimnothrixsp.裸藻门Euglenophyta扁裸藻Phacus梨形扁裸藻Phacuspyrum长尾扁裸藻Phacuslongicauda裸藻Euglena梭形裸藻Euglenaacus囊裸藻Trachelomonas相似囊裸藻Trachelomonassimilis柄裸藻ColaciumColaciumsp.绿藻门Chlorophyta叉星鼓藻Staurodesmus单角叉星鼓藻Staurodesmusunicornis鼓藻DiadesmisDiadesmissp.角星鼓藻Staurastrum钝角角星鼓藻Staurastrumretusum纤细角星鼓藻Staurastrumgracile新月藻ClosteriumClosteriumsp.盘星藻Pediastrum单角盘星藻具孔变种Pediastrumsimplexvar.duodenariumPediastrumsp.实球藻Pandorina实球藻Pandorinamorum四角藻Tetraedrom三角四角藻Tetraedromtrigonum纤维藻Ankistrodesmus针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acicularis小球藻Chlorella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月牙藻Selenastrum月牙藻Selenastrumbibraianum集星藻Actinastrum河生集星藻Actinastrumfluviatile栅藻Scenedesmus双对栅藻Scenedesmusbijuba隐藻门Cryptophyta隐藻Cryptomonas啮蚀隐藻Cryptomonaserosa2.1.2㊀浮游植物优势种㊂花亭湖水域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共6种,分别为蓝藻门的放射微囊藻(Microcystisbotrys)㊁挪氏微囊藻(Microcystisnovacekii)㊁多变鱼腥藻(Anabaenavariabilis)㊁崎岖鱼腥藻(Anabaenainaequalis)和硅藻门的颗粒直链藻(Melosiragranulata)㊁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螺旋变型(Melosi⁃ragranulatavar.angustissimaf.spiralis),其优势度分别为0.476㊁0.043㊁0.035㊁0.023㊁0.054和0.071㊂夏季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共4种,分别为蓝藻门的放射微囊藻㊁挪氏微囊藻和硅藻门的颗粒直链藻㊁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螺旋变型,其优势度分别为0.496㊁0.043㊁0.048和0.066㊂秋季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共14种,分别为蓝藻门的放射微囊藻㊁挪氏微囊藻㊁多变鱼腥藻㊁崎岖鱼腥藻㊁席藻(Phormidiumsp.)㊁卷曲鱼腥藻(Anabaenacircinalis)㊁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flos-aquae)㊁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㊁固氮鱼腥藻(Anabaenaazotica)和硅藻门的颗粒直链藻㊁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螺旋变型及绿藻门的钝角角星鼓藻(Staurastrumretu⁃sum)㊁单角盘星藻具孔变种(Pediastrumsimplexvar.duodenari⁃um)㊁单角叉星鼓藻(Staurodesmusunicornis),其优势度分别为0.426㊁0.043㊁0.042㊁0.030㊁0.027㊁0.022㊁0.021㊁0.021㊁0.020㊁0.069㊁0.075㊁0.026㊁0.025和0.021㊂2.1.3㊀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㊂花亭湖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检测结果(图2 3)显示,浮游植物密度为2.88ˑ1062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22.20ˑ106cell/L,均值为9.57ˑ106cell/L,其中夏季密度为2.88ˑ106 5.14ˑ106cell/L,均值为4.33ˑ106cell/L,秋季密度8.81ˑ106 22.20ˑ106cell/L,均值为14.80ˑ106cell/L㊂浮游植物生物量为1.27 15.22mg/L,均值为5.24mg/L;其中夏季生物量为1.27 1.82mg/L,均值为1.56mg/L,秋季生物量为3.98 15.22mg/L,均值为8.93mg/L㊂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显示季节差异显著,秋季远大于夏季㊂比较采样点间差异,夏季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布较为平均;秋季采样点间差异较大,总体显示出上游大于下游的特征㊂种类组成中,夏季采样点1最少,仅有4个门,夏季采样点5仅有5个门,其余样点均包含6个门㊂浮游植物密度组成均以蓝藻门为主,其次是硅藻门和绿藻门㊂浮游植物生物量组成以硅藻门为主,其次是蓝藻门和绿藻门㊂图2㊀夏季(a)和秋季(b)花亭湖浮游植物密度Fig.2㊀DensityofphytoplanktoninHuatingLakeinsummer(a)andautumn(b)图3㊀夏季(a)和秋季(b)花亭湖浮游植物生物量Fig.3㊀BiomassofphytoplanktoninHuatingLakeinsummer(a)andautumn(b)2.1.4㊀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㊂花亭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3)显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ᶄ)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季节差异不明显,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夏季较秋季大㊂表3㊀花亭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Table3㊀DiversityanalysisofphytoplanktoninHuatingLake季节SeasonHᶄJD夏季Summer2.440.694.33秋季Autumn2.360.722.752.2㊀浮游动物2.2.1㊀浮游动物种类组成㊂花亭湖水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门15科15属23种(表4),其中,轮虫物种数最多,达11种,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47.83%;其次为节肢动物,为7种,占总物种数的30.43%;原生动物5种,占总物种数的21.74%㊂夏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门12科6属12种,其中,节肢动物和轮虫物种数最多,均为5种,均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41.67%;其次为原生动物,为2种,占总物种数的16.66%㊂秋季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门9科10属15种,其中,节肢动物和轮虫物种数最多,均为6种,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40.00%;其次为原生动物,为3种,占总物种数的20.00%㊂2.2.2㊀浮游动物密度与生物量㊂花亭湖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检测结果(图4 5)显示,花亭湖浮游动物密度为166.67 745.33个/L,均值为398.44个/L;其中,夏季浮游动物密度为353.33 745.33个/L,均值为469.11个/L;秋季浮游动物密度为166.67 566.67个/L,均值为327.78个/L㊂浮游动物生物量为0.10 12.10mg/L,均值为4.33mg/L;其中,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为3.42 9.30mg/L,均值为5.27mg/L;秋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为0.10 12.10mg/L,均值为3.38mg/L㊂总体来看,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夏季高于秋季,但区别不明显㊂比较不同采样点,夏季各采样点间分布较为均匀,秋季采样点间差异较大,其中夏季采样点3的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都是最高的㊂种类组成中,夏季所有采样点均包含原生动物㊁轮虫和节肢动物3个类群,秋季仅采样点3和5检3352卷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凌俊等㊀安徽花亭湖浮游生物调查及水质分析测到上述3个类群,其余采样点未检测出原生动物,仅有2个类群㊂浮游动物密度组成夏季节肢动物最多,轮虫其次;秋季轮虫最多,节肢动物其次㊂浮游动物生物量组成夏季轮虫最多,其次节肢动物;秋季主要是节肢动物㊂表4㊀2022年花亭湖浮游动物名录Table4㊀ListofzooplanktoninTaipingLakein2022门Phylum属Genus种Species无节幼体Nauplius节肢动物Arthropoda华哲水蚤Sinocalanus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dorrii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透明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hyalinus秀体溞DiaphanosomaDiaphanosomasp.象鼻溞Bosmina脆弱象鼻溞BosminafatalisBurckhardt简弧象鼻溞Bosminacoregoni长额象鼻溞Bosminalongirostris轮虫Rotifera龟甲轮虫Reratell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valga无柄轮Ascomorpha无尾无柄轮虫Ascomorphaecaudis聚花轮Conochilus独角聚花轮虫Conochilusunicornis异尾轮Trichocerca对棘异尾轮虫Trichocercastylata棘盖异尾轮虫Trichocercacapucina单趾轮虫Monostyla囊形单趾轮虫Monostylabulla臂尾轮Brachionus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forficula蒲达臂尾轮虫Brachionusbudapestiensis晶囊轮Asplanchna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priodonta单趾轮Monostyla尖角单趾轮虫Monostylaprechlorination原生动物Protozoa砂壳虫Difflugia冠砂壳虫DifflugiacoronaWallich尖顶砂壳虫Difflugiaacuminata瓶砂壳虫DifflugiaurceolataCarter匣壳虫Centropyxis针棘匣壳虫Centropyxisaculeata钟虫Vortacella钟虫Vorticellidae图4㊀夏季(a)和秋季(b)花亭湖浮游动物密度Fig.4㊀DensityofzooplanktoninHuatingLakeinsummer(a)andautumn(b)2.2.3㊀浮游动物优势种㊂花亭湖浮游动物优势种共3种,分别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㊁透明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hyalinus)和无节幼体(Nauplius),其优势度分别为0.256㊁0.042和0.223㊂其中,夏季浮游动物的优势种2种,分别为透明温剑水蚤和无节幼体,其优势度分别为0.045和0.154;秋季浮游动物的优势种3种,分别为螺形龟甲轮虫㊁透明温剑水蚤和无节幼体,其优势度分别为0.407㊁0.034和0.288㊂2.2.4㊀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㊂花亭湖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5)显示,花亭湖水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ᶄ)㊁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是夏季大于秋季㊂根据水质评价标准(表1),综合3种指数可知,夏季花亭湖水体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和水质情况均优于秋季,水体总体呈现轻污染型㊂3㊀结论与讨论一些研究表明,水体浮游植物密度小于3ˑ106cell/L为贫营养型,3ˑ106 10ˑ106cell/L为中营养型,大于10ˑ106cell/L为富营养型;浮游植物生物量小于1mg/L时,水体为贫营养型,1 <5mg/L时,水体为中营养型,5 10mg/L时,水体为富营养型[6-8]㊂此次调查中,浮游植物密度为2.88ˑ106 22.20ˑ106cell/L,均值为9.57ˑ106cell/L,其中夏季密度2.88ˑ106 5.14ˑ106cell/L,均值为4.33ˑ106cell/L,秋季密度8.81ˑ106 22.20ˑ106cell/L,均值为14.80ˑ106cell/L㊂浮游植物生物量为1.27 15.22mg/L,均值为5.24mg/L;其中4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安徽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图5㊀夏季(a)和秋季(b)花亭湖浮游动物生物量Fig.5㊀BiomassofzooplanktoninHuatingLakeinsummer(a)andautumn(b)夏季生物量为1.27 1.82mg/L,均值为1.56mg/L,秋季生物量为3.98 15.22mg/L,均值为8.93mg/L㊂浮游植物密度组成均以蓝藻门为主,其次是硅藻门和绿藻门;浮游植物生物量组成以硅藻门为主,其次是蓝藻门和绿藻门㊂表5㊀花亭湖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Table5㊀DiversityanalysisofzooplanktoninHuatingLake季节SeasonHᶄJD夏季Summer2.550.872.27秋季Autumn1.820.671.85㊀㊀根据浮游植物密度指标,花亭湖水质均处于中-富营养型,根据浮游植物生物量指标,花亭湖水质均处于贫-中营养型㊂这表明花亭湖浮游植物虽然细胞数量较多但个体偏小,导致生物量不高㊂这应归因于近年花亭湖大量放养鲢㊁鳙鱼类㊂研究发现,鲢㊁鳙的放养不仅能抑制水体蓝藻水华,还可以促使浮游植物种类小型化[9]㊂分季节看,花亭湖夏季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低于秋季,这可能由于花亭湖上游包含多条入湖河流,而夏季该区域大量降雨,作为一个具防洪㊁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人工湖,尽管夏季入湖河流带来更多的水量和丰富的有机质,但花亭湖为保持雨季合理水位需要泄洪,因而稀释了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秋季降雨量较少且水温合适,水位稳定,保持了更多的浮游植物㊂这也是不同采样点间夏季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布较为平均,而秋季采样点间差异较大,受周边水体环境影响更大,显示出上游大于下游特征的原因㊂花亭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季节差异不明显,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夏季较秋季大,表明其群落结构比较稳定㊂花亭湖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㊁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是夏季大于秋季㊂根据水质评价标准,综合3种指数可知,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为中等,而Margalef丰富度指数较高,浮游动物3种指数总体呈现中等偏高,这表明花亭湖水体夏秋季节总体呈现轻污染中营养型㊂考虑到一般水体在冬春季节状况好于夏秋季节[10-13],再结合花亭湖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㊁密度㊁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认为花亭湖属于中营养偏清洁型水库型湖泊,水质状况良好㊂这是因为花亭湖是大型开放性深水湖泊,最低水深约10m㊁平均水深近20m,地表径流是主要的水源补给,流域内生态植被覆盖率高,周边无明显工农业污染,且湖区大片区域(大于70%)为花亭湖黄尾密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而黄尾密鲴以腐殖质㊁有机碎屑及附生藻类为食,被誉为 清道夫 ,对保护花亭湖水质㊁减缓水体富营养也具有净化作用㊂总之,花亭湖水生态环境总体保护较好,适宜开展鲢鳙有机鱼的放养㊂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L167 2014[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2]陈大庆.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114-115.[3]杨丹丹,周贤君,陈江凤,等.北盘江大峡谷流域浮游生物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1,40(2):639-648.[4]兰开勇,刘碧洪,彭德清,等.独木河春季浮游生物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1,40(5):15-22.[5]陈明帅,段萍萍,王鑫,等.南四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湿地科学,2022,20(6):810-821.[6]沈治蕊,卞小红,赵燕,等.南京煦园太平湖富营养化及其防治[J].湖泊科学,1997,9(4):377-380.[7]王明翠,刘雪芹,张建辉.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J].中国环境监测,2002,18(5):47-49.[8]沈韫芬,章宗涉,龚循矩,等.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26-136.[9]赵文,董双林,张兆琪,等.鲢放养和施肥对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2):299-303.[10]胡玉婷,江河,卢文轩,等.安徽太平湖浮游生物调查与鲢鳙鱼产力评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7,44(2):234-241.[11]白雪兰,范泽宇,徐聚臣,等.洈水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3,42(1):118-127.[12]周波波,杨子龙,张子媛,等.岗更湖浮游生物调查及鱼产力评估[J].水产科学,2020,39(5):734-743.[13]曾亚英,李曙光,李晓静,等.居延海浮游生物资源调查及鲢㊁鳙鱼产力评估[J].北方农业学报,2022,50(2):117-126.5352卷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凌俊等㊀安徽花亭湖浮游生物调查及水质分析。
成都市区淡水浮游动物多样性初步调查
![成都市区淡水浮游动物多样性初步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804f6515fad6195f312ba6c7.png)
缺少的一环 , 它们在物质转化 、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等生态过程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浮游动物 卜 群 落结 构 的综 合 指 标 , 种 类 组 成 、 度 、 样 性 指 如 密 多
收 稿 日期 :o 2一O 21 1一l 1
改变及沿 途接 纳 工业 生产 和 居 民生 活 排 放 的污 水, 其生态系统 可 能受到 明显影 响。成都 市作 为 中 国现代 化 大都 市 之 一 , 口众 多 , 区 内 河 网交 人 城 错 , 资源丰沛 , 水 为研 究 城 市 对 河 流 生 态 系 统 影 响
tru hcvcc nr h o g i e t i e,b ti rc v rdwh ntefvrp se o tw u teoe e e h i e a sdd wno n,l o n a e n o l hng tezo l ko o b a rma g me tc udc a e h opa tnc mmu i o al e n nt f y k a
Ke r s: o y wo d C mmu i iest ;On - yANOVA ;W ae u i ssme t nt dv ri y y ewa trq a t a e s n ;Nurt n lq ai lys tio a ly;Ci i u t t y
浮游 动 物是 水 生 生 态 系统 的初 级 消 费 者 , 生 是
方 向为土壤生 态学 , ・ al Hce2 @ Ilem ,・为通 讯作 E m i: e 2 2 a .o i 者 ,— i : If E ma wI @ n e o l p . n
72 3
西
南 农
业
学
报
2 5卷
1 材 料 与 方 法
浮游生物的多样性调查
![浮游生物的多样性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a59e1a99dd88d0d233d46a87.png)
浮游生物的多样性调查摘要:浮游生物物种的生命都很短,所以,环境变化与浮游生物动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耦合;浮游生物整合海洋气候,海洋和大气的物理条件来驱动浮游生物的生产率,气候和浮游生物的数量及生命长短有着直接的联系;浮游生物因其可既有漂移而表现出分布上的剧烈变化。
所有这些属性使它们成为气候变化的理想指示灯。
因其对不同污染物的耐受性不同,在生物监测方面,对于水质指标的研究也具有指示作用,不仅如此,浮游生物作为海洋经济鱼类和其它经济动植物的直接和间接饵料,在渔业生产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浮游生物是不能主动地做远距离水平移动的生物,大多体型微小,通常肉眼看不见,他们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很弱,一般不能逆水前进,只能依靠水流,波浪或水的循环流动而移动。
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指浮游藻类,主要包括蓝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甲藻门,隐藻门,裸藻门和绿藻门。
浮游植物是水体鱼类和其它经济动物的直接或间接饵料基础,是水域初级生产者,又是水体中重要的生物环境,其光合作用也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
它在决定水域生产性能上具有重要意义,与渔业生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是海洋食物网的环节,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分布是研究海区其他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1)如海水中由于某种或多种浮游生物(大多为浮游植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赤潮,不仅破坏海洋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且破坏滨海旅游业和危害人类健康。
通过对水域的研究,警惕赤潮藻类的大规模爆发。
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尤其不同的理化因子决定了不同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
(6)氮,磷等营养盐是湖泊浮游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元素,磷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浮游只去对磷酸盐的吸收利用已有一些研究报道。
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06bc59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1.png)
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浮游动物生态学,作为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浮游动物(如浮游虾、浮游鱼、浮游甲壳动物、浮游软体动物以及浮游无脊椎动物等)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分布、数量、种类、生命活动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些微小的生物虽然个体小,但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浮游动物生态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近年来浮游动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包括浮游动物的种群动态、群落结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浮游动物生态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浮游动物生态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以期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二、浮游动物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浮游动物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浮游动物(主要包括浮游无脊椎动物和浮游植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浮游动物在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生态系统中占据关键位置,既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
浮游动物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生态位理论、食物链与食物网理论、种群动态理论以及群落演替理论等。
生态位理论强调了浮游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角色,它们通过特定的生态位来适应和利用环境资源。
食物链与食物网理论则揭示了浮游动物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它们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群动态理论关注浮游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
而群落演替理论则描述了浮游动物群落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包括群落的演替阶段、演替速度和演替方向等。
近年来,随着生态学研究的深入,浮游动物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浮游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性,以及它们在全球气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同时,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也为浮游动物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手段。
水螅摄食的研究报告
![水螅摄食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d616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7.png)
水螅摄食的研究报告水螅是一种生活在水域中的小型浮游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
水螅以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对水体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方法,探究水螅的摄食行为及其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
首先,我们通过观察水螅在实验容器中的摄食行为,发现水螅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水螅与浮游植物一起放置在实验容器中,观察水螅的摄食行为。
结果显示,水螅会运用其具有吸盘状的口器将浮游植物吸附到身上,并通过身体的运动将其送入口器中进行摄食。
其次,我们进一步研究水螅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设立了两组实验容器,一组为控制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控制组中只放置浮游植物,实验组中则同时放置水螅和浮游植物。
通过对两组实验容器中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数量的监测,我们发现,实验组中的浮游植物数量明显低于控制组,说明水螅的存在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这是因为水螅通过摄食浮游植物来获取养分,从而减少了浮游植物的数量,使得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无法大规模繁殖。
最后,我们对水螅的摄食策略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结果显示,水螅的摄食行为受到浓度和种类的影响。
在浓度较高时,水螅会选择数量较多的浮游植物进行摄食;而在浓度较低时,水螅则会选择较大体型的浮游植物进行摄食。
此外,水螅对于浮游动物的摄食也存在一定的选择性,它们更偏好于摄食体型较小的浮游动物。
综上所述,水螅摄食行为的研究对于水体生态系统的维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揭示了水螅的摄食策略及其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水螅的摄食机制和对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应用水螅来控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数量。
瘦西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现状调查与生态评价
![瘦西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现状调查与生态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53474026edb6f1aff001f13.png)
春、 秋 季共 采 集到 3门 1 5种 。 两 季 出现 的优 势种 为脆 弱 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鼻潘、 剑 水蚤 。春 季 浮 游 动 物 丰 度 均 值 为 1 2 . 2 5 i n d / l , 秋 季
浮游动物丰度为 4 7 . 7 5 i n d / L 。 利用S h a n n o n — wi e n e r 多样 性
的个体数 ; n 一 样品中生 物总个体数
 ̄ h mn m l - m
f 撇 P 一中 污型 § 一中污型 P 一中污型 P 一中污型
删 l 擞
料和科学依据 。
1 《 1l l 鼙
"∞ ∞= =¨"
。
1研 究 方法
1 . 1调 查 区域 和 时 间
图 2 监测 点位水体浮游动物种类数量
2 . 2浮游动物丰度情况 于2 0 1 3年 4月 ( 春季 ) 、 9月( 秋季 ) 2 个季度进行瘦西 湖浮游 图 3显示 , 调 查点位浮游 动物丰度在 7 - 1 1 7 i n d / L之间 , 点位 动物群落 调查 。在调查 区域共布设监测点位 四处 : s l 、 s 2 、 s 3 、 s 4 。 间个体数量差异明显 。从采样季节来看 , 春季浮游动物个体数量
指 数 、均 匀度 指 数 、 Ma r g l e f 指 数 对 水 质进 行 综 合 评 价 。 瘦
4个点位共检出浮游动物 3门 1 3 科l 4属 1 5种 , 其 中节肢动 物门 6科 7属 8 种, 原 腔动物 门 4科 4属 5种 , 原生动物 门 3 科3 属 3种。调查点位检出物种数在 5 一 l 2种之 间, 从调查 季节 来看 , 秋季检出物种数要高于春季 。调查 点位 间比较 , s 2 点位检 出物种 数最多 , s 4点位检出的物种数最少 。 检 出物种中 , 节肢动物门的物 种数最多 , 原生 动物门检出物种数最少 。春季优势种为脆弱象鼻 潘, 优势种 占总数百分 比为 3 3 %一 8 2 %。秋季优势种为剑水蚤 , 优 势种 占总数 百分 比为 2 2 %一 4 4 %。
水库水蚤类浮游动物生长情况研究分析
![水库水蚤类浮游动物生长情况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dfbd52a8956bec0975e332.png)
水库水蚤类浮游动物生长情况研究分析摘要:水体的富营养化以及人为过度捕鱼等因素会导致水库湖泊等鱼类数量降低,剑水蚤等浮游动物生存压力得到缓解,继而大量孳生繁殖。
有资料表明,剑水蚤幼体在水处理工艺中有穿透滤池甚至堵塞滤池的可能。
本文通过对深圳某水库的水源进行监测分析,了解水源中剑水蚤等浮游动物生长特性和分布情况,为下一步水厂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剑水蚤;生长特性;过滤Abstract: the water eutrophication and artificial factors such as excessive fishing can lead to reservoir lakes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fish, the Cyclopoida etc zooplankton survival pressure eased, and then a large breed breed. The data makes clear, the Cyclopoida larvae in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viewing a term of jam through even possibl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shenzhen a reservoir water monitoring analysis, understand a water source Cyclopoida etc zooplankt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situation, for the next step to take countermeasures waterworks prevention measures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Keywords: Cyclopoida; Growth characteristics; filter深圳市生活用水以地表水为主要水源。
渤海湾浮游动物调查数据分析
![渤海湾浮游动物调查数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ab1a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a.png)
渤海湾浮游动物调查数据分析渤海湾是中国最大的半封闭海湾之一,位于中国东北沿海,是一个重要的渔业资源开发区域。
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渤海湾浮游动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了一次浮游动物调查,本文将对这些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调查数据包括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根据数据,我们发现渤海湾浮游动物的种类丰富,数量较为稳定。
在所有调查点位中,浮游动物的平均种类数为15种,最多的点位拥有30多种浮游动物。
其中常见的浮游动物种类包括甲藻、硅藻、针螺类、蜡质动物等。
这些浮游动物种类的丰富性为渤海湾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基础支持。
从数量上看,浮游动物的密度呈现较大的变化。
在不同的季节中,浮游动物数量波动较大,夏季和秋季较高,冬季较低。
夏季是浮游动物繁殖的高峰期,浮游动物的数量相对较多。
而冬季海水温度较低,对浮游动物繁殖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数量相对较少。
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水质环境密切相关。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与水体温度、盐度、透明度等指标存在一定的关系。
渤海湾浮游动物的分布主要与水温和盐度变化相关,透明度较高的水域浮游动物更为丰富。
温度适宜、盐度适中的水域更有利于浮游动物的繁殖和生长。
此外,浮游动物的分布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潮流、潮汐等。
潮流带来了营养物质和溶氧,为浮游动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环境条件。
潮汐的变化也会对浮游动物的数量和分布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渤海湾浮游动物调查数据显示,渤海湾浮游动物的种类丰富多样,数量波动较大。
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水质环境、季节以及潮流、潮汐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调查数据为渤海湾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参考。
淡水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
![淡水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7fd17ffc4ffe473368ab70.png)
~淡水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有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两种类型。
定性调查是指采集浮游生物进行属种鉴定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了解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出现季节及其分布状况。
定量调查是指采集浮游生物,确定个体数目或重量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探明各种浮游生物在水体中的数量及其变化情况。
定性调查是定量调查的基础,定量调查则是定性调查的发展和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在实践中常相互结合进行。
一、调查用品用具(1)网具①浮游生物定性网:用于表层50厘米内各种浮游生物的定性采集。
由铜环、缝在环上的圆锥形筛绢网袋及连在网袋末端的集中杯(网头)三部分组成(其外形见本书图2-3)。
由于浮游生物大小各不相同,为了采全各种浮游生物,应使用25#、20#、13#三种规格。
其中25#网适于采集个体较小的浮游植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20#网适于采集一般浮游植物及中小型浮游动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13#网适于采集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其网孔大小为毫米。
中学生开展本项活动时,可以只用20#网进行采集。
定性网可以自己裁剪制作,裁剪时可按图8-1所示方法进行。
如网口直径为20厘米,其半径为10厘米,可依c=2rπ公式计算,从a到b的弧长为厘米,a至c为网的长度即60厘米,这样就可按照图8-1中的1与2所示方法进行裁剪。
缝合时,应该用细针,以免网上留下针孔,造成浮游生物自针孔流失。
网衣应该用10厘米宽的白布条固定在铜环上,使筛绢不与铜环直接接触。
在网的末端装配集中杯。
为了使网衣坚固耐用,最好在缝合处加缝2厘米宽的白布条。
)定性网各部分的尺寸规格,依型式不同而有差别,其尺寸规格见表8-1。
表8-1 浮游生物定性网规格单位:厘米②浮游生物定量网:用于表层50厘米内各种浮游生物的定量采集。
其组成、质地、规格尺寸和制作方法与定性网基本相同。
二者有两点区别。
一点是定量网前端有两个金属环(前小后大),两环间有一圈帆布,称为上锥部(附加套),用途在于减少由于曳网时浮游生物着逆流向外而流失;另一点是网身较定性网略长(图8-2)。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a996f7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7.png)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是研究淡水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进行这项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实验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调查的淡水生态系统和采样点位、了解该生态系统的特点和浮游动物的生态习性、准备必要的调查工具和设备等。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采样的方法和技巧。
淡水浮游动物通常分布于水体不同深度和不同层次,因此采样时要确保采集到不同水层的样本。
常用的采样方法有网采法、漂浮物采集法、水样离心法等。
在采样时要注意避免样本污染和损坏,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样本的处理和保存。
采集到的样本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分离不同种类的浮游动物等。
处理后的样本需要保存在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保存液,并标注清楚样本的信息和采集时间。
同时,要注意保存条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样本的质量。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过程中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采样点位、采样时间、水温、水质等环境参数,以及浮游动物的数量、种类、密度等数据。
在分析数据时,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以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实验结束后要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报告。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实验结果的意义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实验报告要清晰、简洁地表达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以便他人能够理解和借鉴。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的遵守,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这项实验也有助于增加对淡水生态系统和浮游动物群落的认识,促进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调查研究及与水质关系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调查研究及与水质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25314cfaa00b52acfc7caa0.png)
1 . 品采 集 和 处 理 1样
的沿海地区, 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 、 湿草甸 、 湖泊 、 河流以及泛 洪平 原 、 口三角洲 、 河 湖海滩涂等。 湿地具有保持水源 、 净化水体 、 蓄洪防灾 、 调 节气候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 被称为地球之“ 。近年来 , 肾” 随着经济 中, 4 加 %甲醛 固定 。 的迅速发展 , 湿地 系统也遭到不 同程度 的破坏 , 所以 , 对湿地地域生物 12 内分析与鉴定 .室 种群 数 量 和功 能 进行 调 查研 究 , 对保 护 湿地 生 态 环境 具 有重 要 意义 口 1 。 浮游 动物 定 性 在 实 验 室 显微 镜 下 进 行 分 类 及 种类 鉴 定 。 天津大黄堡湿地 自然保护区位于武清区东部 ,北起崔黄 口镇南曹 定量样 品在 实验室解 剖镜下用 1 计数框计数 ,然后计 算出个体 ml 家岗路 , 南至上马 台镇 王三庄 , 东到大黄堡 乡与宝坻区接壤 , 西至津 围 密度 , 生物量可 以按照体积法换算过来 。 公路与曹子里乡为界 , 包括 大黄堡 乡大部 , 黄口镇南 半部 和上马 台镇 崔 13 .生物多样性指数 北半部 。地理 范围在 东经 17 1 3一 1。95 ” 1。03 17 1 8和北纬 3 。14一3 。 92 9 浮游动物采用 Magl 多样性指数 , rae f 计算公式如下 : 3 7之间 , O2 总面积 120公顷。其 中核心区面积 34 10 9 7公 顷, 冲区面 缓 D r一 )nN =S 1 I / 积 37 4 5公 顷, 实验区面积 3 7 7 8公顷 。0 5年 9月 3 20 0日, 经天津市人 民 其中 : 多样性指数 , D是 s为种数 , N为个体总数。 表 1浮游 动 物 种 类 及 分 布情 况 种类 萼花臂尾轮虫 Bcl iou . y f rs ac l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eaf5d3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5.png)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淡水浮游动物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行淡水浮游动物的调查实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调查的淡水水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淡水水域,如湖泊、河流或水库等,并了解该水体的基本情况,如水体类型、水质状况等。
2. 熟悉浮游动物的特征:了解淡水浮游动物的基本特征,包括大小、形态、生态习性等,以便于在实验中正确鉴定和记录。
二、实验设计与样本采集1. 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样本采集地点、时间、重复次数等。
确保实验设计科学可行,并考虑到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2. 样本采集方法:根据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样本采集方法,如网捕、浮游动物网采集器或测量水样中的浮游动物浓度等。
采集样本时要注意避免样本污染和损伤。
3. 采集样本数量:根据实验需要和样本的生活史特征,确定合适的样本数量。
一般情况下,样本数量越多,结果越可靠。
三、样本处理与分析1. 样本保存:采集到的浮游动物样本需要及时处理和保存。
可以使用适当的浮游动物保存液,如乙醇或甲醛溶液,并在样本瓶上标明采集时间、地点和样本编号等信息。
2. 样本分析方法:根据实验设计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样本分析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DNA分析、化学分析等。
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对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可以使用适当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如Excel、SPSS等。
四、实验结果的解读与应用1. 结果的解读: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解读和分析,得出结论并与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比较。
要注意避免主观臆断和错误的解读。
2. 结果的应用:根据实验结果,探讨其在生态环境管理、水质评价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可以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促进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五、实验安全与伦理1. 实验安全: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安全,遵循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水体浮游动物调查研究分析解析
![水体浮游动物调查研究分析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4e675ebe1e650e52ea996f.png)
XXXXXXXXX水体浮游动物调查研究摘要为初步了解研究水生动物的手段和方法,为将来从事有关水生动物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本实验对XXXXXXXXX内的一个池塘内的水体浮游动物展开调查。
研究了该水体中水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种类密度。
实验表明:该水体中存在多种水生植物和水体浮游动物。
其中以尾裸藻为优势物种。
关键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种类密度A research of the zooplankton in XXXXAbstract In order to learn the means and methods of study the zooplankton;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work which is studying on the zooplankton.In this Experiment,Survey the zooplankton which is in a pond of XXXX.Study th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pecies density of zooplankt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aquatic plants and zooplankton . And the dominant species is Euglena caudata..Key Words zooplankton;species composition;species density1 前言1.1 浮游动物概念及其功能特点1.1.1 浮游动物概念浮游动物是指悬浮于水中的水生动物,它们没有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很弱,不能做远距离移动也不足以抵拒水的流动力,身体微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它是生态学名词,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刘健康,1999)。
浮游动植物调查方法
![浮游动植物调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ff595a312b3169a451a42b.png)
浮游动植物调查方法1.方法与原理1.1采样点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分布不是很均匀的,通常因水体形态、深度、水源几出口、风、光照以及其他环境条件而差异,因此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样。
在一般情况下,湖泊的湖湾和中心部分,沿岸有水草区和无水草区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不同。
当有风引起水流时,浮游生物多聚集在水流冲击的下风向一侧,总量较高。
此外,水源入口处,不同时间各水层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会有所不同。
采样点的数目根据水体的具体条件而定。
水体面积大的,条件复杂的,采样点要多些;要有较高人力、时间和经费等条件允许的,采样点也可以多些。
1.2采集采集工具主要有采集网和采水器。
当一般定性采集时,可站在船舱内或甲板上,将采集网系在竹竿或木棍前端,放入水中作∞形循回拖动(网口上端不要露出水面),拖动速度不要超过0.3米/秒。
如若拖动太快,水在网内会发生回流,将使网内的浮游生物冲到网外。
当一般定量采集时,各种类型的采水器均可使用,但一定要能分层采水。
在水深不超过10米的水体采样时,可用自制的采水器。
采水器可以采集到那些易从网孔中漏失的微小浮游生物。
但因采集水量有限,很难采到密度较稀和游动能力强的较大类型种类。
1.3固定和保存采到的样品必须在5分钟以内加以固定。
常用的固定液有福尔马林、刘哥氏液、甘油—福尔马林保存液、Rodhe碘固定液。
福尔马林为含有40%甲醛的药品。
一般按每100毫升水样加入约4毫升福尔马林(含1.6%甲醛),也就是说用4%福尔马林固定。
1.4浓缩化学沉淀法:所才水样用福尔马林加以固定静置1—2昼夜使之沉淀,用宏吸管吸去上面清夜,将下层包括沉淀物的浓液移入小容器中,再静置沉淀。
必要时可反复进行,直到浓缩到10—50毫升为止。
1.5观察与鉴定对所采到的浮游生物种类进行全面的种的鉴定,是一项难度和工作量都很大的工作,常常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协同进行。
种类鉴定可采用检索表和图鉴相结合的方法。
大清河流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研究
![大清河流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3a83db0fe4733687f21aab2.png)
枝角类与桡足类定量采集使用5L 有机玻璃采
水器,根据采样点的深度,每个样品每隔0.5 m 采集
混合水样20L,用25 号浮游生物网过滤浓缩,收集
2021 年 第 3 期 陈 佳 林 等 ,大 清 河 流 域 浮 游 动 物 的 群 落 特 征 研 究
收稿日期:2019 11 22 修回日期:2020 02 23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31672264). 作者简介:陈佳林,1993年生,男,硕士研 究 生,主 要 从 事 水 生 生
物 多 样 性 研 究 .EGmail:cjl550594951@163.com 通信作者:王茜,1971年 生,女,副 教 授,博 士,主 要 从 事 水 生 动
次,取其平均值. 按 下 式 换 算 单 位 体 积 中 轮 虫 的 个
体数量:
N =(Vs×n)/(V×Va)
①
式中:N 为 1 L 水 样 中 浮 游 动 物 的 个 体 数
(个/L);V 为 采 样 体 积 (L);Vs为 沉 淀 体 积 (mL);
V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算体积(mL);n 为计数所得的个体数.
1.2.2 定量样品 轮虫采集使用5L 有机玻璃采水
器,根据采样 点 的 深 度,每 隔 0.5 m 采 集 混 合 水 样
1L,加入1%鲁哥 试 液 固 定 带 回 实 验 室,沉 淀 48h
后浓缩并定容到 60 mL,然 后 吸 取 1 mL 的 浓 缩 液
注入1 mL计数框中,在10×20的放大倍数下计数2
浮游动物是一类在水中营浮游性生活的动物类 群 (方 艳 红 等 ,2018),是 鱼 类 和 其 他 经 济 动 物 的 重 要 饵 料,对 渔 业 的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封 得 华 等, 2018). 它 们 既 对 环 境 变 化 敏 感 ,又 在 食 物 链 中 起 承 上 启 下 的 作 用 (胡 智 东 ,2017),既 可 以 通 过 上 行 效 应 影响渔业资源的变 动,也 可 通 过 下 行 效 应 调 控 初 级 生 产 力 (沈 海 琪 等 ,2020). 浮 游 动 物 在 物 质 转 化 、能 量流动等生态过程 中 起 着 重 要 作 用,其 种 类 组 成 和 多样性特征能反映出 水 体 健 康 程 度 和 状 态(Parket al,2007),因此 可 作 为 反 映 水 环 境 变 化 的 指 示 生 物 (Taverninietal,2010;Echanizetal,2006). 本 文 拟利用多样性等指数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浮游动物 群 落 特 征 进 行 分 析 ,进 而 评 价 大 清 河 流 域 的 水 质 ,为
循环水养殖设备对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处理技术研究
![循环水养殖设备对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处理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7e3f25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e.png)
循环水养殖设备对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处理技术研究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养殖方式,通过循环利用养殖水体,减少水的用量,降低水体排放污染,提高养殖效益。
然而,在循环水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循环水养殖设备对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浮游动物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存在对养殖水体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浮游动物会竞争养殖动物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降低养殖动物的摄取效率以及生长速率。
其次,浮游动物会增加养殖系统中的氮、磷等有机物质的浓度,加重水质污染的程度。
此外,浮游动物还会对水体中的溶解氧和 pH 值等水质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研究循环水养殖设备对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处理技术,以保证养殖水质的稳定和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在循环水养殖设备中,常用的处理浮游动物的技术主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是利用机械设备对养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进行分离和收集。
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网箱过滤、旋流分离、摇床振动等。
在网箱过滤中,通过设置合适的网孔尺寸可以筛选出较大的浮游动物,如浮游虾和大型浮游动物。
旋流分离则是利用旋转水流将浮游动物和养殖水体分离,进而收集浮游动物。
摇床振动则是通过机械摇摆的方式,使浮游动物从水体中沉降到收集装置中。
化学方法是利用化学物质对养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进行去除。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氧化剂、消毒剂和药剂的使用。
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和高锰酸盐可以氧化浮游动物的有机物,使其沉降到水底并分解。
消毒剂如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可以杀灭浮游动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药剂的使用则可以通过对浮游动物的生理机能产生影响,达到阻止或减少其繁殖和生长的目的。
生物方法是利用其他生物对养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进行捕捉和吞食。
生物方法包括利用天敌控制浮游动物种群、利用活性池培养寄生虫、利用生物滤器等。
天敌控制是指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加入食肉类动物,如鳗鱼和鱼鹰,以便捕捉和摄食浮游动物。
体视镜浮游生物观察实验报告
![体视镜浮游生物观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a2c44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3.png)
体视镜浮游生物观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利用体视镜对浮游生物进行观察,通过对样本的采集、处理和观察,对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特征进行了初步了解。
实验结果显示,在观察的浮游生物中,种类繁多,数量较多的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其形态各异,具有丰富的生态功能。
引言:浮游生物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它们广泛分布于水体中,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浮游生物对水体的水质、生态平衡和食物链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本实验采用体视镜进行观察。
材料与方法:1. 样本采集:在水体中用浮标固定一定面积的样本网,使其暴露在水面上,然后将样本网缓缓放入水中,以保证样本的完整性。
2. 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样本网缓缓取出,将样本网上的浮游生物放入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样,使其能够顺利观察。
3. 体视镜观察:将容器放在体视镜下方,用目镜观察器具进行观察。
首先要调整好体视镜的放大倍数和焦距,使观察的图像清晰可见。
4. 记录数据:通过观察,记录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特征,并绘制相应的观察图。
结果与讨论:通过体视镜观察,我们发现浮游生物的种类繁多。
其中,浮游植物主要有藻类和浮游细菌。
藻类多为绿藻、硅藻和蓝藻等,形态多样,有的呈丝状,有的呈球状。
浮游细菌则呈球状或杆状,数量较多。
这些浮游植物具有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浮游动物提供养分。
浮游动物的种类也非常丰富。
常见的浮游动物有浮游甲壳类、浮游虫类和浮游软体动物等。
浮游甲壳类主要有浮游蟹和浮游虾,它们的身体覆盖有坚硬的外壳,能够提供保护。
浮游虫类则有浮游毛虫和浮游幼虫等,它们的身体柔软,多呈纺锤状或条状。
浮游软体动物主要有浮游贝和浮游蛞蝓,它们没有外壳,身体柔软。
这些浮游动物在水体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它们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水质的重要指示生物。
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浮游生物的数量较为丰富。
特别是在浮游植物中,数量相对较多,这是因为浮游植物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水体浮游动物调查研究摘要为初步了解研究水生动物的手段和方法,为将来从事有关水生动物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本实验对XXXXXXXXX内的一个池塘内的水体浮游动物展开调查。
研究了该水体中水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种类密度。
实验表明:该水体中存在多种水生植物和水体浮游动物。
其中以尾裸藻为优势物种。
关键词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种类密度A research of the zooplankton in XXXXAbstract In order to learn the means and methods of study the zooplankton;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work which is studying on the zooplankton.In this Experiment,Survey the zooplankton which is in a pond of XXXX.Study the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species density of zooplankt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aquatic plants and zooplankton . And the dominant species is Euglena caudata..Key Words zooplankton;species composition;species density1 前言1.1 浮游动物概念及其功能特点1.1.1 浮游动物概念浮游动物是指悬浮于水中的水生动物,它们没有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很弱,不能做远距离移动也不足以抵拒水的流动力,身体微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它是生态学名词,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刘健康,1999)。
1.1.1.1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由单细胞构成的微小动物,有些种类形成群体,群体中的单个虫体都是独立生活的,以伪足、纤毛和鞭毛为主要行动胞器,典型的原生动物的原生质是透明的、无色的,许多原生动物因摄食许多食物呈多种不同的颜色。
原生动物最小的仅为5μm,最大的有5mm,但大多数在30-300μm之间,有各种不同的体型,但大多数是球形、卵圆形或有些扁平。
根据Honigberg等1964提出的分类主张,淡水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属于两个亚门,两个总纲。
1.1.1.2 轮虫轮虫是最小的多细胞动物,隶属于线形动物门,轮虫纲,但目前有关轮虫类的分类存在较大的争议。
轮虫体长在45一2500um之间,一般为100一500um,可分头、躯干和足(或尾)几个部分。
轮虫最主要的形态特征有三个:.●身体前端或靠近前端存在一个有纤毛的特殊区域,叫做头冠(Corona)。
头冠上的纤毛经常摆动,形如毡轮,故名轮虫;●在口腔或口腔管下面的咽喉部分,有一个膨大的咀嚼囊。
囊内有很发达的肌肉,并有一套由角质化的砧板和糙板组成的咀嚼器;●排泄系统是一对盘曲、纵长的原肾管,分列于身体两侧,管的末端有焰细胞。
轮虫分为2个亚纲,3个总目。
大多数浮游性轮虫是世界性种类,目前全世界己被描述的种类达2000种以上,我国已报道的轮虫也己超过400中,且其中多数为淡水种类并营附生生活。
1.1.1.3 枝角类枝角类,俗称水蚤或红虫,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双甲目,枝角亚目。
枝角类是一类小型甲壳动物,一般体长为0.20一3mm,最大的透明薄皮蚤可达18mm长。
枝角类的主要形态特征有五个:●体短,左右侧扁,分节不明显;●有两瓣透明的介壳包被于躯干部的两侧;●头部有显著的黑色复眼,并带有水晶体;●第二触角发达,呈枝角状,为浮游和滤食的主要器官。
第二触角双枝型,并有羽状刚毛。
内外枝节数以及游泳刚毛的排列因种而异,是分类的重要根据之一;●直接发育,无变态(薄皮蚤例外)。
据统计全世界总计有枝角类11科,约440种。
分布于我国的枝角类有9科,136种、枝角类分布广泛,无论寒带、温带及热带均有分布。
1.1.1.4桡足类桡足类是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
体长在0.30一3mm之间,一般小于2mm。
身体窄长,体节分明,一般由16或17个体节组成,但由于若干体节的相互愈合,其实际体节数目不超过11个。
躯体可分为较宽的头胸部和较窄的腹部。
头部有1眼点和2对触角与3对口器,胸部具有5对胸足,腹部无附肢,身体末端具有1对尾叉,雌性腹部两侧或腹面常常带1个或1对卵囊。
桡足亚纲共分7目,淡水自由生活的桡足类隶属于哲水蚤目,猛水蚤目和剑水蚤目(刘健康,1999;章宗涉等,1991)。
1.1.2 浮游动物的生态学功能浮游动物是水生食物网中的重要一环,在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能量传递和物质转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浮游动物既能以浮游植物、细菌、碎屑等为食,同时又是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的食物,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外,浮游动物还可通过排泄和分泌作用,参与水生态系统中有机质的分解和循环,一些浮游动物对污染物极为敏感,且有积累和转移作用,从而使它们在生态毒理和水环境保护等研究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利用浮游动物群落能确切反映水体的质量,目前应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变化以及优势种分布情况特征的变化监测和评价河流污染程度和自净作用,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黄玉瑶,2001)。
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差异、种类数目变化、个体数量变动及生物量分布、多样性指数的增减等被认为与水体营养水平有关系,并且也是水体性质的体现,例如水体温度,pH,溶氧度,透明度以及光强变化等。
1.2 研究水体的概况本实验中的水样于XXXX的池塘中采集。
该池塘位于我校东北方向边际。
池塘基本呈现长圆形,长约20m,宽约8m。
经了解,该池塘是学校人工改造所成,用于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临时储存。
当污水处理厂产生的中水供过于求时便将其投放到该池塘,需要时再去汲取。
所以我们看到该池塘四周均被山地所围绕,且在周边种上了干香柏,比较利于储水。
我们进行实验时正值干旱时节,可是由于该池塘有利的地势,其内仍有储水。
该池塘边缘长满了铁线草,偶有水花生生长。
池塘中还有大量水草生长,其中眼子菜占绝大多数,还有少量的金鱼藻生长。
池塘中生活有鱼,虾,河蚌,以及螺蛳等。
观察可看到该池塘的水清澈见底,采集水样时用透明盘测得该池塘的水体透明度为50cm,采集水样时水温为15℃,pH 为6.0。
1.3 本实验的目的、意义和内容1.3.1 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水生动物是指生活于海洋和内陆水域中的动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类群。
包括水生无脊椎动物和水生脊椎动物,其种类繁多、生态各异。
水生动物学是研究水环境中的动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水生动物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科学地利用水生动物资源,维持水体正常的生态平衡。
本实验旨在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及实验动手能力。
通过实验,使我们掌握常见水生动物类群的形态结构、主要特征、分类等基本知识,学会各类水生动物标本的采集、固定、保存和观察方法,掌握生物图像拍摄技巧,掌握水生动物分类检索表的使用和编制方法等。
总之,通过实验,使我们初步了解研究水生动物的手段和方法,为将来从事有关水生动物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1.3.2 本实验的内容该实验的重点是浮游动物调查研究,学会对水样中的浮游动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并对底栖动物调查研究做一般了解。
2 材料及方法2.1 样品的采集2.1.1 采样时间于2012年4月10日和2012年4月17日两次进行采样。
由于前一次采集主要目的是熟悉操作过程,并且时间有限,所以采集后并未对水样进行定性观察,定量采集的水样用福尔马林固定后一周进行观察。
浮游动物的定性研究所用水样为4月17日所采集的。
2.1.2 采样地点水样采集于XXXX东北边界的池塘内,全班一共六个组,各组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进行水样的采集。
2.1.3 样品采集2.1.3.1 水样的定性采集各组在各自的采集点用25#网采集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的无节幼体,13#网采集枝角类、桡足类。
采集时,将采集网完全没入水中,以缓慢速度在水中做“∞”拖拽约3分钟,然后收集采集杯中的水样,收集约100mL后带回实验室进行观察。
2.1.3.2 水样的定量采集2.1.3.2.1 浮游动物定量水样的采集方法介绍定量水样的采集应从以下五方面考虑:●采样点的选择:由于水面大小、水深、水流等条件不同,不同水域的采集点的选择也有差别。
有条件时采样点可适当多设一些,一般情况下应顾及水体中。
●采样层次的选择:凡水深不超过2m者,可于采样点水下0.5m处采水;水深2~3m以内,应于距底0.5m处另采一个水样;水深3~5m时,则在中间水层(1.5~2.5m)再增加一个采样点;水深超过5m时,每隔2~5m(根据深度)采一个水样。
深水湖泊、水库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样层次。
●采样次数的选择:采样次数可多可少,有条件时还可逐月采样一次,一般情况可每季度采样一次,最低限度应在春季或夏末秋初各采一次。
●采样水量:用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的无节幼体水样1L,加入4%的福尔马林液固定。
枝角类和桡足类大型浮游动物用大容积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水样10L,用13#网过滤浓缩至100mL,加入4%的福尔马林液固定。
2.1.3.2.1 本实验定量水样的采集由于该实验学时有限,故采样只进行一次。
此外,采集地水深未超过1m,故采样层次只设置了一个。
该实验全班分组进行水样的采集,最后实验结果全班共享,所以每个组也只选择一个采集点。
用1L采水器采集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定量水样1L,分装于瓶子中带回实验室。
采集枝角类、桡足类定量水样10L,在现场用13#浮游生物网过滤浓缩至100mL带回实验室。
2.2 样品的处理定性水样采集后带回实验室即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定量水样采集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固定。
其中采集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的1L定量水样加入4%的福尔马林液固定一周。
进行定量实验前用虹吸方法,浓缩至10~20mL。
采集枝角类、桡足类的定量水样100mL,加入4%的福尔马林液固定一周。
进行定量实验前用虹吸方法,浓缩至10~20mL。
然后取浓缩后水样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2.3 物种鉴别物种鉴定时取定性水样于显微镜下观察,然后对比《淡水微型生物图谱》这本书上的图片以及文字描述,以及老师的指导对所看到的微型生物进行鉴定和拍照。
2.4 个体计数2.4.1 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的无节幼体的计数将浓缩水样充分摇匀,吸出0.1mL注入相应容量的计数框中,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全片计数。
对于不易分辨的种类,转用高倍镜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