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溪河浮游动物生态研究

合集下载

西溪环境与自然资源调查报告

西溪环境与自然资源调查报告

西溪环境与自然资源调查报告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西部,主要属于西湖区的蒋村乡,小部分属于余杭区的五常乡。

西溪湿地是浙江省的省级重要湿地之一,亦是杭州市区最重要的城市湿地,是杭州市宝贵的生态与文化资源。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西长约5.7 km,南北宽约4.1 km,总面积为10.08 km2,属河流兼沼泽型湿地和以鱼塘为主、由部分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河渚相间组成的次生湿地。

上世纪70年代,西溪地区的地表水质量达II类标准,可供生活饮用。

2003年,西溪湿地水体及周边的河流水体质量基本为劣V类地表水。

2006年初,除朝天暮大水面以外,所有地点的总氮和氨氮都劣V类,磷超标不明显。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建成后,水体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核心区(如秋雪庵、深潭口景区)的水体质量可达到地表水质量III~IV类标准,但周边的河流(如:严家港、沿山河、五常港、蒋村港)水体质量仍处在劣于V类地表水体。

西溪湿地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等5种养分在土壤中的平均值分别为2.55%、0.14%、0.09%、116.17 mg/kg和21.53 mg/kg。

其总体土壤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水平。

土壤表层七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铜36.8 mg/kg、锌91.5mg/kg、铅39.2 mg/kg、镉0.23 mg/kg、汞0.19 mg/kg、砷6.3 mg/kg和铬64.9 mg/kg。

多数重金属平均含量超过背景值,7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Pi)从大到小为:Cu>Pb>Cd>Zn>Cr>Hg> As。

西溪湿地土壤采样点中仅有一个样点无污染,多数样点为轻污染和中污染。

西溪湿地底泥表层中全氮、全磷的平均含量为0.21%和0.09%。

底泥表层七种重金属Cu、Zn、Pb、Cd、Hg、As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6.3、121.3、45.8、0.367、0.223、7.9和67.5 mg/kg。

瘦西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现状调查与生态评价

瘦西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现状调查与生态评价

春、 秋 季共 采 集到 3门 1 5种 。 两 季 出现 的优 势种 为脆 弱 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鼻潘、 剑 水蚤 。春 季 浮 游 动 物 丰 度 均 值 为 1 2 . 2 5 i n d / l , 秋 季
浮游动物丰度为 4 7 . 7 5 i n d / L 。 利用S h a n n o n — wi e n e r 多样 性
的个体数 ; n 一 样品中生 物总个体数
 ̄ h mn m l - m
f 撇 P 一中 污型 § 一中污型 P 一中污型 P 一中污型
删 l 擞
料和科学依据 。
1 《 1l l 鼙
"∞ ∞= =¨"

1研 究 方法
1 . 1调 查 区域 和 时 间
图 2 监测 点位水体浮游动物种类数量
2 . 2浮游动物丰度情况 于2 0 1 3年 4月 ( 春季 ) 、 9月( 秋季 ) 2 个季度进行瘦西 湖浮游 图 3显示 , 调 查点位浮游 动物丰度在 7 - 1 1 7 i n d / L之间 , 点位 动物群落 调查 。在调查 区域共布设监测点位 四处 : s l 、 s 2 、 s 3 、 s 4 。 间个体数量差异明显 。从采样季节来看 , 春季浮游动物个体数量
指 数 、均 匀度 指 数 、 Ma r g l e f 指 数 对 水 质进 行 综 合 评 价 。 瘦
4个点位共检出浮游动物 3门 1 3 科l 4属 1 5种 , 其 中节肢动 物门 6科 7属 8 种, 原 腔动物 门 4科 4属 5种 , 原生动物 门 3 科3 属 3种。调查点位检出物种数在 5 一 l 2种之 间, 从调查 季节 来看 , 秋季检出物种数要高于春季 。调查 点位 间比较 , s 2 点位检 出物种 数最多 , s 4点位检出的物种数最少 。 检 出物种中 , 节肢动物门的物 种数最多 , 原生 动物门检出物种数最少 。春季优势种为脆弱象鼻 潘, 优势种 占总数百分 比为 3 3 %一 8 2 %。秋季优势种为剑水蚤 , 优 势种 占总数 百分 比为 2 2 %一 4 4 %。

杭州西溪湿地首期工程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水质关系

杭州西溪湿地首期工程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水质关系

J. Lake Sci.(湖泊科学), 2009, 21(6): 795-800. E-mail: jlakes@©2009 by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杭州西溪湿地首期工程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水质关系*贺筱蓉1, 李共国2**(1: 浙江教育学院理工学院, 杭州 310012)(2: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宁波 315100)摘 要:2007年1-12月, 调查了西溪湿地(Ⅰ-Ⅳ站)浮游植物的属类组成、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 并将水质理化参数与藻类的群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4个采样站中共发现8门56个属藻类, 其中绿藻门和硅藻门占73.21%. Ⅰ-Ⅳ站藻类年均密度分别为2.88×108、0.37×108、0.47×108和0.71×108cells/L, 其中绿藻门和隐藻门占总浮游植物密度的93.76%, 优势属为小球藻属(Chlorella)、隐藻属(Cryptomonas)和衣藻属(Chamydomonas). Ⅰ-Ⅳ站藻类Marglef属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7、1.10、1.08和1.06. 根据藻类各项指标值, 西溪湿地已遭受污染, 水体为富营养型.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Ⅰ站和Ⅲ站的浮游植物密度对数与COD Mn 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 Ⅰ-Ⅳ站浮游植物密度对数与水质电导率之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关键词:西溪湿地;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Community structure of phytoplankon and its relation with water quality in Xixi Wetland for the frist project aera, HangzhouHE Xiaorong1 & LI Gongguo2(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Zhe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Hangzhou 310012, P.R.China)(2: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Ningbo 315100, P.R.China)Abstract: Studies on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phytoplankon, including genus richness, density and biodiversitie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community index of phytoplankon and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were carried out from Jan. to Dec. of 2007 in Xixi Wetland of the first project-circled aera, Hangzhou. 56 genus of algae were found, of which 73.21% were Chlorophyta and Bacillariophyta. The annual mean density of algae from Ⅰ station to Ⅳ station were 2.88×108, 0.37×108, 0.47×108 and 0.71×108cells/L respectively, of which 93.76% were Chlorophyta and Cryptophyta, and the Chlorella, Cryptomonas and Chamydomonas were dominated in the algae community. The algae diversity indexes of Genus Marglef from Ⅰ station to Ⅳ station were 1.17, 1.10, 1.08 and 1.06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values of algae comprehensive index, Xixi Wetland has suffered serious pollution and can be regarded as eutrophication status. Logarithm density of alga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D Mn value in station Ⅰ and station Ⅲ (P<0.01),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water conductivity value from Ⅰ station to Ⅳ station(P<0.01).Keywords:Xixi Wetland; phytoplankon; community structure; eutrophication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西部, 一个有着悠久人类活动踪迹的次生湿地, 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 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西溪湿地是我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其规划总面积逾10km2. 其中, 面积为3.46km2的首期综合保护工程始于2003年8月, 主要对湿地的河道进行了清淤、疏通, 以期恢复原来的水生态; 二期工程(4.89km2)和三期工程(3.15km2)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实施.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充分现示了湿地中人与自然和谐*浙江省教育厅项目(20071390)资助. 2009-02-11收稿; 2009-04-18收修改稿. 贺筱蓉, 女, 1962年生, 副教授; E-mail: opal666@.**通讯作者; E-mail: ligongguo@ .J. Lake Sci .(湖泊科学), 2009, 21(6)796相处[1]. 然而, 对湿地生态环境的评价应关注生态过程和湿地可获得的价值, 识别对湿地水质、湿地生境和湿地水文功能等方面的影响因子[2]. 在西溪湿地开发之前, 湿地内在的能量流及物质流交换已趋微弱,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明显[3]. 李共国等[4]研究了浮游动物的生态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但有关西溪湿地的浮游植物生态还未见报道. 本文试图利用浮游植物对水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藻类群落生态特征对水体富营养化、水质评价的指标特性[5-6], 来研究西溪湿地综合保护首期工程对环境改造的生态效应, 为后期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合理的指导.1 材料与方法1.1 浮游植物采样点设置首期工程区内, 采取疏浚工程的生态恢复区和生态保护区约占94%, 历史遗存保护区和服务设施区占6%. 研究样点选取了生态恢复区中位于周家村的游人入口处(Ⅰ站)、西溪人家(Ⅱ站)、深潭口上船码头(Ⅲ站), 以及虾龙滩生态保护区(Ⅳ站)四个采样站(图1). 其中Ⅰ站是游客集散地, 设有西溪问茶室、西溪生态展示馆和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 人员相对比较集中; Ⅱ站是西溪原居民生活展示屋, 有柳树桩护堤; Ⅲ站是蒋村龙舟胜会所在地, 是各种庆典活动的聚集点, 因此这里的生态环境受到人员活动的影响比较大; Ⅳ站是湿地公园中最大的一块自然生态保护区, 人员流动少. 1.2 采样和计数2007年1-12月, 按《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7]逐月进行采样, 定量样品用1L 有机玻璃采水器分别于该采样点水表至水底深度间均匀分3个水层, 每层各采集等量水样混匀后取1L, 用鲁哥氏溶液(Lugol’s solution)固定, 带回实验室后用锥形量筒浓缩、镜检. 浮游植物种类[8-10]鉴定, 并统计密度.1.3 水样理化指标的测定采集水样的同时, 现场测量采样点水体的温度、深度、pH 值和透明度. 在实验室对水样进行COD Mn 、BOD 5的测定. 其中COD Mn 测定采用高锰酸钾法(GB11893-89), BOD 5采用接种法(GB11892-89). 溶解氧测定采用JPB—607型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测定; 电导率采用铂黑电极法测定. 1.4 藻类属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的计算藻类指数采用胡晓红等[5]方法, 评价标准: 绿藻指数值0-1为贫营养型, 1-5为富营养型, 5-15为重营养型; 藻类综合指数值<1为贫营养型, 1-2.5为弱富营养型, 3-5为中度富营养型, 5-20为重度富营养型, 20-43为重富营养型. 群落多样性指数(d )采用Marglef [11]多样性指数, 公式为:d =(S -1)/ln N群落均匀度指数(E ):E =d 平均/d 最大种群优势度指数(D ):D =N max /N式中, d 为群落多样性指数, d 平均为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 d 最大为群落多样性指数最大值, S 为藻类属类数, N 为样本中藻类的总密度, N max 为群落中优势属的密度.图1 西溪湿地首期工程区浮游植物采样点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on sampling stations of Xixi Wetland for the frist project aera贺筱蓉等: 杭州西溪湿地首期工程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水质关系7972 结果与分析2.1 西溪湿地水质的理化指标Ⅰ站水体深度大, 但透明度最低, pH 值、COD Mn 和BOD 5指数均为最高, 反映了较差的生态环境; 而Ⅳ站水体深度浅, 透明度最高, BOD 5指数和电导率均最低, 反映了较好的生态环境, 这可能与生态保护区水质没有受到清淤和外界影响有关; Ⅱ站的pH 值、COD Mn 均最低, 溶解氧最高; Ⅲ站的电导率明显高于其他3站(表1).表1 西溪湿地各采样站水质理化参数Tab.1 Annual mean value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in the four sampling stations in Xixi Wetland, Hangzhou 采样站 透明度(m)pH水深(m)水温 ()℃COD Mn (mg/L)BOD 5 (mg/L)电导率 (mS/cm)DO (mg/L)Ⅰ 0.48 6.41 1.67 18.81 5.37 2.36 0.58 4.54 Ⅱ 0.55 6.12 1.07 18.78 3.61 1.15 0.59 4.65 Ⅲ 0.60 6.39 1.22 18.79 4.19 1.26 0.66 4.54 Ⅳ 0.72 6.19 0.96 19.16 3.81 1.10 0.54 4.472.2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分布及其优势种在西溪湿地4个采样站中, 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56个属, 绿藻门29属, 硅藻门12属, 蓝藻门7属, 金藻门3属, 裸藻门2属, 隐藻门、黄藻门、甲藻门各1属, 种类名录组成及分布变化见表2. 根据年平均密度大小, 优势种为小球藻属(Chlorella )、隐藻属(Cryptomonas )和衣藻属(Chamydomonas ), 分别占藻类总密度的48.28%、20.11%和17.42%. 湿地藻类年平均密度为1.110×108cells/L, 各类浮游植物中, 以绿藻门和隐藻门为最多, 分别占总藻密度的73.65%和20.11%, 其余各门藻类仅占6.24%. 2.3 浮游植物密度的时空分布西溪湿地浮游植物密度的季节变化以春季为最高, 主要为优势属小球藻大量繁殖所致, Ⅰ-Ⅳ站春季小球藻的密度分别达到5.65×108、0.64×108、0.79×108和1.49×108cells/L, 尤其在Ⅰ站4月份小球藻的密度达1.54×109cells/L. 夏秋季藻类密度次之, 冬季最低. 主要浮游植物的绿藻门、隐藻门以及总藻密度的水平变化均以Ⅰ站>Ⅳ站>Ⅲ站>Ⅱ站(图2).图2 Ⅰ-Ⅳ站各类浮游植物密度的季节变化和水平变化Fig.2 Seasonal and horizontal changes of phytoplankon density in the four sampling stations of Xixi Wetland2.4 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分析浮游植物属类数以Ⅱ站为最多, Ⅲ站最少; 总藻密度以Ⅰ站>Ⅳ站>Ⅲ站>Ⅱ站; 属多样性指数在4个采样站中变化不大; 均匀度指数以Ⅲ站为最高, Ⅱ站最低; 优势度指数以Ⅳ站为最高, Ⅲ站最低(表3).J. Lake Sci.(湖泊科学), 2009, 21(6) 798表2 Ⅰ-Ⅳ站西溪湿地浮游植物属类组成、分布及其平均密度(×106cells/L)Tab.2 Genus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and mean density of phytoplankon communityin the four sampling stations of Xixi Wetland属类Genus ⅠⅡⅢⅣ平均属类Genus ⅠⅡⅢⅣ平均绿藻门Chlorophyta 针杆藻属Synedra 1.682 1.013 0.803 0.742 1.060纤维藻属Ankistrodesmus11.107 0.933 0.723 1.732 3.623舟形藻属Navicula0.0970.000 0.037 0.033 0.042鼓藻属Cosmarium 1.763 2.13 1.103 1.790 1.697乳房藻属Besrtira0.0010.002 0.001 0.004 0.002衣藻属Chamydomonas67.703 0.550 3.348 5.74219.336直链藻属Melosira0.1250.009 0.034水网藻属Hydrodictyon0.201 0.225 0.065 0.3380.207脆杆藻属Fragilaria0.0690.019 0.056 0.036栅藻属Scenedesmus0.872 0.29 0.255 0.5280.487双菱藻属Surirella0.1180.049 0.051 0.016 0.069小球藻属Chlorella141.37 16.021 19.752 37.13453.570根管藻属Rhizosolenia0.0000.000十字藻属Crucigenia0.216 0.034 0.047 0.0760.093菱形藻属Nitzschia0.0000.0000.000顶棘藻属Chodatella0.048 0.093 0.176 0.8330.288桥弯藻属Cymbella0.0110.032 0.009 0.002 0.014新月藻属Closterium 1.307 0.494 0.154 1.1970.788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0.000 0.000 0.000 0.000绿梭藻属Chlorogonium0.371 0.097 0.071 0.1380.169等片藻属Diatoma0.4030.233 0.447 0.363 0.362蹄形藻属Kirchneriella0.083 0.081 0.037 0.0370.06隐藻门Cryptophyta绿球藻属Chlorococcum0.104 1.056 0.306 0.6580.531隐藻属Cryptomonas55.5666.129 14.071 13.5 22.317团藻属Volvox0.228 0.096 0.225 0.3430.223蓝藻门Cyanophyta卵囊藻属Oocystis0.036 0.175 0.163 0.5230.224颤藻属Oscillatoria0.5170.173 0.404 0.355 0.362环藻属Sphaeroplea0.132 0.579 0.093 0.2320.259席藻属Phormidium0.6100.374 0.178 0.466 0.407实球藻属Eudorina 0.019 0.005蓝纤维属Dactylococcopsis0.1090.015 0.116 0.049 0.072丝藻属Ulothrix 0.000 0.000念珠藻属Nostoc0.0680.049 0.112 0.035 0.066空星藻属Coelastrum 0.056 0.278 0.084色球藻属Chroococcus0.1660.076 0.099 0.460 0.200韦丝藻属Westella0.007 0.003 0.001 0.003螺旋藻属Spirulina0.0000.000 0.002 0.003 0.001盘星藻属Pediastrum0.012 0.003 0.001 0.0010.004平裂藻属Merismopedia0.3030.291 0.206 0.330 0.283弓形藻属Schroederia0.021 0.001 0.0090.008裸藻门Buglenophyta集星藻属Actinastrum0.020 0.000 0.0380.015裸藻属Euglena 1.415 4.048 3.208 1.909 2.645刚毛藻属Cladophora 0.009 0.0830.023囊裸藻属Trachelomonas0.0000.000 0.000 0.000 0.000鞘藻属Oedogonium0.026 0.008 0.004 0.0110.012黄藻门Xanthophyta拟新月藻属Closteriopsis0.001 0.0010.001黄丝藻属Tribonema0.0440.106 0.080 0.088 0.080角丝鼓藻属Desmidium0.001 0.006 0.003 0.0020.003金藻门Chrysophyta四角藻属Tetraedron0.001 0.001 0.001 0.0010.001椎囊藻属Dinobryon0.0000.002 0.001 0.002 0.001月牙藻属Selenastrum 0.001 0.000三毛金藻属Primnesium0.0140.016 0.005 0.047 0.021胶囊藻属Gloeocystis 0.002 0.004 0.002鱼鳞藻属Mallomonas0.0140.004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甲藻门Dinophyta羽纹藻属Pinnularia 1.493 1.148 0.598 1.390 1.157角甲藻属Ceratium0.016 0.001 0.009 0.007 2.5 环境因子对西溪湿地浮游植物属类数、密度对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在西溪湿地4个浮游植物采样站周年逐月得到的48个样本中, 以每个样本的水质理化参数为自变量, 样本的浮游植物群落指标为应变量作相关回归分析. 西溪湿地浮游植物的属类数与水体透明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与COD Mn和电导率之间分别有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属多样性指数也与水体透明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与水温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藻类密度对数与COD Mn指数、电导率之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4).贺筱蓉等: 杭州西溪湿地首期工程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与水质关系799表3 西溪湿地春季4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平均值Tab.3 Average value of phytoplank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our sampling stations of Xixi Wetland 群落特征Ⅰ Ⅱ Ⅲ Ⅳ属类数48 52 44 47 总藻密度(×106cells/L) 288.455 36.763 47.239 71.306 绿藻指数 7.00 6.36 6.33 6.21 藻类综合指数 12.25 11.82 12.17 11.54 属多样性指数(d ) 1.172 1.102 1.084 1.061 均匀度指数(E ) 0.721 0.622 0.759 0.715 优势度指数(D )0.490 0.436 0.418 0.521表4 西溪湿地藻类群落指标与水质理化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Tab.4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community index to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in Xixi Wetland, Hangzhou 群落指标 透明度 (m) 水深 (m) pH 值水温 (℃) COD Mn (mg/L)BOD 5(mg/L) 电导率 (mS/cm) DO (mg/L) 属类数 -0.3001) 0.193 -0.030 0.273 0.3001) 0.182 0.5332)0.030 属多样性指数 -0.3321) 0.163 0.086 0.4082) 0.185 0.155 0.238 -0.075 藻类密度对数-0.171 0.200 -0.174 0.047 0.6142) 0.172 0.7762) 0.205* 1)0.05显著水平, 2)0.01显著水平.为进一步考察水质COD Mn 指数、电导率对各采样站及各门浮游植物的影响, 分别以各站水质的COD Mn 指数、电导率为自变量, 各门浮游植物的密度对数为应变量作相关回归分析(表5).表5 Ⅰ-Ⅳ站各类浮游植物密度对数与有机物耗氧量(mg/L)、电导率(mS/cm)之间的相关系数*Tab.5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mong COD Mn , conductivity and Log no. of various phytoplankon density in thefour sampling stations of Xixi Wetland * 1) 0.05显著水平, 2) 0.01显著水平.Ⅰ站除裸藻门外, 浮游植物的密度对数与COD Mn 和电导率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并以隐藻门的密度对数与COD Mn 指数之间的正相关性为最高, 硅藻门的密度对数与电导率之间的正相关性最高; Ⅱ站的硅藻门和裸藻门密度对数均与COD Mn 和电导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绿藻门和隐藻门的密度对数仅与电导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Ⅲ站绿藻门和隐藻门的密度对数均与COD Mn 和电导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硅藻门和蓝藻门的密度对数仅与COD Mn 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Ⅳ站仅以电导率水质因子与各类藻密度对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并以绿藻门的相关系数为最高.3 讨论3.1 有机物和营养盐对湿地浮游植物生态的影响西溪湿地有机物质来源主要有水草(喜旱莲子草、水葫芦等)腐烂的二次污染、当地居民生活和生产垃浮游植物Ⅰ Ⅱ Ⅲ Ⅳ 绿藻门 Chlorophyta COD Mn 电导率 0.7942) 0.7992) 0.623 0.8532) 0.8022) 0.7311) 0.475 0.9152) 隐藻门 Cryptophyta COD Mn 电导率 0.8162) 0.7732) 0.313 0.6801) 0.7471) 0.7702) 0.525 0.8202)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COD Mn 电导率 0.6881) 0.8042) 0.7121) 0.7721) 0.6971) 0.421 0.549 0.8412) 裸藻门 Buglenophyta COD Mn 电导率 0.595 0.602 0.7822) 0.7812) 0.372 0.309 0.577 0.6921) 蓝藻门 CyanophytaCOD Mn 电导率0.6481) 0.7121)0.614 0.3000.7882) 0.5210.614 0.8422)J. Lake Sci.(湖泊科学), 2009, 21(6) 800圾、水产养殖和农业生产地表径流等, 进入水体的有机物经氧化分解, 最终变为浮游植物可直接利用的营养盐. 2005年当地的养殖产业占农业总产值近70%, 猪最大存栏达2万头, 池塘鱼类的放养密度也过高. 湿地开发前的1999年, 水体中氨氮和硝基氮的年平均含量曾分别达2.65和1.62mg/L[4], Ⅳ站硝酸盐浓度更是从1997年的18.2mg/L, 上升到2002年的23.1mg/L[3]. 水体水质的电导率高低与营养盐浓度有关[12], 西溪湿地浮游植物的属类数、总藻密度对数均随着COD Mn指数和电导率的升高而极显著地增长(表4), 即湿地藻类随着有机物质耗氧量和营养盐浓度的升高而极度增殖. 这与Takamura等[13]报道的日本湖泊中鞭毛虫的密度对数与水体总氮含量的对数、种类数与总磷含量对数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结果相类似. 西溪湿地中绿藻门和隐藻门占总浮游植物密度的93.76%, 在Ⅰ站和Ⅲ站这两门藻类密度对数与COD Mn指数和电导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而在Ⅱ站和Ⅳ站仅与电导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表5). 由此推测, Ⅰ站和Ⅲ站水体中有机物促进浮游植物增殖更甚, 且有机物含量也更高(表1). 这可能与Ⅰ站和Ⅲ站是游览景区的进口和出口, 人流多、游船多, 对水体搅动也随之增强有关.3.2 综合保护首期工程对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湿地首期工程区中, 生态恢复区的河道被清淤、疏通后, 水体的透明度从1998年的0.64m下降到2007年的0.59m, 这其中存在疏浚后使水体中遗留有悬浮物影响水体透明度的可能[14], 也是没有经过清淤、疏通措施的虾龙滩生态保护区(Ⅳ站)具有水深浅而透明度大特征的主要原因. COD Mn指数从3.98mg/L上升到4.24mg/L, 而浮游轮虫的密度却从519cells/L[4]下降到335cells/L. 可见, 近10年来, 湿地中的浮游藻类从水体得到了更好的营养, 而抑制其增殖的上一级食物链的轮虫密度(可能由于高密度放养鱼类)不增反降, 为藻类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 但湿地的清淤、疏通工程能明显稀释藻类的总密度, 如生态恢复区中水流置换量大的Ⅱ站和Ⅲ站, 其藻类密度明显低于虾龙滩生态保护区的Ⅳ站. 并且, 生态恢复区蓝藻密度占藻类总密度的平均比例仅1.9%, 低于虾龙滩生态保护区的2.4%. 这与杭州西湖底泥疏浚工程取得的生态效应相类似[15].湿地首期工程区内水体的绿藻指数在6.21-7.00, 藻类综合指数在11.54-12.25, Marglef 属多样性指数d在1.06-1.17之间. 可见, 湿地水体的受污染或富营养化程度较重, 且样点间差异不大. 由于藻类的鉴定到属水平, 藻类指数的计算值可能会偏高, 而d值可能会偏低, 因此, 评价西溪湿地已遭受严重的有机物污染,而水体营养水平为富营养型较为合理. 从环境质量整体上看, 首期工程区内的湿地沿着水流方向(由Ⅰ站流至Ⅲ站)水质有变好的趋势, 这一点与开发前水质沿着水流方向富营养化逐渐加重的结果刚好相反. 这可能是杭州市政府开展对湿地内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进行了大面积的疏通措施, 水环境质量开始得到改善的征兆.4 参考文献[1] 李朝秀. 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典范——“西溪模式”. 浙江林业, 2008, 8: 12-13.[2] 刘伟生, 李翔, 舒俭民.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探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25(6): 1620-1624.[3] 陈久和. 城市边缘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性研究——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 科技通报, 2003, (5): 395-402.[4] 李共国, 胡天云, 吴洁. 杭州西溪河浮游动物生态研究. 生态学杂志, 2001, 20(6): 29-31.[5] 胡晓红, 陈椽, 李银燕等. 以浮游植物评价百花湖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17(4): 1-7.[6] 熊丽, 谢丽强, 生秀梅等湿地中的藻类. 生态学研究进展, 2003, 14(6): 1007-1011.[7] 章宗涉, 黄祥飞. 淡水浮游动物研究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1-414.[8] 韩茂森. 淡水浮游生物图谱.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0.[9] 周凤霞, 陈剑虹. 淡水微型生物图谱.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0] 胡鸿钧, 魏印心. 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11] Margalef DR. Information theory in ecology. Cen System, 1958, 3: 36-71.[10] 黄钰铃, 陈明曦, 刘德富等. 不同氮磷营养及光温条件对蓝藻水华生消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6(9): 93-100.[11] Takamura N, Shen YF, Xie P. Species richness of Protozoa in Japanese lakes. Limnology, 2000, 1(2): 91-106.[14] 楼威, 周佳音, 李共国等. 疏浚后杭州西湖富营养化评价.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23(1): 63-65.[15] 吴芝瑛, 虞左明, 盛海燕等. 杭州西湖底泥疏浚工程的生态效应. 湖泊科学, 2008, 20(3): 277-284.。

西溪湿地开发对当地鸟类生存影响调查报告

西溪湿地开发对当地鸟类生存影响调查报告

天高任鸟飞——关于西溪湿地开发对当地鸟类生存影响调查报告杭师大附中高二年级高月、成逍遥摘要:多年来,西溪湿地生态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遭到破坏。

随着杭州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态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

从2002年开始,杭州市政府通过反复论证决定对西溪湿地进行综合保护,由此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开始建立。

那么湿地公园的建成对鸟类的生存有何影响呢?我们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调查。

本文就调查到现象与我们由此引发的思考做了阐述。

关键词:西溪湿地鸟类生存影响一、课题背景:多年来,西溪的湿地生态遭受破坏:曾经占地60平方公里的湿地,目前仅存10余平方公里,许多当年的湿地如今已是杭州住宅新区密集的区块;湿地内的人们过度地向自然索取。

在这些村庄,养猪业占农业总产值近70%,最多时有两万头生猪存栏,产生的污染大大超过了湿地环境的承受极限;池塘鱼类放养过密,造成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杂乱的民居房舍、随处堆积的垃圾,更是远离了西溪原先的优美环境。

随着杭州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态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日益深入。

从2002年以来,杭州市计划投入40个亿,进行保护恢复,2003年9月,经过反复论证,西溪湿地综合保护首期工程正式启动。

西溪湿地的开发,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鸟类的生存有何影响,我们课题小组的成员也想借此机会能更深入地了解西溪,更深入地感受环境保护给我们带来的点点滴滴。

二、课题实施:本课题研究和实践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三、课题成果1、资料画面中的西溪旧貌通过对专家的走访和相关资料的查询,西溪开发前湿地生态遭受严重破坏。

由于湿地内村庄密集、人口较多,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被随意倒入西溪水网中,使得水被严重污染,又脏又臭,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

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全乡有养猪户415户,生猪累计存栏25000余头(按照林水部门的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个人的污染的7倍),养猪收入占蒋村农业总产值近70%。

西溪湿地动植物简介

西溪湿地动植物简介

西溪湿地动植物简介西溪湿地位于中国浙江杭州市西部,是一个面积约1066公顷的生态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城市绿肺”和“天然氧吧”。

西溪湿地是淡水湿地和森林草地的组合,是杭州市内最大的自然湿地,其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全国闻名的大型综合湿地保护区之一。

下面将简单介绍西溪湿地的部分动植物。

动物西溪湿地是鸟类的天堂,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迁徙途中的驿站。

西溪湿地现有鸟类186种,其中有30多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黄嘴鸥、红池鹭、黑鹳、金雕、白肩鹤等。

此外,西溪湿地还有鸟类丰富而且生态系统完整,竹林、稻田、池塘、森林等栖息地兼备,适宜多种水禽、鸟类和野禽的繁衍生息。

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其中有很多个体数量很少的物种,如小夜鹰、红头潜鸭、鹰嘴鸭等。

除了鸟类,西溪湿地还有其他不少的动物。

例如,中国特有种的白鹇在西溪湿地生长良好。

棕榈鼠、灰鼠、黄家鼠等啮齿类动物常见于湿地内草地上。

和其他一些湿地一样,西溪湿地也有蜻蜓、蝴蝶和蜜蜂等昆虫。

植物西溪湿地的植物种类也非常多,包括草本、灌木和乔木等。

这里有大面积的水生植物和湖泊植物,包括菖蒲、香蒲、田菁、雀稗等;有山地森林、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包括槐树、罗汉松、杉树、榕树、枫树、桂花等;还有草地上的草本植物,如蒲公英、白瓣橐吾、银叶草等。

这些植物为该湿地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还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总之,西溪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完整,植被和动物资源丰富的自然保护区。

在这里,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回归和生命的延续,也正是由于西溪湿地得到充分的生态保护和管理,才让它成为杭州市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杭州西溪湿地的鸟类观察

杭州西溪湿地的鸟类观察

杭州西溪湿地的鸟类观察杭州西溪湿地是中国东部著名的鸟类天堂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鸟类资源。

这里的独特环境和丰富的食物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鸟爱好者和科学家。

本文将介绍杭州西溪湿地的鸟类资源及其观察情况,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里的鸟类。

一、鸟类资源丰富多样杭州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是一个维持了相对原始湿地风貌的保护区。

这里不仅有水草丰美的湿地,还有茂密的芦苇、稻田和森林等,这些丰富的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

在杭州西溪湿地,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候鸟、留鸟和定居鸟。

候鸟主要指那些在寒冷季节从北方迁徙至此过冬的鸟类,如白鹭、白琵鹭、黄鹡鸰等。

留鸟则是指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湿地内观察到的鸟类,如红嘴鸥、红头鸥、白头鹎等。

定居鸟则是指在该地区繁殖、生活的鸟类,如苍鹰、黄鹂、野鸭等。

这些鸟类的到来为湿地增添了生机,也为观鸟者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观察机会。

二、观鸟技巧与注意事项在观察杭州西溪湿地的鸟类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观鸟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观鸟者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观察点位。

湿地内有许多设立了观鸟平台和观察点的地方,选择一个视野开阔、鸟类活动频繁的位置,可以提高观察的效果。

其次,观鸟者需要保持安静和耐心。

鸟类对于噪音比较敏感,所以在观察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安静。

同时,鸟类行为活泼,经常会在短时间内变换活动位置,所以需要耐心等待和持续观察,以捕捉到更多种类的鸟类。

另外,观察鸟类时要注意保护野生动物的原则。

切勿打扰鸟类的生活和繁殖,不要靠近巢穴或扰乱它们的栖息环境。

同样,不要随意乱扔垃圾或破坏湿地植被,维护好湿地的清洁和整洁。

三、常见鸟类品种介绍在杭州西溪湿地,可以观察到许多不同品种的鸟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品种介绍:1. 白鹭:白鹭是一种较大型的鸟类,身体呈白色,嘴长而尖。

它们通常在湖边或稻田中觅食,捕食小鱼和蛙类等。

白鹭会用它们特有的姿势站在水边觅食,十分具有观赏性。

2. 红头鸥:红头鸥是一种小型的海鸟,体型较小,喜欢栖息在树上或电线上。

西溪湿地生态实践汇报

西溪湿地生态实践汇报
湿地的植被和土壤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具有吸附和 降解作用,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水生态系统恢复
随着水质的改善,西溪湿地的水生态系统得到了 恢复和发展,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
05
生态实践中的挑战与 问题
面临的主要挑战
生态环境脆弱
西溪湿地生态系统较为敏感,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如气候 变化、水文条件改变)和人为干扰(如污染、开发活动) 的影响,导致生态失衡。
THANK YOU
预期成果和效益分析
生态效益
通过湿地生态实践项目,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 ,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
社会效益
湿地生态实践项目将促进当地生态旅游和环保教育的发展,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 意识,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
湿地生态实践项目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注 入新的活力。
西溪湿地概况
01
地理位置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西部,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总面积约11.5平方公
里。
02 03
生态特点
西溪湿地是典型的城市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多种珍稀濒 危物种和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同时,湿地还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候 、提供休闲场所等生态服务功能。
历史沿革
西溪湿地历史上曾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污染,近年来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 的共同努力,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植被恢复与重建措施
植被调查
对西溪湿地的植被进行全面调查 ,了解植被的种类、分布和生长
状况。
植被恢复
通过种植乡土树种、草本植物等 ,逐步恢复湿地的植被覆盖,提
高植被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植被管理

西溪水质调查报告

西溪水质调查报告

西溪水质调查报告调查题目:西溪天堂是谁的天堂?调查原因:有人说西溪河的水质仅次于污水,溪中鱼儿挣扎在缺氧的死亡线上,为调查清楚这是谣言还是真的,于是对西溪湿地以及周边河流,如严家港、五常港、蒋村港等水体质量进行水质调查。

研究西溪是否是动植物生存或人类居住的天堂。

调查内容和方法:1、内容:研究自然湿地的水质情况。

了解没有人为打理,天然湿地的水质是否适合动植物生长。

方法:进入人烟稀少的湿地核心区域研究。

发现分为不同情况:如荷花塘水质很好,但也有些区域漂满了浮萍,水中缺氧,鱼儿可能难以生存。

2、内容:研究半自然湿地的水质情况。

研究那里的水质是否适合动植物生长。

方法:取西溪水陆交界附近的过渡地带的水,发现里面有很多藻类,还有很多螺丝。

3、内容:研究人工湿地的水质情况。

人工湿地多为增加湿地的景观效果而人工创设的。

方法:取景区人工雕琢痕迹很重的水景处的水,研究发现人工处理的生态系统中的水非常适合多种生物生长。

4、内容:研究西溪周边河流的水质情况。

花蒋路周围,房屋杂乱,还有很多民工棚,垃圾集积,污水肆溢,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

研究这些对河流水质是否有影响。

方法:采集西溪里和西溪蝶园中间的河流里面的水,发现水不仅浑浊,而且漂浮着很多脏东西,结论为水质恶劣,造成的原因应是河流周边人口多,生产和生活造成的污染。

5、内容:研究西溪周边居民用水的水质情况。

西溪是五星级国家公园,研究西溪周边居民是否享受到了西溪得天独厚的优越水资源。

方法:社区调查了解。

了解后得知,西溪周边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并不是来源于西溪,而是来源于余杭。

用PH试纸测试得出水的酸碱度为6,属于酸性,水中无异味。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杭州西溪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摘要:杭州西溪湿地作为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本研究旨在探讨杭州西溪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分析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通过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研究发现,杭州西溪湿地具有水质净化、保持水源涵养、调节气候、防洪排涝和景观美化等多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进一步研究表明,杭州西溪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节约或代替城市维护和建设成本、改善居民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和合理利用杭州西溪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杭州西溪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一、引言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市内最大的湿地保护区,长期以来扮演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和城市生态景观营造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杭州西溪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与利用日益成为关注的热点。

二、杭州西溪湿地的生态系统1. 湿地概况杭州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3000余公顷,包含孕育湿地、养育湿地和休养湿地三个功能区。

其中,孕育湿地是水质净化和涵养水源的主要区域,养育湿地是物种保护和生态环境恢复的重点区域,休养湿地是人工景观和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

湿地内有草本植被、水生植物、湿地鸟类等丰富的生物资源。

2. 水质净化功能杭州西溪湿地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功能,主要通过湿地湖泊和湿地植被的协同作用实现。

湿地湖泊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湿地植被通过吸收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

3. 水源涵养功能杭州西溪湿地是杭州市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之一,对于维持城市水资源供给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具有优秀的蓄水功能,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的方式储存雨水,减少洪水和干旱的发生,同时保证城市供水的稳定性。

西溪湿地保护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生态防治对策

西溪湿地保护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生态防治对策

西溪湿地保护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生态防治对策西溪位于西湖北山之阴,是杭州著名的“三西”(西湖、西溪、西泠)之一。

西溪以溪、芦、柳、鱼、柿、笋、菱构成江南水乡特色,成为名符其实南宋皇朝的后花园和供品基地。

西溪内主要有泉井、溪流、河荡、潭池、沼泽、滩涂、水堤、岛屿等水域景观,池塘遍布、湖岸曲折、两岸树木苍翠、芦荡飘曳是西溪特有的生态环境,“一曲溪流、一曲烟”是西溪湿地的特色写照。

目前,西溪是杭州市城郊仅存的一块湿地。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西溪湿地面积锐减,生态功能急剧退化,西溪湿地正面临被蚕食的命运。

过去,西溪之胜,独在于水。

但是,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目前区域内水环境质量总体上超V类。

西溪湿地的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西溪湿地能否恢复或接近于原来的景观,直接决定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成败。

因此,保护和适度开发西溪,第一要务当推治水,尽快改善西溪的水环境质量。

1、西溪湿地保护区水环境质量现状2003年11月,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西溪风景区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监测结果表明:西溪风景区各采样点水较清,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三个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但部分点位的总磷和氨氮超Ⅴ类标准(见附表1)。

去年年底,浙江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受西湖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指挥部的委托,承担西溪湿地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浙江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为彻底调查西溪湿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水环境质量,对沿山河等8条河道布置了12个测点(见附表2),水质的监测项目为水温、透明度、PH、DO、COD、BOD5、NH3-N、TP、TN、CN-、S2-、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六价铬、镉、铅、汞;监测频率为连续2天,每天上下午各1次,其中BOD5、CN-、S2-、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六价铬、镉、铅、汞频率减半,并采用单因子法对监测断面水质现状进行评价。

监测结果和评价结果分别见附表3和附表4。

杭州西溪湿地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对策建议

杭州西溪湿地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对策建议

!"K>):?@-A!-4::提要:作为生态名片的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实际上却潜伏着严重的生态危机,J1w'U$-V'$o;@-_”p识不足。

本文提出了对策建议:杭州西溪湿地公园应该肩负起真正恢复原生湿地生态系统,成为原生湿地濒危物种的挪亚方舟的使命,同时也应避免误导伪生态,真正肩负起普及有深度的生态科学知识的职责%关键词:生态学与伪生态外来入侵物种生态修复杭州西溪作者施于文,杭州于文建筑景观设计事务所高级工程师;黄天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研究生;黄炳元,民革杭州市委会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主任,杭州 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邮政编码310003)。

西溪湿地是杭州的一张生态名片,现在却面临一场被忽视的生态危机,这场危机不但体现在西溪湿地生态失衡、原生湿地植物群落面临几乎完全被外来入侵物种所替代的威胁,还体现在对生态认识不足的意识危机,亟须引起有关方面高度关注i*1!1!4!"#$%&!2020yd1_!7mb.:;*?+Q J1w V'湿地植物群落是湿地的主要特征,然而,西溪湿地的标志性植物群落一湿地植物群落已大部分被外来入侵物种所占据,大部分本地原生湿地植物绝迹*1.t X[,西溪湿地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生态认识不足和吸引游客的需要,种植了大量外来,西外来I Sk,97234328,cu度上丰富了景观,但西溪湿地本地原生态景观特色消失,部分外来植物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本地原生湿地植物的生存,使西溪湿地原生湿地植物物种多样性迅速减U*西的?的外来*2771*j为美洲的48种,占总种数的67.61J;原产地为欧洲的9种,占12.68%*特别是西溪湿地的湿地植物群落,夕卜来入侵湿生植物几乎完全替代了原生植物群*在水陆交汇处,来自南美洲的喜旱莲子草、粉绿狐尾藻、南美天湖荽群落已经成落为拥有绝对优势的沼生、中生植物群落,来自北美洲的再力花、梭鱼草已成了拥有绝对优势的挺水植物群落*在水下,来自北美洲的水盾草已成了拥有绝对优势的沉水植群落*生$],来自洲的水成为拥势的n群落,“:外来植物覆盖了近岸水面,遮挡了日光,使水底的原生水生植物缺乏光照而消亡*外来入侵动物如南美洲的福寿螺、北美洲的克氏原螯虾对西溪湿地生态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密度高时几乎会把水域中的沉水植物一扫而光*近几年大量引钱塘江水流入西溪湿地,使西溪湿地水域盐度升高,部分生活在钱塘江的无齿相手蟹也入侵西溪湿地,对水生植物有较大破坏作用。

西溪湿地科学原理

西溪湿地科学原理

西溪湿地科学原理西溪湿地是杭州市的一处重要的生态景观区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本文将以西溪湿地的科学原理为主题,探讨其形成机制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原因。

一、湿地的形成机制湿地是指地面或水面上常年或季节性湿润的地区,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沼泽地等。

西溪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水文条件的变化。

在地质演变过程中,西溪流域经历了地壳的隆起和河道的改变,形成了湖泊和河流湿地。

此外,降水和地下水的补给也是湿地形成的重要因素。

西溪湿地地处于杭州的低洼地区,雨水和地下水不断输入,使得湿地得以形成和维持。

二、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服务。

首先,湿地可以调节水文循环,起到缓冲洪峰和保持水源的作用。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城市的下游,可以吸收并存储来自上游的洪水,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

其次,湿地还能净化水质,通过湿地植被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西溪湿地的植被和浮游生物可以有效地吸附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提高水质。

此外,湿地还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为众多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西溪湿地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

三、湿地生态平衡的维持湿地生态平衡的维持需要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首先,湿地的水文条件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

西溪湿地通过地下水和降水补给,保持了一定的水位和水质。

适宜的水位和水质是湿地生物的重要生存条件,能够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其次,湿地的植被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西溪湿地的植被种类繁多,包括湿地植物、水生植物和湿地草地等。

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提供栖息和食物来源。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也为湿地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

此外,湿地的生态系统还包括了多种微生物和底栖生物,它们在湿地中起到了重要的降解和循环作用。

湿地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质,形成新的营养物质,为植物提供养分。

西溪湿地设计考察报告

西溪湿地设计考察报告

西溪湿地设计考察报告1. 引言西溪湿地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一个具有重要生态和景观价值的湿地保护区。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西溪湿地资源,本次考察旨在探讨西溪湿地设计策略,并提出相应建议。

2. 现状分析2.1 地理环境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的西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支流西溪上。

其水系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

周边地理条件较为优越,交通便利,具备了开展旅游观光的潜力。

2.2 自然资源西溪湿地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多种珍稀植物和动物。

其中,候鸟迁徙是湿地最大的特色之一。

此外,湿地景观秀丽,四季变化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

2.3 管理现状目前,西溪湿地已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不合理开发,湿地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加强湿地管理和保护迫在眉睫。

3. 设计策略3.1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设计湿地的首要任务。

应加强湿地的水环境管理,提高水质,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要严格控制开发和游憩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减少人为干扰,并设立相应的保护区域。

3.2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可以在湿地内设置教育中心,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向游客普及湿地的生态意义和价值。

此外,可以设计科普展览,以吸引更多人参与湿地的保护事业。

3.3 旅游开发在湿地内开展合理的旅游开发,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能实现湿地保护的目标。

可以设计游览路线,设置观景平台,提供生态导览等服务,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同时,要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

3.4 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湿地保护的一项重要策略。

应组织社区居民参与湿地保护志愿工作,让他们成为湿地的生态守护者。

可以设立社区园艺中心和研究所,提供相关培训,激发居民的环保责任感和创意潜能。

4. 建议与展望西溪湿地是杭州市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我们建议:- 加强湿地管理,提高保护力度;- 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加强教育宣传;- 合理开展旅游开发,既满足游客需求,又保护湿地生态;- 强化社区参与,推动湿地保护事业。

西溪湿地生物群落研究报告

西溪湿地生物群落研究报告
在美丽的西溪湿地中,鸟群的数量和品种各式各样,千奇百怪,好多都是珍惜鸟种,我真为杭州有这样的湿地公园而感到骄傲!在西溪湿地中我可以看见许多珍惜鸟种,为此事我大开眼界。虽然没有看到所有不同品种的鸟类,但是我还是觉得西溪湿地的鸟类品种很多。这里可真是鸟的乐园啊!在整个西溪湿地中有许多芦苇,大部分鸟类都在这些芦苇丛中嬉戏、玩耍,十分快活,是那样无忧无虑、悠然自在。我看了以后,感触匪浅:那么多珍惜的鸟儿只能在这里一具,那是多么的可悲啊!我们人类一定要爱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让大自然的生物自由的生长在美丽的自然妈妈的怀抱!
运气好的话,远远地可以看见脖子长长的黑颈鹤。人走得比较近它也不跑。关于黑颈鹤,我曾听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人鹤结为兄弟,人类将自己的三根头发送给黑颈鹤,要它装点在头部以证明与人类的亲情关系。从此黑颈鹤就有了三根人类的头发。
现在,这些鸟们果真和人类相亲相爱,果真如此安详地出现在人类身边。对着手里的鸟类识别手册看,可以看到这里除了黑颈鹤外,还有班头雁、棕头鸥、燕鸥、白翅浮鸥、普通秋沙鸭、赤麻鸭、绿头鸭、红头潜鸭、凤头潜鸭、白骨顶、红脚鹬和白腰草鹬等等。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水中游的也是鸟,人与鸟和谐共处的景象如此让人心动。这只有在艰难的新藏线上才可能存在吧。因为这里偏僻,路途艰难,人迹罕至,少有干扰,而且藏民信佛,不杀生,民心纯朴。
西溪湿地生物群落研究报告
生态群落现况自Fra bibliotek感受鸟的生态群落
国道穿过这块湿地中间,把这块土地一分为二了,水鸟们依然在这待着,自然安详地在路两边的湿地里戏耍。有的自由悠闲地踱步、有的在水里摇摇摆摆地游浮、有的扑棱起翅膀飞到半空中。
地里那金黄色闪现着耀眼光芒的植物主要是芦苇,另外还有菖蒲、青藏野青茅、碱茅、赖草以及藏西嵩草。

浮游动物+水生植物技术修复城市河道实践研究

浮游动物+水生植物技术修复城市河道实践研究

浮游动物+水生植物技术修复城市河道实践研究本文以杭州后横港河生态治理工程为例,全面阐述了应用浮游动物+水生植物技术对城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机理、技术方案、水质监测和评价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和建议。

结果显示,该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水质改善效果显著,并具有成本较低、无生物副作用、水质长期维持等优点。

标签:水环境;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工程实践本文研究了浮游动物+水生植物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修复城市黑臭河道的情况。

在浮游动物方面,主要是进行生物操纵控藻除浊,投加食藻虫(属于滤食性枝角类浮游动物)作为启动因子,引导水体生态修复综合技术,降低藻类密度,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水下沉水植被生态修复创造条件。

在水生植物方面,采用水生植物塘技术,以沉水植物种植为主,吸收氮、磷营养物质,降级富营养化程度;同时结合水体增氧技术,点缀部分生态岛。

最后,逐步引入挺水和浮叶植物、浮游动物、鱼虾螺贝类和有益微生物群,通过优化营养结构,构建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巩固和维持生态修复后续河道自净效果。

杭州后横港河位于杭州市拱墅区,为京杭大运河支流之一,长约1300m,河道宽度10~22m,水深1~1.8m,水域面积约20900m2。

河道治理前水体富营养化。

根据水质分析数据和工程前期现场调查,治理前水体有机污染较重,透明度仅30~50cm,溶解氧低,氮磷含量较高。

河道沿岸主要有三处排污口,时有生活污水、废水排入河道。

该河道共分两期实施生态治理,均采用了浮游动物+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修复后部分水质指标已经达到国家IV类和II类水质标准,水质改善效果显著。

1修复技术与实施本文主要研究横港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全长约730m,水域面积约14500 m2。

工程分生态修复与养护两个阶段,其中生态修复施工期2个月,养护期2年。

工程实施内容为:1.1排水及安装复氧曝气管。

将水位降到20-30cm,投入食藻虫,消除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蓝绿藻,同时活化水体及底泥。

杭州西溪湿地首期保护工程后浮游生物的生态响应

杭州西溪湿地首期保护工程后浮游生物的生态响应
里学院生物技术系研究所教授 .
9 8
浙 江教 育 学 院 学报
21 0 0点
研究 样点选 取 了生态 恢复 区 中位 于周 家 村 的游 人 入 口处 (I ) 西 溪人 家 ( 站 、 Ⅱ站 ) 深潭 、
口上船码 头 ( Ⅲ站 ) 以及 虾龙滩 生态 保护 区 ( , Ⅳ站 ) 4个 采样 站 ( . 图 ) 1 2 采样 和计 数 .
贺筱 蓉 , 李共 国
( .浙 江 教 育 学 院 理 工 学 院 ,浙 江 杭 州 30 1 ; 1 10 2
2 .浙 江 万 里 学 院 生 物 技 术研 究 所 , 江 宁 波 3 5 0 ) 浙 1 10
摘 要 :0 7年 3月至 2 0 20 0 8年 5月 , 调查 了西 溪湿地 (I~Ⅳ站 ) 游植 物 和轮 浮
清淤、 通 , 疏 以期 恢 复原 来 的水 生态 . 程止 于 2 0 工 0 5年. 同年 5月 湿地 公 园对 外 开放 . 在西 溪 湿
地 开发 之前 , 地 内在 的 能 量 流 及 物 质 流 交 换 已趋 微 弱 , 态 环 境 的脆 弱性 明 显 … , 共 国 湿 生 李
等 研究 了浮游 动物 的生态 及其 与 环境 之 间 的关 系. 开 发 后 有关 西 溪 湿 地 浮 游 生物 的生 态 但
源丰富、 自然 景 观质 朴 、 化 积 淀 深厚 , 文 曾与 西 湖 、 泠并 称 杭 州 “ 西 ” 西 三 ,总 面 积 约 为 1 . 8 0 0
k 其 中 , 积为 3 4 m 的首期 综 合保 护 工程 始 于 2 0 m. 面 .6k 0 3年 8月 , 主要 对 湿地 的河 道进 行 了
21 0 0年 3月
浙 江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杭州城西西溪湿地浮动物现状与保护措施

杭州城西西溪湿地浮动物现状与保护措施

杭州城西西溪湿地浮动物现状与保护措施杭州城西西溪湿地浮动物现状与保护措施杭州城西西溪湿地浮游动物现状与保护措施本文关键词:浮游,杭州,湿地,保护措施,现状杭州城西西溪湿地浮游动物现状与保护措施本文简介:Abstract:Aninvestigationwasconductedonthezooplanktonresourcesat3samplingsectionsinXiXiW etlandinMayandNovember2021,andthezooplanktonspeciescomposition,杭州城西西溪湿地浮游动物现状与保护措施本文内容:Abstract:An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on the zooplankton resources at 3 sampling sections in Xi Xi Wetland in May and November 2021, and the zooplankton species composition,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dominant species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were analyzed. A total of 17 species or genera were collected, belonging to 9 families and 14 genera, and the Rotifera had the largest number of species, accounting for 47.06% of the total species number, followed by Cladocera accounting for 41.18%, there was only 1 species of Copepoda. The density and biomass of Zooplankton were generally low in spring. The most dominant species were Rotifera, biological diversity was low, and the structure of zooplankton community was not complex. The change of wetland habitat may be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ecline of zooplankton species. 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etland management. Keyword:Xixi Wetland; Zooplankton; Rotifera; Cladocera; Copepoda;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城西, 区内河、塘、港、漾、湖水网交错, 狭窄的塘基和宽阔的洲渚相间排列, 构成次生湿地地貌景观, 其中水域面积占70%左右 (余海霞等, 2021) , 总湿地面积缩小至10.08?km2 (高乙梁, 2021) 。

西溪湿地生物群落研究报告

西溪湿地生物群落研究报告

西溪湿地生物群落研究报告谣言:吃太咸了会得病?导语:“人体每日摄入食盐不应过多,否则易患多种疾病。

”这是真的吗?吃太咸了会得病?一、网友评论:1、网友:冰冰23 岁行政助理我就是一个”重口味“的人,但身体很健康啊!我就是一个特别爱吃咸的人,什么咸菜、咸烧饼都是我的最爱。

大家都说吃太咸对身体不好,可我一点没这么觉得。

前几天我还到医院去体检,各项指标都很正常。

吃咸不会得病的!2、网友:小帅34岁销售邻居家大爷常年吃太咸,结果得了心血管病。

邻居家有个大爷经常吃咸的东西,大家都劝他不要吃这么咸,可他就是不听。

后来他被检查出了心血管疾病,我想这和常年吃咸有很到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二、专家解答:1、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每人每天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而我国现在每人每日食盐约12克、美国提倡的人均2.3克/天宽松了许多。

2、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

营养专家原表示,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三大原因之一,高盐饮食是我国高血压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古人就知道“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即多食咸会影响血液和血液循环,伤及骨骼,并使心功能受到抑制。

盐摄入平均每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就分别增加2.0mmHg和1.2mmHg。

“有的人以为‘不吃盐没力气’,这是没有道理的。

”专家表示,人对钠盐的依赖,只是长期以来味觉适应了高盐。

除此之外,吃盐还包括酱料、酱油、零食里的盐,因此不放盐放酱油的做法,也同样会摄取盐分。

我们正常人钠的摄入量和排出量时刻处在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而且钠的排出主要通过我们的肾脏。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摄入过多的盐分,钠的摄入量就会增加,这就给肾脏排除钠的功能增加负担。

如果摄入钠的量过多的话,为了保证肾脏的正常功能,也为了保持钠在血液中的浓度不变,就需要多喝水,不过水喝太多的话就会使得血液中的水分有所增加,这就形成了“水钠潴留”的状态。

疏浚后杭州西湖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

疏浚后杭州西湖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

疏浚后杭州西湖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李共国;尉美方;吴芝瑛;虞左明【期刊名称】《生态科学》【年(卷),期】2005(24)3【摘要】2003年1~12月调查了疏浚后杭州西湖(小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四个采样站(Ⅰ~Ⅳ)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研究包括优势种组成、密度和生物量,以及浮游动物生物量与水体叶绿素a、有机物耗氧量、总氮和总磷含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疏浚后,Ⅲ~Ⅳ站原生动物第一优势种由似铃壳虫(Tintinnopsis sp.)变为筒壳虫(Tintinnidium sp.);Ⅲ-Ⅳ站轮虫第一优势种由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变为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Ⅰ站的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和Ⅲ站的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分别取代了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leuchtenbergianum)第一优势种的地位;桡足类中,剑水蚤优势种为粗壮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dybowskii),哲水蚤优势种为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疏浚后,西湖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增加了80.5%,其中原生动物密度增量贡献57.3%.平均生物量增加了49.7%,其中轮虫生物量增量贡献36.5%.西湖浮游动物生物量与水体叶绿素a、有机物耗氧量和总磷含量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采样站中,以Ⅳ站环境生态因子与浮游动物生物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为Ⅲ站、Ⅰ站和Ⅱ站,水体环境生态因子对浮游动物的影响程度与其优势种演变的体现相一致.在不同浮游动物类群中,枝角类生物量与水质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其次为轮虫、桡足类和原生动物.【总页数】6页(P218-223)【作者】李共国;尉美方;吴芝瑛;虞左明【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宁波,315100;浙江万里学院,宁波,315100;西湖水域管理处,杭州,310002;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43.3【相关文献】1.疏浚后杭州西湖富营养化评价 [J], 楼威;周佳音;李共国;吴芝瑛;虞左明2.浮山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特征——夏季4个月浮游动物种类变化 [J], 杨东方;陈生涛;马兆党;徐子均;卜志国3.惠州西湖底泥疏浚对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J], 康玉辉;刘正文;张修峰;钟萍;陈光荣4.引水和疏浚工程支配下杭州西湖浮游动物的群落变化 [J], 李共国;吴芝瑛;虞左明5.巢湖流域双桥河底泥疏浚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丁瑞睿;郭匿春;马友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结 果
均深度 2. 13m ,自然景色古朴 ,很少受外界的影响 , 目前被杭州市政府列为旅游风景资源开发的地区 。 但西溪河由于不合理的养鱼且疏于管理 ,随着村落 经济的发展河流污染日趋严重 ,生物群落结构遭到 一定的破坏 。浮游动物是水体重要的生物群落 ,研 究浮游动物生态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西溪河 的渔业生产 、水环境监测和生物治理等均有积极的 指导意义 。
Ecological Studies on Zooplankton in the Xixi River , Hangzhou. Li Gongguo , Hu Tianyun ( Zhejiang W anli U niversity , N i ngbo 315101) , Wu Jie ( Hangz hou Envi ronment Monitori ng Cent ral S tation , Hangz hou 310007) . Chi 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1 ,20( 6) :29 - 31. Zooplankton ecolgy , including species composition ,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biomass , was studied in t he Xixi river , Hangzhou During one year study ,137 species (42 Protozoa ,63 Rotifera ,22 Cladocera and 10 Copepoda) were found. An2 nual average density of zooplankton were 809 ind·L - 1 , wit h biomass 1. 425 mg·L - 1 , diversity index 2. 87. Cladocera biomass had a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wit h water dept h , chlorop hyll a and NO32N content . Water pollution was ampli2 fied gradually down stream in t he Xixi river.
月~1999 年 11 月间进行了春 、夏 、秋 、冬 4 次采样 。 ( B rachionus spp . ) 和晶囊轮虫 ( Asplanchna spp . ) ,
采样和计数按《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3 ] 进行 ,定 枝角类为短尾秀体 ( Diaphanosom a brachy u ru m ) 、
213 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生物量有明显正相关性的环境因子还有叶绿素 a 和
章家塘浮游动物群落的密度和生物量均最低 , 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却最高 ,显示了良好的生态环
硝基氮 (NO32N) 的含量 ,总 N 的含量与枝角类生物 量之间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表 3) 。而透明度 、有机
李共国等 :杭州西溪河浮游动物生态研究
NO32N ( mg·L - 1) T2N ( mg·L - 1)
y = 0. 064 + 0. 059 X 12 0. 515 P < 0. 1 y = 0. 255 - 0. 025 X 12 - 0. 519 P < 0. 1
流方向逐渐上升了 。
3. 2 从调查和实地考察发现 ,西溪河的污染源主要
31
物耗氧量 、总 P 含量等环境因子与枝角类生物量之
间无明显相关性 。
表 1 西溪河各类浮游动物及主要种年平均密度 (个·L - 1) 和生物量 ( mg·L - 1)
Tab. 1 Annual average density (ind ·L - 1) and biomass ( mg·L - 1) of zooplankton in t he Xixi river
物基本被原生动物占据外 ,西溪河的浮游动物密度 均最低 ,生态环境相对较劣 。秋雪庵群落的种类数
主要由秋冬季的轮虫组成 。浮游动物生物量以章家 最多 ,生物量最大 (表 2) 。
塘和秋雪庵秋季的轮虫最大 ,交芦庵生物量最大值 214 浮游动物与生态因子关系
出现在夏季 ,是由于此时出现大量个体大的晶囊轮
均匀度指数 ( E)
章家塘 84
340
0. 803
3. 05
0. 69
秋雪庵 93
891
1. 839
2. 81
0. 60
交芦庵 86
1195
1. 640
2. 76
0. 58
表 3 西溪河枝角类生物量 ( Y) 与环境因子 ( X) 的相关性 Tab. 3 Regress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 ( X) and biomass
晶囊轮虫
25 (0. 443)
枝角类
15. 7 (0. 204)
短尾秀体 4. 0 (0. 100)
长额象鼻 511 (0. 040)
颈沟基合 5. 1 (0. 044)
桡足类
51. 8 (0. 074)
剑水蚤
11. 5 (0. 049)
无节幼体
40. 3 (0. 025)
141 (0. 020) 6 (0. 001)
性样品用 25 号筛绢制成的浮游生物网拖网获取 ;定 长 额 象 鼻 ( B osm i na longi rost ris ) 和 颈 沟 基 合
量样品用 1L 采水器分别于上 、中 、下三个水层取等 ( B osm i nopsis deitersi) ( 表 1) 。桡足类常见的种有
量 水混匀后 ,用25号筛绢制成的浮游生物网过滤 近邻剑水蚤 ( Cyclops vici nus ) 、中剑水蚤 ( Mesocy2
作者简介 :李共国 ,男 ,37 岁 ,硕士 ,副教授 。主要从事淡水浮游
动物生态研究 。
概率 , S 为种类数 。
吴洁 ,女 ,40 岁 ,高级工程师 。从事生物监测工作 。
3 0 生态学杂志 第 20 卷 第 5 期
有附近居民的生活污物污水 、渔业生产带来的污染
以及中下游附近的一家小型豆制品厂排出的污水 ,
加上西溪河河面上终年漂浮着大量腐熟程度不一的
水葫芦 、喜旱莲子草等释放营养盐 ,致使西溪河水体
的氨 氮 和 硝 基 氮 年 平 均 含 量 达 2. 647 和 1. 620
mg·L - 1 ,分别是 1995 年富营养化的杭州西湖[7 ]7. 7
方程式测定 。采样的同时测定水体的环境因子 。
图 2 、图 3 显示了西溪河三采样点各类浮游动
多样性指数 ( H′) 采用 Shannon2Wiener 公式 H′ 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轮虫类决定着浮游动
=公式
∑Pilog2 Pi 计算 , 均匀度指数 ( E) 采用 Pielou E = H′/ log2S 计算 。 Pi 为第 i 种物种出现的
表 2 西溪河三采样点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Tab. 2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zooplankton community at
t hree stations in t he Xixi river
采样点种(类S )数
密度 (个·L - 1)
生物量 ( mg·L - 1)
多样性指数 ( H′)
110 (0. 004) 668 (1. 593) 318 (0. 088) 35 (0. 010) 57 (0. 058) 74 (1. 300) 11. 4 (0. 129) 5. 3 (0. 076) 3. 0 (0. 024) 2. 1 (0. 016) 71. 8 (0. 098) 11. 3 (0. 060) 60. 5 (0. 037)
西溪河环境生态因子与枝角类的生物量之间有
虫 。原生动物生物量微不足道 。除章家塘有少量的 一定的相关性 ,而与其他各类浮游动物生物量之间
桡足类密度和枝角类生物量外 ,浮游甲壳动物在西 的相关性不明显 。枝角类生物量随着水体深度的增
溪河不形成明显的种群 。
加而增大 ,两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与枝角类
种类名称
章家塘
秋雪庵
交芦庵
密度 (生物量) 密度 (生物量) 密度 (生物量)
原生动物
56 (0. 015)
无柄钟形虫
0 (0. 000)
似铃壳虫
25 (0. 001)
轮虫
217 (0. 502)
针簇多肢轮虫 42 (0. 012)
三肢轮虫
3 (0. 001)
臂尾轮虫
13 (0. 018)
Key words :Xixi river ,zooplankton ,ecology. . 中图分类号 :Q958. 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4890 (2001) 0620029203
西溪河位于杭州市西郊的一个自然村落内 ,是 一条迂回 、浅水的自然河流 。径流面积 5~6km2 ,平
1 材料与方法
根据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 ,原生动物的优势种 为一种无柄钟形虫 ( L stylozoon spp . ) 和 似 铃 壳 虫
在西溪河的进水处章家塘 、河中段秋雪庵和出 ( Ti nti nnopsis spp . ) , 轮 虫 为 针 簇 多 肢 轮 虫 ( Pol2
水处交芦庵设置 3 个浮游动物采样点 ,1998 年 12 yart hra t rigla) 、三肢轮虫 ( Fili nia spp . ) 、臂尾轮虫
图 3 西溪河三采样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Fig. 3 Seasonal changes in biomass of each groups of zooplankton at t hree stations in t he Xixi riv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