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原材料控制方法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1. 质量控制目标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我们的质量控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确保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 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达到规定标准。
- 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弯沉值在允许范围内。
- 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抗滑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 确保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满足使用需求。
2.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实现上述质量控制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2.1 原材料质量控制- 沥青: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沥青,并进行性能检测,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
- 碎石: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硬、表面粗糙的碎石,并进行筛分、含泥量等检测。
- 矿粉:选用优质矿粉,并进行粒度、含水量等检测。
- 添加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添加剂,并进行性能检测。
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 拌和:确保沥青混凝土拌和时间适宜,拌和均匀,无离析现象。
- 摊铺: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速度、温度等参数,确保摊铺平整、无划痕。
- 压实: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压实工艺,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达到规定标准。
- 接缝处理:采用合理的接缝处理方法,确保接缝平整、密实。
2.3 检测与验收- 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压实度、弯沉值、抗滑性能等。
- 施工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确保沥青路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质量管理体系为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环节:- 质量计划:明确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目标、要求和措施。
- 质量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
- 质量检查: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质量改进:根据检查结果,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4. 风险管理与质量保障4.1 风险识别与评估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施工设备故障、施工工艺不合理等。
路面工程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路面工程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路面工程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高强度、高耐久性的路面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中。
质量控制是确保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从原材料的选择、质量检测、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对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材料选择沥青混合料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矿料、填料和添加剂等。
合理选择原材料是保证混合料质量的基础。
1.沥青选择沥青是沥青混合料的胶结剂,直接影响混合料的粘结性能和抗乳化性能。
应根据工程要求、气候条件和道路类型选择合适的沥青等级。
同时要求供应商出具沥青的质量合格证明,并进行采样送检,确保沥青的质量。
3.填料选择填料是填充在骨料与沥青之间的细颗粒物料,其主要作用是填充骨料间隙、提高混合料的密实度。
常用的填料有石粉、天然细沙等。
填料应选择无机纯净、无聚合物和有机物的材料,并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填料质量合格。
4.添加剂选择添加剂是一种能改善混合料性能的辅助物料,常用的添加剂有增稠剂、增粘剂、改性剂等。
选择添加剂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合料性能进行选择,并且要求供应商具备相关的质量证明。
二、质量检测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检测是确保混合料质量符合标准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1.沥青质量检测对沥青要进行黏度、软化点、针入度、溶度等测试,并进行袋装沥青开袋检查,检查沥青是否有结块、是否有异味等异常情况。
2.矿料质量检测对矿料进行颗粒分析、石粉含量、吸水性、杂质含量等测试,确保矿料的物理性质符合要求。
4.添加剂质量检测对添加剂进行外观检查、粘度测试、溶解性测试等,确保添加剂符合要求。
质量检测可以由混凝土生产企业自行进行,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质量控制措施1.设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指标根据相关标准和工程要求,设定沥青混合料各项质量指标,包括沥青含量、沥青稳定度、抗剪强度、抗反应性和耐久性等指标。
同时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确保质量控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路面工程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路面工程沥青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路面工程中的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矿料和添加剂三个主要原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沥青的选用和质量控制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沥青的性质和特点、沥青的选用和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质量控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沥青的性质和特点沥青是一种黑色或棕黑色的胶状物质,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它具有黏性、胶结性、可可塑性和耐水性等特点。
沥青在低温下呈固体,高温下呈液体,是一种具有温变性的材料。
二、沥青的选用1.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沥青的牌号和粘度等级。
不同牌号和粘度等级的沥青适用于不同的路面工程,并且可以根据矿料和添加剂的特性进行调配。
2. 对沥青进行性能测试。
通过对沥青的黏度、渗透度、软化点等性能进行测试,判断其质量是否合格,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3. 查看沥青的资质和合法证明。
只有经过国家认可的供应商提供的沥青,才能保证质量可靠。
1. 沥青的质量控制要求。
对每批进货的沥青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检验沥青的外观、温度和湿度等情况,确保沥青没有污染和外来物质的混入。
2. 沥青的贮存和搬运。
沥青在贮存和搬运过程中要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保持其固态,并防止沥青的泄漏和外溢。
3. 沥青的配比。
按照沥青混合料设计配方要求,将沥青、矿料和添加剂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在配比过程中要保持沥青的温度和粘度符合要求,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温度和密实度,以保证施工质量和路面的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质量控制是路面工程中的关键。
通过对沥青的选用和质量控制,可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工程的稳定性,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在路面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进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道路的安全可靠。
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要点_secret

改性沥青砼路面施工控制要点随着改性沥青的使用使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大为改善,能够有效地阻止或延缓路面损坏的发生,提高抗永久变形,抗低温开裂、增强粘结力、抗老化及抗疲劳能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但也给施工增加一定难度,根据以往施工经验,为确保改性沥青面层施工质量,对重点控制环节进行以下介绍。
一、原材料控制要保证路面施工质量,必须选料精良。
应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统一料源,收料时加强检测,保证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堆放场地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防止泥土对材料污染,不同材料间用砖墙隔离。
各种材料应控制如下:1、沥青:选用合适的重交通沥青按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的要求进行改性处理,通常掺入SBS进行沥青改性,掺量为沥青的4%—5%。
对改性沥青实行车车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接收,并双方共同留样存档。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并在使用前进行水洗除尘。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天然砂或机制砂,细度模数应在2.3-3.0之间,天然砂应严格控制含泥量,机制砂不得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4、填料: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
拌和机回收粉料不得使用。
二、拌和站控制沥青拌和站在使用前由计量部门对自动计量部分进行了认真标定,确保计量准确,生产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并配有良好的打印装置。
在使用中勤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稳定,完好率高。
拌和场必须配备足够试验设备,满足混合料检测要求。
使用中要保证混合料拌合时间,确保混合料拌和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粗料分离现象,将混合料各项偏差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热拌沥青混凝土允许偏见表2。
热拌沥青混凝土允许偏差表1三、使用沥青混合料转运机防止摊铺过程中的离析和温度差异运输车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集料的离析和温度的降低。
在摊铺过程中料车两边的凉料将被挤到摊铺机料斗的两边且最后被送至刮板输送带,当下一车卸料时,凉料被送到螺旋输送器中熨平摊铺。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措施(管理办法)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组建施工组织机构,熟悉设计文件,合理配置施工人员,沥青砼配合比设计,搅拌厂的设置,材料准备,施工机械的配置,路面基层等。
(一)组建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施工组织机构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
这就要求机构成员事业心责任感强,懂技术、会管理,建立各级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
(二)熟悉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熟悉设计文件、掌握施工设计图纸是施工前准备工作的首要任务,一般有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图纸会审,通过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以便掌握项目规模及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为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计划打下基础。
同时还可以对设计图纸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更好的控制施工质量创造条件。
(三)配置施工人员人员素质高低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之一,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在关键工序上多配置几名责任心强的技术高的施工人员是非常必要的.(四)沥青砼配合比设计沥青砼配合比设计分为三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
这项工作由工地实验室负责完成。
本工作尽量提前,有了配合比,就可以准确的确定材料的各种规格和数量.生产过程中,当进场材料发生变化,沥青混合料的况料级配、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不符和要求时,及时调整配合比.二、沥青混合料原材料质控沥青混合料主要是由矿料和有机结合料这两大部分组成,可以说在原材料方面,当前主要的困扰和麻烦,往往发生在矿料的生产与供应方面。
(一)。
沥青材料管理1。
沥青材料进场取样与储存罐体要求密闭性能良好;具有热循环系统;必须具有外循环系统;自身的内循环系统(搅拌装置)。
2.取样方法及检测指标(主要针对改性沥青)取样方法:严格的遵守上(3/4h)、中(1/2h)、下(1/4h)三层取样法充分混合后再进行实验。
检测指标:老化前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老化(163℃、85min)后的针入度、延度。
3.沥青的进场取样与储存储存时间:普通、改性沥青常温/低温储存时间规范无明确说明,一般来讲普通沥青不超过6个月,改性沥青不超过3个月;普通沥青高温存放(130℃—150℃)不超过10天,改性沥青(150℃—160℃)存放不超过7天。
沥青路面原材料保障措施

沥青路面原材料保障措施在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需要采取一定的原材料保障措施。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沥青路面原材料的保障措施。
一、沥青原材料保障措施沥青作为沥青路面的主要材料,需要选用质量合格、适用于当地气候环境的原材料。
在选用沥青原材料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检测:对沥青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适用性检测: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对沥青原材料进行适用性测试,保证其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3.保质期控制:沥青原材料具有一定的保质期限,在保质期内使用可确保材料的品质。
因此,在选用沥青原材料时,需要注意其保质期,并尽量选择保质期较长的材料。
二、骨料保障措施骨料是沥青路面中另外一种重要的原材料。
合格的骨料能够提高沥青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选用骨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因素:1.骨料的强度和颗粒形状:选用强度高、颗粒形状均匀的骨料能够提高沥青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2.骨料来源:选用来自正规厂家的骨料,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来源可靠。
3.骨料质量检测:对骨料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三、添加剂保障措施除沥青原材料和骨料外,添加剂也是沥青路面中的关键材料之一。
添加剂能够改善沥青路面的性能,提高路面的抗老化、抗裂性能等。
在使用添加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添加剂,保证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对添加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质量合格。
3.添加剂的使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过多或过少的添加剂均会对沥青路面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的原材料保障措施主要包括选用质量合格、适用于当地气候环境的沥青原材料,选用强度高、颗粒形状均匀的骨料,以及选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添加剂。
这些保障措施能够保证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关于路面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关于路面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工程所用原材料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保证工程所用原材料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
为实现本项目既定的质量目标,就必须抓好原材料质量,为此,特提出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如下:一、首先路面使用的沥青、水泥的生产厂家和品牌必须符合合同文件规定,且由承包人取样试验合格后以文件形式向高驻办提出申请,经高驻办验证试验合格后以文件形式批复使用,并将批复文件报备总监办一份。
二、沥青材料质量控制生产改性沥青所用基质沥青必须经项目委托检测单位(恒通公司)按批量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加工改性沥青。
改性沥青生产完成后,由检测单位按批量检验合格后,监督装入沥青灌并将入口铅封,沥青灌上应喷有子靖项目专用字样,沥青运输实行用运三联单制度,运料三联单必须注明沥青品种标号、生产日期、内存数量、生产厂家名称,运料单必须经生产厂家和检测单位签字后,由运料人携带一份到现场收料处换验收单。
沥青运抵施工现场后,由驻地监理工程师解封后,经检测单位、施工单位、高驻办三方分别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中心试验室随机对其质量进行抽检,对工地无法完成的试验项目应外委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
三、粗集料质量控制粗集料使用前由施工单位以文件形式向高驻办申请集料产地,母岩种类及加工生产厂家和材料规格。
经高驻办现场考察,生产设备工艺、母岩质量并取样试验各项指标合格后,以文件形式批复产地,岩性种类及生产厂家,并将文件报备总监办一份。
料源批复后还要对集料质量实行源头控制,各施工单位、高驻办常驻、集料加工场一人,车辆一台,负责加工质量巡查,抽检集料级配,0.075mm以下通过量,针片状颗粒含量、软石含量指标。
集料运输环节实行运料三联单制度,即料场、驻料场监理、运输人各一份,料场装料时,由料场负责人,驻料场施工监理人员在三联单签字,运料人持一份三方签字的运料单将材料运到工地后,到施工单位收料人处换收料单。
无运料单的材料施工单位不得验收,否则一经查实将给予重罚。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重交沥青
SBS改性沥青
乳化沥青
沥青路面施质量控制要点
石料:最好购买反击式破碎机生产,经过吸尘过的石料。
重点关注:压碎值、含泥量,粘结力。 其次关注:石料加工的级配、形状。
沥青路面施质量控制要点
1#料
2#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料
4#料
矿粉:
矿粉一定使用石灰岩石料 辗磨出来的,千万不要用回收 料,如果购买不到好矿粉,中 下面层可以不加,但上面层一 定要加矿粉。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粘层油洒布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混合料拌合 沥青混合料摊铺
沥青路面碾压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
六、相关人员主要职责
(一)、总经理:
高度重视质量管理意识,调集精兵强将来组织和实施沥青 路面施工,重点关注原材料的变化和人员是否负责任,制定奖
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二)、拌和厂厂长
做好相关原材料的进厂质量关,配合试验室人员做好相 关检测和配合比试验,做好生产过程中的级配、油石比及温度 控制。
(三)、试验室主任
严格控制好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的质量把关,把好质量检测 进场关,做好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质 量检测,做好路面压实度的检测。
(四)、材料采购员
6、车辆倒车要有专人指挥,离摊铺机前20公分停下,拉 紧手刹,由摊铺机顶着车辆往前走。
(可以防止料倒在地上,也可以防止车辆冲击摊铺机影响平整度。)
五、摊铺与压实
(一)、摊铺前的准备
1、根据路面的情况,组织好相适配的机械,并把摊 铺机拼装好。
2、每天在施工前摊铺机熨平板一定要加温。
3、摊铺作业前,所有的机械应加好油水,加油时 应注意不要有柴油污染地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1. 引言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结构。
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2.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这包括沥青、矿料和添加剂等原材料的检验和评估。
确保原材料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路面工程的质量。
3. 配合比的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中的配合比对路面工程的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配合比的控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确保沥青和矿料的比例合理,以提高路面工程的强度和耐久性。
4. 施工工艺的控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施工工艺的控制包括施工温度、摊铺厚度、摊铺速度等方面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5. 路面平整度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是衡量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控制路面平整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包括使用正确的施工设备、合理的施工方法以及对路面进行及时的检测和修复。
6. 施工质量检验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质量,需要进行施工质量检验。
这包括对原材料、施工工艺和路面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
通过检验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保证工程的质量达标。
7. 结论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配合比的控制、施工工艺的控制、路面平整度的控制以及施工质量检验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证路面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要求,注重质量控制,确保道路的安全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1. [相关标准名称1] >2. [相关标准名称2]。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用于道路铺设的材料,其质量控制对于保证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原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1.1 沥青的选择: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沥青,具有合适的黏度和软化点,以确保混凝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2 骨料的选择:骨料应符合规定的粒径要求,并具有适当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3 添加剂的选择:根据混凝土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如增粘剂、改性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
二、混合比设计与控制2.1 混合比设计:根据道路的使用条件和要求,进行混合比设计,确定沥青、骨料和添加剂的配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2 混合过程控制:在混合过程中,应控制好沥青和骨料的加热温度、混合时间和搅拌速度,以确保混合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3 配合比调整: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混合比中沥青和骨料的比例,以适应不同的施工条件和要求。
三、施工工艺控制3.1 预热骨料:在施工前,对骨料进行预热处理,以提高沥青的附着性和混凝土的稳定性。
3.2 摊铺厚度控制: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摊铺机的速度和厚度,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均匀一致。
3.3 压实控制:在摊铺后,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方法,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压实,以提高其密实度和稳定性。
四、质量检测与监控4.1 原材料检测:对沥青、骨料和添加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4.2 混合料检测:对混合料进行采样和试验,检测其沥青含量、骨料粒径分布等指标,以确保混合料的质量稳定。
4.3 施工质量检测:对摊铺后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密实度、厚度、平整度等方面的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五、质量控制记录与总结5.1 质量控制记录:对每一批次的沥青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记录,包括原材料检测报告、混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参数等,以备查证和追溯。
5.2 质量控制总结: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路桥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沥青路面是指在道路基层上铺设沥青混凝土层以作为车辆通行的道路。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对于保证道路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抗裂性能、减少路面损坏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1. 原材料控制:(1) 沥青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检查沥青的黏度、温度等参数,确保沥青的质量稳定。
(2) 骨料的筛分、包裹率等指标应符合要求,确保骨料的质量。
3. 压实控制:(1) 沥青混凝土摊铺后进行压实,要根据设计要求和路面情况选择合适的压实机型号、压实次数和压实能量。
(2)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要均匀、全面,应采取多次压实、分层压实等措施,确保路面的稳定性。
4. 补强控制:(1) 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基状况、设计要求等合理确定补强措施,如使用增强网、增强纤维等。
(2) 补强材料的选择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补强效果。
5. 质量检验控制:(1)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过程质量检验,检查沥青混凝土坍落度、沥青含量、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
(2) 完工后进行终检,检查路面平整度、洞槽、裂缝等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6. 施工工艺控制:(1) 摊铺沥青混凝土时,应确保均匀、连续,施工速度要适当,避免过快或过慢。
(2)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现场环境,防止杂物混入沥青混凝土中,影响路面质量。
7. 防止开裂控制:(1) 沥青路面易发生裂缝,应注意施工时的孔洞、缺陷等,采取预防措施,如增加骨料含量、增加沥青含量、加强压实等。
(2) 施工后应进行养护,避免大车等重物碾压,防止路面开裂。
通过以上要点,可以有效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保证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还应注意施工现场的密封,防止沥青被雨水冲刷,影响路面质量。
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控制措施

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控制措施沥青混凝土面层是路面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本文将简要介绍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控制的措施,以便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些措施。
1. 原材料选择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控制。
沥青、骨料和添加剂是沥青混凝土的三大主要原材料,它们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选用原材料时,需要对供应商的资质和生产能力进行审核,并进行严格的原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
2. 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配合比设计,可以确保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施工性能。
配合比设计需要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合理的设计,以充分发挥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优势。
3. 施工工艺控制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工艺控制是保证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均匀性、密实度和平整度等关键参数,以确保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
施工工艺控制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4. 质量监测与评定为了有效控制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需要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全面的质量监测和评定。
通过现场实测、试验室检测和质量评定,可以全面了解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性能和质量,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整。
质量监测与评定需要依据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评定结果客观公正。
5. 道路维护和保养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控制不仅仅限于施工阶段,还需要在道路使用阶段进行维护和保养。
定期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检测和评定,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补和维护,以延长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使用寿命。
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控制、质量监测与评定以及道路维护和保养等环节上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德商路聊城至范县段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原材料质量控制1、本项目下面层使用的沥青为A7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均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在使用期间,储存温度控制在130℃-170℃。
2、沥青大碎石柔性基层采用MAC70号改性沥青,中、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储存过程中改性沥青罐中加设搅拌设备并进行搅拌,使用前改性沥青须搅拌均匀。
施工过程中定期取样检验产品质量,发现变异等质量不符要求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
3、本项目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为机扎碎石,细集料采用机制砂,填料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粉,为了提高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矿粉中加入25%左右的生石灰粉;沥青大碎石用填料全部采用生石灰粉。
材料须确保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其质量均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4、所有原材料均在施工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质量、产量、价格和运输条件,提出采购方案。
由材料、试验与监理人员共同到现场做全面了解,同时取样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5、材料进场前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合格材料严禁进场,已进场的不合格材料清除出场。
自检合格的材料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抽检,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6、做好进场材料的管理,按品种和规格分别存放,严禁混料和混堆,材料分层水平堆放,控制堆放时的离析。
7、严格控制材料采购数量,按照材料使用计划平衡进料,随时掌握材料采购和消耗动态,做到筹措、供应及时。
二、混合料拌和1、拌和机开盘前操作人员首先检查油路管线及仪表是否正常,试验室向拌和楼提供配合比通知单,每天开始时,先干拌2-3锅集料来提高混合料的温度。
混合料拌和时间以使所有颗粒全部覆裹沥青结合料,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每盘拌和时间为45s,其中干拌时间为5s,拌和过程中严格控制拌和时间,防止沥青老化。
2、拌和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粗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予以废弃。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路面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对沥青路面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原材料选择1.1 沥青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沥青是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首要步骤。
应根据路面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具有良好黏结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的沥青。
1.2 骨料的选择:骨料是沥青混合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路面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应选择合适的骨料种类和粒径分布,确保骨料与沥青之间的黏结性和稳定性。
1.3 添加剂的选择:添加剂可以改善沥青的性能和路面的耐久性。
根据路面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如改性剂、增粘剂等,以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
二、施工工艺控制2.1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控制: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应根据路面使用条件和要求,控制沥青、骨料和添加剂的比例,确保混合料的质量。
2.2 施工温度控制:沥青的温度对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
应根据沥青的特性和气温条件,控制沥青的施工温度,确保沥青的流动性和黏结性。
2.3 施工工艺控制:施工工艺包括沥青的铺设、压实和养护等环节。
应采取适当的施工工艺措施,确保沥青路面的均匀性、密实性和耐久性。
三、质量检测与监控3.1 沥青混合料质量检测:应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沥青的黏度、骨料的粒径分布、添加剂的含量等指标的检测,以确保混合料的质量。
3.2 施工过程监控: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控,包括沥青的温度、压实度、厚度等参数的监测,以及施工质量的可视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3 路面质量评估:施工完成后,应对沥青路面进行质量评估,包括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抗滑性等指标的检测,以确保路面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四、养护与维修4.1 养护措施: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应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包括及时清理杂物、加强路面保养、定期检查维护等,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一、施工技术要点1. 地基处理:在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清除表层杂物、坚实复查、填实弥平等,确保地基牢固平整。
2. 沥青砂浆配制:沥青砂浆是路面施工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其配制要注意以下要点:- 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和砂料,并按照配比要求进行混合;- 混合过程中要确保温度适宜,避免沥青过热或过冷;- 涂刷砂浆时要均匀、细腻,避免出现漏涂或堆积现象。
3. 单层或多层沥青铺筑: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单层或多层沥青铺筑方式,并注意以下要点:- 铺筑前要确保原地面干燥、无积水,并进行必要的打磨处理;- 沥青的铺筑要均匀、严密,避免出现起鼓、开裂等问题;- 在多层铺筑时,每层沥青要进行充分的夯实,保证层与层之间的粘结力。
4. 抗滑处理:为了提高道路的抗滑性能,可采取以下方法:- 在沥青铺筑后,及时进行抗滑处理,如喷洒防滑剂;- 定期检查路面的抗滑性能,及时进行维护和修补。
二、质量控制要点1. 原材料验收:对沥青、砂料等原材料进行验收时,要注意以下要点:-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取样送检,进行必要的检测,确保原材料的合格率。
2. 工艺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工艺过程控制,包括以下方面:- 控制沥青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控制砂浆的配制比例,确保质量稳定;- 控制铺筑速度和厚度,保证施工质量。
3. 质量检测与验收:针对沥青路面施工,应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对沥青砂浆的强度、粘结性等性能进行检测;- 对铺筑后的路面进行验收,确保质量问题得到解决。
以上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三篇)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一、引言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当前城市道路建设中最常用的路面结构类型之一,具有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然而,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可控因素,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成为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文将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二、路面材料的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第一个关键质量控制点在于路面材料的质量。
路面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决定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运行质量。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沥青、石子等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和试验。
对于沥青材料,需要测试其黏度、软化点、密度、弹性恢复等性能指标;对于石子材料,需要测试其骨料含量、骨料形状、骨料强度等性能指标。
只有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才能保证路面施工后的质量。
三、路面结构的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是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厚度、均匀性和密实度等指标。
首先,需要保证摊铺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可以通过激光平差仪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其次,需要保证摊铺的均匀性,避免产生高低差和明显的脊纹。
最后,需要保证路面的密实度,可以通过振动滚压机进行密实作业,并进行密实度检测。
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施工温度,避免沥青混凝土的过早或过晚凝固。
四、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除了材料和结构的质量控制外,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也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避免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对施工造成干扰。
其次,需要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速度,不能过快或过慢,应以保证施工质量为优先。
同时,还需要对摊铺机、压路机等施工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需要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所需的知识和经验。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沥青路面因其具有良好的平整度、行车舒适性和耐久性,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要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
以下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施工准备阶段1、原材料质量控制沥青:选择合适标号的沥青,其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
重点检测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指标,确保沥青的性能满足工程要求。
集料:集料的规格、级配、坚固性、含泥量等指标至关重要。
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和较高的强度,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
填料:通常采用矿粉,其质量应干燥、洁净,细度符合要求。
2、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性能,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使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达到最优。
3、施工机械设备准备拌和设备:确保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且计量准确、搅拌均匀。
运输车辆:配备足够数量的运输车辆,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及时、不间断。
摊铺设备:选择性能良好的摊铺机,具有自动找平功能,确保摊铺平整度。
压实设备:配备足够数量和类型的压路机,如钢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等,以满足压实要求。
4、下承层准备对下承层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其平整度、强度、高程等指标符合要求。
清理下承层表面的杂物、浮尘,如有病害应提前处理。
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1、严格控制拌和温度根据沥青的标号和集料的含水量,确定合理的拌和温度。
通常,沥青加热温度在 150 170℃之间,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 10 20℃,混合料出厂温度在 140 165℃之间。
拌和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沥青老化,或温度过低影响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
2、控制拌和时间确保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现象。
一般来说,总拌和时间不少于 3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 5s。
3、质量检测定期对拌和出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沥青含量、矿料级配、马歇尔稳定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原材料控制方法王永康、吴晓东、翟光宾摘要:沥青砼原材料的质量及级配组成对沥青砼路面的正常使用和寿命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为了保证沥青砼路面在设计标准内的正常使用# 就必须在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 沥青砼配合比的设计及沥青路面施工三方面积极探讨和研究,以寻求最佳的方案。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交通量及车辆荷载都明显增大!极易导致沥青路面形成渠化现象! 这就对道路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沥青砼路面材料中的沥青对温度和应力比较敏感! 在风吹、日晒、雨淋和冰冻的自然气候下,当受到干与湿、冷与热周而复始的作用时,就会逐渐老化、变脆;在汽车轮胎的冲击、摩擦和扭摆的作用下,也会逐渐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
逐渐形成深深的车辙。
因此,为了保证沥青砼路面在设计标准内的正常使用! 就必须在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沥青砼配合比的设计及沥青路面施工三方面积极探讨和研究! 以寻求最佳的方案。
沥青混合料用原材料按现行标准及施工实际情况主要分为沥青、碎石(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等四种成分,下面就如何提高沥青砼路面的使用寿命对这四种成分分别进行叙述和分析。
一、沥青一种有机胶凝材料,它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与非金属的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
沥青品质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成品质量极为重要,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必须采用符合本地区气候特点要求的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同时选用沥青标号应符合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当有二种以上沥青材料时,应选用含蜡量低、低温延度高的沥青材料,含蜡量高,会降低沥青延度降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目前,一般采用改性沥青来应对交通量日益增长、汽车轴载不断增加的状况。
改性沥青具有高温稳定性好、耐低温、抗疲劳能力强的特点,可以使铺筑的沥青砼获得更好的路用性能。
改性沥青为基质沥青与一种或数种改性剂通过适当的加工形成的沥青混合物。
改性沥青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必须符合JTJ036- 98《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技术要求,其应具有如下特点:1.提高沥青的高温劲度及其高温稳定性,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减少拥包的发生;2.降低沥青的低温脆性,增加低温柔性,提高路面抗裂缝能力;3.提高沥青粘结力,增加沥青强度,以较薄的路面结构厚度承受较大的交通量和延长使用寿命;4.改善沥青对酸性石料的粘附性,防止路面受水损害后的集料剥落;5.提高沥青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疲劳能力;6.提高沥青抗氧化、紫外线及高温能力,推迟老化作用,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沥青材料的优劣是路面质量的根本保证,故对沥青材料选购必须认真对待。
目前我国沥青来源有进口和国产两种,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的沥青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证书,并经检验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以严格控制劣质沥青的进场和使用。
二、矿料生产沥青路面用石料的矿厂! 一般规模小分布散! 且所产的石料随着岩脉变化的影响,性质和密度会相差很大,而矿料密度的不同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结果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般规律是,矿料的视比重与沥青用量成反比,矿料的总体密度每变化±0.01g/m3将会对油石比产生±0.02%的影响;矿料的性质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也有影响,如天然砂属酸性石质, 与沥青结合差,它在沥青混合料中的用量直接影响了马歇尔稳定度,也就对油石比产生了影响,因此一般限制天然砂的用量不能超过10%,有条件时尽可能选用碱性或中性机制砂。
1.粗集料(碎石)指粒径大于@:5<HH的碎石,是沥青砼中的骨架,在结构层中起着承重;稳定以及抗高温变形的作用,其除保证规范规定的常规检测指标外,还必须与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相匹配。
(1)沥青混合料中最大集料颗粒尺寸的选用,对中、下面层应小于层厚的1/2;( 对上面层应在层厚的1/2.5~1/3范围内为宜,这样可有效防止沥青混合料在拌和、运输、摊铺中产生的离析和摊铺后麻坑现象的发生,同时有利于碾压密实,减少成型后沥青路面受水的损害。
如两颗重叠的碎石在施工摊铺后就易产生错位现象,造成麻坑或者会在碾压时出现压碎现象。
粗骨料粒径过大或含量过多会加剧离析现象,第一次离析发生在拌和机向汽车内卸料时,粗颗粒滚落于汽车两侧挡板处,第二次离析现象的发生是汽车向摊铺机盛料斗中卸料时,粗颗粒集料滚落于盛料斗两侧。
当摊铺机将前一车沥青混合料摊至最后时,必然将盛料斗中两侧离析的粗颗粒集料收入料斗中央刮板处等待下一辆车倒入,再加一车混合料倒入粗颗粒又是先下,两次离析的粗骨料累积在一起,将造成成型后沥青面层每隔15m~20m左右距离,就会有不均匀粗糙离析现象的发生。
尤其在雨后观察更加明显,并有积水现象。
(2)碎石规格尺寸在选定时,应控制超最大规格尺寸含量小于5%,超最小规格尺寸通过量不大于10%,且不应有重叠现象发生,如:沥青混合料类型为AC-30的矿料级配所选用的碎石规格尺寸应为20㎜~30㎜,10㎜~20㎜和1㎜~10㎜;沥青混合料类型为AC-16的矿料级配所选用的碎石规格尺寸应为10㎜~15㎜5㎜~10㎜;在施工过程中! 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的矿料尺寸进行采购,进场矿料按规格分区堆放,堆放场地须硬化并有防雨设施! 以易于保证工程质量,否则会造成目标配合比的矿料级配曲线调试困难,生产配合比无法控制,出现溢料和等料现象,或者以大代小或以小代大,破坏混合料级配标准,影响工程质量。
(3)沥青路面抗滑表层应选用石质坚硬、强韧、耐久、耐磨、抗冲击性能好,与沥青粘附性A级以上的碎石,这种石料多为玄武岩、安山岩、辉绿岩、花岗岩等,轧制的碎石与沥青粘附性多在5级以下,经处理方能使用。
具体方法可为:a) 沥青中掺加抗剥离剂.目前国产抗剥离剂有北京香山联合助剂厂生产的650低分子聚酰胺树脂,掺量约为沥青用量的0.5‰~1‰;西安公路研究所研制的PA-I型沥青抗剥离剂和西安产的BA3型抗剥离剂。
掺量约为沥青用量的0.2%~1%。
沥青抗剥离剂最佳剂量的确定,相同型号的抗剥离剂对不同沥青品牌的效果是不同的,不可简单地按产品说明书中的剂量或采用平均值作为使用剂量,应通过在沥青中掺加不同剂量的抗剥离剂与碎石进行粘附性试验后,选用最佳剂量后方能使用。
b) 添加适量的磨细的消石灰或生石灰粉以及水泥,是改善和提高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极为有效的方法,且成本低,由于抗剥离剂价格昂贵,又不易掺拌均匀,且受高温后的化学变化也不容忽视,故在GB50093-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对此也明确作出规定。
而如果采用干燥的生石灰掺入矿粉中共同磨细,通过试验验证收效甚好。
有一路面工程,进场为安山岩酸性石料,矿料表面很脏,为此我们对该批石料采用石灰水进行冲洗,一则将碎石冲洗干净,二则将酸性碎石进行碱性处理,然后进行了试验,具体情况如下:将酸性安山岩碎石用石灰水浸泡5min,捞出烘干,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第3.16节进行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其结果如表1:(4)沥青砼用碎石,除上面所述的应重点试验检查的项目外,还应做好碎石的其他物理性能试验,如表观密度、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空隙率等。
2.细集料指粒径小于2.36㎜的天然砂、人工砂及石屑。
细集料用以在沥青混合料中填充粗集料空隙,使成型后的沥青砼整体性能好,减少沥青混合料在施工(拌和、运输、摊铺)过程中粗集料离析现象的发生。
并提高沥青砼的密实性和防水性能。
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和石屑。
细集料的材质标准必须符合GB50093-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要求,且质地坚硬,洁净,无杂质,干燥无风化,含泥量符合标准要求。
关于细集料中石屑,在GB50093-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在缺砂地区,也可以使用石屑,但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砼面层及抗滑表层的石屑用量不宜超过天然砂或机制砂的用量。
”由于石屑大部分是石料中石质软弱的部分,扁片含量较多,而且粉状物中有较多的泥土,质量无法控制,粉状物占石屑多达10%~15%,甚至个别有高达20%以上,故在目标配合比中可以考虑应用在内,而在生产配合比中则要把0.075㎜以下的石粉剔除掉,因为在拌和除尘过程中,很容易将0.075~0.15甚至0.15~0.3中的细集料除掉,造成矿料级配中0.075~0.15,0.15~0.3的含量不足,使成型的沥青混合料粘附性较差。
因此,选用石屑时一定要在采购环节上把好关,尽量采购优质的材料&并严格控制石屑的用量,加强石屑塑性指数的检验。
天然砂$ 机制砂和矿料的级配与石屑的矿料的级配& 在规范中所要求的标准完全不同& 石屑仅对4.75、2.36、0.6、0.075四个筛孔有要求,对0.075的筛孔通过率限定在0~15%范围内。
以实际筛分结果分析。
0.075以下通过量多在8~12%范围内,0.3和0.15筛孔以上存留量非常少,仅占石屑筛分总量的2%~3%左右,而要求应为3%~5%,故用石屑代替机制砂,是造成矿料级配中0.3和0.15筛孔通过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造成沥青混合料容易离析的主要原因之一。
天然砂中容易含有4.75㎜以上软弱碎砾石颗粒,压碎值偏大超标,与沥青的粘附性差,容易小于4级,因此对这部分碎砾石颗粒& 凡含量大于5%以上时,应进行筛除处理。
三、矿粉填料矿粉是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填充作用的小于0.075㎜的矿物质粉末,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不仅是为了填充粗细骨料空隙,而且是沥青混合料结构形成的最主要成分之一,当它与沥青发生物理,化学作用后,便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从而可提高沥青砼的强度、温度稳定性以及耐久性,且在沥青混合料性质确定的情况下还能节约沥青用量。
经过试验验证,当沥青混合料在矿料级配相同和沥青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沥青混合料随着矿粉用量的改变,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各项技术指标也跟着变化,其具体情况见表2 、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各项技术指标随矿粉用量变化而变化。
如沥青混合料的密度随矿粉的增加而增加。
稳定度、饱和度、流值随矿粉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则空隙率随矿粉用量的增加而减小,掺加矿粉后的沥青软化点随矿粉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矿粉用量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性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若矿粉用量过多,同样也会对沥青混合料起到破坏作用,致使沥青混合料在碾压中不易稳定,甚至产生推移裂纹$给施工带来困难等。
经验认为,矿粉用量最佳范围应控制在沥青用量的1.3~1.8倍为宜,矿粉必须由碱性石灰岩加工而成,也可用水泥或生石灰粉代替,矿粉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GB50093-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
在施工之前,材料主管和试验负责人应对沥青砼路面选用的各种材料的生产厂家进行情况调查,选择料源丰富、质地优良、数量有保证的厂家签定合同,提出规格尺寸和质量标准要求;对于进场后的原材料则应及时向厂家索取材料检验报告单、合格证,并由试验室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按试验操作规程规定的程序和检测频率进行有计划的抽检,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原材料方可用于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