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论文化自觉

合集下载

从文化自觉中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从文化自觉中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从文化自觉中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文化反思,具体是指“生活在很大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人文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介绍其他了解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其核心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汹涌的热潮今天,异质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整合不断凸现出来,面对多元性复杂的文化环境,我国悠久有些灿烂的远古时代似乎有点步履沉重,而中西文化激荡了近百年的争辩仍在继续,其形势越来越隐蔽,程度却越来越剧烈。

我们将以怎样的多元化态度看待多样化的文化环境,又将倡导一种怎样的文化发展战略方针战略方向,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命题。

一、亚洲地区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历史原因人类文明素有文化自觉的优秀优秀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交流文化的发展史就是几部文化融合与交流的历史。

各民族文化在交流动与融合中构成了中国文化不断健康发展和演进的内在动力,锻造了它自身包容与开放的切削品格,这也正是当代中国能够进行文化自觉的历史原因之所在。

(一)中国古代史上为的文化自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几次典型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一次是印度的佛教文化于之间传人中国后,与儒道相揉顺利完成本土化的过程,转化为发言权星毛文化形态并取得文化正统地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次是明末的数术,由于中国长时期的封闭与专制统治,导致了生产力转型水平饮恨的落后。

当人们接触到欧美国家时近代文化时,首先感到的是“器物”和“科学技术”的差距,随之而来的是观念形态交融的激荡,这是近现代文化批判的先声,使中国文化的发展史进入了批判、转化、重构的自觉阶段。

(二)近现代中华民族的中华文化文化自觉从逻辑上讲,近现代中华民族的中华文化文化自觉只是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延续,是它包容与开放品格的升华。

自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主题,在文化层次上,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展开了“古今中西”的文化争论。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觉”和人的主体性——费孝通学术反思的两个主题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觉”和人的主体性——费孝通学术反思的两个主题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自觉”和人的主体性———费孝通学术反思的两个主题◎刘亚秋内容提要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和联系日趋紧密。

各国人民在全球化的交流中获益匪浅,但也面临冲突和困境。

如何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和谐共处,让人们继续从中获益?这是我们的时代主题,也是费孝通晚年学术反思的核心问题之一。

费先生在晚年学术反思的过程中,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和“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的议题,后者正是完成“文化自觉”探索的人文性路径。

他的学术反思具体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文化和人。

在文化层面,他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在“人”的层面,他提出从主体“我”的角度进入去理解文化本身的深邃性。

而“文化自觉”就是文化主体性,至少包括两个基本过程,一是自知之明,二是自主适应。

个体性内在于这一文化主体性的中心,文化自觉的核心在于对特定文化中的“我”/“己”的理解,而文明的深层基础在于对人性的解释。

探索“文化自觉”的目的在于确立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间和谐共处的规则。

由此,他的学术反思在个人和社会乃至世界之间建立起勾连。

关键词 费孝通 学术自觉 文化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中图分类号〕C9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0)12-0120-09引论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和联系日益紧密。

各国人民在全球化的交流中亦获益匪浅,但也不时面临冲突和困境,其中很多问题来自文化差异。

那么,如何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和谐共处,从而让人们继续彼此获益?这个问题在今天显得愈发紧迫。

事实上,费孝通先生在1990年代之后就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他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尚需准备很多知识上的条件,“文化自觉”便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本文从费先生的学术反思历程中,重新审视这一概念,试图进一步理解费先生相关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

“文化自觉”概念来自费先生从1990年代开始的学术反思历程中。

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再思考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大的持续高速发展,使中华文化焕发出了自鸦片战争未曾有过的强大生机,为中华民族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在世界新文化的生成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精神自信。

中国的现代化使中国百年的“现代转向”展现了强大的发展生机,同时也因现代化(特别是它基本组成之工业化)而产生种种新问题。

在中国崛起的强声中,不能不冷静地自问,中国文化自觉的最终取向是什么?现代化、全球化中如何实现中国文化自觉?
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中和位育”等思想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资源、国际关系、文明冲突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中国文化在对全球化潮流的回应中能否大有作为?
3.现在世界上研究中国文化的风气很盛,有不少人说是“儒家”文化又要抬头了。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扩大视野,从世界角度来看待中国文化?对于建立新
的全球社会我们能做什么贡献?中国文化里有许多我们特有的东西,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疑难问题,我们怎样把这些特点用现代语言更明确地表达出来,变成一个普遍的信息和共识?。

费孝通将

费孝通将

费孝通将“文化自觉”理解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它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自知之明只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要实现妈祖文化旅游地长期健康发展,文化自觉是一个关键变量。

实现文化自觉,妈祖文化旅游地居民应该做到以下:1、自身自觉。

妈祖文化旅游地居民应积极学习妈祖文化精神,提高个人素养,树立全局观念,摆脱“短视利益”的约束,做促进妈祖文化旅游地持续发展的推动者。

如在旅游活动开展中,旅游地居民应自觉身着传统妈祖服饰,在利益面前,能够践行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坚持淳朴、善良、自然的民风、民俗,不宰客欺客,同时更不能为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而引入一些破坏妈祖文化神圣性的事物,如嫖娼、赌博等。

2、文化反省。

旅游地居民应该自觉地了解妈祖文化的起源、形成、内涵、特征及传播等,做到知己。

可以通过组建社区旅游协会,开展妈祖文化课程,邀请妈祖文化研究者进行妈祖文化宣讲,以促进居民对妈祖文化的了解。

学习了解妈祖文化的同时更不应该固步自封,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做到保留优秀的妈祖文化,去除落后成分,积极做到妈祖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3、文化融合。

文化自觉,不仅仅是妈祖文化旅游地居民对妈祖文化的反省,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文化自强。

文化的封闭性,必然导致文化的落后性。

妈祖文化旅游地居民要想实现妈祖文化自强,首先应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如通过与东南亚研究妈祖文化地区交流,吸收先进的妈祖文化研究成果。

其次,应摒除盲目自大或自我贬损的文化观,而应与其他文化,如莆仙文化,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促共进,共同繁荣。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应当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关于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思考

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关于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思考

从“文化自觉”到“学术自觉”--关于费孝通“文化自觉”概
念的思考
张璐
【期刊名称】《世纪桥》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费孝通先生通过对文化和学术的深入思考而提出了“文化自觉”思想。

他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来诠释“文化自觉”的历程,并提醒我们不仅需要在文化上保持自主性,也需要在学术上保持一种自觉性。

因此,我们要不断思考和交流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与学术成果,在追求“文化自觉”的同时培育“学术自觉”意识,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挖掘学术思考的新视角。

【总页数】3页(P89-91)
【作者】张璐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北京 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之路——从费孝通的文化自觉观谈起 [J], 马妮
2.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中的中国经验与全球文化观——文化自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暨费孝通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 [J], 安丽哲
3.文化自觉与艺术自觉——从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谈起 [J], 张新科
4.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读《费孝通晚年谈话录》之思考 [J], 吕文江
5.从道德文化自觉到价值体系的认同内化
——对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的思考 [J], 郝雯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3(8)[N]我为什么主张_文化自觉_费孝通

2003(8)[N]我为什么主张_文化自觉_费孝通

北京日报/2003年/08月/25日/我为什么主张/文化自觉0费孝通费孝通的/文化自觉0概念要义本文关键词/文化自觉0这个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

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0,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文化自觉0四个字表达了世界各地多种文化接触所引起的人类心态变化近些年来我常讲/文化自觉0问题,具体采用这个名词是在1997年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

我提出/文化自觉0这四个字来标明这个研讨班的目的,是想总结一下,问一问,在这个研讨会上大家在做什么?这四个字正表达了当前思想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应,是世界各地多种文化接触中引起人类心态变化的迫切要求。

人类发展到现在已开始要知道我们各民族的文化是哪里来的?怎样形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将把人类带到哪里去?/文化自觉0与百年中西文化论争这个名词确实是我在这个班上作闭幕发言中冒出来的,但思想的来源,可以追溯的历史相当长了,我想大家都了解20世纪前半叶中国思想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而发展的,以各种方式出现的有关中西文化的长期争论,归根结底只是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现代中国人究竟能不能继续保持原有的文化认同?还是必须向西方文化认同?上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生都被困在有关中西文化的争论之中,我们所熟悉的梁漱溟、陈寅恪、钱穆先生都在其中。

当我在燕京大学上本科时,曾选修历史系一位外籍教授开的/中国文艺复兴0这一课程。

在读的材料里有一件事对我印象很深,至今仍然记得。

那就是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有一位曾国藩手下的大将,名叫胡林翼,当时驻守在今安徽的马鞍山,他在阅兵时,有一只外国军舰,冲着他沿江而上,这位大将竟当场昏厥了过去。

以后别人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对付太平天国我们还有把握,但对付这些外国军舰就没有办法了。

社会学与文化自觉_学习费孝通_文化自觉_概念的一些体会

社会学与文化自觉_学习费孝通_文化自觉_概念的一些体会

----------------------- 页面 1-----------------------社会学与文化自觉3———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苏国勋提要:本文以费孝通学术思想“从生态研究进入心态研究”的变化经历为范例 ,结合社会学研究对象从物质实体向关系实在的转化倾向,论证社会学研究从单纯追求实用性向实用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客观发展趋势 ,以及文化自觉在社会学研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文化自觉和美人文性生态秩序心态秩序一、引言近来 ,国内学术界纷纷关注文化自主性问题。

在笔者看来 ,文化自主性的根本 ,就是近年来费先生反复讲过的文化自觉问题。

1998 年 ,费先生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曾写道:在中国面向世界,要世界充分认识我们中国人的真实面貌 ,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才能谈得到让人家认识我们和我们认识人家。

科学地相互认识是人们建立和平共处的起点。

人文学科就是以认识文化传统及其演变为目的,也就是我常说的“文化自觉”。

在文化传统上说 ,世界没有一个民族有我们中华文化那么长久和丰富。

我们中国人有责任用现代科学方法去完成我们“文化自觉”的使命 ,继往开来地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 ,( )为人类的明天做出贡献。

费孝通 ,1998在该文中,他进一步解释说:3 本文是笔者为参加北京大学召开的追思费孝通学术思想研讨会而撰写的论文,值此费老辞世一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表达对一代宗师人品和学术思想的崇敬和感佩之情。

1----------------------- 页面 2-----------------------社会学研究2006. 2文化自觉 ,意思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的意思。

不是要“复归”, 同时也不是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 ) 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费孝通 ,1998从社会学视角立论 ,文化是一个价值体系,它是由理念价值、规范( )价值、实用价值即所谓道德理想、典章制度、器物行为三个层面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

对费孝通从自在到自觉的中华民族认识论的认识

对费孝通从自在到自觉的中华民族认识论的认识

费孝通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汉学家、文化史学家,他对中华民族的认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费孝通的研究中,他提出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中华民族认识论,这一认识论在我国社会学、历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认识论的理解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费孝通的认识论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费孝通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严重的“自在”思想,这种思想造成了我国人在认识世界、个人自由等方面的局限和被动。

他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体与自然的融合,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平和,但由于这种追求过于片面,导致了我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费孝通认为,这种“自在”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必须加以批判和反思。

二、费孝通的认识论是对我国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总结费孝通在长期的我国社会研究中,深刻地观察和总结了我国社会的现实情况。

他指出,我国人在观念上过于“自在”,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主动认知和解释,这导致了我国社会的僵化和落后。

费孝通对我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思考,他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展现了我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费孝通的认识论不仅是理论上的总结,更是对我国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揭示。

三、费孝通的认识论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创新费孝通提出的“自觉”观念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创新。

他认为,我国人应当超越“自在”,实现自我觉醒和自主认知,培养对外部世界的主动探索和理解能力。

费孝通提出了我国社会的现代化路径,强调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并寻求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费孝通的认识论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更是为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

四、费孝通的认识论是对全人类价值的探索和表达费孝通的认识论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反思,更是对全人类价值的探索和表达。

他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强调了人类普遍的自由、平等、尊严等价值观念,为当代世界的民族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

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

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和分享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的理解与体会。

文化自觉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旨在引导人们深入理解和反思自身文化,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通过回顾费孝通先生的相关论述,结合个人学习和实践经历,探讨文化自觉的内涵、意义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文化自觉的学习和理解,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文化,还能推动社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费孝通与“文化自觉”概念的提出费孝通,这位社会学界的泰斗,他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对本土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更在于他提出的“文化自觉”这一深刻概念。

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是对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理解和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深度思考。

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的初衷,是希望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浪潮时,能够保持对自身文化的清醒认识,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他强调,文化自觉并不仅仅是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更是对文化的反思和发展。

这种反思不是简单的怀旧或复古,而是在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和提升。

在费孝通看来,文化自觉的核心在于对文化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的认识。

他认为,任何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不断发展和变化。

因此,文化自觉要求我们在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尊重的也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实现文化的创新和进步。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概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处理文化关系的新视角,更为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展自身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他的这一贡献,无疑将对中国社会学和文化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学习“文化自觉”概念的体会在深入学习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概念后,我深感其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文化自觉,简而言之,是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认识和理性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发展的积极担当。

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

也就是处理于异域文化相接处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和平,这是费先生身后的最大心愿。

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费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费先生还以他在八十岁生日所说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应该包括了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对自身的反思往往有助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因为世界上不论哪种文明,无不由多个族群的不同文化融会而成。

尽管我们在这些族群的远古神话里,可以看到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强调自己文化的纯正性”,但严肃的学术研究表明各种文明几乎无一例外是以”多元一体”这样一个基本形态构建而成的?古代的中国人究竟是怀有怎样的一种人文价值和心态,才能包容四海之内如此众多的族群和观念迥异的不同文化建立起一个”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努力研究的问题。

(此段出自费孝通《“美美与共”与人类文明》)历史分析:一、中国文化自觉的观点康梁维新的着力点是把同光的洋务运动之“器物层次的现代化”转进到“制度层次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对传统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颠覆了中国二千年来构成的一个自成体系的文明秩序。

费孝通与中国文化自觉

费孝通与中国文化自觉

费孝通与中国文化自觉编者按:费孝通先生以伟大的社会科学家为人们所熟知,但他也同时在一个更广阔的学术文化思想视野中思考着文化的自觉,对以孔子为代表的特别是早期儒家思想的历史语境正当性和合理性做出了强有力的解说。

朱苏力先生认为,由于费孝通先生有效的现代社会科学表达,在现代中国社会真正延续和拓展了儒家思想,初步实现了儒学由人生哲学、世俗宗教向社会思想、理论和方法的转变,他的社会实践关怀和思路,也与孔子代表的早期儒家一致。

在这一维度上,费孝通先生是儒家思想的伟大承继者和光大者。

演讲人:朱苏力演讲人简介:中国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原院长。

著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阅读秩序》、《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波斯纳及其他——译书之后》等;译有《法律的运作行为》、《法理学问题》、《宪政与分权》、《美国宪法在海外》等书。

对“礼”的同情解说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以及《江村经济》等著作中充分展示了儒家思想对于传统乡土中国的功能和必要,为儒家思想的发生、存在和历史正当性做了强有力的社会学解说。

费孝通强有力地论证和指出了,在传统中国农耕社会中,家庭的重要性和意义;强有力地,也非常精细地展示了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诸多特点,并因此似乎是捎带着,展示了儒家传统政治社会制度、规范、礼教、习俗和思想在这种社会中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他对“礼治”和“法治”的阐述:[礼]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

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

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

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

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文化自觉在新时代的实践路径有哪些

文化自觉在新时代的实践路径有哪些

文化自觉在新时代的实践路径有哪些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由费孝通先生提出,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在新时代,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推动文化繁荣、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

那么,文化自觉在新时代的实践路径究竟有哪些呢?首先,深入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自觉的重要基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我们要通过教育、阅读经典、参观文化遗址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例如,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等,这些思想不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学校教育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力度,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同时,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积极参与当代文化建设是文化自觉的关键环节。

在新时代,各种新兴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如网络文化、流行文化等。

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积极参与到当代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中。

一方面,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我们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另一方面,要立足本土,挖掘和展现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文化作品。

比如,一些地方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方式,将本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相结合,既推动了经济发展,又传承和弘扬了文化。

再者,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保障。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文化思潮和观念纷繁复杂,良莠不齐。

我们要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和判断,不盲目跟从,不被错误的文化观念所误导。

对于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摒弃其中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部分。

民族文化传承中“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传承中“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传承中“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文化自觉”是费孝通老先生于1997 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

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①这一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

在中国10 万一下的“人口较少民族”就有22 个,而作为以多民族著称的云南就有这7 个,在社会的大变动中他们如何长期生存下去?特别是跨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文化变得那么快,他们就发生了自身文化如何保存下去的问题。

同时民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这些人口数较少的民族影响更为直接,特别是对那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影响则更为严重。

例如,云南玉溪新平、元江两县的傣族中的一员“花腰傣”,其人数虽不足10 万人,居住在近500 平方公里的哀牢山下、红河谷地,长期封闭的区域。

却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引人瞩目,让各位专家、学者、游客止足关注,这与民俗旅游的开展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自觉”对其文化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费孝通老先生长期对少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看到民族地区发展的问题后,提出的“文化自觉”这一概念。

而很多民族地区的发展则又以旅游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作为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的云南尤为突出,面临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更为严峻。

20世纪90 年代以来,开拓本土文化资源,展示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民俗旅游业,在中国各地发展势头很快。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由于其投资少、内容多、接触面广、影响力大、经济效益高、创汇收入多等特点,越来越受各级地方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青睐,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1999年国家XX局推出了“’ 99生态环境旅游年”,也是’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召开的一年。

新平县XX局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机制,全面进行新平县旅游资源的规划,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旅游业对现代服务流通业的龙头启动作用。

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读后感

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读后感

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读后感在阅读费孝通先生的《全球化与文化自觉》后,我深深地被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所震撼。

它不仅深入地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觉的必要性,同时也以独特的东方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为世界多种文明共存创造了更广阔的讨论空间。

首先,从全球社会的构建角度来看,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日益加强。

然而,这种全球化的进程并不能掩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反而,这些差异和矛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加凸显。

对此,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强调在面对不同文化时,要有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义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或排斥。

其次,费孝通先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阐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格局,包含了众多的民族和文化。

这种多元一体的格局并不是简单的统一,而是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和谐共处。

这种和谐共处的理念不仅适用于国内各民族之间,也同样适用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共存。

此外,费孝通先生对文化自觉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文化自觉是社会转型的前提,只有对自身文化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引导社会转型。

同时,社会转型也为文化自觉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使得文化自觉得以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实现。

总的来说,《全球化与文化自觉》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洞见的作品。

它不仅从理论的高度对全球化与文化自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还为我们在实践中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这本书使我深刻认识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简单地接受或排斥其他文化,而应该通过深入了解和认识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实现文化的交流和共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美丽,才能真正地实现文化的多元共存。

最后,我想说,《全球化与文化自觉》是一本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入阅读和思考的书。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理解全球化的新视角和新方法,还为我们展示了东方智慧的魅力和深度。

对“文化自觉”命题的认识论思考

对“文化自觉”命题的认识论思考

对“文化自觉”命题的认识论思考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文化选择以及中国共产党80多年文化建设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可以赋予“文化自觉”以认识论的意义。“文化自觉”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文化理论和文化实践中的理性思考和自觉运用,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总体要求和基本特征,在文化沿着先进方向演进中具有“活的灵魂”作用。文化发展还取决于文化主体范围和参与社会实践的广度。如劳动人民对科学技术的发明创新可以促进生产力各要素的优化组合,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反抗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直接推动着阶级社会的发展;由劳动人民参加的革命或是支持的改革可以促进社会上层建筑或是生产关系的完善,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人民社会实践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的积累,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播的范围和应用的程度还取决于社会主体交往的范围与合作的程度。马克思指出,只有在扩大的社会交往中,“单个的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全面创造和生产的能力[6](p515)。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文化的掌握上,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并未成为自觉的文化主体。即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由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还会有文化专职性和文化主体性的差异。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做的工作,首先不是消灭这种差异,而是消灭阶级社会造成的这种对立,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体、文化主体和文明主体上的完全统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认识论是达到文化自觉的哲学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因素、非文化因素和反文化因素相互激荡的复杂环境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识论,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三、“文化自觉”与文化认识论的历史分析文化自觉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理性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这段历史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实践,可以深化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认识论关系的认识。1.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代表人物的文化认识论的局限性导致了各自文化自觉程度的有限性在西方列强入侵愈烈、民族危机日重的过程中,中国各阶级、集团的代表人物在斗争、改革、变法或革命中都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理想或直接提出过自己的文化主张,代表了本阶级、集团最高的文化觉悟水平,有的还直接在实践中产生过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觉意识。农民阶级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高举“太平”理想大旗,将阶级社会中农民阶级的理想发挥到最高文化精神境界,但农民阶级不可能摆脱自然经济、封建宗法、血缘关系、等级观念的束缚,无力阻挡太平天国政权复归封建政权体系的命运。地主阶级发动的洋务运动贯彻“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化主张,但严格遵循“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0],对待西学只能“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的根本原则[11],始终没能超越“中体西用”模式,不可能达到自强新政。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君主立宪”,幻想在既保留君主又推广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框架内得到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和资本主义列强的同情和支持。但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完全合流,共同阻碍着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维新变法措施还未付诸实施就惨遭扼杀。资产阶级革命派历经“仿行西法以筹自强”到“以俄为师”的转变,“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而调和此人类进化之两种经济能力,使之相互为用,以促进将来世界之文明”,最终主张在“三民主义”体系内容纳“社会主义思想”。[12](p398)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破裂突显出这种文化贯彻的不彻底性。近现代中国各个阶级、集团的文化选择,都促使中国文化沿着先进方向发生量变,但归根到底由于文化认识论的阶级局限性,导致各自文化自觉程度的有限性。他们不可能作为独立的文化主体推动中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从总体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而实现了阶级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自觉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文化运动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文化自觉的新境界。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类精神”和“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两手推动社会进化。[13](p143)为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倾向,毛泽东于1938年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要求全党“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4](p534)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就等于掌握了科学的文化认识论。经过28年的文化革命,最终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其主脉是阶级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革命文化。这种文化的目的,突出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时代主题,与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彼此呼应共同推动社会发展。这种文化突出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法,在发展着的革命实践中丰富着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种文化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中发展的,并在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相结合的革命斗争中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总之,这种文化是革命主体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群体意识和先进价值系统的历史文化形态。1949年,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总结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4](p1516)由于坚持了科学的文化认识论,革命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时期多元文化中唯一能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变革需要并且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先进文化形态,实现了无产阶级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自觉的统一。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认识论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自觉与人类文化自觉的统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意识到在完成“社会革命”后必须完成“文化革命”,使人民由革命的主体力量转变为建设的主体力量。他先后就科学技术发展、国民教育、知识分子、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阐述过正确意见。1956年还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针,引导着革命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遗憾的是后来的“文化大革命”背逆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认识论,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异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识论和文明主体思想,再次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把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济行政管理经验和其他有益文化学到手,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发展。坚持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统一起来,在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中,坚持和平友好、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争取人类进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激发起文明主体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尽管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偏见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尽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带来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了民族文化自觉与人类文化自觉的有机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主导文化由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态向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健康转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遵循全球化健康发展的价值诉求和伦理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文化自觉、民族文化自觉与人类文化自觉的统一。当少数发达国家正热衷于炒作“文明冲突”,为新的霸权主义寻找理论依据时,中国却向世界公开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文化观和文明观。1993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同美国总统克林顿会晤时表明:地球上上千个民族、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发展经历各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各国和各种文化应该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享人类文明成果。[15](p331)2002年江泽民在访问伊朗时说: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不同文明相互借鉴、交流、融合,始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流,也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只要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加强合作,扩大交流,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就能增进信任,求同存异,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和前进。[16] (p61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使得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发展奉献智慧的重要途径。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坚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特点的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实现人民的文化权利。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是为了更好的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17]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识论,形成了系统的文化观和文化发展理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认识更加成熟,达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总之,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文化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可以赋予“文化自觉”以文化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围绕“文化自觉”的总体要求,可以从文化认识论和文化方法论方面构建更为完善而系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指导我们以更加自觉的文化意识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参考文献][1]费孝通.文化自觉与21世纪中华文化发展[J].炎黄春秋,1999,(3).[2]费孝通.“美美与共”与人类文明[J].群言,2005,(2).[3]列宁全集(第55卷)[M].人民出版社,1990.[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9]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冯桂芬.校邠庐抗议[M].[1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C].[12]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钟之成.江泽民出访记实[C].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7]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8-30.。

费孝通海外撰述中的文化自觉

费孝通海外撰述中的文化自觉

费孝通海外撰述中的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写过三本海外游记式的小册子。

三十至四十年代,无论被动或主动,到欧美西方国家和到国内边疆地带的旅行在中国知识分子们笔下总有天壤之别,似乎各自占据着文野之别的两端,而过去自居文明正统的华夏在其中位置尴尬。

费孝通的三本海外札记――《初访美国》(1943)、《重访英伦》(1946)和《美国人的性格》(1947),也带着矛盾心情来书写中西比较,说的是他自己对欧美西方国家的观察与思考,而其中的深意,是想去探索当下世界这个“多元一体”格局中,构成多元的诸种文化和群体之间如何相互理解――这也是后来他在晚年提出“文化自觉”应有的题中之意。

全球化在费孝通眼中意味着不同文化的混合,现代化是全球性的跨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费孝通说,无论是帝制中国还是英国,随着十九世纪的结束早已停止了其文明扩张的历史,他认为,这是文化成年所致的一种相对稳定状态,然而这种“停滞”却不是死亡。

在英国,费孝通把目光集中在精英阶层。

英国人的现实和理性即使他们在世变方激中稳如磐石,却也曾让费孝通感到郁涩得厉害,因为看到这个以个体主义为基础的社会中充满功利主义的计算。

但是,英国绅士的力量和他们有效贯通社会上下的制度与精神却是费孝通考察中国传统政治特点之时的有力映照。

大约在同时期他对所关心的中国双轨政治问题、乡土重建问题的讨论,与他在英美所见所闻都有关系。

受美国人类学文化人格学派的吸引,费孝通把英美社会作为具有民族性格的文化实体来进行描述,并与心目中的中国社会进行比较。

不同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只有在历史中才能真正得到解释。

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指向,是寻找各自文化精神的寄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话可能。

在他看来,美国社会文化精神可能呈现为基督教宗教,而英国社会可能呈现为政治哲学和绅士,而在中国可能是伦理和知识分子(在少数民族地区可能还牵涉到宗教和巫师)。

费孝通说,首先要去认识文化差异的由来,才可能去谈求同存异。

文化自觉的四个维度

文化自觉的四个维度

文化自觉的四个维度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的重建》一书中,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

此概念一般人容易产生误会,会理解成一个人身处文化中,自然而然地受该文化影响,进而产生的一些行为习惯。

这么理解也不能说全错,但和书中“文化自觉”的本意,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比如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有留言说应该是先有文化自信,后有文化自觉,他很可能就是上面提及的误会。

真正的“文化自觉”,含义更广泛一些。

第一,你的文化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处去?以中华文化为例,各民族文化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产生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本质如何?这种文化将把人类带往何处?说简单一些,文化自觉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对自身文化有深入细致和系统性的了解,弄懂它的前世今生、未来发展动向。

只有对自身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才有文化自信可言,如果自身的了解都不充分,自信何来呢?费孝通研究文化的手段是实地调查,掌握一线资料数据,求真务实,用自然科学的一套研究方法,来探究人文领域的课题,并不是抽象地思考之后,简单得出结论。

当我们知道了这种研究方法之后,他所说的这种文化自觉,其含义的丰富与深刻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第二,对待文化,要“温故而知新”,而不是“除旧开新”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历程,生机勃勃,积累了丰富的生存智慧和经验,其中还有很大的智慧宝藏,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

温故知新,系统的研究它,就能找出适应于当代复杂环境的文化珍宝,文化就能有新意,就能为社会和当今的时代服务。

之所以说“温故知新”,而非“除旧开新”,很显然曾经走过一些弯路,曾有过对自身文化非常“不友好”的教训,错误已经发生,将其负面影响最小化,让它带给我们更多的反思和提醒,或可成为无意义中之唯一有意义的事。

所以否定传统文化,已实难再被接受。

文化要传承发展,要有新的使命,中华文化有这个底气和能力。

第三,文化转型是所有文化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文化转型是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类变成了生活在地球村的越来越近的人,文化之间的接触,如何避免冲突?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如何避免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湮灭,人类能不能在多元一体的理念下,文化共存,融洽相处?文化转型是认识到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出现间隙之时,自主进行的一种适应行为,文化转型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费孝通《“文化自觉”与中国学者的历史责任》阅读训练及答案

费孝通《“文化自觉”与中国学者的历史责任》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世界各地多种文化的接触引起了人类心态的诸多反应,这些反应提出了这样的迫切要求,即人们要求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生活?这样生活有什么意义?也就是人类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要知道我们各个文化是哪里来的,怎样形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将把人类带到哪里去。

这些冒出来的问题就是我提出的“文化自觉”的要求。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

达到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然后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地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10年前我曾提出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句话也就是今天我提出的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各美其美”就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己传统的欣赏。

这是处于分散、孤立状态中的人群所必然具有的文化心理状态。

“美人之美”就是要求合作共存时必须具备的对不同文化的相互态度。

“美美与共”就是在“天下大同”的世界里,不同人群在人文价值上取得共识以促进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和发展。

总而言之,这一文化价值的动态观念就是力图创造出一个跨文化界限的研讨,让不同文化在对话、沟通中取长补短,达到我们的老话“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一体。

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总是需要找到一个地方和一群人来发扬一种新风气。

我想,当前需要的新风气就是文化自觉。

最近一个时期的很多迹象都提示我们,现在世界上的各民族都开始要求自己认识自己的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负有答复这些问题的重大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linowski的学术思想,始终没有离开他所接触到的实际。实际是静态的,他的思想也是静态的。实际发生变化,他的思想也发生变化,他的理论也发生变化。我们看书不能不看人,要看是谁写的,什么时候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的,为什么有这套思想。弄清楚这些,才能理解作者,懂得作者。Malinowski在人类学上的贡献,就是实现了从书本到实地调查,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并倡导从对野蛮人的研究转向对文明世界的研究。
中国社会学网 > 社会学家 > 费孝通文集
从反思到文化的一个工作内容,就是要求自己对过去发表过的学术思想回头多想想,我的思想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这样想,现在看来是否还有点道理,是否要修正,甚至改动。这可以说是我个人的“文化自觉”。学术反思是对个人而说的,文化自觉是学术反思的扩大和发展。从个人扩大到自己所属的文化,从个人的学术发展扩大到一门学科的演变。学术反思是个人要求了解自己的思想,文化自觉是要了解孕育自己思想的文化。因为要取得文化自觉到进行文化对话,以达到文化交流,大概不得不从学者本人的学术反思开始。学术反思到文化自觉,我认为是一脉相通的。
我从去年暑假开始,看Malinowski的一本书,The Dynamics of CultureChange。我好好读了一遍。我应当说明,这是My teacher in my eyes,只是我眼中的老师和他的想法,是我的理解。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从这本书里边看到了Malinowski学术思想的具体变化和发展。他最早成名的著作和他早年的文化理论,是从他参与Trobriand土人的实际生活里边出来的。Trobriand那个地方,有点像中国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那个样子,是个孤立的、封闭的、静态的文化。Malinowski确实是很深入地理解了Trobriand岛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从中看出来了文化表格,即文化的结构,写出了《文化论》。后来他到了伦敦,做了教授,就不同了,他不再到Trobriand去了。他要考虑下一步怎么办,人类学往哪儿去。他后来接触到了非洲殖民地上土人的情况,看到当地的原有文化快要被西方殖民主义破坏尽了,他心里不舒服,对殖民主义这一套很反感。他希望还能保留住原来的本土文化。Malinowski当时的心情,可能跟我在一九五七年时候的想法有点类似,想凭借自己的知识去改造天下,像唐吉诃德。他热心于应用社会学,想改造殖民主义,为殖民地的人民做点好事。这与总的形势是冲突的,成了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靠书生去改变它也是劳而无功的。但是在这一段经历当中,Malinowski却看到了一个正在发生文化巨变的社会,看到了文化变迁的现实,这使他后来写出了《文化动态论》。这是人类学历史上的一个很大的转折,从静态的分析转向了动态的研究。他把这个转折作为一个人类学的大题目,认为新的人类学必须以对变动中的文化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主题。他明确地提出了这个主题。可是人生有限,他没有机会由自己来完成这么一个主题的转折了。
一九八九年,我参加过一个国际儿童教育方面的学术会议。我在会上说,在儿童教育方面,当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他们准备一个能适应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的脑筋。二十一世纪会是个什么局面呢?这个话要从二十世纪说起。我曾经用过一个比喻性的说法,说二十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战国世纪。意思是这样一个格局中有一个前景,就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我觉得人类的文化现在正处在世界文化统一体形成的前夕。要形成一个统一体,而又尚未形成。要成而未成的这样一个时期,就表现出了“战国”的特点。这个特点里边有一个方向,就是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的出现。我们要看清楚这个方向,向这个方向努力,为它准备条件。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老在那儿打来打去,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人发了昏,扔个原子弹,毁灭整个人类社会,即使人类没有全部毁灭,文化也得重新再从头创造一遍。我们要避免人类历史的重新来一遍,大家得想办法先能共同生存下去,和平共处。再进一步,能相互合作,促进一个和平的共同文化的出现。这个文化既有多元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
我现在确实感到时间不多了,力不从心了。Raushenbush写的Park传的最后一章题目是“So Little Time”。时间之少,生命之短,到老才体会得真切。现在我真是觉得整天想问题都来不及,更不用说把问题想明白再写出来。
我在反思的时候,先回到自己老师那里。这一来,我发现自己对几个老师的东西都没有吃透。要真正理解上一辈人并不容易。最近我在看什么书呢?讲讲也许很有意思。我在看几本传记。陈寅恪、顾颉刚、傅斯年,还有钱穆,这些人的传记很吸引我。他们是我的上一辈人。我想看看他们一生关切的是什么问题,他们这代人是怎么过来的,这里边很有意思。顾颉刚是我的同乡,尽管相差一代,他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我的还有很大相同之处,所以他讲的话我很熟悉。从传记里边看到他的很多苦衷,我很能体会其中的原因。我看这些人的传记,是想争取多懂得他们一点,也是想多懂得自己一点。
在我的老师里边,中国的老师,只是差了一代,理解他们就不大容易了。外国老师理解起来就更不容易。Shirokogorov写了很多东西,我也看过不少,可是到现在我还不能说自己懂得这位老师。我跟他学体质人类学,他对我影响很大。这种影响从当时一直持续到现在。十年前,我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觉得是自己的发明,还很神气。现在一看,Shirokogorov早就讲了。今天我把这个话说明,这是Shirokogorov影响我的学术思想的一个例证。
今天的人类学、社会学的主题又是什么呢?这是我们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看清楚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大环境里边,看清楚全人类的文化是在怎么变化,这样才能看到我们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说,先要定好位,才好往前走。这里边的意思,还是我反复强调的一条,不能脱离实际,要坚持从实求知。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人类社会从二十世纪向二十一世纪过渡时期的文化变迁。
我怎么去进行反思的呢?一个办法,是在我的老师身上做文章。思想有它的来源的。我学的这套东西哪儿来的呢?我的思想哪儿来的呢?应该说是从我的老师那儿来的。我的几个老师当中,第一个影响我的是吴文藻先生,第二个是潘光旦先生,然后是三个外国人,一是Park,二是Shirokogorov,三是Malinowski。作为学生,我从这些老师身上得到些什么呢?关于吴文藻先生,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开风气,育人才》。他在中国提出来了两个重要思想,一个是社会学中国化,一个是把人类学和社会学结合起来,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发展中国的社会学,从实际调查中出思想,出理论。潘先生对我影响比较重要的思想是“两个世界”,一是人同物的关系的世界,一是人同人的关系的世界。我在潘先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文世界”这个概念。我这个概念是从潘先生的思想里边来的。
从一九九五年开始,我觉得自己有点老了。以前我没有感到自己是个老人,这是老实话,就像孔子说的,“不知老之将至”。一九九五年以后,做事情有点力不从心了,感觉到有个“老”字来了。讲话的时间一长就讲不动了,走路要人扶着了,一样一样地表现了出来。总的感觉是力不从心。心里边还想着做这个做那个,可是实际上做不来了。我这个生物体和在人文世界里形成的精神要求合不到一块了。感觉到自己老了之后,我就在考虑一个问题。我虽然老了,可还没有死。从老到死还有一段时间,叫“老而未死”。老而未死这段时间里边,我应当做些什么事情呢?中国人有个说法,叫“身后之事”,我也开始考虑身后之事了。从前写《生育制度》的时候,我发挥过一个观点,认为社会同人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英文里边叫做metabolism。我为此专门创制了一个名词,叫“社会继替”。社会自身的发展,要求人口不断地再生产。新的进去,老的退出来。退出来的过程中,有一个老而未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他会想一个问题,即个体受到生物体的限制,不能再活下去了。这是上帝决定的。中国人叫“命”。天命如此。到这个时候,人会感觉到,有个东西在自己死后还会继续延长下去,这就是人文世界。想到这一点,会产生一种感觉,想再做点事情,留点影响给身后的世界。我在一九九五年之后,开始考虑这个身后之事。想到的具体要做的事情,是写我的反思文章。站在现在的位置上,回头去看去想自己思想的来路和过程,看看这套想法是怎么来的。我想自己大概还有几年的时间,能用来回头看看自己写过点什么,为什么这么写,写得对不对,自己做点反思,进行自我批判。也就是要自己看自己。后来我又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看人看我》,意思是看看人家是怎么看我的,看看我写的文章起了点什么作用。这事情很有趣味。大家到了我这个年龄,可以试一试。自己看自己,批评自己,再看别人怎么看自己、批评自己,不仅有趣,而且可以有启发。通过这样的思考,可以对问题看得深一点。
对人文世界怎么理解呢?这个话要说得远了,意思也深了。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是承父命。他的父亲要他做的事情,总起来讲是两句话:一是究天人之际,二是通古今之变。“天人之际”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天是指自然世界,人是从自然界里边发展出来的,天人之际就是人在这个自然世界里边处的地位。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不是天外来客。人逃不出这个客观的自然世界,但是人有能力可以利用这个自然世界来创造一个人文世界,用人文世界来利用自然以取得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使人既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又是自然世界的对立面。Malinowski的一个关键思想是,文化是人造的东西,是为了人的需要而造的。在自然界里边,从没有生命的状态里出现了生命,又从生命里边出现了文化。这个过程到现在还没有完,还在进化,还在发展。连起来看,就是历史。要弄清楚这一套,就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也可以说是中国人历来做学问的基本内容。人的知识,大概就是从这一“究”一“通”当中来的。根据我的理解,人类学、社会学的目标,也可以表述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个话,古人早就说清楚了,但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通,还不大明白。
昨天晚上,我得到一本北大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我自己写的书,书名叫《从实求知录》,是我最近几年发表的学术反思文章的结集。为什么叫《从实求知录》呢?意思是书里边记录了我从实际中得到知识的经过。我这些年来所得到的知识很少,也不见得都正确,但是我确实是从实际生活当中得到的。这本书就是讲我这一个人求知的经过,从中也可以看出我的思想在六十年里的发展脉络和发展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