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9-08-08T16:30:50.45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作者:李芳

[导读] 最近几年,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来说,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残疾大学生,他们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较多的困难。为了使残疾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教育,完善残疾人的体育教学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最近几年,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来说,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残疾大学生,他们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较多的困难。为了使残疾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教育,完善残疾人的体育教学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对策

残疾人本身在身体上和心理上较之正常人有着一定的差别,但是这并不代表残疾人就不能享有其应有的权利。体育运动能够增强残疾人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对生活更加的充满希望。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应该以增强残疾人学生的康复效果和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加强对残疾人大学生的体育教育的重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高职院校在残疾人体育教育方面受到的局限比较多,比如经费、器材、人才等都影响着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一、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状

1.残疾人体育教育理念定位不够准确

现在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已经比较重视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了,很多教师为了调动残疾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都会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快乐教学的教学模式,使残疾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充分地体验运动的乐趣,以此来逐渐增强学生的体质,使残疾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教学理念与现下所倡导的“人本关怀”的教学理念是相符合的,但是如果单一地强调快乐教学,就很容易忽视残疾学生的特殊性。因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调动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不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残疾学生普遍都存在一定的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理和心理问题共同加以重视。

2.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缺乏专业的指导

现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很少有研究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很多体育教师都是普通体育教育出身,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来说,教学明显不够专业。其中有的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存在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现象。体育教师在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方面没有专业的研究,就很难针对不同残疾学生的特殊生理情况进行有效的体育指导,从而影响到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效果。

3.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教学条件不容乐观

很多高职院校都缺乏适合残疾人学生锻炼的体育设施,有的高职院校体育器材活动室的面积比较小,体育器材很难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体育器材类型较为单一,数量严重不足,针对残疾人学生专门使用的体育器材更是匮乏。教学条件不够充分,很多针对残疾人的体育教学都很难开展,使高职院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明显落后,很难满足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和标准。

二、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对策

1.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理念

对于残疾人学生来说,他们也有参与体育的向往。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培养锻炼能力,增进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培养残疾人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体育最原始的意义就是通过运动来增强人类的生活本能,满足生活最基本的需求。无论是走路,还是攀爬,亦或是狩猎,这些都是体育的原始形态。生活与体育息息相关,生活先于体育,体育教育应该体现生活的本质。高职院校残疾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就应该以生活作为出发点,在生活中摸索,最终还要回归生活。残疾人体育教学只是帮助残疾人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2.加强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研究,正视残疾人体育教育

国家应该重视高职院校对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指导工作,要培养一定数量的专业的残疾人体育教师,使高职院校的残疾人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获得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学生如果能在接受体育教育的时候获得专业老师的指导,是每一个残疾人学生得以重视的一个重要体现。另外还应该加大体育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比如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精髓的吸收,开发一些适合残疾人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满足残疾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需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对残疾人学生的重视,残疾学生在很多方面和普通学生都有一定的差距,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运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怜悯。对于体育教育来说,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正视每一个残疾人学生,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防止学生产生自卑感,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

3.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

我国的经济发展较快,现如今的经济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残疾人体育教育已经有了非常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我国社会应该增强对于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支持,增加适合残疾学生的体育设施。另外,由于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要发达于西部地区,城乡之间残疾人体育运动的观念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我们增加残疾人学生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福利,为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

1 - 中国残疾人体育

“科技冬奥”冬残奥项目分解(课题)任务申报指南为做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的申报工作,根据”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18年度定向申报指南的要求,现将冬残奥专项任务进行了分解,请各单位围绕项目分解(课题)任务,以课题为单位组织申报。 项目: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关键技术 课题一:冬残奥运动专项能力特征及训练技术理论的研究(一)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冬残奥各残疾级别下的优秀运动员多维度竞技能力结构体系和项目特征; (2)研究冬残奥六大项目运动专项能力结构特征,构建相应专项能力综合评价体系; (3)建立冬残奥六大项目的专项训练理论体系; (4)建立冬残奥项目专项训练技术和评价标准; (二)考核指标 (1)针对冬残奥六大项目国家队开展科研攻关研究6项,形成冬残奥六大项目每个残疾级别的专项能力结构特征和评价体系; (2)形成冬残奥项目相应6套专项训练方法与训练大纲,并形成重点案例库; (3)基于不同的生物学特征、训练学特征,构建冬残

奥六大项目的专项训练理论方法、评价体系和训练大纲,结合冬残奥项目特异性、指导各项目科学训练并投入使用; (4)完成著作不少于3本,科学训练化指南6套; (5)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篇以上(其中SCI论文不少于1篇); (6)关键技术应用于冬残奥六大项目国家队,课题成果助力冬残奥国家队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 (三)申报要求 (1)符合科技部“科技冬奥”重点专项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国科发资﹝2018)84号)形式审查条件要求。 (2)课题申报所含单位需要组建包括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等专家学者的研究团队,并保证在课题执行中,全年参加课题研究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3)具备冬季项目运动专项能力研究经验和数据积累,承担过不少于1个运动项目专项结构模型建立的研究,拥有省部级及以上与研究任务相关的重点实验室。

听障大学生就业现状(材料相关)

1. 聋人大学生就业现状堪忧,就业问题突出 (1)就业率低。 我国一直存在着残疾人就业率低的问题。 20 世纪 90 年代就有钱鹏江、许琳等专家学者指出了残疾人就业率较低的问题。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残疾人在业率仅为 30.4%。近 10 年中有十几篇研究文献中也比较一致地确认了该问题。本次通过对 200 多名聋人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了解到几所高等学院聋人大学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普遍只有40%~50%,远远低于同时期健全大学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 70%~80%。(2)就业岗位层次低。 聋人毕业生毕业后,大多难以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据调查, 80%已就业的聋人大学生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 和那些没有接受过大中专教育的流水线工人一起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岗位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但薪资水平低。 而且由于听力残疾,沟通不便,在与健全人进行岗位竞争时常处于劣势,岗位晋级、调薪的机会少,职业发展空间窄、职业发展前途渺茫。 (3)就业风险大。 首先,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接纳聋生工作是因为要应对国家政策(政策规定,企事业单位要按照一定比例接收残疾员工,否则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就业保证金),或是要享受国家给接收残疾人的企

业的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并非从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角度来接收残疾员工。因此聋人大学生到岗后的工作稳定性并不强;其次,聋生在企业的发展是受制于聋生在社会上的被接纳程度,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残疾人(包括聋生)还是抱有职业歧视的,职业偏见就会导致聋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不顺利、前景渺茫;最后,聋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包括对工作的胜任度也会增加就业的风险性。已经就业的聋生随时都可能失业,聋生隐性失业现象较多。用人单位因为聋人生理上的缺陷,即便是招聘进去工作,依然在心理上很难真正接受或重用他们。 (4)就业薪酬、待遇低。聋生的工资收入总体水平较低。一般来说,一个企业家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他们最看重的是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多少效益,聋生由于先天的缺陷与自身的不足,一些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聋生怀有歧视和偏见,心理上会认为他们身有残疾,岗位工作能力不如健全人,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信任度不高,因此在工作岗位和任务分配时常常安排聋生做一些最简单低级的工作,所以每月聋生拿到的薪资也比健全人少。 2. 影响聋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包括: 聋生自身、学校、社会及就业服务保障体系问题 (1)自身问题。 一是沟通障碍。 聋生在与健全人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听力的缺陷,很难甚至根本无

残疾人就业的思考和建议

残疾人就业的思考和建议 县残联: 近年来,县残联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要求,主动担责,狠抓落实,在提升残疾人生活保障、就业、复康、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369户,2536人,其中1685人已享受低保待遇,121人为五保对象,481人为扶贫对象。但是,我们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在残疾人康复扶贫、就业扶贫以及保障扶贫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提出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加快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 康复扶贫是残疾人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残疾人要真正脱贫,必须从根本解决自卑的心里和身体上的功能恢复。我县目前仅有县级一所康复中心,且只设置了部分器械,受专业人才缺乏、活动场所较小等限制,不能常态化开展残疾人康复活动。建议加快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尽早为残疾人提供一个集心理辅导、康复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辅助器具供应、盲人按摩、法律救助、文体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通过康复中心的训练恢复残疾人身体健康、心里健康,促进他们克服自卑心里状况,积极融入社会,自强自立,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着力实现“康复一人、温暖一家、脱贫一户“目标。 二、进一步健全贫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制 就业是实现残疾人脱贫的主要方式。我县通过建立6家就业

扶贫基地、8个实体项目等方式,积极扶持残疾人就业。但是,与满足残疾人就业需求,相关工作还有很大差距,残疾人就业服务机制还不健全,残疾人平等就业机会和待遇得不到保障,目前大多还是依靠政府保护性就业政策措施,来扶持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县残联和有关部门以审核批准的方式,对吸纳残疾人就业的企业,给予税费减免的激励。但有的企业在获批后即用各种理由辞退残疾工人。更有甚者,极少数企业仅挂个残疾人的名字。建议:一是县残联、人社等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歧视和偏见,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积极搭建残疾人就业平台,定期组织对接会,牵线搭桥,实现真正的就业。三是县残联作为牵头单位,要加强各单位的联动机制,整合有效资源,通过完善税费减免、信贷支持、证照办理、场地照顾等具体扶持措施,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集中力量实现残疾人就业脱贫。四是通过政府以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尽可能为残疾人提供一些公益服务性工作岗位。 三、进一步加大对重度贫困残疾人保障力度 我县对贫困残疾人在省定救助标准的基础上提高50%,即对享受低保的一、二级贫困残疾人每人每年由800元提高到1200元;三、四级贫困残疾人每人每年由400元提高到600元。尽管救助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重度贫困残疾人就医、生活照顾仍然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建议对无法康复、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对策

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及对策 摘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今,我国的残疾人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与改善。事实证明,残疾人——这个有史以来被世人标签化、特殊化的群体的就业状况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对于残疾人来说,只有通过良好的就业,才能获得经济收入,以此来维持其基本生活,进而融入社会、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实现好残疾人的就业,不仅能帮助残疾人解决切实问题,更能实现国家全体国民平等权利、维护国民利益,体现国家的文明程度和人权意识。本文通过对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与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对策 一引言 在我国,残疾是指那些在生理、心理或者身体结构上,组织或者功能的不健全或缺陷导致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丧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生活、活动的人。2006年进行的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共有残疾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1-3]。残疾人的人口之多、比重之大,都显示出我国己是残疾人口大国,而作为残疾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就业,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论在政府、社会,还是学界,残疾人问题始终是个“少数人”的问题,残疾人的“弱势”和“边缘化”的程度在各类弱势群体中可能是最为严重的,残疾人作为相对的弱势本该享有政策上的相对优势,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倾斜。残疾人群体数量庞大,并且其天生或后天的身体残疾使其生活和生存状况异常难于常人,因此此群体理所当然的属于弱势群体。如此一个庞大且弱势的人口群体,理应受到社会和学术的关心和重视。在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下,残疾人就业也不由自主的步入到此机制环境之中,就业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但同时传统的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措施也遇到了难题。虽然政府做出相应工作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但是在就业压力大、就业歧视为普遍现象的今天,残疾人的就业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残疾人就业难并不是单纯的由于就业人数增加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由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和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就业素质来决定的。用人单位作为残疾人劳动力的需求方,其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选取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了解用人单位对残疾人的评价、态度与需求行为,有助于全面掌握残疾人的就业现状,以此为行动指导,帮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求职取向、调

高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09T09:52:04.8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0期作者:陈湘平[导读] 高校体育教育的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残疾大学生,他们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较多的困难。 湖南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最近几年,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学来说,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高校体育教育。高校体育教育的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残疾大学生,他们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较多的困难。为了使残疾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教育,完善残疾人的体育教学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对策 残疾人本身在身体上和心理上较之正常人有着一定的差别,但是这并不代表残疾人就不能享有其应有的权利。体育运动能够增强残疾人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对生活更加的充满希望。高校残疾人体育教育应该以增强残疾人学生的康复效果和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加强对残疾人大学生的体育教育的重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高校在残疾人体育教育方面受到的局限比较多,比如经费、器材、人才等都影响着高校残疾人体育教育,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一、高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状 1.残疾人体育教育理念定位不够准确 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师已经比较重视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了,很多教师为了调动残疾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都会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快乐教学的教学模式,使残疾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充分地体验运动的乐趣,以此来逐渐增强学生的体质,使残疾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教学理念与现下所倡导的“人本关怀”的教学理念是相符合的,但是如果单一地强调快乐教学,就很容易忽视残疾学生的特殊性。因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调动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不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残疾学生普遍都存在一定的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理和心理问题共同加以重视。 2.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缺乏专业的指导 现在高校的体育教师很少有研究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很多体育教师都是普通体育教育出身,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来说,教学明显不够专业。其中有的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存在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现象。体育教师在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方面没有专业的研究,就很难针对不同残疾学生的特殊生理情况进行有效的体育指导,从而影响到高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效果。 3.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教学条件不容乐观 很多高校都缺乏适合残疾人学生锻炼的体育设施,有的高校体育器材活动室的面积比较小,体育器材很难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体育器材类型较为单一,数量严重不足,针对残疾人学生专门使用的体育器材更是匮乏。教学条件不够充分,很多针对残疾人的体育教学都很难开展,使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明显落后,很难满足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和标准。 二、高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对策 1.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理念 对于残疾人学生来说,他们也有参与体育的向往。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培养锻炼能力,增进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培养残疾人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体育最原始的意义就是通过运动来增强人类的生活本能,满足生活最基本的需求。无论是走路,还是攀爬,亦或是狩猎,这些都是体育的原始形态。生活与体育息息相关,生活先于体育,体育教育应该体现生活的本质。高校残疾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就应该以生活作为出发点,在生活中摸索,最终还要回归生活。残疾人体育教学只是帮助残疾人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2.加强高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研究,正视残疾人体育教育 国家应该重视高校对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指导工作,要培养一定数量的专业的残疾人体育教师,使高校的残疾人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获得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学生如果能在接受体育教育的时候获得专业老师的指导,是每一个残疾人学生得以重视的一个重要体现。另外还应该加大体育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比如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精髓的吸收,开发一些适合残疾人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满足残疾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需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对残疾人学生的重视,残疾学生在很多方面和普通学生都有一定的差距,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运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怜悯。对于体育教育来说,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正视每一个残疾人学生,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防止学生产生自卑感,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 3.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 我国的经济发展较快,现如今的经济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残疾人体育教育已经有了非常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我国社会应该增强对于高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支持,增加适合残疾学生的体育设施。另外,由于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要发达于西部地区,城乡之间残疾人体育运动的观念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我们增加残疾人学生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福利,为高校残疾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 参考文献 [1]庄茂花黑龙江省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 [2]武金萍赵亮天津市普通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学现状.《残疾人研究》,2016。

残疾人生存状况社会调查报告

残疾人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社会实践就结束了。想想当初之所以会参加这个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状况的调查活动,只是因为想到总归要参加社会实践的就报名了。 可是随着活动一天天的开展,与残疾人的一些接触,去卩让我真的非常想走进他们的生活,真正地了解他们。虽然以前遇到过残疾人,却未曾接触过,没有什么感觉。可是经过这次调查,与他们交谈, 我感到了生命的可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因为某个人有某些的缺陷就否定他们。比如我们去看过的那个残疾人艺术团,虽然他们不健全,可是他们还是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生命有所追求。 他们尽心尽力地练习、表演,谁出错了,大家一起耐心地纠正,说实在的,我看不出这样的他们与我们有什么不同。我们毕竟是在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的呀。 不过,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还是生活得不如意的,身体上的某些缺陷已让他们受伤,他们是敏感的,可是由于我们的一些某些不当的言行,却仍在让他们受伤。在教育、就业等方面他们总是容易被拒绝,而我们是不会承认自己的残忍的,但是谁会在考虑问题时,把大家一视同仁呢?到了真正需要区别对待的时候,我们好象又忘了他们的特殊存在,一位老奶奶,住在五楼,她下肢残废,本有不便, 再加上年岁已大,基本闭门不出,,社区的人很少来看她,看到我们去,非常热情地接待我们。不光是老奶奶,我们在调查中看到他们好多人都渴望别人的关心,抱怨社区对他们的关怀不够。其实这不仅仅是社区的问题,我们每个人似乎都会忽略他们的存在,关注残疾人应从你我做起,在爱的路上才能相随。 虽然活动结束了,可是对他们的关注是不会结束的,而且会越来越多。对别人的帮助其实就是帮助自己,谁能说我们就一定比别人健全呢?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岀一只手,大家携手前进。只要每人献岀一点爱,世界就会更加的美好。有了爱,我们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大家才能同行下去。我很高兴这次参加了这个活动,能与残疾人接触,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参加类似的活动的。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措施研究

现代 交际 163谭朝春 于敬广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摘要]为了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以普通学校体 育的教学措施为参照系,结合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特点,分析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措施:确定特殊教育的对象;体育教学的教育诊断;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目标;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教学组织与教法;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 [关键词]特殊教育 学校教育 体育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0-0163-02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措施研究 前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特殊教育被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从而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新时期。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05所,在校的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三类残疾学生达到30万人。近年来,在相关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中提出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启智学校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并在学校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体育为必修课程。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学校体育改革异常活跃。特别是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使学校体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快速、崭新的时期。按教育对象性质的不同,学校体育可分为普通学校体育和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相对普通学校体育,特殊教育的学校体育发展有些滞后。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理论普遍照搬普通学校体育,甚至以普通体育教学代替特殊体育教学,使得特殊学校体育理论发展落后,体育实践缺乏理论支持,违背了特殊教育的规律,严重阻碍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为此,文章以普通学校体育为参照系,结合特教学校体育特点,从教育的对象、体育教学的教育诊断、学校体育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教学组织与教法、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等分析特教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措施。目的在于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规范特教学校体育教育措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措施。(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特殊儿童父母综合指导手册》《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残疾人体育》等专著及广泛阅读相关论文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2.专家访谈法 一是专家访谈。访谈相关专家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方面进行咨询和请教;二是一线教师。访谈了相关特殊学校体育教师针对体育教学现状、教课模式进行了深入交谈,并获得直接一线信息。 3.归纳法 将搜集的资料和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二、结果与分析 (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教学对象 特殊教育简单的说就是为特殊儿童所提供的教育。也就 是说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教学对象是特殊儿童,但是何谓特殊儿童?特殊儿童一般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国际上泛指一切需要特殊教育的儿童,在我国则指的是残疾儿童。根据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的定义:18岁以下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些组织功能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功能的人。目前,我们可以根据特教体育教学对象的不同分为“盲人学校体育教育”“聋哑人学校体育教育”“智障人学校体育教育”等。 (二)体育教学的教育诊断 体育教学的教育诊断分为体育教学前的教育诊断和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诊断即教学效果评估。 1.体育教学前的教育诊断 体育教学前的教育诊断也可以称作运动医学诊断。由于体育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是身体活动,因此在教学前应对特殊儿童学生询问运动史,身体基本形态测量,残疾等级的评定等方面进行诊断,确保体育教学的安全性和针对性。 2.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诊断 特教体育教学的对象是身心发展有缺陷或残疾的儿童,即视觉、听觉、智力、肢体、语言、情绪等方面发展缺陷的儿童。所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和计划,甚至不能完成肢体动作和技术技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教学效果评估,以确定他们的学习问题是来自教师教法、内容安排、学习环境、学生本身的素质、心理变化、还是智力因素等方面在影响他们的学习。比如聋哑学生听不到声音而思维活动又需要语言进行,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我国研究人员发现:聋哑学生在智力上比同龄健全学生低,即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相对健全学生有一定差距。就特殊教育学生本身个体差异性很大,因此在不同教学阶段、教学内容过程中就要求教师使用观察法、活动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基本方法,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教学诊断,以提高教学质量。 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目标 根据1998年出台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定》中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体育的功能分析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体育活动过程是个人和集体之间关系复杂而变化多样的行为,其互动强、思想活跃、情感流露真实,是发现学生思想品德方面优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的最好时机。体育运动是在特定规则下进行的具有竞争 收稿日期:2010年10月18日 责任编辑:吕卉 谭朝春(1985-),女,河北唐山人,浙江师范大学体育学院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于敬广((1986-),男,河北石家庄人,温州大学体育学院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工作总结

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工作总结 “十五”期间,我市以努力改善残疾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为宗旨,扎扎实实开展残疾人教育、就业和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完成了《湖北省残疾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下达我市的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等各项目标任务。 一、残疾人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特教学校龙头作用逐步显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工作,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我市三所特教学校的硬件建设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市财政和市教育局投入300多万元,在市特教学校新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教学楼,并对学生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进行了改造,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特教工作的领导,三所特教学校师资力量明显增加,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特教学校在残疾人教育的龙头作用,全市有200多名听力和智力残疾儿童集中在特教学习。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断深入普及。据统计全市有4000多名残疾儿童少年在各中小学随班就读。在教育、残联和共青团组织的共同倡导下,红领巾助残活动在我市蔚然成风,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考上线残疾学生被顺利录入高校学习,“十五”期间我市有39名残疾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其中今年14名,这些残疾学生在残联和教育部门的关心下,

均顺利被相关高校录取,录取率达到100。省、市残联分别对他们给了5万多元奖励,社会各界对贫大学生进行了资助,确保了这些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认真开展助学活动,确保残疾儿童不因贫困而辍学。在省残联的指导下,扎实做好盲童入学、扶残助学和国彩助学项目,对66名视力贫困残疾儿童和20 名其他贫困残疾儿童进行为期5年的救助。对黄石特校和阳新特校40名贫困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救助,在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市教育部门还根据有关规定,对义务阶段的贫困残疾学生实行“二免一补”,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市减免贫困残疾人学生书本费、学杂费160多元,提供务种助学经费30多万元。切实保证了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的稳步提高,目前,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6。 二、残疾人培训工作不断创新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是提高残疾人素质和技能,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十五”期间我们根据省残联下达我市的残疾人培训任务指标,制定年度计划,并向县市区分解,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全市共对2200名残疾人进行免费职业技术培训,60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对6600名农村残疾人进行免费实用技术培训,不少农村残疾人走上自强创业之路,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全面完成了省残联下达我市的残疾人培训任务。 成功举办了欧盟与中国残联合作开展残疾人教育与培训项目,黄石作为这一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点之一,在省残联的指导下于20××年3月成功举办了全

社区残疾人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社区残疾人调研报告 篇一:关于农村残疾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山东农业大学学生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桥渡2班姓名:刘耕云学号:20XX3604 关于农村残疾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寒假期间我在本村的附近社区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了关于残疾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村残疾人在经济发展、就业岗位、社会保障、子女照顾与发展、社区融入等方面的需求层次。最后,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残疾人社会服务供需矛盾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及我个人对此社会实践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我的社会实践研究主要是采取对农村残疾人相关人员的访谈,大致有以下相关内容:政府每年补贴情况、家庭年收入情况、日常生活是否方便等等问题,同时对被调查人的所做的相应的问题的回答做详细记录。除此之外,我还会询问了残疾人是否了解国家对这些弱势群体的福利政策,并为

其介绍国家政策知识和内容,使他们更多、更好的了解到他们应该享受的福利。通过访谈进而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切实体会他们的感受并对此描述,完成实践报告。 (一)背景及发展 在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中,农村残疾人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兼具农村与残疾人双重弱质型。我国现有残疾人8300多万,其中,农村残疾人6225多万,占残疾人总数的75.04%。农村残疾人问题一直是农村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而农村残疾人的社会服务需求状况则是关系到农村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问题,是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 地方各级政府真正将贫困残疾人作为扶持对象,将残疾人扶贫以具体的措施和明确的要求切实纳入了政府扶贫计划,制定了地方残疾人扶贫计划,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层层分解任务指标,层层落实责 任,限期完成任务。各级残联把残疾人扶贫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协助政府摸清底数、制定计划、建立完善的基层残疾人服务体系,为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提供全方位服务。初步形成了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上下一心,全力攻坚的残疾人扶贫的新局面。 (二)生产生活 临沂市对农村残疾人家庭的救济工作高度重视,当地一

残疾人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残疾人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女士/先生: 您好!我们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控制学院红十字会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为了深入了解残疾人就业状况,更好的开发残疾人人力资源促进其就业,从而使您更充分的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将对您进行这项调查问卷。我们承诺对您的所有信息保密,您可以如实填写您的想法,非常感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文化程度() A.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B.小学C初中高中(技校/中专)D大专 E 大学及以上 3.您现在所从事的单位属于() A政府机关B企事业单位C自主创业 D 其他 4.您一般在什么地方获取求职信息() A亲人朋友B通过残联推荐或政府分派C通过中介机构D自己寻找其他5.您的家人是否支持您就业() A支持B不支持 6.如果自己创业您认为您做需要什么() A资金B技术C政策支持D信息沟通E其他 7.您了解中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政府关于优惠残疾人的有关政策吗() A了解,基本内容都知道B听说过,但不清楚内容C不太了解 8..您认为目前残疾人就业形势如何() A多数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B 为残疾人提供的岗位过少,只有少数的残疾人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C绝大多数都难以找到工作 9.您认为残联在帮助残疾人就业方面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 A很大作用,帮助很多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 B只为一部分残疾人提供帮助,而没有解决大部分残疾人的问题 C几乎没有为残疾人提供帮助 D不了解残联,不清楚其工作 10.您认为要获得良好的工作,残疾人本身应做哪些努力() A正视自己的不足,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工作 B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和专业技术,为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C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积极寻找工作 D体现自己专业上的优势,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力量 11.您对促进残疾人就业有何意见和建议?

浅谈如何做好成年残疾人就业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成年残疾人就业工作 【摘要】解决成年残疾人生活的根本出路就是实现劳动就业,能够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能够使他们在整个社会大家庭中实现平等、参与和共享,其根本就是让他们安居乐业。因此,成年残疾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用人单位为成年残疾人创造就业的机会,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努力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不断的拓展新方法、新思路,研究有效方式,使成年残疾人就业工作一步一个台阶。 【关键词】做好;成年残疾人;就业工作 现阶段,在我国改革纵深发展中出现的就业难的新问题,成年残疾人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而解决成年残疾人就业问题更是党和政府以及直属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际上,解决成年残疾人生活的根本出路就是实现劳动就业,能够使成年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基本保障,能够使他们在整个社会大家庭中实现平等、参与和共享,其根本就是让他们安居乐业。在此,本人就对成年残疾人就业工作进行的探索和思考,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成年残疾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成年残疾人要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劳动就业能力。每一位在岗就业的成年残疾人都要珍惜他们来之不易的劳动权利。因为其中凝聚着全社会各界的理解与大力支持,更凝聚着党和政府的温暖。 成年残疾人不仅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还要培养正确的就业观。正确的就业观主要体现在选择单位不要脱离自身的优势,应该实事求是;选择职业不要好高骛远,应该扬长避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作为成年残疾人的家长,更要了解和把握孩子的自身条件,正确转变就业观念,对有限的就业岗位不要挑三拣四,应该让孩子先实现就业,逐步适应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漫漫锻炼,最终使孩子适应工作环境,实现理想。 2 用人单位为成年残疾人创造就业的机会 成年残疾人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都来献出一份爱心,需要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共同来营造一个为成年残疾人就业服务的社会氛围,改变对成年残疾人的偏见,关心和帮助残疾人顺利就业,应该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 相关用人单位,要正确处理好成年残疾人和正常人的平等关系。特别是成年

残疾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残疾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非残疾人士填写) 1、你的性别是() A、男 B、女 2、你的年龄是() A、18岁以下 B、18—28岁 C、28—38岁 D、38—48岁、 E 48岁以上 )3、世界残疾日是( D、不知道日 C、9月23日 A、5月6日 B、12月3 ) 4、你对我国残疾人保护法了解吗?( 、不了解 C、比较深入的了解 B、较少了解 A )5、你身边残疾人受教育程度( C、高中或中专 D、大专 E、大专以上 A、文盲B、小学 6、你身边残疾人住房情况() C 、无房 A、有住房B、危房) 7、你所了解的我国大多数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A、无依无靠,温饱不济 、有最起码的生活保障B C没有很好的职业生活不稳定 D、有很好的工作,自力更生 ) 8、你认为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的原因?(、无固定生活来源 B、身体残疾医疗费用多 C、其他 A )、你愿意与残疾人接触吗?(9 、愿意A B、不愿意,他们往往伴随着一些毛病1 / 10 C、不愿意,怕小孩学坏 D、不愿意觉得没必要接触 E、无所谓 10、你是否愿意参加残疾人志愿服务() A、时间允许就参加 B、如果做得不太累就参加 C、没兴趣就参加 11、你周围的人参加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如何?() A、热情很高 B、一般 C、根本不关注 12、你觉得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A、最起码的生活保障 B、被人理解不受歧视 C、接受教育有份工作 D、参与社会生活和公众文化活动 E、健全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 13、你认为社会上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严重吗?() A、严重 B、不太严重、大部分还是尊重他们的 C、不严重 D、 没感受)14、你认为社会对残疾人的优待也会对残疾人造成伤害吗?( 、不、他们生活不便,应该接受帮助 D A、一定会 B、多少有一点 C 清楚 15、你身边为了方便残疾人生活的设施多吗?() D 、一般 A、很多 B C、较少、没有 16、你认为有必要给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吗?

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心得体会

在体育专业化背景下寻找残疾人体育指导工作的切入点 谈谈我对此次培训的理解,在和参培人员的深入交谈中,我发现我对此次培训目的的理解和很多的一线人员理解颇为相似。这是一个出发点很好、且很有意义的培训,但培训目标还不明确,此次培训似乎在培训方向、培训方法和培训主题上还没有找到最好的切入点。 没有找到切入点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从体育科学到特殊教育学科再到残疾人的社会学科,培训者首先要深入的了解我们指导的对象,要真正做到了解各类残疾人士的需求需要,才能更好地解决一线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因为残疾种类多样,分门别类,参陪人员的构成就应该涵盖残联系统、特殊教育学校(各类残疾均需要)、福乐家园、社区、康复中心等,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时也需要适当的时候对参陪人员进行分组、分层次、分从事残疾人指导工作的类别以提高培训效率;此次培训内容过多而宽泛,教材的内容也不够细致,不利于参培人员日后回到当地进行具体操作;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时候只能浮于表面,培训讲师有时候也照本宣科,理论联系实际并不强,就健身指导员而言需要的是理论知识的补充更是实践操作的提高。 我欣赏杨慧老师的运动损伤一课,学员们一改往日的沉闷,认真的学习着相关的内容并积极投身于实践操作,这是我们一线工作者急切需要提高的专业知识;我认为实践课以及实践考核的形式也很好,教师给大家带来了实际操作的展示,对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但可惜的是,此次培训时间太短,多数时候都是在不够深入的理论教学中度过,学员们都感到收获比预期的要少很多。 此次培训作为一期培训,立意甚好,但不免存在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旨在就此批学员带动全省残疾人健身活动的推广,并不实际,就培训本身而言,参培训者并不是很明白参陪人员需要补充和提高的知识体系,导致参陪人员得到的专业知识体系并不完整,没有完全解决实践中的困惑;简单说培训授予的方法有,但方法不明晰,理论指导不到位也不容易被掌握;因为对残疾人事业的深入了解不够,这样不仅削弱了培训效果,还误导了一些教学理论。如:特奥运动中的社区活动、大学计划等项目并非是单纯的趣味性游戏,其必须要有至少3项以上国际特奥会规定的比赛项目比较符合特奥精神;听障教学手语教学停滞于《中国手语》书面教材,未考虑听障人士使用手语的特点、地区手语间存在地区区别的特点进行教学。关键未将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困难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培训完更多的

社区残疾人状况调研报告

社区残疾人状况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绩,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初步实现小康生活。与此同时,国家加大了对残疾人事业关注和支持,增加了财政的投入,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兴办残疾人福利企业,促进了我国的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为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状况,我近期对社区残疾人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到社区调研残疾人状况,调研采取找社区负责残疾人工作的同志交谈,查阅残疾人资料,与残疾人座谈、走访残疾人家庭等方式进行,基本掌握了社区残疾人状况,并进行梳理,提出一些思考。 二、社区残疾人情况 社区属于深圳市福田区福保街道,辖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近万。共有残疾人人,有劳动能力的人,已就业人,享受城市低保的残疾人家庭有户。由于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原因,虽有政府政策优惠和照顾,多数残疾人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低于正常人,少数残疾人生活困难,亟需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进一步扶助。

三、残疾人事业存在的问题 (一)残疾人就业存在困难 从社区残疾人就业情况看,残疾人总体就业存在困难。由于残疾人受身体状况所限制,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够自主创业的极少,能够自主择业的也不多,绝大多数还是靠政府优惠政策就业,依靠政府兴办的福利企业就业。 (二)残疾人经济收入普遍较低 除了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靠政府低保外,具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经济收入普遍较低,距一般正常人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是残疾人文化不高、技能不强,只能从事简单工作,收入自然低;二是认为给残疾人工作是照顾性质,常给以最低工作标准,收入没法高;三是残疾人工作不稳定,难以保证收入高。 (三)残疾人生活水平低 残疾人有工作的是低收入,没有工作的只能靠最低生活保障金或亲友的接济生存,这就注定了残疾人生活的贫困。残疾人生活水平低、生活贫困与残疾有着直接明显的关系。家里有残疾人,往往对家庭有限的资源造成沉重的负担,并且产生精神压力,因而使得这个家庭更为贫困。这些因素所产生的综合影响,使得社会最贫困阶层中残疾人数的比例特别高。

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9-08-08T16:30:50.45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作者:李芳 [导读] 最近几年,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来说,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残疾大学生,他们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较多的困难。为了使残疾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教育,完善残疾人的体育教学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最近几年,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的开展,对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来说,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残疾大学生,他们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然面临较多的困难。为了使残疾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教育,完善残疾人的体育教学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现状;对策 残疾人本身在身体上和心理上较之正常人有着一定的差别,但是这并不代表残疾人就不能享有其应有的权利。体育运动能够增强残疾人生活的信心,让他们对生活更加的充满希望。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应该以增强残疾人学生的康复效果和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加强对残疾人大学生的体育教育的重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高职院校在残疾人体育教育方面受到的局限比较多,比如经费、器材、人才等都影响着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一、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状 1.残疾人体育教育理念定位不够准确 现在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已经比较重视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了,很多教师为了调动残疾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都会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快乐教学的教学模式,使残疾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充分地体验运动的乐趣,以此来逐渐增强学生的体质,使残疾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教学理念与现下所倡导的“人本关怀”的教学理念是相符合的,但是如果单一地强调快乐教学,就很容易忽视残疾学生的特殊性。因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调动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不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残疾学生普遍都存在一定的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生理和心理问题共同加以重视。 2.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缺乏专业的指导 现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很少有研究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很多体育教师都是普通体育教育出身,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来说,教学明显不够专业。其中有的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存在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现象。体育教师在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方面没有专业的研究,就很难针对不同残疾学生的特殊生理情况进行有效的体育指导,从而影响到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效果。 3.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教学条件不容乐观 很多高职院校都缺乏适合残疾人学生锻炼的体育设施,有的高职院校体育器材活动室的面积比较小,体育器材很难满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体育器材类型较为单一,数量严重不足,针对残疾人学生专门使用的体育器材更是匮乏。教学条件不够充分,很多针对残疾人的体育教学都很难开展,使高职院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明显落后,很难满足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和标准。 二、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对策 1.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理念 对于残疾人学生来说,他们也有参与体育的向往。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培养锻炼能力,增进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培养残疾人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体育最原始的意义就是通过运动来增强人类的生活本能,满足生活最基本的需求。无论是走路,还是攀爬,亦或是狩猎,这些都是体育的原始形态。生活与体育息息相关,生活先于体育,体育教育应该体现生活的本质。高职院校残疾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就应该以生活作为出发点,在生活中摸索,最终还要回归生活。残疾人体育教学只是帮助残疾人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途径和方法。 2.加强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研究,正视残疾人体育教育 国家应该重视高职院校对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指导工作,要培养一定数量的专业的残疾人体育教师,使高职院校的残疾人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获得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学生如果能在接受体育教育的时候获得专业老师的指导,是每一个残疾人学生得以重视的一个重要体现。另外还应该加大体育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比如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精髓的吸收,开发一些适合残疾人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满足残疾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需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对残疾人学生的重视,残疾学生在很多方面和普通学生都有一定的差距,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运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怜悯。对于体育教育来说,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正视每一个残疾人学生,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防止学生产生自卑感,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 3.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 我国的经济发展较快,现如今的经济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残疾人体育教育已经有了非常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我国社会应该增强对于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的支持,增加适合残疾学生的体育设施。另外,由于残疾人体育教育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要发达于西部地区,城乡之间残疾人体育运动的观念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我们增加残疾人学生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福利,为高职院校残疾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最好的教育条件。

当前残疾人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选择

当前残疾人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政策选择 目前,就业问题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因此也成为我国劳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就业渠道、就业形式、就业岗位的创造、积极的就业政策等方面,已取得了较为成熟、系统的研究成果,且有相当部分的理论成果已经付诸实践,为我国解决劳动者就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关于就业问题的研究大多仅集中于健全人,而对残疾人的研究和关注甚少。残疾人同样是社会的成员,他们中的相当部分也是劳动者,而且由于残疾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更加需要国家政策、制度的帮助,因此,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一、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特殊性 研究残疾人就业,首先要界定什么是残疾人。这在各国外关于保护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法规中,其界定角度和内容往往存在着差别。 联合国在1975年公布的《残疾人权利宣言》中对“残疾人”作了如下界定:“任何由于先天性或非先天性的身体或精神缺陷而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取得正常的个人生活或社会生活上一切或部分必需品的人”。在国际劳工组织的《1955年残疾人职业康复建议书》(第99号)中对“残疾人”的定义是:“一切体力或思维能力减退而确实很少有可能获得并保持一份适宜工作的人”。1983年由第69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国际劳工组织《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规定,残疾人是指:由于被正当承认的身体或精神上的损伤致使其获得和保持适当的工作并得以提升的前景大为降低的人。该定义不仅强调要获得和保持适当的工作,而且还强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使其得以提升。即强调了残疾人的就业质量问题,这比联合国的《残疾人权利宣言》和国际劳工组织的《1955年残疾人职业康复建议书》的界定都有所进步。 中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 尽管各国的定义不同,但从残疾人的上述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残疾人具有下列共同特点:(1)具有身体结构和功能障碍。由于身体或精神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困难,因此,需要社会和家庭的特别关注,并给予帮助以及保障。(2)存在个体能力障碍,人力资本偏低。残疾人的人力资本偏低,主要表现为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低下。由于自身的障碍以及社会教育体制的不健全,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导致他们在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及潜能上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总体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单一,这使得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3)存在社会能力障碍。由于残疾人自身存在一定的障碍,以及因残疾导致的就业困难、生活贫困,加上社会上存在一些偏见,使得残疾人在心理上往往易产生自卑、焦虑、急躁和对社会不满等情绪,在社会生活及学习、工作中有胆怯、缺乏信心、易有挫败感等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压力一般高于正常人群,且心理高度敏感。 要指出的是,虽然残疾人因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的异常或丧失,使其体力或智力功能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无法像健全人那样从事完全正常的劳动,但这不等于说残疾人不是劳动者,不具有部分劳动能力,事实上,许多残疾人还有一种与残俱来的功能代偿。根据国际社会流行的“对于残疾人不能着眼于他不能干什么,而要着眼于他能干什么”的观点,只要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