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怎样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怎样培养孩子感恩的心?1、引导孩子形成感恩意识。
感恩与回报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具有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最基本修养。
但感恩如同其它道德品质一样,都是需要学习才能最终形成,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首先就应该让孩子形成感恩意识,只有有了感恩意识,孩子才能在生活中有感恩的行为。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让孩子学会感恩,应该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从最简单的“谢谢”开始。
告诉孩子当别人帮助了你的时候,要记得向他人真诚的说声“谢谢”。
3、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
当孩子有了感恩行为时,要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强化孩子的感恩行为。
不管是对父母,还是老师、同学,以及其他的人,只要孩子有了感恩行为,都要及时地给予赞扬,帮助孩子强化这种行为,让孩子感受感恩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4、永远不要以孩子为中心。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只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有爱即可,而不是过于溺爱,更不能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而对错误问题忽略不计。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软硬兼施很重要。
5、少说。
应该很多父母喜欢对孩子说“你应该……”,这么多的“你应该”经常对孩子说,反而会起到一些反作用,孩子感恩的前提是自愿和主动的,你应该的说法其实是被动的逼迫孩子,让孩子做到我们所要求的,所以这种说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6、禁止使用威胁的方式。
平时孩子犯错的时候或者不听话的时候,很多父母都喜欢用威胁的语言来让孩子妥协,明明内心是爱着孩子的,但是言语上却表达出非常讨厌孩子的样子,当孩子慢慢长大,这些危险的语言慢慢地就失去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亲子关系。
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有哪些好处?1、感恩使人与环境融洽和谐。
感人之恩,必与人为善。
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他的生活环境必定是完美的,使他幸福平安的。
否则的话,一个人一生不会有安生的日子过。
2、感恩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人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美德,且能够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对其成人后走向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感恩的心讲评课教案
感恩的心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懂得感恩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感恩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感恩的含义。
2. 如何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感恩之情。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恩的情感。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恩经历。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感恩案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典型的感恩案例。
2. 准备相关的心得体会分享。
3. 准备教学课件。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恩的情感。
2.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恩对象和感恩之情。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讲解感恩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2. 分析典型的感恩案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3. 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感恩之情。
三、分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恩经历。
2.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小组的讨论成果。
四、心得体会分享(10分钟)1.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感恩方面的体会和感悟。
2. 教师对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感恩。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感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感恩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活动:观看感恩视频(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部关于感恩的短视频,让学生感受感恩的力量。
2. 视频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观后感。
七、角色扮演(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感恩的场景。
2.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感恩之情,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八、小组活动:制作感恩卡片(2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制作一张感恩卡片。
感恩的心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品质
感恩的心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的品质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忙于追求物质利益,忽略了感恩的重要性。
然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拥有感恩的心态。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他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并且积极回报社会。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将感恩融入到课堂和学校的方方面面。
首先,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示范给学生感恩的态度。
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生日作为一个例子。
在自己的生日时,老师可以带上一些小礼物,然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喜悦。
然后,老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有人也在近期过生日,然后鼓励学生去关心、祝福他们。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别人关心自己的快乐,也学会了关心他人。
这样的活动可以在学校的其他重要节日也进行,如圣诞节、感恩节等。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寻找感恩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
比如,在学校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慰问孤寡老人或者病患儿童。
通过与弱势群体的接触,学生将会意识到自己的幸福与别人的不同,从而培养出一颗感恩的心。
此外,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为社区、为他人付出努力,学生将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这将深化他们的感恩思维。
此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讨论或者写作活动,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为什么要感恩的原因。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到一些值得感激的事情,并让他们写下来。
这样一来,学生们将会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从而更加感激生活。
此外,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关于感恩的故事或者文学作品,与学生共同阅读和讨论,从中获得感恩的启发。
最后,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感恩的品质。
学校可以设立感恩教育的主题活动,并且奖励那些在感恩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学生。
学校也需要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例如在语文课上分析优秀作品中的感恩主题,在数学课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等。
教案分享:培养孩子做人感恩之心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价值观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培养孩子做人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和人文素质,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感恩,懂得感恩。
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心怀感恩,走出发愁、发火、发脾气的困境,才能心态平和,愉快生活。
如何培养孩子做人感恩之心呢?这里分享几点教案:一、身教为先,做出榜样孩子天性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举止往往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家长要身体力行,做出一个榜样,多从自己身上下手,首先要从自己身上寻找感恩的源头,让孩子看到、模仿感恩的行为。
比如,感谢孩子为自己做的小事,感谢他们的存在与陪伴。
二、多与孩子沟通,让感恩成为习惯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更需要家长与孩子多沟通。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氛围和家长引导意义重大。
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讨论,感谢和受感谢的事情,让孩子在生活中更加体会感恩,形成习惯。
三、引导孩子善待他人,更加理解和关爱别人一个人的眼光越宽、越远,心境就越开阔、越平和。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我们还需不断推动他们向德善、向光明发展,做一个懂得感恩、善待周围人、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四、多引导孩子体会家庭的生活和亲情家是孩子成长的根基,亲情是孩子感受到的最温暖的力量。
通过引导孩子感受家庭生活的细节和温馨,让孩子在亲情渗透的生活中,更加懂得感恩,更加懂得珍惜。
五、用心观察孩子的反应,及时引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时刻用心观察孩子的反应。
如果孩子在认错或做错事情后,展现出真正的悔过和改正,家长就要及时引导,让孩子更加珍视自己的行为及家人的关爱,懂得感恩。
六、积极促进孩子与社会的交流和互动体验除了家庭,孩子还需要通过交流和互动,从而体会更多的生活,懂得更多的感恩。
因此,家长既要引导孩子社交,也要让孩子接触更多的社会实践体验,从而更贴近、更理解社会,更懂得感恩。
培养孩子做人感恩之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家长们要从自己身上下手,做好引导孩子感恩的工作,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懂得感恩,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以爱教育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以爱教育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爱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教育理念,它通过爱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培养起感恩之情。
在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环境的变化,学生往往忽略了感恩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们应采用以爱教育为核心的方法,帮助学生重新认识感恩,并将其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首先,爱教育要从树立榜样入手。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关爱,以真心实意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通过自己的行为,向学生展示爱与感恩的力量。
比如,在公益活动中积极参与,关心弱势群体,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爱与关怀的力量。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贡献和帮助,从而激发他们对他人付出的感激之情。
比如,在教授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人物为社会、为人民付出的贡献,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心怀感恩之情。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使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此外,爱教育还需要让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培养他们对环境和资源的感恩之心。
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环保教育,向学生传递环保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实地参观、野外探索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然资源的珍贵与有限性。
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珍惜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在学校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增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
同时,学校和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权益,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感受到来自学校和教师的爱与关怀,从而培养起感恩之心。
总之,以爱教育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通过树立榜样、情感教育、关注环境和资源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多种途径,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培养感恩之情。
教给学生一颗感恩的心
教给学生一颗感恩的心大港区官港学校高建芳生而为人,要感谢大众的恩惠,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没有大众助益,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本条件!如果要让学生懂得为人的艰辛、成长的不易;如果要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将来造福家庭、造福社会、为国效力,那么,首先必须教会他们感恩。
“如何教给学生一颗感恩的心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同行交流。
敬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首先让学生们学会感恩自己的父母。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做人,在人世间,再没有比父母对子女的爱更深厚,更博大的了!“父母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这是多子女时代学生们时常在嘴边念叨的话。
如今,大部分家庭就一个孩子,他们变成了“小祖宗”、“小皇帝”,孩子们已经把父母对自己的爱看作是一种理所当然。
据调查:52%的学生从来不与父母沟通,41%的学生从来不对父母说感激的话。
19%的学生认为父母并不辛苦。
学生的这种心态实在让我们震惊,没有感恩的心,学习再好,也是教育的失败!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从感谢父母做起。
主题班会上, 我饱含感情的朗读了《我的父亲》、《一棵树》等回忆父亲、母亲的优秀文章。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是谁给了你们生命,是谁把你们从无到有,养成了一个九年级的小伙儿或小姑娘?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是谁时刻在为你们的进步而微笑?是谁为你们的病痛而流泪?是谁为你们的晚归而担心?是谁为你们的衣食而操劳……学生们一个个都被感染了,教师静的出奇。
紧接着我又问“同学们,回家你们愿意为我们的父母做些什么?”答案五花八门:父母生日时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逢年过节时给父母寄张自制的贺卡,父母下班回家时让他们欣赏一下整洁的环境,父母疲劳时为他们敲敲背,唱唱歌,甚至有孩子说为父母洗洗脚,梳梳头。
等等,奇怪的是,每一个答案都没有遭来哄堂大笑。
培育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
、
感 恩 父 母
长都离不开父母 的帮助 , 因此 , 我们应该懂得感恩 , 懂得感谢父母 。
二 、 恩老 师 感
在感恩教育中, 学生们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就是他们在生 活中切实感 受到的亲情。然而对于如何感恩父母 , 他们 的认知还 比较模糊 、 零碎 。 往往 措施 :
老师是我们成长的领路人 , 他教给我们知识 , 让我们抛却 愚昧, 我们 是 老 理 言 让 老 缺乏感恩的具体行动。在教育学生要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时, 我采取 了下列 的 朋 友 , 师尊 重 、 解 和 爱 护 我 们 , 传 身 教 , 我 们 受 益 终 身 , 师 为 我 们付出心血 和汗水 , 为我们 的成长修 桥铺路。老 师们在课 堂上耐心 细致、 循循善诱 , 课堂下认真备课 , 改作业 , 期 中自修 自学 , 批 假 亳不放松 ……无
1 1 / 01 6 02 0
多少深切的爱。感触万分之余 , 感动 之心溢于言表。
教育深入学生们 的心 中, 升华为他们 灵魂深处中最高 尚的道德修 养呢? 要 们凭借 一辆破 旧的三轮摩托车开展感恩 的旅途 , 黄可还要求死后把 自己的 首先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感 恩, 为什 么要感恩。 为了让感恩 行动看 得见 , 角膜捐献出来 , 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 的人。像这样的例子不在 少数。他 们 摸得着 , 我们运 用以大见小 , 以点带面的方法 , 提出了以下几项感恩作业。 长的喜悦 。让他们 了解今年学校的 巨大变化。 情况 , 祝福父母幸福安康。 让家长放心、 安心 工作。 或身患绝症 , 或衣食不足 , 却时时不忘报恩于社会 , 朴实无华的言行酝酿 出 来不需要冠冕堂皇的装饰 , 其实不论贫 富, 都有 自己感恩社会的方式 , 医生 激升华为对国家的贡献, 为构建和谐社会 出一份 绵力 , 还是那句老话 , 人人 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 给父母 讲一个 开心 的故 事 , 让他们 分享你 成 最深沉 的感动和震撼 。 使我们不得不 为他们 的信念和坚持而感动。感恩从
感恩的心讲评课教案
感恩的心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身边的感恩实例3. 学会珍惜与感恩的方法4. 感恩的心行动计划5. 分享与交流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感恩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感恩的定义与意义,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感恩的重要性。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感恩实例,探讨学会珍惜与感恩的方法。
4. 制定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感恩的心行动计划,承诺在今后的日子里践行感恩。
5. 分享与交流: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全班同学一起监督执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恩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感恩的力量。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会珍惜与感恩。
4. 行动计划法:引导学生制定感恩的心行动计划,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感恩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
3. 学生制定并执行感恩的心行动计划的情况。
4. 学生情感素养的提升,以及对身边人的关爱程度。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感恩故事、案例分析、讨论题等的课件。
2. 纸张:用于学生制定行动计划。
3. 彩笔:用于学生绘制感恩树或其他感恩创意作品。
七、教学资源1. 感恩故事集:用于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 感恩实例视频:用于案例分析。
3. 讨论题库:用于分组讨论。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感恩主题活动,如感恩演讲、感恩诗歌朗诵等。
2. 开展感恩实践活动,如访问敬老院、帮助贫困同学等。
3. 建立感恩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恩行为。
九、教学建议1. 注重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2.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践行感恩。
3. 教师以身作则,做好感恩的榜样。
“感恩的心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的心与爱同行”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4. 引导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身边人的付出与关爱3. 学会珍惜,懂得感恩4. 感恩的行动表现5. 互动环节:分享感恩故事,互相表达感恩之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关爱他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恩的定义与意义,分享感恩故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身边人的付出与关爱,交流感悟。
3. 实践法: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感恩的行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感恩的含义,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主体环节:a. 讲解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价值。
b. 分析身边人的付出与关爱,让学生感受到关爱的重要性。
c. 分享感恩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d. 讨论如何将感恩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关爱他人。
3. 互动环节:分组进行感恩故事分享,互相表达感恩之情。
4. 总结:强调感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感恩之心付诸实践。
5.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感恩的感悟文章,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六、教学策略:1. 情感引导:通过讲述感动人心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他人的付出和关爱,从而培养感恩意识。
3. 正向激励: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好,珍惜生活中的点滴,激发感恩之心。
4. 实践锻炼: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感动人心的故事和实例,用于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2.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便于学生更好地投入角色。
3. 准备志愿者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安全和有意义。
感恩的心讲评课教案
感恩的心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身边的感恩事例3. 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和师生情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恩5. 感恩的心,成长的动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感恩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感恩的定义与意义,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身边的感恩事例,让学生感受感恩的力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恩,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5. 互动环节:开展“感恩传递”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恩的定义与意义,分享感恩事例。
2. 讨论法: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恩,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实践法:开展“感恩传递”活动,让学生实际行动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激之情。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感恩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
2. 学生对感恩行动的践行情况:通过“感恩传递”活动的参与度评估。
3. 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互动环节等方式评估。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感恩故事素材及视频资料。
2. 准备小组讨论问题及互动环节道具。
3. 设计“感恩传递”活动方案。
七、教学资源1. 感恩故事视频。
2. 小组讨论问题清单。
3. “感恩传递”活动道具。
八、教学建议1. 建议老师在课堂上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感恩的含义,引导学生产生共鸣。
2. 在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
3. 在“感恩传递”活动环节,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实际行动起来。
九、教学反思1. 教师要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查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感恩之心:培养孩子感恩的教案
幼儿园大班感恩之心:培养孩子感恩的教案一、导言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至关重要。
感恩教育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情感发展,还能够培养其品格和人格素养,从而让他们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更加自信、谦逊、乐观和善良。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大班感恩教育展开讨论,结合实际教学需求,提供一份全面的教案建议,以期能够帮助幼儿园教师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二、培养感恩之心的重要性幼儿园大班阶段,孩子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适时进行感恩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感认知能力,让他们学会感恩父母、老师和朋友的关爱和帮助。
感恩教育能够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让他们更加懂得与人为善、懂得共享和互助。
感恩教育还有益于培养孩子的人格品质,让他们成为懂得感恩、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三、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 启发性游戏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感恩主题相关的启发性游戏,比如“感恩接力赛”、“感恩小故事演讲”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深切体验到感恩的力量。
2. 观看感恩主题的动画片和电影通过观看一些有关感恩主题的动画片和电影,比如《小猪佩奇》系列的感恩主题剧集、《冰雪奇缘》中的感恩情节等,来让孩子们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感恩教育。
3. 制作感恩手工作品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恩之情,可以制作感恩贺卡、感恩大字报等。
4. 真实的体验组织孩子们参观孤儿院、敬老院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一些需要帮助、需要关爱的人们,来激发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感恩情感。
四、感恩教育的心得体会在幼儿园大班的感恩教育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孩子们的感恩之心可以通过细心培养和引导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和品格素养。
感恩教育既是一种传统美德的传承,也是一种当代教育的必要内容,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和关注孩子的感恩教育。
五、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情感是他们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重点讨论如何让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并向他们传递感恩之道的重要性。
一、教育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态。
2. 培养学生感恩的能力,学会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3. 促进学生与他人的良好人际关系,营造积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感恩?- 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激。
- 对自己所拥有的珍惜和感谢。
2. 感恩的重要性- 心情更轻松愉快。
- 帮助他人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
- 增强人际关系。
3. 如何培养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教育学生珍惜所拥有的,不贪婪和不浪费。
- 引导学生重视他人的帮助并表达感激之情。
- 帮助学生互相帮助,创建更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感恩的定义和意义(15分钟)-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感恩吗?”-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然后解读感恩的定义和意义。
2. 呈现感恩的重要性(20分钟)- 展示一些示范情境,让学生看到感恩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幸福感。
- 运用故事、图片和短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感恩的心态和习惯(40分钟)- 定义“珍惜”、“感激”等词汇,并让学生自己举出相应的例子。
-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和感受。
- 分发任务:每个学生写一封感恩信或制作一张感恩卡,表达对父母、老师、朋友或其他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感激之情。
4. 感恩活动(25分钟)- 在课堂上组织感恩活动,让学生互相表达对彼此的感激之情。
-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说“谢谢”和“对不起”。
5. 总结和回顾(10分钟)- 向学生强调感恩是一个长久的习惯,需要每天实践并向他人传递。
- 鼓励学生每天记录感恩之事,并在课堂上互相分享自己的感恩日记。
感恩的心公开课教案
感恩的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感恩的定义与意义2. 身边值得感恩的人和事3. 表达感恩的方式4. 感恩行动计划5. 分享感恩的故事和感悟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感恩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
2. 讲解:介绍感恩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3. 讨论:分组讨论身边值得感恩的人和事,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4. 实践:让学生制定一个表达感恩的计划,可以是给父母、老师、同学写一封感谢信,或者为他们做一件好事。
5. 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和感悟,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感恩的认识和体会。
2. 课后收集学生的感恩行动计划,评估他们的实践效果。
3. 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
五、教学资源1. 感恩故事素材2. 感谢信模板3. 相关视频或音频资料4. 学生反馈表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父母、老师、同学等),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角色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让学生体验到感恩的情感。
2. 小组竞赛:设置一个关于感恩的知识问答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感恩知识的理解。
3. 制作感恩卡片:学生亲手制作感恩卡片,写上想对某个人说的话,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七、教学策略1. 情感引导: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迹,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
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八、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感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和实践。
2. 社区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探访孤寡老人、帮助贫困学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
培养学生感恩的心
培养学生感恩的心北关小学四年级组优越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贪婪,总觉得世界欠自己太多,社会太不公平,动辄诉诸暴力或以死相胁,采取极端行为等等。
诸如此类心理偏差、行为失范现象不胜枚举。
究其原因,在于缺少“感恩”教育这一课。
教师关爱、呵护学生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学会理解和关爱他人,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从民族文化里汲取营养中华民族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值得不断继承和发扬。
民族文化中“感恩”的故事、诗篇、格言、名人轶事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现成的好素材。
《诗经》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感叹和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而“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的古训,则督促后辈履行对父母的赡养和孝敬。
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传统文化里汲取营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讲理”和“问心”相结合感恩教育工作如果只重视“讲理”,而忽略“问心”,难以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确立感恩教育的原则是: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小型为主,既要有声势、影响,又要扎扎实实,通过教育,真正使学生心灵产生震撼。
学校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1.学会用感恩的心态对待生活。
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从那里来的?通过活生生的事实,让学生懂得: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帮助之恩,学校对我们有呵护之恩。
2.感恩故事。
格言天天讲。
组织每个学生收集感恩故事,随时给同学讲,给朋友讲,给父母讲;定期举行“感恩故事会”;将学生收集的格言汇编成册,举办“感恩格言”大汇展。
3.感恩道理人人知。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讲感恩;让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感恩的表现;使学生明白不懂得感恩的危害性;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途径有哪些。
4.感恩从现在做起。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学会对身边的人进行感恩。
元旦教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元旦教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尊敬的教师们: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即将迎来新年的第一个重要节点——元旦。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以教案的形式,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感恩,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关爱他人,更加懂得珍惜,同时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一、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感恩之心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养心莫善于感恩”这一教育思想。
他认为感恩之心是心灵的阳光,能够照亮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孔子的思想,引导他们从小就培养感恩之心。
二、打开感恩之门的教学内容1.教授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也是感恩教育的重要场所。
我们可以通过教授家庭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
2.探讨社会问题在社会问题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例如贫困、环境污染等。
通过组织学生关爱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价值,激发起感恩之心。
3.历史教育中的感恩教育通过历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学习先贤英烈的奋斗事迹和付出,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来之不易。
从而引发他们对祖国的感恩之情,懂得要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树立感恩榜样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在日常教育中要树立起感恩榜样。
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向学生展示对生活的感恩,对他人的感激之情,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让他们从小开始学会感恩。
四、在科学活动中培养感恩之心在科学活动中培养感恩之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种植植物的实验,让他们从亲身实践中感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学会珍惜自然资源。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五、评价学生的感恩之心在学生评价体系中,我们可以设置感恩之心的评价指标,通过考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态转变,来考察其感恩之心的发展情况。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班会,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增强对他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2. 帮助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并学会用真诚的言辞向他人表达感谢之情。
3. 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帮助他人,并懂得感恩他人的帮助。
4. 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实践感恩之心,将感恩行为融入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通过短片欣赏或故事讲述,引导学生认识感恩的意义和价值。
2. 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和感激之人。
3. 学生间互相发放感谢信、感谢卡或小礼物。
4. 以感恩为主题,进行感恩行动的认识和实践。
三、教学步骤:1. 欢迎介绍:教师简单介绍班会主题,向学生解释感恩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短片欣赏/故事讲述:通过短片欣赏或故事讲述,向学生传递感恩的正能量,激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和认识。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和感激之人。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作为引导,如“你曾经因为什么事情感激过他人?”、“你是如何表达感激之情的?”等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倾听和分享。
4. 感谢信/感谢卡/小礼物:让学生将自己的感谢之情通过写感谢信、制作感谢卡或准备小礼物的方式表达出来。
鼓励学生思考,选择适当的方式,将感谢之情传递给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5. 感恩行动实践:以感恩为主题,组织学生们参与真实的感恩行动实践。
可以通过参观社区福利机构、捐赠物品等形式,帮助学生亲身体验感恩行为的力量,并将感恩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
6. 总结反思:回顾本次班会所学内容,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恩行动实践成果。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感恩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持续保持感恩之心,将感恩行为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教学评估:1. 分组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和感激之人。
2. 学生互相交流感谢信、感谢卡或小礼物,表达感激之情。
3. 感恩行动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用行动回馈社会。
4. 教师观察学生在班会中的参与度、认真程度,以及表达感恩之心的态度。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史春娟)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坡家初中史春娟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条件非常好的合资企业应聘。
招聘的考官问他的问题是:“请问你给你母亲洗过脚吗?”年轻人回答:“没有”。
考官便说:“那我希望你下个礼拜再来面试,但有个条件,回去做一做”。
年轻人回到家里,把面试的全过程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的母亲。
母亲为了能让孩子进入条件这样好的企业工作,成全了儿子的愿望,把自己的双腿伸进了儿子第一次给他端来洗脚水的脚盆里。
当年轻人第一次摸到母亲那双象棒槌一样细细的腿时,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他想起:自己的大学学业不就是靠着母亲这样一双细细的棒槌一样的腿四处奔走,为人打工、赚钱完成的吗?他又想起:每到月初,自己就在那儿心安理得地等妈妈寄钱来,却从未想过妈妈筹钱这么困难!从此,他每天都要给母亲洗脚。
一个礼拜后他去面试,那位考官问他:“回去做了没有?”他点点头:“做了”,考官又问:“你对我们公司这么要求你,还愿意来吗?”年轻人说:“公司能不能录用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大学里没有学到的,做人的,根本道理——感恩”这个故事,是我在教授八年能政治时教学资料中看到的。
可以说,当时深深震撼了我!直到现在每每想起,都会触动我埋藏在心底里的那根弦。
其实,洗脚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然而它却包含了一种文化——感恩文化。
而我们在教育行业中离不开这种感恩文化,离不开一大批懂得感恩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很幸运;虽然刚当老师时工资只有三百多元,但我很兴奋,感谢我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如今我的工资都比当年翻了几翻,我很感激,我感激教育事业不仅解决了我们生活使我过得越来越好,而且还提供了教书育人的这个大舞台!在教育工作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
当前,许多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主要由于父母的宠爱、溺爱,造成个别孩子由娇而横,唯我独尊,由爱生恨,甚至有的还恩将仇报。
这类现象的出现,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教案,培养学生感恩心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拥有感恩之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感恩不仅仅是一种人文情感,更是一个人正面生活态度的体现。
感恩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交流、增强自信、减轻压力和提高幸福感。
在课堂中教育学生如何感恩、培养感恩之心,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教育学生感恩之前,要提醒学生身边有很多值得感恩之处,如家人的关爱,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友谊,社会的帮助等。
通过这些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感恩,学生可以从中体验到感恩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种情感。
让学生体验感恩,并且引导学生主动表达感恩之情。
比如,在学生生日寄一封祝福的邮件、制作手工礼物送给家人、老师或同学、在班级里公开感恩天地等。
通过这些体验,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热情,并且在心灵深处种下感恩之种子。
同时,可以在课堂上加强感恩教育。
例如,在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等课程中挖掘感恩教育的内涵。
通过生动的事例、道德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真谛。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需要把握好教学方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感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灵。
不仅仅是在生活和学校中,社会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感激成长中的一切。
感恩教育应该面向全社会,从一开始就传递给社会广大群众,这是在民族精神、道德文明方面良好环境的构建。
我们可以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感恩并不是一种语言,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只要时时刻刻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感恩的心,无论是对谁都会产生积极正向的意义和影响。
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学生的基本任务之一。
我们需要学会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来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感恩方面不断发展和提高,让感恩之心成为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同时也是社会精神财富。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呢?以下是一些方法。
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懂得感恩。
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来教育孩子,比如教他们感谢别人的帮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等。
父母更要以身作则,自己先做好榜样,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会感恩。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举办感恩教育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
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体验到感恩的情感。
另外,社会实践也是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他人的帮助,从而培养出感恩的情感。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养老院、敬老院做志愿者,与老人们交流、学习,让学生懂得尊敬和关爱长者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感恩的心。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感恩主题的文化活动,比如举行感恩节专题讲座、举办感恩主题的艺术展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文化活动来感受感恩的情感,从而培养出感恩的心理。
总之,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教育,才能让学生真正懂得感恩,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演讲稿范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演讲稿范文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学生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种美德,当我们用心去感恩,我们的世界就会充满温暖。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感恩我们的同学和朋友,感恩这个给予我们成长的社会。
首先,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老师。
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向导。
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滋润着我们,用智慧的光芒照亮我们。
他们为我们提供知识,教导我们学习方法,引导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们不辞辛劳,时刻关心着我们的成长和学习状况。
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悉心地指导我们,给予我们信心和勇气。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其次,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父母。
父母是我们的最早的启蒙者,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依靠。
父母给予我们衣食住行,给予我们全方位的关爱。
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无私奉献,默默付出。
为了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
因此,我们要时刻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记住他们的辛勤付出,用行动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再次,我们应该感恩我们的同学和朋友。
同学和朋友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好的伙伴和朋友。
我们在学校里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分享快乐和困扰。
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当我们面临困难时,他们总是在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身边给予我们鼓励和支持,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安慰。
因此,我们要时刻怀有感恩之心,珍惜和维护我们的友谊。
最后,我们还要感恩这个给予我们成长的社会。
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大舞台,是我们发展的土壤。
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条件,让我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为社会做出我们的贡献,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厚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摘要】在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决不能忽视学生的品德,“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我们对教育的呐喊。
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必须解决的教育问题。
教师要寻求合理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构建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相互协调,在良好的感恩氛围下,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感恩意识;实践活动;引导
笔者曾经在吴非的《不跪着教书》那本书中看到,苏霍姆林斯基曾记下一个真实的故事。
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
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学生来看。
这天清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的女孩在花房里摘下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你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奶奶有点不信。
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女孩子说:
“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笔者也深深地被小女孩的那一颗感恩的心所感动。
感恩是一种情怀,是所有美德的基础。
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
人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
懂得感恩,才懂得去尊敬师长。
懂得感恩,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友谊。
我们怎样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呢?
一、培养“感恩”教育的感恩意识
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可以通过开展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家书、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引起学生的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二、参与“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
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结合,共同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
家庭是社会细胞。
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它是个体的启蒙教育、个体接受时间最长,所受影响最深。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它能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与思维方式。
它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
学校是学生全面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的主要场所。
构建魅力的道德教育,必须要回归生活世界。
生活是德育的土壤,也是德育的起点。
感恩是教育的产物,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石。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
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了,受外国的影响,有一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流行,社会上的一些以不法手段“谋利”的“骗术”令人生畏,家长们只得经常叮嘱:“不要随意与陌生人说话”“不要随意要别人的零食”“不要随意跟别人外出”等。
这片“净土”也受到“污染”了。
我们的社会必需“净化”这片乐土。
孩子们才有一个感恩的环境让他们受到熏陶。
社会要关注感恩教育,积极宣传感恩的典型事例,营造良好感恩意识的肥沃土壤。
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
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
”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
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无论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还是朋友给予他们友情以及其他人给予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
我们无时不沐浴着恩德的春风。
我们要引导学生捕捉渗透日常生活中的恩惠,挖掘大大小小的恩惠价值。
因为恩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雪中送炭,有锦上添花,有严厉的目光,有的是纪律的约束。
一个许可的点头,一个鼓励或信任的眼神,都可能给人以莫大的力量和信心。
这既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又能调动大脑情绪记忆,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产生报恩的冲动。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报恩,不能越过社会道德和法律许可的范围。
要知恩图报,又要施恩不图报。
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日常生活之中。
具体做法如下:
(1)让学生观看感恩题材的影视作品。
感受开展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活动。
具体可以设计“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端一盆水”“为老人让座”“装扮校园”等班级活动。
在学校的宣传栏上出版“感恩亲情”的墙报。
如汶川大地震中的“母救子”的震撼画面,老师救学生的一个个感人的场面。
让他们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
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多劳动,亲近大自然,亲近社会,拓宽学生接受教育的范围。
通过亲自劳动,体会生活的艰辛,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集体的公共财物的可贵,社会对自己的恩惠,从而激发孩子发奋学习,自觉爱护公共财物。
通过郊游、参观植物园、动物园,体会大自然对人类的恩惠,和人类大自然和平
共处的原则,从而让学生懂得自己生活的美好。
自己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珍爱生命,感恩大自然。
感恩不仅是物质上,还可以是情感上的。
不仅是语言上感谢,还可以是力所能
及的事情来表达报恩的方式。
例如:对父母的感恩。
在《弟子规》中“孝”是第一门的必修课。
孩子们首要的是孝敬父母。
在平时,可以是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听从父母的教导,不顶嘴;要记住父母的生日,到时要向他们表示祝贺,并做一件他们高兴的事;外出、回到家时要打招呼,先告诉父母的时间、地点,免得亲人挂念,吃饭时要等父母一起吃,好菜要让父母吃,还要为父母盛饭;当父母不舒服时,要主动问候,生病时要为他们端茶送药;平时,不要向父母提出过高的要求。
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并尽力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都是那么美妙。
温情就在无意中传递,爱就在身边不停地传送……
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教育之“育”,应该从
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身上的美好“善根”。
在积极开展美育教育的今天,我们更
应该将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
“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让我们通过感恩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丽,让我们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尹映霞.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与责任感的培养[J].广
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3]谢丽芳,胡光明.高校“感恩”的缺失与重拾[J].科技资讯,2008.
[4]刘莉娟.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J].大理学院,2003.
[5]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