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认定和工伤责任
工伤认定和工伤责任
工伤认定是指对于在工作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经过相关
部门的调查核实后,确认其与工作相关,并依法进行认定的过程。
而工伤责任则是指雇主对于员工在工作中发生的意外伤害或者职业
病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我国,工伤认定和工伤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
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等。
根据这些法规,工伤认定和工伤责任的相关程序和责任已经得到了明确的规定。
首先,对于工伤认定的程序,雇员在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向所在单位
报告,单位应及时将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并报告所在地的
劳动保障部门。
劳动保障部门将对工伤进行认定,确认是否属于工伤,并依法进行相关赔偿。
这一程序保证了工伤认定的客观性和公
正性。
其次,对于工伤责任的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雇主应当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确保
员工的人身安全。
一旦员工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雇
主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这一规定保障了员工在工作中的合法
权益,也促使雇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工伤认定和工伤责任是保障员工权益、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制度。
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能够有效地保障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同时,对于雇主来说,也提醒他们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因此,对于工伤认定和工伤责任,我们应当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员工和雇主的法律意识,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工伤鉴定十级法律依据
工伤鉴定十级法律依据工伤鉴定是指对工伤事故造成的伤害进行鉴定,确定是否属于工伤范畴,并据此为受害者提供相应的赔偿和保障。
而工伤鉴定的依据主要来源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下面就将介绍工伤鉴定的十级法律依据。
首先,工伤鉴定的第一级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人身权益,对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工伤鉴定的第二级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防护设施,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第三,工伤鉴定的第三级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制度是国家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用于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因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导致的伤残、死亡等情况的赔偿和救助。
第四,工伤鉴定的第四级法律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对工伤保险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工伤鉴定的程序和标准等内容。
第五,工伤鉴定的第五级法律依据是《工伤认定暂行办法》。
根据该办法的规定,工伤认定是指对劳动者的工伤进行认定,确定其是否属于工伤,以及工伤程度和赔偿标准等内容。
第六,工伤鉴定的第六级法律依据是《职业病防治法》。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第七,工伤鉴定的第七级法律依据是《劳动能力鉴定办法》。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办法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劳动者因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劳动能力减少的情况进行鉴定,确定劳动能力等级和赔偿标准。
第八,工伤鉴定的第八级法律依据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工伤赔偿等问题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程序解决。
第九,工伤鉴定的第九级法律依据是《社会保险法》。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种,用于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导致的伤残、死亡等情况的赔偿和救助。
工伤 14条
工伤 14条工伤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者患病。
对于工伤的认定和赔偿,我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
下面将介绍工伤的14条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条:工伤的认定标准。
工伤认定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
只有符合这一标准的情况才能被认定为工伤。
第二条:工伤的申报程序。
一旦劳动者发生了工伤,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申报。
否则将会影响工伤认定和赔偿的程序。
第三条:工伤的医疗待遇。
一旦工伤被认定,劳动者将享受到由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基金提供的医疗待遇,包括住院治疗、手术费用、康复治疗等。
第四条:工伤的一次性伤残赔偿金。
对于因工伤导致的一次性伤残,劳动者将获得相应的伤残赔偿金,以补偿其因工伤导致的身体损失和精神损害。
第五条:工伤的定期伤残赔偿金。
对于因工伤导致的定期伤残,劳动者将在一定期限内获得相应的伤残赔偿金,以补偿其因工伤导致的长期身体损失和精神损害。
第六条:工伤的死亡赔偿金。
对于因工伤导致的死亡,劳动者的家属将获得相应的死亡赔偿金,以补偿其因工伤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
第七条:工伤的误工补助金。
对于因工伤导致的暂时性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将获得相应的误工补助金,以补偿其因工伤导致的经济损失。
第八条:工伤的康复费用。
对于因工伤导致的需要康复治疗的劳动者,将获得相应的康复费用,以帮助其尽快康复并恢复劳动能力。
第九条:工伤的职业病鉴定。
对于因工作环境导致的职业病,劳动者将通过职业病鉴定获得相应的赔偿和待遇。
第十条:工伤的劳动能力鉴定。
对于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者将通过劳动能力鉴定获得相应的赔偿和待遇。
第十一条:工伤的复查和复议。
对于工伤认定结果不满意的劳动者,可以进行工伤认定复查和复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工伤的司法救济。
对于工伤赔偿不公正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救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浅析工伤认定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浅析工伤认定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工伤认定是指用来界定劳动者因工作原因所遭受的人身伤害、疾病、职业病是否为工伤的程序。
在工伤认定中,涉及到一系列相关的法律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浅析讨论。
一、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3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的范围、工伤认定的程序、工伤赔偿的标准等,对工伤认定具有重要的法律作用。
二、工伤的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工作原因受到的意外伤害和职业病。
具体的认定标准如下:1.工伤必须是在工作时间内发生的,包括工作日和休息日。
2.工伤必须是在工作岗位上发生的,即与工作有直接关系。
如果劳动者在工作地点以外从事与工作有直接关联的活动,也应认定为工伤。
3.工伤必须是因工作原因造成的,即与工作有因果关系。
对于一些慢性病或职业病,需要评估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强度等因素。
工伤认定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工伤事故的立案,即对工伤事故进行登记。
2.工伤鉴定,即通过医学鉴定来确定工伤的性质和原因。
3.工伤认定,即综合考虑工伤事故的立案和工伤鉴定结果,确定是否认定为工伤。
四、工伤赔偿标准工伤保险赔偿标准主要包括治疗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死亡补助金。
根据规定,工伤保险在赔偿时要全额赔付,不得减免。
五、工伤纠纷处理对于因工伤而引发的纠纷,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不服工伤认定的劳动者,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总之,在工伤认定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利益。
同时,在工作中也要注意安全,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工伤法律条文
工伤法律条文工伤法律条文是指规定了公民的工伤保险权益和义务的法律法规。
下面是一些与工伤法律相关的条文:第一条公民在工作过程中因工负伤、患职业病或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外因工身故,依照本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劳动保护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劳动者的工伤保险权益。
第三条公民受到工伤或者因工死亡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工伤补助金、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一次性工亡抚恤金等。
第四条工伤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或者其经办保险机构负责支付,对于符合工伤保险待遇条件的其他费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支付。
第五条用人单位或者其经办保险机构应当在受理工伤保险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第六条被责令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或者其经办保险机构,不得继续用工伤人员。
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报告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病例,并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核定。
第八条职工进行工伤保险申请,应当按照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如实提供证据材料。
第九条工伤保险待遇计算的基数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十条工伤医疗期按照医疗需要确定,但不超过12个月。
伤残津贴支付期限根据伤残程度确定。
第十一条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二条公民在进行工伤保险申请时,有权进行申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处理申诉。
第十三条进行工伤认定和工伤等级评定的,应当参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进行。
第十四条用人单位未购买工伤保险或者未及时办理工伤保险申请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罚款,并要求立即补缴。
第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给予警告,并责令在期限内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简易程序追究其责任,给予罚款。
情节严重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一)虚假申报、弄虚作假,骗取工伤保险待遇的;(二)工伤保险基金受损失的。
以上仅为部分工伤法律相关的条文,工伤保险制度还有许多其他相关规定,这些条文的出台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工伤保险权益,为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工伤或职业病时提供相应的保护和救助。
工伤认定与赔偿的标准
工伤认定与赔偿的标准一、概述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造成的身体伤害、职业病或者其他健康问题。
工伤赔偿是指用于弥补因工伤造成的损失和伤害的经济补偿。
本文档旨在介绍工伤认定与赔偿的标准,以匡助雇主和员工了解相关规定并合法维权。
二、工伤认定1. 工伤认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以下情况可以被认定为工伤:(1) 在工作期间发生的突发事件或者意外事故,导致员工身体受伤或者死亡;(2) 因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原因,导致员工浮现职业病。
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 事故发生时间在工作期间;(2) 事故发生地点在工作场所或者工作期间要求到达的地点;(3) 事故发生前没有私自离开工作岗位。
2. 工伤认定程序(1) 雇主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报告工伤,并协助员工进行医疗救治和工伤认定手续;(2)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伤认定,认定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告知雇主和员工。
三、工伤赔偿1. 工伤赔偿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赔偿分为以下几种:(1) 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治疗费、手术费、药品费等与工伤有关的合理费用;(2) 护理费用:对于因工作原因造成残疾,需要护理的员工,应赋予相应的护理费用;(3) 伤残津贴:对因工伤造成伤残的员工,应赋予一次性的伤残津贴或者按月支付的伤残补贴;(4) 生活费津贴:对因工伤造成失能、失业或者死亡的员工家庭,应赋予适当的生活费津贴;(5) 殡葬费用:对因工伤造成死亡的员工,应赋予一定的殡葬费用。
2. 工伤赔偿标准(1) 医疗费用:根据医疗费用实际支出,报销比例不低于80%;(2) 护理费用:根据护理等级和护理时间进行计算;(3) 伤残津贴:按伤残程度分为一至十级,每级对应的津贴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规定;(4) 生活费津贴: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社会救助标准进行津贴;(5) 殡葬费用:根据当地殡葬费用标准进行赔偿。
关于工伤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
关于工伤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在日常的工作中,对于工作中受伤的一般要作出工伤认定才可以认定为工伤有所赔偿,而这一切也要根据法律规定而定,那么对于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呢?《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那么职工发生工伤时,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一、什么情况下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二、不得认定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劳动法中的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
劳动法中的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事故或者职业病导致的劳动者的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
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是劳动法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相应的赔偿和救济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伤认定的程序以及工伤赔偿标准,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一、工伤认定程序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伤认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报告、认定、评估和审批。
报告阶段是工伤认定的第一步。
当工人在工作中发生事故或者出现职业病症状时,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由用人单位将该情况报告给当地劳动保障监管部门。
认定阶段是工伤认定的核心环节。
劳动保障监管部门会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工伤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劳动者的证据、医疗记录和其他相关证据,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综合判断是否属于工伤。
认定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工伤赔偿的计算和支付。
评估阶段是对工伤程度的评估。
在确定工伤后,需要评估劳动者的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以及需不需要进行职业康复等。
这将作为工伤赔偿标准的一个重要依据。
审批阶段是指根据认定和评估结果,劳动保障监管部门将劳动者的工伤认定和赔偿计划提交给上级部门进行批准。
只有经过批准后,劳动者才能享受到应有的工伤赔偿待遇。
二、工伤赔偿标准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旨在保障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伤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交通费以及残疾人康复费等。
1. 医疗费工伤发生后,用人单位应负责支付劳动者的医疗费用,包括治疗费、住院费、手术费、康复费等。
医疗费用应按照当地的医疗价格管理规定进行支付。
2. 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是指在劳动者因工伤休假期间,用人单位支付的一部分工资。
工伤津贴的计算基数和支付比例根据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定。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对劳动者因工伤而导致的伤残进行赔偿的一种形式,其计算标准根据伤残程度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确定。
4. 生活护理费对于因工伤需要生活护理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支付相应的生活护理费,以保障其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
工伤48小时认定标准
工伤48小时认定标准摘要:1.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的概述2.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的具体规定3.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的适用情况4.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的法律依据5.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的实际案例正文:一、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的概述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职工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
这一规定旨在保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企业和职工提供合理的权益保障。
二、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的具体规定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 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
这一规定明确了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和条件,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并在48 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
三、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的适用情况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适用于以下情况: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并在48 小时内经过抢救无效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突发疾病是指突然发生的、职工在工作前并未意识到的疾病,而非已知的慢性疾病或疾病恶化。
四、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的法律依据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的法律依据是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 条第一项规定。
这一法律条款明确了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和条件,为职工和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五、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的实际案例在实际操作中,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常常引发争议。
例如,某职工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送医抢救后48 小时内死亡。
企业认为该职工的死亡属于工伤,应由工伤保险承担相应费用;而职工家属则认为职工的死亡不属于工伤,要求企业承担更高的赔偿。
在这种情况下,工伤认定部门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公正、公平的认定。
综上所述,工伤48 小时认定标准是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一种工伤认定情况。
有关工伤的法律法规
有关工伤的法律法规工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工人遭受的与工作有关的事故伤害或因职业病致残,或者造成死亡的情况。
为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工伤的法律法规,下面将对其进行介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法是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本法律,其中第四章明确规定了工伤保险制度,并规定了工伤保险的范围、支付比例和赔偿标准等内容,为工伤保险提供了法律依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该法规定了职业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内容,明确了用人单位和工人的责任与义务,保障工人在工作中不受职业病侵害。
3. 《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对工伤保险的实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包括被保险人范围、参保条件、保险费率、赔偿标准和程序等内容,是工伤保险实施的基本依据。
4. 《工伤保险金领取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工伤保险金的领取程序,包括申请、资格审查、支付等环节,保障工伤保险金的及时发放。
5. 《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工伤保险待遇的计算方法和支付程序,为工伤职工提供具体的经济救助措施。
6. 《工伤认定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工伤的认定标准和程序,规定了工伤认定的主体、时限和申诉程序等内容,为工人维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7. 《企事业单位工伤保险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的参保义务和申报程序,明确了用人单位的工伤责任和义务。
8. 《国家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明确了国家工伤保险的管理实施办法和赔偿标准,为工人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9. 《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等事项,保障了工伤保险基金的安全和有效运行。
10. 《医疗机构工伤鉴定技术规范》:该规范规定了医疗机构进行工伤鉴定的技术要求和程序,确保工伤鉴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我国有关工伤的法律法规的一部分,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为工人的工伤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也促进了用人单位提高职业安全生产水平,减少工伤事故发生。
工伤申报的法律依据
工伤申报的法律依据工伤申报是指在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或职业病时,向相关部门提交相应材料以申请工伤认定和相应的赔偿。
工伤申报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
本文将从这些法律依据的角度,详细介绍工伤申报的相关内容。
一、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对工伤申报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对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这就意味着,用人单位需要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并提供必要的赔偿。
二、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作为工伤申报的法律依据之一,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提供了具体的规定。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发生工伤事故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或者相关社会组织可以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认定,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这表明,不仅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也可以代为申报工伤,并获得相应的保险待遇。
三、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是工伤申报的具体操作指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发生工伤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二是工伤或职业病使劳动者受到损害;三是工伤或者职业病与劳动工作有因果关系。
劳动者需要提供与工伤情况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医院的诊断证明、事故调查报告等。
如果申请被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将根据工伤程度等 factors 来确定补偿金额和期限。
四、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制度除了上述法律法规的支持,工伤申报还受到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制度的保障。
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及提供工伤保险。
总结起来,工伤申报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这些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意外事故或职业病时,可以通过相应的程序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认定,并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在申报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认定和赔偿。
2024年劳动法工伤赔偿标准
2024年劳动法工伤赔偿标准合同目录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1.2 适用范围1.3 法律依据第二章:工伤认定2.1 工伤定义2.2 工伤认定程序2.3 工伤认定标准第三章:工伤保险3.1 工伤保险参保要求3.2 工伤保险待遇3.3 工伤保险基金第四章:工伤赔偿4.1 赔偿项目4.2 赔偿标准4.3 赔偿流程第五章:工伤医疗5.1 工伤医疗待遇5.2 工伤康复5.3 医疗费用承担第六章:职业病防治6.1 职业病定义与分类6.2 职业病诊断与报告6.3 职业病赔偿第七章:工伤预防与安全教育7.1 安全生产责任7.2 安全教育培训7.3 事故预防措施第八章:工伤事故报告与调查8.1 事故报告程序8.2 事故调查与分析8.3 事故处理与责任追究第九章:争议处理9.1 争议解决途径9.2 争议处理程序9.3 法律援助与支持第十章:附则10.1 合同解释权10.2 合同生效条件10.3 其他补充规定第十一章:签字栏11.1 甲方(用人单位)签字11.2 乙方(劳动者)签字11.3 签订日期11.4 签订地点合同编号:_______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本合同旨在明确工伤赔偿的标准和程序,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
1.2 适用范围本合同适用于所有与甲方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1.3 法律依据本合同的制定和执行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工伤认定2.1 工伤定义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情形。
2.2 工伤认定程序劳动者遭受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后,应按照规定程序向甲方报告,并由甲方在规定时间内上报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
2.3 工伤认定标准工伤认定的具体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工伤保险3.1 工伤保险参保要求甲方应依法为乙方参加工伤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
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工伤是指在劳动者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而暂时或者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
工伤赔偿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也是劳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工伤赔偿做出了明确规定,下面将从法律角度详细介绍工伤赔偿的相关规定。
一、工伤的认定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是指在下列情形下受到的伤害: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受到事故伤害;2. 患职业病;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突发疾病,经诊断符合国家有关疾病和诊断标准的。
劳动者因上述情形导致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都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工伤的认定需要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或者医疗鉴定机构的评定,确保公正客观。
二、工伤赔偿的范围1. 医疗费用:工伤发生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劳动者进行治疗,并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治疗、手术费、药品费等。
2. 工伤津贴:对于因工伤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工伤津贴,直至劳动者康复或者被认定为残疾。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对于因工伤造成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偿其因工伤导致的伤残。
4. 生活护理费:对于因工伤造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生活护理费,用于支付他人协助照料费用。
5. 丧葬补助金:对于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丧葬补助金,用于办理丧葬事宜。
三、工伤赔偿的申请流程1. 劳动者应当在工伤发生后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尽快就医治疗,确保及时救治。
2.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认定手续,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配合劳动能力鉴定。
3.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或者医疗鉴定机构的评定工作,确保评定结果客观准确。
4. 一旦工伤认定结果出炉,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工伤赔偿金,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工伤赔偿的争议解决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结果或者赔偿标准存在异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争议:1. 协商解决: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调整工伤认定结果或者赔偿标准。
民法典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民法典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工伤认定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工伤责任认定纠纷,依法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经过审核确认,确定工伤认定结果的过程。
而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是指在工伤认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工伤赔偿的标准和范围。
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一项重要法律关系。
一、工伤认定标准。
工伤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事故认定标准,二是职业病认定标准。
1. 事故认定标准。
事故认定标准是指工伤事故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发生在工作时间内,工伤事故应当是在劳动者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发生的,且应当是在用人单位指定的工作场所或者履行工作职责的地点发生的。
(2)与工作职责有因果关系,工伤事故应当是由于工作职责引起的,即劳动者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受到了伤害。
(3)事故的具体形式,工伤事故可以是一次性的意外事件,也可以是长期受到职业病危害所致的伤害。
2. 职业病认定标准。
职业病认定标准是指职业病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与工作职责有因果关系,劳动者患上的疾病应当与其所从事的工作职责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2)疾病的诊断标准,职业病应当是经过专业医生诊断,并符合国家有关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疾病。
二、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工伤认定结果,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的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工伤赔偿主要包括医疗费、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残疾人康复费等。
1. 医疗费。
劳动者因工伤需要进行治疗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并且不受医疗期限的限制。
2. 工伤津贴。
劳动者因工伤需要休息治疗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其支付工伤津贴,直至其劳动能力恢复或者被认定为残疾。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对于经过鉴定为一定程度伤残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其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4. 残疾人康复费。
对于残疾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其支付残疾人康复费,用于帮助其进行康复治疗和生活照料。
劳动法关于工伤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工伤的规定劳动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其中关于工伤的规定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就劳动法关于工伤的规定进行阐述。
首先,劳动法明确了工伤的定义和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工伤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劳动者的人身伤害或者患职业病。
工伤范围包括在工作时间内期间内及工作岗位上受到的伤害,以及参加工作期间国家认可的与工作有关的社会交往中的伤害。
其次,劳动法规定了工伤保险的义务和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按照规定的费率缴纳保险费,并及时足额支付。
劳动者按照程序申请工伤保险待遇时,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相关材料。
劳动者一旦发生工伤,有权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工伤津贴、伤残津贴、生活补助等。
此外,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对工伤预防和处置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上安全,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对于造成工伤事故或者导致职业病发生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劳动者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应当尽快组织施救,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最后,劳动法规定了工伤的认定和赔偿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工伤的认定应当由工伤认定机构进行,用人单位、劳动者以及其他有关方面可以提出申请。
工伤认定机构应当及时进行鉴定,作出明确的工伤认定结论。
对于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
综上所述,劳动法关于工伤的规定包括定义和范围的规定、工伤保险的义务和权益、用人单位对工伤预防和处置的责任以及工伤的认定和赔偿程序。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工作安全和健康,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民法典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民法典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当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到工伤,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给予一定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相关法律实施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为劳动者进行赔偿。
工伤认定标准主要有: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相关法律实施条例》的
规定,工伤认定须符合以下标准:
(一)因工作及劳动活动而引起的疾病,有医疗机构诊断;(二)虽未由医疗机构诊断,但可从事与原来职业相适应的工作,或者对社会劳动能力有明显影响的伤残、残疾;
(三)因工作及劳动活动而引起或恶化的疾病,并据此确定工伤等级;
(四)劳动者因工伤死亡,或者经鉴定永久性残疾。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相关法律实施条例》的规定,赔偿金额主要由工伤等级决定,一般分为四等,即:
一等工伤:赔偿金额不低于当地实施最低工资标准的3倍;
二等工伤:赔偿金额介于当地实施最低工资标准的2倍至3倍之间;
三等工伤:赔偿金额介于当地实施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至2
倍之间;
四等工伤:赔偿金额介于当地实施最低工资标准的1倍至1.5倍之间。
工伤认定规章制度
工伤认定规章制度工伤是指在劳动者从事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遭受的意外伤害和职业病,是劳动保障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在工伤发生后,要对其进行认定,以便能够给予相应的医疗和经济补偿。
下面,本文将介绍工伤认定规章制度。
一、工伤认定的法律基础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于2004年1月1日施行,明确了工伤认定的范围、认定程序、认定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于2006年8月发出,对工伤认定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强化工伤认定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3、《职业病防治法》:该法于2002年12月颁布,规定了职业病的认定程序和标准等。
二、工伤认定的范围工伤认定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伤事故:指在工作场所内或者工作时间内发生的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事故,例如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电击伤等。
2、职业病:指由于职业原因导致的疾病,包括矽肺、尘肺、铅中毒、噪声聋等。
3、军队现役人员军事训练和军事任务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
4、从事劳动者在非工作场所、非工作时间内,因执行与单位工作任务相关的任务或因意外与公共服务安全活动等原因受到的损伤。
5、工伤治疗期内的并发症或者加重病情。
三、工伤认定的程序1、工伤发生:当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或职业病时,需要及时报告单位或者部门。
2、采取医疗措施:单位或者部门应该立即采取紧急医疗措施,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3、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受伤的劳动者或其亲属需提交申请,包括个人申请和单位代理申请两种。
4、调查核实:工伤申请提交后,由专门的工伤认定机构进行调查核实,明确事故发生原因和伤害程度等情况。
5、认定意见通知:工伤认定机构根据调查核实结果,作出认定意见,并将意见书面通知申请人、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6、异议处理:如有异议,申请人可以向工伤认定机构提出异议,机构有义务重新调查核实。
四、工伤认定的标准工伤认定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伤事故的时间、场所和原因要与工作有直接关系。
2024年职工工伤认定管理规定
2024年职工工伤认定管理规定____年职工工伤认定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落实工伤保险制度,依法认定职工工伤,保障职工的工伤待遇,加强工伤认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工伤认定是指根据职工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依据医学、技术和法律知识,对职工是否发生工伤以及工伤成因、伤残程度等进行认定的行为。
第三条工伤认定应当贯彻公正、客观、准确、及时的原则,保证工伤认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第四条工伤认定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事故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确有工伤的,应当予以认定;(二)公平待遇,不歧视;(三)权威认定,医学、技术及法律知识丰富的专家组进行认定;(四)依法认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程序;(五)事后补充认定,对于有证据证明是工伤的,应及时进行认定。
第二章工伤认定的程序第五条工伤认定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职工发生工伤后,应当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并报请单位协助办理工伤认定手续;(二)所在单位应当配合职工进行工伤认定,根据职工提供的证据、医疗材料等情况,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认定;(三)工伤认定专家组应当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及时进行认定,并出具工伤认定意见;(四)工伤认定专家组出具的工伤认定意见应当详细说明工伤成因、伤残程度等情况;(五)职工或其代理人对工伤认定意见不服的,可以申请复查或提起行政诉讼,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第六条工伤认定专家组应当由相关单位组织,由医学、技术及法律知识丰富的专家组成,专家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保证工伤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第七条工伤认定结果应当由工伤认定专家组进行评议确定。
评议结果应当经过公示,并向申请人送达工伤认定决定书。
第三章工伤认定的标准第八条工伤认定应当遵循以下标准:(一)工伤的认定应当根据职工事故的发生经过、职业接触、医学诊断和鉴定结论等依据;(二)工伤应当是在劳动过程中受到的直接伤害,并与劳动过程有因果关系;(三)工伤的伤残程度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军人优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军人优抚条例》的规定进行评定;(四)工伤认定应当参照相关的职业病目录和伤残等级标准进行评定。
关于工伤的法律条款
关于工伤的法律条款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场所或者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遭受的各种意外伤害或职业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款来规范工伤赔偿和保障制度。
下面是中国《工伤保险条例》中的一些重要法律条款:第一条内容工伤保险是国家对在其境内用人单位的职工从事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因工作原因造成的劳动关系或工伤职业病的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保障,以实现职工的生活安定与社会保险的待遇。
第二条领域工伤保险适用于中国境内具有工伤职业病的国家机关、军队、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以及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承包业主的员工。
第三条保险义务用人单位应当按月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并根据职工履行工伤保险义务的期限和条件规定,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登记报告职工的工资、工资基数及缴费基数等有关情况。
第十三条工伤认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需要受到意外伤害的;(二)职工外出工作途中,因工作需求而遭受的意外伤害的;(三)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工作外休息时间内,因工作原因患上职业病的;(四)职工因履行职责受到暴力或意外伤害的;(五)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责任范围用人单位在其职工从事工作期间,发生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职工人身伤害、死亡,由用人单位负责:(一)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不符合要求;(二)未履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义务;(三)不报告或拖延报告工伤事故的;(四)不及时组织抢救伤员的;(五)其他法律、法规规定。
第二十一条工伤待遇用人单位应当将职工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给受伤员工或者其家属。
职工享受工伤医疗期间,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工伤医疗费由用人单位垫付,职工退院前、退院后5个月的期间内,由工伤职工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标准支付工伤医疗费用。
第三十二条职业病认定职工中患有或者死于疑似职业病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专业职业病鉴定机构审核鉴定,并作为工伤待遇的认定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劳动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
工伤认定申请即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
申请人不同,申请的先后顺序也不同。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
一、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工伤保险条例》对应该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以及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作了如下规定: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来源:(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ld/222721.html)劳动工伤.相关法律知识∙哪些借贷合同不受法律保护/ld/677334.html∙工伤死亡赔偿协议书(2018最新)书写格式2018 /ld/677333.html∙53岁工伤死亡赔多少钱/ld/677332.html∙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要给员工赔偿吗/ld/677331.html∙要离职了可以要回之前的加班费吗/ld/677330.html∙劳动争议仲裁的特有原则有哪些/ld/677329.html∙工伤66岁能赔多少钱 /ld/677328.html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怎么做/ld/677327.html∙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可以辞职吗,辞职需要支付违约金吗/ld/677326.html∙无业人员交通事故有误工费吗/ld/677325.html∙因工受伤如何申请劳动仲裁/ld/677324.html∙追讨加班费的年限是多久/ld/677323.html∙2018最新未休年假工资计算公式/ld/677322.html∙采取欺骗方法办理养老保险构成什么犯罪/ld/677321.html∙跨省转社保材料及程序2018最新/ld/677320.html∙绩效奖金按季度发吗 /ld/677319.html ∙加班不给加班费应该怎么办/ld/677318.html∙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以什么形式订立劳动合同/ld/677317.html∙解决劳动纠纷非得上法院吗/ld/677316.html∙生育险和医保的区别 /ld/677315.html ∙船员能签劳动合同吗 /ld/677314.html ∙法定节假日加班可以调休吗/ld/677313.html∙举证加班费需要什么证据/ld/677312.html∙能把上年的年假放到下年休吗/ld/677311.html∙公司破产辞退员工不用赔偿吗/ld/677310.html∙在什么情形下,劳动合同终止/ld/677309.html∙贪污罪判刑后还有工资吗/ld/677308.html∙怀孕休假最低工资标准(2018年) /ld/677307.html∙在上海办理社保需要些什么材料/ld/677306.html∙到了退休年龄而合同未到期怎么办/ld/677305.html∙最新试用期离职工资如何计算/ld/677304.html∙工伤事故劳动仲裁代理词/ld/677303.html∙婚假和奖励婚假的相关法律规定/ld/677302.html∙因单位原因超过工伤认定期限怎么办/ld/677301.html∙工伤赔偿四个典型案例/ld/677300.html∙部分劳动者不服劳动仲裁裁决起诉的,仲裁裁决的效力如何/ld/677299.html∙买断工龄的个税怎么缴纳/ld/677298.html∙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程序是什么/ld/677297.html∙工伤断了四个脚趾头赔多少钱/ld/677296.html∙试用期间能否享受防暑降温福利/ld/677295.html∙2018竞业限制协议范本书写格式2018 /ld/677294.html∙企业招聘16周岁员工合法吗/ld/677293.html∙新劳动法劳动合同签订有没有年限规定(2018) /ld/677292.html∙产检请假扣工资吗 /ld/677291.html∙劳动合同内容是否只限于劳动者本人的权利与义务/ld/677290.html∙开车门撞到人赔了几万/ld/677289.html∙2018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最新消息/ld/677288.html∙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操作技巧/ld/677287.html∙城镇退伍兵安置规定(2018) /ld/677286.html∙我公司随意降我薪水违法吗/ld/677285.html∙北京退休人员平均工资是多少/ld/677284.html∙2018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最新政策消息/ld/677283.html∙因工伤残与非因工伤残在待遇上有区别(2018)吗/ld/677282.html∙加班未休年假,离职后工资如何计算/ld/677281.html∙公司可以内部调动劳动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吗/ld/677280.html∙续签劳动合同确认书范文/ld/677279.html∙在哪些情况下,职工发生死亡和负伤可以享受工伤待遇/ld/677278.html∙职业病赔偿协议书(2018最新)写格式2018 /ld/677277.html∙孕期用人单位单方面违约经济赔偿多少钱/ld/677276.html∙绩效奖金等于业绩吗 /ld/677275.html ∙双重劳动关系的存在哪些法律风险/ld/677274.html∙2018最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政策/ld/677273.html∙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怎么办/ld/677272.html∙公司旅游受伤能算工伤吗/ld/677271.html∙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有哪些/ld/677270.html∙社会保险稽核办法最新规定(2018) /ld/677269.html∙公务员自杀抚恤金怎么发放/ld/677268.html∙事后补签合同要不要支付双倍工资/ld/677267.html∙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及实行地区/ld/677266.html∙哪些情况劳动合同到期不能终止/ld/677265.html∙骶骨骨折司法鉴定等级是几级,能享受什么待遇/ld/677264.html∙三年兵有探亲假吗 /ld/677263.html∙解除劳动合同声明模板/ld/677262.html∙2018湖北省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ld/677261.html∙法定假日是都可以3倍加班费吗/ld/677260.html∙9级超龄工伤能赔多少钱/ld/677259.html∙单位的工伤保险赔多少钱/ld/677258.html∙佛山市劳动争议怎么处理/ld/677257.html∙脚崴了工伤能赔多少钱/ld/677256.html∙劳动合同法有永久合同吗/ld/677255.html∙合同工有退休年龄规定(2018)吗/ld/677254.html∙合同代理中被代理人擅自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有哪些/ld/677253.html∙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是否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ld/677252.html∙探亲假20天是工作日吗/ld/677251.html∙干部与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有区别吗/ld/677250.html∙威海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比例是多少/ld/677249.html∙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起诉状/ld/677248.html∙2018退休后医保缴费由谁交/ld/677247.html∙每月最长加班时间是多久/ld/677246.html∙在试用期不敢需要支付违约金吗/ld/677245.html∙北京社保跨省异地转移的程序是什么样子的/ld/677244.html∙工伤保险基本知识有哪些/ld/677243.html∙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有哪些/ld/677242.html∙关于员工辞职的赔偿有什么法律规定2018(2018)2018 /ld/677241.html∙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2018最 /ld/677240.html∙什么公司才有五险二金/ld/677239.html∙可变更指的是什么 /ld/677238.html∙事实劳动关系如何解除/ld/677237.html∙劳动争议的调解组织具体有哪些/ld/677236.html∙工伤5颗牙齿受伤私了赔多少钱/ld/67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