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二期《求是》文章精选
2012年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申报红旗团委总结材料
围绕中心唱响主旋律立足本职建功十二五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一年来,在学院党政和学校团委的坚强领导下,我院团委紧密联系、配合各系部,立足共青团基本职能,围绕学院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一个月突出一个重点、一个专业一个特色、一个班级一个亮点、一个系(组织)一个精品”的“四个一”工程为指导,坚持“学院发展所需、青年成才所求,共青团所能”的原则,主动服务学院内涵式发展主战略,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
一、贯穿一条主线,深化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夯实思想组织建设。
思想引领是高校共青团的基本任务,我们始终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团员青年作为工作的主线。
以建党90周年、纪念“五·四”和“一二·九”系列活动为契机,在全院范围组织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红歌合唱比赛、大学生辩论赛、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
由文传系学生组成的合唱队在2011年贵州省工会纪念建党90周年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二、锻炼两支队伍,培养青年后备军在教师团干方面:共开展专题学习、经验交流、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10余次,选派25人次参加国家、省级专题培训和重大工作锻炼,使得整个共青团工作队伍班子健全、团结、协调,工作扎实有效。
在学生干部方面:打造“求是学院学生干部青年领导者培训学校”,用好学校业余团校与“青马工程”培训班,组织院系层面150余人参加培训,推荐300余人完成业余团校学习,完成培训的学生干部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学生管理注入新鲜血液。
三、完成三大工作,赢得学校、社会广泛好评在学院党政的坚强领导下,我院共同完成了三大重点工作。
一是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院招募城市志愿者2200名,赛会志愿者320名,开幕式表演志愿者698名,礼仪志愿者5名。
主要承担了城市“微笑小屋”志愿者服务,开闭幕式奥体中心观众坐席服务、定点引导、观众互动、嘉宾引领、竞赛项目的内外场服务等工作。
由于组织得力、表现突出,4名教师和320同学获嘉奖,学院获“先进集体”称号。
得本真 唯求是——“实事求是”始末考
得本真唯求是———“实事求是”始末考本刊主编郑向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更是思考问题、探讨学问的最高准则。
出生在新社会、生长在红旗下的自己,儿时深受毛泽东思想的熏陶,年长得益于党的栽培,对实事求是刻骨铭心,奉为圭臬。
尤其是曾有在河间故地任职的一段经历,惊喜地发现实事求是的“策源地”竟是脚踩的这片热土,就更加有了无比亲切的自豪感和弘扬光大的使命感。
带着崇敬之心和信仰之诚,本人做了一番学习考察。
“实事求是”原本是具有浓厚中国特色本土化治学精神的表达方式,最早出现在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河间献王传》。
书中评价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从民德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汉书》卷53,中华书局出版,第2410页)。
这里的“修学”是指“修礼乐”、“学举六艺”,“好古”是指“所得书皆古先秦旧书”。
班固认为,刘德在学经典、修礼乐时,修好先秦诸子的古书,对旧书“求真是”、“留其正本”,盛赞刘德在考证古书时求其真本,讲究实证的严谨治学态度。
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被封为河间王,其治所设在今天河北省献县境内。
那时是一个儒学复兴的朝代,认为儒学是教化人民最好的精神法宝,刘德自发担当起了收集整理儒学古籍的重任。
秦始皇焚书坑儒,诸子著作损毁湮缺。
刘德倾力搜集民间古籍遗留,每遇到真本,或以高价购求,或以金帛赐赠。
他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所得书籍,去伪存真,校实取正,纳精取华,究明源委,勘误补缺,校理成册。
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毛诗》《左传》《周官》《礼记》《孟子》《孝经》《老子》等一大批经典古籍,就是经他收集整理后献给朝廷而得以流传至今的。
刘德死后,鉴于其多次向朝廷献书的功劳,汉武帝赐谥号为“献”,后人称其为“献王”,其整理古籍严谨认真的态度也被概括为“实事求是”,流传至今。
现在当地酿造了一种叫“献王”的酒,算是饮酒思源吧。
《汉书》之后,“实事求是”一词在宋儒书中多有出现,但在朝野中并没有流传开来,民国时期却在一家工科学校出现。
2012年公务员申论资料:《求是》精选(六)
一部重要的党史著作——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逄先知)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共29年。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复杂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它离我们很近,同今天有着直接的关联,深入学习和研究这段历史,意义重大。
学习这段历史,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是怎样从一个四分五裂、极端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除台湾等岛屿以外的空前统一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荡涤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采取了哪些重大步骤;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又遭受了哪些严重挫折和失败的教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犯错误、遭受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在复杂多变和严峻的国际环境中,怎样审时度势,从容应对,而始终立于主动地位;为了维护祖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进行了怎样坚定而有理有力的斗争;在严重困难面前,以怎样的姿态和精神面貌去战胜和克服困难;我们党是怎样依靠自己而不是依靠任何其他政治力量纠正自己的错误;党的领袖们是怎样殚精竭虑、苦苦思索,通过调查研究去寻找建设社会主义规律;他们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采取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是何等地令人钦佩,等等。
了解了这29年的历史,就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产生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不是对29年的否定,它恰恰是在29年所奠定的制度的和物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其正确的,改正其错误的,与时俱进地增添了许多全新的东西。
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这29年党史的真实纪录,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作了令人信服的回答和阐述。
它的出版,不仅是党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而且是党的整个思想理论宣传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这部党史优点很多,至少可以举出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党史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要求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二者必须统一。
2012年求是杂志第一期文章
2012年求是杂志第一期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011年10月18日)胡锦涛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全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共同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为实现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第一,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和一大政治优势。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坚持不懈推进文化建设,有力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
从国际看,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
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的昨天与今天
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的昨天与今天作者:暂无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6年第12期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在随后发表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中讲到:“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以下简称“六有”)。
“六有”来自于毛泽东1957年7月在青岛召开的省市委书记会议期间写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以下简称《形势》)。
自从这段话问世以来,除了被毛泽东本人强调外,也经常被后来的其他中央领导人强调。
例如,毛泽东在1962年1月的“七千人大会”上就指出:“没有这样的政治局面,群众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发动起来。
”邓小平从1962年到1981年,多次强调了形成这个“局面”的重要性。
2012年8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的文章:《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
文章强调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我们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挥好这个优势,“努力在党内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今天,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时候,回顾《形势》的写作过程,重温《形势》的主要内容,理解“六有”的深刻内涵,应该是有“不忘初心”的积极意义的。
讨论三次修改十稿《形势》一文发表在1957年7月,当时全国正在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因此,要客观全面地理解《形势》及其“六有”,必须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要了解为什么党要整风,为什么后来又开展了反右派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到1956年底,历史的发展已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课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面前。
党中央和毛泽东清醒地看到,在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党内还存在着一些与新的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的不良思想作风,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安定因素。
为精神补钙一理想信念传统文化的作文
为精神补钙一理想信念传统文化的作文近日,《求是》杂志中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文章摘录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1年9月期间讲话中有关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内容的重要论述。
理想信念是灯塔、是航标,在前进的道路上为我们指引方向。
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如何在工作中履职尽责、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如何在前进的道路上技荆斩辣、所向披靡,习总书记的论述给了我有力答案——要做到心中有、不畏惧、踏实做,用理想信念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点燃信仰之火,成就时代使命。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新时代青年干部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有“舍我其谁”的抱负,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志气。
可理想与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来到基层已经三个多月,工作和生活上有很多方面都与曾经的美好憧憬有所出入,但我坚信,初心已有,前路必将风雨无阻。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当下的时代使命是实现乡村振兴,这就要求我们年轻人扎根基层、服务基层,通过在基层“接地气”,学本领,练真功,用一件件小事强化担当,用一次次教训强大内心,时刻以饱满积极的工作热情和不断丰富的理论知识融化基层工作中的苦与累,感化群众的埋怨和不理解,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让青春之火在基层尽情燃烧,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绚丽统放。
点燃实干之火,孕育民族复兴。
空谈误国,实于兴邦,青年干部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更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切勿纸上谈兵,浅尝辄止。
工作中碰到疑难杂症,不要投机取巧,病急乱投医,唯一解决办法是实干。
实干就是吃透上情、摸准下情、把握实情,要研究透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为百姓送去国家的支持和关怀:要通过各方材料汇总,了解群众所急所想所需;要放得下架子,主动与群众拉家常,与有“怨气”的群众交心,习惯听“粗话”,喜欢听“怨言”,真正抓准群众的需求。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只有了解群众需求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反对本本主义》对大学生学习的启示
作者简介:贺萌,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通过阅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了解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发现毛泽东写作这篇文章的辛苦历程和文章的内容精髓,都有许多正能量值得大学生运用到学习之中,对当代大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反对本本主义;写作背景;现实意义《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一个标志,了解了它的写作背景,品读了这篇文章对毛泽东其人其文有了深入的了解,可以发现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
现在大学生很多缺少的就是脚踏实地,《反对本本主义》对大学生的学习来说助益颇大。
一、反对本本主义的写作背景《反对本本主义》写作于1930年5月,这一时期国内正处于艰难的武装反对国民党新军阀反动统治的时期,革命根据地也建立不久,处境十分艰难。
而我们党内部又出现了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毛泽东写作了《反对本本主义》。
1、时代背景本文写作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经济危机,苏联却逐步在斯大林的带领下日益强大起来。
当时共产国际指导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和路线方针政策。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往往把原则上的指导变成具体做法的指导。
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实际和我国形势的分析都没有建立在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他们将苏联革命的经验生搬硬套到中国革命运动中,制定了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暴力革命的策略,最终导致了我国革命运动的失败。
2、党内背景在我们党独自领导中国革命的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问题,军事上的问题,党内建设的问题,对时局的估计问题等都有争论。
而在共产国际的干涉下,党内“左”倾错误占了上风,正确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思想和做法被否定,直接导致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长征,给这一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
3、写作时毛泽东的个人情况毛泽东始终坚持自己的革命信念,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革命实情出发,在前人的基础上带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从危险中转变过来,挽救了党和革命。
《求是》如何刊发领导人文章
《求是》如何刊发领导人文章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4年第9期钱昊平/文《求是》如何发表领导人的文章?中间要经过哪些程序?刊发领导人的文章如何审稿?领导人发表文章后,稿费怎么开?2014年4月30日上午,求是杂志社召开干部会议,宣布社长李宝善离任,接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从中共中央机关刊到中共中央机关报,59岁的李宝善官至正部级。
相对于《人民日报》,《求是》杂志较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但它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自创刊以来,它一直是中共中央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作者队伍中,领导干部云集,刊发的文章若以篇目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文章要占到总量的40%以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章约占总量的5%。
就在5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杂志上发表题为《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署名文章,全文万余字,这是他就任总理后首次在《求是》发表文章。
《求是》如何发表领导人的文章?中间要经过哪些程序?刊发领导人的文章如何审稿?领导人发表文章后,稿费怎么开?领导人稿件一半是约来的作为一本杂志,《求是》从封面起就显得与众不同。
它每期封面都是同一个面孔,白色铜版纸上印着邓小平题写的红色“求是”二字,没有文章目录,各期封面的唯一区别就是出版日期。
在求是杂志社领导看来,白底红字可以被解读为,象征着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求是杂志社位于北京北河沿大街83号,西临沙滩北街,大院被称为“沙滩大院”,常年有武警驻守。
《求是》遵循的办刊宗旨是,“高举旗帜”和“坚持党性原则”。
每年年初,《求是》会确定当年的年度选题指导,主要依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确定的当年工作要点,以及中宣部的当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
年度选题指导确定后,还要报请中央相关部门批准。
作者的“高端”优势在《求是》刊登的文章中始终有体现。
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履职5年间,胡锦涛在《求是》上发表了16篇文章,温家宝发表了11篇,习近平发表了9篇文章。
现任中央政治局7名常委中,已有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在《求是》发稿,张德江、俞正声就任常委后还没有在杂志发稿,但在担任政治局委员期间多次发表文章。
不朽的红色经典——读《星火燎原全集精选本》
作者: 董保存
作者机构: 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物刊名: 求是
页码: 48-48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红色经典;全集;选本;《星火燎原》;出版史;共和国;代表作
摘要:我们把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称之为经典。
说到共和国出版史上的红色经典,就不能不说到那套20卷1000多万字的《星火燎原全集》。
而从其中精选出来的48篇作品——《星火燎原全集精选本》,可称之为经典中的代表作。
经典不是自封的,是要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检验的。
现在50岁上下的人,几乎都读过《星火燎原》中的《朱德的扁担》、。
话题作文经典题目精选【五篇】
话题作文经典题目精选【五篇】新话题作文文题的表述一般由导语、材料和要求三部分构成。
对这三部分用语要全面关注。
尤其是“要求”用语,其内容往往涉及角度、拟题、文体、字数、提示、警示等,大都是刚性要求,不可逾越。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话题作文的题目,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话题作文题目(一)一、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决定胜负的铜钱这是禅宗里的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一次,他率军对敌,但双方兵力悬殊,他的全部人马只及对方十分之一,因此众将士有点信心不足。
这位将军就到一座庙里求神问卜,然后,他取出一枚铜钱,当着众将士说:“胜负在天,就让神灵决定我们的命运吧!如果铜钱落地后正面朝上,神将保佑我们战无不胜;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让我们失败,我们只有听天由命。
”说着,将军轻轻向上一抛,铜钱落地,正面朝上,顿时全军欣然。
接着将军又抛了一次,还是正面向上。
这样,将士们欢腾雀跃,士气大振,终于获得全胜。
凯旋归来后,将士们纷纷提出要感谢神灵的保佑。
这时,将军才拿出铜钱让大家看,原来,这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
众位将士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们获胜的不是神灵,而是自己。
提示: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
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二、请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不假思索地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
”第三个工人却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提示:三个人的回答道出了每个人对这一工作意义的认识。
第一个工人把砌砖看成毫无目的的工作,既看不到工作的意义,又认识不到劳动的价值,自然是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感与上进心。
第二个工人是为了赚钱而工作,砌砖的目的就在于挣钱,自然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不思进取,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难于发挥出来。
也论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
也论梁启超的新史学思想作者:邱丹丹来源:《求是学刊》2012年第01期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新史学的开创者之一,在历史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而《李鸿章》传是其新史学思想形成初期阶段的一部传记作品,通篇体现着梁启超对自己所提出的“新史学”理论的认真思考和实践。
故文章以《李鸿章》传为代表,对梁启超逃亡日本前期初步形成的新史学观点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如下判断:维新救国的政治理想和实践是梁启超资产阶级新史学产生的根源,《李鸿章》传作为一部其新旧史学思想过渡转型时期的著述,从对旧史学的批判、新政治理想的萌发、传论结合新文风的开创、史学比较方法的运用等方面体现着梁启超对所倡导的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初步尝试,因此这部传记作品与其他时期的传记著述相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李鸿章》传;旧史学;新史学作者简介:邱丹丹,女,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师。
从事东亚思想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12)01-0155-06收稿日期:2011-10-15梁启超(1873—1929),作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维新变法的领袖,一篇《变法通议》宣告了晚清一场声势浩大的变革运动的开始。
同时,作为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他一生笔耕不辍,特别是人物传记的写作和理论,更是鲜明地构成了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史学家的特点。
根据《饮冰室合集》作初步统计,梁启超写过的传记文章多达85篇,从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开始,其传记文的写作便一发不可收,经他笔下还原出来的历史人物既有入木三分、深入血脉的理解,又有惺惺相惜的同情。
其中,以1901年在李鸿章去世两个月之后便成文的《李鸿章》传为转折点,梁启超的笔风、文风前后截然不同,而此时也正是梁启超的资产阶级新史学思想走向成熟的时期,故本文旨在尝试探讨从《李鸿章》传中所体现出来的梁启超资产阶级新史学的思想。
《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节选)
《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节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业发展司
【期刊名称】《中国期刊年鉴》
【年(卷),期】2013(012)001
【摘要】一、新闻出版产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6635.3亿元,较2011年增加2066.7亿元,增长14.2%;增加值4617.0亿元,较2011年增加595.3亿元,增长14.8%。
表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总体要求下,新闻出版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二、期刊总印数增长趋缓全国期刊总印数33.5亿册,增长1.9%;增长速度均低于2011年水平。
但重点报刊的表现可圈可点。
《读者》《求是》等15种期刊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册,较2011年增加1种。
【总页数】3页(P467-469)
【作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业发展司
【作者单位】[1]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9.21
【相关文献】
1.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r(节选) [J],
2.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节选) [J],
3.《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节选) [J],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业
发展司
4.《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节选) [J],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业发展司
5.《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节选) [J],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产业发展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巴州旅游局2012年工会专题学习材料
巴州旅游局2012年工会专题学习材料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集全会之力狠抓工作落实王玉普主持会议并讲话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全总今天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习近平同志《关键在于落实》重要讲话精神。
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王玉普主持会议并讲话,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关键在于落实》一文的精神实质及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工会各项工作的落实。
日前,《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同志《关键在于落实》的文章,从充分认识抓落实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抓落实必须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抓落实必须具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抓落实必须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抓落实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等五方面,进一步强调了狠抓工作落实的重要意义及方式方法。
王玉普指出,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狠抓工作落实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于工会更好地落实全年工作任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已经非常明确,当务之急就是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抓好落实。
他着重从认识、方法、制度、作风、本领等方面,就抓好今年工会工作落实提出要求。
王玉普说,各级工会领导干部要提高对抓落实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全总党组、书记处要带头抓落实,各部门、各产业一把手要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切实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将精力全部用到干实事、抓落实上。
他强调,在劳动关系矛盾日益复杂多变、工会工作的领域对象不断拓展的新形势下,各级工会组织要掌握抓落实的重要方法。
抓具体事项,一项一项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实,把目标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效;抓关键环节,紧紧围绕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紧迫任务开展工作,以重点带动一般,实现工作整体推进;抓难点问题,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着重在创新劳动竞赛活动方式、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农民工和劳务派遣工的权益、非公企业工会发挥作用等方面攻坚克难、形成亮点。
2012年优秀调研报告精选之如何创新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2012年优秀调研报告精选之如何创新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2年优秀调研报告精选之如何创新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近年来,我县机关工委系统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队伍迅速增加。
离退休党员教育和管理的任务也日趋繁重。
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加强我县机关工委系统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本文作几点粗浅的分析。
一、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的基本状况据年报统计,xxxxxxxx仍归属原单位党支部管理。
总的来看,绝大多数老党员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退休不褪色,对原所在单位和党组织有着深厚的感情,仍能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教育子女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勤奋工作,继续发挥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发展。
但是,也有少数离退休党员不再追求进步,不再自觉主动学习和参加组织生活,有的甚至半年不交纳党费,个别还有退党的想法。
有些党员三番五次找总支、支部和机关工委,要求把组织关系转到社区街道。
二、当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县向来重视离退休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
首先依靠行政管理人。
县上老干局和退干所,负责机关和所辖单位离退休干部管理和指导工作,各单位也指定有专(兼)职人员具体负责。
二是依靠支部凝聚人。
大部分党总支均成立了离退休党支部,由党性强、威信高、身体好、有奉献精神,工作热心,熟悉党务工作的离退休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党总支还选派在职人员联系服务,党支部建设总体情况良好。
三是依靠政策关心人。
各单位能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认真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范文TOP100离退休党员队伍中有少数党员确实存在“工作退休、思想滑坡”现象,也暴露出基层党组织在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一些党员把交党费看作是一种经济负担,为了少交党费,要求把组织关系转到社区街道。
议论文好标题精选(5篇)
议论文好标题精选(5篇)第一篇:议论文好标题精选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议论文好题精选《只缘身在此山中》《莫让情云遮慧眼》《淡妆浓抹总相宜》《让我们拥有宁静朴素的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幸福的意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梦想为帆,工作为桨》《言必信,行必果》《学会放手》《诚以养德,信以修身》《活出自己》《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从俗沉浮,与时俯仰》《生命“诚”可贵》《光明和阴影》《实事求是才是真》《光与影》《真情永恒吗?》《光影人生》《带着诚信上路》《光与影的依恋》《我是谁》《置身于光明与阴影之间》《做片快乐的树叶《光明和阴影都是人生的财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携带生命之重》《路不因风改》《用乐观点亮生命》《把握生命的方向》《不做自己的奴隶》《不要迷失自己》《带乐观上路》《只缘身在此山中》《莫让情云遮慧眼》《淡妆浓抹总相宜》《让我们拥有宁静朴素的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幸福的意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梦想为帆,工作为桨》《言必信,行必果》《学会放手》《诚以养德,信以修身》《活出自己》《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从俗沉浮,与时俯仰》《生命“诚”可贵》《光明和阴影》《实事求是才是真》《光与影》《真情永恒吗?》《光影人生》《带着诚信上路》《光与影的依恋》《我是谁》《置身于光明与阴影之间》《做片快乐的树叶《光明和阴影都是人生的财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携带生命之重》《路不因风改》《用乐观点亮生命》《把握生命的方向》《不做自己的奴隶》《不要迷失自己》《带乐观上路》第二篇:50个议论文标题50个议论文标题赏析议论文的标题分“论点式标题”和“论题式标题”。
“论点式标题”一般用祈使句、判断句的形式来表达,态度鲜明,简练利落。
“论题式标题”往往交代文章议论的问题、话题,其格式常见的有:《谈……》《我看……》《从……说开去》《……和……》《小议……》《浅谈……》等。
7月3号《求是》署名文章: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求是》署名文章: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2011年07月03日来源:求是90年风雨兼程,90年沧桑巨变。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历史就翻开新的一页!喜看今日中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
为什么我们党能够有效担当历史使命,从根本上改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为什么我们党能够历尽艰险、屡经挫折,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保持长盛不衰?奥秘就在于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认真回顾和总结党的历史,可以得到许多重要启示。
一、必须始终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阶级性质和它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它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从它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起,就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为之进行了最忠勇、最热忱、最坚韧的斗争。
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讲演,第一次用最通俗、最晓畅的中国化语言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在《论联合政府》中,他又作了更深入的阐述。
从此,“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就成为我们党的座右铭,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孕育和升华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
1956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改革开放后,他反复告诫全党,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标准。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他把党的建设与执政兴国的历史任务联系起来,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二期《求是》文章精选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一、充分肯定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粮食连年稳定增产,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我们坚持把加强农业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宏观调控的重点,及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
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2011年达到11424亿斤,比2003年增加2810亿斤。
其他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高。
生态建设力度明显加大,森林资源和林业经济快速增长。
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我们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连续多年较快增长,预计2011年为6900多元,比2002年增加4400多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速达到7.9%。
特别是2010年以来,出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可喜迹象。
农民吃穿住用等有了很大改善,日子越过越好。
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
我们坚持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抓手。
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9年来,全国新建改建了272万公里的农村公路,解决了3.2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3000多万户,改造农村危房460多万户。
下决心补齐农村社会事业这个短板,目前免费义务教育惠及1.3亿农村学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97%的农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5300多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60%的县、7800多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
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党的十六大以来这些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
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为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农业农村工作历尽艰辛,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这些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农业国际竞争压力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农村发展能够保持好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央政策对头、措施得力。
我们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
我们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我们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乡利益关系,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把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到农村。
我们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年,我们集中力量,办了很多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事、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好事,很多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
第一,取消农业税,调整国家和农民的分配关系。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后,农村分配关系有了很大调整,农民得到实惠明显增加,但仍然要缴纳农业税,还要承担许多维持基层运转和公共事业发展的费用,再加上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农民负担沉重,由此引发的恶性案件和干群冲突时有发生。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通过正税清费、降低税率,2006年最终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按地亩向农民征税的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335亿元。
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彻底跳出历史上农民负担循环往复、不断加重的“黄宗羲定律”,我们及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带动了农村上层建筑的变革和进步。
这一系列重大改革,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的分配关系,开启了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新时代。
第二,实行农业生产补贴,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
我们实行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四补贴”的支出达到1406亿元。
我们把补贴政策拓展到畜牧业、林业、草原、节水灌溉和农业保险等领域。
实行粮油、生猪等生产大县财政奖励补助,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达到255亿元。
这些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三,全面放开粮食购销,迈出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决定性步伐。
在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先行放开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果断决定全部放开粮食购销,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
这项改革,使所有农产品流通纳入了市场化运行的轨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为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农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农民造林护林积极性。
2003年我们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实现“山定权、人定心、树定根”。
2008年这项改革推向全国。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家庭承包经营从耕地拓展到林地,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的重大举措。
第五,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
我们从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入手,逐步把教师工资、公用经费等支出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我们先在贫困地区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并逐步将义务教育免费扩大到全国农村。
最近我们又决定,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孩子都有学上、都能上得起学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第六,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农村生活困难人口提供兜底的基本生活保障。
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促进农民养老方式实现重大转变。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基本建立起覆盖数亿农民的农村社会保障三项制度,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的愿望正在实现。
第七,清除不合理政策和限制,公平对待农民工。
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农民工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长期没有受到公平对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要善待农民工,2003年果断废止城市收容遣送条例,着手消除对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进城务工经商的束缚,大规模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行动,大力整治农民工劳动就业环境。
2006年国务院出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文件,对做好农民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近年来,农民工就业领域不断拓宽,工资水平逐步提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加快解决。
在农民工问题上,从缺乏公平对待到善待、从限制进城到提供服务的根本性转变,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进展。
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推动了农村发展进步,而且取得了丰硕的“三农”理论成果,积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宝贵经验,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进一步探索和拓宽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农村发展道路。
二、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
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这里,我谈点认识与想法。
(一)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绝不可忽视农业现代化。
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今后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一方面,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工业用途不断拓宽,全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成本上涨、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突出,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
同时,国际上农业丰歉、石油价格涨跌、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产生明显影响。
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决非易事,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
这些年我们在保护耕地方面态度坚决、措施严厉,但耕地每年仍以几百万亩的速度被占用。
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保护耕地面临的压力会更大,必须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在这个事关民族生存发展、子孙后代长远生计的问题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要总结一些地方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快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
同时,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稀缺的国家,今后缺水问题会更加突出。
中央已对加强水利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要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着力破除水资源紧缺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二是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对这项制度,我们历来讲两句话。
讲稳定,是因为这项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符合农民群众愿望,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
讲完善,是因为农业生产力在发展,农业生产关系必须不断地与之相适应。
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完善这项制度。
从收入分配看,开始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现在全都由农民自己支配。
从承包期限看,第一轮是15年不变,第二轮延长为30年不变,现在又进一步明确为长久不变。
从统分结合的关系看,过去的“统”单纯靠村组集体,现在靠农民合作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
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主要是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一些地方农忙季节缺人手问题越来越突出、务农劳动力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农业兼业化副业化越来越普遍。
“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日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要把握好三点:第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生产经营服务。
第二,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