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初中英语知识衔接论文

合集下载

高中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知识衔接

高中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知识衔接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知识的衔接【摘要】英语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层层递进的,但是很多的高中生却因初中阶段基础掌握得不好,从而出现了知识的断层。

而大多数高中教师的做法只是站在知识的上层向下面的学生喊道:“上来呀,快上来”。

显然,这一类老师忽略了知识的连接性。

需知断了层的知识就如断了台阶的阶梯,使得学生到达不了知识的上层。

因此,作为高一的英语教师该做的是走下英语知识的底层,为学生架起新的阶梯,推学生一把。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求知欲刚由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大都会对高中新英语知识感到茫然与困惑;且看高中英语的词汇量之大、语法难度之深,总令学生不知所措,不能否认初中和高中英语知识的跨度之大。

此外,我们还得注意本质问题: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

在高一这一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从而影响整个高中的英语学习。

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的过渡呢?我认为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初中????????、高中英语知识的衔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转化英语学困生。

就笔者几年来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认为以下几点是做好高中英语教学的前提:一、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有很多学生会抗拒,并且为自己的惰性愿学找到各种堂而皇之的借口。

因此,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表现,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构建并丰富学习英语的经验。

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纯乏味的反复语言练习和生硬的英语语法变得妙趣横生。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要充分挖掘英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让高一新生重新体验、了解英语在开学之初,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是最强的,求知欲也是最旺的。

所以,开学的头几堂课上得成功与否是决定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持久或消失的关键,也是关系到以后教学成败的关键。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实施对策论文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实施对策论文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实施对策《新课标》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平等对待、尊重每个学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

”《新课标》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确定为本次新课改的一项重要目标,并明确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一新生难免在各方面存在着不成熟,面对高中英语大量词汇、复杂抽象的语法以及一定篇幅的阅读训练等常感到迷茫,一旦落后,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或自卑心理。

在实际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消极的情感态度,诸如焦虑、抑制、过于内向、害羞、胆怯、缺乏学习动机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消极因素。

下面,我结合自身在英语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整到符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微笑、趣味、爱心带进学生的心坎,要主动接近学生,与他们交朋友,有意识地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其“亲其师”,而“信其道”。

特别是给学生以充分的爱和帮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上好第一堂“见面课”,使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有一个初步了解。

在第一堂“见面课”上,我不但作了自我介绍,包括本人简历、兴趣、爱好、特长、教学策略与方法等,让学生尽多地了解教师,而且请学生聊初中学习,初中同学、老师,了解其学习习惯等……在做总结时我告诉学生“i not only want to be a good teacher, i also want to be your good friend……”。

这样拉近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距离,排除师生情感沟通的障碍。

2、采用正确、多样的评价手段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的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应当以鼓励、赞赏为主,让成绩好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成绩差的同学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这些均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巨大的学习热情,甚至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

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论文

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论文

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摘要: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是关系到学生能否从初中英语学习顺利过渡到高中英语学习,并且为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

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这一问题,从学生兴趣、心理、学习习惯、语言知识,以及课堂教学几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关键词:兴趣学习习惯语言知识课堂教学初高中教学衔接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使高一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的英语教学,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呢?高一英语教师要深入学习初高中大纲与教材,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寻求良好衔接的途径和方法。

一、做好初高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衔接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因,所以在高中阶段一定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随着学习的深入,生词难记、语法难用、课文难懂、练习难做等问题都会出现。

如不及时引导,学生的兴趣就会渐渐减弱;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甚至失去信心。

因此,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设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时要讲究趣味性,做到生动活泼。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挂图、图片、图表、简笔画以及投影仪、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进行教学。

同时,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教师应逐渐过渡到全英语授课,最大限度地再现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众多的联想,保持接受新知识时的一种新鲜感。

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讲必修2“the olympic games”一课时,在上课前三分钟利用flash让学生感受《pass the flame》(传递圣火----2004雅典奥运主题曲),并且布置上网查阅有关“奥运”信息的作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思想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互相渗透,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二、根据新生的实际情况及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做好英语教材、教学目的和要求的衔接。

在高一第一学期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各种摸底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初中英语掌握的程度,看是否有该会未会、该记未记的东西,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填平补齐”的教学工作。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论文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论文

浅谈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当今的英语学习备受关注,学生、家长都憋足了劲,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在初中的英语学习中,家长花了很多钱买资料、让学生进补习班、请家教,并且在中考中学生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可是一进入高中,形势就急转直下。

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就觉得英语很难了,这让教师担忧,让家长揪心。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上出了问题是其主要原因。

一、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层次分析1、知识的衔接。

众所周知,高考不同于中考,它属选拔性考试。

因此在知识的难度,广度及能力要求上均要高于中考。

初中学生虽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学过了简单句的五种类型、八个时态,但面对越来越快的听力材料、越来越长的阅读篇章、很多学生感到无从适应,从而让学生逐渐失去信心,甚至放弃。

知识的衔接是整个衔接阶段的中心环节,只有让学生真正听懂了各个知识点,树立起了信心,衔接工作才可能进行下去。

2、教法上的衔接。

为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很多高中教师使用英语教学,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对习惯了多半说汉语地英语教学方式的学生,他们难以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内容。

在知识的传授上,高中英语教师不再过多关注语法,而是较多的关注篇章结构的分析和整体把握,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在此过程中会补充单词的多个意思、多个词组的意思及系统归纳、梳理某个单词的用法,那么有些单词的用法将会较复杂,这也让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感到适应困难。

3、课堂组织教学法的衔接初高中交替时期的学生,其心理特征和初中生非常接近,注意的持久性不够好。

但很多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想当然的认为高中学生应具备独立学习之能力,自觉性很强,因此在组织课堂上很少花功夫,既使有学生出现精力不集中的情况也没有有效的提示,学生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课堂学习效果差。

常有学生感叹,我只有一会儿没认真听课,老师就把重点知识讲过了。

二、科学分析学生在此过渡阶段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弥补。

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 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论文

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 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论文

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摘要:本文针对高一新生学习英语的困惑,探讨了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并从心理指导、知识结构调整、教学策略、学习策略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着手,探索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关键词:英语教学衔接;心理引导;教学策略;学习策略;评价方式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62-001任教过高一英语的老师很有感触,许多学生中考英语成绩不错,然而进入高中以后英语学习的状况并不理想,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慢慢失去了兴趣,甚至一蹶不振。

为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切实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

一、影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1.环境的影响与心理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学生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容易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

也有些学生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不十分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

2.初高中对教材的掌握要求不一样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1500个左右的单词和约500句短语,学生只需“读懂”教材,牢记教材的内容,考试内容基本上是课本内容的重现。

老师可以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反复操练,强化学生的记忆,以达到考高分的目的。

而高中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并在初中的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使句子结构更为复杂。

这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学生得“读通”教材。

而能力的培养单靠死记硬背是不够的,它需要学生有将知识迁移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角色扮演的转变初中由于是起始阶段,学生知识的学习基本上依赖于老师的传授。

而在高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自觉性,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老师只是他们学习上的指引者和帮助者。

在平常的学习中更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高中英语衔接论文

初高中英语衔接论文

初高中英语衔接论文摘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教会学生“英语学习之一二三四五”一就是一个目标。

凡事只有目标清、任务明,才能激发动力,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实现孜孜不倦。

一、对即将或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说1.预习很重要初中阶段,老师一般都不强调学生要预习新课,因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一旦预习了,上新课时“导入部分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知道了要学内容的中文意思,导入的“情景”就成了“多余”。

进入高中以后,阅读的量明显加大,文章长了、生词多了,课前若不预习扫清词汇障碍、了解背景信息,课上往往较难跟上节奏,不光影响听读还影响理解,更难实现当堂识记或运用。

预习,作为高中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简单地应付了事,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摸索省时高效的方法。

现在市场上有专门的导学案,有的学校还组织教师精编导学案,这是大家对预习重要性认识的结果。

同时,由于可获得的材料良莠不齐,而且不一定适合你,因此,摸索实践很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 不会学习很可怕首先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初中阶段的很多时候都是在老师领着或看着的环境下学习的,老师怎么要求怎么布置,学生就怎么去完成,成绩一般不会差到那儿去。

更有自认为“脑子好用的”,在考前临时抱佛脚抢记一下也能有不错的成绩。

进入高中后学科门类多了,难度加深了,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不象初中时那样“被盯着了”,分层布置作业了,作业的弹性大了,“软作业”多了,要求学生自己掌握时间、学会自学。

其次,要有一个“长安排”的计划。

再次,就是不断摸索、总结,慢慢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3. 要用脑子去学习尽管初中时也听老师说过“学英语不要死记硬背”,但“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是初中生主要的心理倾向。

进入高中,心理发育已接近成熟,思维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更渴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节奏一般较平缓,教学结构也一般采用纠正读音、释词、精讲语言点、语法练习、句子分析等。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思考(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思考(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思考(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初中和高中分别属于中学教育中两个具有不尽相同的教育规律和特点的阶段,在此期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均发生了变化,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使高一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已成为初中高中英语教学关键所在。

一、根据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做好英语教材、教学目的和要求的衔接。

1. 加强语音训练,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打下基础。

要使学生改变不适应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被动局面,必须从提高语言基本技能入手,加强语音训练,使那些还不能正确运用读音规则独立拼读单词和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学生摆脱处处依赖教师的被动局面。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词汇的能力。

2. 搞好初高中英语语言知识的衔接。

为了弥补高一英语基础知识的缺漏,应结合新课教学的需要,将初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复习旧知识为新课打下基础。

在学新课的过程中,旧知识又得到运用和巩固,使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提高。

3. 在抓阅读的同时,还要进行听说训练。

对高中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在要求学生以阅读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课堂上,教师应该用英语组织教学,训练学生的听力,讲课结束后,让学生复述课文,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做好学生学习英语习惯的衔接。

1.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作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不被动等待教师解答,学会自己查词典求得答案。

同时自备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养成经常翻阅的习惯,在口、笔头实践中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2. 预习的习惯。

初中英语教师对预习没有严格的要求,初中生对预习也不陌生。

但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就不能只是泛泛而提,而要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使其达到预期目的。

3. 阅读课外书籍与摘抄的习惯。

初中英语教学一般还只限于课本,到了高中阶段,英语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侧重培养目标,还仅限于课本就不够了。

重视英语教学初高中衔接论文

重视英语教学初高中衔接论文

重视英语教学的初高中衔接摘要:笔者从事初中和高中英语教学多年,直接体会了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重要性。

笔者试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归纳未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通常表现,分析影响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的因素,研究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主题词:初高中英语;衔接;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g623.31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是高中英语教学的起点和基础,也直接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如果教师在高一英语教学中忽视了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导致一些学生不能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模式和要求,那这些学生就很难在以后的学习中跟上,高一很可能会成为他们英语学习的“分水岭”。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不好的表现能否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早发现问题就使得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把握主动。

在高一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的意识,要注意发现问题出现的“苗头”,准确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不好通常表现为:1、课堂效率不高。

教师精心备课,采取多种方法丰富课堂内容,但多数学生还是感觉很吃力,有些学生甚至在学期开始时就感觉跟不上。

教师不得不额外加强对重难点的复习强化,导致教师难以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2、课堂气氛沉闷。

仅仅是过了一个假期,学生就一反初中在课堂上主动积极、踊跃发言、主动参与的好习惯,而变得腼腆、沉默寡言的被动接受。

教师提出问题,不论懂还是不懂,学生都不主动举手,教师和学生难以进行互动。

3、学习习惯不好。

上课前不认真预习,下课后不认真复习,单词不背、语法不看、作业不认真,这部分学生中不仅有原来的差生,也有中考英语成绩较好的,一步掉,步步掉,很快这部分人的英语成绩就明显下降。

4、学习兴趣丧失。

初中时是班上的活跃分子,聪明、头脑灵活,学习英语积极性高,英语成绩总能排到前几名。

但一到高一就变成了“闷葫芦”,英语学习也仅满足于完成任务,老师盯得紧还行,老师不盯成绩立即下滑。

初中高中英语衔接作文

初中高中英语衔接作文

初中高中英语衔接作文As students progress from middle to high school, the English curriculum undergoes a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The essays they write are expected to be more sophisticated, the vocabulary more extensive, and the comprehension of texts deeper. This composition aims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and skills necessary for a smooth transition from middle to high school English.Firstly, the complexity of language use increases dramaticall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often introduced to the basics of grammar and sentence structure, but high school demands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Students should start familiarizing themselves with complex sentence constructions and varied tenses. Reading advanced literature and analyzing the grammatical choices made by authors can be a beneficial exercise.Secondly, vocabulary expansion is crucial. High school English courses often assume a wider lexicon. Students can prepare by maintaining a vocabulary journal, where they record new words they encounter, along with their definitions and example sentences. Using these words in conversation and writing can help solidify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usage.Thirdly, critical thinking is a key component of high school English.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analyze texts for deeper meanings, author's intent, and thematic elements. Engaging indiscussions and debates can help sharpen these skills. Reading a variety of texts, including those outside of the curriculum, can also expose students to different writing styles and perspectives.Fourthly, writing essays becomes more rigorous. High school essays often require a thesis statement, well-organized paragraphs, and a clear argument. Students should practice structuring their essays with a clear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Peer reviews and teacher feedback are invaluable in improving essay writing skills.Lastly, time management and study skills are essential. High school students often have more assignments and a heavier workload. Developing a study schedule, setting goals, and breaking down tasks can help manage this increased workload effectively.In conclusion, the transition from middle to high school English is a significant step that requires preparation and adaptation. By focusing on language complexity, vocabulary expansion, critical thinking, essay writing, and time management, students can bridge the gap and succeed in their high school English endeavors.。

英语教学初中到高中衔接论文

英语教学初中到高中衔接论文

英语教学初中到高中衔接论文摘要:进入高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思维、观点与学习方法等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故教师就需以全面的视觉看到学生,并根据高一课文中每单元的特点精心的选择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时刻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直以来,由初中转向高中的英语教学衔接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众多的高一新生在入学时对英语的学习充满的兴趣,可没过多久,就兴趣全无,长而久之,学习成绩就呈现出直线下滑趋势,直接影响到高一新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如何有效实现英语教学由初中到高中的衔接,是目前众多英语教师正面临且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下面,笔者就在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做好学习兴趣的衔接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将“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纳入到了“情感态度”教学目标中,并要求极教师“应在教学汇总不断的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引导其将兴趣逐渐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全面认识认识到自身学习优势与不足,并乐于与他人合作,最终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

”因此,进入高中后,学习能够形成并逐渐养成英语学习兴趣是实现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1.利用自身的个人魅力以全面激发学习兴趣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主要表现在良好的专业素质与幽默的语言表达,因此,英语教师的发音若是十分地道,学生自然就会模仿,若知识渊博,自然就会因为崇拜而加倍的努力,由此激发学习的兴趣。

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兴趣如采用角色表演、实物、小组讨论或录像等形式展开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英语学习的真实环境。

如对于“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Warming up and Reading I”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利用电教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开与文本相关的内容,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有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如每学期定期的举办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相关的英语名著、学唱英文歌曲等,定期的举办英语演讲、英文诗朗读比赛等,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论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衔接教学

论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衔接教学

论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衔接教学摘要:高中的英语学习和初中的英语学习存在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对高中英语学习很困惑,许多学生到了高中后成绩有一个很大的落差,原本初中的一些方法到高中失去了作用。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学生和家长。

那么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初高中英语的衔接工作就成为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尝试从教学的角度,对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进行阐述,目的是使初高中英语教学有效衔接。

关键词:高中英语;衔接;策略《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和《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要求和内容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这必然给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一、教师要充分了解初中新课程标准只有充分了解了初中新课标的词汇,语法,句法,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高中教师才会对高一新生的英语程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教师教学才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可行性,才能因材施教。

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教师要对所教的学生细致摸底:学习程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

对学生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策略。

三、重视词汇教学词汇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毕业的词汇量要求是1500.但高中词汇量3500.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指导工作。

首先,杜绝单词的“死记硬背”,英语常见的词根300左右,高中常用的100左右;前缀和后缀约100,常用的10几个,指导学生对单词进行分析,类比和总结。

教师要避免另一个普遍现象:词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教师要研究词汇教与学的规律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记忆目标,记忆规律和方法的指导。

并且要及时监控学习词汇过程和评估记忆效果。

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词汇学习中的困难。

词汇学习和指导要常态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四、重视英语的词汇词性和句子成分的教学高中的词汇量增加了,同时高中英语的句子复杂了。

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等在高中英语课文和阅读材料里随处可见。

长难句的理解成了难题。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论文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论⽂初、⾼中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论⽂ 在中学英语教学法中,初中和⾼中之间的衔接问题⼀直是⼀难题。

近年来,有些教师认为,应让学⽣早点接触⾼考题才能引起他们对英语的重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常⽤⾼考题做例⼦,随意加深教学难度;对于强调应试,⾼考不考⼝语,所以平时上课就不进⾏或很少进⾏⼝语训练,侧重要求学⽣对知识点的掌握,⽽由于听⼒测试的增加,对知识的重视往往⼜偏离。

强调应试的另⼀种表现是,教师让学⽣根据⾼考题型进⾏针对性训练,那么⼀旦⾼考题型发⽣变化,理所当然会导致学⽣措⼿不及。

事实上,中学英语教学是听说读写的综合,如果偏废任何⼀项能⼒,都将会影响整体能⼒的形成。

本⼈在初中教学⼗多年后⼜从事⾼中英语教学,因此想就此话题从教与学两⽅⾯谈谈如何做好初⾼中英语的衔接问题。

⾸先,从教师教的⽅⾯,本⼈以为教师上课前应认真备好课,⽽且应从以下⼏个⽅⾯备好课。

第⼀,备素质。

教师⾸先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和⼴博的综合素质。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知识与情感的结合点,把握知识与实践的切⼊点。

厚实的专业知识和⼴博的综合素质是教师备好课的两⼤⽀柱和根本,也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有了这种能⼒,教师才能熟练地掌握教材,灵活地运⽤教法,恰当地指导学法,娴熟地驾驭课堂。

第⼆,备教材和教法。

教师应深⼊吃透教材,熟练掌握重难点与考点,为学⽣扫清学习道路上的障碍。

⽽教法⼜⼗分重要,切实可⾏的教法会产⽣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中英语教材教学内容贴近现代⽣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息,⽽且选材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理和⼼理发展的需要。

教材是围绕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展开的。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经常变换使⽤听说法、归纳法、演绎法、视听法、直接法等,根据不同题材内容采⽤不同的教学⽅法。

围绕“抓基础,促能⼒”这⼀主题,并根据初中和⾼中的不同要求,研究如何衔接的问题。

初高中英语衔接论文

初高中英语衔接论文

初高中英语衔接论文十几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有些中考高分的学生在高一时成绩退步明显,感到学习很吃力,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萌生了厌学的想法。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初高中英语在知识的数量和程度上、学习方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高一新生还按照老办法、老套路来学习,难免会有很大难度。

因此,在高一,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成绩。

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本人试图进一步分析原因。

一、高一英语难教的原因调查发现,学生的基础差加大了高一英语教学的难度,这是高一英语难教的重要原因。

然而缺乏对学生“初始能力”的理解是当前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

1.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是全新的,新的教材,新的同学,新的教师,新的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

也有些学生因为初中英语基础不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

2.很多教师对初中英语教学实质和要求了解不够。

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语法知识。

而高中课本内容丰富,知識量大,要求掌握的词汇多达3500个,并在初中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语法,同时注重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其中包括天文、地理、金融、网络、文学、广告等诸多方面,更贴近现代生活,时代信息较浓,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

3.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和能力差别较大,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习惯于用统一的要求进行教学,没有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是必然的。

因此,本人认为,高一英语难教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起始能力”认识不够,没能使教学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

客观上讲,虽然初高中的英语存在很大差异,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为了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尽快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先认真研究初中教材,将初中的主要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了然于胸。

如何平稳过渡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论文

如何平稳过渡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论文

如何平稳过渡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摘要: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一直就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也是能否顺利完成高中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

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一环节提供几点具体做法。

首先,梳理初中英语知识,搭好高中知识框架;接着,从学法上指导,特别是培养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从创新课堂教法,逐步让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

关键词: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梳理框架学法教法虽然高中英语学习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延续,但绝不仅仅是教材的转换与知识的增多,从根本上讲是基础语言与应用语言的差别。

所以能否让这重要的环节平稳过渡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教学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

下面是笔者在农村十年来的高中教学中摸索中一些较为可行性的做法,供同仁们参考与指正。

一、梳理好初中英语知识我认为上高一新课之前,很有必要集中补一下语音,帮学生一起回顾根据音标和读音规则来认读和拼写单词,提高复习旧词带动学习新词的自学能力。

我从“what is english?”入手,复习26个字母,48个音素;接着引出第二问题“why do we study english?”,讨论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再从“how do we study english?”切入,总结学习英语的方法。

我把中学阶段所有的语法项目都罗列在黑报上。

英语的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所以我先让同学们回忆出十大词性,当然要把这些不太关联的词类记起来是很枯燥,于是我以名词为例,引导大学用思维导图(mind-map)的形式,巧妙记住词性及用法。

如图:■接着,再强调动词的作用及用法,于是和同学们一起回忆动词的一系列变化,从而梳理好初中的八大时态和两种语态,然后就顺便引出高中要学的非谓语动语(动名词、不定式和分词)。

最后从句子的种类出发来复习句法。

如图所示:■在这讲课上,我对高中的从句只做大概的介绍和梳理,在接下来的高中同步课程中将对这些知识做具体的讲解。

为什么要在初高中衔接教学时,就把中学阶段所有的语法项目都罗列出来呢?因为我觉得如果上高一时,没有给同学们一个整体轮廓,没有先搭好知识框架,那学生学英语就像蒙着眼睛被老师带入一座大厦,到了一扇门,老师叫睁开眼睛看:“这就是宾语从句”,再蒙着眼睛进入第二扇门说:“这是非谓语动词”,学生根本无法产生整体的概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论文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论文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论文【摘要】要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转变学生的心理,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合适的学习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根本上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立于不败之地。

怎样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一直是困扰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问题,因为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和衔接的顺畅程度有很大关系。

为此,本文从多个方面谈谈怎样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

一、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经过紧张的中考顺利进入高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他们都有一个适应过程。

很多学生有一种“放松”心理,想着才刚刚高一,可以歇会儿,到高二再说。

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基础就不是很好,到了高中有种“畏惧”心理,怕跟不上其他同学。

不管是什么心理,教师要在学生刚进入高一时就向他们讲明:高一的英语教学内容在整个高中阶段占到很大比例。

比如,高一的语法项目有定语从句,时态语态,名词性从句,情态动词等,这些都是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例的语法部分。

如有松懈情绪或害怕学英语,会影响整个高中英语的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聊天,谈心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态,及时在心理上进行疏导,排除不利因素。

二、注意适当的教学方式初中的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要求学生掌握1500到1600的单词以及200到300左右的短语,课时也多,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的讲解比较透,操练多;而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词汇量大,要求掌握3500左右的词汇;其次,语法难,很多部分要求学生会分析句子,尤其是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还要理解语境,不能仅从语法这方面去考虑;第三,课堂容量大,因为高中教学任务重,一共有11册,教师有时为赶进度而在课堂上自己讲授很多的知识点,没有给学生自己消化巩固的机会,学生一时难以接受;第四,文章篇幅变长,而涉及的话题又很广,有政治、经济、科技、环境、艺术、历史……可以说是无所不有,要求学生有很广的知识面。

因此,教师在刚开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教学起点适当放低,不能以高三的标准去教学,可以利用初中时的知识点来引入新的知识点,让学生有个缓冲过程;同时,教学内容在一开始不能过多,应该慢慢增加让学生有个适应过程,不能一开始就用高考题让学生做,这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挫伤他们学习自信心,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十分不利。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市一等奖初中高中英语衔接教学探究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市一等奖初中高中英语衔接教学探究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初中高中英语衔接教学探究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

而且学生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

高一又是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度呢?我认为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学英语。

高一仍是英语入门阶段,有资料显示,高一年级英语成绩分化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学习方法与新的教学内容不相适应。

高一学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学生往往是死记单词,听完课做完作业便了事,头脑中没有“学会了什么”的意识,没有学习效率的观念,学习方法单一,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越学越困难,以致最终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

教师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策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什么、怎样听、思考什么。

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听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以听审题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过程为主;要注意教师语言的弦外之音,去体会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做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

笔记是听课的辅助手段。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提出笔记的要求并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学习教师的示范项目并注意模仿;要求学生课后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圈注,以提高悟性;要求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反思、心得进行记录,以便于总结与提高。

同时,教师要坚持检查与督促,使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浅谈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的衔接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浅谈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的衔接

新课程背景下浅谈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的衔接[摘要] 本文是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的衔接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并细致地阐述了作者在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上的独特见解.给正在高一进行英语教学的老师们一个及时且有效的帮助.分三点阐述:1, 正确引导,树立信心 2, 查漏补缺,夯实根基 3, 学法指导,培养能力.另外,提出应注意的四个衔接问题:1,词汇的衔接 2,教的衔接 3,学的衔接 4,学生学习英语习惯的衔接.[关键词] 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的衔接纵观几年来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全国各地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呈现方兴未艾之势.无论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探索,还是从教材内容的革新到教学法的改进,中小学英语教育战线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气象.当然, 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 福建三大城市基本框架之一的泉州, 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拿教材来说,泉州市2006级的这届高一, 当初在初中阶段使用的是人教版(新目标)教材.今年9月福建全省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泉州市统一使用北师大版的高中英语新教材.不同的学习阶段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就出现了词汇的不衔接,教材体系的不衔接,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不衔接等问题.加上初中,高中分开办学,教师缺乏从初一到高三的大循环教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彼此不熟悉对方的教学情况,使得衔接问题进一步加剧.笔者长期奋战在初中的教学第一线,对于初中的教学非常熟悉,教学效果显著.今年,我校(泉州现代中学)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学校急需一批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进入高中,与原有的高中老师配合,很好地进行初高中英语的衔接教育.在这一在背景下,笔者开始接触高中英语教学.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研究,笔者对初高中英语的衔接教育问题深有感触,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教版初中英语和北师大版高中英语的衔接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及相应对策,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初高中同仁不吝赐教.一, 正确引导,树立信心.高一新生入学后不久, 他们思想上有着这或那的各种不成熟认识, 有的学生认为, 到了高一该歇一歇了,思想上有放松情绪;有的学生认为:初中时由于英语基础不是十分牢固,到了高中不仅内容增加了,而且难度加大了,英语肯定是学不好的,思想上有畏难情绪.面对这种局面,就应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端正,消除他们头脑里的各种消极情绪.要让他们认识到高一年级虽然是起始年级,但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思想上一点也不能存在麻痹思想,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于那些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来说,首先要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让他们认识到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都是阶段性的,初中英语基础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影响不是太大.二, 查漏补缺,夯实根基.解决了学生思想上的认识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扎扎实实地对他们的基础进行查漏补缺,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笔者采取了如下的方法:边上新课,边复习初中知识,以"分散穿插"的方法,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课文几方面补缺.一方面,按教学大纲和学校工作计划,按时上新课,既能使优生在学习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上有"咬劲",有充实感;又能使差生对新课文中体现的语言基础知识有个认知过程,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再鼓励他们课后努把力,尽快达到班级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结合高一新课教学,用"分散穿插"法系统复习初中五本书中的相关知识.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过好单词关,这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教师可以把初中所学过的1500多个单词和200多个短语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整理,让学生集中识记,然后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考查.这期间应教会学生有关英语单词识记的一些基本常识与一般规律,帮助他们提高单词识记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过好语法关,这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教师也可以把初中所学过语法的按内容重新梳理,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同时通过适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这也是为高考语法复习打下基础.只有解决了学习英语的基础——词汇问题,又解决了学习英语的关键——语法问题,教师才算是打好了学生的根基,才能为下一步学生能力的培养埋下伏笔.三, 学法指导,培养能力.夯实了根基之后,接下来就是能力培养了.高一新生入学后,对英语中的长,难句有些困惑;面对越来越快的语速,面对越来越长的文章有些不知所措;面对完形填空,短文改错等综合能力考查题有些茫然.所有这些都是必然现象,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关键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法指导就是解决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手段之一.针对不同的题型我们应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1,对于听力理解,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听的目的并不在于能听懂多少,而在于听本身".要让他们多渠道,多方位地练习听,养成一种听的良好习惯,目的是练"耳感".既要精听,更要泛听,两者相结合.2,同时,要求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不仅是外文的,也包括中文的.只有知识面拓宽了,遇到听不懂的"terms"时才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猜出一二来.对于阅读理解,像听力理解一样,一方面要精读,搞懂每篇课文的每个篇章,每个语段,每个句子甚至每个词汇;另一方面,更要泛读.根据《大纲》的要求,从高一年级起学生每天至少阅读一篇 400字以上的文章,到高中毕业时,才能达到36万字的课外阅读量.在阅读时,既要选择不同的题材,又要选择不同的体裁.只有阅读量上去了,阅读速度上去了,理解层次上去了,才能谈到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至于完形填空,短文改错等也就迎刃而解了.3,对于口语训练,应着重培养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开始时主要时鼓励多说,不介意说话者的语法错误,既要课堂上练,更要课外坚持常说.可以举办各种课外活动,比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晚会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4,对于写作,贵在平时坚持训练,没有捷径可走.开始时要求学生尽量把要点写全,把句子写正确,把意思表达清楚;但漫漫地,应鼓励学生朝着使用高级词汇,使用复杂句子结构和多使用关联词语的方向过渡,这样在高考中学生才能取得较理想的作文成绩.此外,笔者认为,还应注意做好几个方面的衔接1.词汇的衔接不同版本的教材一般都是按照"话题—功能—结构—情景—任务"的体系编排的,语法体系大同小异,差别主要在词汇上.今年9月北师大高一英语教材中课文(Text)或练习(Language Power)中生词和短语比较多(课后单词表未列出,编者认为这些词初中应该是学过了),对于初中阶段使用人教版(新目标)教材的学生来说,这些单词和短语就是一大难点,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起,增加了他们学习的负担.所以笔者认为,很有必要研究学生的已有基础,补充这些不同版本之间差异的词汇,为学生的下一步顺利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的做法如下:首先,在教授新课前,结合教材所配的单词表,补充教学生这些人教版(新目标)教材所没有的生词.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比较能够接受这种知识的传授步骤.其次,适时地把这些词汇分类集中打印给学生,让学生在早晚读课上专门强化记忆,并进行检测.再且,在创造性的运用中巩固,要求学生运用这些生词编写富有情境的句子,写日记,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教的衔接(1) 要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方法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往往很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而到了高中,课堂上主动发言的学生不多,课堂气氛沉闷.这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师的因素也很重要.初中教师往往重视导入和各环节的呈现,操练形式变化多样,善于运用实物,游戏和竞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注,鼓励学生参与到语言实践中.高中教师由于教学内容繁多,常以自己为中心,自己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旧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大力提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合作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积极完成教学任务.(2)要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和课堂容量教学起点应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不能盲目拔高;课堂容量也应适度,容量太大学生难以掌握,太少则完成不了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认为,一节课如果内容多,难度大,需要记大量的笔记,听课就很吃力.由此可见,教学起点过高和课堂容量过大是造成学生不适应的主要因素.3.学的衔接: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从现实来看,大部分初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差,自学能力较弱.进入高中后,有些学生仍然沿用初中时的学习方式,教师说什么才做什么.而教师则认为,高中学生应该懂得自己读书学习了,因而放松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致使一些学生成绩下降.高中英语教学中做好学法指导十分重要,要指导学生预习,听课,记笔记,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总结的方法. 4.学生学习英语习惯的衔接.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大多数是被动式地"跟着教师学",高一阶段,英语教师在继续让学生"跟着"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新的学习习惯.(1)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做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不被动等待教师解答,学会自己查字典求得答案.同时自备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养成经常翻阅的习惯,在口,笔头实践中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2)预习的习惯初中英语教师对预习也有粗放的要求,初中生对预习也不陌生.但到高中,随着英语课文篇幅的加长,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如果没有搞好预习就适应不了课堂的教学进程.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的预习不能只是泛泛而提,而要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使其达到预期目的.例如可以要求学生作预习笔记,即把所预习的东西写成有形的条目,这样既便于检查落实,又能对其进行指导.在预习方法上,可指导学生按词,词组,句,文,疑等进行分项,即先要求学生学会能用英语词典查单词,自己解决生词;对重要词组,有用短语进行罗列,并能用这些词组,短语来造句,记录课文中结构严谨,用词优美的句子,读熟背熟;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写;记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以便释疑解惑,等等.(3)阅读课外书与摘抄的习惯初中英语教学一般还只限于课本,到了高中阶段,英语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侧重培养目标.高中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兴趣的英语读物,随身携带,随时阅读,作好摘记.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把重心放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上.通过泛读训练,培养阅读兴趣,习惯,技巧和能力.另外,师生要增强心得的交流,以便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总之,树立信心是衔接教学的基础,夯实根基是衔接教学的关键,培养能力才是衔接教学的目的.同时注意四个衔接,笔者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把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工作做好,从而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笔者提供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同行能够一起探索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的对策,以推动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全面落实"知识和能力统一,过程与方法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三维新课程理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二十一世纪人才。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论文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论文

浅议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82-01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关系到学生能否从初中英语学习顺利过渡到高中的英语学习,并且是为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工作。

1 培养兴趣,消除初、高中英语衔接的障碍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帮助高一新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找准课堂切入点,以学生为主,加强情景创设,多联系生活实际,活化教材和课堂。

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之中,通过活动的形式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其次,要诱发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生升到高一后,在英语学习上将会遇到许多困难,而能否保持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则是能否成功地进行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学生学习英语水平的提高,教师应逐渐过渡到用全英语教学,最大限度地再现所学的知识,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众多的联想,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接受新知识时有一种新鲜感,还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最后,课堂上教师的态度要亲切、热情、耐心细致,使学生对教师及其所教的英语具有好感。

“和谐”是“轻松”、“愉快”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基础。

课堂上,教师要做到表扬多于批评,学生听了教师鼓励的语言后,内心会受到鼓舞。

和谐的语气、可亲的笑容、鼓励的话语,甚至一次微笑、一个手势,都能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支持和期待。

学生自然会喜欢并学好教师所教的科目,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倘若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初、高中英语衔接的障碍就可以消除了。

2 积极督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高一的学生自觉性不是很强,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意识,有很多同学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强化记忆基础单词,背诵词组,句型,并且通过听写、默写等办法来检查、督促。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中的语法教学探讨论文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中的语法教学探讨论文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中的语法教学探讨论文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中的语法教学探讨全文如下: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解决好初高中英语的教学衔接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依据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经验发现:依据分层次教学理论所编排的高一班级,无论是由优秀生组成的实验班、奥赛班,还是由普通学生组成的普通班,在高中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上都存在大量的不适应现象。

具体表现为部分同学,尤其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难以适应课堂全英语授课,大部分学生对于一个单元中所出现的大量生词记忆起来感到力不从心,高中英语课文篇幅较长,句子结构较复杂,大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较吃力等。

对此,高中英语教师要能及时察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整个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笔者认为要持续4周左右。

当然,依据实际情况,可以不间断进行,也可以与新课交叉进行,具体要通过备课组协调好,以保证能够做到大致同步,方便学期教学计划的实施。

笔者认为,高中英语的第一节课中要向学生讲明高中英语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点尤其重要,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比如如何利用英语学习字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和《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如何利用高中语法书等。

接下来要检测学生的英语语音知识,尤其是依据音标拼读单词方面。

无论是普通班还是实验班、奥赛班的学生,总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依据音标正确拼读单词。

为此,要利用音标教学软件,安排1~2个课时进行训练,确保学生依据音标能够正确地读出单词,扫除学生记忆词汇过程中的拼读障碍。

摸清学生的英语词汇和语法功底。

精心设计便于检测学生英语词汇和语法功底的题目,例如单项选择和提供语境的单词拼写题。

限时规范训练,比如要求学生利用1个小时完成题目。

快速反馈,迅速批阅,最好能够利用软件统计出每一题的正确率。

笔者发现:基础语法方面学生在句子及其成分的知识点上较为薄弱,这也导致无论是涉及该知识点的单项选择题还是单词拼写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屡屡犯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知识的衔接【摘要】英语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层层递进的,但是很多的高中生却因初中阶段基础掌握得不好,从而出现了知识的断层。

而大多数高中教师的做法只是站在知识的上层向下面的学生喊道:“上来呀,快上来”。

显然,这一类老师忽略了知识的连接性。

需知断了层的知识就如断了台阶的阶梯,使得学生到达不了知识的上层。

因此,作为高一的英语教师该做的是走下英语知识的底层,为学生架起新的阶梯,推学生一把。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求知欲
刚由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大都会对高中新英语知识感到茫然与困惑;且看高中英语的词汇量之大、语法难度之深,总令学生不知所措,不能否认初中和高中英语知识的跨度之大。

此外,我们还得注意本质问题: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

在高一这一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从而影响整个高中的英语学习。

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的过渡呢?我认为高一英语老
师应注重初中????????、高中英语知识的衔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转化英语学困生。

就笔者几年来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认为以下几点是做好高中英语教学的前提:
一、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有很多学生会抗拒,并且为自己的惰性愿学找到各种堂而皇之的借口。

因此,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表现,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构建并丰富学习英语的经验。

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纯乏味的反复语言练习和生硬的英语语法变得妙趣横生。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要充分挖掘英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让高一新生重新体验、了解英语
在开学之初,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是最强的,求知欲也是最旺的。

所以,开学的头几堂课上得成功与否是决定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持久或消失的关键,也是关系到以后教学成败的关键。

假如老师把每堂课都上得生动活泼,趣味横生,从上第一堂课起就做到:让学生上完了一堂课之后,有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等待老师再来上第二堂课。

那么教学工作也将事半功倍。

相反,一旦让学生在起始几堂课内失去了原有的好奇心、求知欲,觉得学英语很困难、很枯燥,那么以后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从而影响以后的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在英语起始的第一堂课,和学生谈谈自己学英语时的趣事和一些不懂外语所引起的笑话,然后让学生谈谈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中外人士学习外语的成功轶事等等,能吊足高一学生学英语的“胃口”。

2.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要想上好一堂英语课,让课堂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不可或缺的第一步是吸引学生的导入。

成功的导入往往能先声夺
人,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个图片、一个问题、一个动作等等。

其次,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应立足于教师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英语的热爱。

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

如能做到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且有耐心,经常鼓励、表扬学生,使学生有成就感,往往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因为这些上课方式都对学生有无穷穿透力,是维系学生学习激情长盛不衰的良药。

二、难点浅讲,减少学困生学习英语的障碍。

仔细分析那些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动力因而成绩很差的学生的情况不难发现,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排除学习上的困难,竖立信心,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笔者认为要帮助学生克服学英语的困难,需注意了以下两点:
1. 灵活处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教学并非是单纯地教完教材,不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搞精英教育。

首先,教材只是我们学习英语的一种资源。

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根本都听不懂,那么就得转变教学观念,把握好教材重点,大胆取舍,因为教学须面向全体学生。

大部分学生听不懂就证明所授的知识难
度太大,尝试放弃难度较大的内容,强化中等难度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由浅处入深,更能让他们对学习树立信心,不至于望而生畏。

2. 正确评价学困生
评价学困生,不能以差生标准去衡量他们,否则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困生定不一样的目标,比如:课堂不睡觉,不搞小动作,积极回答问题,做好笔记,作业按时交;在测验时也可以设计不一样的试题等。

并且开展公开民主的评比活动,把考核结果予以公布。

月底小结,评出“月进步标兵”,还要通过电话或家访的形式告知家长他们的进步。

把平时作业、上课表现、月考评结果作为期末评优最重要的条件。

这样一来,在学困生中,也将慢慢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持久耐心地辅导学困生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一定要在辅导方面下功夫。

很多教师只注重培优,而忽视补差,其实这两者同等重要。

学困生之所以学不好,大多是由于基础太差造成的。

一般来说,只要通过几节课的教学或摸底测试,老师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英语学困生。

确定后,教师要再深入观察和分析他们,找准各自的心理特点及其学习障碍。

英语学困生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自卑型。

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学不会,自暴自弃。

2. 放纵型。

智力可以,只是意志薄弱,不肯刻苦,怕累,懒惰。

3. 忧郁型。

孤僻,敏感,郁郁寡欢,有时偏激,不愿与人交往。

了解学困生各自的心理特点后,我们在教育和转化时,就可以
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做到因材施教。

可以说,了解好学困生是转化他们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许多学困生,连音标也不会,单词没记住多少,语法知识寥寥无几。

因此得专门为他们制定一个复习计划,从初中最基础的语音、词汇、时态入手,利用业余时间帮他们逐步复习,采取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

只要我们发扬奉献精神,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他们肯定会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英语产生了求知的欲望,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铺垫。

参考文献:
[1]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b.a.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出版)
[2] 《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伍德沃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09出版)
[3] 《走进高中英语教学现场》梁承锋、臧学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出版)
[4] 《与高中英语教师的对话》程晓堂、高洪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1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