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结束后 为什么只有中国没能驻兵占领日本

合集下载

中国必须打日本的原因

中国必须打日本的原因

中国必须打日本的原因1、中国至甲午战争起就一直背负着东亚病夫的称号,虽然最后日本战败,但是毕竟不是中国打败的,虽然很多人会说,中国拖住了日本大部分兵力,但是本人试问,如果当时德国没打俄罗斯,日本没有打美国,就算中国输了,又有那个国家会可怜中国?弱国无外交!2、本人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出现第一个坏人就必须打掉,不然就会出现第二、第三、甚至第四个,也许很多人觉得我们应该理性,但是我们遥望中国的历史,又有那些理性的国家活到了最后?战国后期就是那可笑的理性才让其他六国被秦帝国灭掉,我们是想,如果一开始就奋起反抗,那秦国能统一中国吗?当然本人说的只是对这件事情,没有说秦帝国对我们后世的贡献,本人是就事论事!两军对垒智者胜两军交战勇者胜3、日本本来就是一个多党执政的国家,它国内本来就有根本性的矛盾,只要首战报捷,绝对让他们自乱阵脚互相攻击,而且自古只有大国和强国在国际上有话语权,大国只指:国土面积大,有足够的防御纵身,强国是指:综合实力强大,主要是军事力量,中国有句古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计谋都是枉然,中国无疑现在是一个大国,这是我们先人留给我们财富,也许我们觉得我们是强国,但是别人不这样认为,所以就是打到日本明白,也让世界看看中国的强大这样才能叫中国人站起来了。

首战即决战!4、我们中国这些年,修养生息,很多军人都没有上过真正战场,这是多可怕事情,时间一长会让我们国家男人们忘记了疼,如果连疼都忘记了,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战争就像病毒,没有病毒哪来抗体,战场是锻炼一个军人一个国家的最好场地。

5、中国的国际位置也不容乐观,虽然是大国,但是别人觉得你大而不强,在我们东边是美国,在我们西北是俄罗斯,很明显,美国现在绝对是敌人,但是为什么他需要靠了其他国家来伪装,把其他国家当着剑来刺激中国了?本人认为,美国根本不怕中国的军事力量,在乎的只是在华利益,自从经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很多人都把风险转到了中国,中国反而成为了它规避风险的一道很重要的屏障,所以它需要伪装,美国佬在玩我们几千年前古人玩的,权衡之术!!!而俄罗斯,让我想起了三国时期,美国强,所以俄罗斯向着中国,但是如果有一天中国强,那俄罗斯一定向着美国,俄罗斯对我们中国而言,似朋似敌。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能占领全中国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能占领全中国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能占领全中国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能占领全中国?这一时期,一方面残酷的内战,让中国经济严重衰退。

另一方面,军阀们为了应付战争不断加重税赋,竭泽而渔。

当时中国工业非常落后,不但用于内战的各种武器弹药依赖进口,甚至连士兵戴的钢盔,国内都造不出来。

战争-征税-再战争,在这个恶性循环下,中国的经济越来越艰难,可军阀们不知悔悟,好象要不断施放这绚丽的火药焰火,直到耗尽最后的国力为止。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都痛恨战争渴望解救。

按常理,这时候强大的日本只要对国弊人疲的中国发动雷霆一击,占领全中国应该如探囊取物这样轻松。

战前,中国日本德国三国军事精英们多次战棋推演,也都只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一切顺利,中国三个月就会被灭亡。

可是,日本最后为什么没做到这一点呢?它究竟犯下了那些致命的错误?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好研究下,历史上的元朝清朝为什么能顺利占领全中国?发动灭国战争,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发动人力资源,说白了就是征兵。

而最高明最有效的征兵方式,就是把占领区的人口,直接征召成自己的部队。

然后利用新部队,攻占新的占领区。

从而征召到更多的部队,攻占更多的占领区。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蒙古人和清朝人,就很擅长在被占领地区征兵。

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总人口,大概就2百万左右,即使按照10:1的可怕征兵率,最多也就成兵20多万。

这点数目可怜的军队,能守住自己辽阔的草原就阿弥陀佛了,哪够发动征服欧亚这样辽阔土地的侵略战争?可是,成吉思汗的胸怀,象蒙古草原一样宽广。

他善待被征服国家和地区的异族军队,建立起千万级别的远超蒙古总人口的大军,率领他们横扫世界,成为一代雄主。

当年,蒙古进攻南宋的军队就有很多北方汉人。

远征日本的庞大海军,就有很多南方宋人。

清朝也是如此,多尔衮带着区区几万清兵入关,凭什么能打下整个中国?有吴三桂等汉人率领的上百万汉人军队,为清人冲锋陷阵攻城掠地,是一个最关键的原因。

所以说,要发动灭国战争,不一定要经济实力强大。

二战中国为什么打不过日本

二战中国为什么打不过日本

二战中国为什么打不过日本二战中国打不过日本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但是最后日本依然失败了,这也是必然的。

下面为大家介绍二战中国打不过日本的原因,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先说科技日军可以制造从步枪到航空母舰的说有现代化武器,国军:按照历史书上说的解放前工业一穷二白连火柴都造不了全部要进口。

士兵素质:日军:士兵基本是小学毕业部分初中低级军官要接受5年以上的军校培训。

国军:士兵基本是文盲低级军官只有中央军的低级军官有少部分接受过系统教育但是比例很低。

国家实力:日本:没什么说的统一的军国主义国家。

中国:分裂的军阀混战国家所谓的国名政府也只是名义上统一了中国,大的军阀(77事变开始时)就有北平的自治政府、山东的韩复榘,广东的桂系李宗仁和白崇禧、四川的刘湘、云南龙云、延安的中共、新疆的盛世才,山东的晋系军阀阎锡山。

宁夏的马家军。

这些只是大的军阀小的还不算。

再说军队装备:日军:军队的师团拥有的大炮超过国名党精锐中央军军队的一个军。

国军中央军还好至少每个人都有枪地方军阀的士兵很多枪都没有。

日本不悔罪意义2015年,中国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香港和澳门也已宣布将为此于9月3日放假。

在这个历史时刻,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人民犯下的战争罪行,因为日本至今不能充分认清并勇敢承认自己犯下的战争罪行。

荷兰作家伊安;布鲁玛(Ian Buruma)在《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一书中指出,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不是种族的或文化的固有本质特征,而是政治结构。

他在分析日本不能像德国那样悔罪的根本理由时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对政治责任;;准确地说,是对战争与和平的责任;;的承担,日本就不可能产生一种面对过去的成熟态度”。

我们可以从四个与战后政治有关的方面,来比较德国与日本在悔罪问题上的巨大差异。

这四个方面都涉及战后日本人对战争性质的认识和国家认同。

它们分别是:一、政体的改变和国民的政治成熟;二、民族主义的影响;三、确认加害者和受害者;四、天皇制度与希特勒纳粹极权。

中日关系困难原因

中日关系困难原因

浅论当前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各国积极探讨合作,期望形成竞合态势。

中日关系的走向对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格局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现实中的中日关系却崎岖坎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矛盾并非一夜之间就冒出来的,质变都是量变不断累积的结果。

中日关系到这一步,表面上看来是钓鱼岛问题所引爆,事实上中日自建交以来就波折不断,两国关系时紧时缓。

在地缘、经济、资源等方面两国有着共同发展的需求,在历史问题、主权领土方面两国也存在着争议。

一、历史问题历史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中的敏感问题。

对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那段历史,日本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愿也不敢正视,甚至有人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美化其侵略罪行。

主要表现在:右翼势力通过炮制历史教科书宣传反动史观、日本个别领导人(政要)否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等。

二战结束至今,日本一直强调其在战争中遭受的损失,极力回避作为加害者对亚洲国家造成的伤害。

从1950年开始,日本就有右翼文人借机对教科书开刀,不断在教科书上做文章,否认侵略。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右翼学者甚至成立“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开始编写新的历史教科书,2009年4月,由该会成员执笔、自由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获得通过,且该教科书将从2011年春季开始投入使用。

我国对此不断进行斗争、抗议、谴责,敦促日本政府以实际行动履行在历史问题上的表态和承诺,并对极少数右翼分子严加约束,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国民,然而日本政府非但置若罔闻,还有意放任、支持这种行为。

靖国神社最初的教义是通过祭祀来安抚冤魂,以免给人们带来灾难。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靖国祭祀对象包括了14名甲级战犯,2000多名乙、丙级战犯,使得该神社被东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可以说是邪恶的帝国主义的象征。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作为首相的中曾根康弘和桥本龙太郎参拜靖国神社,但由于遭到中、韩等邻国的反对,在第二年就停止了参拜。

二战后中国为什么没在日本驻军

二战后中国为什么没在日本驻军

⼆战后中国为什么没在⽇本驻军 ⼆战后,按同盟国的联合决定,中国军队应该进驻⽇本,这是作为战胜国的最重要体现。

但是⼆战后中国没在⽇本驻军?那么,⼆战后中国为什么没在⽇本驻军?下⾯就由店铺告诉⼤家⼆战后中国为什么没在⽇本驻军吧! ⼆战后中国为什么没在⽇本驻军 ⼆战后,按同盟国的联合决定,中国军队应该进驻⽇本,这是作为战胜国的最重要体现。

但蒋介⽯为⾸的国民党政府却因忙于内战,将原本应该驻战败国⽇本的军队抽调去“剿共”,造成了历史的深深遗憾。

1945年8⽉15⽇,⽇本宣布⽆条件投降后,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11个同盟国于1945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委托美国全权统⼀办理占领⽇本事宜。

美国总统任命麦克阿瑟为战胜军总司令,负责执⾏占领管制⽇本的任务。

中国作为对⽇作战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的国家,⼀开始就被明确认定为应当驻军⽇本的国家。

10⽉,美国政府专门致中国国民政府⼀份公⽂,商请中国派出⼀⽀由5万⼈组成的军队,协助盟国占领⽇本,并特别希望派遣由孙⽴⼈率领的曾参加过印缅作战的新⼀军去,消息传来,国⼈⽆不振奋。

然⽽,此时蒋介⽯正指挥国民党军队抢占抗战胜利果实,已经把最精锐的新⼀军派往东北,根本⽆暇把兵⼒分散到国外,只想派出⼀⽀5000⼈的部队去⽇本。

可是美国再⼀次要求中国⾄少派遣⼀个师,国民党⽆法推脱,最终决定由曾在越南河内担任受降任务的荣誉⼀师和荣誉⼆师合编成六⼗七师前往⽇本驻军。

当时第六⼗七师编制为14500⼈,有三个步兵团、⼀个炮兵团、⼀个运输团,此外还有战车、⼯兵、通信兵等各⼀个营等,驻扎⽇本后,将⾪属美国第⼋集团军第⼀军团指挥。

该师于1946年2⽉得到命令后,⽴即海运⾄上海江湾驻扎,等待坐飞机到⽇本。

在此期间,该师进⾏了严格整训,淘汰⽼、弱、矮、丑的官兵,并从其他部队中选调五官端正、⾝⾼1.70⽶以上、具有⼩学以上⽂化程度的兵员进⾏补充。

整训待命期间,部队特别进⾏了军容仪表和国际交往礼节的课⽬训练,连以上军官甚⾄还进⾏吃西餐和跳交谊舞⽅⾯的训练。

日本曾说三个月占领中国,但最终中国有哪些地方他们打不进来

日本曾说三个月占领中国,但最终中国有哪些地方他们打不进来

自九一八事变起,日本人开始了他们侵略中国的计划。

随着东北三省的沦陷,日本人的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大。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日本军方内部出现了两种声音。

第一种是以陆相杉山元大将为代表的主战派。

他们力图让卢沟桥事变的影响扩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杉山元旧照)第二种是以陆军参谋总长闲元宫为代表的保守派。

他们认为中国国土太大,不宜一口吃掉,应当一步步将势力渗透,以蚕食的方式最终吞并中国。

由于两派争执不下,日本裕仁天皇只得与两派代表单独开会。

裕仁天皇问陆相杉山元:“你认为解决中国事变,需要多长时间?”陆相杉山元回答说:“解决中国事变,只需要三个月。

”陆相杉山元显然不是傻子,尤其是在他明明知道中国疆土幅员辽阔,并且国家底蕴雄厚的前提下,说“三个月内灭亡中国”这种话,显然是愚蠢的。

他所谓的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是指“三个月之内让中国政府投降”,而之所以敢这样说,则是受到了“九一八”事变带来的鼓舞。

在他看来,上一次的侵略,中国政府没有吭声,这一次他们同样也不会管。

而占据平津之后,中国方面定然会在日本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选择和谈、投降。

最终,裕仁天皇采纳了主战派的意见。

但他们之间的这段对话也流传了出来,不过却变成了“日本宣称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

(裕仁天皇旧照)对于日本人的狂妄之言,蒋中正在庐山发表讲话,表示寸土力争,全面抵抗。

随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从历史结果来看,无论是陆相杉山元的“三个月投降论”,还是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最终都是失败的。

战争初期,日本华北方面军接连攻陷了太原、济南、石家庄等军事重镇。

而后,又通过淞沪会战占领上海,并在年底攻陷首都南京。

虽然首都被攻陷,但中华民族上上下下依旧团结一心,誓要与侵略者斗争到底。

1938年,青岛沦陷,民国设立的6个直辖市只剩下了重庆还安然无恙。

同年,日军通过武汉会战,占领了武汉和南昌,并且让部队从华南登陆,从而占领了广州和南宁。

这样一来,中国华北、华东的大部分重要城市已经被日军所占领。

九一八事变中的军队与政治权力斗争

九一八事变中的军队与政治权力斗争

九一八事变中的军队与政治权力斗争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也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

这场事变不仅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的军队与政治权力之间的斗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军队的困境与政治权力的干预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中国的军队面临着许多困境。

由于长期的战乱和政治腐败,中国的军队在装备、训练和指挥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此外,各地方军阀的割据和军队内部的派系斗争也导致了军队的分裂和削弱。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的军队面临着来自日本侵略者的严重威胁。

然而,由于政治权力的干预和军队内部的权力斗争,中国的军队并未能有效地组织起来抵抗日本侵略。

一些军阀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和利益,不愿意与其他军队合作,导致了对日抗战的失败。

二、政治权力的角力与军队的分化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政治权力的角力也对军队的抗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人蒋介石试图通过集中政治权力来组织全国的抗战,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遭遇了许多困难。

一方面,蒋介石试图通过政治手段来整合各地方军阀的力量,但由于各地军阀的利益冲突和对中央政权的不信任,这一努力并未能够完全成功。

另一方面,蒋介石也面临着来自党内和军队内部的派系斗争,这使得他在决策和指挥上受到了限制。

这种政治权力的角力对军队的抗战产生了分化的影响。

一些军队受到政治权力的干预,被迫放弃了抵抗的意志,甚至与日本侵略者勾结。

而另一些军队则坚持抵抗,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指挥和支援,他们的抵抗也显得力不从心。

三、军队与政治权力的互动与调整尽管九一八事变中军队与政治权力之间存在着许多困难和矛盾,但他们之间的互动和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抗战的进程。

一方面,军队的抵抗行动迫使政治权力意识到抗战的紧迫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军队的战斗。

政府加强了对军队的武器装备和物资支援,提供了更多的训练和指导,并组织了一系列的抗日运动,以提高人民的抗战意识。

另一方面,政治权力也通过调整和整合军队,来增强对抗战的控制和指挥。

中国抗日战争消灭多少日军

中国抗日战争消灭多少日军

中国抗日战争消灭多少日军只有消灭日军我们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消灭多少日军,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迪。

中国抗日战争消灭日军人数:日本权威历史学家伊藤正德(《帝国陆军史》的作者)在他的书中,记录战死在中国的日军,共计78万9370人。

在各种资料中,中国抗日战争,到底消灭了多少侵华日军,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

按照美国学者根据日本战中统计计算,在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四十四万余。

一位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张忠义先生,旁征博引日军史料,也得出一个接近的数字,45.5万人。

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中公布的数字则为48万,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则采用建国后综合统计后的数字——55万。

当然,也有对此持有异议的专家学者,比如社科院的刘大年教授,就根据国民党军战地统计数字计算,日军在中国阵亡人数超过100万人。

到底哪个数字是正确的呢?美国方面使用的是日军提供的公布材料,按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然而,对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一直就有异议。

第一方面的异议是日军的阵亡人数和对手公布的往往差距很大,比如国民党军在台儿庄战役中,认为至少击毙日军一万二千余人,而日军公布的阵亡人员只有两千余,相差六倍之多。

一些学者如张忠义先生将其归结为中国军队对战果的夸大。

国军对战果夸大可能有之,但日军的作战记录中,却有很多令人费解之处。

例如日军在作战记录中,经常可见“苦战”字样,而公布的伤亡却极小。

以攻占洛阳为例,整个战役,日军公布的阵亡人数,区区55人。

但其中又分明记载了多次激战,如停车场肉搏战、禹王庙对攻等等,伤亡人数颇有些对不上号。

又如抗战初期的山西万全之战,日军有记录称此战中步兵第三联队几乎全军覆没,原因是第三联队本身属于二二六兵变的主力,这些官兵都属于当时的叛军,但惩罚迟迟未作,送他们到中国战场,其意义就是让他们能够“光荣地死”。

第三联队的官兵为了洗刷耻辱,在万全城下发动了自杀性的冲锋(不炮击摧毁城墙,直接进行云梯登城),大部战死沙场。

抗日战争前国民政府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

抗日战争前国民政府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

&各位准备好了吗?我们组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在抗日战争之前国民政府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有哪位同学能跟我们说一下你对不抵抗这三个字的理解?(好的谢谢这位同学他说的非常棒。

)&那么一个国家被侵略了,却选择不抵抗,这到底是因为懦弱还是一种战术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在抗日战争之前,国民政府为什么实行不抵抗政策?&今天我们要讲的核心内容是不抵抗政策。

时间范围是1931年9月18日到1937年7月6日主体是国民政府。

政策的作用对象是日本。

&为了更方便的分析不抵抗政策。

我们把那段时间划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九一八时期,从1931年9月18日到1932年2月5日。

这个时间段就是东北爆发九一八事变,然后到东北三省彻底沦陷的时间段。

第二个时间段是混乱时期。

从1932年2月5日到1936年的8月25日。

从东北三省,彻底沦陷,到1936年8月25日中共发表抗日宣言。

第三个时间段是抗战前期。

从1936年8月25日到1937年7月7日之前。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九一八时期。

(插入一段视频。

)视频讲的是1931年9月18日晚上。

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东北军的,避而不战。

那他们为什么不抵抗呢!是因为上级下达了刀枪入库挺着为国牺牲的不抵抗命令。

&那么这个命令究竟是谁下达的呢!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在历史教科书中。

有讲到过蒋介石在1931年的8月16日给张学良发了一封铣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至于这份密电到底存在与否,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根据张学良先生在晚年的回忆来说,不抵抗的命令是他下达的,在1931年9月18日晚上。

他接到了部下的急电,说日军侵入了北大营,张学良连夜给国民政府打了十多通电话。

却得不到回应。

无奈之下只好按照之前蒋介石的指示下达了不许抵抗的命令。

当然这个命令也包含了张学良的意思。

因为东北易帜后东北仍然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抗日战争日本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抗日战争日本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抗日战争日本战败的原因有哪些八年的抗日战争,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刻骨铭心的,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抗日战争中日本战败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抗日战争日本战败的原因,来欣赏一下吧。

抗日战争日本战败的原因①国军的正面抗战消耗日本的有生力量。

②共军的敌后抗战牵制日军战争进程。

③苏联最后出兵东北的决定性一击。

④美军太平洋战场消耗日军的战争资源以及最后的两颗原子弹彻底击垮日本人的心里防线。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正式结束了。

抗日战争伤亡对比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

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

(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

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

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

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

不过,亦于大小会战中,让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26名日本将官阵亡于与国军会战中。

(中日战争中,共129名日本将官阵亡,只有其中3名是阵亡于与八路军会战中。

)除此,由共产党领导的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及抗日根据地民兵在内主要以在日本占领区内游击战为主。

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

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日本侵略中国,有8个省没有被占领,是哪八个省?

日本侵略中国,有8个省没有被占领,是哪八个省?

⽇本侵略中国,有8个省没有被占领,是哪⼋个省?牢记 9.18,落后就要挨打强⼤是民族素质的整体强⼤⽇本扶持的傀儡政权形势图在近代史上,我国曾经遭到⽇军多年的侵略,许多领⼟沦陷,民不聊⽣。

⽇军凭借他们武器先进,⼠兵训练优良,在侵华战争开始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占领了我国许多省份。

据统计,在抗⽇战争时期,我国所有省份中,仅8个省没有被⽇军占领⼀点地盘,如今有⼀个省你或许没听说过,因为新中国成⽴后改了名字。

01、蓄谋已久的⽇本扩张⽇本⾃从丰⾂秀吉开始,统⼀了⽇本政权后,就开始有侵略他国的迹象。

当时我国处于明清时期,⽇军在那时候就发动了多次⼊侵朝鲜的战争,清明军队与⽇军均有交战记录,有著名抗倭名将戚继光。

⽇本民众有着“居安思危”的思想,他们知道⾃⼰所处的环境是岛国,资源匮乏,⽣存是⼀个较⼤的问题。

因为对⾃⼰领⼟少,资源差⾮常不⽢⼼,想通过侵吞他国领⼟来填补⾃⼰的先天劣势。

⾃从明治维新之后,⽇本的国⼒迅速强⼤了不少,成为亚洲最先进的国家之⼀。

有了⼀定实⼒的⽇本,侵略的野⼼再次显现出来,他们试图⽤武⼒来征服朝鲜,征服中国,继⽽征服世界。

中⽇甲午战争以后,⽇本的扩张野⼼逐渐变⼤了,把征服世界定为⽬标,还说了句“欲征服⽀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那”的狂⾔。

此后,⽇军在我国东北地区做⽂章,与俄国争夺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主权,借俄国在欧洲战场⽆法抽⾝的情况下,⽇本领⼟扩张到了东三省和⼭东地区。

⽇军在发动九⼀⼋事变前,做了长时间的准备,他们了解中国的地形,国情以及各⽅⾯对他们有价值的军情,这个过程并⾮⼀朝⼀⼣之间完成的,⽽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计划。

由于⽇军熟悉我国的情况,导致⾃从七七事变后,⽇军能迅速占领半个中国,这是因为前期⼯作做得充分。

02、抗战中我国沦陷了哪些地区⾃从九⼀⼋事变之后,⽇本就开始占据了我东三省,辽宁、⿊龙江、察哈尔和热河等地。

七七事变爆发后,我国东部部分省份(重要城市)沦陷,如北平、天津、上海。

中国为什么不打小日本

中国为什么不打小日本

中国为什么不打小日本国际政治,向来都充满了阴谋诡计、圈套陷阱,稍有不慎,就落入其中陷入被动(看看前苏联、想想伊拉克是怎样没落的)。

因此,要多些心眼、多些计谋与美国及其走狗们周旋,为走向强国大国而多动脑筋、少些冲动,不要做伤害祖国战略利益的事。

有人说,你说不能打,那你说怎么办?光这么抗议能有用吗?这样不作为难道能捍卫钓鱼岛吗?其实,说实话,钓鱼岛问题该怎么办,是政府该考虑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应该负起的责任,而历史会终究会给中国政府一个公正的评分。

中国政府应该更加清楚。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人还是有表达自己想法权利的。

谁是我们真正的终极对手?是日本、东南诸国、印度乃至韩国吗?在当今一超多极的世界政治格局中,无论中国自己是否觊觎超级大国的宝座,美国都会把中国作为有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军事全面G2之一的潜在敌手来对待的。

换句话说,与美国口口声声提议G2理论相反,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不让中国在未来成长为经济、政治、军事全面G2之一,不让中国有机会有资格挑战美国G1的地位。

因为中国真的成为G2这完全不符合美国的全球利益,因此,美国必然会处心积虑的想办法瓦解日渐强大的中国,就像美国当年处心积虑的瓦解苏联一样。

因此,中国21世纪宿命中唯一的对手就是美国。

(欧盟、俄国都有机会成为半个朋友)而周边的日韩、东南诸国、印度等国,无非美国的亚洲小弟,一群以美国为老大的国际“黑社会”的打手而已。

所以,无论黄海、东海、南海还是南亚发生了什么,都不应简单的把当事国看成单一的对手。

在他们的身后,在他们行为的动机之中,都可以发现美国老大的影子。

韩国的天安号是“被证明”为朝鲜鱼雷攻击沉没的,是沉了船又死了人的,而且沉得是军舰、死的是军人,比钓鱼岛渔船事件严重多了吧。

为何美韩联盟不对朝鲜动兵?是朝鲜实力太强吗?是这个事件还不够严重吗?不是,是因为朝鲜的背后有中国。

自从伊拉克被美国完全征服后,美国在中东最后的敌人伊朗从未向美国妥协过。

为何美国不用入侵伊拉克的理由立刻解决伊朗从而控制整个中东?是伊朗真的很强大?还是美国找不到理由?不是,是因为伊朗的背后有中俄。

二战日本失败的原因

二战日本失败的原因

二战日本失败的原因二战,牺牲了大量的人力,军力,财力,终于日本败了,二战结束了,不过这就有个问题的发生了,二战中日本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为什么还会战败呢?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导致二战日本失败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二战中日本失败的原因日本陆军:日本陆军二战初期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确实打的很顺利,这于它的对手实力太弱有关,中国军队虽然数量庞大,但是装备陈旧,训练不足,而且日军还使用了毒气,中国军队的防毒面具在淞沪抗战后就基本损失殆尽,日军通常都是在毒气大量杀伤中国军队后再发起进攻的,但是由于怕对方报复,日军在与美军作战时未使用毒气。

由于日本国力有限,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不过对手更弱,所以这个缺点并不明显,但是与西方国家的军队差距太大,太平洋岛屿战上显示不出来优势罢了。

日本陆军的战略也有问题,日本陆军本来数量就不多,还要四处征战,除了中国之外还有菲律宾,缅甸,泰国,印尼,印度,作战区域恐怕比纳粹德国陆军还大,而且每占一处就要分兵留守,结果机动部队越来越少,战争后期基本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陷入可怕的消耗战被拖死。

其次日本军队的军事教育体系看上去令人眼花缭乱:光陆军就有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校、陆军幼年学校、陆军宪兵学校、航空士官学校、陆军经理学校等不下十几所,海军也不比陆军少。

陆军士官学校的起源是明治元年(1868年)在京都设立的兵学校,这个兵学校第二年迁到大阪,改名为大阪兵学寮,1871年又搬到了东京。

1874年明治政府正式制定了《陆军士官学校条例》,在市谷台以兵学寮为基础组建了陆军士官学校。

翌年2月首期学生入学,这个时候的学生后来被称作旧×期。

这时候采用的是法国式教育制度,学生被称为士官生,来自军队。

学制按兵科不同而大有区别,步兵和骑兵是两年,炮兵、工兵一开始为三年,第二年改为四年,到1881年居然改到了五年。

因此在晋升为少尉以后还在学校里,也被人称为少尉学生。

所以日本在二战期间缺少军官和这一制度也不无联系。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能占领全中国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能占领全中国

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能占领全中国从清朝灭亡到二战爆发前,甚至到二战结束时,中国一直都是诸侯割据内战不断。

但是二战日本输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由告诉大家二战时日本为什么不能占领全中国,一起看看中国的强大之处!这一时期,一方面残酷的内战,让中国经济严重衰退。

另一方面,军阀们为了应付战争不断加重税赋,竭泽而渔。

当时中国工业非常落后,不但用于内战的各种武器弹药依赖进口,甚至连士兵戴的钢盔,国内都造不出来。

战争-征税-再战争,在这个恶性循环下,中国的经济越来越艰难,可军阀们不知悔悟,好象要不断施放这绚丽的火药焰火,直到耗尽最后的国力为止。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都痛恨战争渴望解救。

按常理,这时候强大的日本只要对国弊人疲的中国发动雷霆一击,占领全中国应该如探囊取物这样轻松。

战前,中国日本德国三国军事精英们多次战棋推演,也都只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一切顺利,中国三个月就会被灭亡。

可是,日本最后为什么没做到这一点呢?它究竟犯下了那些致命的错误?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好研究下,历史上的元朝清朝为什么能顺利占领全中国?发动灭国战争,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发动人力资源,说白了就是征兵。

而最高明最有效的征兵方式,就是把占领区的人口,直接征召成自己的部队。

然后利用新部队,攻占新的占领区。

从而征召到更多的部队,攻占更多的占领区。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蒙古人和清朝人,就很擅长在被占领地区征兵。

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总人口,大概就2百万左右,即使按照10:1的可怕征兵率,最多也就成兵20多万。

这点数目可怜的军队,能守住自己辽阔的草原就阿弥陀佛了,哪够发动征服欧亚这样辽阔土地的侵略战争?可是,成吉思汗的胸怀,象蒙古草原一样宽广。

他善待被征服国家和地区的异族军队,建立起千万级别的远超蒙古总人口的大军,率领他们横扫世界,成为一代雄主。

当年,蒙古进攻南宋的军队就有很多北方汉人。

远征日本的庞大海军,就有很多南方宋人。

清朝也是如此,多尔衮带着区区几万清兵入关,凭什么能打下整个中国?有吴三桂等汉人率领的上百万汉人军队,为清人冲锋陷阵攻城掠地,是一个最关键的原因。

九一八事变的失败原因分析

九一八事变的失败原因分析

九一八事变的失败原因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9月18日,是指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侵略行动。

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开端,对于中日关系和整个亚洲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对九一八事变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理解这一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1. 日本扩张主义的推动九一八事变的失败原因之一是日本扩张主义的推动。

当时,日本国内存在强大的扩张势力,他们秉持着民族优越主义和殖民主义思想,认为日本需要通过侵略来扩展其势力范围和资源。

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和日本政府对侵略行动的支持,为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提供了推动力。

2. 中国政府的腐败和内部分裂九一八事变的失败原因之二是中国政府的腐败和内部分裂。

当时的中国国内陷入了政治混乱和贪腐状况严重的局面,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力大幅削弱。

而东北地区的地方政府和军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分裂和争权斗争,这为日军侵略创造了可乘之机。

3. 日本占领的突然性和中国军队的薄弱九一八事变的失败原因之三是日本军队占领的突然性和中国军队的薄弱。

日本关东军通过精密的计划和策略,突然占领了沈阳和其他重要城市,中国军队没有及时做出有效应对。

由于长期受到战争和动荡局势的影响,中国军队的装备和训练都处于相对薄弱的状态,无力对抗日本军队的进攻。

4. 国际社会的无效应对九一八事变的失败原因之四是国际社会的无效应对。

当时,虽然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发出了抗议,但大多数国家对于这一事件采取了漠视或袖手旁观的立场。

国际社会对于日本的侵略行动没有施加足够的压力,缺乏有力的制止措施,这进一步鼓舞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5. 中国抗战准备不足九一八事变的失败原因之五是中国抗战准备不足。

尽管一部分国内舆论和政治人物提出了抵抗侵略的呼吁,但国内外部分势力对于抗战的意愿和决心存在分歧。

以张学良为代表的一些东北军阀甚至主动投降、合作,使得中国的抵抗行动受到很大限制。

此外,中国缺乏足够的军事物资和军队训练,难以有效应对日军的侵略行动。

二战胜利后,日本的这些国土本该中国管辖,为何无人接管?

二战胜利后,日本的这些国土本该中国管辖,为何无人接管?

二战胜利后,日本的这些国土本该中国管辖,为何无人接管?本文导读:1945年5月,纳粹德国宣布投降,纳粹集团只剩下日本在负隅顽抗。

德国投降后,同盟国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根据战前的协定美、苏、英、法分区占领了德国,直到1990年,德国才完成了统一。

但同是法西斯集团的日本,却逃脱了国家被分裂的命运。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讨论对日军事占领和重建工作。

会议认为苏、英、中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应派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

随后由美、苏、中、英四国成立管制委员会,对日本实行管制。

当时根据会议的划分是:美国占领经济中心本州,英国占领工业中心九州,中国占领农业中心四国岛、琉球群岛和东京、大阪(中美共管),而苏联就是北海道。

其中,英国由于战争破坏严重,经济持续下滑,已经无力在日本驻军,做了顺水人情把占领区给了美国。

而苏联却被美国阻挡住了。

其实,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压根就没有打算让苏联派兵日本。

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

我不打算分割管制或划分占领区。

”他还说,“不容俄国控制日本的任何部分。

”并且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由美苏分任占领区总司令的要求。

实际上苏联被战争破坏更严重,也无力再在日本派兵,而且北海道比较贫瘠,无利可图,加上苏联重心在欧洲,何况,南千岛群岛已被苏联控制,因此这样那样的原因,苏联最后也没有在日驻兵。

至于中国,1945年10月,美国致电中国政府,约请中国派一支5万人的军队协助盟国占领日本,并希望由参加过印缅远征作战的孙立人统领的新一军去。

然而,当时蒋介石正指挥军队忙于抢占抗战的胜利果实,已把最精锐的新一军派往东北。

最后,蒋决定由曾在越南担任接受日本投降任务的荣誉一师和二师合编成的67师前往。

美国原估计中国军队将于1946年8月底到达日本,但老蒋一手挑起的内战却打破了原来的计划。

是年8月原本用于对日军事占领的第67师覆灭在了内战的战场上。

抗战中的国民党

抗战中的国民党

对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在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形成的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各自独立而又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绝无仅有。

国民党正面战场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国民党最高当局的错误指导,使其重要作用的发挥与其执政党的地位和拥有200多万人的军队,又不尽人意。

根据“求实存真”的治史原则,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八年全过程予以客观探讨,这对于增进国共两党关系,完成台湾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中国战场的军事形势是日军展开战略进攻,中国军队进行战略防御。

在此阶段,由于日军企图迅速击破国民党军主力、逼迫国民党政府投降。

因而,这一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毛泽东曾肯定地指出:“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忻口、淞沪、徐州和武汉四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这对于打破日本帝国主义“二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消耗日军兵力和战争资财、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蒋介石曾幻想就地“和平解决”,但日本侵略军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平(北平)津(天津)地区,取得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前进阵地,随即又陆续调集30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展开战略进攻,企图迅速夺取冀、察、晋、绥、鲁五省,控制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大规模登陆作战,企图速占上海,威胁南京,迫使国民党政府就范,以求在2至3个月内灭亡中国。

日本陆相杉山元在给天皇的报告中宣称,战争可以在两个月内结束;日本陆海军制定的作战目标是“覆灭排日抗日的根源的中央政府”,“通过全面战争,以期根本解决日中间的问题”,计划在三四个月内结束战争。

既然长征北上的口号是为了抗日,那为什么到西北就停住了,日本人明明在东北啊,在西北怎么抗日?

既然长征北上的口号是为了抗日,那为什么到西北就停住了,日本人明明在东北啊,在西北怎么抗日?

既然长征北上的口号是为了抗日,那为什么到西北就停住了,日本人明明在东北啊,在西北怎么抗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家和普通人。

事实上,长征到达西北后,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东北的抗日战争,但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长征到达西北后,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这些根据地不仅为长征部队提供了安全的后方,也为其他抗日武装提供了支持。

在这些根据地中,组织了游击队和地方武装,发动了抗日斗争。

这些游击队和地方武装不仅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战斗,还进行了抗日宣传和游击战,对日军的后方进行了破坏,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长征到达西北后,组织了抗日民主。

这个不仅为抗日武装提供了组织和指导,还为民众提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支持。

这个在西北地区建立了工厂、学校和医院,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增强了人民的抗日信心。

这个还与国民合作,共同抗击日军。

长征到达西北后,组织了抗日军队。

这些军队不仅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战斗,还在后方进行了游击战和破坏。

这些军队还组织了抗日联合军,与其他抗日武装合作,共同打击日军。

长征到达西北后,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东北的抗日战争,但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建立抗日根据地、组织抗日民主、组织抗日军队,这些都为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胜利,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结束后为什么只有中国没能驻兵占领日本60多年前,中国以巨大民族牺牲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作为战胜国,中国获得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的权利,而且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曾为此积极准备,但因各种原因掣肘,最终未能实现。

罗斯福支持中国对日占领早在日本偷袭珍珠港10个月后,美国国务院就设立了由国务卿赫尔牵头的战后计划委员会,其核心议题是研究在打败日本后如何进行军事占领,并对日本天皇采取何种措施。

从一开始,战后计划委员会就分成强硬派和温和派。

强硬派成员主张:“为保证太平洋的和平与安全,必须根除日本产生军国政治的根源,即清除作为中央集权机构的日本帝国政体……如果不消灭天皇体制,就谈不上战胜日本。

”温和派也摆出了自己的论据:“把天皇体制与侵略战争联系起来是不恰当的……战争不是日本天皇挑起的,他是被人利用了……作为日本战后重建的心理基础,天皇是必需的。

”双方争论持续了很长时期。

但在1944年5月,该委员会最终决定:保留天皇,但需要对日本实施外国军事占领,彻底粉碎日本的军国主义基础。

而盟国首次讨论对日本的战后处置问题,则源于1943年由中英美三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与蒋介石的晚间会谈中承诺:美国支持中国在战后对日军事占领中扮演重要角色。

蒋介石最初认为中国无法承担这一责任,但他同意派兵与否应视实际情形决定。

同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在莫斯科发表宣言,其中决定“对于所有有关敌人投降及解除武装,均将采取共同行动”。

1944年8月20日,重庆的国民政府机关报《中央日报》在第二版刊登文章《关于占领日本问题》,首度证实中美领袖曾在开罗口头协议占领日本,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梁寒操则在8月24日答外籍记者提问时更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同意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主张:盟国必须将占领日本、解除日军武装列为日本投降要件之一,藉此打破日本军国主义长期狂妄错觉。

”“白队“计划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对日占领问题成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核心议题,并建立了“白队”。

进入“白队”的将军和上校们不仅要考虑对日本最后一战的问题,而且还要设计未来对日占领军的日常调配。

根据他们的推算,平时部署在日本本土的占领军需要23个师,总共80万人的军队。

从纯军事的角度来看,用80万美国士兵来实施对日占领恐怕在国内难以通过,因为美国人民肯定会要求自己的儿女早日回国团聚。

于是,美国新总统杜鲁门开始四处放话,希望与英、中、苏等盟国共同占领日本。

同时,“白队”加速制定占领日本的计划,打算通过设立各国占领区来肢解日本。

在这项计划中,除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英国以外,美国很想把中国也拉进占领军的行列中。

在美国人眼里,使用中国占领军有一个好处:日本把侵略战争辩解为是“黄种人反对白种帝国主义”,让中国军队占领日本的部分领土就可以回击这种宣传,弱化占领日本行动的“种族色彩”。

在确定盟国占领区的划分时,“白队”考虑的是:日本主要大岛本州的中心区域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必须控制在美国手中;工业相当发达的九州岛可交由英国军队占领;属于落后农业区的四国岛安排中国军队驻扎;而苏联则在北海道和本州北部驻军。

但这项计划的实施有一个前提,即他国军队不能立即进驻日本,而是等美军逐步撤出后再去接替。

因此,美国人计划在日本投降后的前三个月,在日本列岛部署23个美军师(80万人),在随后的9个月内,再允许盟国军队进驻日本列岛,兵力分配为:美国8.3个师,共31.5万人;英国5个师,16.5万人;中国4个师,13万人;苏联6个师,21万人。

在最后阶段,各国占领军应将驻军人数逐步减少大约一半:美国只在日本驻留4个师,英国2个师,中国2个师,苏联3个师。

1945年7月,中英美三国就日本投降与战后处置提出具体方案。

7月26日,盟国为促使日本尽早投降,以中英美三国政府元首的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其内容要点为:永远根除日本征服世界的权力与势力,消灭军国主义;为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经盟国指定,日本国土必须占领”,直到宣言的各项目标达成,以及日本人民依据自由意志成立“一个和平及负责任的政府后,盟国占领军队当即撤退。

”该公告确认了各对日参战国具有占领日本的同等权力。

1945年7月31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接见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魏德迈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时,美方告知日本在外交方面已有求和趋势,日本将在几周内投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在计划协调中美两军如何占领日本本土各据点及机场的相关事宜。

会谈中,蒋介石向赫尔利坦承中国连空运部队到大陆沿海都有问题,只能被动配合美国行动。

不过一天以后,国民政府军令部参谋唐纵在呈报蒋介石的《日本投降后我方处置之意见》中仍主张在国军内挑选适当成员,编成一军随盟军登陆日本本土,为将来参加盟军控制日本做准备。

8月10日,国民政府获悉日本已通过瑞士向美国转达投降意愿时,遂改为主动姿态,向美军提出派遣中国空军占领日本的计划,其编制包括两个驱逐机(战斗机)大队、一个中型轰炸机大队、一个侦察机中队、一个运输机中队,而所需经费和装备则通过《中美租借法案》提供。

两案的提出显见国民政府对进驻日本领土有高度兴趣,但因后来魏德迈反对将中国军队派赴日本和朝鲜,遂无法实现。

67师整装待发日本投降后,美国为避免盟军最高统帅对日处置受到他国影响,1945年9月2日,由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印度、荷兰、新西兰、菲律宾、苏联、英国与美国代表在华盛顿组成“远东委员会”。

该会全体成员同意,军事占领为解除日本武装与废除军备的第一任务,因此盟军将对日本本岛实施军事占领,各国占领部队由美国指派的最高统帅指挥。

由于最高统帅具有决定实施投降条款、执行占领及管制日本各项政策的一切权力,对日占领的相关盟国即使不满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决定,也不能提出任何建议案来制衡麦克阿瑟,形成美国独占日本的特殊现象。

但在盟国的压力下,9月2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出台《美国对日本投降后的处置政策》,宣布:1、欢迎并期望盟国参与对日派遣占领军。

2、各国部队抵达日本后,必须接受盟军最高统帅的调度指挥。

3、各国政府必须负责自身部队的补给和日常维持经费。

美方还宣布了盟国占领军的规模,预计美军为12个师,20万人(含朝鲜半岛的两个师,3万人),中英苏三国各派一个师作为占领军。

1945年12月25日,美国国务院照会国民政府,希望中国能尽快派兵赴日参加占领。

在蒋介石的授权下,中国军令部长徐永昌与魏德迈迅速拟定两个方案:甲案:民国34年(1945年)甲种编制军,抽调一个完整师配以必要政务人员及特种兵约1.5万人。

乙案:以步兵两个团为基干,配以政务人员及特种兵混合编组为一个支队,约1万人。

蒋介石最初批示选择乙案,但后经与魏德迈讨论后,又改以甲案实行,自此中国派兵赴日才真正为美国所接受。

美国对于各国派兵占领日本政策之所以会出现转变,是因为参联会评估认为美国已能掌控日本全局。

他国所谓的“占领”只不过代行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职权,不影响美国的权威,同时又能帮美军分担防务。

在经历第一次派空军占领日本提案失败后,蒋介石对此次美国主动邀请表现颇为谨慎,先是要求相关部门只能发表派遣消息,但不宣布派遣数量及编制,同时对美国重申中国派兵有现实困难。

他强调此次美国邀请中国派兵,必须帮助国民政府解决若干问题,否则“派遣不克实行,则(中国)在国际上即失去信用”。

蒋介石所谓问题有二:1、中国无法承担空运及海外驻兵的经费;2、适合代表中国执行占领任务的部队难以寻觅。

1946年3月13日,美国国务院通过魏德迈向国民政府建议:1、中国可以先选派少数先遣部队赴日;2、推荐滞留在香港九龙的国民党新一军第38师为驻日占领军:3、相关消息由中方同意后,由美国务院公布。

国民政府接受了建议,先是在4月1日由陆军中将朱世明率领驻日代表团第一批成员12名、军人4名,以及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梅汝璈抵达日本,另选派新一军第38师为驻日占领军。

不过第38师后来被送到中国东北打内战,国民政府军令部遂在4月3日呈报蒋介石,改由驻越南北部的第53军荣誉第2师作为驻日占领军,4月19日正式通知荣誉第2师前往越南海防待命集中并进行人员挑选,所有驻日占领的军人要求五官端正、身高 1.70米以上、小学以上文化,连以上军官还要进行交谊舞培训,同时还为其加强特种兵与后勤部队单位,于4月底完成整编。

之后,荣誉第2师从海防空运到上海,在那里又与荣誉第1师合并为第67师,其编制为14500人,有步兵团3个、炮兵团1个、运输团1个,此外还有战车、工兵、通信等营各1个以及200名宪兵。

这些部队向来被视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抗战期间曾参加滇西战役,攻克松山、腾冲等重镇。

该部队代表中国占领日本,也能显示国民政府在对日处置上的积极态度,以实际作为反驳舆论认为其对日本军事管制的消极误解。

5月初,中国驻日占领军先遣人员、上校参谋廖季威同第67师师长戴坚等人从上海乘坐B-24轰炸机前往日本,同美军商谈中国驻军地点问题。

根据协商,中国占领军驻扎在日本爱知县,必要时再扩大到三重县和静冈县,第67师将隶属美国第8集团军第1军指挥。

在日期间,中方官员还视察了驻地,日本当地政府对中方官员侍应恭谨,为其介绍中国军队到来后所需的营房、仓库、港口、车场以及游乐场所等设施。

“占领军”覆灭内战战场虽然美国主动邀请中国派兵,但明知国民政府无足够财力维持海外大规模驻军,故意不给中国提供相应的帮助。

1946年4月,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艾可伯格向陆军部(前战争部)申诉,声称中国占领军依赖第8集团军的补给系统是不明智的,应该让中国自己的补给体系来维持运作。

为此,国民政府驻日代表团团长朱世明几次与美方交涉,并多次利用舆论对美施压,但麦克阿瑟与艾可伯格不为所动,他们抱怨美国国务院对中国占领军的安排,已超越中国所能负担的程度,驻日美军只能给予有限、符合逻辑原则的支持。

换言之,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不必奢望美国慷慨解囊,必须自己寻求经费。

为解决经费与运输的问题,1946年6月底,中国方面援引美国“租借法案”与美方谈判,美国陆军部才同意自1946年6月底至1949年6月底从美国援华经费中调拨中国驻日占领军所需装备和补给。

经过谈判,7月20日,中国驻日代表团朱世明中将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穆勒上将签署了《中国驻日占领军备忘录》,进一步确立中国驻日占领军有关运输、地位、任务、权益,以及与各国占领之间的互动关系。

麦克阿瑟原本估计中国军队将于1946年8月底到达日本,但蒋介石一手挑起的内战却打破了原来的计划。

1946年6月,国民政府急电在上海待命的第67师,令其迅速过江,进攻苏鲁豫解放区。

正在日本苦等第67师的朱世明还被蒙在鼓里,直到后来才知道情况,蒋介石向他保证:“国军只要在鲁南或江苏泰兴一得手,即可将第67师调回并按原计划进驻日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