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针疗法
治疗鼻炎穴位针灸疗法
治疗鼻炎穴位针灸疗法鼻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常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在治疗鼻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穴位针灸疗法,并对其治疗鼻炎的机理进行解析。
一、太阳穴针灸太阳穴位于眼眶下缘与耳垂连线的中点处,是一处重要的穴位。
通过在太阳穴进行针灸,可以调节鼻腔的免疫功能,缓解鼻炎的症状。
此外,太阳穴也与头部的血液循环密切相关,针灸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鼻炎引起的头痛、头晕等不适。
二、迎香穴针灸迎香穴位于鼻孔旁边的太阳穴下方凹陷处。
通过刺激迎香穴,可以缓解鼻塞、流涕等鼻炎症状,同时也起到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
针灸迎香穴可促进鼻腔内的气流畅通,减轻鼻炎患者的不适感。
三、印堂穴针灸印堂穴位于眉毛之间、鼻梁上方的凹陷处。
针灸印堂穴可以改善鼻炎患者的血液循环,增强鼻腔黏膜的代谢功能,从而减轻鼻塞、流涕等症状。
此外,针灸印堂穴还可以舒缓精神压力,改善鼻炎引起的失眠、情绪低落等问题。
四、迎香鼻针灸法迎香鼻针灸法是一种针刺鼻尖的疗法。
通过刺激鼻尖的穴位,可以促进鼻腔内的气流畅通,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此外,迎香鼻针灸法还可以增强鼻腔黏膜的血液循环,改善鼻炎引起的头晕、头痛等不适。
五、曲池穴针灸曲池穴位于手背与食指缝之间的凹陷处。
针灸曲池穴可以调节鼻腔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鼻炎的发作。
此外,曲池穴还与头部的经络相连,针灸可疏通经络,改善鼻炎引起的头痛、眩晕等问题。
针灸疗法在治疗鼻炎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针灸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鼻炎患者。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或存在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除了传统的针灸疗法,现代医学还出现了一些电针、激光针灸等新的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调节鼻腔的免疫功能,缓解鼻炎症状。
然而,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总的来说,穴位针灸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鼻炎的方法。
2针灸标准化
(2)艾条灸法——实按灸法
在施灸部位上铺设6~8层绵纸、纱布、绸布或棉布;术者手持艾条,将艾 条的一端点燃,艾条燃着端对准施灸部位直按其上,停1~2s,使热力透 达深部。待病人感到按灸局部灼烫、疼痛即拿开艾条。每次每穴可按3~ 7次,移去艾条和铺设的纸或布,见皮肤红晕为度。
(3)艾条灸法——温针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709.1-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
一、范围 GB/T 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常用艾灸的术语和定义、操 作步骤与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与禁忌。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2346腧穴名称与定位 GB/T 13734耳穴名称与定位
三、术语和定义
针灸临床操作规范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709.1-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部分:艾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709.5-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
一、前言
标准化工作涉及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各个
领域,是实现科学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
科学技术国际化和现代化的依据和基础。科学技
或抓挠,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施灸时的痛苦,待艾炷燃毕,再更换
另一艾炷续灸,直至灸足应灸的壮数。
3、温灸器灸法
(1)温灸器灸法——灸架灸法
将艾条点燃后插入灸架顶孔,对准穴位固定好灸架;医者或患者可通过上 下调节插入艾条的高度以调节艾灸温度,以患者感到温热略烫可耐受为宜;
灸毕移去灸架,取出艾条并熄灭。
灸后如对表皮基底层以上的皮肤组织造成灼伤可发生水肿或水泡。 • 如水泡直径在1cm左右,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待其自行吸收即可; • 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针剪刺破或剪开泡皮放出水泡内容物,并剪去 泡皮,暴露被破坏的基底层,涂搽消炎膏药以防止感染,创面的无菌
中医耳鼻喉科学的针灸疗法有何独特之处
中医耳鼻喉科学的针灸疗法有何独特之处中医耳鼻喉科学历史悠久,其中针灸疗法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在治疗耳鼻喉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灸疗法以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针刺或艾灸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耳鼻喉科领域,针灸疗法展现出了许多独特之处。
首先,针灸疗法具有整体调理的优势。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耳鼻喉疾病的发生往往与全身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等有关。
针灸疗法不仅仅针对局部的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更注重从整体上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盛衰。
例如,对于耳鸣、耳聋等病症,针灸除了刺激耳部周围的穴位如耳门、听宫、听会等,还可能会选取远端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以调理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从而改善耳部的气血供应,恢复耳部的正常功能。
这种整体调理的理念使得针灸疗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缓解症状。
其次,针灸疗法的穴位选择具有特异性。
在中医耳鼻喉科学中,有许多专门针对耳部、鼻部、喉部疾病的特定穴位。
比如,治疗耳部疾病时常用的耳周穴位,如上述提到的耳门、听宫、听会,它们直接位于耳部周围,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直接刺激耳部的经络气血,促进耳部功能的恢复。
对于鼻部疾病,如鼻炎、鼻窦炎等,常常会选取迎香、印堂等穴位,这些穴位与鼻部的经络联系密切,能够有效地改善鼻部的通气功能,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而在治疗喉部疾病时,如咽炎、喉炎等,天突、廉泉等穴位则是常用的选择,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清利咽喉、消肿止痛。
再者,针灸疗法的刺激方式多样。
除了常见的针刺手法,如提插、捻转等,还有艾灸、电针、穴位注射等多种方式。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的作用,对于虚寒性的耳鼻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电针则是在针刺的基础上,通过微量电流的刺激,增强针刺的效果,适用于一些病情较为顽固的疾病。
穴位注射则是将药物注射到穴位中,药物和穴位刺激相结合,能够更快地发挥作用。
这些多样的刺激方式为治疗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耳鼻喉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鼻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46例
[ ] 冯 春 祥 . 国 特种 针 法全 书 [ . 京 . 夏 出版 社 ,9 5:3 . 2 中 M] 北 华 19 16
( 文校对 : 万亮 本 马 收 稿 日期 :0 1—0 21 3—2 ) 7
针刺配合艾灸治疗 膝骨关节 炎 10例 2
刘 艳 黄元 芳 王余 燕
关键词: 骨痹; 针刺; 艾灸;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比较 常见 的症状 , 者持续 数分 钟或 数小 时 , 不治而 轻 可 愈 , 呃 逆持续 4 若 8小 时 以上者诊 断 为顽 固性 呃逆 。笔
喝 酒过 多后 即 出现呃 逆 , 曾在 意 , 呃 逆发 作 不 止 , 未 后 才在 多家 医院 用 中西 医方 法 治 疗 , 果 不佳 , 来 求 效 特 治 。患者 自诉 呃 逆 夜 间 睡 眠 时 亦不停 止 , 续 6天 。 持
・
27 ・ 26
光 明中医2 1 年 1 第 2 01 1月 6卷 第 1 1期
C G M N vmbr 0 1 V l 6 1 J MC oe e. 1. o 2. 1 2
鼻 针加 穴 位 注 射 治疗 顽 固性 呃逆 4 6例
陈 永 成
摘要: 探讨提高顽固性呢逆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鼻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4 目的 6例。结果 总有效率 9.5 56%。结论 鼻针加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 效果良好, 值得推广。
现在 头 晕身 困乏力 , 不思饮食 。急针双 侧鼻针 胃穴 , 捻
转行 针 3 0秒 , 患者 感 觉酸 、 、 、 泪 并打 了 2个喷 胀 痛 流 嚏, 而呃逆 之 声立止 , 留针 6ri n后呃 逆 又起 又行针 立 a
止 , 针 3 mi 间歇 1 mi 针 1次 。3 mi 留 0 n, 0 n行 0 n后 取 针 ,
鼻针疗法2
鼻针疗法第一节主要刺激区鼻穴均位于鼻部三条线上,分述如下。
一、第一穴线:亦称鼻正中线。
起于前额正中,止于鼻尖端。
共分布10个穴位,除卵巢穴为双侧穴外,皆为单穴。
1、头面:或称头脑、首面、上焦。
【定位】额部正中,即眉间正中至前发际正中连线的中点。
2、咽喉【定位】头面穴和肺穴连线的中点。
3、肺【定位】两眉内侧端连线的中点。
4、心【定位】两目内眦连线的中点。
5、肝【定位】鼻梁最高点的下方,两颧连线与鼻正中线的交叉点,即心穴与脾穴连线的中点。
6、脾【定位】当鼻端准头上缘正中线上,心穴与外生殖器穴连线的中点。
7、肾【定位】脾穴与外生殖器穴连线的中点。
8、外生殖器【定位】在鼻尖端上,相当于素1穴。
9、睾丸或卵巢【定位】鼻尖两侧,鼻翼内缘。
二、第二穴线:起于与肝穴相平处,紧靠鼻梁骨两侧,止于鼻翼下端尽处。
左右各一条,每条5个穴位,两侧共10穴。
1、胆【定位】目内眦下方,肝穴的外侧。
2、胃【定位】胆穴的下方,脾穴之外侧。
3、小肠【定位】鼻翼的上三分之一处,胃穴的下方。
4、大肠【定位】鼻翼的正中处,小肠穴的下方。
5、膀胱【定位】鼻翼壁尽处,大肠穴的下方。
三、第三穴线:起于眉内侧端,下行于第二条穴线外方1~2分处,至鼻尽处为止。
左右呈对称性各一条,每条线上9个穴位,两侧共18穴。
1、耳【定位】眉的内侧端。
2、胸【定位】眉棱骨之下方,目窝内。
3、乳【定位】目内眦的内侧上方,胸穴的下方。
4、项背【定位】目内眦的内侧下主,乳穴的下方。
5、腰脊【定位】颧骨的内侧,与肝点平齐。
6、上肢【定位】在鼻端准头上缘水平,与脾穴平齐,在腰脊穴的下方。
7、胯股【定位】鼻翼上缘,上肢穴的下方。
8、膝胫【定位】鼻翼中点外侧,鼻唇沟上,胯股穴的下方。
9、足趾【定位】膝胫穴的下方,与膀胱穴平齐。
鼻穴是按人体的脏腑、器官或部位命名的。
相应的鼻穴主要治疗相应脏器部位的病损,故每一鼻穴的主治,读者可从穴名中推演出,这里不再赘述。
四、适应症鼻针的适应症有待进一步总结,就目前了解的,鼻针疗法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故用以作为针刺麻醉的方法之一及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
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嗅觉功能的影响
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嗅觉功能的影响李丙泉;董博洋;李岩【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24(31)5【摘要】目的观察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嗅觉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按1∶1∶1∶1比例分为西药组、鼻内针刺组、中药序贯疗法组和联合组各45例。
西药组予糖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鼻内针刺组针刺双侧内迎香、鼻丘,中药序贯疗法组予中药熏蒸鼻部,联合组采用鼻内针刺联合中药熏蒸鼻部,4组均连续治疗2周。
分别观察4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积分(TNSS)、鼻伴随症状积分(TNNSS)、嗅觉功能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gE及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
监测4组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西药组(71.11%)、鼻内针刺组(75.56%)、中药序贯疗法组(7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组患者治疗后TNSS、TNNSS、嗅觉功能评分及EOS、IgE 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
4组患者治疗后γ干扰素含量较治疗前升高、白细胞介素-4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其他3组(P<0.05)。
试验期间,西药组出现头疼2例、鼻出血2例、鼻部不适4例;鼻内针刺组出现鼻出血1例、针刺痛感1例;联合组出现鼻出血1例,均继续参与试验。
结论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可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调节细胞因子水平,促进嗅觉功能恢复。
【总页数】6页(P145-150)【作者】李丙泉;董博洋;李岩【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6.521【相关文献】1.鼻内针刺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肺脾气虚型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2.鼻内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肺气虚寒证)的疗效研究3.舌下特异性免疫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合并中重度腺样体肥大的疗效4.鼻内针刺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5.鼻内针刺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对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滴鼻液治愈王安石的偏头痛
方 很 简 单 。 是 在 鲜 榨 的 萝 卜汁 中 兑 入 就
少许 龙脑 。
无 独 有 偶 , 太 平 广 记 》中 也 记 载 了 《
一
个 鼻 疗 故 事 。 代 有 位 名 叫 申 光 逊 的 唐
位 叫 孙 仲 敖 的 官 员 寄 居 在 桂 林 前 . 便
小 官 吏 颇 晓 医 道 , 好 广 交 朋 友 。 听 说 也
1 3 年 在 湖 南 马 王 堆 三 号 汉 墓 7 9
出 土 的 医 书 中 , 一 种 被 命 名 为 《 生 有 养 传 说 北 宋 著 名 改 革 家 王 安 石 . 一 方 》的 方 书 , 中 就 已 有 使 用 鼻 疗 的 原 在 其 次 上 朝 议 事 时 , 感 剧 烈 偏 头 痛 . 不 始 记 载 。 如 一 个 方 子 是 使 用 蜗 牛 、 核 突 痛 桃
法 , 微 针 疗 法 中 的 鼻 针 疗 法 . 艾 灸 、 中 取 出 一 支 黑 色 漆 筒 . 放 在 孙 仲 敖 的 如 用 安 按 摩 或 药 物 贴 敷 鼻 尖 和 鼻 梁 部 等 另 鼻 孔 处 , 他 用 鼻 子 把 药 酒 吸 完 . 后 让 然 种 是 指 将 药 物制 成 一定 的 剂型 f 如 躺 下 休 息 。不 久 , 仲 敖 汗 出 病 愈 。《 孙 太
请 看 — —
他 送 去 休 息 。 不 一 会 儿 。 监 用 一 个 小 太
金 杯 端 上 一 种 秘 制 药 液 给 王 安 石 . 告 并
诉 他 这 是 御 用 的 滴 鼻 药 . 要 昂 头 滴 进 需
鼻 腔 。 如 果 是 左 边 偏 头 痛 . 用 药 液 滴 就
重安
右 鼻 孔 ; 果 是 右 边 偏 头 痛 . 用 药 液 如 就 滴 左 鼻 孔 ; 果 两 侧 都 痛 . 两 边 鼻 孔 如 就
中医耳鼻喉科学的针灸疗法有何独特之处
中医耳鼻喉科学的针灸疗法有何独特之处中医耳鼻喉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诊断和治疗耳部、鼻部、咽喉部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针灸疗法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耳鼻喉科领域展现出了显著的独特之处,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
针灸疗法在中医耳鼻喉科中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当耳部、鼻部、咽喉部出现疾病时,往往是由于气血不畅、经络阻滞、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所致。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耳部疾病的治疗中,针灸疗法常常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对于耳鸣、耳聋等常见病症,针灸可以选取耳部周围的穴位,如耳门、听宫、听会等,同时结合远端穴位,如中渚、太溪等,以调理肝肾、疏通耳部经络。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耳部神经的营养供应,从而缓解耳鸣、提高听力。
此外,对于耳部的炎症性疾病,如中耳炎,针灸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帮助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病情的恢复。
在鼻部疾病方面,针灸疗法同样表现出色。
对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患者,针灸可以选取迎香、印堂、上星等穴位,以宣通鼻窍、调和气血。
研究表明,针灸能够调节鼻腔黏膜的神经和血管功能,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鼻黏膜的充血、水肿,从而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而且,针灸对于改善鼻部的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预防鼻部疾病的反复发作。
咽喉部疾病也是针灸疗法的“拿手好戏”之一。
对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常见疾病,针灸可以选取天突、廉泉、鱼际等穴位,以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咽喉部的气血运行,缓解局部的炎症反应,减轻咽部的异物感、疼痛等不适。
对于声音嘶哑、失音等喉部疾病,针灸也能通过调节喉部的经络气血,促进声带的恢复和功能改善。
针灸疗法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显著的疗效,还体现在其治疗的安全性和副作用少等方面。
鼻炎梅花针疗法
鼻炎梅花针疗法鼻炎属于中医“鼻渊”和“脑漏”范畴,分为急性、慢性鼻炎和急、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炎是由于病毒、病菌感染引起的鼻黏膜急性炎症,慢性鼻炎是急性鼻炎反复发作的结果;急性鼻窦炎往往是急性鼻炎的延伸。
临床见症为鼻塞、流涕、喷喧,可伴有头痛、头晕、发热、全身乏力,嗅觉减退。
中医认为是外感风邪,肺气不宣,或蕴热化火所致。
多因外邪侵犯,脉络受阻,壅滞鼻窍;或脾肺虚弱,肺气失宣,脾失健运,气血瘀滞,客于鼻窍所致。
若迁延失治,又可转成慢性。
鼻炎梅花针疗法一叩刺部位:颈后部、颌下部、气管两侧,以及合谷、风池、曲池、廉泉池和阳性物处。
操作规程:先用轻刺法刺激颌下部、气管两侧及廉泉穴,再用正刺法和重刺法叩刺颈后部和合谷、风池、曲池穴。
操作间隔: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主治:慢性鼻炎。
鼻炎梅花针疗法二叩剌部位:颈后部、第3~8胸椎两侧、气管两侧、颌下部,以及太渊、天突、肺俞、足三里、合谷穴和阳性物处。
操作规程:用轻刺法叩刺气管两侧、颌下部及太渊、天突穴,再用中度或较重手法叩刺颈后部、第3~8胸椎两侧及肺俞、足三里、合谷穴和阳性物处。
操作间隔: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主治:慢性鼻炎。
鼻炎梅花针疗法三叩刺部位:大椎、肺俞、膏育俞穴。
操作规程:用1%碘酊常规消毒,再用75%乙醇脱碘、用正刺法叩刺穴位至点状出血。
操作间隔:每10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每年1个疗程。
主治:过敏性鼻炎。
鼻炎梅花针疗法四叩刺部位:印堂、合谷、印香、太渊、肺俞穴。
操作规程: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正刺法叩刺以上穴位。
操作间隔: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过敏性鼻炎。
瑶族特色疗法——鼻疗
瑶族特色疗法——鼻疗鼻疗就是鼻药疗法,目前作为一种新兴而又古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那么,具体鼻疗又是怎样的一种治疗手段呢?瑶医专家表示,鼻疗是一种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如散、丸、锭、糊、膏、吸入剂等)作用于鼻腔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瑶医认为:鼻药疗法是瑶医学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代史、志书中多有零散记载,并在古越族中流传,只是当时称之为“鼻饮”。
广西炎热多雨,湿热地气和植物腐臭之气混合成为瘴毒,这里的土著民族为了生存繁衍,势必要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抵御瘴气和防暑降温的方法。
鼻饮这种奇特的卫生习俗,由瑶族先民所创造,为民间瑶医广泛采用,是一种主要针对瘴疾和中暑的防治方法。
虽然它曾被某些文人流官视为愚俗,但其医疗价值则是不可忽视的,它包含了物理降温和黏膜给药等科学因素。
至今瑶医使用的洗鼻及雾化法,对鼻病、喉病、呼吸系统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鼻为人的五官之一,位居面部之正中,专司呼吸和嗅觉之功能,与肺、脑的关系最为密切,即鼻与脑、肺等器官直接相通。
鼻是人体有机整体中的重要组织器官,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始终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鼻关总窍,顾名思义,即鼻是人体最重要的孔窍,是各个孔窍的总领。
瑶医学认为鼻为气体出入之要道,胎儿刚从母体中娩出时,就依靠鼻的呼吸而真正开始属于自己的生命活动;此时,目可以不睁或没有视觉,耳可以不听或没有听觉,这对刚出生的胎儿都不会有什么致命的威胁,但惟独没有呼吸却是不可想象的。
又如,人体在睡眠和休息状态下,眼睛可以闭目休息,耳朵可以静音避噪,口舌可以闭而不言,唯有鼻因为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和作用而昼夜不能停止功能活动,无时无刻都与外界保持着气体交换,因此说“鼻关总窍”。
正是由于如此特殊的生理功能,从病理角度而言,鼻也是外邪入侵的必由之道,天地之间的一些致病因素可通过鼻窍进入人体从而导致疾病。
病从口入人人皆知,但病从鼻入却少为人知。
西方医学认可 过敏性鼻炎的针刺疗法
西方医学认可过敏性鼻炎的针刺疗法*导读:美国头颈外科杂志日前全文发表2015年版过敏性鼻炎临床指南,首次将针刺疗法作为可选择的方案之一进行推荐。
指南由美国耳鼻喉头颈……美国头颈外科杂志日前全文发表2015年版过敏性鼻炎临床指南,首次将针刺疗法作为可选择的方案之一进行推荐。
指南由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协会组织专家制定,是领域内权威性临床指南,指南的发布标志着针刺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已经被西方主流医学所认可。
2015年版过敏性鼻炎临床指南涉及过敏性鼻炎的病史和查体、变态反应检测、影像学检查等14条推荐意见。
指南指出,推荐针刺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是基于一定局限性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效应一致的观察性研究结果,其证据体的质量为B级。
关于证据的可信度判断为低,其原因在于随机对照试验中未能将针灸疗法与常规的药物疗法做对照,并且还存在着一些方法学的缺陷。
针刺治疗该病的优势在于提供了除药物治疗之外的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能够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药物的使用及其副作用,更加符合患者的意愿。
世界针联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表示,针刺被纳入2015年版过敏性鼻炎临床指南推荐方案,一方面是因为针灸疗法在国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反映出近年来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不断涌现。
据德国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德国有超过25%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接受过补充及替代医学治疗,其中17%的患者曾接受过针灸治疗。
数据表明针灸在国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和临床医生所接受。
2010年,《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ARIA)指南,简称ARIA2010版,由ARIA研究小组与全球过敏性哮喘欧洲网络合作制定。
指南小组在全面搜集并评价证据后认为,由于缺乏充分的证据支持,不建议临床医师和患者采用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有保留的建议,非常低质量的证据)。
对此,刘保延回应,2006年ARIA小组曾完成了一篇系统评价,其中提到,检索到的大多数关于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均是非随机、非对照的描述性研究,仅纳入了一篇关于针刺治疗儿童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治疗小孩鼻炎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小孩鼻炎的方法有哪些治疗小孩鼻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各种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1.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炎,如细菌性鼻窦炎。
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红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需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
2.鼻腔冲洗剂:适用于慢性鼻炎。
如生理盐水、洛洛克新等,可以有效清洁鼻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3.抗组胺药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如扑尔敏、非那根等,可以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4.局部激素药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如酮替芬、氟替卡松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以减轻鼻黏膜炎症。
5.免疫调节药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如丙酸氟洛米松鼻喷雾剂,可以改善鼻炎的症状。
二、手术治疗:1.鼻窦镜手术:适用于慢性鼻窦炎,通过鼻窦镜引导下,在鼻腔内进行手术清除鼻窦炎炎症和增生组织。
2.腺样体切除术:适用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炎,通过手术切除腺样体,减少分泌物产生。
3.鼻甲切除术:适用于肥大的鼻甲引起的鼻炎,通过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鼻甲,改善鼻通气情况。
4.鼻中隔矫正术:适用于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炎,通过手术矫正鼻中隔,改善鼻腔通气。
三、物理治疗:1.热敷:适用于急性鼻炎,如用热毛巾敷在鼻子上,有助于促进鼻腔血液循环,缓解鼻塞。
2.盐水喷雾:适用于慢性鼻炎,如用生理盐水喷雾清洁鼻腔,帮助排除鼻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
3.电疗: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如低频电流治疗,可以改善鼻炎的症状。
四、中医治疗:1.中药熏洗:适用于鼻炎,如龙葵、华脆等,中药制剂熏洗鼻腔,具有抗炎、解毒作用。
2.针灸疗法:适用于鼻炎,如耳针、鼻采针等,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体内气血运行,改善鼻炎症状。
3.推拿疗法:适用于鼻炎,如鼻桥推拿、扳鼻法等,通过按摩推拿鼻部,改善鼻腔通气情况。
4.中药煎剂: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如黄连、连翘等,中药煎剂可以清热解毒,改善鼻炎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鼻炎的治疗应根据病情判断治疗方法,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开窍通鼻迎香穴
每期一穴迎香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从穴位名即可得知,该穴可“迎来香气”,与嗅觉功能息息相关。
迎香穴位于鼻旁,经脉之气直接通于鼻窍,因而疏通鼻部经络、通利鼻窍的作用极强,是治疗各种鼻部疾病的要穴。
取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即常说的法令纹中点处)。
迎香穴又是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可以通调两经经气,疏泻两经风热,故通利鼻窍,因而疏通面部及齿部风邪的作用较强,也是治疗各种面部疾病的要穴。
近可治眼耳口鼻迎香穴位于鼻旁,对治疗鼻部疾病起到就近局部治疗的作用。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春善病鼽衄”,鼽衄是中医病名,“鼽,谓鼻中水出。
衄,谓鼻中血出”,主要是指鼻流清涕或者鼻腔出血的病证。
对于感冒引起的流鼻涕、鼻塞或变应性鼻炎,按摩迎文/沈卫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主任医师 戚洪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迎香穴60《中医健康养生》 2019年9月刊每期一穴香穴至发热,能立即缓解症状。
经常按摩迎香穴可以促进鼻子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这样外邪就不容易侵入机体,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迎香穴对慢性支气管炎,其临床有效率也可达70%~90%。
《针灸甲乙经》中有提到迎香穴可治疗“鼻鼽不利……鼽衄有痈”,其治疗鼻出血的原理之一即与其刺激后导致鼻部血管收缩有关。
迎香穴也可治疗鼻塞。
《太平圣惠方》记载,迎香可治疗“鼻息不闻香臭,偏风面痒及面浮肿,风叶叶动,状如虫行。
”鼻塞后不闻香臭,可通过刺激迎香穴,使得人的嗅觉恢复,重新闻到香气。
按摩可采用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等均可,持续1~3分钟。
主要目的在于刺激穴位,激发其经气,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热为佳。
迎香穴位于面部,临近眼耳口鼻,该处分布有面神经、眶下神经等,对头面五官病证,尤其是鼻部和眼部的疾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如口眼歪斜、眼目赤肿等,这也是迎香穴近治作用的体现。
远治胃肠、胆道疾病“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迎香穴作为大肠经和鼻针疗法是在鼻部范围内的一定穴位上进行针刺,借助脏腑、经络的联系以治疗病证的一种疗法,类似于耳针疗法。
针灸治疗鼻炎近况
田 氏¨ 电针 通 天 ( 双) 合 谷 ( 双) 治 疗 慢 性 单 纯 性 鼻 炎4 2倒 . 治愈 2 7倒 显 效 l 0倒 有 效 5倒 。 刘 氏等 l 7 0 用 电针 颓 壁 亢 治 疗 鼻 炎 1 5 3 倒 治 愈 1 】 1 倒. 显效 3 1倒 好 转 3例 . 无 效 8例 . 总有 效率 9 4 8 %。 焦 氏 等 1 用 针 刺 肾俞 、 足三 里、 太椎 、 百 会和迎香 、 水 沟、 无牖 两组 交 替 治 疗 过 敏 性 鼻 炎 . 结 果治愈 7 0 . 8 % 好 转率 1 8 9 %. 无效 1 0 3%。 吴 氏l 9 针 剌 以 攒竹 、 迎香、 合 答 曲 池 、 血海、 三 阴 交 为
倒. 无被 2 0倒 . 总有 效率 8 0% 。
3%麻 黄 素 收缩 鼻 腔牯 膜 . 5 ai r n后 用 鼻 窥 撑 开 鼻 孔 . 看 见 鼻 丘 部位 ( 位于 鼻腔 外侧 牯 膜 表 面 , 直径约 3 mm 的 同形 隆 起. 4寸 毫 针 向 斜 上 方 外 眼 角 方 向 进 针 4 r n m左右 . 获 得
无技 1 3倒 . 总有技率 7 2 3 4% . 井 通 过 对 比 观 察 ① 鼻 粘 膜 纤 毛 运 输率 ( 治 疗 前 后 比 P< 0 0 5) 。 @ 鼻 牯 骥 温 度
f P >O 6 5 ) 。@ 鼻 丹 泌物 的量 ( P<0 0 1 ) 。④ 鼻 分 泌物 P H
单纯 性 鼻 炎疗 效 优 于肥 厚性 鼻 炎 病 程 越 短疗 效 越 佳 。 张氏l 】 州将 白 芥 子 元胡、 细辛、 甘遂各 1 0 g共 研 细 末
姜 汁调 成直 径 l 5 c m 的药饼 . 取 大椎、 肺俞. 穴 上 放 少 许 肉桂糟 . 将 花 饼 敷 于 穴 位 用 胶 布 固 定 . 敷 贴 3~ 6 h后 擦 掉. 隔 1 0 d1救 . 3次 1疗 程 3 4倒 过 敏 性 鼻 炎 治 盘 2 8例 好 转 5倒 、 无 效 1倒 。 张 氏1 ] 引用 芟 条 受 双 侧 迎 香 、 列 缺 穴 每 穴 7 ~8 ai r n , 每 日 1擞 . 两 组 变 替 治 疗 急 慢 性 鼻 炎 治 愈 4 8倒 , 好转 5 3
《太平圣惠方》鼻疗法精粹
《太平圣惠方》鼻疗法精粹郭森;张铸奇;李映薇;张永臣【摘要】《太平圣惠方》是北宋王怀隐等人所编纂的大型方剂学著作.其中所载有关鼻腔外治法的条文达70余条,详细载录了鼻疗法适应证,如五官疾病中的鼻炎、目赤肿痛、牙疼、耳聋,儿科疾病中的疳积、小儿惊风,急救等.另外,书中对鼻疗法所用的药物、用量、施术工具、制作及使用方法进行汇总,对现代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6)005【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太平圣惠方;鼻腔外治法;适应证【作者】郭森;张铸奇;李映薇;张永臣【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2503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9.6鼻腔外治法又称为鼻腔药物疗法,简称“鼻疗”,是将药物通过滴、灌、吹、塞、嗅、涂、熏、探等途径放入鼻腔来治疗相应疾病的方法。
鼻腔外治法最早见于《灵枢·杂病》,其中记载了用草刺激鼻腔取嚏治疗胃气上逆所致的呕哕,这是鼻腔外治法治疗内科疾病的雏形。
《金匮要略·杂疗方·救猝死方》中还有采用鼻腔外治法进行急救的记载:“薤捣之,灌鼻中”[1]89。
另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1]8中载有“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即将药物纳入鼻中,治疗寒湿性头痛。
《医学启源》云:“药气从鼻孔中直达肺,透彻全身,卒病沉疴,从症用之,以助服药所不及。
”[2]此处解释了鼻疗的作用原理,鼻为肺之窍,药物可从鼻直达肺腑,肺主周身之气,药气随宗气畅达全身,以助疾病康复。
《太平圣惠方》[3]是北宋官方修订的大型方书,广泛收集了北宋之前的医书文献和民间经验,书中除内治方药内容丰富外,还记载了大量鼻腔外治的方药与理法。
书中收录鼻疗法共74条,其中塞鼻法27条,吹鼻法24条,灌鼻法6条,涂鼻法8条,滴鼻法9条。
现就《太平圣惠方》中有关鼻腔外治法的适应病证、施治手段、药物配伍等进行整理总结。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近况
l. 5 张秉 成 . 表草 便 谈 , 海科 学技 术 出扳 社 . 上
新 1扳 . 9 9:5 15 8
l 寇 宗爽 . 2 表草衍 义 . 北京 : 艮卫生 出扳社 , 人
19 l2 9 0: 4
1. 6张锡 纯 . 医学 衷 中 参 西 录, 家 庄 : 北人 石 河
版 社 . 9 8:0 、 6 、 8 19 9 17 192
蓝 氏【 取 攒 竹 、 香 、 谷 、 等 迎 台 曲池 、 海 、 血 三
阴 交 , 黄 者 加 太 冲 ; 虚 者 加 脾 俞 、 三 里 ; 虚 痰 脾 足 肾
l . 佑. 济 总录. 京 1赵 圣 北 人 民 卫 生 出版 社 ,
1针 刺疗 法 .
l 1针 刺 单 穴 , 朱 氐 【 双 侧 颧 髀 针 刺 人 皮 下 5 8 m, 针 取 ~ c 留
2 0分钟 , 天 1次 , 疗 常年性 发作 3 每 治 2例 , 痊愈 l 2
例. 效 l 显 4效 . 转 5例 . 效 l例 ; 节 性 发 作 6 好 无 季 例 中 痊 愈 2例 . 效 2倒 . 转 1例 , 效 l . 显 好 无 例 总 有效率 9 4 7%。 陈 氏 _ 刺 印 堂 . 补 法 , 针 2 3 用 留 0
斜 上方 外 眼 角 方 向进 针 4 mm 左 右 . 酸 胀 感 为 度 , 以 留针 2 O分 钟 。 治 疗 5 O例 患 者 , 有 效 率 为 8 % 。 总 6 12 辨 证 取 穴 .
直接 剌 人蝶 腭 神经 节 , 刺 激 , 留针 , 日 1次 , 弱 不 每 配 合雾化 吸人 中药 内服方 , 总有效 率达 9 %。 2
赶 疗 法 、 光 疗 法 等 方 面进 行 j概 逑 。 激
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用药规律研究
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用药规律研究安玉秋1,曹克刚2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用药规律㊂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 )㊁万方医学网㊁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双人筛选文献并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㊂采用数据挖掘技术(频数分析㊁关联规则㊁聚类分析)对纳入文献药物进行分析㊂结果:共筛选出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临床研究文献38篇,涉及中药处方38首和32味中药,药物总使用频次181次㊂7味中药使用频次ȡ6次,依次是川芎㊁冰片㊁白芷㊁细辛㊁羌活㊁薄荷㊁制远志,药物功效以解表药㊁活血化瘀药㊁开窍药㊁温里药最为多见,性味以辛温多见,药物归经多见肺经㊂关联规则分析中,支持度大于40%,得出关联药对5组,均以川芎为后项,配伍白芷㊁冰片㊁细辛㊂核心药物聚类分析大致分为2个类别㊂结论:通过数据挖掘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用药规律,一定程度上为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㊂关键词 偏头痛发作期;鼻疗法;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用药规律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4.02.007 Medication Rule of Nasal Therapy for Migraine Attack AN Yuqiu,CAO KegangFirst Clinical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139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AO Kegang,E -mail:*****************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dication rules of nasal therapy for migraine attacks based on data mining technology.Methods: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Wanfang Medical Network,VIP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 (VIP)were searched to establish the database.Data mining techniques(frequency analysis,association rules,cluster analysis)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cluded drugs.Results:A total of 38clinical studies of nas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attacks were screened out,involving 38prescriptions and 32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and the total frequency of drug use was 181times.There were 7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frequency ȡ6:Chuanxiong,borneol,Angelica Dahurica,asarum,notopterygium root,mint,and prepared polygala.The most popular drugs were antipyretic,invigor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eliminating stasis,awaking,interior -warming.The most popular properties and flavor were pungent -warm,and the main channels were lung.The analysis of association rules showed there were 5groups of association drugs,with Chuanxiong as the last term,and with Angelica dahurica,borneol,and asarum.Cluster analysis of core drug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Conclusion:Through data mining the medication rules of nasal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 attacks,it will provide ideas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and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Keywords acute phase of migraine;nasal therapy;correlation rules;cluster analysis;prescription regularity偏头痛是指反复或周期性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常伴恶心㊁呕吐,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1]㊂研究表明全球人口中大约5%的男性和15%~17%的女性遭受偏头痛发作[2],而且该病具有高致残率,目前是世界第二大残疾原因[3],严重影响社会㊁经济的发展,对个人㊁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㊂快速缓解疼痛并持续镇痛是偏头痛发作期治疗的主要目的,目前的一线用药包括非特异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特异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No.2017ZX09304019)作者单位 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北京10139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007)通讯作者 曹克刚,E -mail :*****************引用信息 安玉秋,曹克刚.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用药规律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2):244-249.性药物如曲麦坦类,这些药物虽能够有效缓解偏头痛的急性发作,但复发率较高[4]㊂中医外治法在偏头痛发作期治疗中日益广泛应用[5],包括中药外用㊁针刺㊁艾灸㊁推拿等治法,中药外用则主要以鼻疗法为主[6]㊂鼻疗法最早可见于‘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该法不仅可用于鼻塞㊁呃逆㊁呕吐等慢性病症,而且应用于各科急症,如皂角搐鼻法治疗小儿卒死㊁半夏末频搐鼻治疗盘肠生㊁乳香和麝香塞鼻治疗雷头风等[7]㊂鼻疗法以操作简单㊁起效迅速㊁依从性强等优点在偏头痛发作期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处方用药㊁组方规律,以期为临床使用鼻疗法治疗本病提供参考㊂1 资料与方法1.1 文献来源本研究所有文献均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㊁万方医学网㊁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检索方法是主题词和自由词结合,检索词包括 偏头痛㊁偏头风㊁首风㊁头风㊁发作期㊁鼻疗法㊁纳鼻法㊁塞鼻㊁滴鼻 等,时间范围设置为自建库至2022年9月1日,在所得检索结果中按照纳入㊁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得出符合标准的中药处方38篇㊂1.2纳入标准1)偏头痛诊断标准:符合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国际头痛学会国际头痛分类第三版“(ICHD-Ⅲ)[1]㊂2)纳入文献标准:以鼻疗法(具体形式不限)为主要手段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临床研究;文献研究对象均明确诊断为偏头痛发作期,并在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文献中必须包括具体的中药处方㊂1.3排除标准1)临床未明确诊断为偏头痛或为偏头痛缓解期㊂2)主要治疗措施不相关(如药物㊁针灸㊁推拿等);3)仅提到处方名称而无具体药物㊁治法,或单味药物的临床机制研究;4)综述㊁系统评价㊁动物实验类文献;5)重复发表的文献㊂1.4数据规范化中药名称按照‘中药学“[8]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9]进行规范化处理,如 麦门冬 统一为 麦冬 , 炙远志 统一为 制远志 , 薄荷叶 统一为 薄荷 等㊂1.5数据录入与统计学处理通过Excel2019建立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方剂数据库,由两人双机独立录入数据,相异率控制在9%以下㊂将数据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25.0数据库,统计学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25.0统计软件对中医处方及中药的频数㊁频率㊁药性㊁药味㊁归经进行统计㊂利用SPSS23.0㊁IBM SPSS Modeler18.0进行中医处方药物关联㊁系统聚类规则分析㊂2结果共纳入文献38篇,提取中药处方38首,包含中药32味,总使用频次181次㊂2.1纳入文献年份对纳入的38篇文献发表年份进行统计,以了解发文趋势,纳入文献发表年份见表1㊂表1纳入文献发表年份分布单位:篇发表年份文献数1995 2000年92001 2005年102006 2010年42011 2015年92016 2022年62.2病例数对本研究纳入的38篇文献中病例数进行统计,以了解文献代表性,纳入文献研究病例数见表2㊂表2纳入文献研究病例数统计表单位:篇病例数文献数16~50例651~100例19101~150例6151~200例3201~480例42.3用药方式对纳入的38篇文献中用药方式进行统计,以了解具体用药方法,鼻疗法具体用药方式见表3㊂表3鼻疗法具体用药方式统计单位:篇用药方式文献数塞鼻18滴鼻11吸鼻8涂鼻12.4药物频次对鼻疗法治疗偏头痛的38篇文献中药物频次进行统计,有7味中药使用频次ȡ6次,依次是川芎㊁冰片㊁白芷㊁细辛㊁羌活㊁薄荷㊁制远志,详见表4㊂表4用药频次ȡ6次的中药(n=181)序号药物频次(次)频率(%)1川芎3619.892冰片2714.923白芷2614.364细辛2111.605羌活8 4.426薄荷7 3.877制远志6 3.312.5药物功效对鼻疗法治疗偏头痛的38篇文献中药物的功效进行分类,共13类,再对13类药物使用频次进行统计,排前4位的分别是解表药㊁活血化瘀药㊁开窍药㊁温里药,详见表5㊂表5药物功效统计(n=181)功效数量(味)频次(次)频率(%)解表药85128.18活血化瘀药34424.31开窍药33217.68温里药32513.81安神药39 4.97平肝息风药39 4.972.6药物药性㊁药味及归经对鼻疗法治疗偏头痛的38篇文献中药物的药性㊁药味和归经进行统计,药性以温性最多见,其次是凉性,详见图1;药味以辛味最多见,其次是辛+苦味,详见图2;药物归经以肺经最多见,其次是肝经㊁心经㊁脾经㊁胃经㊁胆经㊁肾经,详见图3㊂图1中药药性分布雷达图图2中药药味分布雷达图图3中药归经分布雷达图2.7药物关联规则使用IBM SPSS Modeler18.0中的Apriori算法,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为10,最小规则置信度为80%,最大前项数为2,按支持度㊁置信度百分比数值大小分别排序,见表6㊁表7㊂其中支持度是指前后2项中药在所有处方中同时出现的概率,置信度是指在前项中药出现的前提下,后项中药在处方中出现的概率㊂将高频中药导入IBM SPSS Modeler18.0中,设置显示的最大链接数为25,弱链接上限为3,得到数据可视化图谱㊂详见图4㊂表6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药物关联规则分析(按支持度靠前排序)后项前项频次支持度(%)置信度(%)增益川芎冰片2771.05100.00 1.06川芎白芷2668.4292.310.97川芎细辛2155.2695.24 1.01川芎白芷㊁冰片1744.74100.00 1.06川芎细辛㊁白芷1642.1193.750.99川芎细辛㊁冰片1334.21100.00 1.06川芎薄荷821.0587.500.92川芎羌活718.4285.710.90白芷制远志615.79100.00 1.46冰片制远志615.79100.00 1.41川芎制远志615.79100.00 1.06冰片制远志㊁白芷615.79100.00 1.41白芷制远志㊁冰片615.79100.00 1.46川芎制远志㊁白芷615.79100.00 1.06白芷制远志㊁川芎615.79100.00 1.46川芎制远志㊁冰片615.79100.00 1.06冰片制远志㊁川芎615.79100.00 1.41冰片羌活㊁川芎615.7983.33 1.17表7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药物关联规则分析表(按置信度靠前排序)后项前项频次支持度(%)置信度(%)增益白芷制远志615.79100.00 1.46冰片制远志615.79100.00 1.41川芎制远志615.79100.00 1.06川芎麝香410.53100.00 1.06细辛全蝎513.16100.00 1.81冰片全蝎513.16100.00 1.41川芎全蝎513.16100.00 1.06川芎乳香410.53100.00 1.06川芎冰片2771.05100.00 1.56冰片制远志㊁白芷615.79100.00 1.41白芷制远志㊁冰片615.79100.00 1.06川芎制远志㊁白芷615.79100.00 1.41白芷制远志㊁川芎615.79100.00 1.46川芎制远志㊁冰片615.79100.00 1.06冰片制远志㊁川芎615.79100.00 1.46图4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图2.8核心药物聚类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25.0软件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式选择 系统聚类 ,聚类方法选择 组间链接 ,区间选择 皮尔逊相关性 ,获得两类聚类组合,生成谱系图㊂详见图5㊂图5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图3讨论鼻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是指利用药物(如丸㊁散㊁膏㊁锭㊁吸入剂等)或刺激(如针灸㊁点按等)作用于鼻腔,来治疗临床疾病的方法[10]㊂鼻疗法治疗头痛在中医古书中早有记载,如东汉时期‘伤寒杂病论“中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 内药鼻中则愈 ,其塞鼻方包括细辛㊁麻黄㊁皂荚和蒲灰4味药物,主要治疗寒湿头痛;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中记载 脑痛欲亡,鼻投硝末,头痛者,以硝石作末,内鼻中,立止 ,指出了鼻疗法在头痛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显著;明清时期鼻疗法得到发展,如‘本草纲目“中记载数百首鼻疗方,其中包括治疗偏头风病,如 至灵散,用雄黄㊁细辛等分为末,每以一字吹鼻 吹奶作痛,贝母末吹鼻中,大效 [11];清代程鹏程所著‘急救广生集“中记载用鲜萝卜汁加冰片㊁薄荷少许治疗偏头痛;外治大家吴尚先所著‘理瀹骈文“中记载鼻疗法辨证治疗多种头痛,如受暑头痛可用蒜泥塞鼻出泪或嗅皂荚取涕,风热头痛用薄荷㊁郁金㊁白芷㊁石膏等塞鼻,湿气头痛可用瓜蒂沫㊁松萝茶蓄鼻取黄水法,血虚头痛可用当归㊁川芎㊁连翘㊁熟地煎汤,置壶中吸其气法[12]㊂中药鼻疗法基于 鼻通于脑 鼻孔为肺之窍,其气上通于脑 等机制,在治疗偏头痛发作期方面有充分的理论基础,是偏头痛发作期即时止痛的常用方法之一㊂现通过数据挖掘方法研究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用药规律,旨在找出常用药物㊁治法来分析其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临床特点,以期进一步推广应用㊂3.1纳入文献基本情况表1显示,文献发表年份跨度自1995 2022年,发文量最高的年份为2001 2005年,可以看出,前期已有研究证实鼻疗法在治疗偏头痛发作期方面有较好疗效[13-15],但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㊂表2显示,文献研究中的病例数在16~480例,主要集中在50~100例,可以看出,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仍缺乏大样本㊁多中心的临床研究㊂表3显示,在具体治疗方法上以塞鼻法最为多见,其次是滴鼻法,可以看出,在众多鼻疗法中塞鼻法㊁滴鼻法㊁吸鼻法操作简单㊁安全有效㊁易于接受,在临床上较多应用㊂3.2药物频次㊁性味㊁归经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高频中药大致可分为4类:1)风药,是指味辛甘㊁性升浮㊁质轻薄,具有疏散外风或平息内风的一类中药[16],如白芷㊁羌活㊁薄荷㊁全蝎等㊂ 风药 一词明确提出于‘脾胃论“,而‘兰室秘藏㊃头痛论“也指出: 凡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 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乃自地升天者也㊂ 风邪是偏头痛的首要病因,其中外感风邪是发作期最常见的诱因,即‘素问㊃风论篇“曰: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故祛外风在偏头痛发作期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㊂2)活血化瘀药,如川芎㊁乳香㊁没药等㊂疼痛的中医病机无非 不通则痛 不荣则痛 两种,而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常以标实为主,气滞血瘀常常是其最主要的病机[17]㊂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兼有明显的止痛㊁镇静作用[18],可以快速缓解疼痛,用于偏头痛发作期即刻止痛㊂3)引经药,如川芎㊁白芷㊁细辛等㊂无论外感㊁内伤,除辨证论治之外,恰当地运用引经药在减轻头痛上往往取得满意的疗效㊂李杲所提出的 头痛引经药 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即 头痛需用川芎,如不愈者各加引经药㊂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㊂ 4)开窍药,如冰片㊁麝香等㊂通窍药可分为通耳窍药㊁通鼻窍药㊁通目窍药等[19],其中冰片㊁麝香等走窜力强,能通诸窍,尤善通脑窍㊂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中药以辛温为主,其次是苦寒㊂辛而易透,温而能行,通于肺经,鼻为肺之窍㊂故辛温药经鼻腔给药,可使药物直达病位并快速起效,另外有研究发现辛温药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20]㊂苦寒药物的应用主要是制约辛温太过,使得全方温而不燥,寒热并用,阴阳协调㊂药物归经中以肺经㊁肝经多见,这与偏头痛外感重在祛风㊁内伤重在治肝的治法相一致[21]㊂3.3中药关联本研究共得到置信度为100%的关联规则28项,如药对白芷-制远志㊁川芎-制远志㊁细辛-全蝎㊁川芎-乳香,药物组合冰片-制远志-白芷㊁川芎-制远志-白芷㊁冰片-制远志-川芎等㊂若按照支持度排序,则川芎-冰片的支持度最高,其次是川芎-白芷㊁川芎-细辛㊁川芎-白芷-冰片等㊂关联规则中以川芎搭配其他药物的组合最为常见,这与古代医家治疗头痛思路不谋而合㊂川芎出自‘汤液本草“,性辛㊁温,入肝㊁胆经,是治疗各类头痛的要药㊂‘本经“中记载 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指出川芎治疗外感头痛;‘医学启源“中记载 补血,治血虚头痛 ,即川芎治疗内伤头痛之虚证;金元四大家中李东垣㊁刘完素均善用川芎治疗头痛,如刘完素的大川芎丸㊁川芎神功散等方被认为是偏头痛药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疗外感偏头痛的川芎茶调散以川芎为君药,治以疏风行血止痛;元代‘玉瑶元方“中记载的天麻丸用大量的川芎来治疗头晕㊁嗜睡和偏头痛㊂以上均证实川芎为 诸经头痛之要药 ,善治各种头痛㊂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川芎可用于中枢神经㊁心血管等系统,川芎生物碱可以通过调节5-羟色胺1B(5-HT1B)受体㊁钙通道[22],从而发挥防治偏头痛的作用㊂鼻疗法中川芎与不同药物的组合也体现了辨证㊁辨经论治的思想,这与头痛内治法殊途同归㊂头为诸阳之会,‘冷庐医话“载: 头痛属太阳者,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属阳明者,上连目珠,痛在额前;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角 厥阴之脉,会于巅顶,故头痛在巅顶 ,如川芎-白芷多用于阳明头痛,川芎-羌活多用于太阳头痛,川芎-细辛多用于少阴头痛㊂临床研究发现通过经络辨证法利用塞鼻给药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有显著疗效,并可有效减轻伴随症状[23]㊂鼻疗法辨证㊁辨经用药体现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外治之理亦内治之理,即内外治异法同理,共同基于中医整体观念㊁辨证论治的特点㊂冰片与其他药物均有搭配使用,是鼻疗法的特殊所在㊂冰片又称龙脑,具有开窍醒神㊁清热止痛之功,‘本草衍义“: 独行则势弱,佐使则有功 ,所以常作为 药引 ㊂冰片可以双向调节血脑屏障,从而对脑组织起到保护作用,而且通过鼻内给药的方式,冰片可以绕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脑组织,从而促进其他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4]㊂3.4中药聚类聚一类药物包括乳香㊁没药㊁薄荷㊁麝香㊁全蝎㊁细辛㊁辛夷,功效以芳香开窍为主㊂彭雅等[25]认为塞鼻法中药物在鼻腔的作用时间比较长,多选用芳香开窍类药物引药上行头目,擅长治疗风邪外袭引起的偏头痛㊂塞鼻法主要作用机制为药物通过黏膜上皮通路进入细胞间液,然后经嗅神经束周围间隙进入脑脊液发挥作用[26],而研究证明芳香开窍药不仅可透过血脑屏障,并且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具有双向调控作用[27],是塞鼻法常用的药物种类㊂聚二类药物包括白芷㊁制远志㊁羌活㊁钩藤㊁川芎㊁冰片,功效以息风止痛为主,擅长治疗内伤偏头痛㊂其中川芎为各经头痛的要药,白芷为治阳明经头痛的引经药,羌活为太阳经头痛的常用药,钩藤善治厥阴经头痛,体现辨证㊁辨经论治的特点㊂4小结综上所述,川芎㊁冰片㊁白芷㊁细辛既是用药频次排前4位的药物,也是关联规则中支持度和置信度较高的药物组合中的药物,构成了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基本药物组合,其中川芎为组方配伍的核心中药㊂本研究初步总结了鼻疗法治疗偏头痛发作期的用药规律,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㊂然而目前仍缺乏大样本㊁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上述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㊂参考文献:[1]HeadacheClassification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dacheSociety(IHS).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3rd edition[J].Cephalalgia,2018,38(1):1-211.[2]FAUBION S S,BATUR P,CALHOUN A H.Migraine throughout thefemale reproductive life cycle[J].Mayo Clinic Proceedings,2018,93(5):639-645.[3]SENG E K,MARTIN P R,HOULE T T.Lifestyle factors and migraine[J].The Lancet Neurology,2022,21(10):911-921.[4]AKERMAN S,ROMERO-REYES M,HOLLAND P R.Current andnovel insights into the neurophysiology of migraine and itsimplications for therapeutics[J].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17,172:151-170.[5]胡静,王小语,陈仲杰,等.基于‘偏头痛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国际标准研制探讨针灸治疗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存在问题[J].中国针灸,2022,42(1):91-95.[6]刘娜,李淑玲,张志明.偏头痛中医外治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3):256-257.[7]张明明,李丽红,杨永升.搐鼻疗法的中医古籍探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1,31(6):425-427.[8]钟赣生.中药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59-454.[9]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5.[10]曹洪福,刘莹,刘寨华,等.中医鼻疗预防疫病应用评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9):1508-1511.[11]吴金鹏,王伟斌,岳萍,等.中医古代疫病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鼻疗方组方规律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9):9-15. [12]秦雪梅,漆小梅,杨春荣,等.‘理瀹骈文“中的鼻药疗法[J].中医外治杂志,1997,6(5):38-39.[13]张丹莉.四通散塞鼻剂对偏头痛发作期的快速止痛作用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14]安鑫,张连运.纳鼻给药结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发作期偏头痛56例[J].光明中医,2012,27(10):2015-2016.[15]魏富有,屈历涛,熊俊杰,等.针刺配合中药滴鼻治疗偏头痛480例疗效观察[J].国医论坛,2012,27(6):30-31.[16]夏孟蛟,由凤鸣,郑川,等.论风药治肿瘤[J].中医杂志,2017,58(2):115-118.[17]周红霞,赵彦青.王松龄教授从肝郁血瘀立法在偏头痛中的运用[J].中医研究,2022,35(5):4-9.[18]高樱,杨龙飞,翟阳,等.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1):5053-5056. [19]张陆娥,刘红权.通窍法论治脑病[J].河南中医,2021,41(5):676-678.[20]王云辉,于河,郑子安,等.浅析温病初起辛温与寒凉配伍应用的发展规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5):357-361. [21]陈海敏,付高爽,曹克刚. 三辨三法 辨治头痛[J].西部中医药,2022,35(5):32-34.[22]YU B,RUAN M,ZHANG Z N,et al.Synergic effect of borneol andligustrazine on the neuroprotection in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a region-specificity study[J].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6,2016:4072809. [23]刘娇娇,李薇,王莉茹,等.基于经络辨证的塞鼻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J].中医学报,2022,37(3):642-646.[24]谭东宇,王静宇,康伟聪,等.冰片对脑部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21):212-219.[25]彭雅,刘美斯,张庆美,等.鼻疗法在头痛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146-149.[26]李思佳,杨俊,陈锋,等.经鼻脑靶向给药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4):289-293.[27]张志刚,范小璇,连露露,等.芳香开窍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22,15(8):1510-1516.(收稿日期:2022-11-09)(本文编辑王丽)。
鼻针
(1)高血压上点:两眉正中,即印堂穴。 • (2)高血压下点:鼻尖稍下方。 • 降压上下两点能使血压迅速下降,并可解除头昏目胀、两太阳痛、视力模糊、心悸亢 • 进等症,亦能使低血压上升。
• • • • (3)腰三角:正中点在心穴下方、鼻骨下缘。两侧点在正中点之外下方。对腰痛、腰 酸有显著效果 (4)消化三角:正中点在腰三角中点之下方,两侧点在其外下方,即鼻尖处的小等 三 角形。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能使疼痛迅速缓解或消 失。 (5)阑尾:鼻翼外上部。对急慢性阑尾炎有消炎止痛作用。 (6)下肢:即膝胫穴。对臀部及下肢关节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 (1)头面:额部正中、眉心至前发际中点的连线的中点。
• (2)咽喉:头面穴与肺穴连线之中点。
• (3)肺:两眉内侧端连线之中点。
• (4)心:两目内眦连线之中点。
• (5)肝:鼻梁最高点之下方,两颧连线与鼻正中线交叉点,心穴与脾穴 • 连线的中点 • (6)脾:当鼻准头上缘正中线上,心与外生殖器连线之中点。 • (7)肾:脾与外生殖器连线之中点。
相关理论
• 鼻通脏腑 • 按藏象学说,五官中,鼻为肺之外窍,是 肺气出入的门户,其功能助肺司呼吸,主 嗅觉,助发音。《灵枢·五阅五使》篇说: “鼻者,肺之官也。”《灵枢·脉度》篇 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 矣。”
• 鼻通经络
• 十四正经中,有五条阳经的本经,及其中两条阳 经的经别、经筋通于鼻。同时,鼻穴的分布,不 仅只在鼻部,还分布于面颊上颧骨内侧,鼻部双 侧外沿的狭长区域,上接目内眦。 • 这样,在人体六条阳经中,除了没有实体脏 腑络属的手少阳三焦经外,其他五条阳经均与鼻 区相关。六条阴经中,也有一条通于鼻区。其余 阴经,则通过与阳经的表里连属,也与鼻区建立 了一定的联系。 • 奇经八脉中,督脉循经鼻部,阴阳跷也在鼻 区相会。督脉是十二经脉的主干,跷脉交通一身 阴阳之气,这样更加强了鼻区与全身经络、脏腑 之间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针疗法
文章来源:《针灸秘验》文章作者:彭静山发布时间:2006-04-13 字体: [大中小]
一、九穴十九点:
鼻好象一个人的整体,面朝里,背向外,盘腿坐在面部中央一样。
(如图4)其穴位的分布则根据背坐的人体各部而划分,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如神志点则恰当于人的腰俞附近,腰俞属于督脉之第二号穴位,上通于脑,督脉是诸阳经的总纲,有振奋阳经的作用,也有调整阴经的功能,亦颇合理。
鼻针的穴,称为点。
因为有一穴一点、两点、三点的,所以不叫穴而叫做点。
每穴几点,不是完全相同,因此称为九穴十九点。
穴位的位置及其作用如下。
1、降压上下两点
上点即印堂穴,下点即素髎穴(图5之1、2,此两点为原有的穴位)。
能使血压迅速下降,并可解除头昏目胀、两太阳痛、视力模糊、心悸亢进等症,亦能使低血压上升。
2、颈点
在鼻骨上端的两侧各一点,凡属鼻针穴必须在鼻子的范围以内。
对颈项痛、肩背痛以及扭伤所致的斜颈有显著的止痛作用。
(图5之3)
3、肩点
相当于额骨鼻突之中段(泪骨之鼻侧),左右各一点。
对肩胛痛、肘、腕关节间以及上肢软组织酸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图5之4)
4、肘点
相当于上额骨鼻突之下段(鼻翼外上一厘米),左右各一点。
治疗作用同肩点。
(图5之5)
5、腰三点
相当于鼻骨下端之中央一点,鼻翼上方左右各一点。
对腰痛、腰酸有显著效果。
(图5之6)
6、胃肠三点
相当于鼻尖上1.5厘米处,中央一点,鼻翼内侧上左右各一点。
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痛等,能使疼痛迅速缓解或消失。
(图5之9)
7、阑尾点
相当于鼻翼外侧中段,左右各一点。
对急慢性阑尾炎有消炎止痛作用。
(图5之7)
8、膝点
相当于鼻翼下左右各一点。
对臀部及下肢关节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图5之8)
9、神志点
相当于鼻尖上0.5厘米处中央.适用于头痛,以及神经衰弱所引起的健忘、失眠、食欲不振、疲倦等(图5之10)
作用:止痛、镇静、消炎、解痉。
适应症:高血压、颈项痛、肩背痛、上肢关节及软组织痛、腰痛腰酸、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痛、急慢性阑尾炎、臀及下肢关节痛、神经衰弱等。
二、针法
确定穴位,用点眼棒或三棱针柄在穴处附近平均用力点压,出现小坑处是穴。
或用经络测定仪找穴。
找准穴位,用32号5分针。
降压上、下两点,均用45度角斜刺,针尖向上。
其余十七点一概直刺,不可穿透鼻软骨,必须扎在鼻子上。
三、注意事项
1、鼻针刺激强,事先做好思想工作。
2、一概采用卧位,以防晕针。
3、刺入后有强烈的酸麻痛复合感觉,尤其是在行针时间,病人难以忍受,流泪,打喷嚏,则效果更佳。
4、针后无任何感觉的叫做不得气,效果不明显,应该将针拔出1/2,改方向探索穴位。
5、留针时间,由5分钟到1小时,以症状消失为度。
留针时间,每隔5分钟,轻轻的用平补平泻手法一次,针的旋转角度,不得超过15度。
6、也有调整后仍不得气的,这是因为经络感觉迟钝,或者是顽固的慢性病。
不宜连续反复调整,因刺激力强,病人有痛苦,要适可而止。
针刺后,不一定每次都能得气。
醒脑开窍针法
文章来源:文章作者:石学敏发布时间:2006-04-13 字体: [大中小]
“醒脑开窍法”是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石学敏
教授近年来提出的治疗中风病的一种学术观点。
这种观点不仅
在立法、治则和针刺手法上改变了历代针灸医家治疗中风所沿
用的以阳经穴为主,阴经经穴为辅的学术思想和治疗方法,而
且针对这一学术观点的提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验
证,从而使这一学术思想成为目前指导临床治疗中风病最为普
遍的理论。
“醒脑开窍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在病机上认为中风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窍闭神匿,神不
导气,致元神无所附,肢无所用。
2、在立法处方上据“窍闭神匿”之病机,立“醒脑开窍”之
大法。
3、在治疗上以开窍启闭,改善元神之府—大脑的生理机能为
主。
4、在处方上以阴经穴为主。
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
辅
穴:极泉、尺泽、委中、合谷。
5、在手法操作上基于中风病“神窍匿闭”病机说和“启闭开
窍”针刺法的确立,提出行针施术以“泻”为主,即先刺双侧
内关,直刺1.0-1.5寸,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施术1分钟;继刺
水沟,用雀啄手法,至流泪或眼球周围充满泪水为度;三阴交
沿胫骨后缘进针,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呈45°角进针1.0-1.5
寸,采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循经离原穴1
寸处进针0.5-1.0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侧上肢连续抽动三次;
委中仰卧位抬腿取穴,进针1.0-1.5寸采用提插泻法,以患侧
下肢抽动3次为度;合谷针向三间处, 采用提插泻法,以患侧食
指抽动3次为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