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城市设计实施与分析论文
民族街区设计分析报告范文
民族街区设计分析报告范文一、引言民族街区作为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一,是城市中保留和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空间。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民族街区的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升该街区的文化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背景介绍某一民族街区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约XX平方公里。
该街区以某一民族文化为主题,建筑风格、道路布局等都体现了该民族的独特特色。
然而,目前该街区在文化活力、商业发展等方面仍有待提升,需要通过设计改善。
三、设计分析1. 空间布局该街区的空间布局较为紧凑,建筑物之间通常密集排列,道路狭窄,导致行人流动不畅。
此外,街区内公共空间相对较少,限制了人们的休闲活动。
2. 设施配套目前该街区的设施配套较为简单,公厕数量不足以满足游客的需要,停车设施也相对不足。
此外,还缺乏文化交流和展示设施,限制了街区的文化传播和吸引力。
3. 商业经营街区内的商业业态单一,缺乏创新和差异化。
大部分商铺主要以纪念品、传统手工艺品为主,缺乏多样性和现代化的产品,无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 文化活动街区内的文化活动较为有限,在一些重要节日或传统节庆时才会有一些简单的庆祝活动。
缺乏长期、常态的文化活动,限制了游客对于该街区的参观和体验。
四、改进建议1. 优化空间布局通过扩宽道路、增加广场和绿地等公共空间,提升通行舒适度和游客休闲体验。
同时,将一些历史建筑恢复原貌,并进行改造,开放为文化展示和体验场所。
2. 完善设施配套增加公厕、停车位和自行车停放点,为游客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同样,还应增加文化交流中心和展览馆等设施,举办多样性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游客。
3. 丰富商业业态引入更多与民族文化相关的创意产品和工艺品,丰富商业品牌的内涵和多样性。
同时,还可以引进当地特色小吃、民族舞蹈表演等,提升游客的消费体验和文化感受。
4. 开展常态化的文化活动街区管理部门可以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节庆、艺术展览等活动,丰富街区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城市步行街区现状问题及规划设计对策
2011NO.12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建筑技术城市步行街区现状问题及规划设计对策梁敏(广西梧州市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广西梧州543000)1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混乱的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困扰,占据了市民步行空间,步行街区是改善这个问题的理想模式之一,应该从使用者的生活、体验、感受出发,融入人们的生活空间,真正改善环境品质。
为此,总结步行街区规划设计原则,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设计措施,能够对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2步行街区规划设计的现状2.1趋同化现象目前国内一些经济实力不强、流动人口不多,商贸流通不发达的城市,为了追求形象工程,按照某些领导意志“圈定”某街道,不顾历史传统风貌甚至不惜拆掉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盲目地修建与自己城市特色及使用需求并不相关的步行街区,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有机网络和肌理,从而使城市结构、区域特征发生巨大改变,好多步行街区忽略了场所精神的体现和创造,成了毫无联系、无历史感和无认同感的空间。
2.2忽略人的多样化需求人的行为模式多样性决定了步行街区功能的多样性,步行街区应该是购物、休闲、娱乐、交流、展示等各种公众活动的场所,但是现在很多步行街区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过于强调商业功能,只注重单一性的、重复的商业行为,而忽视了公共空间形态的多样化和人的活动需求的多样化,使得步行街区的商业目的太强,造成人活动的多样性被抹杀,最终导致步行街区的活力消失,造成人对生活价值的迷失和困惑。
2.3缺乏体验基础的唯视觉化和片段化空间目前某些步行街区有着大尺度的泛视觉化倾向,使人们的体验变成了一种脱离于身体的、唯视觉的抽象活动,人与空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
这种唯视觉化倾向往往导致步行空间片段化,强调步行街区空间的独立性,忽略与城市周边环境的联系,缺乏人际交往的空间,导致步行空间的自我封闭性和排他性。
使得城市整体支离破碎,缺乏连贯性,也造成了步行街区形态和风格的不连贯性,出现了空间片段化的现象,成为断裂空间的组合,人们很难读懂所在的空间,失去了交往体验的基础,难以产生地域感。
传统街区中的城市设计浅析
77摘 要:本文的兴趣旨在为全面复兴传统商业街区,对有重要历史特征和场所感的街区进行保护性城市设计研究。
通过理论总结与实例分析,本文提出了城市设计理论在传统街区保护更新中的策略。
关键词:商业街区;保护;城市设计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protectionurban design study of the street blocks with significant historic characteristics to revive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 blocks. Through theory summarizing and example analyzing, this article gives urban design theory application strategy in traditional street blocks.Keywords:commercial street blocks,protection, urban design.中图分类号:TU984.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1-0077-021 引言传统街区带着信息的建筑,蕴含着改变人和历史的力量。
这些衰败的建筑从单点的保存,延伸至再生使用,更延伸到周围新建筑在设计时也会考虑与它们配合,这样就从点连成线,再发展成面,使地方呈现更和谐的面貌。
而它们之所以能扩展,也是因为再生或设计的着眼点都在于如何使生活更好和环境更好。
2 传统街区城市设计的目标和价值取向2.1目标制定目标乃指人类活动的动机和意志,也可指目的或对象。
有学者将其定义为“计划和行动着的人们所争取的将来状况”。
一般来说,分为理想目标和具体目标。
2.1.1传统街区肌理的延续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有很多新的文化理念诞生,然而,传统建筑的形态和空间布局是蕴含了世代工匠和主人的心血,虽然外观己经衰败不堪,但是内在的精神依然常在,我们应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再思考在现代城市中如何将传统空间秩序延续。
商业街设计论文15篇(基于城市设计观点的步行商业街研究)
商业街设计论文15篇基于城市设计观点的步行商业街研究商业街设计论文摘要:基于“有机更新”设计方法指导下的城市商业街区改造强调过去、现在和未来可延续的时空关系,从“有机”入手,科学理解商业街区本质,尊重城市机体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避免随意切割打破整体的平衡,采用阶段性改造方法,依据生物体新陈代谢过程原理,有序替换组织各设计元素,改造后的商业街区顺应城市整体肌理并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新”、“旧”之间关系和谐自然,体现了对城市历史的理解与尊重。
关键词商业街设计论文商业街设计设计论文设计商业街设计论文:基于城市设计观点的步行商业街研究摘要: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步行商业街的规划建设成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笔者从步行商业街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步行商业街在国内外的发展与演变,对步行商业街的模式和特点的进行深入研究,其目的是对步行商业街的开发和规划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步行商业街模式城市步行商业街即是城市范围内,以步行为主的活动方式进行商品贸易的街道场所。
[1]商业作为城市的基本职能从城市的产生就已具备,传统城市商业区则是历史沉淀场所。
因此城市步行商业街的设置,一般是在城市历史商业活动地区建立以步行为主的街道。
即城市步行商业街是集历史文化、商业活动和步行活动的统一体,不仅是提供物质交换这种商业环境,同时也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场所,为人们步行交往行为,交流信息和娱乐休闲提供场所。
1 步行商业街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当今许多国内外城市设计的案例都力图确定城市的特色,改善城市意象,保留自然属性,提供新的多元化的公共活动空间,改善安全、健康和舒适状况,以及解决交通问题等。
城市步行商业街的建设是完成这些目标的有效手段,它对于城市设计学科来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1.1步行商业街的规划建设是一种城市生活形态的回归步行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交通方式,在经历了工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交通方式变革后,在城市设计中重新被人们认识和重视,体现了一种自然的回归。
《2024年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范文
《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街区城市设计成为了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方向。
绿色街区城市设计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还能改善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概念与意义绿色街区城市设计是一种以生态环保为核心的城市设计理念,旨在通过合理规划与布局,将自然元素引入城市空间,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绿色街区城市设计具有以下意义: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2. 提升城市绿化率,美化城市景观;3. 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居民生活安全;4. 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策略(一)整体规划策略整体规划策略是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首要策略。
在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规划方案。
同时,要注重规划的可持续性,确保城市发展的长远性。
(二)生态保护策略生态保护策略是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重要策略。
在设计中应尽量保留原有生态环境,如山林、水系等,同时要加强对城市绿地的保护与建设,形成完善的绿地系统。
此外,还应注重生态修复,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与治理。
(三)绿色建筑策略绿色建筑策略是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基础策略。
在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绿色、低碳、环保的原则,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与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效比与舒适度。
同时,要合理安排建筑布局,确保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四、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方法(一)绿化种植方法绿化种植是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重要方法。
在种植过程中,应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的本地植物,形成多样化的植物群落。
同时,要注重绿地的层次性与功能性,如休闲绿地、生态绿地、防护绿地等。
此外,还要注意绿地的维护与管理,确保其长期发挥作用。
(二)空间布局方法空间布局是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关键方法。
《2024年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范文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街道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设计不仅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也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文化传承。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文化的传承。
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街道风貌。
例如,在老城区街道的改造中,可以保留历史建筑、传统符号等元素,以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2. 地域文化的表达。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各具特色,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应体现地域文化特点,使街道成为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
例如,在南方水乡城市,可以利用水系资源,设计亲水型街道,营造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
3. 市民生活的需求。
城市街道的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市民的生活需求,如交通便捷、休闲娱乐、购物便利等。
通过合理规划街道空间,设置绿化带、休闲设施、公共空间等,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实践应用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实践应用,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建设成果。
具体措施包括:1. 科学规划。
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要求,制定科学的街道景观设计方案。
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市民需求等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在改造老城区街道时,应注重保护历史建筑和传统符号,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对老城区进行改造和利用,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3. 绿化与美化并重。
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应注重绿化和美化工作。
通过种植绿植、设置花坛、摆放艺术品等方式,提高街道的绿化率和美观度,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4. 公共空间与休闲设施的配置。
为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应在街道景观设计中合理配置公共空间和休闲设施。
《2024年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范文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城市街道不仅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通道,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街道景观设计不仅关乎城市的交通功能,更关乎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研究,分析其设计理念、设计元素和文化内涵,以期为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文化的传承。
城市中的街道往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街道景观设计应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使街道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2. 地域文化的体现。
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各异,街道景观设计应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使街道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
3. 生态环境的融合。
街道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融合,使街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宜人的城市空间。
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设计理念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设计理念:1. 以人为本。
街道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关注人的行为和心理,创造宜人的城市空间。
2. 可持续发展。
街道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 整体性设计。
街道景观设计应注重整体性,使街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形成有机的整体。
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元素分析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元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风格。
建筑是街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应与街道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2. 绿化植被。
绿化植被能够改善街道环境,提高空气质量,是街道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3. 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如路灯、垃圾桶、座椅等,应与街道景观相融合,提升街道的整体品质。
4. 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是街道功能的重要体现,应合理规划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等,确保交通流畅。
五、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该街区的街道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
设计者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街区风貌。
浅析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区设计
浅析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区设计摘要:城市步行街区是市民共享的重要活动空间, 它给人们提供购物、交往的环境,可吸引四面八方来客,是一个城市财富的聚集之所,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现代城市步街区设计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设;步行街区;设计Abstract: urban walking street,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ctivities citizens sharing space, it provide to the people shopping,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an attract visitors from all directions, is a city of wealth that gathered, modern city space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modern city bloc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colleague.Key words: the city construction; Walk blocks; design随着步行街的建立,人们对步行街的关注反映了现代人对生机勃勃的街道生活的向往。
步行街区源于德国、丹麦、荷兰最早推行的“无交通区”(TrafficFree Zone)概念,意思为都市里没有汽车行走的区域。
在英文中也称为Pedst ri an Mal l,Pedest rian原意是“On Foot”,亦即走路的意思,Mall则是指一种宽敞而供步行的大道,合起来意思为供人步行而不受汽车干扰的街道。
现今随着私人小汽车的增多,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存在着车辆拥挤、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停车场少、交通违规等等问题。
浅谈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
浅谈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论文作者:陈民稚摘要:本文主要从步行街(区)的形成和发展入手,分析了步行街(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交通方面等的规划设计优点,重点提出了步行街(区)、在良好的交通体系、良好的空间环境意象、丰富的空间形式、独特的景观构成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原则,使步行街(区)能够真正成为“步行者的天堂”。
当代任何一个有人类群体意识和道德良知的人,都必然要认真地考虑目前日趋严峻的城市环境问题。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在改革的总体战略中,一般都包括改善空间质量和生活环境的问题。
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正是作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战后的西方率先崛起的。
现代城市设计比较偏重形体艺术和人的知觉心理,其要素包括: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土地使用、开敞空间、步行街(区)、使用活动、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标志等。
其中开敞空间(Open Spece)意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不包括那些隶属于建筑物的院落),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如道路等)、公园、娱乐空间等。
步行街则是城市开敞空间一个分支。
欧洲大陆的荷兰、德国、丹麦等国家最早发展了“无车辆交通区”,如德国埃森市的林贝克大街1922年封闭交通,1930年建成林荫步行街,它是现代步行街的最早雏形。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身的文脉和传统。
我国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结构形态——中心结构和大量的街道组成的城市网格。
这种结构形态为今天的城市带来了高人口密度的高建筑密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城市更新。
就城市交通而言,我国是世界上自行车的第一大王国,仅北京就有726万辆,其保有量达80%~90%,而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汽车则以年平均10%~13%的速度递增,这迫使我们去研究城市的步行交通系统,以适应国情,改善我们所处的环境。
实际上,步行街是现代人对日渐稀少的生机勃勃的街道生活现象的一种反拨。
轮回——来源于宗教的意象,似乎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把街道还给行人”,“把人性尊严的空间还给市民”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呼声。
《2024年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范文
《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街区城市设计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议题。
绿色街区城市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策略与方法,以期为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热岛效应等。
绿色街区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同时,绿色街区城市设计还能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策略1. 空间布局策略绿色街区城市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生态化的原则,合理布局建筑、道路、绿地等元素。
在空间布局上,应注重建筑密度的适度控制,保证足够的绿地率和开放空间,以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
同时,应考虑步行和骑行的便利性,建设连续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提高街道的连通性和可达性。
2.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绿色街区城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在植被方面,应选择本地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形成多样的绿化空间。
同时,应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的冲击。
此外,还应注重噪声控制,采用隔音材料和隔音设施,降低城市噪声污染。
3. 能源与资源利用策略绿色街区城市设计应注重能源与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建筑设计中,应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效。
同时,应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在资源利用方面,应实施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方法1. 规划阶段在规划阶段,应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地块的历史、文化、环境等情况。
同时,应制定明确的设计目标和规划指标,如绿地率、建筑密度等。
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应注重细节设计,包括建筑立面设计、道路设计、绿化设计等。
浅谈深圳城市美丽街区规划设计研究
浅谈深圳城市美丽街区规划设计研究摘要:城市街区是一种可感知、可传承的城市生活肌理。
生活中的情趣,流露于城市街区,才能有持久的各美其美。
这是激发创造性的生活美感,更是全方位的人性化魅力。
关注美丽街区与城市生活的交感共鸣,深圳也终将成为人文丰厚之城。
关键词:美丽街区;规划设计;策略深圳从工业经济特区发展为国际创新家园,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环境加速进步。
但相比人文绵长的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这些城市,深圳人总觉得自己的生活缺点儿可以漫步的、令人沉醉的美丽街区。
深圳已是一个高密度城市,街区功能发育较为完善,但因时间和规模等客观原因,各类街区的风貌特色差别不明显。
城市文脉和现代生活的魅力,在街区环境上的反映还缺少丰富的体验感,应通过美丽街区行动进一步凸显街区的多样之美。
1当前深圳城市美丽街区规划设计存在问题1.1 街区建设统筹规划有待完善一是规划管理缺乏统筹性,该工作涉及市区多个部门,没有明确的工作统筹领导机构,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作考核评价和保障机制;二是规划功能缺乏整体性,片面强调或突出街区单一功能,尚未达到统筹兼顾沿街建筑、商业广告、街道路面、道路交通、人文小品及植被绿化等综合规划景观建设的要求;三是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或“碎片化”设计,杂乱无章;或简单复制,“千街一面”。
四是规划统筹缺乏行业协会与专业平台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任务层层分解下放,设计与施工队伍参差不齐,难以保障街区建设的整体品质。
1.2 街区建设的美誉度有待加强一是我市街区面貌二元化现象依旧普遍。
原关外大量老旧街区普遍存在粗糙施工、粗放管理的现象:沿街建筑景观外表颜色杂乱,建筑风格陈旧,墙体斑驳,缺乏特色;商业广告风格不一,形式各异,个性突兀;街道路面坑洼不平,污渍隐现;道路交通拥挤不堪,占道停车,人车混行;绿色植被断续分布,层次不足,树种单一,花卉稀缺,色彩贫乏;人文小品缺失,内涵不丰,保养不足,乱涂乱画等。
二是在已改造的“双宜小村”中,大多数社区街区通过综合整治,实现了“安全、整洁、有序”的初步成效,但整体上依旧缺乏美感,街区风貌有待提升。
城市步行街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步行街规划设计分析步行街区规划设计不当便会影响居民使用,因此在步行街区规划设计中要突出特色、体现活力特征、重视人们的“情结” ,使之成为能够让人们产生情感共鸣的城市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情感的物质依托。
本文分析了当前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城市中规划建设商业步行街的设计思路和对策,供大家参考。
标签城市步行街;规划;设计1、前言步行街区是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步行街区规划设计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在当今信息繁杂、交流剧增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城市中創造能满足人们真实需求和愿望的步行空问,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总结了步行街区规划设计的原则,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设计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步行街区的特点步行街不只是美化城市的一部分,而且成为支持城市商业活动和有机活力的重要构成。
总的来说,步行街区具有以下特点:(1)社会效益。
提供了步行、休憩、社交聚会的场所,增进了人际交流和地域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居民一种维护、关心市容的自觉性。
(2)经济效益。
促进了城市社区经济的繁荣。
(3)环境效益。
减少空气和视觉的污染、交通噪音,并使建筑环境更富于人情味。
(4)交通方面。
减少车辆并减轻汽车对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减少事故。
(5)艺术方面。
为商业创造文明环境,增加城市艺术魅力。
3、城市步行街区规划设计存在问题趋同化现象。
走遍大小城市的步行街区,总给人雷同之感,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有机网络和肌理,从而使城市结构、区域特征发生巨大改变,造成功能性的混乱,使步行空间的同质化。
缺乏人性化设计。
现在很多步行街Ⅸ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过于强调商业功能,只注重单一性的、重复的商业行为,而忽视了公共空间形态的多样化和人的活动需求的多样化,使得步行街区的商业目的太强,造成人活动的多样性被抹杀,最终导致步行街区的活力消失。
与城市公共空间分离。
由于缺乏整体、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建设指导思想,很多步行街区规划设计未被纳入到整个城市设计中考虑,往往与城市的其它公共空间之间没有联系,仅仅是单纯改造一条街,没有考虑城市整个公共空间整体性,因此步行街区周边依旧是支离破碎的公共空间处于一种毫无秩序的状态。
城市设计发展及运用论文
城市设计的发展及运用【摘要】城市设计是一个综合着规划、建筑、景观三大专业的设计工作。
它既要规划层面的宏观考虑,建筑及景观层面的精细造型和空间布局。
一个时代的城市设计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体现,是当时当地生活风情的体现,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需要设计者有敏锐的社会发展的前瞻性。
笔者一直认为此工作是不断更新升级的过程,是不断的在接受新事物熏陶而发现旧事物中不合理的存在,进而否定它、重新设计的过程;如此不断的运用知识的更新,可以大大提升城市设计的发展现状,给人们带来更加舒适、和谐的居住生活。
【关键词】现状分析;城市设计;城市建设前瞻性的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度的感受生活方式的改变,完美的运用当今先进城市设计理念,在城市设计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传统优势的传承,而且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
这是笔者致力于此行业多年所得到的经验及教训,本文笔者通过介绍岱山县老城滨海区项目概况,发现其中的不合理现状并进行分析,根据知识的积累及更新,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方案,力求高效实现岱山县老城滨海区域城市规划建设,同时给同行们分享此经验。
1 项目概况2011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使其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
地处舟山群岛中部的岱山,南倚舟山本岛,北连上海,是舟山本岛海上连通上海的必经之所!岱山作为舟山的主要组成县区之一,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新区建设玉姿初展。
但老城区的城市更新已明显滞后于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
老城滨海区域作为岱山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区,其现有的功能和布局没能充分体现滨海城市的景观特色,区域整体形象和功能亟待提升。
2 现状分析、发现问题岱山县老城滨海区拥有的条件优良自然环境,面海背山,水道、航门密布,岸线曲折,。
沿海景观的背景是自然山体,前景是美丽海景。
稍加整合,能有效提高岱山县门户景观形象。
《2024年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范文
《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绿色街区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设计模式,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策略与方法,旨在为城市的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绿色街区的概念与意义绿色街区是指以生态、环保、可持续为设计理念的街区,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增加绿地、改善环境等方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街区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绿色转型。
三、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策略(一)优化空间布局优化空间布局是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空间布局上,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交通等因素,合理规划街道、广场、公园等空间,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空间。
同时,应注重建筑的高度、密度和风格的控制,保持城市的天际线和景观的协调性。
(二)增加绿地增加绿地是提高绿色街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绿地的类型、分布和功能,包括公园绿地、街道绿地、庭院绿地等。
同时,应注重绿地的生态功能,如防洪、减震、净化空气等,实现绿地的多重效益。
(三)改善环境改善环境是提高绿色街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措施。
在设计中,应注重空气质量、噪音控制、水质保护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建设绿化带、设置隔音屏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四、绿色街区城市设计的方法(一)生态优先的设计方法生态优先的设计方法是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多元化的设计方法多元化的设计方法是指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多元文化、多元需求、多元功能等因素,实现绿色街区的多元化发展。
城市街区更新改造设计理念与实践
城市街区更新改造设计理念与实践
在当今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城市街区的更新改造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街区的更新改造设计理念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街区更新改造的设计理念以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设计理念
城市街区更新改造的设计理念应当紧跟时代潮流,注重人文关怀与可持续发展。
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尊重当地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使更新后的街区既具有现代气息,又不失原有的历史韵味。
设计应当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提高居住舒适度和便利性。
设计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可持续的建筑理念,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街区。
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在城市街区更新改造的实践中,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与居民利益的平衡。
在更新改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诉求,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更新改造而引发的社会矛盾。
其次是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更新改造设计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保持城市街区的整体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规划上的空白和错位。
最后是与技术创新的结合。
更新改造设计应当借助最新的科技手段,如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提升城市街区的智能化水平,为居民提供更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
城市街区更新改造的设计理念与实践密不可分,需要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功能性实用性、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平衡。
在实践中,需要与居民利益、城市规划、技术创新等诸多因素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城市街区更新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助力城市建设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4年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范文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街道不仅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通道,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和城市风貌的体现。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设计原则及其实践应用,以期为城市规划者和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1. 历史文化的传承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应充分挖掘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通过保留历史建筑、古迹遗址等元素,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街道景观中,使人们在行走中感受城市的历史底蕴。
2. 地域文化的体现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应反映地域特色,结合当地的气候、地理、民俗等元素,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街道景观。
例如,南方城市的街道景观可以融入水乡特色,北方城市则可以体现浓厚的北方风情。
3. 生活文化的反映街道景观设计应关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需求,将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街道景观中,使街道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例如,设置休闲广场、绿化带等,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原则1. 整体性原则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应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遵循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中,应考虑街道与周围建筑、绿化、交通等元素的协调,使街道景观与城市整体风貌相融合。
2. 人性化原则街道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出行需求和心理健康。
设计应考虑行人的便利、安全、舒适等因素,为人们创造宜人的出行环境。
3. 生态化原则街道景观设计应注重生态环保,充分利用绿色植物、水资源等元素,营造生态、自然的街道环境。
同时,应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四、实践应用1. 历史街区的改造对于历史街区的改造,应充分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保留历史建筑、古迹遗址等元素。
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对街道景观进行改造和提升,使历史街区焕发新的活力。
2. 新城区的规划在新城区的规划中,应遵循整体性、人性化和生态化原则,充分考虑人们的出行需求和文化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街区城市设计的实施与分析
【摘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重点街区编制城市设计,并以此城市设计来指导单地块的建筑设计方案,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到建筑设计方案,城市设计承上启下。
在对南昌市中央商务区总部基地一期街区城市设计手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与最终实施效果进行比对,通过调查与分析,为街区城市设计总结经验,提出相关思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街区;建筑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一般对单地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进行明确,成为了指导单地块建筑设计方案的依据,在城市建设实践中,上述指标显然对三维形态上的控制力度不够。
在一些特定区域,例如中央商务区,地块基本分割成八至十亩的小地块,编制城市设计来指导单地块的建筑设计成了规划管理部门的共识,2000年后,中国城市设计研究开始关注城市设计的实效性和基础理论,[1]其中重庆市规划局在城区范围内共委托编制了城市设计项目35项,部分成果明确地纳入到法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说明近年来政府及行政管理机构已非常重视城市设计的编制。
[2] 南昌市中央商务区总部基地一期街区城市设计于2008年由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编制完成,规划管理部门在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图1)的基础上,以此街区城市设计作为辅助手段,对单地块建筑设计进行规划审查,目前,南昌市中央商务区总部基地一期街区已初具雏形。
以上述项目为例,对街区城市设计的构思与
实际实施效果进行比较,通过调查与分析,论证街区城市设计的成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更有效的为未来街区城市设计工作寻求相关的启示。
(1)根据开发需要重新划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地块偏大,考虑开发需要,将地块分成相对独立的六个小地块,每个地块面积在十亩左右。
(2)共享庭院绿地:在两个街坊中,利用临城市道路布置建筑,形成共享的庭院绿地。
(3)基座与塔楼控制:保持主楼落地并在临红谷五路和规划路形成连续的街墙,塔楼维持2个高度,守住地块四周。
1.2 合理组织各类交通流线
为避免不同开发单元无序的面向城市道路开设机动车出入口,该城市设计对车行交通进行了统一组织,地块周边只开设了六个出入口,平均每个地块设置一个开向城市道路的出入口,减少了对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
1.3 统一街区的建筑形式(图3)
图3 统一街区的建筑形式
为形成统一的效果,在城市设计中,注重对建筑形式的统一,以期呈现一定的群体体量感。
(1)塔楼落地:塔楼直接落地,裙房形成连续街墙效果。
(2)统一的凸窗效果:整体风格为现代风格,细部上,凸窗采用统一的形式,丰富立面效果。
(3)顶部构架等造型一致:顶部构架采用空构架的形式,不安装百叶。
(4)塔楼与裙房采用一体的装饰风格:
采用上下一体的设计手法,裙房选材与塔楼一致,均为浅黄色涂料。
2 项目建设案例与城市设计的比较与分析
总部基地一期项目目前已基本建成(图4),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相关程序报规划管理部门,部门单体进行了调整,与城市设计进行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
2.1 比较
(1)街区空间的构建基本贯彻城市设计思路.总部基地一期项目是按照六个地块进行出让的,各地块开发单位在城市设计的指图5 总部基地一期交通组织优化方案
(3)街区建筑立面形式进行了调整
城市设计在考虑整体风格时,强调了采用浅黄色统一色调的要求,但六个地块的开发单位为彰显自身项目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提出了色彩与局部造型的调整,并经过规划管理部门的审批。
具体来说,有以下调整:整体色彩由统一的浅黄色调整为米黄与深灰色调为主;部分项目主出入口及顶部等造型进行了丰富,强调了个性;凸窗等统一形式部分变更成幕墙。
(图6)
2.2 调查与分析
总部基地一期是南昌市中央商务区城市管理中第一例利用城市设计进行项目指引的项目,在项目单体规划方案的设计、调整以及实施过程中,规划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均比较关注,也给予了充分的政策保障。
为能够比较全面及系统的分析该案例,我们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对象均为专业技
具体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衔接。
3.1 街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
首先,在总部基地一期项目的城市设计中,考虑到项目的整体性,在交通上、底层商铺、骑楼等设置中,将整个地块连为一体,但规划二路在红谷滩区域内是横贯整个中心区,承担了大量的车行交通,并不允许行人的频繁跨越,从人行考虑,南北两个大地块是很难在空间上连为一体的。
另外,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项目地块东侧为商务用地,西侧为居住用地,所以临红谷五路要求设置连续骑楼界面,而西侧不作要求。
而城市设计要求东西两侧临城市道路均设置连续骑楼界面,在实际运营中,西侧商业价值并不大。
综合来看,总部基地一期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并不密切,对地块周边的交通、业态形式调查不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3.2 街区城市设计与各地块建筑设计的关系
为实现城市面貌的统一性,街区城市设计对各地块的建筑设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城市空间的建构对该项目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保证了项目实施中,城市群体的统一性,但总部基地一期城市设计在色彩、立面形式上太过单一,六个地块没有任何标识性,缺乏对建筑的驾驭能力。
所以在各地块出让后,各开发单位只能在统一的高度、主楼位置不变的基础上,在顶部造型、色彩关系、立面形式上各自突出特点,顺应市场需求。
另外,各建筑的朝向为充分考虑到气候等因素,存在东西向建筑,在实际运营中,并不利于节能。
街区城市设计应达到什么深度,其对建筑设计的指引是否具备控制性,涉及到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值得反思。
3.3 街区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总部基地一期城市设计中,为项目设置了内部共享的庭院空间,考虑该项目容量较大,地下设置了两层地下室,相应的地下车库出入口较多,在实际运转中,共享庭院周边内部道路基本被机动车占据,人行很难进入共享庭院,而该项目统一的连续骑楼有条件实现二层或三层的人行联系廊道,并设置共享的灰空间。
由此可见,街区城市设计如何与景观设计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
注释
图1:源自南昌市城乡规划局《中央商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
图2:源自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总部基地一期城市设计》,2008
图3:源自同图2
图4:源自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部基地一期城市设计调整》,2011
图5:源自南昌市交通规划研究所《红谷滩总部基地项目交通影响评价》,2008
参考文献
[1]余柏椿,《我国城市设计研究现状与问题》[j],城市规划,2008(08)
[2]扈万泰姜彤,《加强城市设计工作提升城市环境品质——重庆直辖十年城市设计工作回顾和展望》[j],城市规划,2008(02)
[3]王应华,《红谷滩总部基地项目交通影响评价》[r],南昌:南昌市交通规划研究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