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技术(专业课)
【培训课件】电视摄像教程
![【培训课件】电视摄像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1d956434561252d380eb6ede.png)
摄像基础第一章,绪论:电视画面概说第一节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以及电视摄像的分类。
第二节电视画面的构成元素第三节电视画面的时空特性第四节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第一节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以及电视摄像的分类。
摄像机的工作原理:电视摄像工作是根据光-电转换原理和电子技术中的电子扫描方法,将摄像机镜头所摄取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存储在一定的介质(磁带、光盘、硬盘等)中,播放时,将这些存储介质中所保存的电信号还原成光信号,这样,我们就能看到自己所拍摄的电视画面。
电视画面以25帧/秒 PAL制或者30帧/秒(NTSC制)的速度连续播出,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我们就能看到一个个连续运动的画面。
第一节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以及电视摄像的分类。
(1):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即“电子新闻采集”这种方式,指的是:使用便携式的摄像、录像设备,来采集电视新闻。
通常用于新闻采集,纪实拍摄以及电视剧节目的制作中。
特点:操作简单,灵活,轻便,制作周期长。
第一节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以及电视摄像的分类。
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2):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
即电子现场制作,它是以一整套设备连结为一个拍摄和编辑系统,进行现场拍摄和现场编辑的节目生产方式。
常用于电视直播节目的制作以及文艺节目、体育节目的拍摄。
特点:制作方便,现场感强,可以节省创作时间,但对编导的现场操控能力要求较高。
第一节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以及电视摄像的分类。
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3):ESP,(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
亦即“电子演播室制作”主要是指演播室录像制作。
这种制作方式常用于演播室节目的制作中。
特点:设备齐全,特技手段丰富,技术质量高,但手续繁琐,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节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以及电视摄像的分类。
电视摄像的分类:按照电视节目内容和拍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纪实类摄像和艺术类摄像;纪实类: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纪实性专题片。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b85b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1.png)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影视广告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是指导专业实践课程完成广告作品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操作规程与操作方法,并能使用摄像机,准确地摄取指定的景物。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过《美术基础》、《摄影基础》以及有关广告视觉设计方面的课程。
同时本门课的学习,又为《电视编辑》、《广告片创作》、《电视广告》等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摄像活动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与广告专业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典型的广告案例(如可口可乐、耐克、联想、李宁等企业)及优秀影视片断进行搜集和分析,课堂教学与行业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学有所依、学为何用。
(4)本课程强调实践环节。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广告作品和影视作品同时,从中领会到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按要求分组拍摄规定的电视画面,最终完成一部电视短片。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把多种学科的内容、技术和电视摄像艺术相结合。
(2)熟悉电视摄像师的创作过程,能与广告创作的其他环节相配合。
(3)掌握蒙太奇思维的基本思想,并能运用蒙太奇思维来指导电视摄像工作。
(4)熟悉摄像机的操作和各个功能按钮,并能进行熟练操作。
电视摄像技术基础知识
![电视摄像技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ff47156ec3a87c24128c4c9.png)
三、镜头基础知识
• 3.镜头的分类及特点 • 摄像机镜头与照相机镜头类似,根据焦距值可否调节
分为定焦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两大类。焦距值固定不 变的镜头为定焦距镜头,而焦距值在一定范围内可连 续改变的镜头称为变焦距镜头。专业摄像机用的光学 镜头多为可拆卸式变焦镜头,以便根据拍摄的需要随 时更换镜头,因此,有时镜头部分也被当成摄像机的 一个附件,可购买第三方厂家的产品。 • 定焦距镜头根据焦距值的大小,分为标准镜头、长焦 距镜头和短焦距镜头。变焦距范围一般都包括广角、 标准和长焦三部分,其变焦倍数有6倍、8倍、12倍等。
色温(K) 3200-3400 5500
6000 2800 1900 3000-4800
25
26
三、镜头基础知识
• 1.镜头的作用 • 镜头由若干组透镜组成,其作用是使景物
的光线通过它在摄像感光器件上形成清晰 的倒立的像。 • 2.焦距 • 焦距是镜头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不同焦距 值的镜头其性能也不同。焦距也叫焦点距 离,通俗的说是指从光学透镜中心点至成 像面的距离。
3
摄像机的品牌分类
• 索尼
佳能
松下
4
• 广播级 • 业务级
• 家用级
一、摄像机简介
5
一、摄像机简介
• ·演播室用摄像机:(ESP)一般在演播室内使用, 图像质量号,性能指标高,但体积大,重量重, 一般安装在带有滚轮且高度可调的支架上。
• ·电子现场节目制作(EFP)用摄像机:转播车用 摄像机,其质量与演播室用摄像机接近,但体积 较小。
16
二、摄像基础知识
• 2.光源:广义地讲,一切能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辐射 电磁波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光源;狭义地讲,就是指照 明,能在可见光整个波段范围内能提供较均匀分布的 光能辐射体才是光源。 光源包括自然光源,例如日光,火光;人工光源, 主要是各种照明灯光。日光的光谱组成随一天的时间、 云量和季节而变化,还与采光方向有关,因此是一种 是周期性变化且不稳定的光源,但日光具有相对长时 间的持续照明,当天气稳定时,也有相对长时间的稳 定辐射,稳定的规律,而且在适当的条件下,日光也 是最理想的白光。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 新型人工光源不断出现,而且特性稳定,所以人工光
《电视节目制作1: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节目制作1:电视摄像》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a47d360b4c2e3f572763b9.png)
《电视节目制作一电视摄像》教学大纲课程代码:303033002 编制:编导教研室适用于三年制普高层次电视编导专业学分:4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视摄像》是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思想政治与文化素质模块、职业基本理论素质模块、职业技术能力模块、职业技术能力拓展模块、人文与科学素质拓展模块)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摄像机的功能、操作与使用,掌握电视摄像创作中景别、构图、角度、光线、色彩、运动等造型元素的作用与应用。
二、课程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一)基本理论(二)基本概念(三)基本技能三、教学课时分配表本课教学总学时为72 。
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四、教学内容和要求(至少分章编写)第一章摄像机基础(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像机的种类、技术指标与工作原理,掌握光学镜头的性能。
(二)教学内容1、摄像机的种类2、摄像机性能指标3、摄像机工作原理4、光学镜头的性能5、摄像中的曝光控制(三)实训要求1、掌握电视摄像中光圈、焦距等的作用及造型特点2、掌握景深的概念及决定因素3、掌握摄像中曝光曲线的使用及曝光控制方法(四)作业1、课下利用照相机拍摄,在保持被摄对象不变、曝光不变的前提下,使用五档光圈分别拍摄五组照片,体会光圈的造型作用及光圈与景深的关系。
2、课下利用照相机拍摄,分别使用35mm、50mm、135mm焦距的镜头,在同一拍摄位置同一拍摄方向,拍摄三组照片,体会焦距与视角、景深的关系。
3、课下利用照相机拍摄,分别使用35mm、50mm、135mm焦距的镜头,在保持画面中同一主体大小不变的前提下,拍摄三组照片,体会不同焦距的造型功能和造型特点。
(五)所需设备照相机、三脚架等第二章摄像机操作(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像机的构成、作用,掌握摄像机的调整与操作。
(二)教学内容1、摄像机的构成与作用2、摄像机的调整3、摄像机的附件4、摄像机的维护5、摄像机的操作(三)实训要求1、掌握摄像机的构成与作用2、掌握摄像机的调整3、掌握摄像机的操作(四)作业1、熟悉摄像机的构成,掌握摄像机各个按钮开关的位置、作用与调节。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3df53db9d528ea80c7792a.png)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摄像英文名称:课程编号:学时:50总学分:3.5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技术(专科)先修课程:摄影基础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视摄像》是广播电视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
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又要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即通过实习过程,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并把理论用于实践操作。
电视摄像不同于一般的其它课程,既是一门技术课,又是一门艺术课,综合了多门学科的知识。
《电视摄像》课程要求在学习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摄像机调整和使用、常见的拍摄技巧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从技术和艺术上掌握摄像这一影视环节的基本创作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促进。
《电视摄像》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的课程,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拍摄技术和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完美的结合,只有把理论和技巧在实践中进行使用与总结,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学习和和拍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技巧方法,思维技巧和艺术手段,使学生在电视摄像实践过程,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提高电视艺术修养。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把多种学科的内容、技术和电视摄像艺术相结合。
2. 熟悉电视摄像师的创作过程,能与电视艺术创作的其他环节相配合。
3. 掌握蒙太奇思维的基本思想,并能运用蒙太奇思维来指导电视摄像工作。
4. 熟悉摄像机的操作和各个功能按钮,并能进行熟练操作。
5. 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和技巧,并能灵活运用,不断创新。
6. 培养学生热爱电视摄像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电视画面基础第一节电视摄像机与电视画面一、摄像机组成与分类1.摄像机组成2.分类方法二、摄像机技术特点三、电视画面及其在电视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1.电视画面的涵义2.电视画面的作用第二节电视画面的特性一、电视画面的空间形态(一)屏幕显示(二)平面造型(三)框架结构二、电视画面的时间形态1.电视画面时间2.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第三节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一、表现具体形象1.再现和表现具体事物形象2.再现和表现人物具体形态二、表现运动1.电视画面表现运动突破了绘画、图片等造型艺术发展空间。
2024版电视摄像教程(共189张PPT)
![2024版电视摄像教程(共18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f785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5.png)
场景选择与搭建
场景选择
根据拍摄主题和故事背景选择合适的 场景,包括室内、室外、城市、乡村 等。同时要考虑场景的光线、色彩、 构图等因素。
场景搭建
根据拍摄需求,在选定的场景内进行布 置和搭建,包括道具的选择和摆放、灯 光的设置和调整等,以营造出符合拍摄 主题的氛围和效果。
现场直播与录制技巧
现场直播技巧
上的平衡。
简化背景
通过虚化、压暗背景等方式, 简化画面元素,突出主体。
利用线条
运用画面中的线条元素,如对 角线、曲线等,增强画面的动
感和空间感。
光线类型与运用
自然光
利用自然光线进行拍摄,注意光 线的方向和强度变化。
人工光
运用灯光设备模拟自然光效果, 创造特定的光影氛围。
混合光
结合自然光和人工光,实现复杂 的光线效果。
细节捕捉
注意捕捉人物表情、动作等细节,展 现事件背后的故事。
综艺节目及广告片拍摄技巧
创意性
视觉冲击力
注重节目或广告的创新和独特性,吸引观众 注意力。
运用色彩、构图等视觉元素,营造强烈的视 觉冲击。
情感共鸣
技术运用
通过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引发观众情感共 鸣。
熟练掌握各种拍摄技术和设备,提升作品质 量。
拍摄技巧与实战
03
推、拉、摇、移、跟等镜头运用
推镜头
拉镜头
摇镜头
移镜头
跟镜头
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 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 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 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 面,称为推镜头。
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 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 框架由近至远与被摄主体 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用 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面, 称为拉镜头。
《电视摄像》课程学习指南
![《电视摄像》课程学习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922d5e1ddccda38376baf86.png)
《电视摄像》课程学习指南一、课程基本情况《电视摄像》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必须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指导思想,同时依据教育教学和职业成长规律,以项目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整合序化相关教学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设置了七个学习单元,每一个学习单元完成一个项目任务,每一个单元都以完整的工作过程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课程总计78学时,其中课堂教学28学时,实际操作50学时。
使用教材为本课程负责人田建国教授主编、课程组全体老师参编,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电视摄像实务》。
《电视摄像》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有《岗位认知》《图片摄影》《视听语言》等,平行课程主要有《电视画面编辑》、《电视节目剪辑技术》等,后续课程主要有《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包装》《新闻节目制作》《专题节目制作》等。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电视摄像》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通过系统的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现场演示、实践操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能够进行分镜头设计,掌握画面构图规律和光线造型技巧,规范拍摄固定画面和运动镜头。
并能够完成新闻节目、专题片等节目类型的拍摄任务。
同时具备自主学习、敬业,诚信,沟通与合作等职业关键能力。
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习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形成自主学习、课堂学习和课下练习的学习体系,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学习内容及建议《电视摄像》精品资源共享课♦♦♦学习指南四、考核评价本课程着重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项目任务,在工作过程中形成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分为过程考核和课程综合实训成果评价两个方面,各占课程总评成绩的50%。
其中过程考核包括出勤、汇报演讲、工作态度、课业完成情况、分项实训成绩几个方面,比例为1:2:2:2:3;课程综合实训成果评价包括小组作品成绩、个人贡献两个方面,分别占20%和30%,小组作品成绩通过集体观摩节目质量评价,个人贡献按照每个成员的岗位分工情况评价。
电视摄像专业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专业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045dcbcf121dd36a32d8261.png)
《电视摄像专业》教学大纲一、课程代码:FY201114DSSX二、课程名称:电视摄像专业三、课程管理教研室:方远电脑电脑学校教研部四、大纲说明1、适用人群:爱好电视摄像专业的学生。
2、学时:本课程理论共200课时。
五、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电视摄像是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学好影视专业其他知识从事影视创作的基础,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艺术性与技术性同时看重,所涉及的知识量大面宽。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画面语言、掌握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术方法,了解各种影视手段的表意特点,能够独立的摄制电视节目。
教师应认真教授课程理论,并把理论学习与实验课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印证理论,掌握理论。
本课程涉及诸多门类学科,要督促学生多方涉猎,提高自身的素养;引导学生观摩各类影视作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六、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摄像师的基本素质一、学习目的要求认识摄像工作,掌握摄像师应具备哪些政治素质、技术能力和艺术修养。
研究本课程的课程学习方法二、主要教学内容1、摄像是一门技术性、艺术性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课程。
2、摄像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课堂讨论选题1、如何理解摄像师超前的编导思维。
2、摄像师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四、课外作业选题1、摄像师的应变能力主要指?2、如何拍好“抢镜头”。
第二章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一、学习目的要求学习掌握摄像机的原理、分类、构造、镜头使用方法。
重点掌握各类镜头的分类、各类镜头的表现能力和功用。
二、主要教学内容1、摄像机的原理分类。
2、摄像镜头的构造。
3、摄像镜头的使用方法。
4、各类镜头及其表意功能。
三、课堂讨论选题1、哪些因素影响镜头的景深,这些因素的影响能力如何?2、逆光拍摄为什么经常选择长焦距镜头?四、课外作业选题1、摄像机的基本原理及其构造是什么。
2、变焦镜头的技术特点对长镜头理论发展有何意义。
第三章摄像机的准备和基本操作一、学习目的要求学习掌握摄像机的基本维护方法,了解摄像前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摄像机的基本调试方法和拍摄的基本姿势和拍摄的五字要领。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41d0057195f312b3169a586.png)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适用对象: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学时:78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课程编号:013028说明部分一、前言《电视摄像》教学大纲是根据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传播技术系电视节目制作专业2013年5月制定的《2013级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
它以纲要的形式制定了该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指明了教学方法、考核办法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的性质:专业核心课程,为“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技术专业课。
前修课程主要有《图片摄影》、《岗位认知》等,平行课程有《电视画面编辑》、《节目剪辑技术》等,后续课程主要有《电视编导》、《新闻节目制作》、《专题节目制作》等。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该课程是培养电视摄像员、电视摄像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必须的技能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摄像机及其附属设备、具有较强的构图能力、画面编辑意识、正确把握光线的运用、根据不同类型节目进行技术参数的调整、镜头素材拍摄能力,具备从事电视摄像的基本职业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1、以实际工作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全面了解本课程各学习情景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突出电视摄像在电视制作过程中的务实性;2、作为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本课程各情境中训练的技能均应熟练掌握;3、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从电视摄像的工作性质和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不断改进与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完成项目教学的具体任务,寓学于乐。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课程重点为:摄像机的调整与使用、画面构图、固定画面运动画面拍摄、电视用光、分镜头设计。
(二)本课程的难点为:新闻节目拍摄、专题片拍摄。
(三)解决方法:根据电视摄像工作的特点,按照设备的使用、画面拍摄基础、专项拍摄任务设置教学情境,根据摄像师岗位的工作任务特点设计训练项目。
电视摄像技术电视摄像系统课件
![电视摄像技术电视摄像系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f85fb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6.png)
光线运用技巧
自然光运用
利用自然光,如阳光、阴天等, 以获得更好的画面效果。
人工光运用
在室内或夜间拍摄时,合理运用人 工光源,如灯光、烛光等。
光影效果
通过光线的运用,创造特殊的光影 效果,如阴影、反光等。
构图技巧
画面布局
合理安排画面元素,如主体、背 景等,以突出重点和层次感。
景深控制
通过调整焦距和光圈,控制画面 的景深,以突出主体或营造特殊
在纪录片拍摄中,摄像师需要深入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以便在拍 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画面的氛围和情感表达。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
拍摄环境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拍摄设备和技巧。
在纪录片拍摄中,摄像师还需要注重与导演、制片人和其他摄影师之间 的沟通与协作,以确保拍摄进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广告拍摄案例
广告拍摄是电视摄像系统应用的另一个 重要领域。在广告拍摄中,摄像师需要 注重画面的创意性和视觉冲击力,以便
电视摄像技术电视摄像系统课件
目录
• 电视摄像技术概述 • 电视摄像系统组成 • 电视摄像技术原理 • 电视摄像技术技巧 • 电视摄像系统应用案例 • 未来电视摄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电视摄像技术概述
电视摄像技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04
19世纪末期
电视摄像技术的萌芽,机械式 电视摄像机出现。
20世纪40年代
电视摄像系统应用案例
新闻采访拍摄案例
新闻采访拍摄是电视摄像系统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新闻采访拍摄中,摄像师需要熟练掌 握各种拍摄技巧,包括如何捕捉关键瞬间、如何呈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氛围等。同时,还需要 注意画面的稳定性、清晰度和色彩还原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在新闻采访拍摄中,摄像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捕 捉到最有价值的画面。此外,还需要注意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以便在拍摄过程 中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2024年电视摄像培训课件
![2024年电视摄像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6274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6.png)
电视摄像培训课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视觉体验的追求,电视摄像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新闻报道、综艺节目还是电视剧制作,电视摄像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电视摄像人员的专业素质,我们特别制定了一套电视摄像培训课件,旨在帮助摄像人员掌握摄像技巧,提升画面质量,为观众呈现更优质的视觉享受。
二、电视摄像基础知识1.摄像设备简介(1)摄像机类型:按照成像原理,摄像机可分为模拟摄像机和数字摄像机两大类。
模拟摄像机以录像带为存储介质,数字摄像机则以硬盘、存储卡等电子存储介质为存储方式。
(2)摄像机组成部分:摄像机主要由镜头、传感器、图像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等组成。
镜头负责收集光线,传感器将光线转换为电信号,图像处理单元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存储单元则负责保存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2.摄像基本参数(1)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摄像机能够捕捉到的图像细节程度。
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常见的分辨率有720P、1080P、4K等。
(2)帧率:帧率是指摄像机每秒捕捉到的图像数量。
帧率越高,画面越流畅。
常见的帧率有24帧/秒、30帧/秒、60帧/秒等。
(3)曝光:曝光是指摄像机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时间。
曝光时间越长,画面越亮;曝光时间越短,画面越暗。
合理的曝光可以使画面层次丰富,细节清晰。
(4)焦距:焦距是指镜头对焦到拍摄对象所需的调节范围。
焦距越长,视角越窄,拍摄对象越近;焦距越短,视角越宽,拍摄对象越远。
三、电视摄像技巧1.构图技巧(1)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九宫格,重要拍摄对象置于线条交汇点或线上,使画面更加和谐。
(2)黄金分割:以画面宽度和高度的比例为基础,将拍摄对象置于黄金分割点,使画面更具美感。
(3)前景与背景:合理利用前景与背景的关系,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2.运动摄像技巧(1)推拉镜头:通过改变焦距,使画面产生推进或拉远的视觉效果,增强画面动感。
(2)摇摄: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通过转动摄像机拍摄,适用于展示场景全貌。
2024年度《电视摄像》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度《电视摄像》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e8eb7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8.png)
2024/2/2
创意光影
除了常规的光影运用外,还可以 尝试一些创意性的光影效果。例 如,通过灯光投影在墙面或地面 上形成特定的图案或文字;或者 利用镜子等反射面来创造出独特 的光影效果。
26
07
电视摄像实践
2024/2/2
27
新闻采访拍摄技巧
01
提前了解新闻事件背景 ,确定拍摄重点和角度 。
2024/2/2
。
剪辑与拼接
根据节目构思和剪辑脚本,将 素材进行剪辑和拼接,形成连
贯的画面和故事情节。
特效处理
根据需要添加特效,如转场、 滤镜、字幕等,增强节目的视
觉效果。
审核与修改
对编辑完成的节目进行审核, 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确保节目
质量。
2024/2/2
32
画面剪辑与特效处理
剪辑技巧
掌握基本的剪辑技巧,如镜头 切换、场景过渡等,使画面流
10
03
电视摄像技术
2024/2/2
11
光学原理与镜头选择
2024/2/2
光学原理
电视摄像技术基于光学原理,通过镜头捕捉和聚焦光线, 形成清晰的图像。了解光学原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摄像技 巧。
镜头类型
电视摄像中常用的镜头类型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 焦镜头等。不同类型的镜头具有不同的视角和焦距,适用 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2024/2/2
23
自然光的利用与调节
01
自然光特点
自然光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光线,如阳光、天空光等。它具有色温高、
光线均匀、照射范围大等特点。
2024/2/2
02 03
利用自然光
在拍摄时,可以利用自然光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效果。例如,早晨和傍 晚的阳光可以营造出柔和、温暖的氛围,而中午的阳光则可以产生强烈 、明亮的照明效果。
《电视摄像》教案
![《电视摄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ace5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b.png)
《电视摄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 培养学生对电视摄像艺术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3. 使学生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操作技巧,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视摄像的基本概念:电视摄像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电视摄像原理:电视信号的传输、图像的捕捉和处理。
3. 电视摄像技术:摄像机的基本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
4. 电视摄像艺术:画面构图、镜头运用、光线和色彩的处理。
5. 电视摄像实践:拍摄技巧、剪辑技巧和制作流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视摄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 示范法:展示优秀电视作品,分析其中的摄像技巧。
3. 实践法:分组进行拍摄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经验。
四、教学环境1. 教室:提供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2. 实验室:配备电视摄像机、灯光设备等实践器材。
3. 校园:提供室外拍摄场地和设施。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拍摄实践中的表现,包括画面构图、镜头运用等。
3.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电视摄像题目,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视摄像教材。
2. 影视资料:收集各类电视节目、广告、纪录片等,用于分析和示范。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教程、案例和最新动态。
4. 专业软件:学习使用视频编辑、特效处理等专业软件。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电视摄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第3-4周:电视摄像技术和艺术。
3. 第5-6周:电视摄像实践(拍摄技巧、剪辑技巧)。
4. 第7-8周:电视摄像作品鉴赏与分析。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关注行业动态,紧跟电视摄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电视摄像》课程标准
![《电视摄像》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9e07b2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2.png)
《电视摄像》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电视摄像》是为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开设的理实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电视摄像岗位也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三大主要就业岗位之一,总课时为78学时,开设在第二学期,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先修课主要有图片摄影、编辑技术、视听语言,后续课程主要有画面编辑、广播电视编导、讯道技术、演播室节目制作实训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影视节目创作,摄像机操作,新闻、专题画面拍摄等方面达到如下要求:1.能够系统描述影视制作的流程,说明对摄影摄像师的能力要求;2.能够熟练掌握摄像机基本参数的调整,并能够拍摄合格的固定及运动画面;3.能够根据拍摄题材、环境等完成布光、分镜头的设计、场面调度及画面拍摄;4.能够与编导进行顺利沟通,了解编导的表现意图,并提出意见和建议;5.能够指导拍摄对象配合拍摄过程;6.能够完成声音的录制工作;三、教学模式遵循“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以在线学习+线下面授、演示示范、讨论等,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在线学习时达50%以上。
学习方式为教师引领、学生微课自学及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教学法。
四、教学日历:建议4学时/周+一周综合实训五、参考书目:[1]《电视摄像实务》田建国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706943[2]《电视摄像艺术》栗平郑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066142[3]《电视剧摄影艺术论》王伟国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ISBN:9787508730752 [4]《美》怀特·邱顺应译企业管理出版社ISBN:9787805173061[5]《电视摄影与编辑》任金州,高晓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33020613 [6]《影视摄影艺术》郑国恩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ISBN:9787508744502。
《电视摄像》教案
![《电视摄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bb64b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d.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备。
2. 培养学生运用摄像技巧,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电视作品。
3. 提高学生对电视摄像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视摄像概述电视摄像的定义电视摄像的分类电视摄像的发展历程2. 电视摄像设备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摄像机的使用方法辅助设备的作用及使用方法3. 摄像技巧摄像机操作技巧摄像构图技巧摄像照明技巧4. 电视作品创作电视作品的类型与结构电视作品的策划与拍摄电视作品的剪辑与包装拍摄实践操作作品评析与交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视摄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2. 演示法:展示电视摄像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拍摄,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交流法:组织学生评析和交流作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安装多媒体设备,准备摄像设备。
2. 教学课件:制作电视摄像相关内容的课件。
3. 教学素材:收集各类电视作品,用于讲解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摄像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摄像设备操作熟练程度。
3. 学生电视作品创作水平。
4.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电视摄像概述及设备介绍第5-8课时:摄像技巧讲解与实践第9-12课时:电视作品创作流程讲解第13-16课时:拍摄实践与作品评析第17-20课时:电视摄像主题创作第21-24课时:总结与展示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视摄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备。
摄像技巧的运用。
电视作品创作流程。
2. 教学难点:摄像技巧的熟练运用。
电视作品的艺术性和创新性。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课时:介绍电视摄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备,让学生了解电视摄像的发展历程。
2. 第5-8课时:讲解摄像技巧,并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摄像机的操作方法和构图、照明技巧。
《电视摄像》课件PPT
![《电视摄像》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ee6f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1.png)
逻辑思维
在拍摄过程中,电视摄像师需要具备逻辑思维,合理安排画面和镜 头,使作品条理清晰、连贯。
形象思维
电视摄像师应善于运用形象思维,通过具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概念 和情感。
电视摄像的艺术风格
个人风格
01
每个电视摄像师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体现在画面的构图、光
04
电视摄像艺术与创作
电视摄像的审美特征
画面美
电视摄像通过捕捉美丽的 画面,展现自然和人文景 观的魅力,给观众带来视 觉享受。
动态美
电视摄像能够捕捉动态瞬 间,记录事件的演变过程, 展现出动态的美感。
真实美
电视摄像以真实为前提, 通过记录现实生活,展现 出真实、质朴的美感。
电视摄像的创作思维
创新思维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视摄像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人工智能技术
技术特点
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AI)技术在电视摄像领域的 应用正在逐渐普及,它将为电视节目的 制作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AI技术可 以自动化处理大量的图像和视频数据, 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创造 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AI技术在电视摄像领域的应用主要包 括图像识别、目标跟踪、场景分析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剪 辑、智能配乐、动态字幕等功能,大 大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同时,AI技 术也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掌握拍摄 技巧和构图规则,提高拍摄水平。
存储与传输
视频信号可以存储在录像带、硬盘等介质上,或 通过卫星、有线等方式传输。
电视摄像的分类与特点
新闻报道类
以新闻事件为主要拍摄 对象,强调真实、及时 性,画面要求清晰、稳
2024版《电视摄像教程》PPT课件
![2024版《电视摄像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4446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7.png)
01课程介绍Chapter电视摄像的定义与重要性电视摄像的定义电视摄像的重要性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课程目标学习内容电视摄像的发展历史与趋势发展历史发展趋势02电视摄像基础知识Chapter摄像机的种类与特点广播级摄像机专业级摄像机消费级摄像机特殊用途摄像机01020304负责聚焦和调节进光量,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镜头将镜头传递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是摄像机的核心部件。
感光元件对感光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形成最终的图像信号。
图像处理电路将图像信号记录在磁带、硬盘等存储介质上。
录像系统摄像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镜头的光学特性镜头的分类光学畸变与校正030201镜头与光学原理感光元件与图像传感器感光元件的种类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等。
感光元件的性能指标包括像素数、感光度、动态范围等,决定了摄像机的成像质量。
图像传感器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图像传感器的性能不断提高,推动着摄像机的发展。
03电视摄像技术要点Chapter曝光控制技巧正确选择测光模式01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02利用曝光补偿031 2 3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焦点预设与跟踪超焦距应用焦点调整策略白平衡调整方法自动白平衡与手动白平衡白平衡卡使用技巧白平衡漂移与微调色彩还原与校正技巧色彩空间与伽马校正了解不同色彩空间和伽马校正对画面色彩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设置以获得准确的色彩还原效果。
色彩分级与调整利用色彩分级和调整功能,可以对画面的不同色彩进行单独调整,实现更精细的色彩控制。
色彩校正工具应用掌握并使用各种色彩校正工具,如色轮、曲线和饱和度调整等,对画面色彩进行精确校正和优化。
04拍摄构图与用光技巧Chapter01020304突出主题简洁明了平衡画面利用对比拍摄构图原则及实例分析用光技巧及实例分析01020304主光与辅光的运用光线的方向与效果光线的色温与色彩特殊光效的营造场景布置与道具运用策略根据拍摄主题选择合适的场景,如室内、室外、自然或人造景观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摄像技术(专业课) 4次满分试题与答案1、素材带应控制在( )。
A 、15sB 、30sC 、45sD 、60s2、摄像机镜头后都有一个( )档的色温片调整装置。
A 、4B 、5C 、6D 、73、( )指镜头有效光孔径与焦距之比的倒数。
A 、光通量B 、景深C 、光圈D 、清晰度4、可见光从( )微微米以下的宇宙射线到6000公里的交流电都属于电磁波的波长范围。
A 、0.5B 、1C 、1.5D 、25、雷登85滤色镜的作用是滤掉( )。
A 、红光B 、紫光C 、黄光D 、蓝光6、Zoom 是指( )。
A 、聚焦环B 、变焦环C 、光圈调节环D 、视角调节环7、( )指影调中的明暗对比。
A 、对比度B 、曝光率C 、宽容度D 、明暗度1、按焦距长短可把镜头分为( )。
A 、标准镜头B、广角镜头C、长焦距镜头D、近焦距镜头2、影响的景深的因素包括()。
A、镜头焦距B、光圈C、视场角D、摄影距离3、Zoom操作环可分为()。
A、OB、SC、MD、R4、增益可分为()。
A、LB、MC、HD、B5、以下取决于全景的有()。
A、人物关系位置B、摄像机角度C 、机位D 、光线6、构图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 、比例B 、位置C 、大小D 、角度1、色温是颜色和亮度的标志,直接影响色彩的还原。
对错2、照相机的光圈一般是按1.4,2,2.8,4,5.6,8,11,16,22,32的序列设定的。
对错3、视场角指有效成像中心与镜头后结点所形成的夹角。
对错4、对同一焦距的镜头,最大光圈越大,光通量也就越大,镜头相对越好。
对错5、调节白平衡必须使用自动光圈。
对错6、PRST 是可删除的白平衡,故可以调整。
对 错7、广角镜头拍摄的景物,不会产生畸变和几何失真,景深范围较大。
对错1、可见光从( )微微米以下的宇宙射线到6000公里的交流电都属于电磁波的波长范围。
A 、0.5B 、1C 、1.5D 、22、通过调整镜头的( )可使画面由虚变实,由实变虚。
A 、焦点B 、焦距C 、光圈D 、景深3、( )指镜头有效光孔径与焦距之比的倒数。
A 、光通量B 、景深C 、光圈D 、清晰度4、雷登85滤色镜的作用是滤掉( )。
A 、红光B 、紫光C 、黄光D 、蓝光5、摄像机镜头后都有一个( )档的色温片调整装置。
A 、4B 、5C 、6D 、76、( )是用于一些较暗环境中特殊部门使用的一种拍摄方式。
A 、重拍B 、补光C 、曝光D 、增益7、素材带应控制在( )。
A 、15sB 、30sC 、45sD 、60s1、构图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
A 、比例B 、位置C、大小D、角度2、光学特性的因素包括()。
A、焦点B、焦距C、视场角D、相对孔径3、以下取决于全景的有()。
A、人物关系位置B、摄像机角度C、机位D、光线4、影响的景深的因素包括()。
A、镜头焦距B、光圈C、视场角D、摄影距离5、Zoom操作环可分为()。
A、OB、SC、MD 、R6、增益可分为( )。
A 、LB 、MC 、HD 、B1、低调摄影与高调摄影都要使用手动光圈。
对错2、广角镜头拍摄的景物,不会产生畸变和几何失真,景深范围较大。
对错3、照相机的光圈一般是按1.4,2,2.8,4,5.6,8,11,16,22,32的序列设定的。
对错4、若Focus 环是自动的,则说明摄像机有傻瓜摄影功能。
对错5、对同一焦距的镜头,最大光圈越大,光通量也就越大,镜头相对越好。
对错6、被摄主体越远,景深越小。
对错7、色温是颜色和亮度的标志,直接影响色彩的还原。
对错1、( )指影调中的明暗对比。
A 、对比度B 、曝光率C 、宽容度D 、明暗度2、可见光从( )微微米以下的宇宙射线到6000公里的交流电都属于电磁波的波长范围。
A 、0.5B 、1C 、1.5D 、23、摄像机镜头后都有一个( )档的色温片调整装置。
A 、4B 、5C 、6D 、74、( )是用于一些较暗环境中特殊部门使用的一种拍摄方式。
A 、重拍B 、补光C 、曝光D 、增益5、( )指镜头有效光孔径与焦距之比的倒数。
A 、光通量B 、景深C 、光圈D 、清晰度6、Zoom 是指( )。
A 、聚焦环B 、变焦环C 、光圈调节环D 、视角调节环7、当温度升至( )时,绝对黑体开始发光。
A 、1600KB 、2400KC 、3200KD 、4400K1、按焦距长短可把镜头分为( )。
A 、标准镜头B 、广角镜头C 、长焦距镜头D、近焦距镜头2、构图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比例B、位置C、大小D、角度3、轴线可分为()。
A、关系轴线B、运动轴线C、转换轴线D、距离轴线4、Zoom操作环可分为()。
A、OB、SC、MD、R5、光学特性的因素包括()。
A、焦点B、焦距C、视场角D、相对孔径6、增益可分为( )。
A 、LB 、MC 、HD 、B1、PRST 是可删除的白平衡,故可以调整。
对错2、低调摄影与高调摄影都要使用手动光圈。
对错3、对同一焦距的镜头,最大光圈越大,光通量也就越大,镜头相对越好。
对错4、调节白平衡必须使用自动光圈。
对错5、被摄主体越远,景深越小。
对错6、照相机的光圈一般是按1.4,2,2.8,4,5.6,8,11,16,22,32的序列设定的。
对错7、若Focus 环是自动的,则说明摄像机有傻瓜摄影功能。
对错1、( )是用于一些较暗环境中特殊部门使用的一种拍摄方式。
A 、重拍B 、补光C 、曝光D 、增益2、素材带应控制在( )。
A 、15sB 、30sC 、45sD 、60s3、当温度升至( )时,绝对黑体开始发光。
A 、1600KB 、2400KC 、3200KD 、4400K4、可见光从( )微微米以下的宇宙射线到6000公里的交流电都属于电磁波的波长范围。
A 、0.5B 、1C 、1.5D 、25、( )指镜头有效光孔径与焦距之比的倒数。
A 、光通量B 、景深C 、光圈D 、清晰度6、摄像机镜头后都有一个( )档的色温片调整装置。
A 、4B 、5C 、6D 、77、通过调整镜头的( )可使画面由虚变实,由实变虚。
A 、焦点B 、焦距C 、光圈D 、景深1、被称为日光档的有( )。
A 、1档B 、2档C 、3档D、4档2、Zoom操作环可分为()。
A、OB、SC、MD、R3、构图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比例B、位置C、大小D、角度4、增益可分为()。
A、LB、MC、HD、B5、摄影角度从朝向可分为()。
A、正面B、背面C、侧面D、平面6、光学特性的因素包括( )。
A 、焦点B 、焦距C 、视场角D 、相对孔径1、对同一焦距的镜头,最大光圈越大,光通量也就越大,镜头相对越好。
对错2、若Focus 环是自动的,则说明摄像机有傻瓜摄影功能。
对错3、被摄主体越远,景深越小。
对错4、视场角指有效成像中心与镜头后结点所形成的夹角。
对错5、色温是颜色和亮度的标志,直接影响色彩的还原。
对错6、调节白平衡必须使用自动光圈。
对错7、照相机的光圈一般是按1.4,2,2.8,4,5.6,8,11,16,22,32的序列设定的。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