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参考答案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7a387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5.png)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目的的核心是()A 培养什么样的人B 为谁培养人C 怎样培养人D 教育体制答案:A解析:教育目的回答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其核心所在。
B 选项“为谁培养人”也是教育目的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但不是核心;C 选项“怎样培养人”更多涉及教育方法和途径;D 选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的的核心概念不同。
2、以下属于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的是()A 柏拉图B 卢梭C 涂尔干D 凯兴斯泰纳答案:B解析: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遵循自然。
A 选项柏拉图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C 选项涂尔干和 D 选项凯兴斯泰纳也都属于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C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D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它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
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4、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A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 学习能力C 沟通能力D 团队合作能力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5、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 教学B 课外活动C 社会实践D 劳动答案:A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通过教学,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品质。
二、填空题1、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作用。
答案:评价2、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答案:德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学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学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重点试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02aa14866fb84ae45c8d7f.png)
高等教育学第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重点试题解析[日期:2008-12-16]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字体:大中小]一、选择题1.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创设的( )。
A.文学博士学位B.医学博士学位C.理学博士学位D.哲学博士学位2.我国学位授予的权利机构是( )。
A.国家教育部B.国务院学位委员会C.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D.各省市自治区的学位办公室3.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招生主要实行( )。
A.统一考试制度B.单独考试制度C.推荐入学制度D.高中证书制度4.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 )。
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B.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制度C.统一分配制度D.自主择业制度5.在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资格认定和职务设置包括( )级。
A.三B.四C.五D.六A.缓聘B.辞聘C.拒聘D.受聘9.我国高校教师的聘用期限一般为( )年。
A.1 B.2 C.3 D.410.法国的( )的培养对象是各种技术人才,其生源既可以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是在职工人。
A.短期大学B.初级学院C.社区学院D.短期技术大学11.( )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为“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A.英国B.法国C.美国D.意大利12.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
A.2年B.3年C.4年D.5年13.15世纪末,硕士一般授予( )学生。
A.文科B.神科C.法科D.医科14.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 )。
A.建国初期B.民国时期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15.下列哪项不属于博士学位的学术标准?( )A.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B.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C.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D.具备相应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n15595c1178.aspx二、填空题1.( )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教育学教育制度
![教育学教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236be62daef5ef7bb0d3cb2.png)
教育制度(二)(总分:559.00 ,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2,分数:164.00)1. 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分数: 2.00 )A. 文字的产生B. 阶级的出现C. 生产力的发展D. 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解析:2. 我国学校的主体类型是()。
(分数: 2.00 )A. 综合学校B. 全日制学校√C. 业余学校D. 半日制学校解析:3. 按照学校任务分,学校包括()(分数: 2.00 )A. 学前教育机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高等学校B. 普通学校、专门学校√C. 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函授和业余学校D. 公立学校、私立学校解析:4. 明确提出了“培养适应21 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战略思想的教育法规是()(分数: 2.00 )A.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 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 2001 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解析:5. 最早颁布义务教育令的国家是()。
分数: 2.00 )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德国√解析:6. 我国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 )(分数: 2.00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戌学制D. 壬子癸丑学制解析:7. 我国现行的学制是( )(分数: 2.00 )A. 单轨制B. 双轨制C. 分支型学制√D. 单轨制和双轨制并行解析:8. 要求加强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建立对地区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体制的教育体制改革是( )(分数: 2.00 )A.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 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 2001 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解析:9. 很多日本政治家认为:“ ( ) 挽救了日本的一个困难时期,对国家做出了直接的贡献。
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四章学校教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6136e3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1.png)
•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谢谢!
(4)1922年的“壬戌学制” (又称新学制或六三 三学制)
– 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 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 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2、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 (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 1951年10月1日,新中国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学制 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五)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选择)
•
• 1、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
育
•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 的道路
• (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 2、我国学制改革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
2.制度化教育
•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 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学 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教育实 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 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 随着学历社会的出现,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制 度化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制度化教育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和各个方面,甚至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制度 化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制度化教育对 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社会、政治、文化乃至 个人发展的影响,已经为社会所普遍地接受。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c7a5f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3.png)
教育学第四章习题含答案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 )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3、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创新开拓4、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B )素养。
A、教育理论知识B、崇高的职业道德C、文化学科知识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5、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 A )A、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政治地位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C )A、示范者角色B、授业解惑者角色C、传道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7、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 C )A、职业首先素养B、能力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心理素养8、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 B )A、知识的传授者B、平等中的首席C、教学的组织者D、行为的示范者9、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是( C )A、以诚相待B、互助互惠C、民主平等D、和谐亲密10、下面哪种表现说明罗森塔尔效应( B )A、老师让背书,学生们认真地背书B、老师对学生说:“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结果这个学生成绩提高了C、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D、老师穿的很漂亮,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地配合老师11、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D )A、潜在性B、现实性C、特殊性D、可塑性1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B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13、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 C )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B、较强的组织能力C、创造能力D、观察能力二、判断题1、从狭义来看,教师指学校的专职工作人员,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教育学原理,章节测试 第四章
![教育学原理,章节测试 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1ad0771404a1b0717ed5dd22.png)
第四章教育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学校内部的机构、组织及其相应的规范措施属于()A.宏观教育制度B.微观教育制度C.显性教育制度D.隐性教育制度【解析】B 教育制度的类型。
微观教育制度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机构、组织及其相应的规范措施。
2.西方古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中最为典型的是雅典教育制度和()A.斯巴达教育制度B.古罗马教育制度C.古希腊教育制度D.古巴比伦教育制度【解析】A 西方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西方古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以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典型。
3.我国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壬子一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戌学制【解析】D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922学制是1922年11月由当时的留美归国人员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的,又称“壬戌学制”和“六三三”学制。
4.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制是()A.癸卯学制B.壬子一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1951学制【解析】B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912~1913学制又称“壬子一癸丑学制”,该学制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制。
5.教育制度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而言的。
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A.阶段性B.历史性C.强制性D.客观性【解析】C 教育制度的特征。
教育制度作为教育系统活动的规范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而言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
6.教育制度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
下列属于从教育阶段角度划分的一种教育制度是()A.高等教育制度B.特殊教育制度C.奖惩作息制度D.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解析】A 教育制度的类型。
从教育阶段来说,教育制度有学前教育制度、基础教育制度、高等教育制度、继续教育制度等。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包括()A.幼儿园和小学阶段B.小学和初中阶段C.初中和高中阶段D.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解析】B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全日制普通中学分两段,初中3年,高中3年。
《教育学》各章要点练习含参考答案
![《教育学》各章要点练习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49718302d276a200292e79.png)
《教育学》各章要点练习含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分支制学制。
6.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学制,沿用至今。
7.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8.西周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9.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10.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11.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12.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13.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
14.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5.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6.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7.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统治阶级和谐教育斯巴达,军事< 雅典,民族政治<军事教育政治家培养18.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d35f6310912a21614792965.png)
教学制度试题一、单选题(共9小题,每题2分,共18分)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A.国名教育制度B.教育制度C.学制D.义务教育制度2.现代学制中,双轨制以()为典型,单轨制以()为典型,学制以()为典型A.欧洲国家,美国,前苏联B.美国,欧洲国家,前苏联C.中国,欧洲国家,美国D.欧洲国家,美国,中国3.()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A.《关于教育三厅的指标》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行实行素质教育4.现代教育制度诞生于()A.我国唐代B.美国C.日本D.欧洲5.现代教育制度诞生是以下列哪种哪种教育制度出现为标志A.教会教育制度B.行会教育制度C.国家教育制度D.中等教育制度6.《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为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A.1983B.1986C.1995D.19977.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旧学制推行新学制是在哪一年()A.1949B.1950C.1951D.19538.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的教育结构的文件是()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9.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戌学制B.葵卯学制C.壬寅学制D.六三三制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C.政治经济支付决定教师的任免D .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2.教育制度的特点有()A.客观性B.规范性C.历史性D.强制性3.职业教育在当代最突出的特征是()A.基础教育薄弱B.层次多样化C.类型多样化D.规范性三、判断题(共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的学制是单轨制()2.单轨制最早产生于中国()3.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4.古典文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5.沙皇俄国时代的学制属分支型学制()三、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教育制度2.学校的教育制度3.义务教育4.终身教育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几个层次2.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4.简述终身教育有何意义五、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一)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你认为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应该怎样改革?。
教育学第四章答案
![教育学第四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fd98b41a37f111f1855b9b.png)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B3.C4.A5.D6.B7.B8.B9.B 10.D 11.A 12.D 13.C 14.B 15.B 16.C 17.C 18.A 19.C 20.A 21.B 22.D 23.A 24.B 25.D 26.C 27.B 28.A 19.B 30.D 31.C 32.A 33.B 34.D 35.C 36.C 37.D 38.A 39.A 40.C41.C 42.A 43.B 44.B 45.B 46.C 47.C 48.D一、多项选择题1.BCD2.ABCD3.ABCDE4.ABCD5.ABCDE6.ABCD7.ACDE8.ABCD9.ABC 10.ACD 12.ABDE 13.ABCE 14.ABCD 15.ABCE 16.ABCE 17.ACDE18.ABD三、填空题1.教育教学教书育人2.私学3.教师资格考核制度4.专业素养5.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的知识6.平等7.复杂性8.热爱学生9.间接性10.教育机智11.良好的人际关系12.凯洛夫13.良好师生关系14.未成年人保护15.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16.师生关系17. 教师儿童(或学生)18.信服威信19.对教学的监控能力20.创造性四、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五、名词解释1.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从广义上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
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2.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3.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行影响学生的发展。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四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四章知识点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4b21c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b.png)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四章知识点与练习题第一节学校一、学校教育活动1、学校产生的条件:生产力水平、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文字、国家产生。
2、我国最早的学校。
夏朝(文献记载)或者商朝(甲骨文记载)3、学校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4、动力系统。
需要、动机、目的、教育目标(其中需要是原动力)5、工作系统。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内容、方式)6、监控系统。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需要监控制。
考点:了解学校产生的条件及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时间;了解需要是动力系统的原动力;了解监控系统的内涵。
二、学校文化1、学校文化的含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详细阐述见教材)2、学校文化的特点(1)、以有形物质为载体的无形文化;(2)、软约束文化;(3)、相对稳定和连续的文化;(4)、个性文化。
3、学校文化的功能(详细阐述见教材)(1)、导向功能(2)、约束功能(3)、凝聚功能(4)、激励功能考点:注意对学校文化功能的判断,能做到给出一个事例或者一段言论能够判断出体现的是学校文化的什么功能。
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体系;教育机构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人口的状况。
4、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5、原有学制和外国学制的经验。
6、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
第三节现代学制的发展一、西方现代学制的发展1、双轨制(英国)2、单轨制(美国)3、中间型或分支型(前苏联)考点:了解主要国家实行的学制。
二、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一)、旧中国学制1、1902年,张百熙的《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
未实行。
2、1903年,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四章 教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d07425f524ccbff021844e.png)
•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状况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3)以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为依据 (4)受各国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的影响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案例链接
南京试行教师轮岗制——江南时报
思考:轮岗制的出发点是什么? 轮岗制的现实推进困难在哪里?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2)195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指 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 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学制积极地进行典型试验,并报告中央教育部。经 过典型试验取得充分经验之后,应当规定全国通行的新学制。
但是由于“左”的影响,由于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 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一大批新创办的各级各类 学校,由于师资、设备跟不上,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 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特别是制定了大 、中、小学工作条例,在肯定一些积极成果的同时,对当时各种“左” 的表现作了纠正。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三种类型学制示意图
教育与教育学
LOGO
(一)双轨型学制
是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之一,主要存在于20世纪中叶之前的 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等。这个学制把学校系统分 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 学、中学、直到大学,他们受到比较高深的、完备的教育, 以便成为生产管理、商业经营、科学研究和从事其他社会活 动的人才,具有精英教育性质。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 立的,学生读完初级小学之后,不允许进入文法中学或公学, 只能进入高等小学或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适合生产需 要的工人。
教育学基础:教育制度 习题与答案
![教育学基础:教育制度 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6ba38eaf1ffc4fff47ac3c.png)
一、单选题1、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指()。
A.管理制度B.办学体制C.人事制度D.教育制度正确答案:D2、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是()。
A、学校教育制度B、国民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正确答案:A3、我国第一个以政府法令形式公布的现代学制系统是()。
A.壬寅学制B. 甲午学制C.壬戌学制D.癸卯学制正确答案:A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子癸丑学制B.癸卯学制C.壬寅学制D.壬戌学制正确答案:B5、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规定“六三三学制”的是()。
A.癸卯学制B.壬戌学制C.甲午学制D.壬寅学制正确答案:B6、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A.1951年B.1952年C.1949年D.1950年正确答案:A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A.1990年B.2000年C.1995年D.1985年正确答案:C8、高等教育大众化,一般是指一国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同龄人的比例为()。
A.15%以下B. 50%以上C. 15%-50%D.20%-50%正确答案:C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6年B.1995年C.2000年D.1990年正确答案:A10、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被称为()。
A.基础教育B.义务教育C.普及教育D.国民教育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指定和颁布的。
学制的制定不是随意的,它要受到()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A.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B.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状况C.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D.受教育者的身心特征正确答案:A、B、C、D2、我国现行的学制系统下,各级学校系统包括()。
A.学前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正确答案:A、B、C、D3、义务教育具有()等特征。
A.强制性B.普及性C.免费性D.基础性正确答案:A、B、C、D4、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教育学选择题及答案
![教育学选择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68dda50e2524de5187e0d.png)
第一章绪论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2、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中庸》D.《大学》3、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教育论》4、苏联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是()A.克鲁普斯卡娅B.苏霍姆林斯基C.马卡连柯D.凯洛夫5、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新教育大纲》B.《教育漫话》C.《教育过程》D.《论语》6、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为()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7、以杜威为代表所倡导的教育理论主张被称为()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8、《教育与发展》一书的作者是()A.克鲁普斯卡娅B.苏霍姆林斯基C.马卡连柯D.赞科夫9、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A.基础学科B.应用学科C.自然学科D.管理学科10、《教育过称》一书的作者是()A.斯宾塞B.根舍因C.赫尔巴特D.布鲁纳11、《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作者是()A.克鲁普斯卡娅B.苏霍姆林斯基C.马卡连柯D.赞科夫12、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爱弥儿》13、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杜威参考答案:1.B 2.A 3.B 4.A 5.A 6.B 7.A 8.D 9.A 10.D 11.B 12.B 13.B第二章教育的本质与教育的基本规律1、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A.初等教育B.中等教育C.高等教育D.家庭教育2、狭义教育一般指()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高等教育D.家庭教育3、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A.目的B.内容C.方法D.职能4、任何社会都需要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阶级性C.永恒性D.相对独立性5、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阶级性C.永恒性D.相对独立性6、以法国利托尔诺为代表的关于教育起源的理论被称为教育()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需要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7、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利托尔诺B.孟禄C.卢梭D.洛克8、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A.军事体操教育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D.全面发展教育9、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意识形态B.民族文化传统C.政治经济制度D.生产力发展水平1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11、教育要做到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应做到()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12.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内容是()A.四书B.五经C.六艺D.七艺13、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A.军事体操教育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D.全面发展教育14、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狼孩”事例,说明了()A.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绝对作用C.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D.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绝对作用参考答案:1.D 2.B 3.D 4.C 5.D 6.A 7.B 8.A 9.C 10.B 11.A 12.C 13.D 14.B第三章教育目的1、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2、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A.生产相结合B.劳动相结合C.生产劳动相结合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3、当前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A.体育B.体育和美育C.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D.体育、美育、综合技术教育4、美育即( )A.审美教育B.艺术教育C.社会美教育D.自然美教育5、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C.城市与农村相结合D.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相结合6、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A.赫尔巴特B.席勒C.卢梭D.孔子7、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课外体育锻炼B.课间操C.体育课D.运动会参考答案:1.A 2.C 3.C 4.A 5.A 6.B 7.C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B.教育规章制度C.招生考试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2、广义的教育制度指()A.国民教育制度B.教育规章制度C.招生考试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4.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5、我国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是在()A.1902年B.1903年C.1912年D.1922年6、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A.1902年B.1903年C.1912年D.1922年7、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实质是()A.中等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8、在不同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cb49a1d6bd97f192279e9c1.png)
一些常识 1.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 等教育 2.义务教育: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 3.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职业高中、 中等专科学校、中等师范学校 4.中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高中阶段 教育 5.学历:专科、本科、研究生 6.学位:学士、硕士、博士
•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致了 解,抓住要点即可。
引 言
小毛:我妈妈是硕士,爸爸是博士。 小新:有什么了不起! 小毛:你爸妈是什么士? 小新:我爸爸是男士,我妈妈是女士。 这个笑话之所以产生,就在于不了 解常识。为了掌握一些教育现象中的常 识,就有必要学习教育制度。
• 10.26号,湖北:430万元奖励“教育 制度创新”
• 湖北今年首评“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拿出430万元鼓励各地创新教育制度, 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诸如“减负”、 择校等热点难题。
单轨学制
• 在美国特殊的经济条件和文化历史背景下, 美国原双轨学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 分发展,却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 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淹没,从而形成了美 国的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 中学、大学。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它有利于教育的逐步普及,对现代生产和现 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学和高等学校(12世纪产生,18到20世纪发展完善) 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法国、英国。 ●中学(文艺复兴前后) 英国的文法学校、德国和法国的文科中学 实科中学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小学(文艺复兴前后)第一次技术革命 到19世纪后,许多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普及了初等教育。 ●初级中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 第二次技术革命,把义务教育延长到了八到九年。 ●职业学校(第一次世界大站后) ●高级中学(20世纪中) 第三次技术革命,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一些国家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 ●短期大学和大学(20世纪中) ●幼儿教育机构(18世纪末最早出现) 19世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幼儿教育机构; 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机构发展较快; 二战后,个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走向普及。而且,从以保育为主走向以 教育为主。 ●研究生教育机构(19世纪初) 在德国先产生了现代学位,又产生了现代研究生教育机构 ●成人教育机构
《教育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教育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330c9658f5f61fb636662f.png)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一、教育术语解释1、教育:就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得促使个体得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得实践活动。
2、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得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得形式,就是形式与内容得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3.教育形态:就是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得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得变化形式,也就是“教育”理念得历史实现。
4.实验教育学: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得用自然科学得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得关系得理论,代表人物就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与拉伊。
实验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得研究成果与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二、选择题1、教育得心理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C )A、勒图尔诺B、沛西·能C、孟禄D、康德2、我国古代最早也就是世界最早得成体系得古代教育学作品就是:( C )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3、杜威就是以下哪一教育学派得代表人物:( D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4、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口号得教育家就是:( B )A、柏拉图B、赫尔巴特C、卢梭D、洛克三、辨析题(错误得请改正)1、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就是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
错误。
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就是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2、教育生物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勒图尔诺与沛西·能。
正确。
3、教育就就是个体得学习或发展过程。
错误。
教育就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得促使个体得社会化与社会得个性化得实践活动,单纯地说教育就是个体得学习或发展过程就忽视了社会因素在教育活动中得巨大影响。
4、非制度化得教育与制度化得教育形态就是按照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得场所或空间标准进行划分得。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4f9e9d0d233d4b04e6924.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B 文学C 文字 D书本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B 高等教育C 社会教育机构 D学校系统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B 18世纪下半期 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 B废科举,兴学校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D北洋大学的创建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 B前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教育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文法学校 B 琴弦学校 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 B 古代埃及 C 斯巴达 D 雅典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 B中等 C 高等 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 B 非政 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社会 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学-第四章-高等教育制度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学-第四章-高等教育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f4e14e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3.png)
高校教师资格证-江苏高等教育学-第四章-高等教育制度[单选题]1.在硬件方面,基本的逻辑是()。
A.“越发达,越复(江南博哥)杂”B.“现存即合理”C.“教育受制于社会”D.“突出差异”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在硬件方面,基本的逻辑是“越发达,越复杂”。
[单选题]2.在习俗方面,基本逻辑是()。
A.“越发达,越复杂”B.“现存即合理”C.“教育受制于社会”D.“突出差异”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在习俗方面,基本逻辑是“突出差异”。
[单选题]3.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典型类型之一的日本模式是()。
A.政府和社会“双主体”办学B.政府、非营利部门和营利部门“三主体”办学C.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双主体”办学D.政府和营利部门“双主体”办学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典型类型之一的日本模式是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双主体”办学。
[单选题]4.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提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多少时称为大众型高等教育发展阶段()。
A.15%~50%B.20%~55%C.25%~60%D.30%~65%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提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50%时称为大众型高等教育发展阶段()。
[单选题]5.董事会制的优点是()。
A.决策程序简单、决策效率高B.有利于集思广益和民主管理C.决策程序科学,决策质量有保证D.通过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参与办学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董事会制的优点是通过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参与办学。
[单选题]6.校长负责制的优点有()。
A.决策程序简单、决策效率高B.有利于集思广益和民主管理C.决策程序科学,决策质量有保证D.通过董事会成员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参与办学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校长负责制的优点有决策程序简单、决策效率高。
[单选题]7.第三方评价采用的是什么权力()。
A.行政权力B.市场权力C.自治权力D.教师权利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第三方评价采用的是市场权力。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369847b7360b4c2f3f641e.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A 文化2A3A 174A5A6A察举制7A8A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B中等 C 高等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C荀子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B 非政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着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社会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着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着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 柏拉图D昆体良17A18A19A20A21A22A23A24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25.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
A50年代以后B60年代以后C70年代以后D80年代以后26.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A杨贤江B 蔡元培C 李大钊D王道俊27.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着作是()。
A《新编教育学》B《教育学》C《新教育大纲》D《实用教育学》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 B 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C 有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D 语言发展到文字状态E 社会出现了阶级2.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参考答案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aad01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4.png)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参考答案教育制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4、D5、C6、D7、C8、C9、C二、多选题1、ABD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三个方面:1.决定这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这受教育者的权利3.决定这教育的目的2、ABCD教育制度的特点有1.客观性2.规范性3.历史性4强制性3、ABC 职业教育在当代的特征有1.基础教育薄弱2.层次多样化3.类型多样化4、ABD制约现代教育因素的是政治经济文化三、名词解释1、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他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校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3、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4、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几个层次答: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包括4个层次:1.学前教育2.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4. 高等教育2、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3、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4、终身教育有何意义答:1.可以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需求2.有利于个性的发展3.它使成人教育获得了更加重要和突出的地位4.将影响学校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将冲破传统学校僵化呆板的体制和规定5.构建面向21世纪由中国特色的终生教育体系五、论述题一、论述题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答:1、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制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D
5、C
6、D
7、C
8、C
9、C
二、多选题
1、ABD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三个方面:1.决定这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这受教育者的权利3.决定这教育的目的
2、ABCD教育制度的特点有1.客观性2.规范性3.历史性4强制性
3、ABC 职业教育在当代的特征有1.基础教育薄弱2.层次多样化3.类型多样化
4、ABD制约现代教育因素的是政治经济文化
三、名词解释
1、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他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校的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3、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4、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几个层次
答: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包括4个层次:
1.学前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 高等教育
2、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3、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4、终身教育有何意义
答:1.可以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需求
2.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3.它使成人教育获得了更加重要和突出的地位
4.将影响学校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将冲破传统学校僵化呆板的体制和规定
5.构建面向21世纪由中国特色的终生教育体系
五、论述题
一、论述题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答:1、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一个服务”变为“四个服务”(即升学变为适龄学生、学生素质、合格新生和合格劳动者)
2、探索全面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运行机制。
突破“一切围绕升学考试”。
明确学校培养目标
3、改革学制,渗透或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实现“双重任务”。
“3+1”(前三年文化课,第四年职业技术课)
4、改革课程,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
课程和教材改革(教改的核心内容)。
趋势:必修课(为主)、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四结合”。
5、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