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相交线与平行线经典题型归纳,推荐文档.docx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0.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2.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___.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熟悉以下各题:13.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14.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5.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16.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7.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E =∠____( )∴∠B +∠E =∠1+∠2即∠B +∠E =∠BCE .18.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19.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证明:∵AB ∥CD ,∴∠MEB =∠MFD ( )又∵∠1=∠2,∴∠MEB -∠1=∠MFD -∠2,即 ∠MEP =∠______∴EP ∥_____.( ) 20. 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 AG 的大小.21. 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22. 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邻补角2. 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垂直 有且只有 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5.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6.平行 相交 平行7.平行 这两直线互相平行8.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9.平行 10.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 题设 结论 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题设 结论 真命题 假命题 12.平移 相同 平行且相等 13.6cm 8cm 10cm 4.8cm. 14.平行 平行 垂直 15. 28° 118° 59° 16. OD ⊥OE 理由略 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 ∥CF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8.⑴∵∠1=∠2 ,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 ∴∠1=∠2. 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FQ FQ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 96°,12°.21.,AD BC FE BC ⊥⊥90EFB ADB ∴∠=∠= //EF AD ∴23∴∠=∠//,31DG BA ∴∠=∠ 1 2.∴∠=∠ 22. ∠A =∠F .∵∠1=∠DGF (对顶角相等)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典型题型总结(全面)
辅导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2、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平行公理及推论3、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距离;会判断是什么命题,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4、通过实例认识平移,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 授课日期及时段2016年 3月教学内容一、相交线1、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与平行。
2、相交线的定义:在平面内有一个公共交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3、互为邻补角:(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且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性质:从位置看:互为邻角; 从数量看:互为补角; 4、互为对顶角:(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性质:对顶角相等例.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若∠AOD=70°,∠BOE-∠BOC=50°,求∠DOE 的度数.例.如图5-1-21,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点.∠AOF=4∠BOF ,∠AOC=90°,求∠DOF 的度数.单元回顾T ——相交线与平行线二、垂直1、(1)定义: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它们交点叫做垂足。
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垂直。
2、任何一个“定义”既可以做判定,又可以做性质。
3、垂线段的定义: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4、垂线段的性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5、区分: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
(word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推荐文档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及测试题一、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1]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 ∠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练习: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如图1-1,直线AB 、CD 、EF 都经过点O , 图中有几对对顶角?3.如图1-2,若∠AOB 与∠BOC 是一对邻补角,OD 平分∠AOB ,OE 在∠BOC 内部,并且∠BOE =12∠COE ,∠DOE =72°。
求∠COE 的度数。
12121221(图1-2)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3]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5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梳理汇总一、知识结构图余角余角补角补角角 两线相交 对顶角同位角三线八角 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尺规作图二、基本知识提炼整理 (一)余角与补角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为互余,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为互补,称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互余和互补是指两角和为直角或两角和为平角,它们只与角的度数有关,与角的位置无关。
4、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相交线与平行线5、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1)00001290(180),1390(180),∠+∠=∠+∠=则23∠=∠(同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2)00001290(180),3490(180),∠+∠=∠+∠=且14,∠=∠则23∠=∠(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余角和补角的性质是证明两角相等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对顶角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对顶角的性质在今后的推理说明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依据及重要桥梁。
(完整word版)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总结(含答案),推荐文档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总结一、知识点填空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对顶角的性质可概括为: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4.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5.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6.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7.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8.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9.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1.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是真命题.13.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_______.图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14.平移的性质:⑴把一个图形整体平移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完全___ ___.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二:典型题型训练15.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那么点A到BC的距离是_____,点B到AC的距离是_______,点A、B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16.设a、b、c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若//,//a b b 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若,a b b 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若//a b,b c⊥,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7.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18.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9.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 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 ∴∠E =∠____( ) ∴∠B +∠E =∠1+∠2 即∠B +∠E =∠BCE .20.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21.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 证明:∵AB ∥CD ,∴∠MEB =∠MFD ( )又∵∠1=∠2,∴∠MEB -∠1=∠MFD -∠2, 即 ∠MEP =∠______∴EP ∥_____.( )22. 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AG 的大小.23. 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 交CA 于G .求证12∠=∠24. 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三:兴趣拓展平行线问题:平行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图形.练习本每一页中的横线、直尺的上下两边、人行横道上的“斑马线”以及黑板框的对边、桌面的对边、教室墙壁的对边等等均是互相平行的线段.正因为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有关它的基本知识及性质成为中学几何的基本知识.正因为平行线在几何理论中的基础性,平行线成为古往今来很多数学家非常重视的研究对象.历史上关于平行公理的三种假设,产生了三种不同的几何(罗巴切夫斯基几何、黎曼几何及欧几里得几何),它们在使人们认识宇宙空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行中学中所学的几何是属于欧几里得几何,它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公理基础之上的:“在平面中,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两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下面我们举例说明这些知识的应用.例1 如图1-18,直线a∥b,直线AB交a与b于A,B,CA平分∠1,CB平分∠2,求证:∠C=90°例2 如图1-21所示,AA1∥BA2求∠A1=∠B1+∠A2.例3如图1-26所示.AE∥BD,∠1=3∠2,∠2=25°,求∠C.例4求证: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例5求证: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例6如图1-29所示.直线l的同侧有三点A,B,C,且AB∥l,BC ∥l.求证: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例7如图1-30所示.∠1=∠2,∠D=90°,EF⊥CD.求证:∠3=∠B.四,课后思考题1.如图1-31所示.已知AB∥CD,∠B=100°,EF平分∠BEC,EG⊥EF.求∠BEG和∠DEG.2.如图1-32所示.CD是∠ACB的平分线,∠ACB=40°,∠B=70°,DE∥BC.求∠EDC和∠BDC的度数.3.如图1-33所示.AB∥CD,∠BAE=30°,∠DCE=60°,EF,EG三等分∠AEC.问:EF与EG中有没有与AB平行的直线,为什么?4.证明:五边形内角和等于540°.5.如图1-34所示.已知CD平分∠ACB,且DE∥ACCD∥EF.求证:EF平分∠DEB.参考答案一:1.邻补角2.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垂直有且只有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6.平行相交平行7.平行这两直线互相平行8.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9.平行1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题设结论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题设结论真命题假命题12.平移相同平行且相等13.6cm 8cm 10cm 4.8cm.14.平行平行垂直15.28°118°59°16. OD⊥OE理由略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CF(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8.⑴∵∠1=∠2,又∵∠2=∠3(对顶角相等),∴∠1=∠3∴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⑵∵a∥b∴∠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1=∠2.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MFQ FQ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0. 96°,12°.21.,AD BC FE BC⊥⊥Q90EFB ADB∴∠=∠=o//EF AD∴23∴∠=∠//,31DG BA∴∠=∠Q1 2.∴∠=∠22. ∠A=∠F.∵∠1=∠DGF(对顶角相等)又∠1=∠2∴∠DGF=∠2∴DB∥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A=∠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C=∠D∴∠DBA=∠D∴DF∥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三例1 如图 1-18,直线a∥b,直线 AB交 a与 b于 A,B,CA平分∠1,CB平分∠ 2,求证:∠C=90°分析由于a∥b,∠1,∠2是两个同侧内角,因此∠1+∠2=过C点作直线 l,使 l∥a(或 b)即可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实现等角转移.证过C点作直线l,使l∥a(图1-19).因为a∥b,所以b∥l,所以∠1+∠2=180°(同侧内角互补).因为AC平分∠1,BC平分∠2,所以又∠3=∠CAE,∠4=∠CBF(内错角相等),所以∠3+∠4=∠CAE+∠CBF说明做完此题不妨想一想这个问题的“反问题”是否成立,即“两条直线a,b被直线AB所截(如图1-20所示),CA,CB分别是∠BAE与∠ABF的平分线,若∠C=90°,问直线a与直线b是否一定平行?”由于这个问题与上述问题非常相似(将条件与结论交换位置),因此,不妨模仿原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试解.例2 如图1-21所示,AA1∥BA2求∠A1-∠B1+∠A2.分析本题对∠A1,∠A2,∠B1的大小并没有给出特定的数值,因此,答案显然与所给的三个角的大小无关.也就是说,不管∠A1,∠A2,∠B1的大小如何,答案应是确定的.我们从图形直观,有理由猜想答案大概是零,即∠A1+∠A2=∠B1.①猜想,常常受到直观的启发,但猜想必须经过严格的证明.①式给我们一种启发,能不能将∠B1一分为二使其每一部分分别等于∠A1与∠A2.这就引发我们过B1点引AA1(从而也是BA2)的平行线,它将∠B1一分为二.证过B1引B1E∥AA1,它将∠A1B1A2分成两个角:∠1,∠2(如图1-22所示)因为AA1∥BA2,所以B1E∥BA2.从而∠1=∠A1,∠2=∠A2(内错角相等),所以∠B1=∠1+∠2=∠A1+∠A2,即∠A1-∠B1+∠A2=0.说明(1)从证题的过程可以发现,问题的实质在于AA1∥BA2,它与连接A1,A2两点之间的折线段的数目无关,如图1-23所示.连接A1,A2之间的折线段增加到4条:A1B1,B1A2,A2B2,B2A3,仍然有∠A1+∠A2+∠A3=∠B1+∠B2.(即那些向右凸出的角的和=向左凸的角的和)即∠A1-∠B1+∠A2-∠B2+∠A3=0.进一步可以推广为∠A1-∠B1+∠A2-∠B2+…-∠B n-1+∠A n=0.这时,连结A1,A n之间的折线段共有n段A1B1,B1A2,…,B n-1A n(当然,仍要保持 AA1∥BA n).推广是一种发展自己思考能力的方法,有些简单的问题,如果抓住了问题的本质,那么,在本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问题推广到复杂的情况.(2)这个问题也可以将条件与结论对换一下,变成一个新问题.问题1 如图1-24所示.∠A1+∠A2=∠B1,问AA1与BA2是否平行?问题2 如图1-25所示.若∠A1+∠A2+…+∠A n=∠B1+∠B2+…+∠B n-1,问AA1与BA n是否平行?这两个问题请同学加以思考.例3如图1-26所示.AE∥BD,∠1=3∠2,∠2=25°,求∠C.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将角“转移”到新的位置,如∠1=∠DFC 或∠AFB.若能将∠1,∠2,∠C“集中”到一个顶点处,这是最理想不过的了,过F点作BC的平行线恰能实现这个目标.解过F到 FG∥CB,交 AB于G,则∠C=∠AFG(同位角相等),∠2=∠BFG(内错角相等).因为 AE∥BD,所以∠1=∠BFA(内错角相等),所以∠C=∠AFG=∠BFA-∠BFG=∠1-∠2=3∠2-∠2=2∠2=50°.说明(1)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角集中到适当位置,是添加辅助线(平行线)的常用技巧.(2)在学过“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后,可有以下较为简便的解法:∠1=∠DFC=∠C+∠2,即∠C=∠1-∠2=2∠2=50°.例4求证: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分析平角为180°.若能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三角形三个内角集中到同一顶点,并得到一个平角,问题即可解决,下面方法是最简单的一种.证如图1-27所示,在△ABC中,过A引l∥BC,则∠B=∠1,∠C=∠2(内错角相等).显然∠1+∠BAC+∠2=平角,所以∠A+∠B+∠C=180°.说明事实上,我们可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通过添加与三角形三条边平行的直线,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移”到任意一点得到平角的结论.如将平角的顶点设在某一边内,或干脆不在三角形的边上的其他任何一点处,不过,解法将较为麻烦.同学们不妨试一试这种较为麻烦的证法.例5求证: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分析应用例3类似的方法,添加适当的平行线,将这四个角“聚合”在一起使它们之和恰为一个周角.在添加平行线中,尽可能利用原来的内角及边,应能减少推理过程.证 如图1-28所示,四边形ABCD 中,过顶点B 引BE ∥AD ,BF ∥CD ,并延长 AB ,CB 到 H ,G .则有∠A=∠2(同位角相等),∠D=∠1(内错角相等),∠1=∠3(同位角相等).∠C=∠4(同位角相等),又 ∠ABC(即∠B)=∠GBH(对顶角相等).由于∠2+∠3+∠4+∠GBH=360°,所以∠A+∠B+∠C+∠D=360°.说明(1)同例3,周角的顶点可以取在平面内的任意位置,证明的本质不变.(2)总结例3、例4,并将结论的叙述形式变化,可将结论加以推广:三角形内角和=180°=(3-2)×180°, 四边形内角和=360°=2×180°=(4-2)×180°. 人们不禁会猜想:五边形内角和=(5-2)×180°=540°,…………………………n 边形内角和=(n -2)×180°.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它们的证明在学过三角形内角和之后,证明将非常简单.(3)在解题过程中,将一些表面并不相同的问题,从形式上加以适当变形,找到它们本质上的共同之处,将问题加以推广或一般化,这是发展人的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例6 如图1-29所示.直线l 的同侧有三点A ,B ,C ,且AB ∥l ,BC ∥l .求证: 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分析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理解为∠ABC 为平角,即只要证明射线BA 与BC 所夹的角为180°即可,考虑到以直线l 上任意一点为顶点,该点分直线所成的两条射线为边所成的角均为平角,结合所给平行条件,过B 作与l 相交的直线,就可将l 上的平角转换到顶点B 处. 证 过B 作直线 BD ,交l 于D .因为AB ∥l ,CB ∥l ,所以∠1=∠ABD ,∠2=∠CBD(内错角相等).又∠1+∠2=180°,所以∠ABD+∠CBD=180°,即∠ABC=180°=平角.A ,B ,C 三点共线.思考 若将问题加以推广:在l 的同侧有n 个点A1,A2,…,An -1,An ,且有AiAi+1∥l(i=1,2,…,n -1).是否还有同样的结论?例7 如图1-30所示.∠1=∠2,∠D=90°,EF ⊥CD .求证:∠3=∠B .分析如果∠3=∠B,则应需EF∥BC.又知∠1=∠2,则有BC ∥AD.从而,应有EF∥AD.这一点从条件EF⊥CD及∠D=90°不难获得.证因为∠1=∠2,所以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因为∠D=90°及EF⊥CD,所以A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 BC∥EF(平行公理),所以∠3=∠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word完整版)初一相交线与平行线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2),推荐文档
初一相交线与平行线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提高难题压轴题练习(含答案解析)知识点: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短。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果b//a,c//a,那么b//c10、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14、平移: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②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15、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的总结,试题和问题详解).docx
实用标准文案初中精品数学精选精讲学科:数学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姓名年级课时教学课题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两条直线相交,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平行线的判断及性质,命题定理证明,平移。
教学目标考点:平行线的判断,平行线的性质能力:灵活运用角的关系,应用平行线的判断,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知识点、考点、能力、方法)方法:掌握角的计算,灵活运用角的关系难点平行线的判断,平行线的性质重点课前中□ 差□ 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业完成情况:优□良□检查一、知识点大集锦相交线与平行线课堂教学过程1、相交线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
相对的,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2、邻补角,对顶角对顶角与邻补角是根据它们的位置命名的,因此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
对顶角的特点:有公共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图 1 中的∠1 与∠2 、∠3 与∠4 都是对顶角。
对顶角是两个角的位置关系,不是数量关系。
1342图 1邻补角的特点: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图 1 中的∠1 与∠3 、∠3 与∠2 、∠2 与∠4、∠4 与∠1 都互为邻补角。
邻补角即是两个角的位置关系,也是数量关系。
对顶角与邻补角都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角不能称为对顶角或邻补角,这一点大家要注意。
例如我们不能说图 1 中的∠1 是对顶角(或邻补角),可以说∠ 1 与∠2 是对顶角,∠ 1 是∠3 或∠的邻补角。
注意: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邻补角的性质:一个角与它的邻补角的和为180 °。
3、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直线的垂线,交点叫垂足。
注意: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显然,垂线段是指以直线外一点与垂足为两端点的线段。
1.在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的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答案(绝对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选择题(共3小题)1.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 D.无法确定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AB,OF⊥CD,则与∠1互为余角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3.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6对B.8对C.10对D.12对二.填空题(共4小题)4.一块长方体橡皮被刀切了3次,最多能被分成块.5.如图,P点坐标为(3,3),l1⊥l2,l1、l2分别交x轴和y轴于A点和B点,则四边形OAPB的面积为.6.如图,直线l1∥l2,∠1=20°,则∠2+∠3= .7.将一副学生用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AE∥BC,则∠AFD的度数是.三.解答题(共43小题)8.已知: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F,E,EM平∠FED,AB∥CD,H,P分别为直线AB 和线段EF上的点.(1)如图1,HM平分∠BHP,若HP⊥EF,求∠M的度数.(2)如图2,EN平分∠HEF交AB于点N,NQ⊥EM于点Q,当H在直线AB上运动(不与点F重合)时,探究∠FHE与∠ENQ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9.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只有三个交点,那么,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一般地,n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说明理由.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1)若∠EOC=70°,求∠BOD的度数.(2)若∠EOC:∠EOD=4:5,求∠BOD的度数.11.如图,直线EF,CD相交于点0,OA⊥OB,且OC平分∠AOF,(1)若∠AOE=40°,求∠BOD的度数;(2)若∠AOE=α,求∠BO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从(1)(2)的结果中能看出∠AOE和∠BOD有何关系?112.如图1,已知MN∥PQ,B在MN上,C在PQ上,A在B的左侧,D在C的右侧,DE平分∠ADC,BE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100°.(1)若∠ADQ=130°,求∠BED的度数;(2)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DQ=n°,求∠BED 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3.如图,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6°(1)求∠2的度数(2)若∠3=19°,试判断直线n和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和l1、l2分别交于点A、B、C、D,点P 在直线l3或l4上且不与点A、B、C、D重合.记∠AEP=∠1,∠PFB=∠2,∠EPF=∠3.(1)若点P在图(1)位置时,求证:∠3=∠1+∠2;(2)若点P在图(2)位置时,请直接写出∠1、∠2、∠3之间的关系;(3)若点P在图(3)位置时,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15.如图,已知AB∥PN∥CD.(1)试探索∠ABC,∠BCP和∠CP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C=42°,∠CPN=155°,求∠BCP的度数.16.如图,AD∥BC,∠EAD=∠C,∠FEC=∠BAE,∠EFC=50°(1)求证:AE∥CD;(2)求∠B的度数.17.探究题:(1)如图1,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直线CD有什么位置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若将点E移至图2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4)若将点E移至图3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5)在图4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直接写出结论.18.如图1,AB∥CD,在AB、CD内有一条折线EPF.(1)求证:∠AEP+∠CFP=∠EPF.(2)如图2,已知∠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试探索∠EPF与∠EQF之间的关系.(3)如图3,已知∠BEQ=∠BEP,∠DFQ=∠DFP,则∠P与∠Q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4)已知∠BEQ=∠BEP,∠DFQ=∠DFP,有∠P与∠Q的关系为.(直接写结论)19.如图所示,L1,L2,L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试卷第2页,总6页20.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2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70°,∠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15°,若设∠AOE=x°.①则∠EOF=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②求∠AOC的度数.2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AOC=75°,OE把∠BOD分成两个角,且∠BOE:∠EOD=2:3.(1)求∠EOB的度数;(2)若OF平分∠AOE,问:OA是∠COF的角平分线吗?试说明理由.2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72°,射线OE在∠BOD的内部,∠DOE=2∠BOE.(1)求∠BOE和∠AOE的度数;(2)若射线OF与OE互相垂直,请直接写出∠DOF的度数.2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且∠EOC:∠EOD=2:3.(1)求∠BOD的度数;(2)如图2,点F在OC上,直线GH经过点F,FM平分∠OFG,且∠MFH﹣∠BOD=90°,求证:OE ∥GH.2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COF=90°.(1)若∠BOE=70°,求∠AOF的度数;(2)若∠BOD:∠BOE=1:2,求∠AOF的度数.26.几何推理,看图填空:(1)∵∠3=∠4(已知)∴∥()(2)∵∠DBE=∠CAB(已知)∴∥()(3)∵∠ADF+=180°(已知)∴AD∥BF()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68°,∠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30°,求∠AOC的度数.28.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DCE的平分线CF交DE于点F.3(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29.看图填空,并在括号内注明说理依据.如图,已知AC⊥AE,BD⊥BF,∠1=35°,∠2=35°,AC与BD平行吗?AE与BF平行吗?解:因为∠1=35°,∠2=35°(已知),所以∠1=∠2.所以∥().又因为AC⊥AE(已知),所以∠EAC=90°.()所以∠EAB=∠EAC+∠1=125°.同理可得,∠FBG=∠FBD+∠2= °.所以∠EAB=∠FBG().所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0.已知如图所示,∠B=∠C,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EAC=∠B+∠C,且AD平分∠EAC,试说明AD∥BC的理由.3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1)直接写出图中∠AOC的对顶角为,∠BOE的邻补角为;(2)若∠AOC=70°,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32.如图,已知AB∥CD,现将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于点E,PN 交CD于点F(1)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则∠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2)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求证:∠PFD﹣∠AEM=90°;(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DON=30°,∠PEB=15°,求∠N的度数.33.阅读下面的推理过程,在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如图: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所以a∥c.()又因为∠2+∠3=180°(已知)∠3=∠6()所以∠2+∠6=180°,()所以a∥b.()所以b∥c.()试卷第4页,总6页34.已知:如图,AB∥CD,FG∥HD,∠B=100°,FE为∠CEB的平分线,求∠EDH的度数.35.已知:如图,AB∥CD,FE⊥AB于G,∠EMD=134°,求∠GEM的度数.36.如图,∠B和∠D的两边分别平行.(1)在图1 中,∠B和∠D的数量关系是,在图2中,∠B和∠D的数量关系是;(2)用一句话归纳的命题为:;并请选择图1或图2中一种情况说明理由;(3)应用: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互相平行,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求这两个角的度数.37.已知AD∥BC,AB∥CD,E为射线BC上一点,AE平分∠BAD.(1)如图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求证:∠BAE=∠BEA.(2)如图2,当点E在线段BC延长线上时,连接DE,若∠ADE=3∠CDE,∠AED=60°.①求证:∠ABC=∠ADC;②求∠CED的度数.38.如图,已知a∥b,ABCDE是夹在直线a,b之间的一条折线,试研究∠1、∠2、∠3、∠4、∠5的大小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9.如图,AB∥DC,增加折线条数,相应角的个数也会增多,∠B,∠E,∠F,∠G,∠D之间又会有何关系?40.已知直线AB∥CD,(1)如图1,点E在直线BD上的左侧,直接写出∠ABE,∠CDE和∠BE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点E在直线BD的左侧,BF,DF分别平分∠ABE,∠CDE,直接写出∠BFD和∠BED的数量关系是.(3)如图3,点E在直线BD的右侧BF,DF仍平分∠ABE,∠CDE,那么∠BFD和∠BE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41.(1)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3=2∠1,∠2=155°,求∠4的度数.(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AOD:∠BOE=4:1,求∠AOF 的度数.42.如图,已知CD⊥DA,DA⊥AB,∠1=∠2.试说明DF∥AE.请你完成下列填空,把解答过程补充完整.解:∵CD⊥DA,DA⊥AB,∴∠CDA=90°,∠DAB=90°.()∴∠CDA=∠DAB.(等量代换)又∠1=∠2,从而∠CDA﹣∠1=∠DAB﹣.(等式的性质)即∠3= .5∴DF∥AE.().43.如图1,AB∥CD,EOF是直线AB、CD间的一条折线.(1)说明:∠O=∠BEO+∠DFO.(2)如果将折一次改为折二次,如图2,则∠BEO、∠O、∠P、∠PFC会满足怎样的关系,证明你的结论.(3)若将折线继续折下去,折三次,折四次…折n次,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请写出你的结论.44.如图,已知∠1=60°,∠2=60°,∠MAE=45°,∠FEG=15°,EG平分∠AEC,∠NCE=75°.求证:(1)AB∥EF.(2)AB∥ND.45.如图,∠E=∠1,∠3+∠ABC=180°,B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DF∥AB.46.已知,直线AB∥CD,E为AB、CD间的一点,连结EA、EC.(1)如图①,若∠A=30°,∠C=40°,则∠AEC= .(2)如图②,若∠A=100°,∠C=120°,则∠AEC= .(3)如图③,请直接写出∠A,∠C与∠AEC之间关系是.47.如图,已知AB∥CD,EF⊥AB于点G,若∠1=30°,试求∠F的度数.48.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学知识,只要同学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图两幅图都是由同一副三角板拼凑得到的:(1)请你计算出图1中的∠ABC的度数.(2)图2中AE∥BC,请你计算出∠AFD的度数.4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对折,延长DE交BF于点G,若∠EFG=50°,求∠1,∠2的度数.50.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1)图中和AB平行的线段有哪些?(2)图中和AB垂直的直线有哪些?试卷第6页,总6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相交线与平行线(整编)
相交线与平行典例分析:题型一:例题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70°,∠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15°,求∠AOC的度数.变式1:如图,直线AB和CD交于点O,∠COE=90°,OD平分∠BOF,∠BOE=50°.(1)求∠AOC的度数;(2)求∠EOF的度数.变式2:如图,AO⊥BC,DO⊥OE,OF平分∠AOD,∠AOE=35°.(1)求∠COD的度数;(2)求∠AOF的度数;变式3: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OF是两条射线.(1)如图1,若∠EOF=90°,且OD平分∠AOE,∠BOF=60°,求∠AOD的度数;(2)如图2,若OE平分∠BOD,∠AOC=68°,∠DOF=90°,求∠EOF的度数;(3)如图3,若OF平分∠COE,∠BOF=15°,若设∠AOE=x,求∠AOC的度数.(用含x的式子表示)题型二:例题2.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M=90°.(1)如图1,若OC平分∠AOM,求∠AOD的度数;(2)如图2,若∠BOC=4∠NOB,且OM平分∠NOC,求∠MON的度数.变式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OM⊥AB于O.(1)若∠1=∠2,求∠NOD;(2)若∠BOC=4∠1,求∠AOC与∠MOD.变式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C与∠AOD的度数比为4:5,OE⊥AB,OF平分∠DOB,求∠EOF 的度数.变式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1)直接写出图中∠AOC的对顶角为,∠BOE的邻补角为;(2)若∠AOC=70°,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题型三:例题3:如图,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放在一个矩形中,三个顶点分别在矩形的三条边上,如果∠1=25°,那么∠2的度数是()A.25°B.35°C.45°D.55°变式1:如图,已知a∥b,将含30°角的三角尺如图放置,∠1=110°,则∠2的度数为()A.40°B.45°C.50°D.60°变式2:如图,直尺的一条边经过一个含45角的直角顶点直尺的一组对边分别与直角三角尺的两边相交,若∠1=30°,则∠2的度数是()A.30°B.45°C.60°D.75°变式3: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长方形直尺的一组对边上,如果∠1=30°,那么A.30°B.40°C.50°D.60°变式4: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1=35°,则∠2的度数()A.10°B.25°C.30°D.35°变式5:.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下列结论不一定正确的是()A.∠1=∠2B.∠3=∠4C.∠2+∠4=90°D.∠1=∠4题型四:例题4:如图1是长方形纸带,∠DEF=15°,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2,再沿BF折叠成图3,则图3中∠CFE度数是多少()A.160°B.150°C.135°D.110°变式1:图1是矩形纸片,∠SAB=20°,将纸片沿AB折叠成图2,则∠ACN的度数是()A.40°B.45°C.50°D.60°变式2: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处,若∠1=56°,则∠A.56°B.62°C.68°D.124°变式3:如图,将矩形ABCD沿GH折叠,点C落在点Q处,点D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AGE=32°,则∠GHC等于()A.112°B.110°C.108°D.106°变式4:如图所示,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处,折痕为EF,若∠ABE=20°,那么∠EFC′的度数为()A.115°B.120°C.125°D.130°变式5:如图,图1是AD∥BC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折叠并压平,再沿BF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CFE=18°,则图2中∠AEF的度数为()A.120°B.108°C.126°D.114°题型五:例题5:如图,已知AB∥CD,∠α=.变式1:如图所示,AB∥EF,∠B=35°,∠E=25°,则∠C+∠D的值为.变式2: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如图,若∠ABC=120°,∠BCD=80°,则∠CDE=度.变式3:如图,AB∥CD,∠P=90°,设∠A=α、∠E=β、∠D=γ,则α、β、γ满足的关系是()A.β+γ﹣α=90°B.α+β+γ=90°C.α+β﹣γ=90° D.α+β+γ=180°变式4:如图,已知AB∥DE,∠ABC=50°,∠CDE=150°,则∠BCD的值为变式5:11.如图,AB∥CD,有图中α,β,γ三角之间的关系是题型六:例题6:如图,已知AB∥CD,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P和∠A、∠C的关系,并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证明所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结论(1)(2)(3)(4).我选择结论.说明理由.变式1:(1)如图1,a∥b,则∠1+∠2=(2)如图2,AB∥CD,则∠1+∠2+∠3=,并说明理由(3)如图3,a∥b,则∠1+∠2+∠3+∠4=(4)如图4,a∥b,根据以上结论,试探究∠1+∠2+∠3+∠4+…+∠n=(直接写出你的结论,无需说明理由)变式2: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和l1、l2分别交于点A、B、C、D,点P在直线l3或l4上且不与点A、B、C、D重合.记∠AEP=∠1,∠PFB=∠2,∠EPF=∠3.(1)若点P在图(1)位置时,求证:∠3=∠1+∠2;(2)若点P在图(2)位置时,请直接写出∠1、∠2、∠3之间的关系;(3)若点P在图(3)位置时,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变式3:(1)如图甲,AB∥CD,试问∠2与∠1+∠3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2)如图乙,AB∥CD,试问∠2+∠4与∠1+∠3+∠5一样大吗?为什么?(3)如图丙,AB∥CD,试问∠2+∠4+∠6与∠1+∠3+∠5+∠7哪个大?为什么?你能将它们推广到一般情况吗?请写出你的结论.题型七:例7.如图,AD∥BC,∠BAD=∠BCD,AE,CF分别是∠BAD,∠BCD的角平分线,由此判断AE∥CF,请说明理由.变式1.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DF分别是∠ABC,∠ADC的平分线.(1)∠1与∠2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BE与DF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变式2.如图,四边形ABCD中,∠A=∠C=90°,BE平分∠ABC,DF平分∠BCD(1)BE与DF平行吗?请说明理由.(2)若(1)中“∠A=∠C=90°”改为∠A=∠C,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题型八:例8.已知:如图,CB⊥AB,CE平分∠BCD,DE平分∠CDA,∠1+∠2=90°,求证:DA⊥AB.变式1.如图,DE平分∠ADC,CE平分∠BCD,且∠1+∠2=90°.试判断AD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题型九:例9.问题情景:如图1,AB∥CD,∠P AB=130°,∠PCD=120°,求∠APC的度数.问题迁移:(2)如图3,AD∥BC,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ADP=∠α,∠BCP=∠β,求∠CPD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A、B、O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变式1.已知:如图,直线a∥b,直线c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C、D两点,直线d与直线a、b分别相交于A、B 两点,点P在直线AB上运动(不与A、B两点重合).(1)如图1,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总有:∠CPD=∠PCA+∠PDB,请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运动时,∠CPD、∠PCA、∠PDB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P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运动时,∠CPD、∠PCA、∠PDB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只需直接给出结论)?课后巩固:1.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A.30°B.150°C.30°或150°D.90°2.如图,AB∥CD∥EF,∠ABE=70°,∠DCE=144°,则∠BEC的度数为()A.34°B.36°C.44°D.46°3.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等于()A.20°B.30°C.50°D.80°4.观察下列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字.两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则n条直线最多有个交点.第2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5.如图,图1是AD∥BC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折叠并压平,再沿BF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CFE=18°,则图2中∠AEF的度数为6.如图,AB∥CD,则∠A、∠C、∠E、∠F满足的数量关系是()A.∠A=∠C+∠E+∠F B.∠A+∠E﹣∠C﹣∠F=180°C.∠A﹣∠E+∠C+∠F=90°D.∠A+∠E+∠C+∠F=360°7.如图,AB∥CD,DE⊥BE,BF、DF分别为∠ABE、∠CDE的角平分线,则∠BFD=()A.110°B.120°C.125°D.135°第6题图第7题图8.如图所示,某住宅小区内有一长方形地块,想在长方形地块内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之”字路,余下部分绿化,道路的宽为2米,则绿化的面积为m2.9.如图,将△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AE、DC交于点G.如果△ABE的周长是16cm,那么△ADG与△CEG的周长之和是cm.10.如图,将等腰直角△ABC沿斜边BC方向平移得到△A1B1C1.若AB=3,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2,则BB1=.11.如图所示,把直角梯形ABCD沿AD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HG=24cm,WG=8cm,WC=6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m2.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
相交线与平行线常考题目及问题详解(绝对经典)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选择题(共3小题)1.在同一平面,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 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 D.无法确定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AB,OF⊥CD,则与∠1互为余角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3.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6对B.8对C.10对D.12对二.填空题(共4小题)4.一块长方体橡皮被刀切了3次,最多能被分成块.5.如图,P点坐标为(3,3),l1⊥l2,l1、l2分别交x轴和y轴于A点和B点,则四边形OAPB的面积为.6.如图,直线l1∥l2,∠1=20°,则∠2+∠3= .7.将一副学生用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AE∥BC,则∠AFD的度数是.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共43小题)8.已知: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F,E,EM平∠FED,AB∥CD,H,P分别为直线AB和线段EF上的点.(1)如图1,HM平分∠BHP,若HP⊥EF,求∠M的度数.(2)如图2,EN平分∠HEF交AB于点N,NQ⊥EM于点Q,当H在直线AB上运动(不与点F重合)时,探究∠FHE与∠ENQ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9.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只有三个交点,那么,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一般地,n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说明理由.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1)若∠EOC=70°,求∠BOD的度数.(2)若∠EOC:∠EOD=4:5,求∠BOD的度数.11.如图,直线EF,CD相交于点0,OA⊥OB,且OC平分∠AOF,(1)若∠AOE=40°,求∠BOD的度数;(2)若∠AOE=α,求∠BO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从(1)(2)的结果中能看出∠AOE和∠BOD有何关系?12.如图1,已知MN∥PQ,B在MN上,C在PQ上,A在B的左侧,D在C的右侧,DE平分∠ADC,BE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100°.(1)若∠ADQ=130°,求∠BED的度数;(2)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DQ=n°,求∠BED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3.如图,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6°(1)求∠2的度数(2)若∠3=19°,试判断直线n和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4.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和l1、l2分别交于点A、B、C、D,点P 在直线l3或l4上且不与点A、B、C、D重合.记∠AEP=∠1,∠PFB=∠2,∠EPF=∠3.(1)若点P在图(1)位置时,求证:∠3=∠1+∠2;(2)若点P在图(2)位置时,请直接写出∠1、∠2、∠3之间的关系;(3)若点P在图(3)位置时,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15.如图,已知AB∥PN∥CD.(1)试探索∠ABC,∠BCP和∠CP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C=42°,∠CPN=155°,求∠BCP的度数.16.如图,AD∥BC,∠EAD=∠C,∠FEC=∠BAE,∠EFC=50°(1)求证:AE∥CD;(2)求∠B的度数.17.探究题:(1)如图1,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直线CD有什么位置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若将点E移至图2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4)若将点E移至图3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5)在图4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直接写出结论.18.如图1,AB∥CD,在AB、CD有一条折线EPF.(1)求证:∠AEP+∠CFP=∠EPF.(2)如图2,已知∠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试探索∠EPF与∠EQF之间的关系.(3)如图3,已知∠BEQ=∠BEP,∠DFQ=∠DFP,则∠P与∠Q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4)已知∠BEQ=∠BEP,∠DFQ=∠DFP,有∠P与∠Q的关系为.(直接写结论)19.如图所示,L1,L2,L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20.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2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70°,∠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15°,若设∠AOE=x°.①则∠EOF=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②求∠AOC的度数.2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AOC=75°,OE把∠BOD分成两个角,且∠BOE:∠EOD=2:3.(1)求∠EOB的度数;(2)若OF平分∠AOE,问:OA是∠COF的角平分线吗?试说明理由.2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72°,射线OE在∠BOD的部,∠DOE=2∠BOE.(1)求∠BOE和∠AOE的度数;(2)若射线OF与OE互相垂直,请直接写出∠DOF的度数.2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且∠EOC:∠EOD=2:3.(1)求∠BOD的度数;(2)如图2,点F在OC上,直线GH经过点F,FM平分∠OFG,且∠MFH﹣∠BOD=90°,求证:OE∥GH.2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COF=90°.(1)若∠BOE=70°,求∠AOF的度数;(2)若∠BOD:∠BOE=1:2,求∠AOF的度数.26.几何推理,看图填空:(1)∵∠3=∠4(已知)∴∥()(2)∵∠DBE=∠CAB(已知)∴∥()(3)∵∠ADF+ =180°(已知)∴AD∥BF()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68°,∠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30°,求∠AOC的度数.28.将一副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DCE的平分线CF交DE于点F.(1)求证:CF∥AB.(2)求∠DFC的度数.29.看图填空,并在括号注明说理依据.如图,已知AC⊥AE,BD⊥BF,∠1=35°,∠2=35°,AC与BD平行吗?AE与BF平行吗?解:因为∠1=35°,∠2=35°(已知),所以∠1=∠2.所以∥().又因为AC⊥AE(已知),所以∠EAC=90°.()所以∠EAB=∠EAC+∠1=125°.同理可得,∠FBG=∠FBD+∠2= °.所以∠EAB=∠FBG().所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0.已知如图所示,∠B=∠C,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EAC=∠B+∠C,且AD平分∠EAC,试说明AD∥BC的理由.3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把∠BOD分成两部分;(1)直接写出图中∠AOC的对顶角为,∠BOE的邻补角为;(2)若∠AOC=70°,且∠BOE:∠EOD=2:3,求∠AOE的度数.32.如图,已知AB∥CD,现将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于点E,PN交CD于点F(1)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则∠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为;(2)当△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求证:∠PFD﹣∠AEM=90°;(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DON=30°,∠PEB=15°,求∠N的度数.33.阅读下面的推理过程,在括号填上推理的依据,如图:因为∠1+∠2=180°,∠2+∠4=180°(已知)所以∠1=∠4,()所以a∥c.()又因为∠2+∠3=180°(已知)∠3=∠6()所以∠2+∠6=180°,()所以a∥b.()所以b∥c.()34.已知:如图,AB∥CD,FG∥HD,∠B=100°,FE为∠CEB的平分线,求∠EDH的度数.35.已知:如图,AB∥CD,FE⊥AB于G,∠EMD=134°,求∠GEM的度数.36.如图,∠B和∠D的两边分别平行.(1)在图1 中,∠B和∠D的数量关系是,在图2中,∠B和∠D的数量关系是;(2)用一句话归纳的命题为:;并请选择图1或图2中一种情况说明理由;(3)应用: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互相平行,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求这两个角的度数.37.已知AD∥BC,AB∥CD,E为射线BC上一点,AE平分∠BAD.(1)如图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求证:∠BAE=∠BEA.(2)如图2,当点E在线段BC延长线上时,连接DE,若∠ADE=3∠CDE,∠AED=60°.①求证:∠ABC=∠ADC;②求∠CED的度数.38.如图,已知a∥b,ABCDE是夹在直线a,b之间的一条折线,试研究∠1、∠2、∠3、∠4、∠5的大小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9.如图,AB∥DC,增加折线条数,相应角的个数也会增多,∠B,∠E,∠F,∠G,∠D之间又会有何关系?40.已知直线AB∥CD,(1)如图1,点E在直线BD上的左侧,直接写出∠ABE,∠CDE和∠BE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点E在直线BD的左侧,BF,DF分别平分∠ABE,∠CDE,直接写出∠BFD和∠BED的数量关系是.(3)如图3,点E在直线BD的右侧BF,DF仍平分∠ABE,∠CDE,那么∠BFD 和∠BE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41.(1)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3=2∠1,∠2=155°,求∠4的度数.(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AOD:∠BOE=4:1,求∠AOF的度数.42.如图,已知CD⊥DA,DA⊥AB,∠1=∠2.试说明DF∥AE.请你完成下列填空,把解答过程补充完整.解:∵CD⊥DA,DA⊥AB,∴∠CDA=90°,∠DAB=90°.()∴∠CDA=∠DAB.(等量代换)又∠1=∠2,从而∠CDA﹣∠1=∠DAB﹣.(等式的性质)即∠3= .∴DF∥AE.().43.如图1,AB∥CD,EOF是直线AB、CD间的一条折线.(1)说明:∠O=∠BEO+∠DFO.(2)如果将折一次改为折二次,如图2,则∠BEO、∠O、∠P、∠PFC会满足怎样的关系,证明你的结论.(3)若将折线继续折下去,折三次,折四次…折n次,又会得到怎样的结论?请写出你的结论.44.如图,已知∠1=60°,∠2=60°,∠MAE=45°,∠FEG=15°,EG平分∠AEC,∠NCE=75°.求证:(1)AB∥EF.(2)AB∥ND.45.如图,∠E=∠1,∠3+∠ABC=180°,B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DF∥AB.46.已知,直线AB∥CD,E为AB、CD间的一点,连结EA、EC.(1)如图①,若∠A=30°,∠C=40°,则∠AEC= .(2)如图②,若∠A=100°,∠C=120°,则∠AEC= .(3)如图③,请直接写出∠A,∠C与∠AEC之间关系是.47.如图,已知AB∥CD,EF⊥AB于点G,若∠1=30°,试求∠F的度数.48.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数学知识,只要同学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图两幅图都是由同一副三角板拼凑得到的:(1)请你计算出图1中的∠ABC的度数.(2)图2中AE∥BC,请你计算出∠AFD的度数.49.如图,将一矩形纸片ABCD沿EF对折,延长DE交BF于点G,若∠EFG=50°,求∠1,∠2的度数.50.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1)图中和AB平行的线段有哪些?(2)图中和AB垂直的直线有哪些?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1.在同一平面,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 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 D.无法确定【分析】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与另一条一定也垂直.再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知L1与L8的位置关系是平行.【解答】解:∵l2∥l3,l3⊥l4,l4∥l5,l5⊥l6,l6∥l7,l7⊥l8,∴l2⊥l4,l4⊥l6,l6⊥l8,∴l2⊥l8.∵l1⊥l2,∴l1∥l8.故选A【点评】灵活运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AB,OF⊥CD,则与∠1互为余角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分析】由OE⊥AB,OF⊥CD可知:∠AOE=∠DOF=90°,而∠1、∠AOF都与∠EOF互余,可知∠1=∠AOF,因而可以转化为求∠1和∠AOF的余角共有多少个.【解答】解:∵OE⊥AB,OF⊥CD,∴∠AOE=∠DOF=90°,即∠AOF+∠EOF=∠EOF+∠1,∴∠1=∠AOF,∴∠COA+∠1=∠1+∠EOF=∠1+∠BOD=90°.∴与∠1互为余角的有∠COA、∠EOF、∠BOD三个.故选A.【点评】本题解决的关键是由已知联想到可以转化为求∠1和∠AOF的余角.3.如图所示,同位角共有()A.6对B.8对C.10对D.12对【分析】在基本图形“三线八角”中有四对同位角,再看增加射线GM、HN 后,增加了多少对同位角,求总和.【解答】解:如图,由AB、CD、EF组成的“三线八角”中同位角有四对,射线GM和直线CD被直线EF所截,形成2对同位角;射线GM和直线HN被直线EF所截,形成2对同位角;射线HN和直线AB被直线EF所截,形成2对同位角.则总共10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位角的概念.即两个都在截线的同旁,又分别处在被截的两条直线同侧的位置的角叫做同位角.二.填空题(共4小题)4.一块长方体橡皮被刀切了3次,最多能被分成8 块.【分析】一块长方体橡皮被刀切了3次,最多能被分成23=8块.【解答】解:长方体橡皮可以想象为立体图形,第一次最多切2块,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增加2倍,第三次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又增加2倍,故最多能被分成8块.【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清如何分得到的块数最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如图,P点坐标为(3,3),l1⊥l2,l1、l2分别交x轴和y轴于A点和B点,则四边形OAPB的面积为9 .【分析】过P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交x轴和y轴与C和D.构造全等三角形△PDB≌△PCA(ASA)、正方形CODP;所以S四边形OAPB =S正方形ODPC=3×3=9.【解答】解:过P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交x轴和y轴于点C和D.∵P点坐标为(3,3),∴PC=PD;又∵l1⊥l2,∴∠BPA=90°;又∵∠DPC=90°,∴∠DPB=∠CPA,在△PDB和△PCA中∴△PDB≌△PCA(ASA),∴S△DPB =S△PCA,S四边形OAPB =S正方形ODPC+S△PCA﹣S△DPB,即S四边形OAPB =S正方形ODPC=3×3=9.故答案是:9.【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垂线、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解答此题时,利用了“割补法”求四边形OAPB的面积.6.如图,直线l1∥l2,∠1=20°,则∠2+∠3= 200°.【分析】过∠2的顶点作l2的平行线l,则l∥l1∥l2,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4=∠1=20°,∠BAC+∠3=180°,即可得出∠2+∠3=200°.【解答】解:过∠2的顶点作l2的平行线l,如图所示:则l∥l1∥l2,∴∠4=∠1=20°,∠BAC+∠3=180°,∴∠2+∠3=180°+20°=200°;故答案为:20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7.将一副学生用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AE∥BC,则∠AFD的度数是75°.【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DC=∠E=45°,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AFD=∠C+∠EDC,代入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EAD=∠E=45°,∵AE∥BC,∴∠EDC=∠E=45°,∵∠C=30°,∴∠AFD=∠C+∠EDC=75°,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利用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题型较好,难度适中.三.解答题(共43小题)8.已知:直线EF分别与直线AB,CD相交于点F,E,EM平∠FED,AB∥CD,H,P分别为直线AB和线段EF上的点.(1)如图1,HM平分∠BHP,若HP⊥EF,求∠M的度数.(2)如图2,EN平分∠HEF交AB于点N,NQ⊥EM于点Q,当H在直线AB上运动(不与点F重合)时,探究∠FHE与∠ENQ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1)首先作MQ∥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得∠M=(∠FHP+∠HFP);然后根据HP⊥EF,推得∠FHP+∠HFP=90°,据此求出∠M的度数即可.(2)①首先判断出∠NEQ=∠NEF+∠QEF=(∠HEF+∠DEF)=∠HED,然后根据NQ⊥EM,可得∠NEQ+∠ENQ=90°,推得∠ENQ=(180°﹣∠HED)=∠CEH,再根据AB∥CD,推得∠FHE=2∠ENQ即可.②首先判断出∠NEQ=∠QEF﹣∠NEF=(∠DEF﹣∠HEF)=∠HED,然后根据NQ ⊥EM,可得∠NEQ+∠ENQ=90°,推得∠ENQ=(180°﹣∠HED)=∠CEH,再根据AB∥CD,推得∠FHE=180°﹣2∠ENQ即可.【解答】解:(1)如图1,作MQ∥AB,,∵AB∥CD,MQ∥AB,∴MQ∥CD,∴∠1=∠FHM,∠2=∠DEM,∴∠1+∠2=∠FHM+∠DEM=(∠FHP+∠FED)=(∠FHP+∠HFP),∵HP⊥EF,∴∠HPF=90°,∴∠FHP+∠HFP=180°﹣90°=90°,∵∠1+∠2=∠M,∴∠M=.(2)①如图2,,∠FHE=2∠ENQ,理由如下:∠NEQ=∠NEF+∠QEF=(∠HEF+∠DEF)=∠HED,∵NQ⊥EM,∴∠NEQ+∠ENQ=90°,∴∠ENQ=(180°﹣∠HED)=∠CEH,∵AB∥CD,∴∠FHE=∠CEH=2∠ENQ.②如图3,,∠FHE=180°﹣2∠ENQ,理由如下:∠NEQ=∠QEF﹣∠NEF=(∠DEF﹣∠HEF)=∠HED,∵NQ⊥EM,∴∠NEQ+∠ENQ=90°,∴∠ENQ=(180°﹣∠HED)=∠CEH,∵AB∥CD,∴∠FHE=180°﹣∠CEH=180°﹣2∠ENQ.综上,可得当H在直线AB上运动(不与点F重合)时,∠FHE=2∠ENQ或∠FHE=180°﹣2∠ENQ.【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地三条直线所截,同旁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③定理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9.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只有三个交点,那么,四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点?一般地,n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说明理由.【分析】分别求出2条、3条、4条、5条、6条直线相交时最多的交点个数,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2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3条直线相交有1+2个交点;4条直线相交有1+2+3个交点;5条直线相交有1+2+3+4个交点;6条直线相交有1+2+3+4+5个交点;…n条直线相交有1+2+3+4+5+…+(n﹣1)=个交点.【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多条直线相交的交点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即n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1)若∠EOC=70°,求∠BOD的度数.(2)若∠EOC:∠EOD=4:5,求∠BOD的度数.【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C的度数,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答案;(2)设∠EOC=4x,根据邻补角的概念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EOC=8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对顶角相等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EOC=70°,OA平分∠EOC,∴∠AOC=35°,∴∠BOD=∠AOC=35°;(2)设∠EOC=4x,则∠EOD=5x,∴5x+4x=180°,解得x=20°,则∠EOC=80°,又∵OA平分∠EOC,∴∠AOC=40°,∴∠BOD=∠AOC=4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之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直线EF,CD相交于点0,OA⊥OB,且OC平分∠AOF,(1)若∠AOE=40°,求∠BOD的度数;(2)若∠AOE=α,求∠BOD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3)从(1)(2)的结果中能看出∠AOE和∠BOD有何关系?【分析】(1)、(2)根据平角的性质求得∠AOF,又有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FOC;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得∠EOD=∠FOC;∠BOE=∠AOB﹣∠AOE,∠BOD=∠EOD﹣∠BOE;(3)由(1)、(2)的结果找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解答】解:(1)∵∠AOE+∠AOF=180°(互为补角),∠AOE=40°,∴∠AOF=140°;又∵OC平分∠AOF,∴∠FOC=∠AOF=70°,∴∠EOD=∠FOC=70°(对顶角相等);而∠BOE=∠AOB﹣∠AOE=50°,∴∠BOD=∠EOD﹣∠BOE=20°;(2)∵∠AOE+∠AOF=180°(互为补角),∠AOE=α,∴∠AOF=180°﹣α;又∵OC平分∠AOF,∴∠FOC=∠AOF=90°﹣α,∴∠EOD=∠FOC=90°﹣α(对顶角相等);而∠BOE=∠AOB﹣∠AOE=90°﹣α,∴∠BOD=∠EOD﹣∠BOE=α;(3)从(1)(2)的结果中能看出∠AOE=2∠BOD.【点评】本题利用垂直的定义,对顶角和互补的性质计算,要注意领会由垂直得直角这一要点.12.如图1,已知MN∥PQ,B在MN上,C在PQ上,A在B的左侧,D在C的右侧,DE平分∠ADC,BE平分∠ABC,直线DE、BE交于点E,∠CBN=100°.(1)若∠ADQ=130°,求∠BED的度数;(2)将线段AD沿DC方向平移,使得点D在点C的左侧,其他条件不变,若∠ADQ=n°,求∠BED的度数(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分析】(1)过点E作EF∥PQ,由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求得∠DEF和∠FEB,即可求出∠BED的度数,(2)过点E作EF∥PQ,由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求得∠DEF和∠FEB,即可求出∠BED的度数,【解答】解:(1)如图1,过点E作EF∥PQ,∵∠CBN=100°,∠ADQ=130°,∴∠CBM=80°,∠ADP=50°,∵DE平分∠ADC,BE平分∠ABC,∴∠EBM=∠CBM=40°,∠EDP=∠ADP=25°,∵EF∥PQ,∴∠DEF=∠EDP=25°,∵EF∥PQ,MN∥PQ,∴EF∥MN.∴∠FEB=∠EBM=40°∴∠BED=25°+40°=65°;(2)如图2,过点E作EF∥PQ,∵∠CBN=100°,∴∠CBM=80°,∵DE平分∠ADC,BE平分∠ABC,∴∠EBM=∠CBM=40°,∠EDQ=∠ADQ=n°,∵EF∥PQ,∴∠DEF=180°﹣∠EDQ=180°﹣n°,∵EF∥PQ,MN∥PQ,∴EF∥MN,∴∠FEB=∠EBM=40°,∴∠BED=180°﹣n°+40°=220°﹣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运用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的性质相结合来求∠BED解题的关键.13.如图,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6°(1)求∠2的度数(2)若∠3=19°,试判断直线n和m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4,然后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答.【解答】解:(1)∵∠ACB=90°,∠1=26°,∴∠2=180°﹣∠1﹣∠ACB,=180°﹣90°﹣26°,=64°;(2)结论:n∥m.理由如下:∵∠3=19°,∠A=45°,∴∠4=45°+19°=64°,∵∠2=64°,∴∠2=∠4,∴n∥m.【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已知直线l1∥l2,l3、l4和l1、l2分别交于点A、B、C、D,点P 在直线l3或l4上且不与点A、B、C、D重合.记∠AEP=∠1,∠PFB=∠2,∠EPF=∠3.(1)若点P在图(1)位置时,求证:∠3=∠1+∠2;(2)若点P在图(2)位置时,请直接写出∠1、∠2、∠3之间的关系;(3)若点P在图(3)位置时,写出∠1、∠2、∠3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分析】此题三个小题的解题思路是一致的,过P作直线l1、l2的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和∠1、∠2相等的角,然后结合这些等角和∠3的位置关系,来得出∠1、∠2、∠3的数量关系.【解答】证明:(1)过P作PQ∥l1∥l2,由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可得:∠1=∠QPE、∠2=∠QPF;∵∠3=∠QPE+∠QPF,∴∠3=∠1+∠2.(2)关系:∠3=∠2﹣∠1;过P作直线PQ∥l1∥l2,则:∠1=∠QPE、∠2=∠QPF;∵∠3=∠QPF﹣∠QPE,∴∠3=∠2﹣∠1.(3)关系:∠3=360°﹣∠1﹣∠2.过P作PQ∥l1∥l2;同(1)可证得:∠3=∠CEP+∠DFP;∵∠CEP+∠1=180°,∠DFP+∠2=180°,∴∠CEP+∠DFP+∠1+∠2=360°,即∠3=360°﹣∠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能够正确地作出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如图,已知AB∥PN∥CD.(1)试探索∠ABC,∠BCP和∠CP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C=42°,∠CPN=155°,求∠BCP的度数.【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C=∠BMN=∠BCD,∠CPN+∠PCD=180°,即可得出结论;(2)由(1)的结论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1)∠ABC﹣∠BCP+∠CPN=180°;理由如下:延长NP交BC于M,如图所示:∵AB∥PN∥CD,∴∠ABC=∠BMN=∠BCD,∠CPN+∠PCD=180°,∵∠PCD=∠BCD﹣∠BCP=∠ABC﹣∠BCP,∴∠ABC﹣∠BCP+∠CPN=180°.(2)由(1)得:∠ABC﹣∠BCP+∠CPN=180°,则∠BCP=∠ABC+∠CPN﹣180°=155°+42°﹣180°=17°.【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6.如图,AD∥BC,∠EAD=∠C,∠FEC=∠BAE,∠EFC=50°(1)求证:AE∥CD;(2)求∠B的度数.【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量关系可得∠EAD+∠D=180°,根据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证明;(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B=∠C,根据三角形角和定理和等量关系即可得到∠B的度数.【解答】(1)证明:∵AD∥BC,∴∠D+∠C=180°,∵∠EAD=∠C,∴∠EAD+∠D=180°,∴AE∥CD;(2)∵AE∥CD,∴∠AEB=∠C,∵∠FEC=∠BAE,∴∠B=∠EFC=50°.【点评】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证明AE∥CD.17.探究题:(1)如图1,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直线CD有什么位置关系?简要说明理由.(3)若将点E移至图2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4)若将点E移至图3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结论.(5)在图4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分析】(1)首先作EF∥AB,根据AB∥CD,可得EF∥CD,据此分别判断出∠B=∠1,∠D=∠2,即可判断出∠B+∠D=∠E,据此解答即可.(2)首先作EF∥AB,即可判断出∠B=∠1;然后根据∠E=∠1+∠2=∠B+∠D,可得∠D=∠2,据此判断出EF∥CD,再根据EF∥AB,可得AB∥CD,据此判断即可.(3)首先过E作EF∥AB,即可判断出∠BEF+∠B=180°,然后根据EF∥CD,可得∠D+∠DEF=180°,据此判断出∠E+∠B+∠D=360°即可.(4)首先根据AB∥CD,可得∠B=∠BFD;然后根据∠D+∠E=∠BFD,可得∠D+∠E=∠B,据此解答即可.(5)首先作EM∥AB,FN∥AB,GP∥AB,根据AB∥CD,可得∠B=∠1,∠2=∠3,∠4=∠5,∠6=∠D,所以∠1+∠2+∠5+∠6=∠B+∠3+∠4+∠D;然后根据∠1+∠2=∠E,∠5+∠6=∠G,∠3+∠4=∠F,可得∠E+∠G=∠B+∠F+∠D,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1)如图1,作EF∥AB,,∵AB∥CD,∴∠B=∠1,∵AB∥CD,EF∥AB,∴EF∥CD,∴∠D=∠2,∴∠B+∠D=∠1+∠2,又∵∠1+∠2=∠E,∴∠B+∠D=∠E.(2)如图2,作EF∥AB,,∵EF∥AB,∴∠B=∠1,∵∠E=∠1+∠2=∠B+∠D,∴∠D=∠2,∴EF∥CD,又∵EF∥AB,∴AB∥CD.(3)如图3,过E作EF∥AB,,∵EF∥AB,∴∠BEF+∠B=180°,∵EF∥CD,∴∠D+∠DEF=180°,∵∠BEF+∠DEF=∠E,∴∠E+∠B+∠D=180°+180°=360°.(4)如图4,,∵AB∥CD,∴∠B=∠BFD,∵∠D+∠E=∠BFD,∴∠D+∠E=∠B.(5)如图5,作EM∥AB,FN∥AB,GP∥AB,,又∵AB∥CD,∴∠B=∠1,∠2=∠3,∠4=∠5,∠6=∠D,∴∠1+∠2+∠5+∠6=∠B+∠3+∠4+∠D;∵∠1+∠2=∠E,∠5+∠6=∠G,∠3+∠4=∠F,∴∠E+∠G=∠B+∠F+∠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地三条直线所截,同旁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3)定理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18.如图1,AB∥CD,在AB、CD有一条折线EPF.(1)求证:∠AEP+∠CFP=∠EPF.(2)如图2,已知∠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试探索∠EPF与∠EQF之间的关系.(3)如图3,已知∠BEQ=∠BEP,∠DFQ=∠DFP,则∠P与∠Q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4)已知∠BEQ=∠BEP,∠DFQ=∠DFP,有∠P与∠Q的关系为∠P+n∠Q=360°.(直接写结论)【分析】(1)首先过点P作PG∥AB,然后根据AB∥CD,PG∥CD,可得∠AEP=∠1,∠CFP=∠2,据此判断出∠AEP+∠CFP=∠EPF即可.(2)首先由(1),可得∠EPF=∠AEP+CFP,∠EQF=∠BEQ+∠DFQ;然后根据∠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推得∠EQF=,即可判断出∠EPF+2∠EQF=360°.(3)首先由(1),可得∠P=∠AEP+CFP,∠Q=∠BEQ+∠DFQ;然后根据∠BEQ=∠BEP,∠DFQ=∠DFP,推得∠Q=×(360°﹣∠P),即可判断出∠P+3∠Q=360°.(4)首先由(1),可得∠P=∠AEP+CFP,∠Q=∠BEQ+∠DFQ;然后根据∠BEQ=∠BEP,∠DFQ=∠DFP,推得∠Q=×(360°﹣∠P),即可判断出∠P+n∠Q=360°.【解答】(1)证明:如图1,过点P作PG∥AB,,∵AB∥CD,∴PG∥CD,∴∠AEP=∠1,∠CFP=∠2,又∵∠1+∠2=∠EPF,∴∠AEP+∠CFP=∠EPF.(2)如图2,,由(1),可得∠EPF=∠AEP+CFP,∠EQF=∠BEQ+∠DFQ,∵∠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EQF=∠BEQ+∠DFQ=(∠BEP+∠DFP)==,∴∠EPF+2∠EQF=360°.(3)如图3,,由(1),可得∠P=∠AEP+CFP,∠Q=∠BEQ+∠DFQ,∵∠BEQ=∠BEP,∠DFQ=∠DFP,∴∠Q=∠BEQ+∠DFQ=(∠BEP+∠DFP)=[360°﹣(∠AEP+∠CFP)]=×(360°﹣∠P),∴∠P+3∠Q=360°.(4)由(1),可得∠P=∠AEP+CFP,∠Q=∠BEQ+∠DFQ,∵∠BEQ=∠BEP,∠DFQ=∠DFP,∴∠Q=∠BEQ+∠DFQ=(∠BEP+∠DFP)=[360°﹣(∠AEP+∠CFP)]=×(360°﹣∠P),∴∠P+n∠Q=360°.故答案为:∠P+n∠Q=3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地三条直线所截,同旁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3)定理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19.如图所示,L1,L2,L3交于点O,∠1=∠2,∠3:∠1=8:1,求∠4的度数.【分析】设∠1=x,根据题意表示出∠2,再表示出∠3,然后根据邻补角的和等于180°列式求出x,再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4即可.【解答】解:设∠1=x,则∠2=x,∠3=8x,依题意有x+x+8x=180°,解得x=18°,则∠4=18°+18°=36°.故∠4的度数是36°.【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准确识图,设出未知数并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OB∥AC,根据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证明OA∥BC.【解答】解:OA∥BC,OB∥AC.∵∠1=50°,∠2=50°,∴∠1=∠2,∴OB∥AC,∵∠2=50°,∠3=130°,∴∠2+∠3=180°,∴OA∥B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70°,∠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15°,若设∠AOE=x°.①则∠EOF=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②求∠AOC的度数.【分析】(1)由对顶角的性质可知∠BOD=70°,从而可求得∠FOB=2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BOE=∠BOD,最后根据∠EOF=∠BOE+∠FOB求解即可;(2)①先证明∠AOE=∠COE=x,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FOE=;②∠BOE=∠FOE﹣∠FOB可知∠BOE=x﹣15°,最后根据∠BOE+∠AOE=180°列出方程可求得x的值,从而可求得∠AOC的度数.【解答】解:(1)由对顶角相等可知:∠BOD=∠AOC=70°,∵∠FOB=∠DOF﹣∠BOD,∴∠FOB=90°﹣70°=20°,∵OE平分∠BOD,∴∠BOE=∠BOD=×70°=35°,∴∠EOF=∠FOB+∠BOE=35°+20°=55°,(2)①∵OE平分∠BOD,∴∠BOE=∠DOE,∵∠BOE+∠AOE=180°,∠COE+∠DOE=180°,∴∠COE=∠AOE=x,∵OF平分∠COE,∴∠FOE=x,故答案为:;②∵∠BOE=∠FOE﹣∠FOB,∴∠BOE=x﹣15°,∵∠BOE+∠AOE=180°,∴x﹣15°+x=180°,解得:x=130°,∴∠AOC=2∠BOE=2×(180°﹣130°)=100°.【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角平分线定义,角的有关定义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2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已知∠AOC=75°,OE把∠BOD分成两个角,且∠BOE:∠EOD=2:3.(1)求∠EOB的度数;(2)若OF平分∠AOE,问:OA是∠COF的角平分线吗?试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BOD的度数,设∠BOE=2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F的度数即可.【解答】解:(1)设∠BOE=2x,则∠EOD=3x,∠BOD=∠AOC=75°,∴2x+3x=75°,解得,x=15°,则2x=30°,3x=45°,∴∠BOE=30°;(2)∵∠BOE=30°,∴∠AOE=150°,∵OF平分∠AOE,∴∠AOF=75°,∴∠COF=∠AOC,∴OA是∠COF的角平分线.【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之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72°,射线OE在∠BOD的部,∠DOE=2∠BOE.(1)求∠BOE和∠AOE的度数;(2)若射线OF与OE互相垂直,请直接写出∠DOF的度数.【分析】(1)设∠BOE=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分射线OF在∠AOD的部和射线OF在∠BOC的部两种情况,根据垂直的定义计算即可.【解答】解:(1)∵∠AOC=72°,∴∠BOD=72°,∠AOD=108°,设∠BOE=x,则∠DOE=2x,由题意得,x+2x=72°,解得,x=24°,∴∠BOE=24°,∠DOE=48°,∴∠AOE=156°;(2)若射线OF在∠BOC的部,∠DOF=90°+48°=138°,若射线OF在∠AOD的部,∠DOF=90°﹣48°=42°,∴∠DOF的度数是138°或4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垂直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邻补角的和是180°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且∠EOC:∠EOD=2:3.(1)求∠BOD的度数;(2)如图2,点F在OC上,直线GH经过点F,FM平分∠OFG,且∠MFH﹣∠BOD=90°,求证:OE∥GH.【分析】(1)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EO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OC,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解答.(2)由已知条件和对顶角相等得出∠MFC=∠MFH=∠BOD+90°=126°,得出∠ONF=90°,求出∠OFM=54°,延长∠OFG=2∠OFM=108°,证出∠OFG+∠EOC=18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EOC:∠EOD=2:3,∴∠EOC=180°×=72°,∵OA平分∠EOC,∴∠AOC=∠EOC=×72°=36°,∴∠BOD=∠AOC=36°.(2)延长FM交AB于N,如图所示:∵∠MFH﹣∠BOD=90°,FM平分∠OFG,∴∠MFC=∠MFH=∠BOD+90°=126°,∴∠ONF=126°﹣36°=90°,∴∠OFM=90°﹣36°=54°,∴∠OFG=2∠OFM=108°,∴∠OFG+∠EOC=180°,∴OE∥GH.【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角平分线定义、角的互余关系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角平分线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有一定难度.2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COF=90°.(1)若∠BOE=70°,求∠AOF的度数;(2)若∠BOD:∠BOE=1:2,求∠AOF的度数.【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OC的度数,根据邻补角的性质求出∠AOC的度数,根据余角的概念计算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邻补角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1)∵OE平分∠BOC,∠BOE=70°,∴∠BOC=2∠BOE=140°,∴∠AOC=180°﹣140°=40°,又∠COF=90°,∴∠AOF=90°﹣40°=50°;(2)∵∠BOD:∠BOE=1:2,OE平分∠BOC,∴∠BOD:∠BOE:∠EOC=1:2:2,∴∠BOD=36°,∴∠AOC=36°,又∵∠COF=90°,∴∠AOF=90°﹣36°=5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之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26.几何推理,看图填空:(1)∵∠3=∠4(已知)∴CD ∥AB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BE=∠CAB(已知)∴AC ∥B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DF+ ∠5 =180°(已知)∴AD∥BF(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1)由∠3=∠4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CD∥AB;(2)由∠DBE=∠CAB,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出答案;(3)根据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3=∠4(已知),∴CD∥AB(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BE=∠CAB(已知),∴AC∥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DF+∠5=180°(已知),∴AD∥BF(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1)AB∥CD,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AC∥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5,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同位角,错角,同旁角,平行线的判定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识别同位角,错角,同旁角和利用平行线的判定进行证明是解此题的关键.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1)若∠AOC=68°,∠DOF=90°,求∠EOF的度数.(2)若OF平分∠COE,∠BOF=30°,求∠AOC的度数.【分析】(1)根据对顶角相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即可;(2)设∠AOC=x,根据对顶角相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用x表示出∠BOE和∠EOF,根据题意列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直线AB、CD相交于点O,∴∠BOD=∠AOC=68°,∵OE平分∠BOD,∴∠DOE=∠BOD=34°,∴∠EOF=∠DOF﹣∠DOE=56°;(2)设∠AOC=x,则∠BOD=x,∵OE平分∠BOD,。
相交线与平行线经典题型
选择题两条直线相交,最多能有几个交点?A. 0个B. 1个(正确答案)C. 2个D. 无数个下列哪项不是平行线的性质?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 两直线平行,它们一定重合(正确答案)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且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是?A. 相交B. 平行(正确答案)C. 垂直D. 无法确定下列哪个选项能判定两条直线平行?A.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正确答案)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相等C. 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D. 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是?A. 固定的(正确答案)B. 变化的C. 为零D. 无法确定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两条直线相交的条件?A. 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B. 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不平行C. 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正确答案)D. 两条直线可以延长后相交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从这一点出发分别作这两条直线的垂线,那么这两条垂线的关系是?A. 平行(正确答案)B. 相交C. 重合D. 垂直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关系是?A. 相交B. 垂直C. 平行(正确答案)D. 重合下列哪个选项能说明两条直线不平行?A. 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互补(正确答案)C. 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D. 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练习(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2.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3.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4.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6.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8.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10.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如图,,8,6,10,BC AC CB cm AC cm AB cm ⊥===那么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点B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_,点A 、B 两点的距离是_____,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12. 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a)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b)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c) 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3. 如图,已知AB 、CD 、EF 相交于点O ,AB ⊥CD ,OG 平分∠AOE ,∠FOD =28°,求∠COE 、∠AOE 、∠AOG 的度数.14. 如图,AOC ∠与BOC ∠是邻补角,OD 、OE 分别是AOC ∠与BOC ∠的平分线,试判断OD 与O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5. 如图,AB ∥DE ,试问∠B 、∠E 、∠BCE 有什么关系.解:∠B +∠E =∠BCE过点C 作CF ∥AB ,则B ∠=∠____( )又∵AB ∥DE ,AB ∥CF ,∴____________( )∴∠E =∠____( )∴∠B +∠E =∠1+∠2即∠B +∠E =∠BCE .16. ⑴如图,已知∠1=∠2 求证:a ∥b .⑵直线//a b ,求证:12∠=∠.17. 阅读理解并在括号内填注理由:如图,已知AB ∥CD ,∠1=∠2,试说明EP ∥FQ .证明:∵AB ∥CD ,∴∠MEB =∠MFD ( )又∵∠1=∠2,∴∠MEB -∠1=∠MFD -∠2,即 ∠MEP =∠______∴EP ∥_____.( )18. 已知DB ∥FG ∥EC ,A 是FG 上一点,∠ABD =60°,∠ACE =36°,AP 平分∠BAC ,求:⑴∠BAC 的大小;⑵∠P AG 的大小.19. 如图,已知ABC ∆,AD BC ⊥于D ,E 为AB 上一点,EF BC ⊥于F ,//DG BA交CA 于G .求证12∠=∠.20. 已知:如图∠1=∠2,∠C =∠D ,问∠A 与∠F 相等吗?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邻补角2.对顶角,对顶角相等3.垂直有且只有垂线段最短4.点到直线的距离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6.平行相交平行7.平行这两直线互相平行8.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9.平行1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1.命题题设结论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题设结论真命题假命题12.平移相同平行且相等13.6cm 8cm 10cm 4.8cm.14.平行平行垂直15.28°118°59°16. OD⊥OE理由略17.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E∥CF(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8.⑴∵∠1=∠2,又∵∠2=∠3(对顶角相等),∴∠1=∠3∴a ∥b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⑵∵a ∥b ∴∠1=∠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3(对顶角相等) ∴∠1=∠2. 19.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MFQ FQ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0. 96°,12°.21.,AD BC FE BC ⊥⊥ 90EFB ADB ∴∠=∠=//EF AD ∴23∴∠=∠ //,31DG BA ∴∠=∠ 1 2.∴∠=∠ 22. ∠A =∠F .∵∠1=∠DGF (对顶角相等)又∠1=∠2 ∴∠DGF =∠2 ∴D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BA =∠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C =∠D ∴∠DBA =∠D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F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完整版)初一平行线与相交线经典试题
第一章:平行线与相交线考点1:余角、补角、对顶角一、考点讲解: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十∠2=90○,∠1+∠3= 90○,则∠2= ∠3.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 +∠B=180○则∠A、∠B互补,反过来,若∠A、∠B 互补,则∠A+∠B=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 +∠C=18 0○,∠A+∠B=18 0°,则∠B=∠C.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1-1】(2004、厦门,2分)已知:∠A= 30○,则∠A的补角是________度.解:150○点拨:此题考查了互为补角的性质.【考题1-2】(2004、青海,3分)如图l-2-1,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 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2 =45○B.∠1=∠3C.∠AOD与∠1互为补角D.∠1的余角等于75○30′解:D 点拨:此题考查了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和对顶角之间的综合运用知识.三、针对性训练:(30 分钟) (答案:220 ) 1._______的余角相等,_______的补角相等.2.∠1和∠2互余,∠2和∠3互补,∠1=63○,∠3=__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B.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C.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D.相等的角一定互余4.轮船航行到C处测得小岛A的方向为北偏东32○,那么从A处观测到C处的方向为()A.南偏西32○B.东偏南32○C.南偏西58○D.东偏南58○5.若∠l=2∠2,且∠1+∠2=90○则∠1=___,∠2=___.6.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九分之二多1°,求这个角的度数.7.∠1和∠2互余,∠2和∠3互补,∠3=153○,∠l=_8.如图l-2-2,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0个B.l个C.2个D.3个9.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______10.已知∠A和∠B互余,∠A与∠C互补,∠B与∠C的和等于周角的13,求∠A+∠B+∠C的度数.11.如图如图1―2―3,已知∠AOC与∠B都是直角,∠BOC=59○.(1)求∠AOD的度数;(2)求∠AOB和∠DOC的度数;(3)∠A OB与∠DOC有何大小关系;(4)若不知道∠BOC的具体度数,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关系仍然成立吗?考点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一、考点讲解: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2.“三线八角”的识另: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正确认识这八个角要抓住:同位角位置相同,即“同旁”和“同规”;内错角要抓住“内部,两旁”;同旁内角要抓住“内部、同旁”.3.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在一条直线上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2-1】(2004贵阳,3分)如图1―2―4,直线a ∥b,则∠A CB=________解:78○点拨:过点C作CD平行于a,因为a∥b,所以CD∥b.则∠A C D=2 8○,∠DCB=5 0○.所以∠ACB=78○.【考题2-2】(2004、开福,6分)如图1―2―5,AB∥CD,直线EF分别交A B、CD于点E、F,EG平分∠B EF,交CD于点G,∠1=5 0○求∠2的度数.解:65○点拨:由AB∥CD,得∠BEF=180○-∠1=130○,∠BEG=∠2.又因为EG平分∠BEF,所以∠2=∠BEG=12∠BEF=6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针对性训练:( 40分钟) (答案:220 ) 1.如图1-2-6,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l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同位角相等;(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及题型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及题型总结(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相交线与平行线考点及题型总结第一节相交线一、知识要点:(一)当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相交时,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只有一个交点;一种是有两个交点,即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还有一种是三个交点,即三条直线两两相交。
(二)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十∠2=90°,∠1+∠ 3=90°,则∠2=∠3.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B=180°,则∠A、∠B互补;反过来,若∠A、∠B互补,则∠A+∠B=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C=180°,∠A+∠B=180°,则∠B=∠C.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三)垂直: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是垂直,两条直线交角成90 。
1、经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垂线,有且只有一条;2、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距离中,垂线段最短。
(四)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产生两个交点,形成了八个角(不可分的):1、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 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 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2、内错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 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 的两旁(即位置交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3、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 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 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二、题型分析: 题型一:列方程求角例1: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21少20°.则这个角为 ( ) A 、30° B 、40° C 、60° D 、75° 答案:B分析:若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 ,补角是180°-x ,于是构造出方程即可求解求解: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 ,补角是180°-x .则根据题意,得21(180°-x )-(90°-x )=20° ; 解得:x =40°. 故应选B . 说明:处理有关互为余角与互为补角的问题,除了要弄清楚它们的概念,通常情况下还要引进未知数,构造方程求解.习题演练:1、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 )A 、42138 、B 、都是10C 、42138 、或4210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A分析:两个条件可以确定两个角互补,列方程即可解得A 。
(完整)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9讲相交线与平行线同学们对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一定不陌生吧!纵横交错的公路,棋盘中的横线和竖线,操场上的双杠,教室中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与相对的两条边……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形象.专题简介暑期我们学习了几何图形-—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本讲将进一步学习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相交和平行.对于相交,我们要研究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对于平行,我们要借助于一条与两条平行直线相交的直线,通过研究相交所得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进而得出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同时,我们还会学习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证明数学结论的方法,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言之有据的思考习惯.模块分类1.相交线相关概念.2.平行线性质和判定.3.平行线四大模型.学习目标1.掌握与相交线和平行线的相关概念和性质.2.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3.掌握平行线四大模型.考点汇总考试频率对应例题对应练习题相交线相关概念☆☆☆例1、2练1、2平行线性质和判定☆☆☆☆☆例3、4练3、4平行线四大模型☆☆☆☆例5~8练5模块一相交线相关概念题型一邻补角、对顶角、垂线段知识点睛相交线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将圆周角一分为四,如图,∠1和∠2有一条公共边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即∠1+∠2=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如图,∠1和∠3有一个公共顶点O,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3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如图,因为∠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的定义),所以∠1=∠3(同角的补角相等).由此我们得到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垂直如图,若两条直线AB、CD所成的夹角α=90°,我们说AB、CD互相.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它们的交点叫做.如图,AB⊥CD,垂足为O.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任意一个角等于90°,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如果AB和CD交于点O,∠AOC=90°,那么AB⊥CD.如图,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格点O,A1,A2,A3,……,其中PO⊥l(称PO为P到直线l的垂线段),这些连成的线段中,不难发现, 最短.于是我们得到: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即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基础夯实【例1】(1)如果∠AOB+∠DOE=180°,∠AOB和∠BOC互为邻补角,那么∠DOE与∠BOC的关系是.(2)如图,三条直线a、b、c相交于一点,则∠1+∠2+∠3=.【练1】(1)下列语句,正确的有 (只填序号).□,1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误!有公共顶点且互补的两个角是邻补角;错误!对顶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错误!对顶角相等但不一定互补;错误!对顶角有公共的邻补角.(2)如图,EF、CD交于点O,OA⊥OB,且OD平分∠AOF,∠BOE=2∠AOE,求∠EOD的度数.题型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知识点睛同位角如图,直线AB,CD和EF相交(也可以说两条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8个角.现在我们关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的关系.∠1和∠5这两个角分别在直线AB、CD的同一方(上方),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侧(右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思考:图中还有哪些角是构成同位角?内错角∠3和∠5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分别在直线EF两侧(∠3在EF左侧,∠5在EF右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思考:图中还有哪些角是构成内错角?同旁内角∠3和∠6也都在直线AB、CD之间,但它们都在直线EF的同一旁(左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思考:图中还有哪些角是构成同旁内角?同位角:“F字型”内错角:“Z字型”同旁内角:“C字型”基础夯实【例2】(1)如图,∠DCE与∠B是直线AB、被直线所截而成的角;∠ACB与∠A是直线AB、被直线所截而成的角;∠ACE和∠A是直线AB、被直线所截而成的角.(2)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形成12个角中,完成填空:错误!∠1与∠2是,错误!∠3与∠5是,○3∠2与∠5是,错误!∠7与∠12是,错误!∠6与∠7是 ,错误!∠8与∠2是,强化挑战【练2】(1)(“希望杯”邀请赛)如图,平行直线AB、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图中同旁内角共有________ .(2)在如下所示的图中,一共有对内错角.(3)用数码标记出下图与∠1是同位角的所有角.模块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知识点睛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如图,过点B作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再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和前面过点B画出的直线平行吗?通过观察和画图,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基本事实(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由平行公理,进一步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如图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也就是说:如果b∥a,c∥a,那么b∥c.平行线三大判定: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如果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可以判断两条直线平行.但是,由于直线无限延伸,检验它们是否相交有困难,所以难以直接根据定义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条直线平行.示意图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1=∠2,则AB∥CD.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条直线平行.示意图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若∠1=∠4,则AB∥CD.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条直线平行.示意图判定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若∠1+∠3=180°,则AB∥CD.平行线三大性质:将平行线三大判定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可以得到平行线的三大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基础夯实【例3】如图,已知EF∥AD,∠1=∠2,∠BAC=70°,将求∠AGD的过程补充完整.解:∵EF∥AD()∴∠2=()又∠1=∠2( )∴∠1=∠3( )∴AB∥()∴∠BAC+=180°()又∠BAC=70°( )∴∠AGD=()【练3】如图,∠A=60°,∠ABD=∠BDC,求∠ADC的度数是多少?强化挑战【例4】如图,∠1=∠2,∠3=∠4,∠5=∠6,求证:CE∥DF.【练4】已知∠1=∠2,∠5=∠6,AD∥BC,求证:∠3=∠4.模块三平行线四大模型知识点睛铅笔模型结论若AE∥CF,则∠P+∠E+∠F=360°猪蹄模型结论若AE∥CF,则∠P=∠E+∠F臭脚模型结论若AE∥CF,则∠P=∠E-∠F骨折模型结论若AE∥CF,则∠P=∠F-∠E总结:以上结论不要“机械地”记忆,要在掌握证明方法基础上,带着理解去记忆.不难发现,过拐点P点作平行线再导角,是证明这类结论的通法,这些模型是平行线问题中的常见模型,同学们需熟练掌握证明过程.强化挑战【例5】如图,已知AB∥CD,∠EAF=14∠EAB,∠ECF=14∠ECD,求证:∠AFC=34∠AEC.【练5】已知,AD∥BC,BE平分∠ABC,DE平分∠ADC.求证:∠E=(12∠A+∠C).巅峰突破【例6】如图,∠DAB+∠ABC+∠BCE=360°,(1)说明AD和C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作∠BCF=∠BCG,CF与∠BAH的平分线交于点F,若∠F的余角等于2∠B的补角,求∠BAH的度数.【例7】(武昌区期末考试)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D,DE平分∠BDC,H是直线CD上一动点(不与点D重合),BI平分∠HBD,写出∠EDI与∠BH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例8】(2013-2014洪山区期中统考)如左图,D为△ABC延长线上的一点,CE∥AB.(1)求证:∠ACD=∠A+∠B;(2)若右图,过A点作BC的平行线交CE于点H,CF平分∠ECD、FA平分∠HAD,若∠BAD=70°,求∠F的度数;(3)如图,AH∥BD,G为CD上一点,Q为AC上一点,GR平分∠QGD交AH于R,QN平分∠AQG交AH于N,QM∥GR,猜想∠MQN与∠ACB的关系,说明理由.第9讲课后作业【习1】证明:过点O任意作7条直线,则在所有以O为顶点的角中,必有一个小于26°.【习2】下图中一共有对同旁内角?【习3】已知,如图,BCE、AFE是直线,AB∥CD,∠1=∠2,∠3=∠4,求证:AD∥BE.证明:∵AB∥CD(已知)∴∠4=∠( )∵∠3=∠4(已知)∴∠3=∠ (等量代换)∵∠1=∠2(已知)∴∠1+∠CAF=∠2+∠CAF(等式的性质)即∠BAF=∠∴∠3=∠(等量代换)∴AD∥BE( )【习4】如图,AB∥CD,AE平分为∠BAD,CD与AE相交于F,∠CFE=∠E,求证:AD∥BC.【习5】如图,已知AB∥EF,求∠1-∠2+∠3+∠4=.【习6】已知:AB∥CD,∠FBC=13∠ABF,∠FDC=13∠FDE,求∠C、∠F的关系.【习7】已知:AB∥DE,BF、DF分别平分∠ABC、∠CDE,求∠C、∠F的关系.【习8】已知:AB∥GF,∠B=50°,∠BCD=120°,∠E=30°,∠F=100°,求证:BC∥DE.【习9】如图,四边形ABCD中,AE平分∠DAB,CF平分∠DCB,且AE∥CF.(1)求证:∠B=∠D;(2)延长AE、BC交于G,若∠ADC=90°,∠G=55°,求∠DAB的度数.【习10】如图,已知∠FEA=∠EAF,EA平分∠CAF.(1)求证:EF∥AC;(2)若CA平分∠DAB,∠BAF与∠BAD互补,∠FEA-∠DAC=50°,求∠F.【习11】已知,如图1,∠1+∠2=180°,∠AEF=∠HLN.(1)判断图1中平行的直线,并给予证明;(2)如图2,∠PMQ=2∠QMB,∠PNQ=2∠QND,请判断∠P与∠Q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图1 图2【习12】如图,在△ABC中,CE⊥AB于E,DF⊥AB于F,AC∥ED,CE是∠ACB的平分线.求证:∠EDF=∠BDF.【习13】如图,已知:DE∥AC,CD平分∠ACB,EF平分∠DEC,∠BDG与∠ADC互余.求证:DG∥E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在满分
1、( 2009 年崇左)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则=()
1 1 50°AEF3
2、( 2009 年新疆)如图,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30°, 2 50°的度数
,则等于()
3、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o,那么∠ 2 的度数是()。
1
3
2
第 1 题第2题第3题
4、光线 a 照射到平面镜CD上,然后在平面镜AB 和 CD之间来回反射,这时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
射角,即∠ 1=∠ 6,∠ 5=∠ 3,∠ 2=∠ 4。
若已知∠ 1=55°,∠ 3=75°,那么∠ 2 等于()A
a
4
2
B 1653
C D
第 4 题第 5 题第 6 题
5、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45°,则∠ 2 的度数为()
A 、115° B、 120° C、 145° D、 135
6、( 2011?天水)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两条平行线a、 b 中的直线 b 上,如果∠ 1=40°,则∠
2 的度数是()
A 、30° B、45° C、40° D、 50°
7、(2011?江汉区)如下图, AB ∥ EF∥ CD ,∠ ABC=46 °,∠ CEF=154 °,则∠ BCE 等于()
A 、23° B、16° C、20° D、 26°
8、如下图,已知 L1∥ L2 ,MN 分别和直线L1 、L2 交于点 A 、B,ME 分别和直线L1 、L2点 P 在 MN 上( P 点与 A 、B、 M 三点不重合).
( 1)如果点 P 在 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α、∠β、∠γ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如果点 P 在 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α、∠β、∠γ有何数量关系(只须写出结论)交于点
.
C、D,
9、如下图,在 ABC 中, CE ⊥AB 于 E, DF ⊥ AB 于 F, AC ∥ ED,CE 是∠ ACB 的平分线.求证:∠ EDF =∠BDF . (天津市竞赛题 )
10、如下图 1- 26 所示. AE∥ BD,∠ 1=3∠2,∠ 2=25°,求∠ C.(辅助线可以化腐朽为力量)
11、实验证明 , 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 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锐角相
等.
(1)如图 , 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 a 上,被 a 反射到平面镜 b 上,又被 b 反射.若被 b 反射出的光线 n 与光线 m平行,且∠1=50°,则∠2=°,∠ 3=° .
(2)在(1)中 , 若∠ 1=55°, 则∠ 3=°; 若∠ 1=40° , 则∠ 3=° .
(3)由(1)、 (2), 请你猜想 : 当两平面镜a、b的夹角∠ 3=°时 , 可以使任何射到平面镜 a 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 a、 b 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 m与反射光线n 平行.你能说明理由吗?
1m
a
3
b 2
n
12、如下图,已知射线CB∥ OA ,∠ C=∠ OAB=100 °, E、 F 在 CB 上,且满足∠ FOB =∠ AOB , OE 平分∠COF.
(1)求∠ EOB 的度数.
(2)若平行移动AB ,那么∠ OBC:∠ OFC 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 ?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
值.
(3)在平行移动AB 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 OBA? 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说
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