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检测技术试验报告
汽车电气实验报告总结
![汽车电气实验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c701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9.png)
汽车电气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目的本次汽车电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对汽车电气系统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学习。
通过实验,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故障排除方法,提高对汽车电气系统的维修和诊断能力。
实验过程与结果1. 系统的基本组成首先,我们对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进行了学习和了解。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我们仔细观察了汽车电气系统的不同部分,包括起动电路、充电电路、点火电路等。
2. 实验一:汽车电路故障排查在实验一中,我们分组进行了汽车电路故障排查实验。
每组学生被分配一辆带有故障的汽车,我们需要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并利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故障的排查。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不同的故障,如电路开路、短路、设备故障等。
通过仔细观察,测量电压和电阻等数值,我们成功地找到了故障点,并进行了修复。
3. 实验二:充电电压的测量实验二中,我们重点学习了汽车电池充电电压的测量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我们首先按照操作步骤连接仪器,然后通过调整电阻,测量充电电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充电电压会随着充电电流的变化而变化,我们根据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原因。
最后,我们对这些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得出了一些有关电池充电电压测量的结论。
4. 实验三:转速测量与点火系统故障诊断实验三中,我们学习了汽车发动机的转速测量方法,并探讨了点火系统故障诊断的相关知识。
我们使用了转速计进行测量,并观察了转速信号的波形图。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转速信号波形图的形态可以反映点火系统的工作状态。
通过比对实际测量的转速信号和标准波形图,我们成功地诊断出了点火系统故障,并进行了相关的维修。
实验总结与收获通过本次汽车电气实验的学习,我对汽车电气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不仅巩固了相关理论知识,还掌握了一些常见故障的排查与维修方法。
此外,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和交流,我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工具,以及如何分析和解决汽车电路故障。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范文(精选)(二)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范文(精选)(二)](https://img.taocdn.com/s3/m/cb8bfe6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e.png)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范文(精选)(二)引言概述: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常见的电气测量技术原理与方法,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的范文,帮助学生了解实验报告的格式与写作方法。
正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电压、电流的直接测量方法。
2. 理解并运用示波器测量电信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的使用方法及精度要求。
4. 学会使用数字万用表进行电气参数的测量。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示波器:用于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波形。
2. 电流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3. 电压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电压的大小。
4. 电阻箱:用于调节电阻的大小,以改变电路的电阻值。
5. 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电气参数。
三、实验过程1. 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连接电路,调节电源电压,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
- 记录测量值,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2.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和幅度。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压信号的波形,并测量电压的峰值和有效值。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流信号的波形,并测量电流的峰值和有效值。
3. 电阻的测量- 使用电阻箱接入电路,调节电阻的大小。
-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测量,并计算电阻的值。
4.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连接电路,选择合适的测量量程。
-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值,并记录测量结果。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绘制相应的图表。
- 计算平均值、方差等统计量,分析实验结果和误差来源。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并掌握了电气测量技术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了解了电压、电流的直接测量方法,掌握了示波器的使用技巧,并熟悉了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和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同时,我们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评估和总结,进一步加深了对电气测量技术的理解。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三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三](https://img.taocdn.com/s3/m/735a8a22ee06eff9aef807b4.png)
电子科技大学标准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钟治瑶学号: 2014080204026指导教师:李晓宁一、实验室名称:工训中心三楼西门子实验室二、实验项目名称:LABVIEW基础实验三、实验原理:BVIEWLabVIEW是美国国家仪器(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公司最早于1986年推出的一款软件,最初主要是为了简化工程人员开发PC与仪器设备之间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的相关应用,所以一开始就提供了非常方便的程序界面设计工具以及基于数据流的图形化编程方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拓展,LabVIEW本身也不断发展,通过每年的升级添加更多功能,进一步简化科学家和工程师用其实现复杂应用的难度。
时至今日,除了传统的仪器控制和数据采集应用,LabVIEW在嵌入式控制、信号处理、射频和软件无线电等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应用。
bVIEW基本开发环境简介使用LabVIEW编程时,最基本的程序文件形式是VI(Virtual Instruments的缩写), 默认保存的LabVIEW程序后缀名为“.vi”。
每个VI由“前面板”和“程序框图”两个部分组成,因此每次新建VI也会弹出两个窗口,分别是VI的前面板和程序框图。
其中前面板可以理解为用户界面,而程序框图则可以理解为程序部分,如下图所示。
图3-1 一个简单的LabVIEW程序前面板和程序框图(1)前面板LabVIEW的前面板相当于程序的界面。
在LabVIEW前面板的空白处点击右键,会弹出一个控件选板(图3-2),包含了不同类型的用户界面元素(称为“控件”),按照不同的控件类型又分为不同的子选板。
LabVIEW的控件有多种类型,最基本的包括数值型,布尔型、字符串型等。
每种类型又包含不同的具体控件形式,例如数值型就又包括了多种不同的具体类型(图3-3)。
(2)程序框图LabVIEW的程序框图决定了程序的运行行为,框图中可以包含终端(Terminal)、常数(Constant)、函数(Function)、连线(Wire)、结构(Structure)、子VI(subVI)等元素。
电气实验报告实训报告
![电气实验报告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61a91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a.png)
一、实验名称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接线方法。
3. 学会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元件、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器材1. 三相异步电动机一台2. 交流电源3. 继电器、接触器、按钮、开关等电气元件4. 万用表5. 电线、导线等6. 焊接工具、绝缘胶带等四、实验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是通过改变电动机定子绕组中三相电源的相序来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
当三相电源的相序不变时,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为正转;当改变三相电源的相序后,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为反转。
五、实验步骤1. 根据电路原理图,将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连接完整。
2. 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元件、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3. 开启电源,观察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确认正反转控制电路工作正常。
4. 闭合反转控制开关,观察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确认反转控制电路工作正常。
5. 断开电源,检查电路连接是否完好,确保安全。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工作正常,电动机可以实现正反转。
2. 通过实验,掌握了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接线方法,学会了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元件、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了安全操作,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实验总结本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实验,使我们对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电路的接线方法和检测方法。
通过实验,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打下了基础。
八、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触电和短路。
2. 在连接电路时,严格按照电路原理图进行,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3. 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元件、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时,注意正确使用万用表,防止损坏仪器。
电器产品检测研究报告
![电器产品检测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263b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2.png)
电器产品检测研究报告安全性检测是电器产品检测的基本要求。
在电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如设计不合理、工艺不完善等,可能导致电器产品发生安全事故。
因此,安全性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安全性检测主要包括电器产品的机械结构、电气结构、材料等方面的检测。
这些检测可以通过检测设备的结构是否牢固可靠、电器产品的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等来进行。
性能检测是对电器产品功能是否达到要求的检测。
性能检测主要包括电器产品的电气性能、热性能、传输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电气性能检测主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指标的检测。
热性能检测主要包括电器产品的散热性能、温度控制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传输性能检测主要包括电器产品的信号传输、图像传输等方面的检测。
可靠性检测是对电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长时间保持正常工作的检测。
可靠性检测主要包括电器产品的使用寿命、损耗、运行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可靠性检测可以判断电器产品是否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正常工作。
环境适应性检测是对电器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的检测。
环境适应性检测主要包括电器产品在高温、低温、湿度、震动等环境条件下的工作情况的检测。
通过环境适应性检测可以确保电器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电器产品检测研究是为了提高电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电器产品的需求。
通过对电器产品的安全性、性能、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检测,可以确保电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和权益。
电器产品检测研究为电器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通过对电器产品的检测研究,可以发现电器产品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改进和优化电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同时,电器产品检测研究还可以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之,电器产品检测研究对保证电器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电器产品的安全性、性能、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检测,可以确保电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消费者对电器产品的需求,为电器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电气实验报告
![电气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f9e5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c.png)
电气实验报告电气实验报告引言电气实验是电工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电路的原理、性能和特点。
本篇报告将详细介绍我所进行的一次电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直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电阻和电流的变化,我们可以验证欧姆定律,并进一步探讨电阻的特性。
实验装置和步骤实验装置包括电源、电阻、导线和电流表。
首先,我们将电源连接到电路中,并将电阻与电流表串联。
接下来,我们通过调节电源电压,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最后,我们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多组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欧姆定律的验证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线性的。
我们的实验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
当电流为0时,电压也为0;当电流增大时,电压也随之增大。
这一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
2. 电阻的特性通过改变电阻的值,我们发现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是显著的。
当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当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
这说明电阻对电流的流动起到了控制作用。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欧姆定律适用于直流电路中的线性电阻。
对于非线性元件,如二极管和晶体管等,欧姆定律不再适用。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电路模型和理论。
2. 电阻的选择和应用电阻作为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改变电阻的值,我们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电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值,以达到所需的电路性能。
结论通过本次电气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有效性。
电阻作为电路中重要的元件,对电流的流动起到了控制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值,以满足电路的性能要求。
总结电气实验是电工学习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原理和特性。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034b6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5.png)
一、实验名称电气测量技术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电气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2. 掌握基本的电气测量技术,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的测量。
3. 学会使用万用表等仪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量和故障诊断。
4. 培养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验原理电气测量技术是利用测量仪器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电气参数进行测量的技术。
常见的测量仪器有万用表、示波器、交流电流表、交流电压表等。
本实验主要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万用表2. 电阻器3. 电容器4. 电流表5. 电压表6. 连接线7. 电源五、实验步骤1. 测量电阻(1)将电阻器接入电路中,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打开万用表,选择电阻测量功能。
(3)将万用表的两个表笔分别连接到电阻器的两端。
(4)读取电阻值,记录实验数据。
2. 测量电压(1)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打开电压表,选择电压测量功能。
(3)将电压表的两个表笔分别连接到待测电压的两端。
(4)读取电压值,记录实验数据。
3. 测量电流(1)将电流表接入电路中,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打开电流表,选择电流测量功能。
(3)将电流表的两个表笔分别连接到待测电流的两端。
(4)读取电流值,记录实验数据。
4. 故障诊断(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
(2)使用万用表对电路中的元件进行测量,判断故障原因。
(3)根据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故障的方法。
六、实验数据与处理1. 电阻测量数据电阻器阻值:R = 100Ω测量值:R1 = 99.5Ω,R2 = 100.2Ω,R3 = 99.8Ω平均值:R = (R1 + R2 + R3) / 3 = 99.9Ω2. 电压测量数据电源电压:U = 5V测量值:U1 = 4.9V,U2 = 5.1V,U3 = 5.0V平均值:U = (U1 + U2 + U3) / 3 = 5.0V3. 电流测量数据电源电流:I = 1A测量值:I1 = 0.9A,I2 = 1.1A,I3 = 1.0A平均值:I = (I1 + I2 + I3) / 3 = 1.0A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测量结果与实际值基本一致,说明实验操作正确,测量仪器准确。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范文(精选)
![电气测量技术实验报告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a3f081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9.png)
引言:电气测量技术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电气测量技术可以准确地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电气参数,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针对电气测量技术实验进行报告,以展示实验的设计、方法、结果和分析,以期能够全面而专业地介绍电气测量技术实验的实施过程及其结果。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关于电气测量技术的实验设计,并对实验方法、结果和分析进行详细阐述。
该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电阻、电流和电压等参数,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掌握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采用适当的仪器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操作,得出了一些关键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讨论。
正文:1.实验设计1.1实验目的1.1.1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包括万用表、示波器等。
1.1.2掌握电阻、电流、电压等电气参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1.2实验器材和材料1.2.1万用表:用于测量各种电气参数,包括电阻、电流和电压等。
1.2.2示波器:用于监测和分析电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1.2.3电源:用于提供恒定的电压和电流。
1.2.4电阻箱:用于提供不同阻值的电阻,用于测量电阻。
1.3实验步骤1.3.1测量电阻:通过连接电阻和万用表,采用悬空测量法,测量电阻的数值和误差。
1.3.2测量电流:通过连接电源、电阻和万用表,测量电流的数值和误差。
1.3.3测量电压:通过连接电压源、电阻和万用表,测量电压的数值和误差。
2.测量方法2.1电阻的测量方法2.1.1悬空测量法:将待测电阻从电路中拆出,连接到万用表进行测量,得到电阻的精确值。
2.1.2并联测量法:通过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并连接到电路中,利用电路中的其他元件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通过测量电路的整体阻抗和已知电阻的阻值,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2.2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方法2.2.1串联测量法:通过将测量仪器直接串联到电路中,利用仪器的测量功能,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和波形。
电测实验报告
![电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2810335901020207409cf9.png)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电气工程学院姓名:李晓峰学号:12281035班级:电气1307班实验一示波器波形参数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示波器的波形参数测量,进一步巩固加强示波器的波形显示原理的掌握,熟悉示波器的使用技巧。
1.熟练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峰峰值,有效值及其直流分量。
2.熟练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周期及频率。
3.熟练掌握用示波器在单踪方式和双踪方式下测量两信号的相位差。
二、实验设备1.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示波器——SS7802Aa、主要参数:SS-7802模拟示波器·具有能够选择场方式、线路的TV/视频同步功能·附有光标和读出功能·5位数计数器规格及性能·显像管:6英寸、方型8*10p(1p=10mm)约16kV·垂直灵敏度:2mV/p~5V/p(1-2-5档)(通道1、通道2)精度:±2%·频率范围:20MHz·时间轴扫描A·100ns/p~500ms/p·TV/视频同步:能够选择场方式、能够选择ODD、EVEN、BOTH、扫描线路b、主要功能描述示波器操作板如图所示:包括如下五个操作控制区域:水平控制区【◄POSITION►】:将【◄POSITION►】向右旋转,波形右移。
FINE 指示灯亮时,旋转【◄POSITION►】可作微调。
MAG×10 :扫描速率提高10倍,波形将基于中心位置向左右放大。
ALTCHOP :选择ALT(交替,两个或多个信号交替扫描)或CHOP (断续,两个或多个信号交替扫描)。
垂直控制区INPUT:输入连接器(CH1、CH2),连接输入信号。
EXTINPUT :用外触发信号做触发源。
外信号通过前面板的EXTINPUT接入。
【VOLTS/DIV】:调节【VOLTS/DIV】选择偏转因数。
按下【VOLTS/DIV】;偏转因数显示“ ”符号。
在该屏幕下,可执行微调程序。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总结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c94f2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8.png)
电气测量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电气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对电气测量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的实验项目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量的测量,以及电压表、电流表、电桥等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步骤1. 测量电压:利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并比较两者的差异。
2. 测量电流:利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并观察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3. 测量电阻:采用电流法和电压法测量不同电阻的值,并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不同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并观察测量值是否符合理论预期。
5. 使用电桥:利用电桥测量未知电阻的值,并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出电阻的准确值。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和数据测量,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1. 电压测量:经过比较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测量结果,发现直流电压的测量值相对稳定,误差较小,而交流电压的测量值有一定的波动。
2. 电流测量:通过测量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发现直流电流的测量值稳定性较好,而交流电流的测量值会受到电阻的影响而有所波动。
3. 电阻测量:通过电流法和电压法分别测量电阻的值,并将两次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测量值非常贴近,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4. 仪器使用:通过使用数字多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我们发现其测量值与理论预期基本吻合,仪器使用操作便捷,能够满足实际测量需求。
5. 电桥使用:通过使用电桥测量未知电阻的值,我们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电桥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仪器,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精确的电阻测量。
四、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气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际操作使我们更加熟悉了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量的测量方式,并且培养了我们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对数字多用表、电桥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准确性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电气 华中科技大学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电气 华中科技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a706fa2cdd36a32d737581c3.png)
2010 级《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报告(检测技术实验)指导教师日期实验成绩实验评分表基本实验实验编号名称/内容(此列由学生自己填写)实验分值评分电气学科大类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10 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20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40设计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超声波测距40创新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教师评价意见总分目录实验一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 ..................................................................实验二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 实验三差动变压器的标定 ...................................................................... 实验四超声波测距 ................................................................................... 总结............................................................................................................ 参考书目 ....................................................................................................实验二十二.差动变压器的标定一.差动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差动变压器由衔铁、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线圈骨架等组成。
初级线圈作为差动变压器激励用,相当于变压器的原边;次级线圈由两个结构尺寸和参数相同的相同线圈反相串接而成,相当于变压器的副边。
电气电流测量实验报告
![电气电流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c4fb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2.png)
电气电流测量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掌握电气电流的测量方法,了解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技巧。
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电流表
- 电源
- 电阻器
- 连线
- 万用表
3. 实验原理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通常使用安培(A)作为单位进行表示。
电流的测量需要使用电流表,电流表是根据安培力原理工作的电流测量仪器。
4. 实验步骤
1. 将电源连接到电流表的正负极上,确保电源电压与测量范围相匹配。
2. 调节电流表的量程选择钮,选择合适的量程使得测量值在合理范围内。
3. 将电流表的正负极与电路中的测量位置相连,确保接线正确、稳固。
4. 打开电源,读取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
5.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电流(A) 电压(V)
-
0.1 2.4
0.2 4.7
0.3 7.1
0.4 9.3
0.5 11.5
6.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电流与电压之间呈线性关系,即电流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
7.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气电流的测量方法,了解了电流测量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操作技巧。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正确连接电流表和进行测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电流值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这与理论预期符合。
8. 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让我更深入理解了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也让我对电流表的使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实验中,我注意到了测量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正确选择量程和稳固的接线。
这些经验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所帮助。
电工实验报告(11篇)
![电工实验报告(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0573b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2.png)
电工实验报告(11篇)电工实验报告(精选11篇)电工实验报告篇1电工实验是电子工程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了解电路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才能在实验中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提高实验效果。
在进行电工实验中,我们不仅要认真观察测量结果,还需要注意安全,有条理地组织实验步骤,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电工实验中,读懂电路图和理解电路要素是非常关键的。
在学习实验前,我们需要先对相关的电路和器件进行学习,掌握其运行原理和特性,更好地理解电路的构成及其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便能够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万用表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保持测试仪器的精确。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安全问题。
我们应该根据实验安全要求进行操作,并带好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在进行电路连线时,应尽可能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连线方式,并充分考虑实验环境的安全性,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同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并根据实验要求对电源进行正确连接,以避免板子或器件损坏或发生其他故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条理地组织实验步骤。
通过合理地安排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并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在实验时,我们应该遵循实验要求,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我们应该及时进行记录,以便更好地发现并解决问题。
总之,电工实验是电子工程学生学习和应用电子技术的重要环节。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电路和器件的相关知识,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安全问题,并有条理地组织实验步骤,以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扩展自己的知识,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以更好地应对电子工程中的挑战。
电工实验报告篇2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
火灾电气线路检测鉴定实验报告
![火灾电气线路检测鉴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97c7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b.png)
火灾电气线路检测鉴定实验报告概述: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故,其中很多起源于电气线路问题。
因此,在预防火灾和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火灾电气线路检测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报告将介绍火灾电气线路检测鉴定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并给出相关建议。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型电气线路进行检测和鉴定,分析其潜在的火灾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改善措施。
具体而言,我们希望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 确定电气线路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2. 验证不同条件下发生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性;3. 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以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二、实验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1. 检测环境条件:首先要确定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电气线路稳定性和耐火性的影响。
2. 选取样本:根据不同的实验目标,选取典型的电气线路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
3. 检测与鉴定:通过专业仪器对电气线路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线路绝缘性能、接地连接情况、过载和短路等方面。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将获得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利用统计方法和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线路安全性及火灾风险。
5. 结果报告:根据实验结果撰写报告,提出相应建议。
三、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和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 线路绝缘性能问题:我们发现,在某些未经维护或老化的电气线路中,存在绝缘材料老化、损坏或严重磨损等问题。
这将导致电流泄漏和触电风险增加。
2. 过载问题:许多电气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会导致过载,进而引起火灾。
在我们的实验中发现了一些潜在的过载风险点,需要采取措施改善。
3. 接地连接问题:良好的接地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并防止火灾发生的关键。
我们在一些线路中发现了接地连接不良、断开或虚接等问题,需要及时修复。
4. 线路短路:实验中发现了某些电气线路的短路故障可能会引起火灾。
这种情况通常由于导线材料老化或涂层受损引起。
四、建议措施基于实验结果,我们给出以下改善和预防建议:1. 定期维护:对老化和损坏严重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并替换老化绝缘材料。
电气试验报告
![电气试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be15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4.png)
电气试验报告电气试验是针对电气设备进行的检测和评价工作。
它能够对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在进行电气试验的过程中,必须编写电气试验报告,以便全面反映检测结果和结论。
电气试验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一、试验概述试验概述部分主要是对所检测的电气设备进行简单介绍,并且列出试验项目和目的。
同时,还需要说明试验的安排和流程,以及试验的时间和地点,为后续检测作好准备。
二、试验设备试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对于电气试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试验报告中需要详细列出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和工具的型号、生产厂家、检测范围和精度等参数信息。
同时,还需要对检测仪器和工具的校验情况进行说明。
三、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是对电气设备进行试验的关键和基础,合理的试验方法能够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试验报告中需要详细整理试验方法,并对试验中注意事项和关键步骤进行描述。
同时,如果试验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需要调整试验方法,也应当在试验报告中进行说明。
四、试验结果试验结果是电气试验中最为重要和核心的部分。
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全面性和可靠性是评价电气设备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的指标。
试验报告需要对试验中测量的各项指标进行客观、准确、清晰地反映,对于超标或者不合格的项目需要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解释,并且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同时,对合格的项目也需要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评价。
五、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是试验报告的最后部分。
试验报告需要对整个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且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优化建议。
在关键性问题方面还应当提出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提高电气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还应当对试验报告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总之,电气试验报告是必须编写的一份重要文书。
通过电气试验报告能够了解电气设备的情况和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和优化改进方案。
因此,编写一份科学、全面、准确的电气试验报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和提高电气设备质量和性能做出积极的贡献。
故障检测电路实验报告
![故障检测电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bab3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f.png)
故障检测电路实验报告1. 引言故障检测电路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定位电气和电子系统中存在的故障的重要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故障检测电路,并对不同故障情况下的电路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
通过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故障状态下电路的行为特点,为实际应用中的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2. 实验装置与方法2.1 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以下装置和元件:- 电源:提供电路所需的电能;- 电阻:模拟电路中的负载和连线阻抗;- 开关:用于模拟电路中的故障开关;- 万用表:用于对电路各点电压进行测量;-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路中的信号波形。
2.2 实验方法1. 按照电路图搭建故障检测电路;2. 打开电源,确保电路正常工作;3. 分别打开和关闭故障开关,记录电路中各点电压和信号波形;4. 对比不同故障状态下电路的行为特点进行分析。
3. 实验结果3.1 故障检测电路图(*插入故障检测电路图*)故障状态开关状态电路输入电压电路输出电压信号波形观察正常状态关闭10V 10V 平稳的直流电压,电路正常运行短路故障打开10V 0V 输入电压无法通过短路处,输出电压为0V,示波器显示电压出现突变开路故障打开10V 10V 输入电压无法通过开路处,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示波器显示电压不发生变化失效故障打开10V 0V 故障开关失效,无法传递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为0V,示波器显示电压出现突变随机故障随机10V 可变故障开关状态随机变化,电路输出电压随之变化,示波器显示电压波形的不规律性变化3.3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记录不同故障状态下的电路响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正常状态下,电路工作稳定,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一致,示波器显示电压平稳;- 短路故障会导致输出电压为0V,示波器显示电压出现突变;- 开路故障会导致输入电压无法通过,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示波器显示电压不变;- 失效故障会导致输入电压无法通过,输出电压为0V,示波器显示电压出现突变;- 随机故障的输出电压和示波器显示电压波形会随故障开关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自动电气技术实验报告
![自动电气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3a858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7.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自动电气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常用自动控制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设计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
4. 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X实验室四、实验指导老师XXX五、实验器材1. 自动控制实验箱2. 万用表3. 电源4.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5. 接线端子6. 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六、实验内容1. 自动控制元件识别与测试- 认识并掌握常用自动控制元件(如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阀、传感器等)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 使用万用表测试元件的电气参数,如电阻、电压、电流等。
2. 自动控制电路设计与安装-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电路,如自动报警电路、自动照明电路等。
- 使用实验箱和元件,按照电路图进行接线,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3. 自动控制电路调试与测试- 对安装好的自动控制电路进行调试,观察电路的工作状态,确保电路能够按照预期工作。
- 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关键参数,如电压、电流等,确保电路性能符合要求。
4. 故障分析与排除- 在实验过程中,如遇到电路故障,分析故障原因,进行故障排除。
- 通过观察电路现象、分析电路原理,找出故障点,并进行修复。
七、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确认实验箱和电源正常。
- 熟悉实验箱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各个元件的连接方式。
2. 元件识别与测试- 按照元件说明书,识别各个元件的型号、规格和功能。
- 使用万用表测试元件的电气参数,记录测试结果。
3. 电路设计与安装-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自动控制电路图。
- 按照电路图,使用实验箱和元件进行接线,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4. 电路调试与测试- 接通电源,观察电路的工作状态,确保电路能够按照预期工作。
- 使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的关键参数,如电压、电流等,确保电路性能符合要求。
5. 故障分析与排除- 观察电路现象,分析故障原因。
电气工程实验报告
![电气工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c57d1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9.png)
实验名称:三相交流电路参数测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学会使用电气测量仪器测量三相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3. 了解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式及参数测量方法。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三相交流电路是指由三个交流电源组成的电路,其特点是三个电源的频率相同、相位依次相差120°。
三相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1. 电压公式:U = √3 U12. 电流公式:I = √3 I13. 功率公式:P = 3 U1 I1 cosφ其中,U1为线电压,I1为线电流,φ为功率因数。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交流电源:输出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
2. 电压表:量程为0~300V,精确度为0.5级。
3. 电流表:量程为0~5A,精确度为0.5级。
4. 功率表:量程为0~300W,精确度为0.5级。
5. 三相交流电路实验装置。
四、实验步骤1. 连接三相交流电路实验装置,确保连接正确。
2. 打开交流电源,调节输出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
3. 使用电压表测量三相电源的线电压,记录数据。
4. 使用电流表测量三相电源的线电流,记录数据。
5. 使用功率表测量三相电源的功率,记录数据。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三相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7.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三相交流电路的特性。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实验数据:| 电压(V) | 电流(A) | 功率(W) || :-------: | :-------: | :-------: || 220.0 | 5.00 | 500.0 |2. 计算结果:1) 线电压:U = √3 U1 = √3 220.0 = 380.0V2) 线电流:I = √3 I1 = √3 5.00 = 8.66A3) 功率:P = 3 U1 I1 cosφ = 3 220.0 5.00 cosφ = 500.0 cosφ六、实验分析1.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三相交流电路的线电压和线电流分别为380.0V和8.66A,符合实验要求。
电气滑环测试实验报告
![电气滑环测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6a0f1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7.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气滑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2. 掌握电气滑环的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3. 评估电气滑环的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电气滑环是一种用于连接旋转部件的传导装置,通过滑环和刷子之间的接触来传输电能和信号。
其工作原理如下:1. 滑环固定在旋转部件上,与旋转部件一起旋转。
2. 刷子固定在固定部件上,与滑环接触。
3. 当旋转部件旋转时,刷子与滑环接触,实现电能和信号的传输。
电气滑环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1. 动态接触电阻:指滑环在旋转过程中的接触电阻,其值应尽量小。
2. 绝缘电阻:指滑环的绝缘性能,其值应大于一定值。
3. 寿命:指滑环在规定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其值应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电气滑环:待测滑环2. 数字式微欧微伏表:用于检测滑环的动态接触电阻和绝缘电阻3. 绝缘耐压仪:用于检测滑环的绝缘电阻4. 点接触式控制仪:用于模拟工作环境,检测滑环的寿命四、实验步骤1. 将待测滑环安装到测试设备上,确保其旋转部件与固定部件连接正常。
2. 使用数字式微欧微伏表检测滑环的动态接触电阻,记录数据。
3. 使用绝缘耐压仪检测滑环的绝缘电阻,记录数据。
4. 使用点接触式控制仪模拟工作环境,检测滑环的寿命,记录数据。
5.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气滑环的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态接触电阻:实验结果显示,待测滑环的动态接触电阻为0.5mΩ,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 绝缘电阻:实验结果显示,待测滑环的绝缘电阻为1000MΩ,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3. 寿命:实验结果显示,待测滑环在规定条件下的使用寿命为1000万次旋转,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根据实验结果,待测电气滑环的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六、实验结论1. 电气滑环是一种用于连接旋转部件的传导装置,具有传输电能和信号的功能。
2. 通过测试,验证了电气滑环的动态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寿命等性能指标,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电气测试技术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恒学生学号3201106050504指导教师王洪辉实验地点逸夫楼6C801实验成绩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填写说明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3、格式要求: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910型 998B 型)1.1 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2)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3) 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4) 熟悉传感器常用参数的计算方法。
1.2 实验原理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
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1、R2、R3、R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1/1R R ∆、差动状态工作,则有RRR ∆=∑2;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对工作,且 R1=R2=R3=R4=R,R RR ∆=∑4。
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双平衡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F/V 表、主、副电源。
旋转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2V 档,F/V 表打到2V 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1.3 实验步骤1.3.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试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
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1.3.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
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V 表的输入插口Vi 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F/V 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
1.3.3根据图1接线。
R1、R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R x =R 4为应变片。
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 档,F/V 表置20V 档。
调节测微头脱离双平行梁,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1,使F/V 表显示为零,然后将F/V 表置2V 档,再调电桥W1(慢慢地调),使F/V 表显示为零。
1.3.4将测微头转动到10mm 刻度附近,安装到双平等梁的自由端(与自由端磁钢吸合),调节测微头支柱的高度(梁的自由端跟随变化)使F/V 表显示最小,再旋动测微头,使F/V 表显示为零(细调零),这时的测微头刻度为零位的相应刻度。
图一 1.3.5往下或往上旋动测微[键入文档的引述或关注点的摘要。
您可将文本框放置在文档中的任何位置。
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重要引述文本框的格式。
]头,使梁的自由端产生位移记下F/V 表显示的值。
建议每旋动测微头一周即∆X=0.5mm 记下一个数值填入下表:(使用一个应变片时)+4V-4V1.3.6据所得结果计算灵敏度XVS ∆∆=(式中∆X 为梁的自由端位移变化,∆V 为相应的F/V 表显示的电压相应变化)。
1.3.7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到初始位置。
1.4 注意事项(1) 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上并不存在,仅作为一标记,让学生组桥容易。
(2)做此实验时应该低频振荡器的幅度关至最小,以减小其对直流电桥的影响。
(3)电位器W1、W2,在有的型号仪器中标为RD 、RA 。
1.5 问题解答(1)本实验电路对直流稳压电源和对放大器有何要求?答:直流电源要稳定,放大器零漂要小。
(2)根据所给的差动放大器电路原理图,分析其工作原理,说明它既能作差动放大,又可作同相或反相放大器?答:差动放大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子和两 个输出端子,因此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双端和单端两种方式。
双端输入时,信号同时加到两输入端;单端输入时,信号加到一个输入端与地之间,另一个输入端接 地。
双端输出时,信号取于两输出端之间;单端输出时,信号取于一个输出端到地之间。
因此,差动放大电路有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 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四种应用方式。
上面两个差动放大器电路均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方式。
将被电阻接在单桥的被测桥臂上,调节另三个桥臂(比例臂和比较臂)上的已知电阻,使电桥平衡(检流计指零),以此测得被测电阻的大小。
通过调节两端电压可将其当作同相或反相放大器,调节W1可以实现差动放大。
当正输入端接地负输入端作输入则就成反向放大器反之就成正向放大器,对输入端阻抗要求同原要求一样即近似为0,在技求可应用CMOS低阻抗模似开关进行切换。
实验二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半桥、全桥电路性能比较2.1 实验目的2.1.1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2.1.2 测试应变梁形变的应变输出。
2.1.3 比较各种桥路的性能(灵敏度)。
2.2 实验原理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 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见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 1、R 2、R 3、R 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44332211R R R R R R R R ∆∆∆∆、、、,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RR ;当二个应变片组成差动状态工作,则有∑∆=RRR 2;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动对工作,且∑∆=====RRR R R R R R 4,4321。
根据戴维南定理可以得出测试电桥的输出电压近似等于1/4 • E •ΣR ,电桥灵敏度R R V K u //∆=,于是对应于单臂、半桥、全桥的电压灵敏度分别为1/4E 、1/2E 和E 。
由此可知,当E 和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及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孔悬臂梁称重传感器、砝码、一片应变片、F/V 表、主、副电源。
2.3 实验步骤2.3.1 旋转初始位置(1)直流稳压电源打到2±V 档,F/V 表打到2V 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下片梁的表面,结构为电阻丝。
(2)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插口与F/V 表的输入插口V i 相连。
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放零点旋钮,使F/V 表显示为零。
再把F/V 表的切换开关置2V档,细调差放零点,使F/V表显示为零。
关闭主、副电源,F/V表的切换开关置20V档,拆去差动放大器输入端的连线。
电位器,使F/V表显(3)接图1接线,开启主、副电源,调电桥平衡网络的W1示为零,然后将F/V表的切换开关置2V档,调W电位器,使F/V表显示为零。
1图(1)(4) 旋动测微头,带动悬臂梁分别作向上和向下的运动,以水平状态下输出电压为零,向上和向下移动各5mm,测微头每移动0.5mm记录一个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值,并列表。
根据表中所测数据计算灵敏度S,S = △V/△X ,并在一个坐标图上做出V-X关系曲线。
比较三种桥路的灵敏度,并作出定性的结论。
如下表:位移mm 5.0 5.5 6.0 6.5 7.0 7.5电压mV(半桥)231 198.5 150.3 100.4 51.9 0电压mV(全桥)506 405 304 202 101.9 0 位移mm 8.0 8.5 9.0 9.5 10 10.5 电压mV(半桥)-50.1 -99.5 -149.1 -197.2 -247.0 -293.0电压mV(全桥)-111 -211 -310 -406 -500 -596(5) 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至初始位置。
2.3.2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绘制了曲线图,通过曲线可知电桥灵敏度R R V K u //∆=,于是对应于单臂、半桥、全桥的电压灵敏度分别为1/4E 、1/2E 和E 。
由此可知,当E 和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及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2.3 注意事项2.3.1 稳压电源不要对地短路。
2.3.2 直流激励电压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应变片自热损坏。
2.3.3 由于进行位移测量时测微头要从零―→正的最大值,又回复到零,再从零+ →负的最大值,因此容易造成零点偏移,计算灵敏度时可将正ΔX 的灵敏度分开计算,再求平均值。
实验三霍尔式传感器的直流激励特性3.1 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的原理与特性。
3.2 实验原理霍尔式传感器是由两个环形磁钢组成梯度磁场和位于梯度磁场中的霍尔元件组成。
当霍尔元件通过恒定电流时,霍尔元件在梯度磁场中上、下移动时,输出的霍尔电势V 取决于其在磁场中的位移量X,所以测得霍尔电势的大小便可获知霍尔元件的静位移。
所需单元及部件:霍尔片、磁路系统、电桥、差动放大器、F/V表、直流稳压电源、测微头、振动平台、主、副电源。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差动放大器增益旋钮打到最小,电压表置20V档,直流稳压电源置2V档,主、副电源关闭。
3.3 实验步骤(1)了解霍尔式传感器的结构及实验仪上的安装位置,熟悉实验面板上霍尔片的符号。
霍尔片安装在实验仪的振动圆盘上,两个半圆永久磁钢固定在实验仪的顶板上,二者组合成霍尔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