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知识点(学生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沙漠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3)水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
①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
,主要供水途径是

②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 人体重量的
以上是水分)
1.2 水的组成
1. 水的电解
( 1)实验仪器和药品
①仪器:


②药品:水
( 2)实验现象
①两个电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气泡速率
,负极
②两支玻璃管液面下降,且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比为
);

有关,与物体 重力、形状及浸在液
3.物体沉浮的条件(实心)
状态
上浮
漂浮
悬浮
下沉
沉底
图示
F浮
V ρ
4.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
( 1)密度计:使用时,
①结构: a.
(内有小铅丸或汞) ; b.
(刻度上小下大)
②原理: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不同
(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越小)
( 2)轮船:
①结构:用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
②原理:采用“空心”的办法使排水体积变大,增大浮力,从而能漂浮
③注意: a. 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
( F 浮=G), V 排变化
b.
当地球引力变化,船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 3)潜水艇:
①结构:潜水艇的两侧有水舱,可改变水的多少;
3
以德为先 以书为本
( 4)转化:
4. 溶解度: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A.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B. 要素:①
; ②溶剂:
; ③状态:
; ④单位:
(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 / 克( 20℃) < 0.01
0.01--1
1--10
> 10
溶质的质量( g)
=
=
溶质的质量( g)
溶液的质量( g) 溶质的质量( g) 溶剂的质量( g)
( 3)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解度
意义
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溶解性
温度要求 一定温度
溶液状态 达到饱和
单位
克( g)
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 g) 100 g
溶剂的质量( g)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与温度无关 不一定饱和 无
名称
①对流层
②平流层 ③中间层 ④暖层 (电离层) ⑤外层
垂直高度
0-12
12-55 55-85 85-500 > 500
特征
A. 两极薄( 8Km)、赤道厚( 17-18Km) B. 对流运动剧烈(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 ; C. 占大气质量的 3/4; D. 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E. 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A. 臭氧集中在此层 B. 气流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 C. 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 A.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 B. 流星气体大部分在此燃尽 A. 温度高 B. 能反射电磁波信号 C.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 卫星传送电视电话信号
②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③ 浓溶液: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含有较多溶质的溶液;
④ 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含有较少溶质的溶液;
( 2)关系:①浓溶液不一定饱和;
②饱和溶液不一定浓;
③稀溶液不一定不饱和;
④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洗稀;
( 3)判断:保持温度不变,往溶液中继续加该物质,看能否继续溶解;
溶解性分类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举例
氯化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钙
氯酸钾
硝酸钾、氯化钠
(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A. 内因:①
;②
B. 外因:③
( 4)气体溶解度:
A. 定义 : 在压强为 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某气体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B. 影响因素:①内因:

②外因:

(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低;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以德为先 以书为本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水Biblioteka Baidu水溶液
1.1 地球上的水
1. 世界水体构成
水的分布
1.海洋水 96.53% 2.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 1)其他水体 1.25%
3.陆地淡水 2.53%
( 2)冰川水 68.69% ( 3)地下淡水 30.06%
①永冻土地冰 ②土壤水 ③湖泊淡水 ④沼泽水 ⑤河流水 ⑥生物水 ⑦大气水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的物质 (如硝酸钾的结晶、 分离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
2. 其他常用的分离方法
( 1)沉淀法:在水中加入明矾或活性炭等,搅拌后静置,使水中的悬浮杂质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淀
( 2)过滤法: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分离固液混合物
①操作要领: “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原理: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 A. 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不变,排出水舱的水,
来实现的 ,上浮
B. 当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自身重力变大,当
时,悬浮
C.当水舱再充水至
时,下沉
5. 浮力的计算:
( 1)
:①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得示数
F1(重力)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中,测得示数 F2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液体低于滤纸边缘

”: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的一侧;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②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
( 3)蒸馏法:根据液体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液混合物(可蒸馏水)
3. 水的净化方法
( 1)沉淀法; ( 2)过滤法;( 3)蒸馏法
4. 粗盐的提纯
(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洗涤
B. 溶解度曲线变化规律 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②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氯化钠 ③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5. 溶质质量分数 ( 1)定义: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或小数表示
( 2)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①粗盐提纯时玻璃棒的作用:
A. 溶解 -- 搅拌; B. 过滤 -- 引流;
C. 蒸发 --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D. 洗涤 -- 利用玻璃棒把食盐从蒸发皿中转移到过滤器中
②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利用余热把食盐烘干
③经过滤后的实验,仍含有可溶性盐,属于混合物
1.7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保护
③气态:在空气中
3. 水的循环
( 1)水循环 5 个基本环节:①
;②


;④
;⑤
( 2)成因
A. ①外因 B.
②内因:
:地表热能的主要来源,水循环的动力 :促使陆地水流归海洋放热动力
(三态变化)
( 3)类型
水循环类型
发生空间
海洋与陆地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循环过程
水汽输送
冷却凝结成云
及环节


地表径流
③负极产生的气体:
正极产生的气体:
( 3)实验结论 :
通直流电

氢气 +氧气
( 4)注意: ①常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增强水的
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小于 1:2 :a.
2. 水分子的构成
( 1)水由
构成,一个水分子中含有

( 2)氧气由
组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 3)氢气由
组成,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2. 溶液特征:
( 1)均一性:溶液各部分性质、组成完全
( 2)稳定性: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①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②溶液是透明的,但可能有色(如高锰酸钾溶液)
3. 溶液的质量与体积
( 1)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 2)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分子间有空隙)
4. 悬浊液、乳浊液 (颗粒可用显微镜观察)
从工业、农业、生活入手解答
7
以德为先 以书为本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2.1 大气层
1. 大气层 (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 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 2)大气层的重要性:
A.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B. 使天气变化,昼夜温差较小; C. 阻挡紫外线与小天体的撞击 (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
( 5)溶解度的表示
5
以德为先
①列表法(如硝酸钾)
以书为本
温度 /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②溶解度曲线法
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A.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点:表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②线: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 ③面:曲线上方任意点: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过饱和溶液 曲线下方任意点: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④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③计算浮力 F 浮=F1-F 2=G 物-F 拉
( 2)

( 3)
: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知:
( 4)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 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混合物
( 1)
:被溶解的物质
(2)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 注意 :任何气体、固体、液体都能组成溶液
( 1)悬浊液(悬浮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
( 2)乳浊液(乳状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 3)特征: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5. 药品的取用
( 1)固体药品
①药品存放: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②药瓶取用: A. 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匙或纸槽; “

B.
大颗粒或块状:镊子夹取; “
,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 b.
(水由氢、氧组成)
2
以德为先
1.3 水的浮力
以书为本
1. 浮力
( 1)定义:
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 2)浮力产生:物体在液体中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前后左右受力平衡)
( 3)浮力施力物体:
(气体)
( 4)浮力的受力物体:
溶质的质量( g)
× 100%
溶液的质量( g)
联系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溶解度( g)
溶解度( g) 100g
6
以德为先 以书为本
6.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1)
:按照配置要求计算出所需溶质质量和溶剂体积
( 2)
:用托盘天平称固体物质的质量,用量筒量取溶剂的体积
( 3)
:把溶质和溶剂混合,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充分溶解
④塑造地表形态
补充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少
1
以德为先
4. 水资源分布:
以书为本
( 1)全球水资源分布:时空分布不均
丰富:
附近地区、
地区
匮乏:
地区、
地区
( 2)我国水资源分布:
①总量:江河径流总量居全球第 6,但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②空间:
③时间:
5. 生物与水:
( 1)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质




蒸 发


地下径流
海洋
海洋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冷却凝结成云
降 水
蒸蒸 腾发
陆地
特点 意义
陆地水得到补充,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海陆
水资源得再生
间循环的近 10倍)
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
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 2)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②
;③
(气体还与
有关)(氢氧化钙随温度升高,溶
解度降低)
( 3)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内因:①
;②
外因:③
;④
;⑤
2. 溶解时吸放热:
( 1)放热:



( 2)吸热:

( 3)不放热、不吸热:
3. 溶液饱和度
( 1)概念:
①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称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 5)浮力的方向:

( 6)浮力的作用点:浸入液体的物体;
2. 阿基米德原理:
(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气体适用)
( 2)公式:
( 3)理解:① ρ 液指 ② ν 排指 ③浮力只与 体中的深度 无关。
,非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只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时
( 4)
:立即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溶液名称、质量分数)
1.6 物质的分离
1. 物质的结晶
( 1)结晶: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晶体:析出的固体;
母液:结晶后剩余的液体
( 2)结晶的方法与应用:
①蒸发溶剂结晶: 适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的物质 (如氯化钠的结晶、 分离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
0.86% 0.05% 0.26% 0.03% 0.006% 0.003% 0.04%
①海洋水是地球水体的主要部分,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②水资源: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只占总水量约
2. 水的存在形式 (因温度改变而状态改变)
①液态:地球上大部分水以液态存在,
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
②固态:寒冷的极地或高山

( 2)液体药品
①药瓶存放:液体药品通常放在

②药瓶取用: A. 倾倒法: a. 瓶塞倒放; b. 标签手心; c. 口口相接; d. 试管略倾;
B.
量取法:读数与静止时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4
以德为先
1.5 物质的溶解
以书为本
1. 溶解性:
( 1)定义:指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