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管理论丛与技术研究专刊
25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
运的关键抉择”,包含了两层深刻的含义:其一层含义是
“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
之路”,“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另一层含
义也意味着,乱改革也是“走到邪路上去了”,也只有死路
一条。

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回顾中国所走过的道路,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
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动力来自何
方?改革开放的性质、目的、方向和判断标准是什么?如何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上述问题,才能
树立正确的改革观,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理论, 找准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途径。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改革开放要回答的
首要问题,这就必须搞清楚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历
史背景和思想基础。

1.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就社会主义社会而
言,是否存在矛盾?它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
别?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是我们
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认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来源,矛盾是普
遍存在的,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的方
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存在着基
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
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事物皆具有其特殊性,认识
事物就要从多方面研究矛盾特殊性。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在内的人类
社会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社会的基
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
的矛盾,以及由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制约着的在社会发展进
程中某一时期的主要矛盾的转化。

矛盾的不同性质决定了
解决这些矛盾的不同手段和途径,也决定了这一社会的发
展方向。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科学阐
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
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他们没有具体分
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列
宁曾有过科学的判断,“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将会消失,
矛盾仍将存在。

”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
进行系统阐述。

斯大林曾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
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晚年他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
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把它当做根
本性问题提出来。

毛泽东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学说,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对马克思
主义矛盾理论做出了重要的丰富和发展。

毛泽东指出“在
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依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
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
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矛
盾具有自己的特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
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还很不完善,这些
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情况也是如此。

也就是说,它们是既相适应又
相矛盾的,但相适应是基本方面,不适应的只是次要方面。

这使得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有着根本
不同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解决的方式也不同。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
烈的阶级斗争, 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
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

社会主义社会的
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它可以
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不断地得到解决”。

邓小平肯定和继承了毛泽东的基本观点,指出:“关
于基本矛盾,我看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张 文*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其二,乱改革也是“走到邪路上去了”。

改革开放有其理论依据、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目前,我国进入更深层次的经济与社会全面变革时期,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改革观,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改革开放建立在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基础上。

关键词:改革开放;关键抉择;科学发展观
*作者简介:张文,女,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讲师;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

”然而,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

”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指明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而今天在理论界对什么是现在社会的基本矛盾却存在不同的认识,关于中国改革基本矛盾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杨帆(2001)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矛盾是权利资本扩张与我国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皖河(2002)作出强势集团成为压力集团主导改革路径的可能性已经出现了成为现实性的苗头的判断和吴敬琏(2001)对“权贵资本主义”的忧虑,实质上从不同侧面也反映了相同或相似的认识;曹子坚(2005)则认为中国改革的基本矛盾就是既得利益阶层同社会其他阶层之间的矛盾,等等。

根据唯物史观,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因而上述当前社会出现的种种矛盾,仅仅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特定时期种种具体表现,并非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可混淆。

否则,就难以找到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无法找到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是区分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重要依据。

主要矛盾是由基本矛盾所决定和影响的许多矛盾中的一种矛盾,是在某一发展阶段上被激化了的矛盾。

基本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解决才能逐步解决。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八大就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但由于理论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等原因,后来毛泽东又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当做主要矛盾,试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结果导致实践中的失误,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过去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走弯路,其中一个方面的教训在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认识的偏差,即一段时期将阶级矛盾作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另一个方面的教
训在于对矛盾主要方面的把握出现偏差,即将“人们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
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自然就是通过“抑制”人们的需要,
实行计划配给,其结果必然是导致“短缺经济”。

邓小平
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状况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把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在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解决社会
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

指出“什么是目前时
期的主要矛盾,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

我们的生产
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
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
是抓住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落后生产”,大力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明确社会的根本或中心任务。

邓小
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
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从历史经
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
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我国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新时期
有着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从国内情况看,社会主义
建设最初20多年的曲折,尤其是“文革”的十年内乱,使
得整个政治混乱,经济停滞和几近崩溃,党、国家和人民
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

邓小平指出“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 不制定新
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从国际环境看,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内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为后起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跨越式
发展的巨大机遇,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
格局的改变。

日本、德国迅速崛起,“亚洲四小龙”迅速
腾飞则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这期间我国在以经济和科技
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差距明显被拉大。

面临国内
的严重困难和国际竞争的巨大挑战,我们只有痛定思痛,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
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态势,
在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前提下,作出把党和国
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
性抉择。

3.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决策的思想基础是由毛泽东确立、
邓小平重新恢复、江泽民和胡锦涛丰富和发展的“实事求
是”思想路线,即《中国共产党章程》所规定的“党的思
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
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
国目前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七
大再次强调“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
253
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强调这两个“没有变”,实质上就是要坚持把它作为进一步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科学分析新机遇新挑战,明确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在新时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在新时期新的实践中去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我国自觉地走上科学发展道路奠定思想基础。

二、改革开放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明确了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如何保证我国改革开放不至于“走到邪路上去”,不致于出现“拉美化”,那么我国改革开放的性质、目的和方向是什么?如何判断其是非得失?
1.改革开放就性质而言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就其广度而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就其深度而言,改革必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们的生产、经济和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因此,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邓小平首次对社会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体制)进行了科学区分,明确指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付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 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因此,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决不能动摇,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具体体制(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以及其他体制)必须改革和创新。

改革是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2.改革开放的目的和方向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目的决定方向,改革开放的方向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搞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

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因此,为了保证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保证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正如十七大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3.判断改革开放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改革有好的改革,也有坏的改革;有双赢的改革,也有零和博弈的改革;有大多数人受益的改革,也有大多数人受损的改革,因为改革有不同的路径,不同的方案,当然也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胡鞍钢,2005)。

那么如何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
毛泽东早就说过:“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在这里,判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或相矛盾(不相适应)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实际上已被提出来了。

在毛泽东的正确思想基础上,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使理论又发展了一大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判断改革开放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和深化,它将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统一起来,实现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有机统一。

而科学发展观则在这一基础上,提出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指出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统筹发展,从而大大促进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
从现阶段看,我国进入更深层次的经济与社会全面变革时期,改革开放涉及面之广、部署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 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改革建立在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基础上。

1.要“以人为本”,改革方案要更加注重群众利益
改革的首要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但人是
254
生产力的主体,改革最终是要解放人。

因此,改革的理念应“以人为本”,改革的目标是使人民能从中分享改革的成果,使绝大多数人受益。

新时期的改革,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这一根本要求,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着手,关注民生,坚持做到任何改革政策的制定、措施的出台、方案的实施,都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使改革成为群众关心、支持和积极推进的改革,防止改革为少数人垄断,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当然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无法持续,无法成功。

坚持科学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必然选择,是发展为了人民的具体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2.改革要找准关键点和突破口, 提高改革行动的有效性, 增强改革内容的针对性
当前,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着重解决群众关心的收入、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是我国面临的最迫切任务,是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否具体落实的标志,应当成为深化改革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其中,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的长远大计;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则是落实以人为本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大事。

推进两个方面发展虽然大方向一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短期也存在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

改革必须根据两个方面的需要,提出改革长远目标和近期实施内容,科学选择既能兼顾全面发展,又能突出当前重点的改革方案,实现全面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

3.改革开放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兼顾
从现阶段看,我国进入更深层次的经济与社会全面变革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包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攻坚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时期;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

这也使得现阶段我国体制改革的历史任务已不再是仅仅通过转变经济体制来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变革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改革开放涉及面之
广、部署力度之大是空前的。

因此,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将
成为我国现在和将来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
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整体谋划,统筹兼顾,使改革建立在
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基础上。

4.必须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难度有充分的思想和理
论准备,坚定进一步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
有现存的模式和答案,因而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
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前一阶段的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
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最终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
放来解决。

今天我国处于全面变革的新时期,面临着更
多突破和攻坚任务,改革开放的成效可能不如初期那么显
著,同时整体突破的困难可能更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
定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坚持与时俱进,推
进理论的发展和理念的创新,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我
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6.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杨帆.中国经济危机和反危机[J].税收与社会,2001,(8).
[6]皖河.利益集团、改革路径与合法性问题[J].战略与管理, 2002,(2).
[7]吴敬琏.寻求动力,克服阻力[J].财经界,2001,(3).
[8]曹子坚.改革的基本矛盾与既得利益的合法性问题[J].经济
体制改革,2005,(4).
[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4.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
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1]胡鞍钢.我们需要对改革进行反思——关于“郎咸平风
波”事件之争[J].读书,2005,(1).
[1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盛毅.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改革观[J].经济体制改革, 2007,(6).
2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