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翻译)

合集下载

《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

《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

《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愚公移山》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愚公移山》原文:列子〔先秦〕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愚公移山(原文+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翻译)

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1之北。

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七八万尺,本来位于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

北山愚公者,年且2九十,面山而居。

惩3山北之塞,北山有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了。

他的家正对着这两座大山。

他苦于大山阻隔,出入之迂4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5通豫南,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艰难,就召集全家人商议说:“我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达于汉阴6,可乎 ? ”杂然7相许。

其妻献疑8曰:“以君之力,达到汉水的南岸,你们说行吗?”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一个疑问,说:“就凭你这点力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9,如太行、王屋何10? 且焉置11土石 ? ”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杂曰:“投诸12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13担者三夫,家人七嘴八舌地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

”于是,愚公就率领着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叩石垦壤,箕畚14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15有遗男,始龀16,凿石头,挖土块,用土筐把石土运到渤海的边上去。

邻居家的一位寡妇,有个遗腹子,才七八岁,跳往助之。

寒暑易17节,始一反焉。

也蹦蹦跳跳跑去帮忙。

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18笑而止之曰:“甚矣19,汝之不惠20!以残年余力,河湾上有个人称智叟的老头,他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岁月剩下来的力气,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1,连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损毁,又能把山石土块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你太顽固了,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连寡妇小孩子都不如!即使我死了,可是我还有儿子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22也,而山不加增,何苦23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24以应。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

《愚公移山》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本来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北山下面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大山居住。

他苦于山北道路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儿放置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呢?”众人纷纷说:“把那些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凭你的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愁挖不平吗?”河湾上的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移山》翻译(译文)

《愚公移山》翻译(译文)

《愚公移山》翻译(译文)【介绍】【发音】 yú gōng yí shān【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列子·汤问》(战国列御寇)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

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示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近义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始终不渝【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头无尾【词性】形容词,褒义词。

【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雄伟秀丽的王屋山位于河南西北部济源县城西北45公里处,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

因“山形如王者车盖”,故称王屋山。

王屋山绝顶海拔米,相传为轩辕黄帝祈天之所,名日“天坛”。

传说中的“愚公移山”的地方在王屋山之阳,这是一条从王屋山主峰延伸下来的南北走向的大山梁。

山梁西面为愚公村,东面是小有河,愚公村的人每天要绕过山梁到小有河去取水,愚公便带领他的子子孙孙决心把它移走。

愚公移山 翻译

愚公移山 翻译

愚公移山翻译
愚公移山翻译如下: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占地)方圆七百里,高七八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大山北面堵塞交通,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就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在汉水南岸到达,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开垦土地,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刚刚换牙,也跳跳蹦蹦前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他)才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一位聪明的老者讥笑愚公并制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毁掉,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我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愁挖不平?”河湾上的智老头没有话来回答。

手里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将这件事告诉了天帝。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

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山冈阻隔了。

文言文愚公移山翻译

文言文愚公移山翻译

昔者,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山北临汉阴,南临郑国。

愚公者,能胜其力,志在移山。

遂率其子,负锄锤石,出入于山,与邻人共作。

邻人皆笑之,曰:“子何不南面而居?何苦移此山哉?”愚公曰:“吾与汝邻,邻也;此山也,非吾有也。

虽吾子孙,亦非吾有也。

吾欲移之,以利吾邻。

岂不仁也?”邻人曰:“吾闻古之善为政者,不以地之大小,民之多少,为政之道一也。

子何苦为此?”愚公曰:“吾闻古之仁人,不以身之长短,智之明暗,为仁之道一也。

子何苦为此?”邻人不能对,但笑而已。

愚公曰:“吾年九十,不能终其事,吾子继之;子又继之,子之子,子之子之子孙,世世继之。

岂有穷时乎?”邻人曰:“子之志可嘉,然吾恐子之志不果也。

吾闻山有神,子欲移之,必先祭之。

”愚公曰:“吾闻神者,人之所以敬也。

吾欲移山,非敢轻神,特以利吾邻耳。

吾将祭之,以示吾志。

”愚公于是置祭具,作祭文,率其子与邻人共祭。

祭毕,愚公乃令其子负锄锤石,复往山前。

邻人亦助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愚公移山不已。

邻人见之,咸叹曰:“愚公移山,志不可夺也!”遂相与助之。

邻人之中,有老者,年九十有五,曰:“吾闻愚公移山,今吾亦欲效之。

”于是,老者亦负锄锤石,与愚公子辈共作。

如是者,岁月如梭,不觉已过十年。

一日,山神感其诚,乃降自天而见愚公。

愚公跪拜,山神曰:“子移山久矣,今山神知子之志,特来相告。

子之志诚可嘉,然山之大,非一日之功可移。

子若能止,吾当助之。

”愚公曰:“吾虽老,志不移。

子若能助,吾必移之。

”山神曰:“吾当助子。

”遂以神力,裂山而开。

愚公大喜,率其子与邻人共庆。

自是,愚公移山,势如破竹。

数年之间,山已移去大半。

邻人咸以为奇,纷纷前来观之。

一日,愚公率子辈,至山前,望见山已移去,喜不自胜。

遂令其子凿石为记,以志其事。

邻人亦纷纷献上酒食,与愚公共饮。

愚公曰:“吾年九十,今得见山移,死而无憾矣。

”邻人曰:“子之志,天下无二。

子移山之劳,吾辈无任其欢。

子今已移去山,吾辈亦当移去俗情,共谋福地。

《愚公移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愚公移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愚公移山》原文、翻译及赏析《愚公移山》列子〔先秦〕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愚公移山的原文及翻译

愚公移山的原文及翻译

愚公移山的原文及翻译愚公移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著名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据传说,愚公是个非常勤劳的老人,但却住在一座山的脚下,山阻止了他的前进。

于是,他决定移山,为自己和子孙后代创造平坦的道路。

他从未想过这项工作会多么艰难,而且有时甚至无法完成。

然而,他不放弃,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他终于成功了,打败了这座山。

下面是愚公移山的原文及翻译:原文:昔者,宋有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惡石山之高而妨其門戶,險阻之迫而扰上下之往來。

欲请谒大巨人,请移山倾倒,遂与二子,持牛耳者一,以为犁,持耒者一,以为杵,妻子来填溉,行至一半,遇石子,大如车,二人共推之,移动数寸,愚公击手笑曰:“吾以子之力,移此山之半也。

”巨人闻之,想孺悲也,自降将一峰,拓基而去。

愚公修行汲墨,入山穴中,曰:“此山不加吾力,无以成钜。

”于是拔攘夺红,崇山峻岭,离土为土,拨石为石,天杳地阴,岁月旋枕。

岂其神力助耶?置吾何言哉!翻译:很久以前,在宋朝有一位叫做愚公的老人,他已经年过九十,面对着一座高山而居。

那座山太高了,挡住了他的门户,太陡了,也妨碍了他的上下往来。

愚公想去拜见一个大巨人,请求把这座山移离。

于是,他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出发,拿着牛耳朵做成犁,把耒子做成锄头,他的妻子来负责搬运土石,一开始,他们得到一半就遇到了一个像车子那么大的石头。

两个儿子一起推,石头移了几寸,愚公高兴地拍手笑道:“用你们的力量,我就可以把这座山的一半移动了。

”大巨人听到了这件事,想到愚公只是一个悲哀的老人,就把山削了一半,拓宽了道路,然后离开了。

愚公没放弃,他开始修建墙壁,挖掘洞穴,拔树挖草,用土腥一搬起来,移山倾计。

天空阴沉,大地阴暗,时间和岁月旋转,那座山已经不知不觉地变小了。

难道是神的力量帮助他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我该说什么呢?。

愚公移山_文言文的翻译

愚公移山_文言文的翻译

昔者,愚公者,燕人也。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与子幼子负畚锸,出入于山,年深月久,山石崩颓,道路崎岖,心欲移之,然力不足。

愚公曰:“吾与子幼子,虽老且病,然志不已,欲移此山,以利行旅。

吾闻天者,无难必成,人者,有志必遂。

吾宁移山,不辞劳苦,终当有成。

”邻人笑而应曰:“公年已耄耋,子幼力弱,岂能移此大山?且山之大,非一日之功,子虽壮健,亦难移也。

公何不罢休,以待天命?”愚公怒曰:“吾闻大禹治水,疏川导滞,九年而成。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而终成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吾岂不能以移山为志,而俟天命哉?”邻人曰:“公虽志坚,然力不足,徒劳无功。

不如以智取之,何如?”愚公曰:“吾闻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志积久,虽无大舟,必能负此山。

”于是愚公乃发徒属,操畚锸,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闻而相与笑,以为不祥。

孔子闻之,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愚公移山,非独乐山,亦乐水也。

夫水者,智者所乐;山者,仁者所乐。

愚公移山,其志可嘉,其行可敬。

虽未成其事,其志已远矣。

”岁余,邻人复往观之,见愚公父子,箕畚运石,不知其几千万万。

邻人感其志,乃相与叹曰:“愚公移山,吾辈之羞也。

吾辈不如愚公之志,乃何以为人?”于是邻人皆发徒属,助愚公移山。

邻国之人,闻而相告,皆曰:“愚公移山,吾辈之助也。

”于是天下之士,皆愿助愚公移山。

十年之后,山移一篑,愚公之力,亦竭。

而山犹未平,然愚公之心,不以为倦。

邻人曰:“公之力,固已竭矣,山犹未平,吾辈何以为助?”愚公曰:“吾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吾辈虽不能尽移此山,然积德累功,亦必有成。

”又十年,山移一篑,愚公之力,亦竭。

而山犹未平,然愚公之心,不以为倦。

邻人曰:“公之力,固已竭矣,山犹未平,吾辈何以为助?”愚公曰:“吾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吾辈虽不能尽移此山,然积德累功,亦必有成。

”又十年,山移一篑,愚公之力,亦竭。

而山犹未平,然愚公之心,不以为倦。

邻人曰:“公之力,固已竭矣,山犹未平,吾辈何以为助?”愚公曰:“吾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愚公移山》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翻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愚公移山文言文及其翻译

愚公移山文言文及其翻译

古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山北临汉阴,出人往来,苦于险阻。

愚公患之,欲铲平此山,以为通途。

于是,愚公召集其子,共议移山之策。

子曰:“吾父之志,固已坚矣。

吾将效先人之志,助父移山。

”愚公曰:“善。

”于是,愚公与其子,以及邻人,共负畚锸,操镢斧,以备移山。

愚公每日携畚锸,早出晚归,不懈于劳。

邻人见之,皆曰:“愚公年迈,移山之志何其坚也!”愚公闻之,笑而不答。

曰:“吾虽老,志在移山,非为劳也,为后世子孙造福耳。

”岁余,愚公移山之志未衰。

一日,有智叟过而问之,曰:“老丈,子之移山,何其难也?吾观山之高大,非一日之功,子何故不待之自然,而欲强行移之?”愚公答曰:“吾闻之,山有志者,终成其事。

吾虽老,志不移,必成其志。

”智叟笑曰:“子之志诚坚,然吾恐子之子孙,不能继此志也。

”愚公曰:“吾虽老,尚能为之,子何疑吾子孙之不肖也?吾子孙若能继吾志,移山之业,必成于世。

”智叟无以应,然心中窃笑愚公之愚。

愚公归,终日思智叟之言,欲与邻人商议。

邻人曰:“智叟之言,不足为虑。

吾等虽不能移此山,然能助愚公成其志,亦吾辈之幸也。

”于是,愚公与邻人共议,选其壮者,以备力役。

又求助于邻村,得壮丁数百人,共襄盛举。

愚公与众人力战不懈,寒暑易节,移山之志益坚。

岁月如梭,不觉十年。

山虽未移,然愚公之志未改。

一日,天降神石,自山而出,愚公以石击山,山为之裂。

于是,愚公与众人力运神石,填于山谷,山遂平。

移山之事,传至国君,国君闻之,叹曰:“愚公移山,志之坚也,世无其匹。

”遂命左右,封愚公为“移山侯”,以表彰其志。

愚公移山,非一日之功,非一己之力,乃众志成城,同心协力,终成其事。

此乃古之明训,后世子孙,宜效此志,以成大事。

翻译:古时候,有一位住在北山的愚公,年纪已经九十岁了,他的家面对着山而建。

山的那边靠近汉水南岸,出入的人们都苦于道路的险阻。

愚公对此感到忧虑,想要把这座山铲平,以便开通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

于是,愚公召集他的儿子,共同商议移山的策略。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 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 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 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 ,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文言文注释
(30)孀(shuāng):孀妻,寡妇。 (31)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 (32)龀(chèn):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 。龀,换牙。 (33)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4)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5)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6)叟(sǒu):老头。 (37)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38)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愚公移山原文
愚公移山原文
【作者】列御寇 【朝代】先秦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 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文言文注释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愚公移山》原文与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与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与翻译《愚公移山》原文与翻译原文太行 ,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进出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可以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后代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 j īběn)运于渤海之尾。

街坊京城氏之孀( 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 chè,n)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可以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行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后代孙无量匮( 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必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周围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

原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龄快要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堵塞,进进出出波折绕远。

于是愚公便招集全家人来商议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陡峭的大山,使它向来通到豫州南部,抵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繁表示赞成他的建议。

愚公的老婆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何况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繁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愚公于是带领儿后代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街坊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才来回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挡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了然。

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愚公移山列子〔先秦〕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传说中的太行、王屋两座山,周围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家人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

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出处或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

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愚公移山》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翻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周围七百里,高达几万尺。

他们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岸。

北山有个叫愚公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这两座山)居住着。

苦于山北交通堵塞,进出要绕远路,于是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达到汉水的南岸,行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就连魁夫(kuífū)这样的小山丘都我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挖下来的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就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有箕畚(jīběn)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遗腹子,才到换牙的年龄,蹦蹦跳跳地来帮助他们。

他们冬夏换季时,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凭你这么大的岁数和剩下的这点力气,就连山上的一根草都毁不了,就又能把这么多的土石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道:“你思想的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小孩呢!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啊;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又何愁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手持蛇的山神得知此事,害怕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把这件事禀告给天帝。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一座放在朔(shuò)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yōng)州的南面。

从此,从冀州南部到汉水的南安,再也没有山冈高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