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袭警罪研究
袭警罪研究袭警罪研究近年来,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其中袭警罪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袭警罪不仅危害了警察的人身安全,也对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造成了严重冲击。
为了更好地理解袭警罪及其背后的原因,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首先,袭警罪的定义为对警察进行攻击、暴力行为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袭警罪往往导致警察受伤甚至丧生,对警察的警示作用和打击力度相对较大,因此也成为一种极其危险和严重的犯罪行为。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袭警罪这种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呢?一方面,个别袭警行为可能受到个人对警察的仇恨情绪的驱使。
一些人可能因为不满警察的执法方式、处罚结果或个人经历而对警察产生敌意。
这种敌意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激发袭警行为的发生。
另一方面,一些袭警罪也可能是受到了犯罪团伙或恶势力组织的操控。
这种情况下,袭警罪则成为了他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用来威胁、打击关键人员,动摇社会稳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袭警罪行为可能与社会矛盾、不公正现象相关。
社会的不平等和经济困境使一些人感到失望和绝望,这种情绪可能会转化为对警察的抵触情绪。
警察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执行者,成为了一些人愤怒和不满的集中承受对象。
特别是在一些敏感事件发生时,个别人会情绪激动,将不满情绪转化为对警察的袭击行为。
然而,袭警罪绝非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方式,反而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和动荡。
首先,袭警行为直接冲击了社会治安和公平正义的基石,削弱了警察的执法力量,导致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加。
其次,袭警行为的发生会对社会带来恐惧和不安定因素,使人民生活在持续的恐慌中,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受到影响。
要解决袭警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共同努力。
首先,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措施,加大对警察的保护力度。
政府需要加大警察力量和装备投入,提高公安机关的反应和处置能力。
同时,也要加强警察的职业培训和心理辅导,提高他们应对危险和压力的能力。
其次,要提升社会公平正义水平,减少社会矛盾。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的投入,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暴力袭警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遏制对策探析_孙平
暴力袭警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遏制对策探析孙 平 摘 要 目前,暴力袭警事件不断发生,人民警察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民警察行使职权与其人身权利的保护存在一定的冲突,为加强公安机关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必须加强警察权利的维护。
关键词 暴力袭警 人身权利 对策 目前,暴力袭警事件频繁发生,人民警察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2001年至2002年,警察在执行公务中,年均牺牲443名,6000余名警察负伤。
另外,警察在执法中被侮辱、谩骂、围攻、殴打甚至诬告,是许多基层民警都有过的经历。
暴力袭警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暴力袭警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一)公安机关在管理思想方面的原因我国公安工作的指导思想中,有一条是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如果遇到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要积极宣讲法律,对群众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站在大众的立场上看,这一指导思想好像没有错,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指导思想里,人民警察作为人民的公仆,就应当具备这种牺牲精神。
但是,这一指导思想显然是以人民警察人格权不同程度受到侵害为前提的。
(二)盲目同情弱者的心理原因人民警察行使职权过程中,与老百姓发生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由于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人们很容易形成警察处于强势地位、老百姓是弱者的成见,一旦发生老百姓伤害人民警察事件时,人们大多认为一定事出有因。
这种局面的形成,固然有极少数警察素质不高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公众对警察工作的不了解或者片面了解所造成。
另外司法实践中强调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使得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受到侵害时,司法机关往往首先注重的是警察执法方式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过错,而把惩处相对人的抗拒执法行为放在次要位置,其结果不仅挫伤人民警察执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对人民警察人身权的保护造成不良影响。
(三)警械装备的配备标准低警械装备配备标准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装备的品种少。
除了武装处突车组及基层派出所的“01”巡逻车组所配备的警械装备相对比较齐全外,其他担负日常巡逻的民警配备的作者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91・暴力袭警事件发生的原因及遏制对策探析警械装备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
公安办理袭警案件调研报告
公安办理袭警案件调研报告公安办理袭警案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在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不少公安民警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遭到袭警事件的发生。
袭警案件不仅给公安民警本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也对社会治安秩序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袭警案件的发生原因以及公安机关办理袭警案件的情况,特开展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和犯罪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打击措施提供依据;2. 分析公安机关办理袭警案件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3. 探索完善袭警案件办理机制,提高公安机关治安能力。
三、调研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文献研究主要涵盖相关报道和案例分析;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公安机关和进行访谈的方式,与公安民警深入交流,了解其工作环境、经验和感受。
四、调研结果1. 袭警案件的发生原因和犯罪特点:袭警案件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不法分子对公安机关的仇恨、对公安民警权威的不尊重、极端主义思想的影响等。
犯罪特点主要表现为作案手段残忍、具有预谋,常常伴随暴力行为,对公安民警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 公安机关办理袭警案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案件调查取证难度大,不少案件发生现场缺乏有效的监控设备和犯罪工具;(2)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下降,少数受害公安民警或家属不愿意配合案件的办理;(3)相关法律法规和办案规程不够完善,对于袭警案件的处理和判罚机制亟待进一步改善。
3. 公安机关办理袭警案件的经验和措施:(1)加强对公安民警的防范教育和防护装备配置,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2)加强与社区以及相关单位的合作,形成合力打击袭警犯罪的态势;(3)加大袭警案件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袭警犯罪的谴责度,增强公众对公安机关的支持。
五、调研结论袭警案件的发生对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安民警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必须高度重视。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袭警犯罪,公安机关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对公安民警的防护措施和安全教育,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袭警类案件调研报告
袭警类案件调研报告1. 引言袭警类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使用暴力手段对公安人员进行袭击的违法行为。
这类案件的发生频率逐年上升,严重地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执法秩序和警务环境。
本调研报告旨在通过对袭警类案件的调查研究,找出案件的共性和特点,为警方提供对策和解决方案。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以下方法:1. 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包括相关媒体报道、学术论文和犯罪统计数据。
2. 面对面的访谈,包括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法学专家以及犯罪学研究者。
3. 袭警类案件的发展趋势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袭警类案件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 数量上升:袭警类案件的数量近年来呈逐年上升之势。
2. 袭击手段多样化:犯罪嫌疑人使用的袭击手段逐渐多样化,包括使用冷兵器、飞行器、爆炸物等。
3. 犯罪嫌疑人心理变态化: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普遍存在变态化趋势,对公安人员表现出的仇恨情绪加剧。
4. 袭警类案件的特点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将袭警类案件的特点总结如下:4.1. 犯罪动机复杂调查数据显示,袭警类案件的犯罪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个人仇恨:部分犯罪嫌疑人对公安机关有个人仇恨,对某位警员或某个警察单位怀有恶意。
2. 犯罪逃避:为了逃避执法,犯罪嫌疑人采取袭警行动以阻碍公安机关的侦破工作。
3. 激进思想:部分袭警者受到激进思想的影响,认为公安机关压迫人民,认为袭击公安人员是一种反抗行为。
4.2. 目标选择明确袭警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通常对目标进行明确选择,一般会选择单人行动的警察,例如巡逻警员或者负责某项任务的警员。
目标选择明确使得这类案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危险性。
4.3. 犯罪手段危险多样袭警类案件的犯罪手段危险多样化,包括使用冷兵器攻击、驾驶车辆冲撞、使用爆炸物袭击等。
这些手段具有隐蔽性和威胁性,给公安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5. 对策和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加大对袭警类案件的宣传报道,提高公众对这类违法行为的认知度和警惕性。
从袭警视角谈警察执法权益的维护
无论 何种 制度 的 国 家 , 为 国家 机 器 的警 察 在 作
保卫 国家 安全 、 维护 社 会 秩序 中承 担 着重 要 的社 会 职能 , 从社会 每一 个领 域到 每一位 民众 , 都离 不开 警 察 的执法 活动 。但 是 , 现实 中 , 警察 在正 当执 法 中遭 遇阻 扰 、 围攻 殴打 等袭击 的事 件时有 发生 , 且呈 日渐
第 7卷
第 3期
河 南 司 法 警 官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un lo n nJ dca oie Voain lC l g o ra fHe a u ii P l c t a ol e l c o e
20 0 9年 9月
S pe e ,0 e tmb r 2 09
( ) 一 袭警 现状 警察 在 依 法履 行公 务 中 , 受侵 害的情 况 屡 见 遭
不 鲜 。一些 社会 因素 导致警 察在 执法 过程 中经 常遭 受部 分不 明真相群 众 的 围攻 、 诬告 和辱 骂 , 至遭 到 甚
暴力抗 拒 、 阻碍和袭 击 。 据统 计 ,01 全 国有 6 20 年 8名 民警 在执 法活 动 中 遭 受暴力袭 击 英 勇牺 牲 ,49名 民警 受 伤 ;02年 , 32 20 全 国有 7 民警 在执法 活 动 中遭受 暴 力袭 击 牺牲 , 5名 36 63人受伤 ;03年 , 国有 4 20 全 8名 民警 在执 法活 动 中遭受袭击牺 牲 ,76人受 伤 ; 0 38 2 5年 , 国有 2 0 全 7名 民警遭 受 袭 击 牺 牲 ,93人 受 伤 ;06年 1月 至 5 12 20 月 , 国共 发 生 阻 碍执 法 、 力 袭 警 案 ( ) 14 全 暴 事 件 55 起, 月均发案 30余起 , 0 共造成 1 名 民警牺 牲 , 4名 1 1 6 民警受伤 ,7 3名 民警轻伤 。 20 13 … 07年 , 仅半 年时 问 , 全国公 安机关 因在执 法过 程 中遭遇 暴力 阻碍 而牺 牲 的民警 达 2 人 、 3 负伤 10 83人 , 分别 占牺牲 、 负伤人 数
袭警违法犯罪调研报告
袭警违法犯罪调研报告袭警违法犯罪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袭警违法犯罪的形势和原因,为制定相关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阅读相关文献、新闻报道、研究报告等,了解袭警违法犯罪的背景知识和现状。
2. 实地调研:到公安机关、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访谈,深入了解袭警案件的细节和处理情况。
3. 问卷调查:对警察、律师、社会工作者等不同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袭警违法犯罪的看法和观点。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袭警违法犯罪的形势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袭警违法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袭警行为种类多样,包括暴力袭击、侮辱警察、妨碍执法等。
袭警事件不仅给警察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也严重损害了社会治安的稳定。
2. 袭警违法犯罪的原因(1)对警察权威的不尊重:部分人对警察持有负面刻板印象,认为警察滥用职权、暴力执法,从而产生对警察的不满和敌意。
(2)经济、社会因素:部分社会群体由于生活困境、就业问题等导致情绪压力加大,容易产生对警方的不满和抵触情绪,进而酿成袭警事件。
(3)涉案人员素质问题:一些犯罪分子素质低下,缺乏法律意识和公民道德,对警方的存在感和权威感不强,容易产生冲动行为。
四、调研结论1. 袭警违法犯罪已成为社会治安的重要威胁,亟需加强防控措施。
2. 提高社会对警察的尊重和认可度,是预防袭警违法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
3. 针对袭警违法犯罪的原因,需要从教育、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寻找解决方案。
4. 在处理袭警案件时,应加强法律制裁力度,维护警察权威。
五、治理建议1.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对警察职责和权威的认知。
2. 增加警察队伍数量,提高警力的覆盖率和反应速度。
3. 建立完善的警察保护机制,加强警察的人身安全保障。
4. 加强对袭警违法犯罪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这一违法行为的鄙视度和警惕性。
5. 对涉案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和刑罚教育,改变其对警方的敌意和不满情绪。
六、总结袭警违法犯罪严重损害了社会治安和警察权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暴力袭警的调研报告
暴力袭警的调研报告近年来,暴力袭警事件时有发生,不仅严重侵害了民警的人身安全和执法权威,也破坏了社会的法治秩序和公共安全。
为深入了解暴力袭警现象,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一、暴力袭警的现状通过对相关数据和案例的梳理,我们发现暴力袭警呈现出以下特点:1、数量有所上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暴力袭警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增多的趋势。
2、手段多样化从简单的肢体冲突,到使用凶器、危险物品攻击民警,甚至出现驾车冲撞等极端行为。
3、发生场景广泛不仅在治安案件处理现场,在交通执法、刑事侦查等各类警务活动中都可能发生暴力袭警。
4、社会影响恶劣此类事件往往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对社会的法治信仰和公安队伍的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二、暴力袭警的原因分析1、部分民众法治观念淡薄一些人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不理解、不尊重警察的执法权力,认为自己的行为可以不受法律约束。
2、执法环境复杂在一些情况下,现场围观群众的不当言论和行为可能激化矛盾,导致当事人情绪失控,从而对民警采取暴力行为。
3、个别民警执法不规范少数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态度生硬、方法不当等问题,引发当事人的不满和抵触情绪。
4、社会矛盾的转嫁一些人将个人在生活中积累的不满和压力,错误地发泄在执法民警身上。
三、暴力袭警的危害1、对民警个人的伤害导致民警身体受伤,甚至危及生命,给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2、损害执法权威削弱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使后续的执法工作面临更大的困难和阻力。
3、破坏社会秩序影响公众的安全感,破坏社会的稳定和谐。
4、阻碍法治进程挑战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
四、应对暴力袭警的措施1、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让民众了解警察执法的权威性和必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支持配合警察执法。
2、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加强执法培训,提高民警的执法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执法公正、规范、文明。
3、完善执法保障机制为民警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建立健全紧急救援机制,保障民警的人身安全。
袭警事件分析报告范文
袭警事件分析报告范文一、事件背景最近发生在某地的袭警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警方的高度重视。
据了解,该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10日晚上8点左右,一名男子闯入当地派出所持刀袭击民警,造成3名警察受伤,嫌疑人在被制服后被逮捕。
二、事件经过与分析据目击者和参与者的描述,事发时该男子突然走进派出所,并手持一把刀具对民警进行袭击。
民警在得知状况后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与嫌疑人搏斗,并成功将其制服。
经初步调查,该男子并非涉及其他犯罪案件,并不存在与警方的个人恩怨。
针对这起袭警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心理因素袭警事件的发生往往与嫌疑人的心理状态有关。
可能是由于个人精神或心理问题导致,也有可能是对社会不满、压力过大等因素引发的暴力行为。
为了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宣传普及,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2. 警方应对能力袭警事件的发生对警方的应对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民警在面对突然的袭击时,能够冷静应对并迅速制服嫌疑人,展示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应对能力。
然而,警务工作的危险性和复杂性无法回避,需要警方加强实战训练,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3. 社会安全管理袭警事件也反映了社会安全管理的压力和挑战。
政府部门需要针对这起事件,以及近年来类似事件的增多,加强社会安全管理,推进便民服务和社会治安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4. 法律制度完善当发生袭警事件时,嫌疑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为了保护警察的安全和权益,需要有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来对此类暴力行为进行严惩。
同时,也要加强对嫌疑人的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对策和建议为了遏制袭警事件的发生,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1. 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宣传普及,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预防个人心理问题引发暴力行为。
2. 警方加强实战训练,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研究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研究一、暴力袭警的现状暴力袭警案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公安民警因遭遇暴力袭击而受伤、牺牲的人数连年增加。
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提到“不许动、我是警察”这一标志性警示语言后,许多人不但不接受审查,还扬言“警察咋了?”更有甚者竟叫嚣“警察?打的就是警察”。
河北石家庄一名防暴警在遭到歹徒袭击时,向围观者大呼求救报警,但没有一个人帮忙报警。
事后民警说,身上的伤不疼,心里的伤更疼。
袭警造成的社会危害正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
公安部法制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基层公安机关反映的情况看,当前暴力袭警案件主要发生在公安派出所民警、治安民警、交警、巡警、刑警等执行勤务、处置群体性事件、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
违法犯罪分子暴力抗拒和袭警的主要表现为:围攻、殴打正在执行公务的公安民警;使用枪支、刀具、棍棒,采用爆炸、投毒等手段伤害公安民警等。
从近年发生的情况看,暴力抗拒和袭警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个人突发性抗法向有组织的集体性抗法发展;二是暴力程度不断增加,由口头谩骂、侮辱发展为直接持凶器伤害执法人员;三是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暴力抗法行为不断增多;四是诬告陷害、恶意伤害执法民警的投诉不断增多。
一、人民警察执法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分析1、法律尚不健全近年来,我国法制日益健全,先后修订和颁布了《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一批法律,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针对保护警察执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仍不完善。
如目前对于袭警行为,没有专门的刑罚规定,只有“妨碍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量刑明显过轻;暴力伤害、杀害警察的行为后果,只能以普通的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论处。
我国刑法将人民警察作为一般的国家工作人员来看待,却忽视了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
当警察受到伤害时,现有法律无力对加害警察的犯罪予以重处,无法对不法势力和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这只会对人民警察造成更大伤害。
2、职能泛化随着近年来社会生活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类矛盾比较突出,不少地方政府把公安机关看作是贯彻工作的有力保障,认为只要警察出马,一切问题就能解决。
新视野下警察执法权益保障对策研究
新视野下警察执法权益保障对策研究[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
警察作为维护正义的保护神也被推到社会矛盾的最前沿。
在执法实践当中,其执法权益正经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侵害。
因此,为有效保护警察的执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有必要对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对策进行研究,以期能对相关部门对警察执法权益保护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警察;执法权益;保障;对策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预防打击违法犯罪重任的人民警察却被推到了社会矛盾的最前沿。
其执法权益正经受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侵害,影响了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试从警察执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现状出发,通过对警察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剖析,提出相关保障警察执法权益的措施,以期对公安机关开展警察执法权益工作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一、警察执法权益的内涵关于警察执法权益的内涵,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综合相关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警察的执法权益主要是指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当中所应该享有的与其职权和职责相关的权益。
同时,笔者认为警察的执法权益是警察所有权益当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利益,因此,不容被侵害和践踏。
警察的执法权益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将警察执法权益划分为两大类别:一类是民事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以及获得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权;另一类是警察作为公务员在履行职务时,法律所赋予的特别的权利,如使用武器和警械权,紧急征用交通工具权,获得安全保障权等。
二、警察执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状从上述对警察执法权益的分类可以看出,上述的公权和私权不仅是警察执法所应该享有的保障,更是公安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保障。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治安形势的复杂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的进步,社会对警察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警察执法的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舆论监督形式的多元化,使得警察经常被群众当做攻击对象。
袭警调研分析报告
袭警调研分析报告袭警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袭警事件频频发生,对社会秩序和人民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了解袭警事件的原因和特点,本次调研对袭警事件进行分析研究。
二、调研目的1.了解袭警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2.分析袭警事件的特点和模式;3.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对策。
三、调研方法1.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袭警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2.采访相关人员,包括警察、袭警者及其家属,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3.结合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
四、调研结果通过调研发现,袭警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和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导致了对警察的不满情绪的蔓延;2.警察执法不公:一些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滥用职权,不公正对待被羁押者或涉罪人员,引发了袭警事件;3.个体精神病患者: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体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错觉,对警察产生攻击性行为;4.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潮:一些恐怖组织和极端思潮的传播,导致一些人产生极端行为,对警察进行袭击。
袭警事件的特点和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突发性:袭警事件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很难预测和防止;2.使用暴力手段:袭警者往往会使用暴力手段来对抗警察,导致警察受伤和死亡;3.具有个体主义倾向:大多数袭警者是个体行为,而非组织性行为;4.引发公众关注:袭警事件广泛传播,引发了公众对社会治安问题的关注。
五、解决办法和对策1.提高警察执法水平:加强警察执法培训,提高警察的执法技能和素质,减少滥用职权行为;2.加强社会安全意识教育:加强社会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醒公众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3.建立健全社会治安机制:加强社会治安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高社会的治安水平;4.加强对个体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加大对精神病患者的关爱和治疗力度,避免他们对社会造成危害;5.加强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潮的打击:加强对恐怖主义和极端思潮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暴力袭警的调研报告
暴力袭警的调研报告近年来,袭警事件日益增多,其中暴力袭警已成为危及公安民警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暴力袭警的调研报告,希望你喜欢!暴力袭警的调研报告篇1当今社会,国内多地连续发生民警执勤中被暴力袭击伤亡的恶劣事件。
这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任其发酵,极易引发连锁反应。
血的教训,折射出许多问题,值得深刻反思。
现就暴力袭警的现状及类型、原因、危害后果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暴力袭警现状及类型我国被国际刑警组织认定为警察伤亡严重的国家之一,近20年来民警年均因公牺牲400人以上。
而美国2014年有126名警察因公殉职;香港20年来仅1名警察因公殉职。
当前,除过劳死和意外事件外,暴力袭警已经成为导致我国公安民警伤亡的最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暴力恐怖类。
近年来新疆暴恐分子为增强袭击效果,将反暴恐主力军的公安机关作为重点袭击目标,多次以公安分局、公安边防派出所为目标发动暴恐袭击,导致民警伤亡。
(二)暴力拒捕类。
打击违法犯罪、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是民警的主要职责,也是民警负伤的首要因素。
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面对民警抓捕负隅顽抗,铤而走险,暴力拒捕,往往导致民警伤亡。
2010年至2014年,全国民警因公负伤20741人,其中在打击犯罪过程中因遭受暴力袭击负伤的8880人,占42.8%,居第一位。
今年6月9日,河北省肃宁县公安局政委薛永清、协警袁帅在抓捕行动中被犯罪嫌疑人用猎枪击中牺牲。
(三)报复袭击类。
一些负案在逃犯和曾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的前科劣迹人员,仇视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对办案民警实施诬告陷害,甚至报复袭击。
今年6月2日晚,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局民警刘国群在辖区被一名曾被其打击处理的惯偷连捅14刀不幸牺牲。
(四)逃避执法类。
面对民警盘查堵截,有的违法行为人侥幸心理突出、抵赖心理严重,拒不服从民警现场执法,为逃避处罚,涉险冲关,造成执勤民警伤亡。
今年3月11日,上海民警茆盛泉在执勤中被违章宝马车拖行10米重伤不治牺牲。
2022年袭警调研报告
2022年袭警调研报告2022年袭警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一年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关于2022年袭警事件的调研报告。
以下是我们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对您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有所帮助。
2022年,袭警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年共发生XX起袭警事件,其中有XX名警察遭到袭击。
较之前几年,袭警事件的数量和严重性均有明显增加。
通过对袭警事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原因:首先,社会治安形势不稳定,犯罪活动频发。
与此同时,人们对警察执法行为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导致对警察采取暴力行为的意愿增加。
其次,部分袭警事件是源于警察执法过程中的行为失误和不适当操作,让人们对警察的权威和公正产生怀疑,从而引发冲突。
再次,犯罪分子的违法行为日益猖獗,他们对警察的袭击往往是为了逃避处罚和制造混乱。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提高警察的执法素质和技能,增强其应对危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自身安全,避免袭警事件的发生。
其次,加强对警察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警察的公正执法意识和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警民关系。
此外,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增加巡逻力度,加大打击犯罪分子的力度,给予他们应有的惩罚。
最后,加强警民互动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参与机制,让民众能够更加理解和支持警察工作。
综上所述,在2022年袭警事件逐渐增加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应对这些事件。
通过加强警察素质和培养良好的警民关系,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减少袭警事件的发生率,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感谢您对我们调研工作的支持和关注。
如有任何问题或进一步需要,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敬礼!调研小组。
浅析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报告
浅析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摘要:公安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是指公安民警在依法执行公务时,应当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权益。
然而在执法实践中,民警正当的执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侵害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行为不但性质恶劣,而且危害严重。
这与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根本要求极不相和谐。
为此,本文界定了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涵义,分析了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被侵害的现状,认为我国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法律保护存在问题,是导致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受侵害的重要原因。
在此根底上,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警察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保障机制。
关键词:正当执法权益法律保护完善措施侵害目录摘要I一、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涵义1二、我国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2〔一〕对警察谩骂殴打现象相当普遍2〔二〕暴力袭警日趋严重2〔三〕被诬告和陷害的比例大幅度增加3〔四〕受到上级的非法干扰情况严重3〔五〕人格尊严没有受到重视3三、我国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4〔一〕?刑法?关于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4〔二〕?人民警察法?关于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5〔三〕?治安管理处分法?关于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保护存在问题5四、完善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法律保护的措施6〔一〕健全保护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7〔二〕完善有关民警执法权益制度7〔三〕成立由政府牵头的民警合法权益保护机构8〔四〕依法查办惩办,维护执法权益8〔五〕提高民警自身的执法素质9完毕语9参考资料10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平安感,是执法为民的根本要求。
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是法律赋予的荣耀使命。
然而,在执法实践中,民警正当的执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分析我国警察正当执法权益被侵害的现状及其原因,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安民警正当执法权益的法律保护机制,是亟待研究并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
透视暴力袭警——兼论公安民警执法权益保护
辱骂 、围攻 等不法侵 害 的,更 是 多达 4 00余 人 70 次;20 年 广 东省 仅 广 州市 发 生各 类 袭 警 事 件 01
风 由来 已久 。早 在上 一个 世纪 的 九十年 代末 期 ,暴
众动辄伤害 、侮辱 、诽谤执法民警 ,公然向民警挑 衅 、示 威 、施 暴 ,甚 至 有 人 在 施 暴 时 ,公 然 叫 嚣 “ 打的就是警察 ” 。这就 不得 不引起 我们 的深思 ,
透视暴力袭警现象背后 的真正恶果。 “ 袭警案件频 发 ,说明法律资源正受到严重挑战 ,社会公共道德 感正在退化”公安部发言人武 和平说。 的确 ,暴 力袭警中被打的是警察 ,但被亵渎的是神圣的国家 公权力和法律尊严 ,其破坏的是社会的公共秩序 , 妨害的是国家对社会 的正常管理 。这种故意伤害 、 报复警察的行为 ,是对法律的公然藐视和对社会的
沈志宏 :透视暴力袭警——兼论公安 民警执法权益保 护
敌视 ,损害的是国家法律 的尊严和权威 ,破坏的是
法治国家的执法环境 ,最终直接侵害的是 民众的安
人 民信赖的 队伍 ,是肩 负三大历史使命 的中坚力 量 。但公安机关的内痛 ,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危 、自由和利益。因此 ,暴力袭警已成为危及社会 个别民警执法不规范甚至知法犯法给整个公安队伍 所带来的超强破坏力 ,正是警察受袭的一个重要诱 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理应受到高度关注。 因。个别 民警受利益驱动 ,违法乱纪 ,错误的执法 二、暴力袭警之原因 行为 ,淡漠的群众观念 ,超越法律 的特权思想 。以 透视暴力袭警 的现象 , 使我们必须重视其产生 及不当使用警械 ,造成执法的严肃性 、权威性被践 的原因,一个错综 复杂的原因。以下从袭警事件的 踏 ,致使公安执法的公信力及警察威信下降 ,从而 三个要 素:主体 ( 袭警 者) 、客 体 ( 安 民警 ) 客观上也造成 了警察职业群体 中的单个成员随时可 公 、
袭警案件调研剖析报告
袭警案件调研剖析报告袭警案件调研剖析报告摘要袭警案件是近年来在我国社会治安问题中逐渐增多的一类案件。
本报告通过调研分析了袭警案件的主要特点、原因和影响,并从法律、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和解决袭警案件的对策和建议。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问题十分突出,袭警案件的发生率不断增长,对于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报告调研分析了袭警案件的主要特点、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预防和解决袭警案件的对策和建议。
二、袭警案件的主要特点袭警案件的主要特点是攻击目标明确,行动激烈,暴力性和危险性较高。
袭警案件多发生在公共场所、集会示威活动中,常常带有明显的挑衅和逃避社会控制机构的意图。
三、袭警案件的主要原因袭警案件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矛盾激化、警察形象问题、激进思潮渗透、非法组织煽动等。
社会矛盾激化是袭警案件的根本原因,社会治安问题的不断恶化使得一些人对负责维持社会稳定的警察产生了不满情绪和抵触情绪。
四、袭警案件的影响袭警案件对警察队伍的士气、执法积极性等产生了直接影响,并对社会治安、公共秩序和法制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外,袭警案件的发生也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威胁。
五、预防和解决袭警案件的对策和建议从法律、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1.加强对袭警案件的深入研究,及时发布案件资讯,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警觉。
2.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对袭警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对袭警案件的处罚力度,严惩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公平公正的司法审判。
3.加强警务人员培训,提高警察的法律意识、专业素养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增强其执法水平。
4.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加大巡逻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袭警案件,维护社会稳定。
5.加强社会舆论引导,提高公众对警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树立警察的正面形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结论袭警案件的发生对我国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来预防和解决。
通过加强法律制度、警务人员培训、社会治安防控和舆论引导等多个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袭警案件的发生,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安定。
浅谈公安民警执法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对策(Word最新版)
浅谈公安民警执法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对策通过整理的浅谈公安民警执法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对策相关文档,渴望对大家有所扶植,感谢观看!浅谈公安民警执法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开放性、人口动态性、社会阶层多样性、人员困难性等因素的增加,公安机关面临的执法环境发生深刻变更,全国各地公安民警在执法工作中遭遇暴力抗法、恶意袭警、诬告陷害、阻碍执行公务等不法侵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警察的执法权威不断遇到挑战。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这一切都说明不断发生并升级的侵害警察执法权益的现象,的确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
公安机关须要主动探寻遏制警察执法权益遭遇侵害现象的对策,警察也要敢于利用现有的法律爱护自身的权益。
我从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现状、缘由和对策谈一下自己粗浅看法。
一、当前侵扰警察执法权益的基本状况近年来,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被辱骂、撕扯、推搡等正值执法权益被侵扰的状况更是屡见不鲜,由于没有严峻的后果或没有导致执行职务的不能,大多数状况下都是不了了之。
综合分析状况,民警正值执法权益被非法侵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从侵害对象上看,多为基层一线干脆进行现场执法的民警,受侵害最多的是派出所民警和交警两个警种,其次为巡警、治安警和刑警。
从侵权的具体对象上看,主要针对民警本人,但也有一些人威逼要对民警家属进行报复。
(二)从侵权时间节点上看,侵扰民警执法权益案(事)件多发生在接处警、执法管理、抓捕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特殊多发在处置打斗案件和订正交通违章等现场执法时。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民警在处置群体性事务时受到的侵害不断增多,群体性抗法和暴力袭警时有发生。
(三)从侵权方式上看,有三个明显的趋向:一是羞辱谩骂、围攻阻挠等行为高发,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既要面对当事者的纠缠、羞辱谩骂,还要面对围观人员的围堵、指责。
二是暴力化倾向明显,违法犯罪分子气焰嚣张,除传统的拳打脚踢撕咬外,出现了持械殴打、驾车冲撞等恶性案件。
在处置群体性事务中甚至出现打砸警车、持械打砸、用砖石攻击民警等。
暴力袭警问题研究
暴力袭警问题研究高梅红(郑州市政法干部学校,河南郑州450006)摘要: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广,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多发,严重的影响了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损害了警察权威。
本文通过对暴力袭警的危害、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切合实际的提出了遏制暴力袭警多发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暴力袭警;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4—0114一02我国是警察伤亡严重的国家之一。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13趋复杂,我国暴力袭警案件呈不断增多之势,尤其是近年发生的贵州瓮安事件、上海闸北袭警案件和新疆喀什袭警事件更是令人震惊。
暴力袭警妨害社会秩序,破坏法治环境,损害警察权威,直接降低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暴力袭警的危害及特点(一)暴力袭警后果具有严重危害性暴力袭警案件的多发使人民警察的正常执法活动不时的受到阻碍,甚至是暴力抗法,不仅使我们的一线民警受到伤害,而且使我们的司法权威受到严重损害。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依照国家法律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
《人民警察法》明确提出:“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民警依法执行公务,损害的是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的是社会的公共秩序,妨害的是国家机关对社会的正常管理。
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是以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它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强制约束力,远远超过政府其它任何行政机关。
公安机关的权威是政府其它行政机关执法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
公安干警的权威受到公然挑战和损害,其它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的权威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二)暴力袭警案件的特点1.突发性。
暴力袭警,多数发生在环境复杂、对抗激烈的执勤执法现场,不可控因素很多。
暴力袭警大多属临时起意,事先没有预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暴力袭警与警察执法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摘要]近年来,犯罪嫌疑人持械、持枪暴力拒捕袭警的案件显著增加。
由于警察在执行勤务中与犯罪嫌疑人距离较近,袭警抗警案件一旦发生,极易造成警察的伤亡。
分析暴力袭警案件频发的原因,既有其外在客观的因素,也有公安机关自身的原因。
结合实际,为保障民警的执法安全,必须加强和谐执法环境建设,加大对暴力袭警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民警执法权威建设,加强恩惠并重的慰藉制度建设和民警执法能力建设。
因此,预防和正确处理袭警事件,确保警察执法权益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已成为当前对敌斗争的新课题。
【关键词】暴力袭警执法权益预防保障警察权益不可侵犯。
警察履行职责实际上是国家执行职务,他代表的是国家权威。
然而,警察的权威近年来正在受到暴力行为的挑战。
暴力抗法袭击警察事件频频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袭警手段不断升级,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
暴力袭警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这不仅是对警察个体人身权利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社会执法环境的破坏,对国家公权力的公然挑衅。
暴力袭警具有较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各级公安机关采取的多种应对措施,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未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面对袭警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如何预防和解决暴力袭警,保障民警的执法安全和维护民警的执法权威,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研究防范和处置暴力袭警问题已刻不容缓。
一、暴力袭警的理解(一)暴力袭警的含义所谓暴力袭警是指人民警察在处置突发性事件、处理交通违法违章、执行勤务、查缉、处理治安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遭受暴力如殴打、捆绑、拘禁等侵犯民警人身权益及侵犯民警生命权的行为。
(二)暴力袭警的特点长期以来,暴力袭警始终是导致警察因公伤亡的主因之一,也是世界各国警察所共同面临的职业风险。
暴力袭警主要是派出所民警、交警、巡警、刑警在处置突发事件、处理交通违法违章、执行勤务、查缉、处理治安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遭受暴力阻碍引起的。
从近年发生的情况看,暴力袭警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个人突发性袭警向有组织的集体性袭警发展;二是暴力程度不断增加,由口头谩骂、侮辱发展为直接持凶器伤害执法人员;三是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暴力行为不断增多;四是诬告陷害、恶意伤害执法民警的投诉增多。
从侵袭对象看,多为基层一线单位民警特别是派出所民警。
(三)暴力袭警的原因分析近年袭警案件多发的原因,既有外在的客观原因,也有公安机关自身的原因。
客观原因:一是执法环境较差,社会矛盾突出。
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阶层利益大调整,各种社会矛盾积聚,群众享受到的改革成果与心理期望值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一些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引发不安定因素。
由于基层民警始终处于社会的风口浪尖上,一些群众很容易将不满情绪转移到民警身上。
二是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水准下降。
少数群众在社会公共利益方面只享受权利却不承担义务,只讲法律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不讲自己不该做的一面,只要是对自己不利就怀疑民警执法不公;有的对暴力阻碍民警执法的违法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杀人、放火等才是违法犯罪,对民警骂两句、打两下算不了什么,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违法;有的则是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乘机起哄。
三是法律法规滞后,打击力度不够。
《刑法》规定只要实施暴力威胁就可以构成妨碍公务罪,但在司法实践中,除要求有暴力威胁行为外,还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才能定罪。
从查处的情况看,对于暴力袭警案件,尽管能依法给予行政或刑事处理,但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面广量大的揪打、辱骂、侮辱以及诬告民警的案件,却难以找到适用的条款作为处理依据,只能不了了之。
由于对行为人处罚过轻,对袭警案件打击力度不够,不足以震慑违法犯罪,使得行为人有恃无恐,敢于和民警纠缠、叫板甚至暴力对抗。
四是内部规章约束,保护不够完善。
随着公安执法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越来越严厉,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群众法律意识还不强,普法教育跟不上,公安执法外部环境未得到改善。
一方面是严厉的责任追究倒查制度,另一方面是法律法规滞后,公安执法保障不强。
五是社会舆论误导,引发群众误解。
公安工作的特殊性,难免造成人民群众对民警产生误解和偏见。
如严格执法往往会引起社会上的某些非议,有的新闻媒体为寻找“卖点”,追求轰动效应,在对待公安机关和个别民警的问题时,恶意炒作,误导舆论,负面宣传的增多,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威信。
公安机关的自身原因:一是执法尚不规范,缺乏绝对权威。
目前,民警进行执法活动时,缺乏统一的执法语言和执法动作方面的具体规范,容易使违法犯罪嫌疑人钻空子,诱发或助长袭警行为。
二是执法水平不高,受到侵害难应对。
有的民警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由于缺乏实战演练,对形成的冲突局面,往往措手不及,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不能有效驾驭、控制和解决问题。
三是执法顾虑较多,不敢大胆执法。
当前,公安机关大力倡导执法公正,一心为民,一些民警片面地把文明执法与发挥职能作用、维护正当执法权相对立,表现在执法过程中缩手缩脚,在遇到不法侵害时,既不敢果断行使现场处置权,也不敢正当行使自卫权。
四是身体素质不强,警务技能不高。
由于相当一部分民警缺乏严格的专业训练,擒敌、防卫等基本警务技能水平不高,不能正确、及时、有效使用警械,因而在被侵袭时不能快速有效地制止、制服违法犯罪嫌疑人。
五是防护意识不强,思想疏于防范。
由于袭警案件的突发性,少数民警对侵害者的过激言行,思想上未引起重视,面对侵害者的围攻和可能出现的暴力袭警,缺少应有的防范意识和心理戒备,在突遭侵害时常常措手不及。
二、袭警事件的预防及处置措施近年来,犯罪嫌疑人持械、持枪暴力拒捕袭警的案件显著增加。
由于警察在执行勤务中与犯罪嫌疑人距离较近,袭警抗警案件一旦发生,极易造成警察的伤亡。
因此,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要预防和正确处理袭警事件。
(一)袭警事件的预防1、明确分工、合理站位。
盘查时,应明确一人负责盘问和检查,另一人负责对周围敌情的警戒,防止盘查对象的同伙突然袭击,其他警察应负责对盘查对象的控制。
警察与盘查对象应相距1.5米至2米,这个距离在盘查对象直接攻击的范围之外,使警察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和空间。
站立姿势应为两脚前后开立,侧身面对盘查对象,右手扶在警棍或枪柄上,使身体要害部位暴露面小,而且便于拿警棍或枪支,也便于快速上前攻击和后退防守。
站位形式应根据警察的人数和盘查地点的障碍物情况而定。
如果周围有可利用的墙、树等障碍物时,可令盘查对象背对障碍物,警察将其围住,封住其可能逃窜的方向。
明确分工、合理站位,可使警察各司其职,发挥整体协防的功能,避免出现防守的遗漏,有利于确保警察的生命安全。
2、注意观察,加强控制。
盘查时,警察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盘查对象在袭警前总会有一些异常的苗头或迹象,如面部表情紧张、嘴唇发抖、左顾右盼、两脚不停移动、不能原地站稳等,警察应注意观察,使自己的防卫意识升级,随时准备反击。
盘查对象的手放在兜里或插在怀中以及位于背后时,应令其慢慢放在体侧,防止其手中藏有凶器、武器。
在整个盘查过程中都必须令其双手放在显眼位置上。
盘查对象携带箱、包或推自行车、摩托车时,应令其人、物分离,防止盘查对象利用这些物品袭警后,掏取凶器、武器。
证件检查时,先问清盘查对象证件放在何处,观察其放证件的部位是否藏有凶器,再令其慢慢用左手取出交右手,再递给警察,用这种反常的动作限制其袭警的可能。
查验证件时,警察应先后退一两步,拉大与盘查对象的距离,并将证件高举,做到人证兼顾,防止盘查对象突然袭警。
物品检查时,应令盘查对象退后两至三米,在其他警察对盘查对象予以监视的情况下,再实施检查,绝不能让盘查对象自己打开包拿出物品,防止其突然拿出凶器或武器袭警。
3、隐蔽接近缉捕目标。
在突袭抓捕中,应隐蔽接近缉捕目标,突然采取行动,能够减弱缉捕目标的反抗能力和反抗手段。
缉捕时,应利用巧妙的化装,隐蔽接近缉捕目标,或利用现场的地形、地物条件将自己隐蔽起来,当缉捕目标靠近时,再进行抓捕。
如果在夜间进行缉捕活动,应充分利用夜幕的掩护接近目标,如果现场有灯光,则应使自己处于灯光照射的阴影中,这样有利于隐蔽和接近。
在搜捕中,应充分利用门、窗、墙角等观察死角,隐蔽接近并注意不要发出声响惊动缉捕目标。
4、行动突然,方法得当,快速制伏。
在突袭抓捕中,一般应采用由后擒敌技术制伏缉捕目标。
一旦发起行动,技术要熟练,力量要大,动作连接要快,不给缉捕目标有反应和喘息的机会,争取一招制敌。
在制伏缉捕目标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其手臂的控制,应多用摔拿的技术手段,少用踢打的技术,牢牢将其控制住,并迅速上铐搜身。
同伴之间配合要默契,由一人实施摔拿技术制伏,另一人迅速控制其双手并上铐。
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时,警察追上后,应位于其身体右侧,猛力用手推其肩背部或用脚勾绊、踹其小腿,防止其转身用凶器袭击警察。
(二)袭警时的处置措施一旦犯罪嫌疑人袭击警察,警察应立即作出快速反应,根据嫌疑人距离的远近、自己警械的准备情况、同伴的情况及周围环境的特点,采取灵活的反击措施。
1、犯罪嫌疑人持凶器袭击警察时。
如距离较近,警察应立即躲闪或用双手格挡其持械手臂,避开最凶猛的第一攻击,向侧方向跑开,在跑动中拔枪控制住歹徒。
如果其疯狂反抗,直接威胁到警察生命安全时,应果断射击,将其击伤、击毙。
如果没带枪支,则应继续拉大与歹徒的距离,给带枪伙伴创造射击的定向条件。
如果擒拿技术过硬,可直接抓住其持械手臂,用擒拿动作将其制伏。
当距离较远时,可迅速转身向后跑,在跑动中拔枪返身控制歹徒。
没带枪时,拾起任何可以作为武器的器具,与其搏斗。
搏斗中警察要虚张声势,大声呼喊,给歹徒制造心理压力,使其不敢恋战。
同时,还能引起周围群众的注意,求得群众或民警的支持,将歹徒擒获。
2、犯罪嫌疑人持枪袭警时。
如距离较近,应立即伸手抓住其持枪手臂,并使枪口射线远离自己的身体,而后用膝猛击其裆部、腰部,趁其疼痛之时,将其制伏;如果有同伴在场,则应死死握住其持枪手臂,并用力上举,为同伴上前援助创造时机。
当距离较远时,警察应迅速曲膝弯腰,蹲下或卧倒,以缩小身体被击中的面积。
同时,躲闪、滚动离开原地,并马上拔枪,以减少被击中的可能;警察持枪在手,应迅速判断情况连续向歹徒射击,进行火力压制,为自己或同伴的隐蔽和调整射击姿势创造时机;警察躲在隐蔽物后,应与同伴对歹徒位置实施交叉火力,以较准确的射击击中歹徒。
如果没带枪支,则应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自己,并迅速退出歹徒火力杀伤区,确保自身的安全。
总之,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的情况,只要警察训练有素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加强对嫌疑人的控制,并采取正确的技术和战术方法,就能最大限度防止袭警事件的发生,有效地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
总之,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的情况,只要警察训练有素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加强对嫌疑人的控制,并采取正确的技术和战术方法,就能最大限度防止袭警事件的发生,有效地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