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的基本知识及不良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油漆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措施

油漆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措施
涂刷油漆时,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或有水蒸气凝聚,或遇有烟熏,油漆干后易产生倒光。
在阴雨天或冬天,使用漆片液涂刷,由于含有低沸点溶剂及稀释剂,易产生倒光。
喷涂工具中有水分带入漆料,在漆膜上也会形成倒光。
木材基层含有吸水的碱性植物胶;金属表面油、喷涂硝基漆后,产生发雾或微白。
阴雨、严寒天气或潮湿环境,不宜进行醇溶剂性漆或硝基漆施工。
施工环境潮湿、黑暗或湿热,使漆膜表面凝聚起水分,特别是通风不良更易发生。
表面干燥的清漆膜,打磨后成为列光漆膜,但过几小时后,光泽还会恢复,这是由于氧气未完全,油料发汗;或油度漆未能从底部完全干燥所致。
选用优质的漆料。涂刷的基层干燥。不潮湿、黑暗及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操作。基层表面油污等须处理后,才能进行涂刷漆料施工。
刷子毛太粗、太硬、涂刷时较易出现浮色。
选择优良的漆料,对于新材料要试验再用。遇有发花的漆料,应针对发花原因加入适量的保护胶。
使用含有密度大的颜料,最好选用软毛漆刷。涂刷时,要经常反复搅拌均匀,以防止沉淀,但注意不要带入空气。
对于有发花弊病的漆层,可选择优良的漆料,用软毛漆刷再涂刷一遍面漆即可。
漆膜
倒光
油漆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措施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防止措施
油漆留痕(或流挂)
油漆中稀释剂过多降低油漆粘度,漆料不能附着在物体表面而流淌下坠。涂料的漆膜太厚聚合与化未完成,由于漆自重造成流坠。
基层表面不平,油漆厚薄不一致造成。
棱角、转角、线角等处油漆过厚造成。漆刷太大、刷毛太长、太软,造成油漆厚薄不匀造成流坠。喷涂
都会使漆膜来不及流平就干燥而形成桔皮
选用脱水硝化纤维素和蒸发慢的溶剂配合起来的漆料。硝基漆的粘度应该用硝基漆稀释剂(香蕉水)适当对稀。

油漆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油漆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油漆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一、针孔1、现象: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

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2、原因:(1)板材表面处理不好,多木毛、木刺,填充困难;(2)底层未完全干透,就施工第二遍。

(3)配好的油漆没有静置一段时间,油漆粘度高,气泡没有消除。

(4)一次性施工过厚。

(5)固化剂、稀释剂配套错误;(6)固化剂加入量过多。

(7)环境温度湿度高;(8)木材含水率高。

3、解决对策:(1)板材白坯要打磨平整,然后用底得宝封闭;(2)多次施工时,重涂时间要间隔充分,待下层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3)配好的油漆要静置一段时间,让气泡完全消除后再施工;(4)油漆的粘度要适合,不要太稠;(5)一次性施工不要太厚,做到"薄刷多遍",一般单层厚度不要超过20μm。

(6)使用指定的固化剂和稀释剂,按指定的配比施工。

(7)不要在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施工。

(8)施工前木材要干燥至一定含水率,一般为10-12%。

二、起泡(3)排气不良,喷涂漆雾落在已喷好的膜面上;(4)选用沸点低的稀释剂,挥发干燥过快;(5)抛光的涂装,未充分干燥即打磨抛光,或抛光蜡太粗;(6)施工环境太高,湿度太大,溶剂挥发太快,漆膜白化;(7)打磨粗糙,或选用粗砂纸打磨,有沙眼;(8)被涂物表面附着灰尘,漆粉未清除;(9)油漆加入固化剂后放置时间太长。

3、解决对策:(1)选择好板材,或先刷1-2遍底得宝(封闭漆)封闭木眼,刮腻子填补缝隙,并打磨平整;(2)控制适当的涂料粘度,以正确的方法喷涂适量漆液;(3)保持良好的排气;(4)选用厂家提供的配套稀释剂,或添加挥发慢的溶剂;(5)待漆膜完全干燥后才可进行抛光,并选择蜡的细度;(6)要有良好的涂装作业温湿度,要适当加入防白水等慢干溶剂;(7)选用较细的砂纸认真仔细打磨好;(8)清理干净被涂物面;(9)调好油漆后应尽快在4小时内施工完。

九、流挂1、现象:在被涂面上或线角的凹槽处,涂料产生流淌。

家具油漆常见不良的描述、原因及对策

家具油漆常见不良的描述、原因及对策

家具油漆常见不良的描述、原因及对策1.灰尘--面漆喷涂后,漆面有异物或脏点,有灰尘或脏东西被包裹在漆膜中。

(1)成因①喷涂车间不清洁,例如烤漆房内地面上没有铺设过滤棉,顶棚上的过滤棉长时间没有更换。

②压缩空气不清洁,喷漆操作人员没有穿专用工作服,喷涂表面不清洁。

③油漆在喷涂前未经有效过滤。

(2)修正方法①保持喷漆车间内的清洁,定期更换烤漆房内过滤棉,严禁在烤漆房内打磨原子灰。

②确保压缩空气的清洁,定期更换过滤器。

在喷涂前应使用压缩空气或抹尘布清洁喷涂表面。

③正确密封保管油漆,喷涂前应将油漆充分搅拌,并过滤后使用。

④如果已经有灰尘点,应打磨至光滑表面再重涂。

对于较轻微的灰尘点,应使用细砂纸打磨,并做抛光处理。

2.橘皮--也称为流平不佳。

漆膜产生橘皮似的块状效果,主要原因是由于流平不佳所致。

所谓流平不佳,是指喷枪喷出的油漆颗粒经过雾化到达喷涂表面时,相互间不能再流动,从而不能使漆膜表面平滑。

(1)成因①喷枪调节不当导致油漆雾化不良。

喷嘴调整不当,油漆以过于广阔的扇形喷出,或喷枪距离喷涂表面距离过大,均会使油漆在到达喷涂表面之前就出现过度干燥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时,到达喷涂表面的雾状油漆颗粒将会保持由喷嘴形成的形状不变,从而形成粗糙的表面构造。

理想状态下,经过雾化的油漆颗粒到达喷涂表面时应保持适当的潮湿性,油漆颗粒之间能够相互流动并混合,从而形成光滑的表面构造。

②劣质稀释剂或不正确的稀释剂比例。

稀释剂不足或使用了快速蒸发的稀释剂,将会使油漆颗粒在到达喷涂表面之前就出现过度干燥的情况。

③温度不当。

当喷涂作业的环境温度过高时,油漆颗粒在到达喷涂表面的过程中就已经过度干燥,从而导致流平不佳。

④干燥不当。

在喷涂表面的油漆颗粒流平之前,进行了强制干燥的工序,就会提高漆膜出现橘皮的几率。

在进行多次喷涂时,如果前次喷涂的漆膜过度干燥,则再次喷涂的油漆中的溶剂会被底层吸收,而使再次喷涂的油漆颗粒无法流平。

⑤油漆搅拌不均匀。

12种常见的漆膜弊病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12种常见的漆膜弊病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

12种常见的漆膜弊病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案⑴、流挂现象:涂料施涂于垂直面上时,由于其抗流挂性差或施涂不当,漆膜过厚等原因而使湿漆膜向下移动,形成各种形状下边缘厚的不均匀涂层。

原因:1、溶剂挥发缓慢。

2、涂得过厚。

3、喷涂距离过近,喷涂角度不当。

4、涂料粘度过低。

5、气温过低。

6、几乎不换气,周围空气中溶剂蒸汽含量高。

7、涂料中含有比重大的颜料(如硫酸钡),在漆基中分散不良的色漆。

8、在旧漆膜上(特别是在有光的漆膜上)涂布新漆时也易产生流痕。

预防措施:1、溶剂选配适当2、对常规涂料一次涂布的厚度控制在20〜2511m为宜。

为要获得较厚的涂层,对于热固性涂料可采用“湿碰湿”工艺,或选用高固体分涂料。

3、提高喷涂操作的熟练程度,控制喷涂距离为喷涂大工件25〜30cm,喷涂小件15〜20cm, 并与物面平行移动。

4、严格控制涂料的施工粘度,如硝基漆的喷涂粘度为18〜26秒,烘漆20〜30秒。

5、适当换气,气温保持在10℃以上。

6、添加阻垂剂来防止流痕缺陷,有较好的效果。

7、在旧涂层上涂新漆前先打磨一下。

⑵、起皱现象:漆膜呈现多少有规律的小波幅波纹形式的皱纹,它可深及部分或全部膜厚。

原因:1、大量使用稠油制得的涂料易发生起皱现象。

2、涂料中催干剂使用上比例失调,钻催干剂过多。

3、骤然高温加热烘烤干燥,自干漆烘烤温度太高。

4、漆膜过厚,超出常规。

5、浸漆后施工物体,常常发生“肥厚的边缘”也易产生起皱。

6、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比挥发较慢的有机溶剂涂层更易起皱。

1、制造含有桐油的漆时,适当地控制桐油的使用量。

2、调整催干剂的比例,补加其余催干剂。

3、涂料的组分中增加树脂的含量。

4、严格控制涂层厚薄。

5、烘干型漆放20〜30分钟进烘箱,或补加锌催干剂,也可采用加防止起皱剂。

⑶、桔皮现象:漆膜呈现桔皮状外观的表面病态。

原因:1、溶剂挥发过快。

2、涂料本身的流平性差,涂料的粘度大。

3、喷涂的压力不足,雾化不良。

4、喷涂距离不适当,如太远,喷枪运行速度快。

27种常见涂料弊病

27种常见涂料弊病

27种常见涂料弊病及解决方案在涂料施工中有许多不知道的可能发生的弊病,这些弊病都有其独特的诱发因素,下面将为大家介绍27种弊病的原因、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案。

1、发花--含有多种不同颜料混合物的色漆在贮存或干燥过程中,一种或多种颜料离析或浮出并在色漆或漆膜表面集中呈现颜色不均的条纹或斑点等现象。

原因分析:①颜料分散不良,导致颜料分离;②漆料干燥过快;③表面助剂使用不当。

预防措施:①确保颜料分散良好;②使用慢干溶剂,并确保使用正确稀释剂;③使用防蜡剂或防油剂;④一道施工不可太厚。

2、金属漆发花--特指金属漆在施工时发生金属粉分布或排列不均而导致颜色不均匀现象。

原因分析:①施工走枪不均匀;②喷涂过湿;③使用不良稀释剂;④喷涂气压不对;⑤漆料本身施工性不好。

预防措施:①使用正确的走枪方式和气压;(一般气压稍大、喷幅稍大、走枪快不易发花);②稍微干喷;③使用正确稀释剂。

3、起气泡--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空气或溶剂蒸汽等气体或两者兼有的泡,这种泡在漆膜干燥过程中可以消失,也可以永久存在。

原因分析:①不正确的刷涂方法,或不适于刷涂施工的漆料以刷涂施工;②漆料对底材湿润能力不够,或底材处理不净;③溶剂挥发过快(使用过快稀料或加温过快);④单层施工过厚或(和)每道间隔时间过短;⑤聚氨酯油漆中含有水分;⑥漆在5℃以下施工并干燥也易出现。

预防措施:①严格按说明操作;②底材处理干净;③使用合适的表面助剂;④喷涂湿膜有足够的闪蒸时间,对厚湿膜应有更长的闪蒸时间才能烘烤;⑤烤漆避免在较低温度下施工或(和)干燥。

*附注:起"痱子","痱子"形状与起气泡很相似,但一般要小,起因也存些类似又稍有不同,痱子的起因主要有:①漆料对底材湿润能力不够,或底材处理不净;②溶剂挥发过'快(使用过快稀料或加温过快);③单层施工过厚或(和)每道间隔时间过短;④聚氨酯油漆中含有水分或在潮湿环境中干燥;⑤烤漆在5℃以下施工并干燥也易出现;⑥漆膜未完全干燥即暴露于潮湿环境中(完全干燥也可能会出现)。

常见油漆弊病,原因及预防修补方法一览表

常见油漆弊病,原因及预防修补方法一览表

涂层缺陷现象主要原因喷涂不均匀,局部或全面过厚按规定进行喷涂稀释剂过量—造成涂料过稀按技术要求进行稀释被涂面温度过高和过底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涂装皱皮底漆未干即涂面漆,面漆干燥底漆未干,两层收缩底漆要充分干燥和橘皮一次涂装过厚注意推荐膜厚油性涂料干燥剂过量,表干过快调整干燥剂用量底材温度过高调整施工时间烘烤型涂料,表面固化远快于本体固化底层涂料未干即涂面漆或底漆过厚待底漆干后再涂面漆环境温度过高且表干过快/湿度低而未喷雾注意配套的正确表面粗造度偏低对于降温调整施工时间无机锌一次涂装过厚及油性涂料不断氧化和聚合设计干膜厚度涂料配方采用合适的树脂,增塑剂和颜料可将涂层龟裂的趋势降至最低底层涂料未干即涂面漆或底漆过厚耐候性好的树脂随着涂层的干燥和固化的进行,其表面变得硬而脆并产生了表面应力,造成表面出现了不见底的细小裂纹(涂层内聚力小而被表面大的收缩力拉裂的现象)底漆过软,面漆较硬不会发生细裂的活性颜料或添加含有纤维颜料温度急剧下降使用期长且稳定的增塑剂无机锌一次涂装过厚配有挥发较慢的溶剂当表面收缩速度大于本体时,开裂就会发生避免温度高时施涂及阳光暴晒鳄纹和细裂一样,最初并不穿透涂层煤焦沥青暴露于阳光和风雨侵蚀之下,特别是在施工厚涂层的情况下设计干膜厚度除去裂纹部份,重新涂装决不要将需要氧化或聚合的硬性涂层施工在永久软性或橡胶状的底漆上注意配套的正确涂料应薄层多道重叠施工,以使其能在施工后一道涂层前固化强溶剂涂料施涂在挥发型涂料表面上注意配套的正确钢材本身的热胀冷缩钢表面升降温稳定时施涂或调整施工时间老化发硬的涂料,如醇酸树脂涂料等涂层缺陷现象主要原因预防和修正方法流挂垂直涂装面的涂料向下流,形成流坠状的现象铲去流挂涂层,小心磨平,补漆处理细裂龟裂涂层表面硬化和收缩的速率比涂料本身快的细裂反应所引起的,这是一种由于涂层表面应力引起的微裂型损坏涂层过厚时表干而主体内不干,内部干燥收缩使表面起皱隆起或呈橘皮状的现象(涂层内聚力大而未被表面收缩力拉裂的现象)打磨平整后再涂装龟裂(泥裂)由温度变化、风蚀作用和持续的聚合反应所产生的整个涂膜、涂膜与底材之间的应力所引起穿透涂层,延伸至底材的裂纹多发生在颜基比较高的涂料中,基料少抗拉强度底而干燥快收缩又大,除去裂纹部份,重新涂装预防和修正方法常见油漆弊病,原因及预防修补方法一览表表面处理不良—太光或太脏,底材上有微量的粉物,灰尘,污垢,油及油脂,水、锈和化学物质等杂质清除表面上油、水、锈底面漆不配套注意合理配套底漆油漆未干已复涂控制涂装最小间隔期理超过涂装间隔期漆膜要进行拉毛或扫砂处理被涂物表面过于坚硬、光滑注意涂装表面粗糙度溶剂混合比例不当挥发太快,成膜物来不及补平空隙环境温度过高,表干‘凝定’迅速,封闭了涂层内溶剂及空气/快干涂料一次涂装过厚或有孔涂层表面上喷涂过厚有机涂层溶剂平衡‘错误‘压力过大过份的通风或大风环境喷涂时距离太远在涂装前激烈搅拌时裹入空气形成气泡,不待其消失即进行涂装,因溶剂挥发太快,表层迅速变稠和表干、气泡来不及益处涂装黏度太大底漆中的可溶性稀释颜料可溶性化学盐类渗透稀释作用—渗压起泡表面油类、腊或脏物等污物,会使附着力不好,潮湿蒸汽在此处进入涂层而形成泡。

涂装不良缺陷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涂装不良缺陷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03
加强涂装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 能提高
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对涂装不良缺陷产生原因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 对某些缺陷产生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涂装缺陷的产生原因和预 防措施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因此,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深 入,以解决更多的涂装缺陷问题。
涂装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可能影响涂料的干燥和固化过程,导致涂层缺陷。
污染环境影响
涂装过程中如果存在污染环境,如灰尘、油烟等,会影响涂料的附着力和外观质 量。
03 涂装不良缺陷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原材料
1 2 3
确保原材料质量
选用符合规格和设计要良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原材料因素
原材料质量不稳定
如果使用的涂料或相关原材料质量不 稳定,可能会导致涂装不良缺陷,如 色泽不均、起泡、开裂等。
原材料混合不均匀
涂装材料混合不均匀,如颜料、基料 、溶剂等比例不当,也会导致涂装缺 陷。
工艺因素
涂装工艺不合理
涂装工艺流程、温度、湿度等参数不当,会直接影响涂层的外观和质量。
保持环境清洁
加强车间清洁管理,减少灰尘、杂质等对涂装表面的污染。
控制噪声和震动
采取有效的减震降噪措施,减少噪声和震动对涂装过程的影响, 提高涂装质量。
04 涂装不良缺陷修复方法
轻度缺陷修复
修复工艺简单
对于轻微的涂装不良缺陷,如小范围的漆面粗糙、小面积的漆面起 泡,可以通过简单的修复工艺进行处理。
检查设备性能
定期检查涂装设备的性能 指标,如喷枪的流量、压 力等参数,确保其处于良 好的工作状态。
及时更换磨损部件
对涂装设备中磨损较大的 部件,如喷嘴、滤网等, 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因此 产生的涂装不良。

油漆基本知识

油漆基本知识

油漆基本知识目录1. 油漆基础知识介绍 (2)1.1 油漆的定义和分类 (3)1.2 油漆的作用和主要成分 (4)1.3 油漆的附着力及其影响因素 (5)2. 油漆的特点及性能要求 (6)2.1 光泽度和遮盖力 (7)2.2 耐水性、耐擦性和耐候性 (7)2.3 环保标准和健康安全 (8)3. 油漆的涂装方法 (10)3.1 涂装的基本原则 (11)3.2 常用涂装方法概述 (11)3.3 特殊涂装技术的介绍 (13)4. 常用油漆及其应用 (14)4.1 水性漆和非水性漆的比较 (16)4.2 聚氨酯漆、丙烯酸漆等常见油漆介绍 (17)4.3 墙面、木器、金属等不同材质的涂装建议 (18)5. 涂装过程和注意事项 (19)5.1 涂装前的准备工作 (20)5.2 涂装工艺流程 (22)5.3 涂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3)6. 油漆的选购和使用指南 (24)6.1 选购油漆时应考虑的因素 (25)6.2 油漆的储存和运输 (27)6.3 油漆的正确使用和合理储存 (28)7. 油漆的维护和翻新 (29)7.1 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30)7.2 定期维护的步骤和方法 (31)7.3 翻新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32)1. 油漆基础知识介绍油漆作为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家庭的墙壁、地板到工业设施的防护,再到车辆和船舶的外层装饰和保护,油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正确使用油漆并发挥其最佳效果,我们需要了解油漆的一些基本知识。

油漆是一种涂料,它是由连续相(基料)和分散相(颜料、填充剂)组成的混合液体。

油漆的基本功能是保护表面,防止物体被腐蚀、破坏,以及提供特定的功能性,比如防火、防潮、绝缘等。

在油漆的世界里,不同类型的油漆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个人需求。

溶剂型油漆:使用传统挥发性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干燥过程通常涉及到挥发性溶剂的蒸发。

水性油漆:使用水作为稀释剂,干燥过程通常是水分的挥发,更加环保。

油漆脱落及开裂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

油漆脱落及开裂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

油漆脱落及开裂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客车涂装的目的是使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高装饰外观,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使用价值。

一、油漆脱落1、前处理不当,油污、锈蚀、灰尘未清理干净,车表面底材光滑,未按工艺要求打磨、拉毛;2、车身局部漏喷底漆,打磨掉底漆后未补底漆,底漆膜厚过低,导致涂层与底材附着力差;3、腻子层过厚、4、未喷中涂漆或已打磨掉中涂漆5、喷彩条漆时,客车图案复杂,面漆表面太光滑、过烘干,面漆表面造成彩漆附着力差;;6、原材料本身质量问题;7、各涂层、腻子层之间不配套;解决工艺规范,对新材料要试验合格后,先小批量应用,然后再决定是否增加用量。

二、油漆开裂漆膜发生无规则的断裂或裂缝,通常发生在基底上被填补的缝隙或板块边缘附近。

漆膜裂缝常常形成三角形的星形。

漆膜裂缝的深度不等,较严重的裂缝可直达基底.局部修补时,在羽状边处刚喷上油漆后,可能出现轻微裂纹.涂层开裂和起泡原因漆膜中的气泡由于气候原因膨胀或漆膜中的内应力增大使得漆膜失效,导致油漆开裂,这些应力形成的原因有:1、喷涂前油漆混合不均匀,稀料不足或型号不对.2、基底表面处理方法不当、砂纸太粗、清洗不洁净或者缝隙填补不当.3、压缩空气管路内有油或水的污染。

4、漆膜太厚、各漆膜之间的流平时间不够;或利用压缩空气吹干漆膜表面造成漆膜内部的溶剂不能及时挥发。

5、喷漆时,基底的温度太高或太低.6、未充分固化或热塑性丙烯酸漆膜上喷涂了热固性油漆。

8、腻子层涂得过厚经受不住冷热、干湿或浸蚀液体的交替变化。

预防1、一定要将油漆混合均匀,并按规定的比例和型号使用稀料。

2、认真准备基底表面,使用正确规格的砂纸,正确地填补基底上的缝隙。

彻底清洗基底表面,特别是要注意羽状边周围的处理.3、正确地维护压缩空气设备。

4、使用正确的喷涂方法.每道喷涂的漆膜要湿而薄,保证各道漆膜之间的流平时间。

5、保证基底表面的温度处于推荐温度范围之内,然后再开始喷漆.6、喷涂一层薄的环氧树脂底漆将热塑性丙烯酸漆层封闭。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油漆涂刷常见通病、发生原因及消除通病方法

一、脱皮1、现象:漆膜破碎成小片,从物面上浮卷起来,逐渐掉落。

2、原因:1)、物面沾有油污,导致漆膜附着力差而引起卷皮。

2)、在水泥一类抹灰面上不刷清油就批腻子,导致涂料中的油分被基层吸收,成膜后变质发脆。

3)、油漆稀释过度,物面太光滑,使漆膜太薄,附着力差。

4)、不待底漆干透就刷面漆,日久底漆干燥而收缩,导致面漆开裂。

5)、漆质不佳,漆中树脂、胶质分量太多,漆膜易脆裂。

3、防治方法:分清原因,对症治疗。

二、流坠现象:涂刷后漆液向下流淌,形成漆膜厚薄不均,严重者如挂幕下垂,轻者如串珠泪痕。

2、原因:1)、稀释剂过多,使粘度低于正常施工要求,漆料不能附在物体表面下坠流淌。

2)、稀释剂挥发术快,在漆膜未形成前已挥发,而影响流平性,导致漆膜厚薄不均;或挥发太慢,使流动性增大,也易发生流坠。

3)、漆膜刷得太厚,漆的自重造成流坠。

形成山峦倒影状。

4)、物面凸不平,或物体的棱角、转角、线角的凹槽处,容易造成涂刷不匀、厚薄不一,较厚处就要流淌。

5)、物面不洁,有油、水等污物,涂刷后不能很好地附着而流淌。

6)、选用的漆刷太大,毛太长、太软,或刷油时蘸油太多,使漆面厚薄不均,较厚处就流淌。

7)、喷漆时,喷嘴的孔径太大,喷枪距物面太近,或距离时近时远,喷涂的气压太大或太小,都易造成漆膜不匀而流淌。

8)、漆料中含重质料过多,研磨不均匀,颜料润湿性能不良。

3、防治方法:1)、选用优良的油漆材料和适量的稀释剂。

2)、按规定进行基层处理,做到基层平整、洁净。

3)、施工环境,以温度15—25℃,湿度50%—75%为宜。

4)、根据施工环境及方法,合理调整油漆粘度。

温度高时,粘度应小些。

采用喷涂应较刷涂粘度小些。

5)、每次刷涂的漆膜不宜太厚,一般在50—70微米,喷涂要比刷涂的薄一些。

6)、选用的漆刷,毛要有弹性,根粗而梢细,鬃厚而口齐。

刷面漆和粘度大的漆,可用八成新的旧油刷;刷底漆或粘度小的漆,可用装卸刷。

7)、喷涂时,喷嘴孔径不宜太大,空气压力应0.2—0.4MPa范围内,喷枪与物面距离控制在小枪15—20厘米,大枪20—25厘米为宜。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一、流挂;在垂直和斜面上,漆膜形成不均匀的条纹和淌挂下垂状态。

1、枪距近:喷出的油漆没在密布均匀的释放区,射在被涂面上面积小漆量大。

小枪 150mm 至 250mm,大枪 250mm 至 350mm。

2、枪速慢:形成湿膜一次过厚,因漆液的重力而下垂。

小枪每秒 300mm 摆布,大枪每秒 400mm 摆布。

3、气压大:出漆速度加快,射在被涂面上造成喷量大,湿膜过厚而下垂。

小枪每平方厘米 4 公斤,大枪每平方厘米 6 公斤。

4、粘度稀:粘性底,附着差,挂不住,抵制不住漆液重力。

小枪喷底漆 18 至 22 秒,面漆 16 至 18 秒,拉光 12 至 16 秒。

大枪喷底漆 25 至30 秒,喷面漆 18 至 22 秒。

5、室温低:干燥慢,第二次喷漆间隔时间短,湿膜过厚而下垂。

≥ -3 度,最佳 25 度摆布。

6、角度不对:厚薄不均,薄处遮盖正好时,厚处湿膜过厚而下垂。

上下摆布不弧状、不倾斜,横平竖直。

7、搅拌不均:涂料稀稠不均时压力释放形成脉冲,使用前搅拌透,使用后定时搅拌,每 15 至 20 分钟摆布搅拌一次,温度高时时间短一点。

8、喷出量大;湿膜过厚而下垂,根据枪嘴直径大小与空压力的调整。

9、漆前处理不好:油水影响湿漆膜吸附力,清除干净,操作环境湿度≤80%。

10、湿膜太厚 (重枪) :一次喷涂过厚,湿膜小枪≤15um,大枪≤25um。

11、压缩空气中油水没排尽:空气中油水混入漆液中,造成被涂面油水污染影响湿漆膜吸附力与漆膜层分离。

定时排放油水分离器油水,夏日室外每小时一次,冬天室外三小时一次,其实二小时一次,室内增加一小时。

排放油水处与喷枪枪距离≤15m。

二、颗粒:有颗粒杂质突起物影响漆膜表面的平整光滑和光泽度。

1、环境污染:避免风沙、烟雾、粉尘的侵袭。

喷漆室内压风过滤棉及时清理更换,室外喷漆要注意风向,地面整洁及泼水湿润,并行操作间隔不要太近。

2、枪距太远;漆雾微粒的密度不够,喷在工件表面上无法流平形成漆膜。

油漆常见现象及其原因分析0000

油漆常见现象及其原因分析0000

第 1 頁,共 2 頁
油漆常见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缺陷 流挂 缺陷描述 在被涂面上或线角 的凹槽处,涂料产 生流淌。形成漆膜 厚薄不均,严重者 如漆幕下垂,轻者 如串珠泪痕。 1 缺陷原因 稀释剂过量,使粘度低于正常施工要求,涂料不能附在物体 表面下坠流淌 2 施工场所温度太低,涂料干料速度过慢,而且在成膜中流动 性又较大 选用的漆刷太大、毛太长、太软或刷油时 油太多,刷漆太 3 多,使漆面厚薄不一,较后处就要流淌 4 5 刷痕 在漆膜上留有刷毛 痕迹,干后出现一 丝丝高低不平的刷 纹,使漆膜厚薄不 均。 涂膜表面不光滑, 呈现凹凸的状态如 桔子皮 1 2 3 4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1 2 3 4 刷涂面凸凹不平或物体的菱角、转角、线角的凹槽处,容易 造成刷漆不均,厚薄不一、较厚处就要流淌 被刷涂表面不洁,有油、水等污物,刷漆后不能很好地附着 而流淌 涂料的粘度过高、稀释剂的挥发速度过快 在木质品刷涂中,没有顺木纹方向平行涂刷 使用的毛刷过小或毛刷过硬或油刷保管不善使毛刷不齐或干 硬 被涂表面对涂料的吸收能力过强,刷涂困难 油漆太稠,稀释剂太少 喷涂压力过大或距离太近,喷涂漆量少,距离远 施工场所温度太高,干燥过快,漆不能充分流平 作业环境风度过大 使用低沸点稀释剂,漆雾抵达涂面时,溶剂即挥发 加入固化剂后,放臵时间过长才施工 底漆与面漆不配套,涂面受外界影响(机械作用,温度变化 等)而产生收缩应力,引起漆膜龟裂与开裂 底漆未经干透即涂覆(喷、刷、辊涂)面漆,或第一次面漆 过厚,未经干透又第二次面漆,使两层面漆内外伸缩不一致 室内用漆用于室外或金属表面底漆用于木材 木制底材含有松脂未经清除和处理,日久会渗出漆膜,造成 局部龟裂 木材 含水率太高,日久发生变形引起开裂 固化剂加入过多,或者使用错误的固化剂 施工过厚 施工环境恶劣,温差大,湿度大,漆膜受冷热而伸缩,引起 龟裂 第、面漆不配套,造成层间附着力欠佳 物面不洁,沾有油污、水分或其它污物 物面处理不当。如木材表面未经打磨就嵌刮腻子或上漆,使 面漆的油份被其吸收而造成脱落,木材表面未经有效的封闭 底层未干透即涂面漆,日久因底层面层收缩率不一致而开 裂,从而影响层间附着力。底层太坚硬或第漆很光滑,未经 打磨就直接涂装面漆 施工温度过低 有灰尘、颗粒等杂物混入涂料中 调配漆料时,产生的气泡在漆液内未经散尽即施工,尤其在 寒冷天气容易出现气泡散不开的现象,使漆膜干燥后表面粗 施工环境不洁,有灰尘、砂粒落于涂料中,或油刷等刷涂工 具沾有杂物 基层处理不和要求,打磨不光滑,灰尘、砂粒未清除干净 对策 1 选用优良的油漆材料和适量的稀释剂 2 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 选用的漆刷、毛刷要有弹性,根粗而稍细,髦厚而口齐。油刷蘸油应少蘸 勤蘸 在施工中应尽量使基层平整,抹去棱角。刷涂时,用力刷均,选竖刷,厚 4 横刷,不要横涂乱抹。在线角、棱角处要用油刷轻轻按一下,将多余的油 漆蘸起刷开,以免漆膜过厚而流淌 3 5 应选择涂料的配套稀释剂 1 调整涂料的粘度,选用配套的稀释剂 2 刷涂施工时,应先顺木纹方向进行头遍涂料的刷涂 3 要选用较弱的油刷,理油动作要轻巧。油刷用后,应用稀释剂洗净并妥善 保管,刷毛不齐的油刷尽量不用 4 用封闭底漆对基材进行封闭,然后再刷底漆与面漆 1 注意油漆配比,注意合理调漆 2 充分熟练喷枪使用方法 3 改善施工场所条件 4 防止再强风处涂装 5 使用适当的稀释剂调漆 6 加入固化剂调漆后尽快用完 1 底漆与面漆应配套,底漆与基材要配套 2 底层干透后再涂装下道漆,面漆第一层宜稀宜薄,干后再涂第而层 3 选用适当的涂料品种,尤其是室外用漆,要选择耐侯性好的涂料 4 要将木制底材的松脂铲除,用酒清揩干净,并用封闭底漆作封闭处理 按指定的配比施工 不要厚涂,总厚度不要超过150μM 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施工,涂装前充分搅拌油漆 木材含水率控制在12° 以下 选择配套的底漆面漆 基材表面处理时要把油污、水分或其它污物彻底清除 3 基材要经过打磨、修整再嵌刮腻子。底漆须干透后并经打磨,方可涂覆 (刷、辊、或喷)面漆,以增加层间附着力 5 6 7 8 1 2 4 5 1 调配好的涂料在刷涂前,必须经过滤布过滤,以除去杂物 2 油漆调配好后,应静臵10-20分钟,待气泡散开后再使用 3 刮风天气或尘土飞扬的场所不宜进行施工,刚刷涂完的油漆要防尘土污染 4 基层不平处应用腻子填平,再用砂纸打磨光滑,擦去粉尘后再刷涂涂料 备注

涂装不良缺陷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涂装不良缺陷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

定期维护设备
定期检查设备
01
定期对涂装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避免因
设备故障导致的涂装不良。
清洗和维护涂料系统
02
定期清洗和维护涂料系统,包括涂料泵、涂料管道、涂料缸等
,避免因杂质和残留物影响涂装质量。
更换磨损部件
03
定期更换涂装设备中的磨损部件,如喷嘴、涂料泵活塞等,确
保设备正常运行。
控制涂装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影响涂 装效果和质量。
05
涂装不良缺陷预防建议和结论
建议采取的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涂料的质量和储存环境
优化涂装工艺参数
使用高质量的涂料,并确保涂料在储存过 程中不受污染或变质。
根据不同的涂料和涂装要求,对涂装工艺 参数进行精细调整,以减少缺陷的产生。
加强涂装前的表面处理
引起。
05
02
起泡
涂层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物,通常是由 于底材处理不当、涂层过厚或涂料不兼容等 原因引起。
04
泛白
涂层表面出现一层白色雾状物,通常 是由于涂料中混入水分、溶剂或稀释 剂使用不当引起。
06
色差
涂层颜色与标准色存在差异,通常是由于涂料 配方变化、颜料比例不均或施工方法不当引起 。
02
案例二:涂装表面划痕问题
原因 涂装过程中操作不当,如工具或手触摸到涂装表面。
涂装后受到硬物刮擦或摩擦。
案例二:涂装表面划痕问题
涂装材料质量差,耐磨性不足。 预防措施
操作时避免触碰到涂装表面,使用保护膜或覆盖物。
案例二:涂装表面划痕问题
加强涂装后保护,避免硬物刮擦或摩 擦。
VS
选择高质量的涂装材料,提高耐磨性 能。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法-裂缝,开裂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法-裂缝,开裂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法-裂缝,开裂
在油漆表面上出现有向不同方向扩展的不同长度和宽度的裂纹的现象.根据裂缝的形态(大小,深度,宽度)可分为发状裂纹,浅裂纹,龟裂,鳄皮裂纹和玻璃裂纹几种.
1、产生原因
(1)主要原因是涂层经受不住冷热,干湿或侵蚀液体的交替变化.
(2)涂料在使用前未搅拌均匀.
(3)涂层配套不适当,如底漆层膜比面漆层漆膜软.
(4)面漆层涂得过厚,且耐寒性(或耐湿变性)不佳.
(5)底涂层未干透就涂面漆.
(6)所用面漆的耐候性差.
(7)涂层老化.
2、防治方法
(1)通过试验解决涂层的配套性,一般使底层漆膜和面层漆膜的硬度,伸缩性接近.
(2)耐寒性差的漆膜(尤其是自干型漆膜,如硝基漆)不应涂得过厚,应按工艺要求严格控制.
(3)中涂层干透后方能涂面漆.
(4)选用耐候性,耐温变性优良有面漆.
(5)应尽可能避免将被涂件早期暴露在严寒之中.。

油漆常见缺陷

油漆常见缺陷

油漆喷涂常见缺陷及原因默认分类 2010-08-11 09:25:38 阅读13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⑴流挂:指涂料施于垂直面时,由于其抗流挂性差或施涂不当,漆膜过厚等原因而使湿漆膜向下移动,形成各种形状下边缘厚而不均匀涂层。

导致原因:①操作不好,喷枪口枪太大;②涂料太稀;③涂装物表面太平整;④涂层太厚,薄刷多遍。

⑵发白:指有光涂料干燥过程中,漆膜上有时呈现乳白色现象。

导致原因:①水分浓度过高;②溶剂解析力不够;③基材本身水分含量过高。

⑶起皱:指漆膜呈现多少有规律的小波幅波纹式的皱纹,它可深及部分或全部膜厚。

导致原因:①底漆、面漆干燥速度不一致;②涂层太厚,黏度过高;③喷嘴未调节好;④PU类的涂料固化剂加太多,干燥速度太快。

⑷桔皮:指漆膜呈现桔皮状外观的表面病态。

导致原因:①流平性不好;②温度低;③NC类稀释剂过多或不配套;④基材不平或处理不好。

⑸咬底:指在干漆膜上施涂其同种或不同种涂料时,在涂层施涂或干燥期间使其下的干燥膜发生软化,隆起或从底材上脱离的现象。

导致原因:①两种不配套的底漆和面漆(通常含量高的做底漆);②底未完全干燥就上面漆;③底漆的涂层太厚。

⑹针孔:指在漆膜中存在着类似于针刺的细孔。

导致原因:①搅拌均匀,涂料内部有空气;②油污水分污染;③被涂物表面不平整;④喷太厚,溶剂不好挥发。

⑺起泡:指涂料在施涂过程中形成的空气或溶剂蒸气等气体或者兼有的泡。

导致原因:①被涂物有水分;②涂料有水分;③空气湿度大;④油污;⑤稀释剂、固化剂不配套;⑥搅拌不均匀,表面不平。

⑻表面粗糙:导致原因:①施工环境太脏,不够清洁;②涂物中本身细度不够,被涂物表面有赃物;③涂层不够。

⑼开裂:指漆膜出现不连续的外观变化。

导致原因:①涂层太厚,涂料过期;②涂料太厚,涂料本身硬度高,较脆;③促进剂含量过高;④面漆固含量低,树脂本身有问题以及外部环境。

⑽起皮:导致原因:①被涂物面层水分太高;②未经过封油处理;③底漆未干涂面漆;④两种不配套的底漆和面漆。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常见喷漆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喷漆缺陷是指在喷涂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理想的现象,包括表面不平整、颜色不均匀、气泡、流痕等。

这些缺陷给产品的美观度和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喷漆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表面不平整的缺陷:表面不平整是指喷漆后表面出现凹凸不平、坑洼、起皱等问题。

1.喷涂设备不良:喷枪使用不当、喷枪压力过高或过低、喷头堵塞等都会导致喷涂后表面不平整。

预防措施是选择合适的喷涂设备,并根据产品要求调整喷涂压力和喷头尺寸。

2.喷涂前表面处理不当:表面存在油污、灰尘、残留物等会导致喷涂后表面不平整。

预防措施是在喷涂前对表面进行清洁和处理,确保表面无杂质。

3.喷涂底材质不适合:底材质的选择也会影响喷涂后表面的平整度。

预防措施是选择合适的底材质,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二、颜色不均匀的缺陷:颜色不均匀是指喷涂后表面出现色差、色斑等问题。

1.涂料不稳定:涂料中的颜料分散不均匀会导致喷涂后表面出现颜色不均匀。

预防措施是在使用涂料前充分搅拌,确保颜料均匀分散。

2.喷涂厚度不均匀:喷涂厚度的不均匀会导致颜色不均匀。

预防措施是调整喷涂的速度和角度,确保涂料均匀喷涂。

3.反光度不一致:涂料表面的反光度不一致会导致颜色不均匀。

预防措施是选择质量稳定的涂料,确保反光度一致。

三、气泡的缺陷:气泡是指喷涂后表面出现小气泡或大气泡的问题。

1.涂料中含有溶剂:涂料中含有溶剂会释放气体,导致气泡的形成。

预防措施是选择低挥发性的涂料,减少溶剂的含量。

2.喷涂环境潮湿:潮湿的环境会在涂料表面形成气泡。

预防措施是在喷涂前确保喷涂环境干燥,或使用干燥剂吸附湿气。

3.喷涂过厚:喷涂过多涂料会导致气泡的产生。

预防措施是调整喷涂的厚度,避免喷涂过多。

四、流痕的缺陷:流痕是指喷涂后表面出现纹路状的缺陷。

1.喷涂速度过快:喷涂速度过快会导致涂料形成纵向的流痕。

预防措施是调整喷涂速度,保持匀速喷涂。

2.喷涂厚度不均匀:喷涂厚度的不均匀会导致涂料形成横向的流痕。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法-生锈,锈蚀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法-生锈,锈蚀

喷漆的一些原因及处理方法-生锈,锈蚀
锈蚀是指金属表面产生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作为漆膜弊病的生锈系指漆膜下出现红丝和透过漆膜的锈点(斑),前者称为丝状腐蚀,后者称为疤形腐蚀.
1、产生原因
(1)被涂面的表面质量差,如有锈未除净就涂漆.
(2)漆前表面处理质量差,如磷化处理不完全或磷化膜与涂层配套不佳.
(3)涂层不完整,有针孔,漏涂等缺陷,如点焊缝中未涂到漆易淌黄锈.
(4)所用涂料的耐腐蚀性差.
(5)使用环境差,如高温高湿,有腐蚀介质(酸,碱,盐等)的侵蚀.
2、防治方法
(1)漆前被涂面一定要清洁,绝不允许带锈涂漆.
(2)黑色金属件在涂底漆前应进行磷化处理,并应与所用涂层有良好的配套性.
(3)应确保涂层的完整性,被涂物的所有表面(包括焊缝)都应涂到漆.焊缝和搭接缝应涂密封胶.
(4)根据被涂物的使用环境选用耐腐蚀性,耐潮湿优良的涂料,如阴极电泳涂料,环氧粉末涂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橘皮

也称为流平不佳。漆膜产生橘皮似的块状效果,主要原因是由于流平不佳所 致。所谓流平不佳,是指喷枪喷出的油漆颗粒经过雾化到达喷涂表面时,相互间 不能再流动,从而不能使漆膜表面平滑。
形成原因: ①喷枪调节不当导致油漆雾化不良。喷嘴调整不当,油漆以过于广阔的扇形喷出, 或喷枪距离喷涂表面距离过大,均会使油漆在到达喷涂表面之前就出现过度干燥 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时,到达喷涂表面的雾状油漆颗粒将会保持由喷嘴形成的 形状不变,从而形成粗糙的表面构造。理想状态下,经过雾化的油漆颗粒到达喷 涂表面时应保持适当的潮湿性,油漆颗粒之间能够相互流动并混合,从而形成光 滑的表面构造。 ②劣质稀释剂或不正确的稀释剂比例。稀释剂不足或使用了快速蒸发的稀释剂, 将会使油漆颗粒在到达喷涂表面之前就出现过度干燥的情况。 ③温度不当。当喷涂作业的环境温度过高时,油漆颗粒在到达喷涂表面的过程中 就已经过度干燥,从而导致流平不佳。 ④干燥不当。在喷涂表面的油漆颗粒流平之前,进行了强制干燥的工序,就会提 高漆膜出现橘皮的几率。在进行多次喷涂时,如果前次喷涂的漆膜过度干燥,则 再次喷涂的油漆中的溶剂会被底层吸收,而使再次喷涂的油漆颗粒无法流平。 ⑤油漆搅拌不均匀。油漆在长时间存放后会出现底层沉淀的现象,在喷涂之前应 将油漆充分搅拌均匀,否则会出现各部分干燥不均匀,从而导致橘皮现象的产生。





13.原子灰渗色

喷涂面漆之后,在使用过原子灰的区域,表层颜色会发生变 化,通常表现为颜色较周围浅,尤其是浅蓝和浅绿的银粉底色漆 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油漆的基本知识与涂装不 良原因分析
报告人:黄启员
2007.05.07
第一部份
油漆的基本知识
1.涂料与油漆的相互关系
涂料是一种具有流展性的液体物质,涂于 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 具有连续性的固态涂膜。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 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称。以溶解介质划分, 涂料包括水性涂料与油性涂料。水性涂料包括 建筑涂料(乳胶漆),水性木器漆等,而油性涂 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油漆类。故而涂料应 涵盖油漆,油漆只是涂料的一部分。



7.原子灰或中涂底漆开裂

在漆面修补区内,原子灰填充区或底漆层开裂,从而导致面漆层开裂。
形成原因:

①原子灰层或中涂底漆层过厚,每层之间干燥时间不充分,使得原子 灰层或中涂底漆层表面干燥而底层松软,导致原子灰层或中涂底漆层开裂。 因此在原子灰刮涂或底漆喷涂中应采取薄层多次施工的方式,根据气候条 件留出足够的干燥时间。 ②原子灰或中涂底漆层与旧漆层之间的过渡区,即羽状边周围处理不 充分,导致原子灰涂层结合不紧密而开裂,应使用适宜号数砂纸以避免将 溶剂带入下层的深刮层。 ③底漆中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稀释剂,导致底漆层不易干燥或过度收 缩而开裂。

4.油漆的固含量

油漆的固含量,又称固成份,是油漆干燥 挥发后的残留成膜成份。固含量越高,表示涂 料成膜率越高。
5.油漆的硬度

油漆的硬度是根据国家标准硬度铅笔来衡 量的,可分为6B--9H共17类,一般油漆的硬度 均在B--3H之间。 常用测试仪器:漆膜铅铅笔划痕硬度仪

6.油漆的干燥方法
②使用了错误的添加剂。应认严格遵守油漆标签上的规定,各种非 面漆层专用的添加剂会损害最终的漆层,使漆面更容易开裂。

9.底部锈蚀

漆膜表面出现出现细小的锈点、斑点、气泡或脱皮。当表面油漆 被剥离后,漆层下面生锈部分的面积大于表面所见,这种现象也称为 “锈蔓延”。

形成原因:
①喷涂表面存在锈蚀、湿气或水珠等缺陷,但是没有经过适当的 处理就实施了喷涂作业。



8.小龟裂

漆面严重失去光泽,面漆层上出现很多细小的裂纹,与干涸的池塘 中的泥土开裂形状相似,裂纹往往呈现三角形、星形或不规则的放射形 状。开裂一般发生在面漆层,有时也会深入到内涂层。

形成原因:
①漆层过厚。过厚的面漆层会将正常的应力放大,造成开裂,应采 用较薄涂层多次喷涂的方法。而且每层面漆喷涂作业之间应留出足够的 干燥时间,不可以用喷枪吹风干燥。
2.油漆的类别


依现市面上对油漆的分类方法,以涂料成 份分类,可分类为(常用型): A、硝化纤维素涂料(NC硝基) B、不饱和聚酯树脂涂料(PE聚酯) C、聚胺基甲酸酯树脂涂料(PU聚酯) D、胺基醇酸树脂涂料(AC亚美隆)
E、紫外光硬化涂料(UV)
3.油漆的粘度

即为油漆流动液体内部的抵抗力,粘度值越高, 即通常所称的越稠,粘度值越低,即通常所称的越 稀。 测试仪器常用的有:浸杯.旋转式粘度计





4.湿印或涂层下蜡痕

从漆层表面可以看到底层有污染区的轮廓,或出现多种形状的 无光斑点。 形成原因:


①喷漆前没有对底层表面进行彻底地清洁,例如油脂或蜡质物 没有彻底清除。 ②以前的漆层未干燥或旧漆层的缺陷未去除。



③以前的漆层与再次喷涂的漆层不相容。

6.遮盖力不良

也称为透色或渗色。色漆不能完全遮盖原有漆面的颜色,或旧漆膜 的颜色、底漆层的颜色渗透到面漆层,改变了面漆的颜色。红色和黄色 漆层出现渗色的现象较多。

形成原因:
①色漆产生沉淀。面漆在稀释后,没有进行充分的搅拌,颜料沉积 在容器底部,导致喷涂的油漆中树脂含量过高,颜色变浅。 ②错误的喷涂技术。例如每一后续涂层没有进行重复喷涂,导致条 状漆面或出现遮盖不良的现象。 ③使用了过多的稀释剂,使油漆涂层变得很薄。 ④旧漆层或底层涂层中,含有能引起渗色的颜料,因此对于旧漆层 应慎重处理,可以喷涂一层能防止渗色的隔离层。



③对喷枪使用的压缩空气进行严格的过滤,确保压缩空气的纯净,因为 硅酮物经常被发现来源于压缩空气管道而不是油漆中。每天对压缩空气过滤 器进行排空和清洁,以排出过滤器中的水分和脏物,对空气压缩机要每天排 水。
④不建议使用含有防鱼眼消除剂的色漆,因为该消除剂可能会污染周围 的其他喷涂部件,严重时可以导致面漆附着力下降。
②漆层开裂,使水分能够从表面漆层渗入到底部漆层和金属底材。 ③喷涂时使用的压缩空气中含有水分,水分接触金属底材后造成 锈蚀。

10.干喷

也称为过喷或干喷溶解不良,面漆表面呈现粉状或粗糙的漆面效 果。通常在进行大面积喷涂时,在接枪位置较容易产生干喷现象。

形成原因:
喷涂时压缩空气的气压太高,喷涂车间或烤漆房内通风系统工作 不良或环境温度太高,选用了不正确的喷枪喷嘴。



③底层没有进行彻底地清洁,例如底层表面的油脂或蜡质物没有 彻底清除,由于夹层效应的影响,导致再喷涂的油漆无法附着。
④二次喷涂的间隔时间太短,没有给予底层油漆充分的干燥时间, 导致湿漆面中的溶剂侵蚀中涂底漆或面漆使之变软。

3.流挂

也称为流泪或垂流。涂层局部变厚,因重力原因出现垂流状态,只出 现在将喷涂过的表面垂直放置时或垂直喷涂的表面。 形成原因: ①不正确地使用了稀释剂。一般是使用了干燥速度慢的稀释剂或使用 了过量的稀释剂。 ②喷枪使用不当。例如压缩空气压力过低,或喷枪与喷涂表面的距离 过近,或喷枪移动的速度过慢,均会增加流挂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应适当 调整喷束形状和喷束气压,使喷射距离保持在20~25 cm,而且喷枪 的移动速度应均匀。把握产生流挂的极限喷涂量,集中注意力边观察漆膜 形成的情况边喷涂。 ③喷涂车间温度过低,喷涂的漆层不易干燥,或一次性喷涂的漆层太 厚,导致漆层干燥速度过慢。 ④喷涂后续漆层时,应为前一次喷涂的漆层留出足够的干燥时间。在 将喷涂过的表面垂直放置之前,应为漆层留出足够的静置流平时间。
5.鱼眼

也称为缩孔或珠孔。面漆上出现圆形小坑,有时呈分散状,有时呈聚集 状。



形成原因:
①含硅酮的蜡是导致鱼眼的最常见原因。砂纸上的磨料以及许多车蜡和 抛光剂中都含有硅酮,硅酮在漆面上有很强的附着力,很难被清除。很少量 的车蜡就会导致鱼眼的出现,因此应确保所有接触硅酮的工作在远离喷漆车 间的隔离工作间进行。 ②底漆表面污染,例如底漆上有油,因此在喷涂前一定要将喷涂表面清 洁干净,可以使用中性清洁剂。
9.环保油漆

油漆中,会有一些苯,甲苯,二甲苯,甲醛,重金 属,游离TDI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如果不能加以强制 控制,就会危及人体健康。为此,国家新颁涂料中有毒 物质限量强制性标准GB18581-2001,GB18582-2001已 对此作了严格规定,凡市场上销售的涂料均要符合国家 强制标准。对于水性涂料的权威认证是:中国环境标志产 品认证委员会认证并颁发的Ⅰ型”十环标志”及新国标。 对于油性涂料的权威认证是: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 会认证并颁发的Ⅲ型环境标志及新国标。漆原材料采用 进口,符合欧洲国际标准,远远低于国家最新建筑装饰 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化工已先后通过中国Ⅰ型,Ⅲ 型环境标志及新国标,属绿色环保产品。
11.白中或之后会很快在漆层表面呈现乳白 色的模糊外观,此现象只出现在单组份丙烯酸清漆漆膜上。

形成原因:

①白雾的出现往往与不好的天气有关。在高温或寒冷的潮湿天气中,油漆 中的溶剂急速挥发,造成漆层表面的温度下降,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就在漆层表 面凝结,从而造成白雾。使用劣质稀释剂,寒冷天气或空气流动太快都可能导 致白雾的出现,点修补也可能导致白雾。 ②使用错误的稀释剂。使用了快速蒸发的稀释剂,会使厚漆膜冷却过度, 从而产生空气中的水分在漆面凝结的现象。 ③喷枪或压缩空气调整不当。如果压缩空气压力太高,也会对潮湿的油漆 表面产生冷却的现象,使水分凝结的速度增大。 ④干燥不当。利用喷枪使漆面强制干燥,会使漆膜内的稀释剂蒸发速度加 快,导致水分的凝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