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地理常考题型】内、外力作用含答案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内、外力作用

材料一: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

2.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800mm)(15℃,900mm)(7℃,5mm)(23℃,2900mm),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材料二: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产生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地貌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主要有峰林、孤峰、地下溶洞等地貌形态。施秉喀斯特地貌区位于贵州省东部的施秉县北部,该区域内没有大型的溶洞,地下喀斯特地貌也不发育,仅在陡崖上分布有一些岩屋和直径小于1米的溶蚀小洞。该区域植被繁茂,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4%。下图为施秉喀斯特地貌发育演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该地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4.导致该地区地下喀斯特地貌不发育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热条件好

B.表层土壤浅薄

C.岩层可溶性弱

D.森林覆盖率高

材料三:下图表示我国东部某区域不同时期城市位置的变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地壳运动

6.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要求分别是( )

A.风沙掩埋选择背风坡

B.地形崎岖选择平地

C.河流改道远离河流

D.躲避水患选择高地

材料四:我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广布,其中重庆武隆地区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下图为当地三维地质和岩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题。

7。图中“甲—乙”之间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

8.关于中石院天坑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地表的石英砂岩分布最广泛

B.附近的地貌由流水作用形成

C.当地自然植被主要是针叶林

D.乌江的流量均匀且水质清澈

材料五: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支流洮河某河段单侧断面,T1、T2、T3为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阶地。据此完成下题。

9.图中各阶地黄土层形成的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10.T2阶地漫滩砂、基岩、黄土、坡积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黄土、漫滩砂、基岩、坡积物

B.黄土、坡积物、漫滩砂、基岩

C.基岩、漫滩砂、坡积物、黄土

D.基岩、坡积物、漫滩砂、黄土

11.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

A.地壳相对稳定,谷地维持不变

B.地壳间歇下降,河流侧蚀堆积

C.地壳持续抬升,河流侵蚀下切

D.地壳间歇抬升,河流侵蚀下切

材料六:不同沉积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沉积岩。图a为常见沉积岩与沉积环境对应关系示意图,图b为我国某山局地岩层垂直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砾岩由砾石沉积而成。据图a推断其沉积环境为( )

A.陆地

B.滨海

C.浅海

D.深海

13.图b所示岩层剖面表明该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 )

A.海侵过程

B.海退过程

C.先海侵后海退

D.先海退后海侵

14.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界面M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挤压

B.断裂

C.侵蚀

D.变质

材料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上有许多谷地。从形态上看,有“U”型谷,如挪威峡湾;有“V”型谷,如雅鲁藏布江谷地。谷地对气候、生物、水文等影响很大,河谷往往也是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图甲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某河谷剖面(谷地整体呈“U”型,河床呈“V”型),该谷地沿线无断层;图乙表示美国西北部奎茨河及其周边地区的等高线分布(图中粗黑线为海岸线),该河谷植被茂密,被称为温带“雨林”,是美国大陆“最潮湿”的地方。

15.说明甲图河谷形态的形成过程。

16.分析奎茨河谷成为美国大陆“最潮湿”地区的原因。

材料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智利被誉为世界“铜矿王国”,其铜矿储量、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下图为“智利24°S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埃斯康迪达为智利最大的铜矿之一,该地铜矿形成于3千万年前沿断层侵入的三次岩浆活动,铜矿体一般产生在侵入岩体的内部或与围岩的接触带上。位于东西山脉之间的中央谷地南北绵延约650公里,地势较平坦,上覆大量冲积土,是智利重要的农业分布区。

17.假如上述3千万前的岩浆活动同时发生于浅海,推测有可能形成的地貌,并说出理由。

18.说明该地铜矿体形成的大致过程。

19.分析中央谷地地表形态形成的地质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年降水量越多,岩石风化强度越大,岩石风化深度越深,A正确,年均温与岩石风化深度不呈负相关,B错误;年降水量与年均温不相关,C错误;题目中未给出气温年较差,无法判断其与风化深度的关系,D 错误。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据上题可知,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最接近,故A正确。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貌的形成过程。读图可知,②时基准面最高,地形起伏最平缓。④时基准面降低,断层处相对位移明显,形成陡崖,地形起伏加剧。①时陡崖变平缓,海拔较高处明显被侵蚀。③时高海拔处侵蚀进一步加剧,出现碎石堆。故根据断层活动和侵蚀、堆积状况可推测该地区地貌形成过程是②④①③,B正确。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的结果,水分少或岩层可溶性差都会导致地下喀斯特地貌不发育,该地森林繁茂,说明不缺少水分,即地下喀斯特地貌不发育是由于岩层可溶性弱,故选C。

5【答案】B

解析: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故C错误;根据等高线数据判断,该地区地势低平,水流平稳,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故B正确,A、D错误。6【答案】D

解析:该地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图中城市搬迁未选择背风坡位置,故A错误;根据等高线可知,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前地形平坦开阔,故B错误;图中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