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09章 球菌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球菌

医学微生物学:球菌

侵袭性酶 粘附因子
透明质酸酶 链激酶(SK) 链道酶(SD)
LTA:对生物膜有高度亲和性
M蛋白
毒素
溶血毒素(O,S) 致热外毒素
化脓性感染
中毒性疾病 变态反应
微生物学检查
直接取材涂片
查病原体
分离培养与鉴定
抗O 试验:
血清学试验
正常效价 1:400 意义:辅助诊断急性风湿热、风
湿活动期、急性肾小球肾炎
葡萄球菌A蛋白 (staphylococcus A protein ,SPA)
医学上的意义: a. 抗吞噬 b. 促细胞分裂 c. 引起超敏反应 d. 损伤血小板 e. SPA 协同凝集实验
分类:
根据色素与生化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噬菌体分型:4个噬菌体群 23个噬菌体型
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
凝固酶分型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
抵抗力:
a. 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b. 耐干燥 c. 耐盐,10%~15%NaCl培养基中能生长 d. 对碱性染料敏感 e. 对青霉素敏感株高达90%以上,但易产
产生耐药性(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致病性:
菌细胞表面结构与成分 LTA、糖萼
形态与染色
G+球菌,呈 葡萄串状排列
培养
血平皿 培养基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色素 白色色素
致病力强 条件致病菌
柠檬色葡萄球菌 柠檬色色素 条件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菌落
生化反应:
致病性葡萄球菌
甘露醇
+
非致病性葡萄球菌 -
抗原构造与分类: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 - 球菌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 - 球菌

球菌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G-球菌:奈瑟菌第一节葡萄球菌属一.金黄色葡萄球菌1、颜色和染色:无芽胞,无鞭毛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

培养营养要求不高。

属内不同菌种可产生金黄色、白色、柠檬色等脂溶性色素并使菌落着色。

■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于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后在菌落周围还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B溶血)。

3、生化反应:①多数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

②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产酸。

③触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可与链球菌相区分。

4、抗原:⑴葡萄球菌A蛋白(SPA):存在于细胞壁上的表面抗原,可与IgG的Fc段结合,可进行协同凝集,并具有抗吞噬等生物学活性。

⑵荚膜多糖:有利于黏附和抗吞噬。

⑶多糖抗原:具有群特异性,存在于细胞壁。

5、分类:⑴按DNA相关性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⑵按有无凝固酶(血浆凝固酶)分:凝固酶阳性菌、凝固酶阴性菌。

6、抵抗力:①葡萄球菌对外界抵抗力强。

②对碱性染料(龙胆紫)较敏感。

③对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磺胺、氯霉素敏感性较差。

④易产生耐药性,尤其对青霉素。

葡萄球菌中毒性最强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1、致病物质(填空)⑴酶■血浆凝固酶: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指标,包括游离凝血酶和结合凝血酶。

其致病机理:①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细胞内消化作用。

②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

③引起周围纤维蛋白沉积和凝固使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耐热核酸酶:由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耐热,能较强的降解DNA和RNA。

耐热核酸酶是测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纤维蛋白溶酶(葡激酶):激活纤维蛋白酶原使之成为纤维蛋白酶,导致血浆纤维蛋白的溶解,有利于病菌的扩散。

■透明质酸(扩散因子):降解结缔组织的透明质酸。

■脂酶:分解脂肪。

■触酶:分解过氧化氢。

⑵毒素■葡萄球菌溶素:破坏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溶解,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主要为a溶素。

第九章球菌

第九章球菌

二、致病性
致病物质
葡萄球菌溶素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杀白细胞素 肠毒素 表皮剥脱毒素 酶 凝固酶 耐热核酸酶 纤维蛋白溶酶 透明质酸酶 酯酶 表面结构蛋白 粘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SPA 毒素
凝固酶(coagulase)
概念 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 游离凝固酶free coagulase 结合凝固酶bound coagulase
SLS— 小分子糖肽,对O2稳定
——血平板上β溶血
——无抗原性
侵袭性酶 透明质酸酶 扩散因子 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组织中扩散
链激酶(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 链道酶(链球菌DNA酶)
有利于细菌扩散
感染特点:感染病灶与周围界限不清,易于扩散,脓汁稀薄
所致疾病:
A群链球菌 淋巴管炎,
Fc receptor
IgG
SPA
Fab
Fc
BACTERIUM
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功能 体内作用: SPA与IgG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具有抗吞 噬、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损伤血小 板等多种生物活性。 体外作用: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检测。
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约1/3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
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
特点:
——耐热,100℃30min
引起毒素性食物中毒 ——抗胃肠液中蛋白酶
作用机制: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
状的食物中毒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引起机体发热,增加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引起发热、休克、肾衰、皮疹等多个器官功能紊乱,
分αβγδ 等,α溶素为主要致病因子,溶解红 细胞,破坏白细胞,血小板及多种其它组织 细胞 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抵抗宿主吞噬细胞,增强细菌侵袭力

(人卫7版微生物)chapter9-球菌-

(人卫7版微生物)chapter9-球菌-

3. Enterotoxin(肠毒素)
4. Exfoliative toxin(表皮剥脱毒素)
5. TSST-1(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Coagulase(凝固酶)
• • • An enzyme-like protein produced by S. aureus that clots oxalated or citrated plasma. Its production is considered as invasive pathogenic potential. Two types:
IV. Epidemiology, treatment and control 2. 3.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表皮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腐生葡萄球菌)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A. Morphology: • Gram-positive spherical cells arranged in grapelike clusters. • Lack spore and flagella B.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 Colonies: round, smooth, raised, glistening • Pigments: fat soluble; golden yellow (pathogenic), white or lemon • Blood agar plate: β-hemolysis (pathogenic)
E. Classification
F. Resistance: relatively strong, resistant to many antibiotics

(完整版)病原微生物第9章球菌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病原微生物第9章球菌习题与答案

第9章球菌一、选择题【A型题】1.SPA存在于:A.所有的葡萄球菌表面B.化脓性球菌表面C.9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D.表皮葡萄球菌表面E.产肠毒素的葡萄球菌表面2.鉴定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重要指标是:A.产生溶素B.产生血浆凝固酶C.产生色素D.具有SPAE.发酵葡萄糖3.关于SPA,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蛋白质抗原B.为所有的葡萄球菌都具有的一种结构C.能与人类IgG的Fc段结合D.具有抗吞噬作用E.与协同凝集相关4.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炎症,其脓汁黏稠、局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溶素B.杀白细胞素C.血浆凝固酶D.透明质酸酶E.链激酶5.葡萄球菌溶素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主要是:A.aB.βC.γD.δE.ε6.葡萄球菌肠毒素的主要作用是:A.直接损伤肠黏膜细胞,导致腹泻B.直接损伤胃黏膜细胞,导致呕吐C.直接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昏迷D.通过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呕吐E.直接毒害肠黏膜血管,导致出血性肠炎7.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常见的细菌是: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肺炎链球菌E.脑膜炎奈瑟菌8.各型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是: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丙型链球菌D.B群链球菌E.D群链球菌9.测定SLO抗体,可协助诊断:A.风湿热B.肠热症C.类风湿性关节炎D.猩红热E.红斑性狼疮10.链球菌分类的依据是:A.形态特征B.菌落特征C.生化反应D.溶血性E.致病性11.脑脊液离心后取沉淀物涂片染色,镜检发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该病人可诊断为:A.结核性脑膜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D.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E.脱髓鞘脑脊髓膜炎12.脑膜炎奈瑟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是:A.外毒素B.内毒素C.自溶酶D.溶素E.杀白细胞素13.肺炎链球菌致病与否主要依赖于:A.内毒素B.外毒素C.侵袭性酶类D.荚膜E.芽胞14.奈瑟菌属包括:A.脑膜炎球菌B.肺炎球菌C.白假丝酵母菌D.新生隐球菌E.腐生葡萄球菌15.淋病奈瑟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内毒素B.外毒素C.侵袭性酶D.菌毛E.荚膜16.关于流脑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主要致病因素为内毒素B.95%以上由B群脑膜炎球菌引起C.人类为唯一的传染源D.主要通过飞沫传播E.暴发型以儿童为主17.关于脑膜炎奈瑟菌的抵抗力,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A.对干燥敏感B.对热极敏感c.耐低温D.置室温3小时即可自溶E.75%乙醇可使之死亡18.分离淋病奈瑟菌时,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采用?A.标本应保温保湿B.标本应立即送检C.在厌氧环境中培养D.在5%~lO%二氧化碳中培养E.标本应接种于预温的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上19.关于假单胞菌属的特性,下列哪项是从错误的?A.革兰阴性、直或微弯的杆菌B.无芽胞C.有荚膜D.有鞭毛E.专性厌氧20.关于绿脓杆菌的特性,下列哪项正确?A.呈多形态性B.无荚膜C.无鞭毛及菌毛D.产生绿色脂溶性色素E.致病物质主要为内毒素【X型题】1.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脓性感染的特点是:A.病灶易局限B.病灶易扩散C.可引起局部及全身化脓性炎症D.可通过多途径侵入机体E.脓汁黏稠2.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A.败血症、脓毒血症B.化脓性脑脊髓膜炎C.食物中毒D.假膜性肠炎E.猩红热3.淋病奈瑟菌可引起:A.阴道炎B.化脓性结膜炎C.宫颈炎D.尿道炎E.慢性前列腺炎4.下列哪些病原体可引起不育症?A.淋病奈瑟菌B.人型支原体C.衣原体D.溶脲脲原体E.草绿色链球菌5.脑膜炎奈瑟菌的致病物质有:A.荚膜B.菌毛C.内毒素D.外毒素E.自溶酶6.肺炎链球菌形成荚膜后:A.具有抗吞噬作用B.具有促进吞噬功能C.获得致病性D.失去致病力E.保护细菌7.肺炎链球菌是:A.人体正常菌群B.大叶性肺炎的病原体C.间质性肺炎的病原体D.不育症的病原体之一E.能形成荚膜的细菌8.链球菌可引起:A.风湿热B.猩红热C.类风湿关节炎D.急性肾小球肾炎E.产褥热9.葡萄球菌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其分类的根据是:A.菌落颜色B.生化反应C.革兰染色镜下特点D.血浆凝固酶有无E.噬菌体分型1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是:A.菌落可呈金黄色B.产生血浆凝固酶C.发酵葡萄糖D.发酵甘露醇E.产毒素致病11.关于绿脓杆菌的叙述,下列哪些时正确定?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种常见到条件致病菌B.在4℃不生长,但在42℃中可生长C.抵抗力较其他革兰阴性菌强,对多种化学消毒剂与抗生素有耐受力D.主要致病物质为内毒素E.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二、填空题1.9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存在一种能与IgG的Fc段结合的抗原,称。

《医学微生物学》第9章球菌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9章球菌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9章球菌练习题及答案【知识要点】1.掌握:(1)葡萄球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分类、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2)链球菌的分类及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ASO试验。

(3)肺炎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4)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淋病奈瑟菌的致病性;淋病奈瑟菌的防治原则。

(5)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

2.熟悉:(1)葡萄球菌的分布、微生物学检查法、免疫性;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治原则;(2)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性。

(3)链球菌的免疫性。

3.了解:(1)球菌的分类。

(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病性。

(3)肺炎链球菌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

(4)其他链球菌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

(5)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的免疫性。

(6)铜绿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原则。

【课程内容】第一节葡萄球菌属一、金黄色葡萄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第二节链球菌属一、链球菌分类(一)根据溶血现象分类(二)根据抗原结构的分类(三)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二、A群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三、肺炎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四、其他链球菌(一)B群链球菌(二)D群链球菌(三)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第三节肠球菌一、生物学性状(一)分类(二)形态与染色二、致病性(一)致病物质(二)肠球菌的耐药性(三)所致疾病三、防治原则第四节奈瑟菌属一、脑膜炎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二、淋病奈瑟菌(一)生物学性状(二)致病性(三)免疫性(四)微生物学检查法(五)防治原则三、其他医学相关奈瑟菌【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ASO test2.SPA3.SLO4.血浆凝固酶5.M蛋白二、填空题1.鉴别致病性葡萄球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

医学微生物学9、化脓性球菌(人卫 )

医学微生物学9、化脓性球菌(人卫 )

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为主的食物中毒 气雾剂吸入造成多器官损伤,重者休克或死亡
5)表皮剥脱毒素

与表皮棘状颗粒层的GM4糖脂样受体结合 发挥丝氨酸蛋白酶功能,裂解细胞间桥小体,使表 真皮脱离

引起剥脱性皮炎(皮肤烫伤样综合症)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I(TSST-1)


前噬菌体基因编码的外毒素 可引起机体发热、休克、脱屑性皮疹 增加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可形成圆凸、针尖大小、
S型、灰白色菌落,多数菌株可见溶血现象
3、生化反应:
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这两特
性可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链球菌与葡萄球菌不同,不产生触酶。
4.抗原结构
荚膜 蛋白质 多糖
据蛋白抗原进一步 分型
分 20 个群, A 群为主 要致病菌
β溶血;杆菌肽敏感 β溶血;杆菌肽不敏感 不溶血;不耐6.5%溶血;胆盐不敏感
龋齿,心内膜炎
一、A群(化脓性)链球菌
本属细菌的代表群,致病性强, 对人致病的链球菌有90%属此群。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G+球菌,链状排列 含透明质酸的荚膜和含型特异M蛋白的菌毛

与细胞表面的纤连蛋白结合,介导粘附
3)M蛋白:
介导粘附,抗吞噬及杀灭 具有交叉抗原性,与某些超敏反应性疾病有关。
4)透明质酸酶
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病菌易扩散 5)链道酶(SK) 降解脓液中高粘度的DNA,促进病菌扩散 6)链激酶(SD) 溶解血凝块或阻止血液凝固,利于扩散
7)链球菌溶血素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医学微生物学球菌ppt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球菌ppt课件

17
分类:
A:游离凝固酶,分泌至菌体外 凝固酶原物质
协同因子
凝固酶样物质
纤维旦白原 (液态)
纤维旦白 (固态)
血浆凝固
B:结合凝固酶/凝聚因子,结合于菌体表面不释放,
利于细菌凝集。
18
致病机理:
A:使周围血液/血浆中的纤维旦白沉积于菌体表
面,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或胞内消化作用;
B:集聚在细菌四周,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
质的破坏;
C:细菌不易扩散,使感染易于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意义:
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19
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
损伤细胞膜的毒素,主要是溶素;
对多种哺乳动物RBC有溶血作用,对白细胞、血小
板、肝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均有 损伤作用; 溶素是一种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经甲醛 液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 作用机制为毒素分子插入细胞膜疏水区,破坏膜的 完整性导致细胞溶解。
22
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
由质粒编码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可水解宿主表皮粒 层的细胞内桥—桥粒。在新生儿、幼儿和免疫功能低下 的成人中可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表现为弥漫 性红斑和水疱形成,继以表皮上层大片脱落,受损部位 的炎症反应轻微。
23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少数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能引起机体化脓性 炎症。 根据革兰染色不同分两类: G+ 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
4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5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 G+、球形、葡萄串状排列、无鞭毛和芽 胞。

《医学微生物学》第九章球菌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九章球菌复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九章球菌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可与IgG Fc段结合的细菌表面蛋白是:A.M蛋白B.Vi抗原C. 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D.炭疽杆菌荚膜多糖抗原E.大肠杆菌K抗原2.能产生SPA的细菌是:A.葡萄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白喉杆菌D.百日咳杆菌E.肉毒梭菌3.金黄色葡菌产生的毒素是:A.θ毒素B.杀白细胞素C.紫癜形成因子D.致死因子E.红疹毒素4.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微生物是A.回归热螺旋体B.衣原体C.产气荚膜梭菌D.肺炎球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5.可增强链球菌扩散能力的致病物质是:A.DNA 酶B.红疹毒C.M蛋白D.多糖抗原E.透明质酸酶6.根据抗原结构分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分19个族,对人致病的90%属于A.A族B.B族C.C族D.D族E.E族7.治疗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应首选:A.红霉素B.链霉素C.青霉素D.克林霉E.灭滴灵8.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A.败血症B.菌血症C.毒血症D.浓毒血症E.viremia9.风湿热的辅助诊断应采用:A.细菌培养B.OT试验C.串珠试验D.ASO试验E.W idal试验10.肺炎球菌可产生:A.DNA酶B.a-溶血素C.M蛋白D.水肿因子E.θ毒素11.菊糖发酵试验可用来鉴别:A.伤寒杆菌与副伤寒杆菌B.布氏杆菌与霍乱弧菌C.炭疽杆菌与枯草杆菌D.百日咳杆菌与流感杆菌E.肺炎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12.培养脑膜炎球菌应在培养基中加入:A.10%小牛血B.5%新鲜血球C.80℃加热后的血球D.胆盐E.煌绿13.关于脑膜炎球菌的感染,错误的是:A.主要经飞沫传染B.引起菌血C.6个月内婴儿易感染D.主要是内毒素致病E.感染可用磺胺类药物治疗14.属于奈瑟菌的细菌是:A.产黑色素杆菌B.双歧杆菌C.军团菌D.淋球菌E.绿脓杆菌1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淋球菌感染主要由呼吸道传播B.淋球菌为 G+ 球菌C.人是淋球菌唯一宿主D.淋球菌可产生自溶酶E.有毒株无菌毛二、多项选择题1.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特征:A.营养要求丰富B.产生金黄色色素C.菌落周围有明显的溶血环D凝固酶试验阳性 E.革兰氏染色阳性2.其致病因素与荚膜有关的病原菌有:A.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肺炎球菌D.脑膜炎球菌E.淋球菌3.链球菌的致病物质:A.产生溶血毒素B.产生肠毒素C.产生透明质酶D.产生红斑素E.杀白细胞素4.链球菌的侵袭力包括:A.蛋白质B.透明质酸酶C.链激酶D.链道酶E.血浆凝固酶5.脑膜炎球菌的生物学特性:A.革兰氏染色为阳性B.普通培养基上易生长C.初次分离培养需一定量CO2D.典型的菌体呈肾形或豆形E.新分离的菌株有荚膜和菌毛三、名词解释1.SPA2.血浆凝固酶3.M蛋白4.SK-SD5.SLO6.TSST-1四、问答题1.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

医学微生物学球菌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球菌课件

VS
特点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菌,无芽孢、无鞭 毛,有荚膜。其菌落呈圆形凸起,中心透 明,边缘整齐,表面光滑、灰白色、半透 明。
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性
要点一
致病物质
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物质主要包括荚膜、肺炎链球菌溶 素O、脂磷壁酸和神经氨酸酶等。
要点二
所致疾病
肺炎链球菌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也可导致脑膜 炎、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和败血症等疾病。
A群链球菌又称化脓性链球 菌,是人类和动物多种疾病 的病原体,其致病力强,常 引起组织器官的化脓性炎症 和菌血症、败血症。
B群链球菌又称无乳链球菌 ,主要引起人类败血症、心 内膜炎、脑膜炎、肺炎等。
D群链球菌包括草绿色链球 菌和肺炎链球菌等,常引起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脑 膜炎等。
球菌的传播途径与致病性
其他常见球菌感染的防治与诊断
预防
针对不同病原体采取相应 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 加强个人卫生等。
治疗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情严重 程度,选择敏感抗生素进 行治疗。
诊断
通过细菌培养、抗原抗体 检测等方法进行诊断。
THANK YOU
者或污染物等。
对于已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就医 并遵医嘱进行治疗。治疗应以抗 菌药物为主,如青霉素、头孢菌
素等。
诊断球菌感染的方法包括血培养 、尿培养、痰培养等,同时应根 据不同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
合分析。
02
链球菌属
链球菌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M蛋白类型,链球菌可分为A、B、C、D等18个群,其中A群最常见,B群 次之,C群最少。
脑膜炎奈瑟菌
引起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 导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肺炎链球菌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讲义:第9单元病原性球菌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讲义:第9单元病原性球菌

第9单元病原性球菌重点提示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7题,分别是关于致痴陛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链球菌属致病物质的种类和所致疾病、肺炎链球菌致病性,这些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

同时考生也需要掌握葡萄球菌属的分类及致病性、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染色特征及淋病奈瑟菌的形态染色特征。

考生需要了解甲型链球菌的致病性、膜炎奈瑟菌微生物学检查及脑淋病奈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

考点串讲一、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染色球形或椭圆形,无鞭毛,无芽胞,革兰阳性。

2.分类与分型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三种。

3.抗原结构①葡萄球菌A蛋白。

②多糖抗原。

③荚膜抗原。

(二)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1.致病物质(1)凝固酶:能使含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致病菌株多能产生,常作为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标志(2000)。

(2)葡萄球菌溶血素。

2.所致疾病(1)化脓性炎症:①皮肤软组织感染;②内脏器官感染;③全身感染。

(2)毒素性疾病。

(3)葡萄球菌性肠炎。

(三)微生物学检查方法1.直接涂片镜检2.分离培养与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致病性葡萄球菌可以产生凝固酶、金黄色色素和耐热核酸酶,有溶血性并且可以发酵甘露醇。

二、链球菌属(一)链球菌分类常用下列三种方法。

1.按溶血现象分三类:①甲型溶血性链球菌;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③丙型链球菌。

2.按抗原结构分类根据细胞壁多糖抗原不同,将链球菌分为A、B、C……共20个群,对人致病的菌株90%属A群。

同一群链球菌又分若干型。

3.根据对氧的需要分类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性链球菌。

(二)A群链球菌1.生物学性状(1)链状排列、革兰阳性、圆形或卵圆形球菌。

(2)营养要求较高。

(3)生化反应:触酶阴性。

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据此可区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

2.致病性(1)致病物质主要有三大类:①细胞壁成分;②外毒素类;③侵袭性酶,主要包括透明质酸酶、链激酶(SK)和链道酶(SD)。

医学微生物学球菌课件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球菌课件课件
实验室诊断
表皮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生长较缓慢,呈圆形凸起,周围有透明溶血环,菌落呈白色或柠 檬色。在Baird-Parker平板上,菌落呈圆形,直径1~2mm,颜色为灰白色或柠檬色。
腐生葡萄球菌
生物学特性
腐生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 ,无芽胞、无鞭毛,不产生荚膜 。其脂酶、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 等毒力因子与其致病性相关。
05
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
01
02
03
革兰阴性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是一种革兰 阴性球菌,具有荚膜、鞭 毛和菌毛等结构特征。
需氧性
脑膜炎奈瑟菌是一种需氧 菌,生长繁殖需要氧气参 与。
抵抗力弱
脑膜炎奈瑟菌对环境的抵 抗力较弱,对干燥、高温 和常用消毒剂敏感。
脑膜炎奈瑟菌的致病性
感染途径
01
脑膜炎奈瑟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密
致病性
腐生葡萄球菌可引起人类泌尿生 殖道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和 肾盂肾炎等。在免疫力低下的情 况下,也可引起败血症和心内膜 炎等全身感染。
实验室诊断
腐生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生长较 缓慢,呈圆形凸起,周围有透明 溶血环,菌落呈白色或柠檬色。 在Baird-Parker平板上,菌落呈 圆形,直径1~2mm,颜色为白色 或柠檬色。
血环,菌落呈金黄色。在Baird-Parker平板上,菌落呈圆形,直径
2~3mm,颜色鲜艳,灰黑色,有光泽。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学特性
表皮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无芽胞、无鞭毛,有时可见荚膜。其多糖类A、B、C、 E和α-溶血素等毒力因子与其致病性相关。
致病性
表皮葡萄球菌是人体皮肤上正常菌群之一,但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可引起各种感染,如 脑膜炎、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76b5e49a-6ea5-11ec-b543-7cb59b590d7d绪论1.微生物的三种类型和八种类别是什么?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术语解释:细菌L型;中介的质粒;孢子2、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g+菌与g-菌的细胞壁的比较。

3、简述细菌l型的形成、主要生物学性状及其临床意义。

4.描述一些抗生素(青霉素、溶菌酶、红霉素、链霉素)的抗菌机理。

5.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方法、结果判断及临床意义。

第2章细菌的生理1.术语解释:imvic测试;热原;细菌素;内毒素;外毒素;培养基;菌落;纯文化2。

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专性厌氧菌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繁殖?3.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类型及其医学意义?4、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几期?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5、按物理性状不同可将培养基分哪几种?各有何主要用途?6.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些文化媒体?请列出一种常见的培养基。

7.根据细菌代谢过程中对分子氧的需求,可将细菌分为哪些类型?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术语说明:消毒;消毒;不育;无菌手术;2.常用湿热灭菌方法的种类、效果及适用范围。

3.高压蒸汽灭菌需要什么条件和用途?4.请描述紫外线的杀菌机理、特点和注意事项。

5.根据杀菌能力,化学消毒剂可分为哪三类?6、简述乙醇、碘酊、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戊二醛、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主要特点。

7、请简要说明手术室常规使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什么?9.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和感染后对个人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可分为哪四类?10.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是什么?每个类别的代表是什么?11.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第4章噬菌体1.术语解释:噬菌体;原噬菌体;有毒噬菌体;溶原细菌2、毒性噬菌体增殖以何种方式增殖?它的增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3、温和噬菌体在宿主菌内有哪几种存在状态?一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名词释义:转换;共同的转导;溶原转化;耐药变异;卡介苗2。

第九章球菌

第九章球菌

凝血酶 样物质
纤维蛋白原 (液态)
纤维蛋白 (固态)
结合凝固酶 (菌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
金葡菌 纤维蛋白原
*葡萄球菌溶素 * 杀白细胞素
*肠 毒 素
• 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 • 热稳定 • 作用机制: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以呕吐为主
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表 皮 剥 脱 毒素
• 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剥脱性皮 炎,多见于新生儿、幼儿和免疫功能低 下的成人
所致疾病 流脑: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
三、免疫性
• 以体液免疫为主
• 成人交叉抗原而获得一定的免疫性。 儿童因免疫力弱,发病率较高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脑脊液/淤点、斑 床边接种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巧克力(色)平板
(五)防治原则
D 流脑荚膜多糖疫苗进行特异性预防 D 注意隔离治疗流脑患者,控制传染源 D 流行期间儿童可口服磺胺药物等预防
– 胆汁溶菌试验
– 奥普托辛敏感试验,荚膜肿胀试验,动物毒力实验
三、其他链球菌
• B群链球菌(无乳链球菌,GBS)
正常寄居阴道直肠,健康人的鼻咽部 新生儿GBS感染: 1、暴发性败血症 2、化脓性脑膜炎 肺炎,神经系统后遗症
• D群链球菌
皮肤、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正常菌群
致:尿路感染、化脓性腹部感染、败血症
1、形态与染色 ¾球形或椭圆形,典型排列呈葡萄串状
¾革兰染色为阳性
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2、培养特性
• 菌落因种不同而出现金黄色、白色或柠檬色 等脂溶性色素。
• 血琼脂平板上,有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 的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平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球菌(coccus)
♦球菌(coccus): 指个体形状呈球形或椭圆形的一大类细菌。 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 coccus):球菌 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包括四个属 的一些球菌: ①葡萄球菌属:G+球菌 ②链球菌属:G+球菌 ③肠球菌属:G+球菌 ④奈瑟菌属:G-球菌(脑膜炎、淋病奈 瑟菌) 化脓性球菌(pyogenic coccus):引起机 体化脓性炎症的球菌。
注意 个人卫生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CNS
CNS已成为医源性感染的常见重要病原菌, 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细菌 进入非正常寄居部位时,CNS可引起多种感染, 各类感染中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居病原菌的第2 位,造成诊治困难,引起临床微生物学工作者关 注。
腐生葡萄球菌(S. saprophyticus)
性状 菌落色素
发酵甘露醇 凝固酶 α溶素 耐热核酸酶 致病性
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
+ + + + +
表皮葡萄球菌 白色
-
腐生葡萄球菌 白色或柠檬色
-
三种葡萄球菌鉴别的主要性状
主要性状 色素
血浆凝固酶 甘露醇发酵
溶血性 耐热核酸酶活性 磷壁酸核糖醇型 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酸甘油型 蛋白A(SPA)
CNS除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外,还 包括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等 30多种。
—约1/3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 —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 —耐热,抗胃肠液中蛋白酶 —作用机制: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以呕吐为主要
症状的食物中毒 —还具有超抗原(superantigen)作用
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
—α溶素 —损伤细胞膜的毒素(细胞毒素)
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有些菌溶血,产生溶血环: 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
呈金黄色,于血琼脂平板 上生长后,在菌落周围还 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β 溶血)。
3.生化反应
• 多数菌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 • 产酸不产气。 • 致病性球菌分解甘露醇。 • 触酶阳性(与链球菌区分标准)
4.抗原构造
(1)葡萄球菌A蛋白: 细胞壁表面蛋白
③表面结构或蛋白
如粘附素、荚膜、胞壁肽聚糖和SPA等
凝固酶(coagulase)
概念:使含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 游离凝固酶(free coagulas) 结合凝固酶(bound coagulase)
意义:鉴别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致病机理: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病菌不受 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使感染局限 化和形成血栓。
—细胞毒素 —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抵抗宿主吞噬细胞,增强细菌侵袭力
2.所致疾病
感染类型 侵袭性
毒素性
所致疾病
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
食物中毒 TSS SSSS
3.免疫性
人类有一定的天然免疫力,只有当 皮肤黏膜受伤后,宿主免疫力降低时, 才易引起葡萄球菌感染。
感染后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 强,难以防止再次感染。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球形,无鞭毛,无芽胞 葡萄串状,革兰染色阳性(G+)
2.培养特性
易培养:普通平板 血平板
产色素:金黄色 白色 柠檬色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脓汁,血液,剩余食物,呕吐物等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
革兰阳性葡萄球菌
生长现象 生化反应
毒素检查
色素,溶血……
血浆凝固酶 发酵甘露醇 耐热核酸酶
小猫试验
药敏实验 动物实验:对食物中毒患者
四、防治原则

抗菌素 药敏试验
自身菌苗疗法
注意 消毒隔离
防止 医源性感染

防止 耐药性产生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引起机体发热,增加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引起多器官系统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
(TSS)
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ve toxin)
—引起金黄色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
肠毒素(enterotoxin)
葡萄球菌的毒力因子(致病物质)包括: ①酶;②毒素;③细菌的一些表面结构蛋白。
1.致病物质
①酶
凝固酶:血浆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 使血浆凝固
耐热核酸酶:水解DNA 纤维蛋白溶酶:水解纤维素(纤维蛋白
溶酶、葡激酶) 透明质酸酶:降解结缔组织(扩散因子) 脂酶:分解脂肪 触酶:分解H2O2
②毒素
葡萄球菌溶素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杀白细胞素 肠毒素 表皮剥脱毒素
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
IgG
SPA
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
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活
性。
BACTERIUM
体外作用:
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检测。
协同凝集试验(coagglutination)
S.aureus
Ab
5.分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
1)据色素、生化反应 表皮葡萄球菌(S. epidermidis)
质,完全抗原。
capsule peptidoglycan teichoic acid
SPA (2)荚膜多糖: 有利于细菌粘附
(3)多糖抗原: 存在于细胞壁,
有群特异性。
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功能
PHAGOCYTE 体内作用:
SPA与IgG结合后所形成的
Fc receptor
致病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
+(-) + + + + - + 强
表皮/腐生性葡萄球菌 白色/柠檬色 - - - - - + - 无或弱
2)根据有无凝固酶分型: 凝固酶阴性菌和凝固酶阳性菌两大型。继
而依据噬菌体分为4个噬菌体群和23个噬菌体型。 III群引起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3)根据核酸分析的遗传学分型:
DNA脉冲电泳分型、PCR分型等方法。 依16S rRNA不同,葡萄球菌属分48个种 和亚种。
6.抵抗力
♥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 ♥对碱性染料(龙胆紫)敏感 ♥易产生耐药性,特别对青霉素(MRS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最强, 通过在宿主体内增殖、扩散和产生有害的胞 外物质(酶和毒素)引起宿主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