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问答题)

合集下载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部分)和问答题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部分)和问答题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部分)和问答题1、昏墨贼杀:昏是指“恶而掠美”,即自己做了坏事而窃取他人的美名。

墨是指“贪以败官”,贪得无厌,败坏官纪。

贼是指“XXX 无忌”,即肆无忌惮地XXX。

犯这三种罪之一的,就要被处以死刑。

2、圜土:周代监狱名称,一种用土墙围起来的圆形建造物,用以关押劳役刑徒的监狱。

3、亲亲尊尊:亲亲尊尊是西周立法和XXX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其意思是要亲近应当亲近的人,敬重应当敬重的人,实际是维护等级制。

“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相互爱惜团结,“尊尊”不仅要求在家庭内部执行,贵族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君臣之间都要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

4、质剂、傅别:西周时浮现的买卖契约,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券,即用质;小买卖,如买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剂。

傅别,西周时浮现的借贷契约。

称责指借贷,傅别即契约。

傅别的形式与质剂有所不同,傅别是在一片简犊上只写一份借贷的内容、然后从中心剖开,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执一半,椟上的字为半文。

5、六礼:中国古代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诞生年代日。

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打算缔结婚姻。

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币。

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知女家,求其同意。

亲迎指新郎亲手去女家迎娶。

6、七出三不去:七出是:一是无子,二是淫,三是不顺父母,四是口多言,五是盗窃,六是嫉妒,七上恶疾。

但是,无子是在妻子五十岁以后才有效,即过了生育期,而此时男方普通有妾生的子女,休妻很难浮现,况且还有三不去的限制条件。

口多言指拨弄是非,离间亲属。

嫉妒实际是指自己不生育又不许丈夫纳妾的那种嫉妒。

恶疾是指耳聋、眼瞎、腿残疾等疾病。

三不去是对七出的限制,一是有所取无所归,二是与更三年丧,三是前贫贱后富贵。

法制史问答题

法制史问答题

1、中国法制的近代化进程始于何时?答:因为清末实行“新政”,修订律例和预备立宪,所以清末是法制近代化的开始时期。

2、法制现代化应该具有哪些主要标志?答:(1)在宪法中确认法治原则、人权原则和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2)在刑法中确认罪行法定原则(3)在刑事诉讼法中确认无罪推定原则(4)在民法中确认意思自治原则(5)在行政法中确认依法行政原则(6)在经济法中确认法治经济原则(7)制定国家赔偿法,建立国家赔偿制度3、中华法系具有哪些主要特征?答:1、法律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2、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强调维护纲纪伦常3、法律以刑法为主,诸法合体4、司法从属于行政,司法审判机构与行政机构长期合一4、中国法制近代化为什么选择学习大陆法系?答:(1)相近的国家主义观念,即中央集权的观念(2)相近的法典编纂观念,即成文法的观念(3)相近的思维方式,即演绎思维(4)相近的审判方式,即职权主义6、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法律是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的?答:1、自古以来“法自君出”,君主始终掌握国家的最高立法权。

不仅法典由君主颁布,而且单行法规也以君主的敕令形式出现,君主可以修改、废止任何的法律,而皇帝本身并不受法律的约束,不承担任何的义务。

2、同时君主又拥有最高的司法权,至少在隋唐以后,一切重要案件以及所有的死刑案件都必须经由皇帝的裁决批准,皇帝既可以法外用刑,也可在法外施恩,赦免任何的犯罪。

7、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的说法对吗?答:1、该说法不正确;2、虽然中国古代的法律一直以刑法为主体,君主也一直使用“礼教”和“刑罚”这两套统治手段,因此朝廷的制定法的主体一直是刑法,而民事领域则大多直接依靠礼教来规范,所以中国古代民法的地位比较低。

3、但是法制史上也有朝代依据礼教规范制定了一些民事财产与亲属婚姻之类的民法规范,尽管数量相当稀少,但不能因此说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

8、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法律是伦理法、礼制法、特权法、义务法?答:因为中国古代的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1、至少在汉代以后,礼教就一直对法律起到指导作用;2、礼教的许多内容被直接规定为法律,而且礼教也是评价和解释法律的最高权威和最重要的依据;3、另外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或者法律被认为是不合乎礼教原则的情况下,礼教还往往以“经义决狱”的形式直接成为裁决的依据。

中国法制史习题

中国法制史习题

中国法制史习题前言一、问答题1.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中国法制史的基本发展线索及基本特点是什么?二、论述题1.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是什么?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制一、选择题1.讨伐有扈氏时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 )。

A.周武王B.秦始皇C.黄帝D.夏启2.夏朝的法制观是( )。

A.奉"天"罚罪B.威侮五行C.禹刑D."昏、墨、贼、杀"3.“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

A.昏B.杀C.墨D.贼4.中国古代以羞辱、恐吓为特征的象征性惩罚称为()A.象刑B.赎刑C.鞭刑D.流刑5.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先后实行了( )。

A.禅让制B.父死子继B、兄终弟及D.嫡长继承制E.遗嘱继承制二、问答题1.简述中国法的起源。

2.什么是《禹刑》、《汤刑》?3.夏商时期的刑法原则主要有哪些?4.什么是奴隶制五刑?三、论述题1.试述夏商法制中的神权法思想。

第二章西周的法制一选择题1.《吕刑》的制定者是( )。

A.李悝B.商鞅C.邓析D.吕侯2.汉代学者认为西周已经对民、刑诉讼作了一定区分。

根据这种见解,西周时,民事诉讼称为( )。

A.质剂B.傅别C.狱D.讼3.西周时期全面负责中央司法事务的是()。

A.司寇B.小司寇C。

大司寇D。

士师4.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5.西周的主要立法有( )。

A.《工律》B.《誓命》C.《吕刑》D.《九刑》E.《九章律》二、问答题1.什么是宗法制?其内容和影响是什么?2.西周礼与刑的关系是什么?3.西周刑法的主要原则有哪些?4.什么是"五听"?三、论述题1.试述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

2.什么是"礼"?西周礼的实质是什么?第三章春秋战国的法制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 )。

A、竹简上B、鼎上C、纸上D.帛上2.《竹刑》是郑国大夫( )私自编撰的。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单顷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夏代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C ). A. 尧B.禹 C. 启D. 周公2.我国古代赎刑最先出此刻( A )。

A. 夏代 B.商朝 C. 西周 D.举朝3. 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A ). A. 赵鞅B.叔向 C. 郑驷颛 D. 子产4.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B )。

A.仆区法 B. 法经 C. 秦律 D. 盗法5.菜朝一种以极竭残忍的死刑与肉刑井用的刑罚是( D ). A. 定永 B. 醢 C. 皋酋 D. 具五刑6.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篇的是( C )。

A.《九章律》B.魏律 C. 察律D.唐律7.清朝每一年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A ).A.秋申 B. 大审 C. 热审D.朝审8.《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 D ). A. 君上大权 B.国会 C. 总理D.臣民权利义务9.担任《大清民律草案》的总那么、债权和物权三篇起草的外国法学家是( D ). A 德国人B. 俄罗斯人C. 英国人D.日本人10.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机关是( C ).A.刑部 B. 大理寺 C. 法部D.大理院1.“昏、贼、贼,杀”是夏代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D )”。

A.昏B、杀C.墨D.贼2.西周时吕刑制定了赎刑和有关刑法原那么的内容.吕刑的作者是( B )。

A、周公B、吕侯C.李悝D.邓析3.我国古代第一次发布的成文法是在( B )。

A、竹简上B、鼎上C、纸上D.帛上4.汉代对利率曾有明确规定,超过法定利率这叫做( A )。

A、取息过率B、券书C、文券D.散估5、明律规定,关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假设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处刑要加重( B )。

A、一等B、二等C.三等D,四等6.在中国法制史上,“八议”最先规定在( A )。

A、魏律B.晋律C、北齐律D.北魏律7.《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B )。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考试答案(题库版)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考试答案(题库版)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考试答案(题库版)1、单选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死刑复奏制度"确立于:()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B.唐代初期C.秦代后期D.汉代前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发(江南博哥)展。

死刑复奏制度是指奏请皇帝批准执行死刑判决的制度,北魏太武帝时正式确立这一制度,为唐代的死刑三复奏打下了基础。

这一制度的建立既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又体现了皇帝对民众的体恤。

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

2、单选唐宣宗时编成的《大中刑律统类》共()。

A.120P7B.125门C.123门D.121门正确答案:D3、多选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有()。

A.毫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区分青、非青、非终、惟终C.慎侧浅深质量以别之D.罪疑从赦E.诬告反坐正确答案:A, B, C, D4、填空题奴隶制的五刑,即()、()、()、()、()在商代已较通行。

正确答案:墨;劓;膑;宫;大辟5、名词解释简述秦朝立法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法令由一统: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令。

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事皆决于法:凡事皆有法式。

以刑杀为威:法网太密。

严刑重罚。

6、多选抗日民主政权为鼓励犯人自新实行的制度有()。

A.外役B.假释C.保释D.提前释放E.赎金正确答案:A, B, C, D7、单选清末政府1908年宣布立宪预备期为()。

A.五年B.无期限C.九年D.三年正确答案:C8、填空题商朝的监狱叫做(),又称作()、()和()。

正确答案:圜土;羑里;圉;囹圄9、名词解释听记正确答案:明代朝廷举行的各类会审活动都有厂卫的官员参加,而且东厂还派出特务在三法司衙门监视审判活动,随时报告皇帝,称之为“听记”。

是皇帝全面控制司法的渠道。

10、名词解释《五五宪草》正确答案:“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彰显,结束训政,制定宪法,实行宪政,共同对外,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要求。

在此背景下,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以孙科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正式宪法,至1934年完成初稿,后经立法院及国民党代表大会反复审议修改,1936年5月5日由国民政府公布,名为《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史称《五五宪草》。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刑名从商答:后世历朝历代的刑均沿袭商朝的,这说明商朝的刑罚种类繁多,而且残酷,主要针对对象是广大的奴隶和平民。

2,九刑;答:西周时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

3,质剂答:是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长者为质,用来买卖大件物品,短者为剂,用来买卖小件物品;4,田里不鬻答:指诸候和臣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即不许买卖土地。

;6,六礼答:凡婚姻关系的缔结,要先后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微、清期、亲运六道繁琐的程序。

二、问答题1,简述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

答:(1)商初实行兄终弟及,辅以父死子继制(2)商朝在实行父死子继后,又实行嫡长继承制2,简述《法经》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它是我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封建统治史上具有地位。

内容:(1)盗法、贼法(关于惩治危害国家安全和他人以及侵害财产等犯罪的实体法规定。

(2)囚法和捕法(关于追捕、囚禁及审讯罪人的法规程序。

(3)杂法和具法(从重从轻,减免刑罚等定罪量刑的规定。

历史地位:(1)《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时期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

(2)《法经》的体制和内容,为后世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重要基础。

三、思考题1,请分析奴隶制时期立法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

着重分析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立法指导思想。

答:夏朝我国第一个奴隶国家。

随着国家的建立,法律也随之产生。

其立法指导思想是:“夏有乱政,而作属刑”即法律是因“乱政”而作。

夏朝统治阶级利用人们的自然宗教信仰,将他们及其祖先说成是上天的化身。

将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

商朝全部继承了夏朝的神权法思想。

并且较夏更进一步。

发展为一种典型的神秘思想。

其次商王是后天命统治人间一切。

将对人民的惩罚说成是上天的过程中体会到“殷朝单然”,“君权神授”的天命观念,不可能永保王朝的长治久安。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中国法制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中国奴隶制法概述一、填空题1、我国奴隶社会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和()。

2、宗法制度是在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家长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以()为纽带、以()统治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社会制度。

3、据商代资料,商代中期以后,主要是实行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并出现了()继承制。

二、判断题1、夏礼和殷礼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以神为核心。

()2、中国法起源于贵族与平民的斗争与妥协。

()3、中国奴隶制时代的礼起源于原始氏族的祭祀活动。

()三、简答题:1、试述西周的宗法制度。

2、简述西周的继承制度。

第二章中国奴隶社会的立法一、填空题1、春秋时期正式公布的成文法有郑国()、晋国()和邓析的竹刑。

2、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正式公布的成文法典,是郑子产所铸的()。

3、第一次礼法之争的焦点是为国以礼还是()的问题。

二、名词解释1、铸刑书2、铸刑鼎3、竹刑三、简答题试述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意义。

第三章中国奴隶制时代的法律制度分论一、判断1、所谓“三不去”包括有所取无所归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

()2、三不去制度的立法精神,是为了保护妇女的权益。

()3、奴隶制五刑包括自由刑。

()4、西周的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

()二、名词解释1、以德配天2、明德慎罚3、出礼入刑4、五刑5、六礼6、同姓不婚7、五过之疵8、五声听狱讼三、简答题1、简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2、怎样理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3、简述西周的婚姻制度。

4、简述西周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中国奴隶制时代重要法制人物点评简答题1、简述周公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2、论孔子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中国封建制法概述一、填空题1、礼与法的关系问题的实质,是儒家所提倡的()法律规范与法家所倡导的()法律规范的矛盾与协调问题。

2、西汉时代的“引经决狱”打开了法律儒家化的开端,东汉时代的以经注律开辟了法律儒家化的新途径,魏晋时代的()完成了法律儒家化的过程。

中国法制史简答题

中国法制史简答题

中国法制史简答题三.XXX1.简述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

1.“礼”源于祭祀;2.“刑”起于兵;3.礼刑结合;4.家族本位2.简述商朝的罪名与刑罚。

1.罪名: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舍弃啬事、不有功于民等;2.刑罚种类:死刑、肉刑、徒刑、流刑四种。

其中五刑包括墨、劓、剕、宫、大辟。

3.简述奴隶制“五刑”。

1.“五刑”是指长期存在于中国奴隶制时代的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常用刑。

这五种刑罚由轻至重,构成了中国早期法律中完备的刑法制度。

2.墨刑:在罪人面上或额头上刻刺并涂上墨,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劓刑:割去受刑人的鼻子4.简述春秋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

1事断于法,强调法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主张将法公之于众,作为规范臣民言行的标准;2重刑轻罪,即对轻罪亦适用重刑处罚;3刑无等级,即在法律适用上,反对宗法制时代的“礼有差等”,而主张“刑无等级”4法布于众,即向全社会公布国家的法律,让全体臣民清楚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5.简述成文法公布的意义。

(7分)1.XXX宣布了“行不可知,则为不可测”的中国奴隶制法令形态的结束,毁了旧贵族把持法令的特权,是法令内容走向公开化,开创了我国古代法令制度发展的新纪元,成为历史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3分)2.XXX变乱,也拉开了春秋战国成文法运动的帷幕。

(1分)XXX变乱坚定了旧制度的政治基础,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坚定了宗法等级制的社会基础,确立起法家代表人物所倡议的“法治”原则。

(2分)3.成文法的公布,也标志着法律观念和法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1分)6.简述秦朝定罪量刑的原则。

1.确定刑事责任年岁,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岁的尺度;2.区分故意和过失,故意处刑重,过失处刑轻;3.区分有无立功意识,以有无明白的立功意识作为认定是不是立功的依据之一;4.教唆同罪,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加重处刑;5.集团立功、累犯减轻。

集团立功一向是秦朝刑法惩处的重点,五人以上为集团立功,对集团立功的赏罚重于单个人立功;6.自首减刑,消除立功后果减刑;7.诬告反坐,对于诬告者,处以诬告他人所犯的罪的刑罚;8.连做。

中国法制史答疑(更新完整版)

中国法制史答疑(更新完整版)

4. 作为战争产物的刑法和法官。
中国是祖先崇拜、化为神一样的崇拜
夏朝和商朝利用鬼神的力量推行法律。
“禹刑”是夏代法律的总称,71年(重点)
西周的法制思想 1. 敬天保民、明德慎罚
周公是西周法制的奠基人。(西周最早从陕北发展到关中平原) “天”取代“帝”成为最高神。
第一章
中国法系的创立特点
1.
2.
3.
4.
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 法律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 法律以刑法为主体; 司法从属行政。
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1. 原始习惯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礼法;
2. 血缘纽带更加强韧;
3. 部族首领的地位不断强化并受到法律保障;
统治者侍奉上天除祭祀外,还必须遵守道德,才能得到保佑。 周公认为:老百姓代表天在说话。
明德:把德发扬光大;谨慎惩罚,否则天命就没有了。
2. 亲亲、尊尊和有别
亲属关系中强调对于尊亲属的尊敬和侍奉。社会关系中强调对于社会地位尊贵者的尊 敬与侍奉 。核心为“有别”,一切社会关系都要划分出等级。
法律形式:1.礼:习惯法的总称。2. 成文法规:刑、誓、诰等
中国法制史
题型
单项选择题 20题 X 1.5分 = 30分
多项选择题 10组名词的连线 10分
判断题 10分
名词解释 5题 x 4分 = 20分
问答题 6选3,3题 x 10分 = 30分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考试题(题库版)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考试题(题库版)

司法卷一:中国法制史考试题(题库版)1、问答题论唐朝刑罚适用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1)区分公、私罪,公罪从轻,私罪从重。

(2)老幼废疾减免刑罚,依年龄不同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3)同居相隐不为罪原则。

比汉代的“亲(江南博哥)亲得相首匿”原则规定的更加系统完备(4)自首减免刑罚的原则:“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原其罪。

”(5)共犯罪区分首从原则:唐律规定二人以上为共同犯罪,要区分首从,首犯依法处断,从犯减一等处罚。

(6)关于数罪的处理:“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等者,从一”(7)类推原则:“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8)化外人有犯原则:“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2、填空题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四指示》颁布于()年的5月4日。

正确答案:19463、名词解释卫正确答案:是指锦衣卫,是由皇帝的护卫亲军发展而来的特务机构。

4、名词解释保辜正确答案:是唐朝规定的在被伤人伤情未定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期限,责令加害者为伤者治疗,期满之日视被害人是否已故或其伤情,来决定加害人刑事责任的制度。

5、单选“春秋经义”作为断案的依据是在()A.战国B.秦朝C.春秋D.汉朝正确答案:D6、单选《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专门审理违抗、破坏土地改革案件的机构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法庭C.农民法庭D.农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B7、多选以下哪些属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A.《中华民国宪法》B.“五五宪草”C.《训政时期约法》D.《五权宪法》正确答案:A, B, C8、多选下列对明代地方司法机关划分不正确的是:()A.省、府(直隶州)、县三级B.府、直隶州、县三级C.省、府、直隶州、县四级D.省、州、县三级正确答案:B, C, 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代地方司法机关。

明代地方司法机关分为省、府(直隶州)、县三级。

沿宋制,省设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

中国法制史-简答题

中国法制史-简答题

第三章1、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

答:(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意即7岁以下,80岁、90岁以上的人犯罪,不处以刑罚。

这一原则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原则已初步确立。

(2)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即故意或一贯犯罪从重处罚,过失或偶然犯罪从轻处罚的原则。

(3)"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依据罪行轻重,对社会危害性大小量刑。

(4)罪疑从赦:即对于定罪有一定根据,不定罪也有一定理由的案件,从轻处罚或赦免的原则。

这一原则在西周以前已产生,周朝使疑罪从轻从赦原则定型化。

2、简述西周的“六礼”。

答:六礼是中国古代结婚的六道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1)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物前去求婚。

(2)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问女家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3)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

(4)纳徵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

(5)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得同意。

(6)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3、简述西周的司法机关。

答:西周的司法机关有:(1)大司寇,全国最高司法机关。

(2)小司寇,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

(3)士师,国都之内的司法官吏。

(4)乡士,国都之外百里之内的司法官吏。

(5)遂士,国都百里之外、三百里之内的司法官吏。

4、田里不鬻。

答:周初,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拥有最高所有权,周王有权把土地和奴隶封赏给诸侯和臣属,也有权把土地收回。

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即所谓的"田里不鬻"。

5、质剂。

答:质剂是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

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6、五听。

答:五听是指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中国法制史问答题(整理好)

中国法制史问答题(整理好)

1.“十恶”。

答:1)最早规定在《开皇律》里。

2)由“重罪十条”发展而来。

是封建社会打击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

分别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2、元律如何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接的?答:1),废除丞相制度,不准后宫与宦官干政。

2),设“干党”条。

3),严禁内外官交换。

4),严禁任用亲戚,结党营私, 3.明清法律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摧残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推行“禁榷制度”限制商业发展。

“禁榷制度”是指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管制度。

2)奉行海禁政策,阻挠对外贸易。

禁止人民不得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等。

3)加强对矿冶业的管禁,限制民间自由开矿。

4)重征商税,压制私人商业的发展。

4简述“七去”答: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

5简述清末立法指导思想。

答:反映在两道上谕里。

第一道上谕是光绪28年要求修订法律大臣“参照各国法律”“务期中外通行”。

第二道是宣统二年又提出“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更”。

反映了立法既要考虑保护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利益,又要考虑保护封建地主买办阶级的利益。

6简述唐代法律形式。

答:共有律、令、格、式四种。

律是刑事法规,相当于近代的刑法典;令是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规;格是国家机关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据以办事的行政法规;式是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

7简述《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的历史意义。

答:中国宪法史上第一部规定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根本大法。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实行工农民主专政的纲领。

它的推行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人民的革命积极性,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希望。

为以后政权建设和制宪工作提供了历史经验。

它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法律文献。

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答: (1)规定了苏维埃国家性质:“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

(2)规定了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工农兵代表大会。

中国法律史

中国法律史

绪论一、问答题:1、简述中国法律史发展的特点。

答:(1)引礼入法,礼法结合;(2)家庭本位,伦理法制;(3)无讼是求,调处息争;(4)法为治世之具,缘法断罪;(5)法典体例上的“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与法律体系上的“诸法并存,民刑有分”。

2、简述法和律的异同。

答:(1)相同点:在一般情况下,二者是相通的,都表示必须遵守的规范和秩序,但法律更多是指刑法。

(2)不同点:①从字义的起源看,法含有“平之如水”、“去不直”的观点,律则更注重制度规范;②法涵盖的内容广泛,除律外,一切规章制度都可以用法来表示,如:令、格、式、例等;③律的专业性很强,一般只用于对案件的讨论或书面用语中,在一般口语中,人们多使用法。

讲授提纲第一讲中国法制史绪论一、关于中国传统法文化二、关于中国法制史三、关于中华法系第一讲(2)五分法①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全部科学的统领,为其他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是科学之科学。

A\东方哲学古印度、古中华B\\西方哲学古希罗、古希伯来人是现今犹太人和以色列人的古称.②人文社会科学③思维科学④自然科学⑤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

是一切科学的基础2、纵向分(1)光明正学——光明政法科学(形而上上上心性层次,心性文化、心性文明,圣人、真人、佛陀、神、上帝、先知)(2)宗教神学——宗教神灵法术(形而上上,心灵层次,心灵文化、心灵文明,神学家、巫师)3)思想哲学——思想哲学社会(形而上,思想层次,思想文化、思想文明,思想家、哲学家、社会学家)(4)美学艺术——美学音乐艺术(形而中,精神层次,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美学家、艺术家、音乐家)(5)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形而下,物质层次,物质文化、物质文明,科学家、工程学家,技术专家,西医专家)(三)中国法律思想史是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中的社会科学(四)中国法律思想史是社会科学中相对独立的学科——法学(五)中国法律思想史是法学学科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法理、法史学(六)中国法律思想史是法学分支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法史学(七)中国法律思想史是是法学分支学科、基础学科法史学中的思想史二、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学科特点(一)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属性具有双重性(交叉学科)1、中国法律思想史是法学体系中基础法学的一个专门学科——基础法学2、中国法律思想是历史学体系中的一门专史学——思想史学(二)中国法律思想史学是法学学科的基础课程学科一——具有基础性(三)中国法律思想史学与法学学科联系密切——具有整体性三、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在各种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法律思想、法律意思、法律观点、法律价值、法律理论。

中国法制史问答题1

中国法制史问答题1

一、法律形式(一)西周的法律形式。

西周的法律形式主要有:1、誓,带有军令性质的誓词。

2、诰,周王对下级所训话。

3、命,周王就具体事务向行政机关发布所命令。

4、礼,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多种规范内容。

5、遗训,先王的遗训。

6、殷彝,法律中有利于统治者的内容。

(二)秦朝的法律形式。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1、律(商鞅改法为律,律自秦始。

)2、令、制、诏(命、令、制、诏,从法律意义上说没有什么区别。

)3、式(最早出现于秦)4、法律答问(对秦律以问答的方式作解释,类似后世的《律疏》,是我国古代注疏法律的滥觞。

5、廷行事(司法机关的判例)。

(三)汉朝的法律形式。

汉的法律形式包括1、律,基本法律形式,即通常所说的“法典”。

2、令,皇帝的命令,也叫诏或诏令。

3、科,即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法律文书。

4、比,也叫决事比,即可以用来作为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

5、春秋经义,没有法律条文规定,又没有适当判例可以依据,就一《春秋》附会法律作为断案的依据。

6、法律解释,注意不同于秦的法律答问。

(四)唐朝的法律形式。

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1、律,刑事法规,相当于近代的刑法典。

2、令,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规。

3、格,国家机关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据以办事的行政法规。

4、式,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

(五)宋朝的法律形式比较有特色,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1、赦,凡有关罪与罚的规定。

2、令,关于约束禁止的规定。

3、格,有关吏民等级及论等行赏的规定。

4、式,有关体制楷模的规定。

5、断例,即判案的成例。

6、指挥,指尚书省和中央其他官署对某事所作的指示或决定,对以后的同类事件有约束力。

7、申明,中央主管官署就某项法令所作的解释。

8、看详,中央主管官署根据过去赦文或其他案卷所作出的决定。

二、立法概况立法概况基本上是作为每章的固定栏目,讲述各个朝代主要的立法,落实到知识点就是要法典。

需要清楚各个朝代制定了哪些法典,并且要掌握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法典。

禹刑是夏朝法律的总称。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中国法最早的一个主要形式是战争中的______________。

2、西周中期,穆王命吕侯制作了《______________》。

3、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司法官称为______________。

4、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改法为律”。

5、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大量的记载秦法律令的竹简是在__________年发现的。

6、汉代规定:“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______________”。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省制,作为中央中枢机构。

8、唐朝给授农民土地的法律称为______________。

9、金太祖建国之初,在法制上主要采用女真_____________法,而无成文法。

10、元朝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11、明朝简化税制“____________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1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合称“__________”,使监察机构一体化。

13、《资政新篇》是______提出的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太平天国后期纲领性文件。

14、1906年,清政府制度了《__________》,就大理院和京师审判组织加以规定。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______________制。

16、北洋政府奉行______________应先于普通法原则。

17、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在形式上实行______________级立法体制。

18、1934年1月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同______________巩固地联合”的内容。

19、抗日民主政权保障人权条例规定,除______________以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进行逮捕、审问、死刑。

20、解放战争后期,人民审判机构的体制不断完善,审判机构一律改称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30. 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容。

(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容己元从查证。

(2)"威侮五刑,怠弃三正"。

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雇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的一条罪名。

(3)"昏、墨、贼,杀"。

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

"己恶而掠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4)"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夏朝已经有了赎刑。

31.唐朝的司法机关。

(1)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寺、刑部、御史台。

)第一,寺是中央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

第二,刑部是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寺及州县上报的疑难案件。

第三,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以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2)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直接管理诉讼的属吏州一级有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

3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和容。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国宪法性质的文件.1912 年3 月11 日临时大总统予以公布。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容:第一,共7 章56 条。

第二,根据民权主义学说,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国;第三,仿效欧美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第四,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义务和保有财产及营业的自由。

30. 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1)法令由一统一是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二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体现了帝制统治的专制和独裁,为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起到重大作用。

(2)事皆决于法秦朝建立后以此为指导思想,加强传统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制定了各种法律。

(l(3) 以刑杀为威一是法网严密,二是严刑重罚,三是滥施刑罚。

31. 明清司法机关的变化。

(1)中央司法机关为寺、刑部、都察院。

其职责与唐宋有所不同:寺不主管审判,专掌复核;刑部主管审判,受理地方上诉案件和重案,也审理中央百官的案件;都察院为监察机关,监督刑部、寺的司法活动,也握有一定的审判权。

.(2)地方司法机关仍然是行政长官兼理司法,明代在省专设提刑按察使,清代各省巡抚也有审判权。

明清时期要求知县、知州、知府都要亲掌审判32.«大清新刑律》的结构变化。

《大清新刑律》分总则、分则两编,附《暂(1)仿效资产阶级刑法体例一是将非科刑定罪的容一概废除,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化的专门的刑法典。

二是确定新的刑法体系,分为总则和分则两编。

(2)采取资产阶级国家刑罚体系确定了一个以自由刑为中心,由主刑、从刑组成的新体系;规定主刑为死刑、元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为据夺公权和没收。

行章程》五条,主要特点:30. 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

(1)义刑义杀即是针对国不同地区、不同的形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

(2)明德慎罚这一思想要求,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倡德治,提倡伦理道德的教化灌输,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

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

31. 唐朝的司法机关。

(1)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寺、刑部、御史台。

第一,寺是中央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以上案件,以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

第二,刑部是中央司法机关,负责审核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

第三,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也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2)地方司法机关仍由行政长官兼理,直接管理诉讼的属吏州一级有司法参军,县设司法佐史。

32.« 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与特点。

(1)«中华民国约法》的制定由袁世凯组织的"约法会议"起草、审议和通过,于1914年5月1日公布。

因其确认了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又被称为"袁记约法" 0(2)« 中华民国约法》的特点第一,取消实质上的责任阁制,规定总统制。

第二,无限扩总统权力。

( 2分〉第三,废除国会制,设立咨询性质的立法院。

30. 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

(1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3)"重其轻者" 。

31. 明朝严惩贪官污吏的法律规定。

《大明律》规定:(1)对受财枉法的所谓"枉法赃"从严惩处,-'贯以下杖七十,八卡贯则绞;(2)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3)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它官吏加重两等处刑。

此外,明大话也侧重打击贪官污吏,刑法残酷,如"剥皮实草"。

3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特点:(1)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改总统制为责任阁制;(2)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职权;(3)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历史意义:(1)首次以根本大法形式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国的国家制度;(2)使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唤起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 (3) 以民主法制原则否定了封建法统。

30. 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容。

(1)"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以禹命名的夏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其具体容已无从查证。

(2)"威侮五刑,怠弃三正"。

这是夏启在准备讨伐有雇氏时发布的战争令,即军令《甘誓》中的一条罪行。

(3)"昏、墨、贼,杀"。

其中的昏、墨、贼是夏朝的三个罪名,杀是刑名e "己恶而掠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4)"吕命穆王,¥I I 夏赎刑"。

夏朝已经有了赎刑。

、31. 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

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与当时"安民立政"的总方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有以下三点z(1)礼刑并用。

《律疏》开篇写道"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也。

"(2)法令简约。

所谓简约,就是条文简明,使人易知。

(3)宽仁慎刑。

所谓宽仁,就是提倡用轻JfIJ ; 所谓慎刑,就是对犯罪者处刑取慎重的态度。

32.«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容。

1947 年10月10 日公布,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共计16 条。

主要容为(1)规定土改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2)规定土改必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

(3)规定保护主改的措施,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法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30. 西周法律规定的结婚制度有哪些主要容?(1)男女双方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

(2)男女双方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

《周礼》记载: 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3)必须合乎"六礼"的要求。

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

(4) 同姓不得通婚。

31. 何为八议? 具体容是什么?(1)八议就是八种人犯罪依法享有减免刑的特权。

这八种人包括:(2)议亲(皇帝宗室亲戚)(3)议故( 皇帝故旧)(4)议贤(有封建德行的人)(5)议能(有大才干的人)(6)议功(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的人)(7)议贵(大官僚贵族)(8)议勤( 为封建国家服务卓著勤劳的人)(9)议宾(前朝统治者及其后代)32. 明代法律是如何严惩贪官污吏的?(1)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深知贪官污吏会激起农民反抗,故严加惩治贪官污吏。

具体办法如下: (2)对贪赃官吏加重处罚。

(3)一般赃罪80贯处绞刑。

(4)监守自盗赃满40贯处斩刑。

(5)风宪官犯赃加重二等。

1."七去"的容。

(1)无子(2)淫供(3)不事舅姑(不顺父母)(4) 口舌(多言)(5)盗窃(6)妒忌(7)恶疾2.«唐律疏议》的篇目容。

第一篇《名例律»,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主要规定了刑罚制度和基本原则;第二篇《卫禁律»,主要是关于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第三篇《职制律»,主要是关于国家机关官员的没置、选任、职守以及惩治贪官枉法等:第四篇《户婚律»,主要是关于户籍、土地、赋役、婚姻、家庭等,以保证国家赋役来源和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关系;第五篇()匪库律»,主要是关于饲养牲畜、库藏管理,保护官有资财不受侵犯;第六篇《擅兴律»,主要是关于兵士征集、军队调动、将帅职守、军需供应、擅自兴建和征发儒役等,以确保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并控制劳役征发,缓和社会矛盾;第七篇《贼盗律»,主要是关于严刑镇压蓄意推翻封建政权,打击其他严重犯罪,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1分) 第八篇《斗讼律»,主要是关于惩治斗殴和维护封建的诉讼制度;第九篇《诈伪律》主要是关于打击欺诈、骗人的犯罪行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第十篇《杂律»,凡不属于其他"分则"篇的都在此规定;第十一篇《捕亡律»,主要是关于追捕逃犯和兵士、T役、官奴姆逃亡,以保证封建国家兵役和儒役征发和社会安全。

第十二篇《断狱律»,主要是关于审讯、判决、执行和监狱管理。

3. 什么是《宋刑统»? 什么是"刑律统类"?(1)((宋刑统》是宋太祖建隆四年颁行的宋朝重要法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它的体例仿自唐末的《大中刑律统类»,其律文只是《唐律疏议》的翻版。

(2)"刑律统类"即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教、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的法规O "刑统‘的出现是法典编慕的一个变化。

1.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1)法令由一统。

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2)事皆决于法。

加强封建立法,凡事皆有法式。

(3)以刑杀为威。

法网严密;严刑重罚;滥施刑罚。

2.明律是如何打击贪官污吏的?答:明朝从维护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严惩贪官污吏。

《大明律》规定:(1)对受财枉法的所谓”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则绞;(2)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3)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风宪官”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加重两等处刑《大浩》也侧重打击贪官污吏,且刑罚残酷,如有“剥皮实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