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八记》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一、《永州八记》及地位《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文中所记之山、水、草、木、鱼、石,无不精彩,无不引人入胜,无不浸透着作者的感情。
如《小石潭记》中写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文笔清新秀丽,描绘细致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如临其境,乐不自禁。
从创作上来说,《永州八记》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又有很大发展,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奠基作品,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
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二、原文、译文及评注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廻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经常惊恐不安。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原文和译文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原文和译文(2009-03-18 21:23:13)转载《永州八记》原文及译文【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
恒惴栗lì。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shān 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式,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
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我们都去。
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鲦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__u)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翻译: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当地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桥。
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
石渠有的地方宽一尺左右,有的地方宽二尺左右,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
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水就从石头下面流出来。
跳过大石再往前行,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在它的上面,碧绿的苔藓环绕着四周。
渠水又转弯往西流,水流跌落到岩石下面,落到北边的小潭中。
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幽深,有许多鲦鱼。
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流去,看上去好像无穷无尽的样子,但最终流入袁家渴。
潭的旁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可供人在潭周围坐着休息。
风摇动竹林花草的梢头,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眼看它已经静止不动了,而它们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才开始在远处回响。
柳宗元《永州八记》2、柳宗元《零陵三亭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柳宗元《零陵三亭记》原文及翻译柳宗元原文: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
夫气愤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
零陵县东有山麓,泉出石中,沮洳污涂,群畜食焉,墙藩以蔽之,为县者积数十人,莫知发视。
河东薛存义,以吏能闻荆楚间,潭部举之,假湘源令。
会零陵政赋扰,民讼于牧,推能济弊,来莅兹邑。
遁逃复还,愁痛笑歌,逋租匿役,期月辨理。
宿蠹藏奸,披露首服。
民既卒税,相与欢归道途,迎贺里闾。
门不施胥交之席,耳不闻鼓之音。
【课外阅读】《永州八记》的写实精神
【课外阅读】《永州八记》的写实精神.《永州八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名篇,是柳宗元贬永的深重印记,而柳宗元乃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因此属山水文学的扛鼎之作,称其为大手笔,历来被奉为经典。
作为文学,是允许臆造与虚构的。
山水文学应该也是如此。
历史上不少的山水名篇均有此成分在内,只不过多少与轻重不同而已。
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袁宏道的《满井记》等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夸张和修饰,造成文境与实境的差异,往往让读者所失望,只因为其笔致超迈、文思天开、美境迭出,才引动读者的追慕与倾倒。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当属与上述诸作比肩接踵的名篇。
可他在创造思想与写作态度上却与他们大相径庭,完全摈弃了文学创作的意造与虚构,采取了白描的写实手法,尊重了大自然的原生状态,全是描其真写其实的原汁原味,只不过采用了浓缩的手段,将宏大雄阔的场面浓缩为袖珍型的珍品,造成短小精悍的要眇点睛,为之传神激韵,引爆读者的共响。
因此,柳宗元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写永州山水的。
他虽然写的不多,仅八篇或九篇之记,世称《永州八记》,或《永州九记》,但习惯称法则为《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上接郦道元的《水经注》,下启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属中流砥柱之作,具有担纲山水文学的重大作用与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面大旗,招呼众多的歌手赞美祖国河山,讴歌大自然的伟大创造。
在这方面,柳宗元无疑是山水文学的领军人物,而且属大家高手,功不可没。
作为唐代政坛的弃儿,贬来永州山水之间,无疑是个受伤的心灵,感受痛苦的折磨。
永州山水虽然偏僻闭塞,但却清秀纯粹,充满诗情画意,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满身美质美韵,给了受伤的柳宗元极大的抚慰。
作为大文学家的柳宗元具有非常敏锐的感受能力,一眼便见到了山灵水秀的气韵与大自然所创造的大美,他立即感奋起来,迈开双脚走进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恩赐,那定然是人生的精神盛宴,各种美象纷至沓来,云集在意念的空间,激发他的热情,引动他的思维,合成强劲的心力,全属美象的缤纷灿烂与诗情的慷慨激昂,奏响成生命的高歌,促成人生的精进。
试论柳宗元《永州八记》的艺术特色
试论柳宗元《永州八记》的艺术特色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备受
欢迎。
首先,柳宗元的文字语言独特,掷地有声,犀利锋芒,节奏明快,文
笔诙谐,极具口头禅风格,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情。
他在永州八记中融入了
大量的丰富的民俗因素,如节日、庆典、动物礼仪、民间歌舞,以及许多
精彩的游园节的描写等。
他的描写极富想象力,生动逗趣,深受读者的喜爱。
其次,柳宗元采用了特殊的论述方式,用多次论点的形式来说明事实,充分的展示了他的诗体歌谣的内涵。
他的诗句层次丰富,比喻和排比文体
优美,整个诗体清新自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最后,柳宗元也在永州八记中大量运用了抒情手法,借助抒情,他在
诗中表达了对祖国优美山水、辽阔史观和博大精深文化的赞美。
他把乡野
风光、乡野小镇等景象,用勾勒出柔和而充满祝福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诗
歌更加动人。
总之,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富有诗体歌谣的
内涵,有着独特的语言和抒情手法,极具艺术魅力。
试论柳宗元《永州八记》的艺术性
试论柳宗元《永州八记》的艺术性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以其精湛高妙的艺术手法奠定了山水散文在中国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文从其天人合一的艺术追求、凄神寒骨的艺术境界、含蓄深婉的抒情方式和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四方面进行论述。
标签:柳宗元;永州八记;艺术性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内容博大深邃,表现手法精湛独到,奠定了其在中国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
“永州八记”不仅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的精华,而其高度的艺术性值得我们细心揣摩,长久品味。
一、“天人合一”的艺术追求我国文学史上的山水散文,虽在南北朝时期初具雏形,但只限于对自然的热情讴歌。
直到唐代,才呈现出人追求与自然合一的倾向。
柳宗元可说是我国山水散文中天人合一艺术追求的第一人。
他追求的是“人与大自然合一”[1]的艺术。
《始得西山宴游记》(以下简《西山记》)标志着柳宗元天人合一艺术追求的开始。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意思是神思悠悠,与天地元气融为一体,无法找到它的边际;胸怀舒展,与大自然共游,不知它的尽头。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意思是思虑全消,忘掉了自身的存在,与万物融为一体。
这些都是作者精神与宇宙自然的契合。
《钴钅母潭西小丘记》(以下简《小丘记》)云:“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谋”,即合,契合之意。
作者从自然景观写到天人合一与《西山记》相同,但表现的角度和形式却不同。
《西山记》的角度是人向自然的投射、人与自然的契合,而《小丘记》则是自然向人的呈现、自然与人的契合。
二、清幽高洁的艺术境界清幽的艺术境界,大都是被贬作家艺术心境的投射。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则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清幽高洁的艺术之境。
《钴钅母潭记》云:“钴钅母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抹成轮,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不分版本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不分版本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译文及评注〕一、《永州八记》及地位《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文中所记之山、水、草、木、鱼、石,无不精彩,无不引人入胜,无不浸透着作者的感情。
如《小石潭记》中写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文笔清新秀丽,描绘细致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使人如临其境,乐不自禁。
从创作上来说,《永州八记》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又有很大开展,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奠基作品,对后世散文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谪居永州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实际上柳宗元写的山水记中还有一记,即《游黄溪记》。
由于前八记遗址在永州城郊,历代文人寻胜较多,故称《永州八记》。
二、原文、译文及评注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其隙也,那么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廻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那么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那么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但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那么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低之势,岈然洼然,假设垤假设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试析柳宗元《永州八记》的审美内涵
出 阴 森 、 怖 而 神 秘 的 氛 围 , 诡 变 幻 , 同凡 响 , 有 恐 奇 不 大 李 贺 笔 下 “ 气 荡 漾 ” 意 境 , 且 巧 妙 地 暗 示 了死 寂 鬼 的 而 黑 暗 的社 会 环 境 . 示 着革 命 者 夏 瑜 悲 剧 的 必然 。 预 灰 色 . 鲁 迅 作 品 中 阴沉 、 暗 天 气 的主 色调 。 是 昏 且 看 《 祝福 》 “ 白 色 的沉 重 的晚 云 中 间 时 时 爆 出 闪 光 , :灰 接 着 是 一 声钝 响 . 那是 送 灶 的爆 竹 。 雪花 有梅 花 那 么 ‘ 大 , 天 飞 舞 , 鲁 镇 乱 成 一 团糟 ”这 里 的 “ ” 像 一 漫 将 , 灰 就 张 无 形 的 巨 网 . 不透 风 . 密 笼罩 着 作 品 , 渲 染 了 压 抑 、 既 沉 寂 而 阴 冷 的氛 围 .又 为 祥 林 嫂 的 悲 剧 做 足 了 铺 垫 。 《 乡》 开篇 :渐 近故 乡时 , 气 又 隐 晦 了 , 风 吹 进 故 一 “ 天 冷 船 舱 中 。 呜 的 响 . 篷 隙 向 外望 , 黄 的 天 底 下 , 近 呜 从 苍 远 横 着 几个 萧 索 的 荒 村 , 有 一 些 活气 。这 是一 幅 灰 暗 、 没 ” 凋敝 而萧 索 的 江 南 农村 图景 .为 全 文 奠 定 了 悲 凉 的 基 调 。而 在 结 尾 的 回 忆 中 :深 蓝 的 天 空 挂 着 一 轮 金 黄 的 “
三、 以色 寄 情 。 蕴 深 邃 意
爱 . 无之 中 的大 有 大
『 者通联 : 作 湖北 宜 昌市 夷 陵 中 学1
色 彩 具 有符 号 象 征 性 和情 感 象征 性 .鲁 迅 式 的色
彩 寄 托 着 鲁迅 式 的 情 感 , 达 着 鲁迅 式 的 哲学 。 表
柳宗元与《永州八记》
• 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 关系上面,… …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 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是要经过心灵的创 造。(朱光潜《文艺心理学》)
三、“永州八记”概析
• (一)释名与体裁 “永州八记”之名,不知起于何时,一般 所称,系指下列八篇游记而言: • 第一组(作于元和四年,公元812年) •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 记》
•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邕州柳中 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审美活动因人而有不同 的结果,永州的山水遇到了柳宗元,可谓 永州的幸运,由于他在政治上的遭遇,遂 • 拥有比常人更加善感的心灵,再 • 加上他善用文辞,使得永州的佳 • 境得以宣扬。
一、柳宗元其人
• (一)二王八司马事件 • 唐顺宗李诵 王叔文 永贞 永州司马 • (二)贬谪永州十年 • 《寄许京兆孟容书》:伏念得 • 罪来五年,未尝有故旧大臣肯 • 以书见及者。何则?罪谤交 • 积,群疑当道,诚可怪而畏 • 也。
柳宗元
与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
•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 西省解县)人,生于唐代宗大 历八年(773),卒于唐宪宗元 和十四年(819),享年四十七 岁。在他有限的生命里,经历 了十四年的贬谪生活,当他在 被贬至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 的十年当中,曾写下了著名的 山与山川两相遭:非子厚之 困且久,不能以搜岩穴之奇;非岩 穴之怪且幽,亦无以发子厚之文。”
(明·茅坤《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三)
二、永州其地
• • • • (一)丘陵起伏的永州 (二)多雨、多水域的永州 (三)等待开发的永州 (四)反映柳宗元心境的永州
• 永州山水之美是有一定限度的,其中 固然有小小可乐之事,但并非出于衷 心的快乐,在美丽的山水背后,如果 你漫步原野,就会碰到蝮蛇大蜂;在 河边,就会碰上使人病疾的种种可厌的东 西。所谓永州山水最美这句话,实际是把 这种种可厌的东西掩蔽了,而竭力在他的 意识上,把其美的限度抹杀了之后所说出 来的一句话。(日·清水茂《柳宗元的生活体验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二)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二)柳宗元原文: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流抵大石,伏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②,又折西行,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记其所属,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
其涧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
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
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
逾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其一少北而东,有石山横当其垠。
其上为睥睨③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城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节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有改动)【注】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
②泓:深潭。
水深而广。
③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译文: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便桥。
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
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
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潭,渠水又转弯往西流,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
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
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依次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牳潭记》《牯牳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八记”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八记”一方面准确再现了优美的山水景色,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的坎坷遭遇和忧愤心情编织进去,处处浮现着作者自己的身影,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使永州笼罩上了一层浓郁的凄幽的情调。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
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jī)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 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pou)塿(lou)为类。
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shāng)满酌,颓(tu í)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作品译文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
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
《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
《永州八记》原文及翻译《永州八记》原文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
恒惴慄。
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钻鉧潭记钻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钻鉧潭西小丘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柳宗元与《永州八记》
柳宗元与《永州八记》柳宗元青年时代就立下雄心壮志,仰慕“古之夫大有为者”,向往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
他25岁时已是“文章称首”的长安才子,刚考中了博学弘辞科,又与礼部郎中杨凭之女新婚,逐步成为文坛领导,政坛新锐。
在其后的几年里,柳宗元又成为了当时皇帝的老师王叔文革新派的中坚分子,以热情昂扬、凌励风发的气概,预备施展自己“辅时及物”、“利安开元”的抱负。
然而,由于顺宗皇帝李诵即位时就差不多中风,说话也不清晰,尽管有心改革朝政,但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加上宦官与藩镇势力强大,因此革新只实行了几个月,就以失败而告终。
元和四年八月,反对革新的太子李纯即位,九月,柳宗元赶忙被贬邵州刺吏,行未半路,朝议认为处之太轻,又改贬永州司马。
当时同时被贬的包括刘禹溪等人共有八位,史称“八司马事件”。
“永贞革新”的失败对政治上犹豫满志的柳宗元是繁重的打击,但关于他的文学创作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时的永州“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顿惊且伤”,相当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所谓的“永州司马外置同正员”,事实上是个编制外的闲职,没有官舍也没有具体的职务。
柳宗元一家人寄居在冷清的小寺院,未及半载,母亲也逝世了。
除了精神上抑郁悲愤,正当壮年的柳宗元躯体也越来越差,诸病缠身,虚弱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但永州清新的山水给了柳宗元专门大的慰籍和寄予,他专门快从悲观与失意中振作起来,踏遍了永州的山山水水并和田翁农夫相交,远离了政坛上的明争暗斗,回来到田园诗意般的生活,他认为永州的山水和自己一样的为世人所抛弃和漠视,写出了许多千古传诵推崇永州山水的散文。
余秋雨先生在《柳侯祠》中如此评判柳宗元的永州10年,他说:“炎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了足够的时刻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确实,永州的10年,是柳宗元人一辈子最晦暗最感伤的十年,却是他文学创作最丰富和哲学思想全面成熟的10年。
柳宗元的文章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柳宗元《永州八记》原文及译文
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
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
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
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
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
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
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
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
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
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
(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
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
(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
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
从《永州八记》看柳宗元的山水散文
从《永州八记》看柳宗元的山水散文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世称柳河东。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散文成就极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各体兼长:论说文雄深雅健; 讽刺小品精悍犀利;杂记峻洁精奇;序、书、碑志等亦别具特色。
诗歌创作也有其独特风格。
比较而言,柳宗元的散文成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高于诗歌的。
“柳宗元散文更著名的是他的山水游记。
这类作品,往往在景物描写之中,抒写了他的不幸遭际和他对于现实的不满。
他描写山水之乐,一方面借以得到精神安慰,同时也曲折地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现实的抗议。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
《永州八记》是他的代表作。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册151--152页)《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所写的一组山水游记,具体篇目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钻?a潭记》、《钻?a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前四篇创作时间为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后四篇创作时间为元和七年,即公元812年。
其实,柳宗元在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创作的《游黄溪记》一文,也可算作与《永州八记》为一组的山水记。
但依一般习惯,并不将其包括在内,故只能称“八记”,而不称“九记”。
本文亦不将《游黄溪记》列入“八记”的讨论范围之中。
《永州八记》中的八篇文章,以《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始,以《小石城山记》结束,首尾呼应,前后连贯,是一组文章,一个整体。
但它们又各自成篇,各有侧重。
林纾曾指出: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每一篇必有一篇中之主人翁,不能谓其漫记山水也”。
大体来说,《永州八记》各篇的写作重点如下:《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第一篇,作者着重写西山高峻和气势阔大。
所要着力描绘的只是西山“不与培?V为类”的高峻特立气彖。
对其余内容则用概括语句,轻轻带过,而集中笔墨来描绘西山:“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永州八记》中生态美学思想探略
《永州八记》中生态美学思想探略《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谪贬永州后而写的一组游记山水散文,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对现实的不满。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现代作家郁达夫在谈及散文创作时所说的一个比喻,生动形象地道出了散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以小见大。
细细品味唐代散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不难发现,这一组散文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很好地体现了散文“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这一特点。
“一粒沙”“半瓣花”“一花”“一佛”都是很小、很细微的物了,但这一小却能从中让读者“见大世界”,让我们体会到“说人情”的韵味,让我们感受到“大”的内涵来。
柳宗元就是唐代知名散文家,年轻时就享有盛名,25岁优贡博学弘辞科,被誉为“文章表示首”的长安才子。
抗拒他意气昂扬,准备工作施展自己“辅时及物”、“利安开元”的志向时,却因王叔文“永贞革新”事件谪永州邵州刺史,行及未半路再谪永州司马。
去永州以后,柳宗元惴惴不安地生活,每天不得志不得志地停留。
没多久,清爽的永州山水却给了他无穷的抚慰与倾注。
在这里,他写出了不少游记散文,《永州八记》尤为闻名。
《永州八记》对永州自然美景的描写堪称匠心独运,展示出永州山水特有的风姿,正像柳宗元所说,“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永州八记》描写的大都是永州罕为人至、偏僻幽深而为柳氏自己发现的景物,这些景物的特点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小。
这一“小”字不仅体现在选材上的“小”,如小丘、小石潭、小石涧、小石城等,而且体现在角度上的“小处着墨、大处着眼”,如从眼前的“小丘、小石潭、小石涧、小石城”写出自己的现实体会以及对人世社会的感慨。
柳宗元通过这些眼前小景的描绘与赞美,来一发胸中愤懑之气。
在赞美与欣赏美景的同时,柳宗元又把自己与永州的山山水水融合在一起,来抒发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慨。
二选材虽小,却能够以小物见到奇景永州山水,在柳宗元之前并不为人所知,但这些偏居蛮荒的自然景物自柳宗元来后,才向世人显示出自然的幽深奇特之美,极富艺术生命力,给人以一种气势磅礴之感。
柳宗元《永州八记》的写作启示
柳宗元《永州八记》的写作启示一景的表现:写实与写意的统一2 写意。
如果说《八记》“写实”追求的是“形似”,那在此基础之上的“写意”追求的则是“神似”。
《八记》的“写意”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以意为主,凭意造景。
柳宗元带着较为强烈的主观情意去观察景物,捕捉和选择物象,使客观物景染上了明显的主观色彩,如《始得西山宴游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的西山、小石潭等。
(2)情随景迁,见景生意。
柳宗元出游后遇到某种特定的景物,忽有所悟而感受大发,从而达成意与景的交融,如《钴潭西小丘记》、《小石城山记》等。
(3)寓情于景,物我合一。
柳宗元把自己的情绪、好恶和品质等,较隐蔽地注入景物之中,处处写景,又句句关情,情与景水乳交融,如《石渠记》、《石涧记》等。
以西山为例,它本是一座并不高大的山,但柳宗元从西山身上照见了“自我”后,反过来又把“自我”融入对西山的描述,从而达成了更高层面的艺术“写意”。
于是,《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西山翘首天外,在此柳宗元的孤傲、正直便异化为西山的奇特、挺拔或雄伟。
总之,柳宗元在《八记》中通过“写意”融注了“自我”情怀:悲愤精神和崇高品格等,《八记》山水由此而被赋予了生命和灵气。
纵观《八记》,其描摹物态,主要目的是表现“自我”(即“意”);其抒发积悃,主要方式是借景物进行寄寓。
这样虚实相生,便达成了“写实”与“写意”的和谐与统一。
二情的抒发:自嘲与自恋的统一1 自嘲。
柳宗元在《八愚诗序》中自称“愚者”,并以此自嘲与解嘲。
其实,这种自嘲理念和解嘲方式在《八记》之中也是一以贯之的,《八记》山光水色之中几乎无处不游弋、闪动着柳宗元“被弃”的身影或心思。
钴潭西小丘“货而不售”,柳宗元“怜而售之”;小石潭“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石渠“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小石城山惜之“列是夷狄”,遂感慨其“更千百年不得一售与其伎”。
他弃“我”取,被弃的苦痛、无奈和彷徨在文中依稀可见,这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期不幸遭遇和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与艺术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公务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
每天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我们都去。
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
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
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
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
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
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
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
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
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钴鉧潭记钻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其清而平者,且十亩。
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译文】钻鉧潭,在西山的西面。
其开始大概是冉水从南边奔流下来,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其头尾水势峻急,更加激荡,侵蚀岸崖,所以边缘广阔而中部水深,最后遇有石头停下来;水流形成的旋涡像车轮翻滚以后,慢慢流去。
清澈而平静的水面有十亩。
四周树木环绕,上有泉水流下。
山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来游玩,刚一敲门就来告诉我:“官租私债越欠越多,(没办法),我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
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
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其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
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宜,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
是什么让我更喜欢住在这野旷而忘掉故土,莫非是这钻鉧潭吗?钴鉧潭西小丘记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
”问其价,曰:“止四百。
”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译文】寻到西山以后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钴铒潭。
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流急水深处筑有垒土阻水,开缺张网的鱼梁。
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状的,几乎数都数不清;有的倾侧堆垒而趋下,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较量着争向上行,就像熊罴在山上攀登。
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似乎可以装进袖子里去一般。
我向小丘的主人打听情况,他回答说:“这是唐姓某家废弃的土地,标价出售却卖不出去。
”我又问地价多少,答道:“仅仅四百两银子。
”我同情小丘的不遇而买下了它。
当时,李深源、元克己与我同游,都十分高兴,以为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于是就又取来了一应用具,铲除败草,砍掉杂树,燃起了熊熊大火焚烧去一切荒秽。
(顿时),佳好的树木似乎挺立起来,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显突。
由竹木山石间望出去,只见远山高峙,云气飘浮,溪水流淙,鸟兽在自由自在地游玩;万物都和乐怡畅地运技献能,而呈现在这小丘之下。
铺席展枕躺在丘上,山水清凉明爽的景状来与双目相亲,瀯瀯的流水之声又传入耳际,悠远空阔的天空与精神相通。
深沉至静的大道与心灵相合。
我不满十天中却得到了二处胜景,即使是古时喜嗜风景的人,也未必能有此幸运啊!唉,凭着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长安附近沣、镐、鄂、杜等地,那末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竞相争购的,将逐日增价一千两,也愈来愈不能购得。
现在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相经过而看不起它,求价仅四百两,却多年卖不出去,而我与深源、克己偏偏喜爱并获得了它。
这难道是确实有所谓遭际遇合吗?我将得丘经过书写在石上,用来庆贺与小丘的遇合。
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公务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
每天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我们都去。
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
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
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
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
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
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
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
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
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袁家渴记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支流者为“渴”。
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
平者深黑,峻者沸白。
舟行若穷,忽又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
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其旁多岩洞。
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颺葳蕤,与时推移。
其大都如此。
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
出而传於世。
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译文】从冉溪向西南,走水路十里远,山水风景较好的有五处,风景最好的是钴鉧潭;从溪口向西,走陆路,风景较好的有八、九处,风景最好的是西山;从朝阳岩向东南,走水路到芜江,风景较好的有三处,风景最好的是袁家渴;他们都是永州美丽奇异的地方。
楚、越两地之间的方言,水的支流叫做「渴」,(读“褐”音)。
渴的上游与南馆的高山会合,下游与“百家濑”汇合。
其中岛屿(江河里边的岛屿)、小溪、清潭、小洲,交错夹杂,蜿蜒曲折。
水流平静的地方深黑色,急流的地方像沸腾一样冒着白沫。
船好像就走到了尽头,忽然河水又看不到尽头了。
有座小山从水中露出来。
山上都是好看的石头,上面生长绿色的草丛,冬夏都浓密茂盛。
山旁有许多岩洞。
山下有许多白色的碎石;上山的树木多是枫树、柟树、石楠、楩树、槠树、樟树、柚树;小草则多是兰草、芷草,又有许多奇异的花卉,类似合欢但是长出许多茎蔓,缠绕着水中石头。
每当有风从四周山上吹下,吹动大树,轻摇小草,红绿缤纷,香气浓郁;冲起波涛旋着水涡,从溪谷流进流出,萧条茂盛,根据时间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