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第四讲-葛兰西_图文

合集下载

(精品)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第四讲-葛兰西

(精品)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第四讲-葛兰西
❖ 阵地战的首要任务就是夺回文化领导权 ❖ 重建一种无产阶级的新的“整体文化”
一个小结:
葛兰西最重要的是“领导权”理论,领导权理论 包含三个主要的理论层面: 1、统治权和领导权, 2、市民社会和国家 3、知识分子阶层
在当代,大众传媒成为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 工具和场所之一。大众传媒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论 述中,就是国家用来维护意识形态、传递统治阶 级意志的工具,甚至它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直接 履行着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职能,维护着国家统 治的合法性
第一、唯心主义的抽象发展的“主体”与机械唯物 主义的纯粹的“客体”的哲学后果:自由意志和 铁的必然性
第二、唯心主义的抽象发展的“主体”与机械唯物 主义的纯粹的“客体”的政治后果:自由和契约 vs专制和独裁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是历史主体和客体的辩 证统一问题。例如我国建国以来60年的发展历 程。
1、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
葛兰西认为:

历史是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史,是人
类的实践史

历史发展的动力不是社会思想,而是物
质的生产力
1、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
第二、批判机械唯物论 主要体现在对“物质”概念的批判上
“我们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质本身,而是物质如何社会地、 历史地为生产组织起来,自然科学应该相应地看作本质 上是历史范畴,一种人类关系”
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 它是一系列的观念,统治集团通过它们维持自己的领导
权。使下层阶级赞同他们的统治。 总而言之,领导权是一种统治策略
4、文化领导权(Hegemony)
(3)、阵地战和运动战 ❖ 基于文化领导权的思想,葛兰西提出了著名的
西方革命的新策略一一阵地战
(利用罢工等形式,直接对准国家政权的斗争形 式,是一种“运动战” ;对资产阶级政权的意识 形态支柱进行长期文化上的进攻,这种攻击称为 “阵地战”

葛兰西精选 课件

葛兰西精选 课件

哲学并不只是少许专业知识分子的抽象思考,而是一切人都在默 默从事的具体的社会活动。

人类的大多数,在他们都从事着实际活动,而在他们的实际活动
(或在他们的行为的指导路线)中又都暗含着一种世界观,一种哲学
的范围内,人人都是哲学家。

必须打破一个流传广泛的偏见:哲学是希奇古怪而且十分艰难的
东西,因为它特定范围内的专家或职业哲学家的专业化思想活动。
• 葛兰西认为,这样的知识分子概念过于狭窄。 在我看来,方法上最普遍的错误时,从智力活动的内在本
质去寻求这种区分的标准,而不是从这些智力活动(亦即人 格化地体现这些活动的知识分子集团)是处于总的复杂的各 种社会关系之中。
• 知识分子群体的界定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关系。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肯定说,一切人都是知识分子,但并
市民社会 完整的国家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国家的危机与国家的转变 国家的消亡
page18
国家的危机与国家的转变
• 国家是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的平衡体。 • 国家的危机是从不稳定的平衡中产生,政治社会
和市民社会相互脱离,领导权出了问题。 • 葛兰西把领导权危机称为完整国家的危机。 • 领导权危机最初表现为政治代表危机的形式中。 • 上层危机同基层的广泛运动取得一致才 “国家基
• 马克思和葛兰西都承认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来自黑格尔。 • 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是经济关系的整体。 • 在葛兰西的理论中,与通常所理解的“文化上层建筑”大体相
当。 所谓市民社会,我指的是某一社会集团通过教会、工会或学
校等所谓的民间组织全面领导整个国家。
page13
葛兰西的思想
• 哲学思想 • 国家理论 • 领导权理论 • 知识分子的理论 • 东西方的革命策略 • 党建理论 • 教育原则和文化组织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 张欣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 张欣

二、定义 黑格尔和早期马克思经常使用市民社会概念,在它们那 里,市民社会是一个经济概念,指人与人的物质生产关系。 葛兰西将市民社会看作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不是经 济基础。葛兰西把市民社会作为与政治社会相对立的概念来 使用。他认为国家是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统一体。他提出 “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换句话说,国家是披上强制的甲 胄的领导权”,这就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结构的简明公式。他 解释说:“目前我们所能做的是确定上层建筑的两个主要的层 面:一个可以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被称作„民间的‟社会组织 的集合体;另一个可称作„政治社会‟或„国家‟。 政治社会意味着对人的强制,表现为国家、政府对人的 直接统治;市民社会主要指社会中涉及舆论、伦理等从内部 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领域,包括各种民间团体、组 织,以及新闻、出版等文化机构。
阵地战的革命发展战略
为了夺取文化领导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斗争策略呢? 葛兰西认为,“运动战”、“阵地战”是两种为坚持领导权而实行 的策略。 政治上的”运动战”就是对国家机器的直接进攻,只能 是摧毁了资本主义防御线的外线,而事实上,只是破坏了它 的外表,在攻击者进攻时,会发现自己面对着一条仍然有效 的防御线。此战略正面攻击目标是国家政权,适用于国家政 权较集中、市民社会较薄弱的东方社会,。 而“阵地战”是在市民社会里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 长期的进攻。葛兰西关于革命发展战略的思考集中在“阵地 战”这一构想中。 他把这一概念运用到政治学上,他认为,无产阶级革命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应该选择的战略。
文化领导权
文化领导权是西方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关键问题 在东方国家,革命的目标是打击就得国家机器,是夺取政 权,主要手段是暴力革命,是因为在这里国家是一切; 在西方国家,由于有独立而成熟的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的 统治最终以人们思想上对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认同,实际上 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对人们在思想上的控制为基础,所以革 命的主要任务就是与资产阶级争夺文化领域的领导权。 例如:十月革命之所以在俄国成功,因为俄国没有市民社 会,革命的任务仅仅在于夺取政权。十月革命后发生在西方 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这里有成 熟的市民社会,无产阶级虽然一时夺得政权,但没有改变市 民社会,而市民社会是资本主义国家和经济制度的“工事和 地堡坚固的链条”,因此文化领导权仍在资产阶级手里,大 多数人在思想观念上仍认同资本主义,不支持革命。

后马克思主义对葛兰西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后马克思主义对葛兰西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后马克思主义对葛兰西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与重构郭咔咔【摘要】For Gramsci,material ideology avoids the foundation -superstructure dichotomy and ideological he-gemony struggle in the civil society gives the fighting subjects“collective will”.However,in Gramsci′s concept of hegemony,there remains the final ontology foundation of class hegemony.Althusser emphasized the individual sur-render system in which ideology calls individual as the main body,stressing the individual′s error recognition of an imaginary relationship,but A lthusser′s ideology is based on multivariate decided social structure.Ideology and the autonomy of the superstructure are always confined to an economy -driven mode taking production as the core. Therefore,Laclau and Mouffe gave liquidity to ideology.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discourse,they emphasized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in the hegemony link practice which directs ideological struggle to democratic revolution.%在葛兰西那里,物质性的意识形态避免了基础-上层建筑的二分法,市民社会领域的意识形态霸权斗争赋予斗争主体以“集体意志”,但是,葛兰西的霸权概念中残存着阶级霸权的最终的本体论基础。

葛兰西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及其存在论基础

葛兰西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及其存在论基础

・哲学研究・葛兰西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及其存在论基础叶晓璐(复旦大学 哲学系,上海 200433)[摘要] 本文叙述了葛兰西对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手册》一书中思想的批判,揭示了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机械决定论的理解,这一理解使马克思辩证法所蕴含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消失殆尽。

葛兰西通过对“内在论哲学”的分析来阐释他的实践哲学的思想,并试图通过“实践一元论”和“历史的集团”来克服庸俗马克思主义和克罗齐哲学各执一端的错误。

但作者以为,葛兰西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却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而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葛兰西哲学在存在论根基处还从属于黑格尔哲学的解释定向。

[关键词] 庸俗马克思主义;克罗齐;内在论的哲学;实践一元论;历史的集团;二元论[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05)03-0079-02 庸俗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在第二国际内信奉自然领域的客观必然性和社会领域的经济必然性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当时流毒最广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解释,葛兰西试图通过对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来开启对马克思哲学阐释定向的决定性反拨。

鉴于葛兰西当时在狱中的特殊条件,他选择了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手册》一书作为其批判的靶子。

葛兰西开宗明义就指出,布哈林把马克思的哲学看成了社会学,“在《通俗手册》中,实践哲学并不是一种自主的、原创性的哲学,而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社会学’。

”[1](P353)在葛兰西看来,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手册》一书的总标题“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副标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互相矛盾,它们之间的联系没有得到证明。

葛兰西通过分析认为,在布哈林的意图中,“副标题应该更准确”,这也是布哈林该书暗含的前提,即“实践哲学是一种纯粹的‘社会学’”。

布哈林试图通过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社会学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门“最客观”的学问,但是其所产生的理论后果却适得其反,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了一种机械决定论的庸俗唯物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论,其直接的理论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资 本主义社会为认识和把握的直接对象,它是无产阶级运用辩证法而达到的对资本主义社会总 体的把握,是无产阶级意识。这种认识是由于辩证法已经达到对于物化理论之直接性的克服。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认识,并不排斥对人类社会的从前历史的把握, 恰恰相反,通过将资本主义社会把握成一个过程的总体,历史唯物主义是按其真正本质理解 过去事件的一种科学方法。”与此同时,历史唯物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多方面的认识,也达
对于辩证法,他又具体地将其限制在历史和社会领域:“这里把方法 限制在历史和社会领域,极为重要。”P51 这样,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 主义就是一种社会理论。
在1967年的新版序言中,“它在客观上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种 倾向……,我指的是将马克思主义仅仅看作是一种关于社会的理论、社会 的哲学,因而忽视或者否认它同时也是一种关于自然的理论的倾向。”P10
另两篇序言:1922年的序言和1967年新版序言。
第一章 二、《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
1、背景:
卢卡奇面对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卢卡奇明确指出:马克思 主义的正统就是辩证的方法。“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 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指方法”。 P48
劳动对象专门化;劳动的机械化;劳动者的孤立化; (2)意识的物化:物化的过程最终必然地要落实在意识的物化,而意识的物化反过
来又不断地加深和加剧着物化的过程。 物化理论的两种理论表现形式:粗糙的经验主义;抽象的乌托邦主义。
第一章 二、《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基本内容

第四讲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课件

第四讲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课件
8
葛兰西承认实践是一种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客观 物质活动,但他又认为仅仅看到实践的客观性是不 够的,绝不能简单地将实践解释成某种实体(“自 然+人”),实践的本质特征也断非什么离开人而存 在的物质实在性,而是人的主体性,即马克思所说 的“从主体出发”,把实践理解为一种“由内向外的活 动”。这种由主体到客体的运动是实践的根本目的, “改造外部世界,改造一般的关系就意味着加强自 己本身,发展自己本身”。
在葛兰西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首次将 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统一起来,将理论与实践、哲学与 政治(历史)、先进的思想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 愿望统一起来。
11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本质在于人对客观现实 的创造性。当然,创造性决不是唯我论的思想的创 造外部世界,而是客观地改变客观现实的实践创造 性。这种实践创造性的内涵就在于它表明了“并不 存在本身的、自在的和自为的‘现实’,‘现实’始终存 在于同那些改变它的人的历史的相互关系中”。因 此,与抽象的主体与客体相比,作为两者中介的实 践恰恰更为重要。
20
国家
市民社会
镇压机器(军队、警察、 霸权机器(文化、政治、 管理、法院,官僚机构等) 经济)
政府(严格意义上的国家) 完整意义上的国家
作为权力机构的国家
作为同意的领导权组织者 的国家
21
霸权(hegemony)是一种统治策略
社会中的统治集团是通过获得和阶级的共识来实现自己的 统治的,霸权即是统治集团在谈判和形成共识过程的有利地位。 1 它是一种清晰明白的共识; 2 统治阶级成功地说服其它阶级接受的道德、政治和文化价值; 3 这种说明并非总是和平的,它包含着通过物质和智力力量的压 制和文化上的诱惑两个方面; 4 霸权是一种“常识”,它积淀为一种无意识,一种统治意识形 态在其中实践和扩散的文化领域; 5 它也是出现在社会和阶级斗争之外的东西,但它塑造和影响了 人们的思想; 6 它是一系列的观念,统治集团通过它们维持自己的领导权,使 下层阶级赞同他们的统治。

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第四讲-柯尔施

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第四讲-柯尔施

5、柯尔施对列宁哲学思想的非难 、 )、从 (1)、从政治功用性来考虑哲学问题 )、 政治功用性来考虑哲学问题 )、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是一种形而上 (2)、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是一种形而上 )、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一种 学的唯物主义 )、反映论思想回到了思维和存在对立的观点 (3)、反映论思想回到了思维和存在对立的观点 )、反映论思想回到了思维和存在对立 )、列宁的唯物主义哲学导致了 (4)、列宁的唯物主义哲学导致了意识形态的专 )、列宁的唯物主义哲学导致了意识形态的专 政
参加“自由学 生运动”组织 加入伦敦“费 边社”,受到改 良主义影响 加入“独立的 德国社会民主党” (USPD)
加入德国共产 党,寻找工人 斗争策略 发表《马克思 主义和哲学》, 遭到批判 被开除出党
与“左派”决 裂后,退出政 治 批评列宁主义, 并为自己进行 哲学辩护 悲观中抛弃了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柯尔施问题” 二、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与“柯尔施问题” 1 2 3 4 5
3、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什么 、 柯尔施的总体性有两层意思: 柯尔施的总体性有两层意思: 第一: 第一: 把社会和历史作为总体来认识和把握 第二: 第二:把理论与实践当作一个完整的现实的总体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阶段(以总体性为根据)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阶段(以总体性为根据)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1843-1848(总体哲学) (总体哲学)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848-1900(总体性危机) (总体性危机) 第三阶段: ?(回到总体哲学 第三阶段:1900-?(回到总体哲学) ?(回到总体哲学)
三、柯尔施及其问题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 、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在于其哲学特征 、 3、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性 既要反对那种轻视 、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性,既要反对那种轻视 与取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容的倾向,又要与把 与取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容的倾向 又要与把 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 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二元论的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相区别

葛兰西思想简介

葛兰西思想简介

葛兰西政治及思想历程作者:[意]希尔维奥·彭斯田时纲译在葛兰西被捕后,塔吉娅娜(朱丽娅的姐姐)和彼埃罗·斯拉法成为他的主要联络者。

塔吉娅娜帮助葛兰西直至他辞世,斯拉法是他在办《新秩序》周刊时期的挚友。

从1929年后,他们成为葛兰西与党及陶里亚蒂的唯一联络者,陶里亚蒂担负了解葛兰西狱中情况的任务。

然而,很快葛兰西与带孩子返回莫斯科的妻子的关系、党的关系变得紧张。

从1930年后,在苏意两国政府通过交换囚徒以解救葛兰西的计划失败之后,葛兰西怀疑党对待自己是否正直,他直觉到同妻子通信的困难,因妻子受到病痛折磨,更因为朱丽娅受到警察的控制。

然而,从1933年2月,葛兰西才公开地把他与朱丽娅的关系现状同在党内被边缘化的事实联系起来,他开始怀疑斯大林对他的命运漠不关心。

尽管远离、沉默和怀疑,但葛兰西没有丝毫同朱丽娅断绝关系的想法。

在葛兰西生命最后一年的文献中,有一封由斯拉法起草的文件(日期为1937年4月18日),向意大利当局要求,他一旦获得自由,准许他移居苏联同家人团聚。

1929年1月,葛兰西获准可以撰写札记,2月8日他开始撰写《狱中札记》。

《狱中札记》可理解为葛兰西在共产国际宗派转折时期(以“阶级对阶级”的口号和“社会法西斯主义”理论为标记),在思想领域继续其政治斗争。

1929年7月,共产国际的宗派路线也强加给意共。

尽管意共很不情愿,但终归接受了,抛弃了葛兰西在1924—1926年间制定的正确路线。

葛兰西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表示坚决反对,在同狱中难友谈话时,建议首先打倒法西斯,恢复“民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葛兰西的建议遭到难友反对,他被孤立。

如果不了解同时期苏联的和国际共运的退化,就不可能理解《狱中札记》。

对于这种退化现象,葛兰西建议首先探究其理论根源,他认为要纠正这种错误倾向并避免失败的命运,就必须构建新思想、制定新纲领。

《狱中札记》的“研究计划”从对危机的有效解释开始:1929年的危机,还有战后的危机及战争本身作为对危机缺少回答的认识。

葛兰西思想及研究意义浅析

葛兰西思想及研究意义浅析

河南大学课程论文学习《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的一点体会科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指导教师原威则副教授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学号 104753080111姓名张丽 (2008级)河南大学课程论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后的体会科目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指导教师吕世荣教授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学号 104753080111姓名张丽 (2008级)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后的体会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社会思潮,在当代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助于全面准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从而更好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正确、深入、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月革命胜利之后。

当时欧洲各国相继仿效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但又都陆续失败。

一些革命家开始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寻求与探索新的革命途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即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葛兰西与卢卡奇、科尔斯被并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社会思潮,在当代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马克思主义先驱都是本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参加者或领导者,都是在本国革命失败后,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反思。

体现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在本国具体化思想。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主义的主要观点卢卡奇、葛兰西和科尔斯被称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般以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和科尔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为标志。

卢卡奇的主要理论就是物化思想。

他说:“商品结构的本质常常被人们所指出。

它的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虚幻的客观性’,一种看来是非常严格地合理的包括一切的,以至掩盖了它的根本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每一痕迹的自主性”[1]p143-144.卢卡奇认为,物化的标志是把可计算性和合理的机械化应用于生活的每个方面。

第四讲 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四讲 西方马克思主义

思考:
“存在论”或“本体论”(ontology),即 关于“存在”的学说,构成了西方哲学史的重 要主线。巴门尼德开创的本体论传统初步奠定 了西方哲学的“知识论”的理论之路,形成了 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那么,它究竟体现了怎 样的思维方式?我们该如何来看待和评价它?
1.它把寻求终极实在、最高实体和事物的“最后 本质”或终极的超验本原作为人思维和生存的 最高宗旨和目标。 2.它把寻求单极统一性的“一元化原则”当作解 决思想和生存问题的基本原则。 3.它把寻求非时间、非语境的非历史的“永恒在 场”的“本真存在”作为思维和生存的最高支 撑。
★主要问题:A
生态危机与马克思的生态学
B
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与生态社会主义
四、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意义
1、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2、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 3、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与合理的乌托邦 4、传统社会主义的反思 5、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考 题
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包括哪些内 容?如何评价?
《读<资本论>》
★主要问题:A 认识论断裂 B 依据症候的阅读

C 多元决定论
6、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主要代表:彼得洛维奇、赫勒、沙夫、科西克 ★代表作:《人的哲学》、《日常生活批判》
★主要问题:A
异化与人道的社会主义
C 日常生活革命
B
激进
需要与激进哲学
7、生态马克思主义
★主要代表:奥康纳、克沃尔、福斯特 ★代表作:《自然的理由》、《马克思的生态学》
第四个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冲突、转向和终 结时期(20世纪60-70年代)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
1、第二国际: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后,

第四讲 柯尔施、葛兰西

第四讲  柯尔施、葛兰西
• 政治社会代表暴力,作为专政的工具,它 被用来控制人民群众,使他们与既定的经 济关系保持一致,它的执行机构是法庭、 监狱、军队等等;
• 市民社会则代表舆论,它通过民间的社会 组织起作用,在这些组织中,最重要的是 政党、工会、教会和学校,另外还包括各 种意识形态一文化的组织,如报刊、杂志 和各种学术文化团体等。
葛兰西
• 西方不少学者认为,葛 兰西创立了一整套适合 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的 理论,制定了社会革命 的新的策略,代表了本 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 发展中一股最富于独创 性的新潮流。
葛兰西短暂而坎坷的一生大致上可 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一)早年教育与初期革命活动阶段(1891--1911)
• 列宁的唯物主义哲学在割裂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同 时,又把实践与党的实际工作和利益紧密联系或 等同起来,从而使自己的学说成了凌驾于一切(包 括科学发现在内)之上的最高司法权威。这样一来, 在苏联就形成了“意识形态专政”。特别在列宁 逝世后,这种意识形态的专政不仅在国内达到登 峰造极的地步,甚至推广到国外,粗暴地干涉兄 弟党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 1920年,当德国社会民主党再度分裂时, 柯尔施与其中的大多数成员都加入了“德 国共产党”, 不过,他对列宁提出的加入 共产国际的二十一点条件持保留态度。
• 他的政治活动为《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1923)的长篇论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发表意味着他的 悲剧性命运的开始。
• 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共产党和第三国际 都公开地对这部著作表示敌意,因为它不 仅抨击了第二国际的思想路线.而且对马 克思主义的实质及其发展提出了与列宁不 同的见解。
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只看到实在的三个
方面,没有把它们理解为一个总体。

葛兰西是“西马”吗?

葛兰西是“西马”吗?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吗?作者:田时纲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年)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和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著名活动家,英勇无畏的反法西斯战士,又是20世纪最富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然而,他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却被我国个别学者说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这不仅是对伟人的贬损和英雄的亵渎,而且不利于准确把握和学习其理论遗产。

因此,很有必要借助文献和理论分析加以廓清,还葛兰西的本来面目。

一、葛兰西---富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意大利和西方主流学界从不承认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在《意大利百科全书》、《哲学百科辞典》和《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葛兰西条目均把葛兰西作为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进行介绍。

前南斯拉夫著名学者弗兰尼茨基在《马克思主义史》(1978年)中称“葛兰西是一个光辉的有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又是无产阶级的政治领袖”。

[1](P191)英国著名学者麦克莱伦在《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1979年)中写道:“除俄国革命家之外,葛兰西是最近五十年最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他的贡献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整个领域”。

[2](P262)在意大利召开的历次葛兰西国际研讨会(1958年、1967年、1977年、1987年、1989年、1997年、2007年)上没有论述葛兰西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报告。

譬如,1989年10月在意大利福尔米亚举行“葛兰西在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各大洲30多个国家的50多位学者与会(笔者有幸应邀出席)。

他们一致认为,葛兰西是列宁逝世后最富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对当代社会、政治、文化、宗教诸问题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对当代世界进步进程、道路与模式做过深入的探讨。

葛兰西的理论遗产,尤其是实践哲学和领导权理论,无论对于西欧、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具有现实意义。

[3] 苏联学者戈利格列娃分析葛兰西在斯大林时代及后斯大林时代长期被贬低的原因,因为早在1926年葛兰西就对斯大林和联共(布)中央多数派对少数派进行斗争的残酷性提出批评,在20世纪30年代又对苏联官方哲学和政治体制进行批判。

葛兰西建党学说述评

葛兰西建党学说述评

葛兰西建党学说述评李宇先安东尼奥·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早年积极投身于意大利社会主义工人运动。

1921年1月他在里窝那参加了由意大利社会党内共产主义派别创建意大利共产党的工作并当选为中央委员。

在创建意大利共产党的准备过程中,他猛烈地抨击了社会党内部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为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从1923年和1924年起,他又“重建”了意大利共产党,也就是他为使意大利共产党摆脱当时以宗派主义为中心的“左派幼稚病”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作为意大利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他不但以积极参加革命实践活动特别是以激烈地反抗法西斯主义而闻名于世,而且他还是一位具有非凡创造性的思想家,他在理论上的造诣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注意。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不断地总结革命的、历史的经验,形成了其所特有的理论体系,被一些西方学者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被称为“列宁逝世后最深刻和最多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之一”。

在他丰富、深刻而又富于独创性的思想中,有关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论述,至今还是欧洲仍至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份宝贵的理论遗产。

他对后世的影响,正如意大利共产党所评价的那样,“葛兰西今天仍然以自己的榜样、见解和科学理论著作为工人阶级、被剥削阶级群众、全体意大利人民指出了社会上、精神上恢复虽有困难但是正确的道路。

”(《意大利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81页)显然,对于这样一位在现代西方革命理论中独树一帜,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享有盛名的思想家的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学说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对国际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波及到了意大利。

早在1913年就参加了意大利社会党的葛兰西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与陶里亚蒂、塔斯卡等人在意大利最大的工业城市都灵创办了《新秩序》周刊,形成了所谓“新秩序派”。

《新秩序》不仅是都灵无产阶级阶级斗争意识的激发者,而且为创建意大利共产党提供了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和理论基础的主要部分,这一时期葛兰西有关建党的理论也主要反映在其发表在《新秩序》周刊的一系列文章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