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
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2、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几何视图一般是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绘制。

3、根据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能确定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

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
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
包括0)
3、找因数的方法:①乘法②除法;找倍数的方法:逐次乘自然数。

4、①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②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是相等的都是它本身。

③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也是任一自然数(0除外)的最小因数。

④一个数的因数至少有1个,这个数是1。

⑤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等于他本身,一个数的倍数都大于等于他本身。

5、因数<或=它本身、倍数>或 = 它本身、最大的因数=最小的倍数=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
- 1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和复习要点一、数与代数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概念: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分数进行相加或相减的运算。

性质: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

特点:分数的加减运算需要注意分子、分母的变化。

举例:2/3 + 1/3 = 3/3 = 1;5/6 - 1/6 = 4/6 = 2/3。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概念: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是指两个或多个分数进行相乘或相除的运算。

性质: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用分母乘分母;分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特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需要理解乘法与倒数的概念。

举例:2/3 × 4 = 8/3;3/4 ÷ 2 = 3/4 ×1/2 = 3/8。

因数与倍数概念:因数与倍数是整数之间的一种关系,一个整数能被另一个整数整除,则后者是前者的因数,前者是后者的倍数。

性质: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特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于解决与整除相关的问题至关重要。

举例:12的因数有1、2、3、4、6、12;12的倍数有12、24、36、48等。

二、空间与几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概念: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是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

性质: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且所有面都是正方形。

特点: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常见的立体图形,具有特定的形状和性质。

举例:日常生活中的纸箱、书本等可以近似看作长方体;骰子是典型的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它们所有面的面积之和。

性质:长方体的表面积= 2 ×(长×宽+ 长×高+ 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 6 ×边长^2。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玉河冰剑制作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提纲日期:4/25/2022一、图形的变换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包括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包括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而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则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包括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2、旋转旋转是指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

旋转中心定点O,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包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等。

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

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包括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二、因数和倍数1、整除整除是指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当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如,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1.一个数的倍数无限,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我们可以通过依次乘以自然数来求一个数的倍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知识点、易错点、易错题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中知识点、易错点、易错题汇总

;4知识点易错点汇总★知识点归纳一、轴对称1、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图形:指具有特殊形状的一个图形,它可以有一条或多条对称轴。

二、旋转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或轴)转动一定的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2、旋转三要素:旋转点(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钟表中指针运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与钟表中指针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3、性质: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了相应的度数,对应点到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的线段和对应的角度相等。

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有位置变了。

4、旋转90°的方法(1)找出原图行的关键点或关键线段;(2)借助三角板或量角器作原图行关键点或线段与旋转中心所在线段的垂线(3)在所垂线上量出或数出与原线段相等的长度(即找到原图关键点的对应点);(4)顺次连接所找到的对应点,即可得到原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5、时钟上包含12大格,60小格,时钟上相邻两数字间即为一大格,一大格为30°;每一大格又平均分为了五个小格,一小格为6°三、平移1、定义:指在一个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2、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3、图形平移的步骤:(1)确定原图形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2)找出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根据题目要求将各个点依次平移,找出各个点的对应点。

(4)顺次连接平移后的各点。

◆习题:1、图形的变换包括:、、。

其中只是改变原图形位置的变换是、。

2、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五年级下册知识点班级:五(2)班XX:X雨阳一观察物体〔三〕1、根据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不可以确定几何体的唯一形状。

1、根据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可以确定几何体的唯一形状。

3、能根据给定几何体画出前面、上面和侧面的平面图。

二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找因数的方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因数与倍数是相对存在,不能脱离开来:2是4的因数,4是2的倍数因数与倍数指的通常是整数,不能针对小数。

2.4×5=12,所以5是12的因数〔×〕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1:只有1个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4、分解质因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1〕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2〕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3〕两个质数一定互质;〔4〕2和所有奇数互质;〔5〕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年级数学下册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本册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数学知识。

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下面将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分数的认识与应用:1.1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定义、分子和分母的含义;1.2 分数的读法与写法;1.3 分数的比较与排序;1.4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1.5 分数的乘法与除法。

2. 矩形与平行四边形:2.1 矩形的特征与性质;2.2 矩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2.3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与性质;2.4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

3. 数量的估算与计算:3.1 近似数的概念与应用;3.2 数量的估算方法;3.3 多位数的有序增长与有序减少;3.4 三位数的加减法与乘法;3.5 金额的加法与减法。

4. 分数与小数的互换:4.1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与转换;4.2 分数转换为小数;4.3 小数转换为分数;4.4 分数和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三角形:5.1 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5.2 三角形的分类;5.3 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

6. 时、分、秒的计时:6.1 时、分、秒的基本单位;6.2 时钟的读法与设置;6.3 时、分、秒的加减法;6.4 简单的时间问题解答。

7.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7.1 数据的收集方式;7.2 数据的整理、展示与分析;7.3 折线图的绘制;7.4 图表的读取与分析。

8. 乘法的技巧与运用:8.1 乘法口诀的记忆与运用;8.2 大数的乘法计算;8.3 乘法的分配律与结合律。

9. 除法的技巧与应用:9.1 除法口诀的记忆与运用;9.2 除法的列竖式计算;9.3 除法的计算应用。

10. 数轴与有理数:10.1 数轴的认识与应用;10.2 有理数的基本概念;10.3 正数、负数与零的认识与应用。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孩子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 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方法时依次乘以自然数。

4、2、5、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偶数与奇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6、质数和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

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

2、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4、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S=6、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7、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附常见题型

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附常见题型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因数、倍数: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②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③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如15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5。

2例题:1、从0、4、5、8、9中取出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①在能被2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②在能被3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③在能被5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2、在四位数21□0的方框中填入一个数,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多能()种填法。

分别是。

3、质数和合数(1)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判断题:①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如②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如③在1,2,3……自然数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如④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如(2)质数×质数=合数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3)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100以内的质数有25个: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100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看是否是2、3、5、7、11、13…的倍数,是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数。

4、最大、最小A的最小因数是:1;A的最大因数是:A;A的最小倍数是:A;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自然数是:0;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3。

例题:猜电话号码0592-A B C D E F G提示:A——5的最小倍数 B——最小的自然数 C——5的最大因数 D——它既是4的倍数,又是4的因数 E ——它的所有因数是1,2,3,6 F——它的所有因数是1, 3 G——它只有一个因数,这个号码就是附:判断(1)因为7×8=56,所以56是倍数,7和8是因数()因为(2)1是1,2,3,4,5…的因数()(3)14比12大,所以14的因数比12的因数多()(4)因为1.2÷0.6=2,所以1.2是0.6的倍数。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年级下册数学内容涵盖了面积、容积、数的认识和计算、时间、图形的认识和运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一、面积1.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长 ×宽2.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边长 ×边长3.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长 ×高 ÷ 24.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 底边长 ×高5. 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表面积 = 2 ×长 ×宽 + 2 ×长 ×高 + 2 ×宽 ×高二、容积1. 直接用长宽高相乘得到的数字,就是长方体的容积(即体积)。

2. 立方体的容积计算公式:容积 = 边长 ×边长 ×边长三、数的认识和计算1.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 加法和减法: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注意进位和借位。

3. 乘法:会进行大位数的乘法计算,理解乘法的意义。

4. 除法:会进行大位数的除法计算,理解除法的意义。

5. 分数:能够简单的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6. 小数:能够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

7. 千分数:能够进行千分数的简单计算,理解千分数的大小比较。

8. 序数词:知道如何用序数词表示年份或名次。

四、时间1. 分钟和小时:能够用时钟读出准确的时间。

2. 日历:能够根据日历进行简单的日期计算。

3. 时间的计算:能够计算时间间隔,如计算一天之前或之后的日期。

五、图形的认识和运用1. 二维图形:熟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圆形等基本的图形,并了解它们的性质。

2. 三维图形: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基本的立体图形,并了解它们的性质。

3. 坐标系:能够在二维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并进行简单的坐标计算。

总结: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涉及了面积、容积、数的认识和计算、时间、图形的认识和运用等多个方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班级:姓名: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因此,同一个立体图形可以有多种摆法。

2.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因此,几何视图一般是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绘制。

3.根据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可以确定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

但是,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的结果只有一种。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注意: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3.找因数的方法有两种:乘法和除法。

找倍数的方法是逐次乘自然数。

4.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但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而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相等,都是它本身。

1是所有非自然数的因数,也是任一自然数(除0外)的最小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至少有1个,这个数是1.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等于它本身,而倍数都大于等于它本身。

5.因数≤它本身,倍数≥它本身,最大的因数=最小的倍数=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一个数越小,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少,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

6.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7.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8.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但个位上是其他数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

9.2和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就是10的倍数)。

10.2和3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2、4、6、8,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宽、高。(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体积大于容积。)
【注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体积。
被浸没物体的体积等于
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计算方法
①容器的底面积×上升那部分水的高度。
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观察物体,从实物观察到对立体图形的观察有一个体验、认识、提高的过程,多观察物体,多画观察
到的图形,自己制作立体图形,有意识的训练想象能力,逐渐就会观察立体图形了。
4、观察物体,先要确定观察的位置(方向)(常选择上面、正面、左侧面、右侧面),再确定观察的形状,
高=棱长总和÷4-长-宽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a=L÷12
4、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6、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 L = 1 dm
31 mL = 1 cm31 L=1000mL)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面量长、
小单位大单位
÷进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总结 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总结 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要点一、因数与倍数(一)因数与倍数1.因数的概念12__247;2=6(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2__215;6=12(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概念: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也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找因数和倍数(二)2、5、3的倍数的特征1.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5的倍数(如5,10,15,20,25 );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2的倍数(如2,4,6,8,10,12,14,16,18,)(2的倍数又叫偶数,0也是偶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奇数)2.3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如156,1+5+6=12,12是3的倍数,所以156就是3的倍数)。

(三)质数和合数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的数是质数,也是素数(如2,3,5,7,11 );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因数的数,叫合数(如4,6,9,10,49 )。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分数的意义(分子)表示的份数1.单位“1分数(分母)平均分的份数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如的分数单位是)3.分数与除法被除数__247;除数= a__247;b=b≠0)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分之几要用除法。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如,,,)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1。

(如,,)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如,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用除法。

如:(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因数与倍数。

1.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例如:12÷2 = 6,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因数或倍数。

2. 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 找因数: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

例如,18的因数有1、2、3、6、9、18。

- 找倍数:用这个数分别乘1、2、3……例如,3的倍数有3、6、9、12……3. 2、3、5的倍数的特征。

-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例如,123各位数字之和1 + 2+3=6,6是3的倍数,所以123是3的倍数。

4. 奇数和偶数。

-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个位上是1、3、5、7、9。

-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个位上是0、2、4、6、8。

- 奇数+奇数 = 偶数;偶数+偶数 = 偶数;奇数+偶数 = 奇数。

5. 质数和合数。

-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例如,2、3、5、7等。

-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例如,4、6、8、9等。

-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 正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长度都相等。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 + 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S=(ab +ah+bh)×2。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2、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注意点1)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

2)站在任意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

5)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也可能是不同的。

6)如果从物体的右面观察,看到的不一定和从左面看到的完全相同。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叫奇数。

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关系:奇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五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的意义:(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如果a×b=c(a、b、c都不为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数与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用这个数除以1、2、3…..能整除时,所得的商和除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求一个数的倍数,就是用这个数,依次与1、2、3…..相乘,所得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一个数倍数的特征: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因数的特征: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注:一个数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它本身2、3、5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数都是2、5的倍数.。

同时是2、3、5倍数的特征:(1)个位上是的数,(2)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或个位上是、2、4、6、8的数),最小的偶数是。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或个位上是1、3、5、7、9的数)最小的奇数是1.注:自然数中除了偶数就是奇数。

数的奇偶性: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大减小),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质数和合数按因数的个数把自然数(除外)可分为:质数、1、合数三类质数:一个数,假如只要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如许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从任意一个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2.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可能看到的形状不同。

3.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从物体的右面观察和从左面观察看到的不一定完全相同。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3.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与最小倍数都是这个数本身。

4.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5.2、3、5的倍数特征:1) 个位上是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 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或5.6.自然数可以分为偶数和奇数两类。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2是最小的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1是最小的奇数。

关系: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x奇数=奇数奇数x偶数=偶数偶数x偶数=偶数7.按因数的个数对自然数分类,可以分为质数、合数、1三类。

1) 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2)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连续的两个质数是2和3.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5) 关系:质数x质数=合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2.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至少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2个面是正方形。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求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或1.5的3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或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按整数算出积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也就是把小数化简;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 ⑵进一法; 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a÷b÷c=a÷(b×c)a÷(b×c) =a÷b÷c第二单元位置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一、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知识1】倍数与因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

例如:6是倍数、3和2是因数。

(×)改正:6是3和2的倍数,3和2是6的因数。

练习:(1)8×5=40,()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2)因为36÷9=4,所以()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在18÷6=3中,18是6的(),3和6是()的()。

(4)在14÷7=2中,()能被()整除,()能整除(),()是()的倍数,()是()的因数。

(5)若A÷B=C(A、B、C都是非零自然数),则A是B 的()数,B是A的()数。

(6)如果A、B是两个整数(B≠0),且A÷B=2,那么A 是B的(),B是A的( )。

(7)A,判断并改正: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B, 因为15÷5=3,所以15和5是3的因数,5和3是15的倍数。

()C, 5是因数,15是倍数。

()D,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8)甲数×3=乙数,乙数是甲数的()。

A、倍数B、因数C、自然数【知识点2】倍数因数只考虑整数,小数、分数等不讨论倍数、因数的问题。

例如:0.6×5=3,虽然可以表示0.6的5倍是3但是,0.6是小数是不讨论倍数因数问题。

因此类似的:因为0.6×5=3,所以3是0.6和5的倍数。

是错误的说法。

练习:(1)有5÷2=2.5可知()A、5能被2除尽B、2能被5整除C、5能被2整除D、2是5的因数,5是2的倍数(2)36÷5=7……1可知()A、5和7是36的因数B、5能整除36C、36能被5除尽D、36是5的倍数(3)属于因数和倍数关系的等式是()A、2×0.25=0.5B、2×25=50C、2×0=0 【知识点3】没有前提条件确定倍数与因数例如:36的因数有()。

确定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我们应该从1的乘法口诀一次找出。

如:1×36=36、2×18=36、3×12=36、4×9=36、6×6=36因此36的所有因数为:1、2、3、4、6、9、12、18、36重复的和相同的只算一个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例如:7的倍数()。

确定一个数的倍数,同样依据乘法口诀,如:1×7=7、2×7=14、3×7=21、4×7=28、5×7=35……还有很多。

因此7的倍数有:7、14、21、28、35、42……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练习:(1)20的因数有:(2)45的因数有:(3)24的倍数有:(4)17的倍数有:(5)下面的数,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A、18B、36C、40(6)判断并改正:14比12大,所以14的因数比12的因数多()1是1,2,3,4,5…的因数()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12是4的倍数,8是4的倍数,12与8的和也是4的倍数。

()凡是8的倍数也一定是2的倍数。

()(7)幼儿园里有一些小朋友,王老师拿了32颗糖平均分给他们,正好分完。

小朋友的人数可能是多少?(8)小红到超市买日记本,日记本的单价已看不清楚,他买了3本同样的日记本,售货员阿姨说应付35元,小红认为不对。

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知识点4】有前提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倍数与因数例如:25以内5的倍数有(5、10、15、20、25 )。

特别注意前提条件是25以内!例如:5、1、20、35、40、10、140、2以上各数中,是20的因数的数有();是20的倍数的数有();既是20的倍数又是20的因数的数有()。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20的因数有哪些,然后在上面的数中一次找出,特别注意没有在以上数字中出现的因数是不能填入括号的!练习:(1)100以内19的倍数有:(2)在4,6,8,10,12,16,18,20,22,24,28,32,36中4的倍数:36的因数:(3)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60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4)用1、5、6、8、9组成的数中,是3的倍数的数有:是2的倍数的数有:。

【知识点3】关于倍数因数的一些概念性问题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1是任一自然数(0除外)的因数。

也是任一自然数(0除外)的最小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最少有1个,这个数是1。

除1以外的任何整数至少有两个因数(0除外)。

一个数的因数都小于等于他本身,一个数的倍数都大于等于他本身。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一个数的最大因数=这个数练习:(1)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最小的倍数是(),()最大的倍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

(3)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

(4)判断并改正:一个数的因数都比他的倍数小。

()1是所有的自然数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小于他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他的因数大。

()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一定比因数个数多。

()二、2、3、5的倍数的特征【知识点1】2、3、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例如:80、20、70、130等。

个位上是0且各位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

例如:120、90、180、270等。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也就是说是2的倍数的数也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也叫做奇数。

(因此在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无论多少个偶数相加都是偶数偶数个奇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练习:(1)在27、68、44、72、587、602、431、800中,把奇数和偶数分别填在相应的圈内。

奇数偶数(2)按要求填数。

3的倍数: 2 ,3 , 1 ,7 4 ,8 6 ,4 6。

2和3的倍数:4 , 1 ,6 , 4 ,9 ,5 , 6 。

2、3和5的倍数:0, 2 。

(3)写出5个3的倍数的偶数:写出3个5的倍数的奇数:(4)猜猜我是谁。

我比10小,是3的倍数,我可能是()。

我在10和20之间,又是3和5的倍数,我是()。

我是一个两位数且是奇数,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和是18,我是()。

(5)一个六位数548□□□能同时被3、4、5整除,这样的六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一个四位数698 ,如果在个位上填上数字()。

那么这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117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249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6)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到合适的位置。

435、27、65、105、216、720、18、35、402的倍数();3的倍数();3的倍数();2、5的倍数();2、3的倍数();2、3、5的倍数()。

(7)同时是2和3的倍数中,最小的是(),两位数中最大的是()。

(8)能同时被2、3和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_ _,最大两位数是_ _,最小两位数是_ __,最大三位数是_ _。

(9)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72,这三个偶数分别是()、()和()。

(10)226至少增加()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就是5的倍数。

(11)用5、6、8排成一个三位数且是2的倍数,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他有因数5,各有几种排法?这些数中有3的倍数吗?(12)在()里填上一个数,使87()是3的倍数,共有()种填法。

A、1B、2C、3D、4最小的四位奇数比最大的三位偶数大()。

A、113B、13C、3A B是一个三位数,已知A+B=14,且A B是3的倍数,中可能填的数有()个。

A、1B、2C、3D、4(13)判断并改正:两个奇数的和,可能是偶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2.()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是3的倍数的数一定是9的倍数,是9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知识点2】一些特殊数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但是,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整除,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例如:16、404、1256都是4的倍数。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25整除,这个数就是25的倍数。

例如:50、325、500、1675都是25的倍数。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是8(或125)的倍数。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是8的倍数,1125、13375、5000都是125的倍数。

如果a和b都是c的倍数,那么a-b和a+b一定也是c的倍数如果a是c的倍数,那么a乘以一个数(0除外)后的积也是c的倍数练习:(1)五位数□153□能同时被5和9整除,这样的六位数有()、()。

(2)六位数□1576□能同时被55整除,这样的六位数有()、()。

(3)一个比20小的偶数,他有因数3,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是()。

【知识点3】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由于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而且最大的因数是这个数本身,最小的因数都是1.因此,几个数公共的因数也只考虑其最大的公共因数,而不考虑最小的公共因数。

例如:12、16、18的最大公因数12的因数有:1、2、3、4、6、1216的因数有:1、2、4、8、1618的因数有:1、2、3、6、9、18因此12、16、18的最大的公共因数即最大公因数是:2 练习:(1)12的约数有();18的约数有();其中()是12和18的公约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2)求下面数的最大公约数24和36 54和72 7和63 12、18、36(3)长180厘米,宽45厘米,高18厘米的木料,能锯成尽可能大的正方体木块(不余料)多少块?(4)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那么平均给三群猴子,每只可得多少粒.同样由于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但其最小的倍数是他本身,因此在求几个数的公倍数时只能考虑其最小的公共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