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特征差异性的描述及成因分析
气候差异总结论文
气候差异总结论文引言气候差异是地球上不同地区之间气候特征的差异。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气候差异主要受到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海洋洋流、大气循环等因素的影响。
研究气候差异对于了解地球各个地区的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系统、农业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总结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并对未来可能的变化进行展望。
主体1. 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纬度差异地球的纬度差异是气候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纬度的增加,地球表面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会减弱,导致温度变低。
根据纬度的不同,地球可分为赤道、中纬度和极地区域,气候类型也有所差异。
赤道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中纬度地区气候四季分明,而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1.2 海洋和陆地分布差异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对气候产生影响。
海洋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热传导能力,可以储存和释放大量的热量。
因此,靠近海洋的地区相对来说温暖湿润,而远离海洋的地区则干燥和寒冷。
此外,海洋洋流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如北大西洋洋流会影响欧洲西北部的气候。
1.3 地形和海拔差异地形和海拔的差异会造成局部地区的气候差异。
山地地区由于较高的海拔,往往气温较低,降水量也相对较高。
而低洼地区由于地势低,容易积聚湿气,导致气候湿润。
2. 气候差异的影响气候差异对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1 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显著。
不同地区的气候适宜种植不同的作物。
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适宜种植稻米、香蕉等热带作物,而气候寒冷干燥的地区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冷季作物。
农作物的生产能力也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干旱和极端天气事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2.2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差异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广泛而显著。
不同气候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不同,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退缩和海平面上升,影响海洋生态系统;而气候变冷可能导致北极熊等动物的栖息地减少,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主要成因 特征及特殊性分析
欧洲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热带的所有气候类型、三种季风气候、冰 原气候
北美洲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南美洲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
陆性气候、极地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大洋洲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南极洲 冰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季风环流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落实 ①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南半球缺失)(4种):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
②大陆东岸独有的气候(3种):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③大陆西岸独有的气候(3种):
1月 西北 季风
赤道
7月 东南 信风
3、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4、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 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
(1)热带沙漠气候
◆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
①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②夏季西南季风难以到达; ③古代对森林的破坏
②信风来自海洋, 带来充沛水汽
③受地形抬升, 多地形雨
④沿岸暖流流经, 增温增湿
(2)热带雨林气候 ◆几内亚湾的热带雨林气候
纬度位置较高
气候特殊性分析
①夏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②夏季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充沛水汽, ③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④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夏季
气压
?
带
风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九种主要的世界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成因
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热带四种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10度之间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分布地区: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温度:16—30降水:2000毫米以上植被:热带雨林动物:猩猩、河马典型土壤:砖红壤2、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10度到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成因: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布地区: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的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特征:全年高温,干湿两季明显温度:16度到30度年降水量:1500毫米—2000毫米植被:热带季雨林动物:象、孔雀土壤:红壤(砖红性壤)3、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10度至南北回归线之间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分布地区: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特征: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控制温度:16度—30度降水:750毫米—1000毫米植被:热带稀树草原动物:长劲鹿、羚羊土壤:燥红土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至30度大陆内部和西部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分布地区: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特征:全年高温少雨温度:16度—30度降水:100毫米左右植被:荒漠动物:袋鼠、沙漠狐、单峰驼土壤:荒漠土亚热带地区三种:1、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布地区: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度:0度—30度降水:1000毫米以上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物:猕猴、灵猫土壤:红壤,黄壤2、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30度至40度的大陆西岸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分布地区: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度至40度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度:0度—30度降水:800毫米左右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动物:阿尔卑斯山羊,黇鹿土壤:褐土温带地区三种:1、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北纬35度—55度的东亚地区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布地区:我国华北,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南部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度:0度—30度降水:500毫米—700毫米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动物:松鼠、黑熊土壤:棕壤、褐土2、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度—60度的大陆西部成因: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分布地区: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温度:0度—30度降水:700毫米—1000毫米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动物:松鼠、黑熊土壤:棕壤,褐土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北纬40度—60度的大陆内部成因:深居大陆内部分布地区:亚欧大陆内部,北美大陆内部地区特征: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较少,略集中在夏季温度:最低温0度以下降水:200毫米以下植被:草原、荒漠黑钙土(温带草原带)——动物:黄羊、旱獭荒漠土(温带荒漠带)——动物:双峰驼,子午沙鼠。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描述
气候专题资料一、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影响气候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的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纬度位置不同,太阳高度不一样形成热量的地区差异——五带2、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2)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不同●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副高)——热带草原气候——干温季明显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季风影响: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6—9月为雨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地面状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故地面状况不同,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标准1)海洋和陆地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了同纬度上由于海陆分布不同,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2)平原和山地(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的影响。
)3)裸地和植被覆盖地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发射率不同,使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
例:“雪后寒”“南极洲形成世界极端最低气温的原因”。
4)迎风坡与背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
5)暖流与寒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4、人类活动与气候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a、人类设法改变地面状况,进而改造和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标准标准例:“人工造林”与“滥伐森林”对气候的不同影响b 、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 重点分析:“温室效应”“臭氧破坏”“酸雨”等现象的产生原因, 污染物质的来源及所造成的影响。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表格)
交替控制
温带
南北纬40~60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北纬35o~55o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大陆性气候
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受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少
分布在极地附近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受极地气团控制
冰原
气候
全年酷寒
分布在极地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受极地气团控制
高 山
气 候
垂直变化明显
分布中、低纬度的高大山地和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地
地势高,地势起伏大
亚热带
南北纬
30°~40°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南、北纬25o~至35o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地中海
气候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o~40o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大陆西岸,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西南等地
全球主要气候类型:
气温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热 带:
南北纬
30°之间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o之间
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南美亚马孙河流域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
南、北纬10o~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及判断
⽓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及判断世界⽓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及判断1、热带⾬林⽓候:特点:全年⾼温多⾬。
分布:⾚道附近,向南、北延伸5°~10°左右。
(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洲的刚果盆地和⼏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些群岛等。
)在我国没有分布。
2、热带草原⽓候:特点是:全年⾼温,降⽔分⼲季和湿季。
分布:这种⽓候主要分布在⾚道多⾬⽓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洲。
在我国没有分布。
3、热带沙漠⽓候:特点是:全年⾼温⼲燥。
分布:热带⼲湿季⽓候区以外,⼤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利亚中西部分布最⼴。
在我国没有分布。
4、热带季风⽓候:特点是:全年⾼温,降⽔分旱季和⾬季。
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利亚⼤陆北部沿海。
在我国分布在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
5、亚热带季风⽓候与亚热带季风湿润性⽓候:特点是:特点是夏季⾼温多⾬,冬季温和湿润(即少⾬)。
分布: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团和极地⼤陆⽓团交替控制和互相⾓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
在我国分布在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6、地中海⽓候:特点是:夏季炎热⼲燥,冬季温和多⾬。
分布:位于副热带纬度的⼤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的南端和澳⼤利亚的南端。
在我国没有分布。
7、温带海洋性⽓候:特点是:全年温和多⾬。
分布:位于亚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
在我国没有分布。
8、温带季风⽓候:特点是:夏季⾼温多⾬,冬季寒冷⼲燥。
分布: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陆东岸,分布在朝鲜的⼤部、⽇本的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部分。
高中地理知识汇总:北美洲与亚洲气候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分析
北美洲与亚洲气候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分析北美洲与亚洲地理位置上,都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因此其气候特征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然而由于北美洲和亚洲分属于西半球和东半球,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状况又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导致两者气候上具有差异性。
一、北美洲与亚洲气候特征的比较北美洲与亚洲气候均具有多样性,气候类型均较为全面。
亚洲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文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复杂的气候。
亚洲从北冰洋岸到努沙登加拉群岛,从太平洋西岸到地中海之滨,除大陆西岸的温带湿润海洋性气候和南极洲与格陵兰岛的冰原气候外,世界上所有主要类型的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北冰洋沿岸岛屿上有类似格陵兰岛的冰原气候;北冰洋沿岸是寒带苔原气候;以南是横贯西伯利亚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东亚有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和南亚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大巽他群岛等一带是赤道多雨气候;西南亚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式气候;西南亚的大部地区和亚洲大陆内部,分别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干旱和半干早气候,前者是北非大沙漠向东的延伸,大部地区常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控制下,干旱少雨;后者因居大陆内部,海洋气流难以达到而干旱少雨。
亚洲由于高纬和高山、高原地区很广,所以寒冷气候在各洲中也是很突出的,例如西伯利亚即以位于高纬和远离大西洋而具有剧烈大陆性的寒湿气候,这里既有北半球的“寒极”,又有广阔分布的永久冻结现象。
在世界各大洲中以亚洲的亚热带范围最广,它从太平洋岸延伸到地中海岸,呈一东西长约10000km、南北宽约700km 的广阔地带。
由于地理位置、海陆影响、地形结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亚洲的亚热带气候又可区分出几个不同的类型,从西向东可分为地中海式气候(西岸气候)、伊朗型气候、高山型气候和季风型气候(东岸气候)。
亚洲各气候要素变化的极端性,既是气候大陆性的一个反映,也是气候复杂性的一种表现。
在亚洲具有世界上最冷、最热、最湿和最干的地区之一。
例如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是北半球的“寒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一、气候形成因子(一)、气温影响因素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1、纬度一一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1、纬度2、海陆分布3、地形4、洋流(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二、气候特点、成因、分布粉笔匍冲气候跑•中属气灰:送带溶律忖%帔音罩伺候带带审辱气魄里招雪心盘显君第季风气僦■累聚年限盘用;星陡r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北美洲,亚洲(11种)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三、读“气候分布模式图”,将气候类型填在下图相应位置四、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东岸成因:以上四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气温高且都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热带气候是在赤道附近的地区,特点是温暖潮湿、季节变化不明显。
热带气候区的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上。
降水丰富,常年有季节性降雨。
热带雨林气候是热带气候中的一种类型,分布范围在赤道附近,整年气温高,降水充沛,草木繁茂。
而热带草原气候则位于赤道两侧,年降水量相对较少,草原植被为主。
温带气候位于热带气候与寒带气候之间,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适中。
温带气候区的气温相对较低,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下。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温带气候分为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位于欧洲南部、北非和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干燥,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大陆性气候位于欧亚大陆内陆,昼夜温差大,降水相对较少,夏季炎热,冬季严寒。
海洋性气候则位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温度较为稳定,降水适中。
寒带气候位于地球两极附近的地区,特点是寒冷干燥。
寒带气候区的气温非常低,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极地气候是寒带气候的一种类型,位于北极和南极地区,全年气温低于冰点,降水非常稀少。
亚寒带气候位于寒带气候和温带气候之间,冬季寒冷,夏季温凉,降水相对较多。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地形、气候系统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自转引起的赤道附近纬度较大,形成了热带气候。
而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形状不规则,形成了不同纬度带状的气候。
此外,地形也对气候类型产生影响,如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地形高低等都会影响气候分布。
不同的气候系统也对气候类型起到调节作用,如洋流、气流等。
总之,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都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了解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和成因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气候特征差异性的描述及成因分析(共9张PPT)精选
【答案】 ①地夏季降水(jiàngshuǐ)集中;〔2分〕③地冬季降水
(jiàngshuǐ)集中。〔2分〕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
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2分〕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
(jiàngshuǐ)。〔2分〕③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
(jiàngshuǐ)。〔2分〕
第七页,共9页。
第三页,共9页。
2、D湖泊(hú pō)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下 图。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
差异:巴西利亚全年平均气温整体低于里约热内卢〔2分〕,降水干湿季更加清楚〔2分〕; 比较两地气候特征差异:〔1〕气温特征差异; 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 〔1分〕 ; 〔2分〕一月(yī yuè)D城市处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A城市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2分〕 ; 乙地全年(quán nián)降水少〔 〔1分〕 〕 〔2分〕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jiàngshuǐ)。 〔2〕降水季节〔月份〕分配差异。 【答案】冬季气温略低,夏季(xiàjì)气温较高; 【学习目标(mùbiāo)】 比较两地气候特征差异:〔1〕气温特征差异; 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七月A城市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D城市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2〕降水季节〔月份〕分配差异。 影响降水(jiàngshuǐ)多少的因素:
第八页,共9页。
环节2:知识点归纳(guīnà)小结
第九页,共9页。
【答题思路】 〔2分〕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 降水特征:〔1〕降水总量的描述(miáo shù);〔2〕降水季节 〔月份〕分配差异。
【答案】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2分),集中 (jízhōng)于夏季(1—3月或l2月至次年3月)(2分)。
如何描述描述气候特征和分析气候成因气温、降水
科
迪勒拉源自洛杉矶山 系北美洲的关键“3线、2点”
400N 300N
400N 300N
900W
北美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以冬 季为例)分析找原因,北美洲 地处北纬40°~60°的陆地 面积最大,东西两岸紧靠大西 洋和太平洋,应该是温带海洋 性气候占主导地位,但由于两 部受纵向排列的高大科迪勒拉 山系的阻挡,使太平洋的暖湿 气流只能影响沿海狭长地带, 无法进入内陆。从而使温带海 洋性气候的范围大大缩小。
(2)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差
异,分析其形成原因。
C地为亚热带季风 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和少 雨 ,降水丰富, 集中夏秋季节; D地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降 水量较少,冬季受 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4分)
•1. 北美的位置及范围,即搞清楚“在哪里” 的问题。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归纳总结 原创突破
2.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
(5)除了南极洲外,在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 : 地中海气候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 候(常年受副高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气候(常年 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 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 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 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 型、全年少雨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
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
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彭友菊教学目标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能够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的逐月分布图,来说明气候特征;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培养读图能力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关于“气候的地区差异和影响因素”的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前两节讲述气候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基础上,分析世界各地气候产生的差异的原因,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虽然重点还是就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但在程度上加以深化,把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的分布和特征系统化。
气候的地区差异一段,内容言简意赅,既说明由于气温和降水不同导致气候不同,又说明气候的不同,是由于影响因素不同造成的,引出第二部分内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部分是本章的难点,考虑初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改为选学。
为差异性教学提供素材。
在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时,按照从已知到未知、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过程编写,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利于步步深入地理解。
同时教材提供各种示意图,帮助理解。
关于“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的差异”的教法建议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
应充分应用课本提供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影响因素等。
先学后教,注重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对于“自然景观的差异”,虽然是选学内容,但它却是本章的总结和深化,是最活跃、最有想象力发挥的内容。
可以利用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动画或影片等进行学习和讨论,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
或者利用课下查找资料,课上汇报表演等可以使课堂活跃,激发学生兴趣。
设计的复合片,可以体现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尤其是气候对动植物的影响。
形成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二、气候类型判断第一步:以最高温(1月或7月)定半球。
1月最高即为南半球,7月最高即为北半球。
第二步: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第三步: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 左右,冬雨稍多)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夏雨型):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冬雨型:)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三、气候类型特例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山地迎风坡+沿岸暖流”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东非高原上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较高,对流较弱,降水量不足。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气候特征差异性的描述及成因分析
气候特征差异性的描述及成因分析首先,纬度是导致气候特征差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纬度越高,温度越低,日照时间越短,因此极地地区往往寒冷而干燥。
而赤道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高,季风影响较大,水汽充足,导致热带地区呈现出高温多雨的特征。
其次,海洋化影响也对气候特征差异性起到重要的影响。
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库,能够吸收大量的太阳能量并存储起来,水的比热容较大又能够调节气候。
海洋的存在对陆地的气候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近海地区受海洋的调节,气候较为温和湿润;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小,气候较为干旱和极端。
第三,地形对气候特征差异性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山脉、高原等地形的存在会影响大气的运动,形成稳定的地形气候,例如高山地区气温低,气压低,湿度高,降水丰富。
而山脉对气流的阻塞也会导致背风面的地区相对干燥。
此外,海陆分布也是导致气候特征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水比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因此沿海地区的气候受到海洋的湿润影响,而内陆地区则较为干燥。
海陆风系统也会引起气候的差异,海洋风更加湿润,陆地风则较为干燥。
最后,大气环流是导致气候特征差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地球的大气环流主要包括赤道扰动环流和副高带流两个系统。
赤道扰动环流包括热带季风和区域性风系统,这些系统的形成和变化使得气候特征出现季节性的差异。
而副高带流则是指南、北半球的西风带和副高带,它们的位置和强度会导致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不同。
总之,气候特征差异性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纬度、海洋化影响、地形、海陆分布以及大气环流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深入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预测和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为气候变化的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
气候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气候是指一定地理区域上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向和风速等。
气候特征的描述与成因分析是研究气候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对于温度的描述,主要包括年平均温度、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
年平均温度反映了一个地区整体的温暖或寒冷程度,季节变化则是指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幅度,而地域差异则是不同地区间温度的差异,常常由纬度、海陆分布和海洋暖流等因素所决定。
其次,降水是描述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包括年降水量和降水分布。
年降水量描述了一个地区一年内降雨的总量,而降水分布则反映了降水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局部的降水分布差异,如在沿海地区降水通常较多,在内陆地区通常较少。
以上是对气候特征的描述,下面将对成因进行分析。
首先,温度的成因主要有纬度、海陆分布、海洋暖流和地形等因素。
纬度是影响温度的重要因素,随着纬度的增加,温度一般会逐渐降低。
此外,海陆分布也会影响温度,海洋通常比陆地温度变化缓慢,因此沿海地区的温度较为稳定;地形也会影响温度,如山脉可以形成阻挡冷空气流进的屏障,造成山脉背风面温度较高。
其次,降水的成因主要包括全球大气环流、地形和水汽输送等因素。
全球大气环流是决定降水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赤道附近的季风气候就是由于热带海洋季风系统的形成。
地形也会影响降水,如山脉和高原地区通常降水量较大,因为空气上升时会产生降水。
此外,水汽输送也是决定降水分布的重要因素,如洋流和风场会影响水汽输送和降水的分布。
最后,气候准则的成因主要有地理位置、风向和大气环流等因素。
地理位置是影响风向和大气环流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准则主要是由于季风、西风带、副热带高压等环流系统的存在和作用。
风向主要受到地形和地表特征的影响,如山脉可以改变风向,而海陆分布可以形成海陆风系。
总结起来,气候特征的描述和成因分析是研究气候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温度、降水和风向等是描述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而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水汽输送等因素则是决定气候特征的重要因素。
气候异常现状分析报告
气候异常现状分析报告近年来,我国和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现象日益频繁,给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和挑战。
本文将对气候异常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和可能的影响。
首先,气候异常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和气候变暖的趋势。
极端天气事件包括暴雨、干旱、台风、洪涝等,其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对农业、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气候变暖则导致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愈发明显。
其次,气候异常现象的成因具有多方面的复杂性。
首先,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可忽视。
过度的工业化、森林砍伐、大气污染等使得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暖化。
其次,自然因素如太阳辐射、火山活动等也对气候变化有所贡献。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气候异常现象日益凸显。
进一步地,气候异常现象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影响不容忽视。
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发生给农业、畜牧业、渔业等农村经济带来了严重破坏,给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次,气候异常现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十分明显。
冰川融化、海洋生态系统受损等直接威胁到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稳定。
因此,为应对气候异常现状,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重中之重。
全球各国应加强合作,制定并履行减排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其次,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力度,以提高对气候异常现象的预测和应对能力。
此外,改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综上所述,气候异常现状的分析表明,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了解其成因和可能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是我们在处理气候异常现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全球各国共同努力,才能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某地区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处于农牧交错带,干旱是该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因此研究当地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对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利用某地区4个测站从1953年到2013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温、风速、降水、日照和湿度的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1)某地区气温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近61年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约为1℃;(2)某地区平均风速为2.7m/s,1953~2013年风速趋势是增大—减小—增大,某地区的年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3)该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367.3mm,平均年降水日数为65天,某地区中部比某地区南北部的降水量少,1953~2013年的年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都有下降趋势;(4)该地区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938小时,某地区中部的年日照时数相对较多,南北部相对较少。
1953~2013年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5)该地区平均相对湿度为49%,并且1953~2013年某地区的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不过幅度不是很明显。
1.1 气候研究的重要性某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蒙古高原向西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全市位于北纬41°17′14"-45°13′52",东经116°21′54"-120°59′46"之间。
东与哲里木盟接壤,东南与辽宁省相连,西南与河北省相邻,西部和北部与锡林郭勒盟毗邻。
燕山山地的七老图山矗立于西南侧,努鲁尔虎山横亘于东南侧,北部为大兴安岭南端山地,构成了三面环山的半环形。
全市东西最宽约320余公里,南北最长约430余公里,总面积为90021.22平方公里[1]。
某市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交错,地形地貌状态多样,北、西、南三面环山,腹地多丘陵台地,克旗西北部为固定的沙质丘陵,翁旗东部、阿旗南部和右旗东部为比较平旷的沙丘地带(俗称科尔沁沙地或辽河平原沙漠)[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节2:知识点归纳小结
环节3:课堂反馈及课后练习
1、结合材料分析石家庄和太原的降水差异及原因?年降水量比石家庄小(4分), 原因:石家庄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降雨,太原处于夏季风 的背风坡,降水少;(2分)
【答案】A地7月较D地降水多,1月较D地降水少;(2分) 该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地势高。(2分)一月D城市处于东 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A城市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2分) ; 七月A城市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D城市处于背风地 带降水少。(2分)
2、D湖泊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所 示。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
4、说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4分)
【答题思路】 比较两地气温的差异: (1)年均温的高低; (2)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比较两地降水的差异: (1)年降水总量的多少; (2)降水的季节分配差异。 【答案】 (1)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1分) ;乙地年较 差大于甲地(1分) 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 (1分) ;乙地全年降 水少( (1分) )
5、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10分)
【答题思路】 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气压带、风带等。
【答案】 ①地夏季降水集中;(2分)③地冬季降水集中。 (2分)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 北季风;(2分)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2分) ③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降水。(2分)
【答题思路】 降水特征:(1)降水总量的描述;(2)降水季节(月份)分 配差异。 【答案】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2分),集 中于夏季(1—3月或l2月至次年3月)(2分)。
3、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4分)
【答题思路】 比较两地气温差异:(1)年均温的高低;(2)气温年较差 的大小。 【答案】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2分)气温年较差较 大。(2分)
气候特征差异性的描述及 成因分析
【学习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及归纳总结,掌握描述气候特 征(差异性)及成因分析的方法。
环节一:自主学习
1、读世界上某岛国图,表1是A、D两城市的降水 资料统计(单位:mm),试比较两地一、七月 降水差异的原因。(8分)
【答题思路】 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区域位置 气候类型 风带 水系形状 地形
6、依据图,比较巴西利亚和里约热内卢的气候特征
的差异并分析成因。(12分)
【答题思路】 比较两地气候特征差异: (1)气温特征差异; (2)降水特征差异。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地形、洋流。
差异:巴西利亚全年平均气温整体低于里约热内卢(2分),降水干湿季 更加分明(2分); 成因:①巴西利亚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偏低(2分);②里约热内卢 位于沿海平原且受沿岸暖流影响,气温偏高(2分);③巴西利亚受赤道 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2分);④里约热内卢常年受 来自海洋东南信风及暖流的影响并处于迎风坡,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 分)。